-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民俗財神信仰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jié)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
春節(jié),是中國民間最盛大的節(jié)日。其中除夕之夜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迎財神。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吃餃子(餃子象征財神爺給的元寶),吃罷餃子徹夜不眠,等待著接財神。“財神”其實是印制粗糙的財神像,此財神像用紅紙印刷而成,中間為線描的神像,兩旁寫著“添丁進財”、“祈求平安”的吉利詞語。“送財神”的是一些貧寒子弟,或街頭小販,他們低價買來財神像,穿街走巷,挨門挨戶叫賣:“送財神來嘍!”戶主絕不能說“不要”,而要客氣地說:“勞您駕,快接進來。”幾個銅子就可買一張,即使再窮也得賞個黏豆包,換回一張。一個除夕夜,有時能接到十幾張“財神”,這是為了討個“財神到家,越過越發(fā)”的吉利。這種習俗在中國民間一些地區(qū)仍在延續(xù)。春節(jié)期間一些乞丐到村里挨家挨戶乞討錢財,主人施舍給他們錢財后,他們就在主人家門口的墻上貼上一張財神像。據(jù)記述,舊時蘇北張家港周圍貼財神的習俗:他們用黃紙刻上財神圖案,去人家門上張貼,貼時口中念念有詞,其詞曰:“財神貼得高,主家又蒸饅頭來又蒸糕;財神貼得低,主家開年好福氣;財神貼得勿高勿低,主人家里錢鋪地。”主人則答曰:“靠富”。
除了迎財神之外,祭祀財神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到春節(jié),舉國各地均祭祀財神,祭祀方法各異。北方地區(qū)春節(jié)時,家家請回財神,供奉財神像,焚香上供品。正月初二清晨祭焚財神像。祭祀時邊行禮邊誦祝詞:“香紅燈明,尊神駕臨,體察苦難,賜富百姓。窮魔遠離,財運亨通,日積月累,金滿門庭。”清代俗曲則云:“新正初二,大祭財神,點上香燭把酒斟,供上了公雞豬頭活鯉魚,一家老幼行禮畢,鞭炮一響驚天地。”祭祀場面非常隆重。南方敬祭財神供品內(nèi)容特別講究,供品共分三桌:第一桌為果品,有廣橘,示生意廣闊;第二桌為糕點,多用年糕,意為年年高,糕上插有冬青枝,意為松柏常青;第三桌為正席,有豬頭,全雞,全鴨,全魚等等,有招財進寶、魚躍的吉意。祭祀時,主人點燃香燭,眾人頂禮膜拜。人人滿懷發(fā)財?shù)南M�,祈愿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在全國各地,都有祭祀財神的蹤跡,財神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便由此可見。
關(guān)于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
說法一
宋朝蔡京富有,漢族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拜。后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說法二
李詭祖,淄川五松山人。生日九月十七。民間稱增福相公,文財神,又稱財帛星君,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后立祠祭祀。
說法三
"財神"何許人也?根據(jù)《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因助紂攻打武王,死后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并統(tǒng)領(lǐng)"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
說法四
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
說法五
財神是中國民間和中國唯一的自己的宗教道教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jié)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祭祀時,主人點燃香燭,眾人頂禮膜拜。人人滿懷發(fā)財?shù)南M�,祈愿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在全國各地,都有祭祀財神的蹤跡,財神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便由此可見。
【中國民俗財神信仰】相關(guān)文章:
財神節(jié)迎財神的吉祥話語10-12
迎財神說說04-30
青島財神節(jié)08-22
關(guān)于信仰的說說05-12
有關(guān)信仰的句子08-30
沒有信仰的語錄11-11
民間信仰媽祖文化08-03
財神節(jié)發(fā)圈說說03-29
小年財神簡短文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