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題依據(jù)和背景情況:貝多芬,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與海頓、莫扎特被世人稱作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我們在研究和指揮他的作品的過程中會不斷發(fā)現(xiàn)其創(chuàng)作風格上的獨特性與創(chuàng)造性。貝多芬不拘泥于形式,大膽創(chuàng)新,在將古典樂派推向高峰的同時又開浪漫樂派之先河。作為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幾乎所有人都會學習他的作品。他的九部交響樂均被看作音樂史上的巨作。但是,人們往往較多的關注于他的第三、第五、第六、第七交響曲和第九交響曲,認為這些作品是他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的代表;而其他幾部交響曲則是其向古典的回歸,人們所給予的關注較少。然而,正如同這九部交響曲的序號排列一樣,在音樂上,它們是一脈相承的,是逐漸發(fā)展的。我們不能僅僅關注其中的幾部。貝多芬的《第四交響曲》創(chuàng)作于1806年。這部夾在《英雄》和《命運》之間的交響曲,被羅伯特•舒曼形容為:“兩座北歐大神之間的溫柔希臘少女”。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稱此作品“保存了他(貝多芬)人生中最明朗日子之芬芳”。對于指揮來說,準確地把握作品的音樂特點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對作品的研究永不可止步。
課題研究目的:通過理論、思想與譜面相結(jié)合,更好地闡述貝多芬第四交響曲,以更好地指揮這部作品。
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通過對貝多芬生平的研究,分析他的性格特點,以及對他的作品產(chǎn)生的影響。通過對第四交響曲的分析,讓人們更多的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并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并指揮這部作品,使其聽起來不僅僅是音符而更是音樂。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發(fā)展動態(tài);所閱文獻的查閱范圍及研究方法。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動態(tài):由于語言及版權(quán)的限制,可以閱讀到的資料很少。我在中國音樂學院圖書館找到的關于貝多芬的著作有三類。1、傳記類,這一類圖書主要以貝多芬音樂家的身份追他的生平。2、音樂評論類,于1953年出版、由翟乃雄編譯的《貝多芬新論》,本書摘譯了1952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與前蘇聯(lián)出版的一些報刊雜志的選段,以及貝多芬的音樂對人類產(chǎn)生的影響,政界、報刊雜志社以及當時的大音樂評論家都就貝多芬對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給予評價。3、貝多芬交響曲解說類,共有有三本,分別是1953年出版的沃康恩著,楊民望譯的《貝多芬九大交響樂解說》;2006年出版的由日本音樂之友社編輯,林勝儀譯的《作曲家別 名曲解說珍藏版——貝多芬》;1984年出版的費•魏因加特納著,陳洪譯的《論貝多芬交響曲的演出》。其中前兩本從音樂性方面講了第四交響曲每個樂章1—2個代表性樂句的音樂形象音樂特點;第三本從實際演出效果角度講了部分小節(jié)的演奏要求。另外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找到的關于貝多芬的音樂和貝多芬的交響曲的期刊文獻分為兩類。一類是分析貝多芬在器樂、聲樂各個領域創(chuàng)作的知名代表作,淺論貝多芬的創(chuàng)作風格以及貝多芬音樂思想;另外一類是分析貝多芬交響曲中的某個特征。其中第一類找到文獻6篇,第二類找到文獻3篇。我通過收集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在近半個世紀,國內(nèi)幾乎沒有關于貝多芬第四交響曲詳細解讀的研究。希望通過我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我搜集到的相關期刊文獻為我更好的研究和解讀貝多芬第四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以及技術處理提供幫助。
所閱文獻的查閱范圍:中國音樂學院圖書館可用資源、貝多芬交響曲總譜。
研究方法:
1.通過查閱圖書館相關資料研究貝多芬生平對其作品的影響,以及貝多芬交響曲的相關理論研究。
2.通過研讀總譜及雙鋼琴伴奏譜分析第四交響曲。
3.通過課上實踐以及可能的實際排練對分析第四交響曲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