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67頁例1、“做一做”和練習十五第1、2題。
【教學目標】
1.根據(jù)等式的性質,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檢驗的方法,并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及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1.提問:什么是方程?等式有什么性質?
2.你會根據(jù)下面的圖形列出方程嗎?
3.填一填。
4.導入新課:前面兩節(jié)課我們借助天平平衡,學習了方程的意義和等式的性質,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與方程有關的新知識。
【新課講授】
1.方程的解與解方程的概念。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
教師演示:先在左盤放上一個重100g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加入xg的水,天平失去平衡。
提問:怎樣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請學生到臺前操作:天平右邊的砝碼加到250g時,天平平衡。
提問:你能根據(jù)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100+x=250
啟發(fā):怎樣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數(shù)x的值呢?你有什么辦法?把你的辦法和小組的同學交流。
學生活動后,組織反饋。
方法一:根據(jù)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因為250-100=150,所以x=150。
方法二:根據(jù)數(shù)的組成。
因為100+150=250,所以x=150。
方法三:根據(jù)等式的性質。
因為100+x-100=250-100,所以x=150。
講解:當x=150時,100+x=250這個方程的左右兩邊相等,像這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過程叫解方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解方程。(出示課題)
(2)比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提問:方程的解與解方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引導小結:方程的解是一個數(shù),解方程是一個過程。 那么你怎樣檢驗x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學生匯報。
。3)即時鞏固。
完成教材第67頁“做一做”第2小題。
2.教學例1。
。1)出示例1題圖。
師:今天我們學習怎樣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來解方程。請同學們觀察思考:怎樣才能使天平左右兩邊只剩“x”,而保持天平平衡呢?
引導學生思考:根據(jù)在天平兩邊同時拿走相同的物品,天平仍然平衡的道理,即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去一個數(shù),仍然相等。
追問:為什么要從方程兩邊同時減去3,而不是其他數(shù)?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x+3=9
x+3-3=9-3
x=6
提問:解方程的過程就是這樣的嗎?還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講解: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x的值時,要先寫“解”,表示下面的過程是求未知數(shù)x的值的`過程,再在方程的兩邊都減去3,求出方程中未知數(shù)x的值。寫出這一過程時,要注意把等號對齊。(示范板書解方程的過程)
解:x+3=9
x+3-3=9-3
x=6
引導:x=6是不是正確的答案呢?我們可以通過檢驗來判斷:把x=6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兩邊是不是相等。
提問:如果等式的左右兩邊相等,說明什么?(說明答案是正確的)如果不相等呢?(說明答案是錯誤的)請同學們用這樣的方法試著檢驗一下。(隨學生的回答扼要板書檢驗過程)
師:像剛才這樣,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請同學們回憶剛才解方程的過程,你認為解方程時要注意什么?
。2)即時鞏固。
解下列方程,并檢驗。
x+4.5=9100+x=100
師強調(diào):解方程時注意等號要對齊,檢驗時過程要寫清楚,養(yǎng)成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師提問:通過例1我們知道,方程兩邊同時減去一個相等的數(shù),方程左右兩邊相等。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方程兩邊同時加上一個數(shù)(0除外),左右兩邊還相等嗎?
【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本第67頁“做一做”第1題。
2.解下列方程,并檢驗。
【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還有什么收獲
小結:通過剛才解方程的過程,我們知道了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相同的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書寫過程中寫的都是等式,不是遞等式。
【課后作業(yè)】
完成課本練習十五的第1、2題。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2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簡單問題和混合運算》是冀教版教材第九冊第二單元《小數(shù)乘法》第6時的內(nèi)容,本課時內(nèi)容是在學生掌握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和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的基礎上,把學生置身于解決問題的情境中,經(jīng)歷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并用小數(shù)乘法知識解決簡單問題,能應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shù)簡便運算。圍繞“乘法的分配律”這一核心知識,通過“王老師要為幼兒園買香蕉、蘋果各14千克,她帶了150元錢,夠嗎?(香蕉5.6元/千克,蘋果4.4元/千克)”的相關圖片、信息,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感受到數(shù)學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著廣泛應用,并能解決實際問題,能表達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2、學生分析
學生在整數(shù)乘法中,已經(jīng)掌握了乘法的三種運算定律,會進行整數(shù)乘法的簡便運算。五年級再一次安排簡單問題和混合運算,目的是讓學生利用簡算方法的有效遷移,學會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運算,并能利用相關知識解決有關混合運算實際問題。基于以上分析,我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促進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正遷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歸納概括小數(shù)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二、案例描述
自學自研,教室里靜得出奇,孩子們的大腦在飛速地運轉,享受著獨立思考的快樂;小組交流開始了,組長有序的組織,教室里熱鬧起來,你補充,我糾錯,他質疑……合作的氛圍熱烈而真誠。當教室里慢慢靜下來的時候,小組交流結束了,全班展示交流開始:
師:老師剛才發(fā)現(xiàn),九組組長對本組6號進行了有效的幫助,她為小組贏得2分!剛才老聽到二組有掌聲響起,請二組組長起立,告訴我們?yōu)槭裁矗?/p>
生:(二組組長楊宇寧)因為我們組的1、2、3、4、5號同學全沒做出那種簡單的方法,而6號同學做出來了,我們給他掌聲鼓勵!
師:真好!我們還學會了激勵性評價!現(xiàn)在,我們目光聚焦前黑板,請對抗組來點評1組的展示。
。ǘM朱琪大方地走上講臺)
生1:大家好!我代表二組點評,請大家看這里,5.6×14+4.4×14=(5.6+4.4)×14=10×14=140(元),140﹤150,我認為最后這步比較很重要,還應該加上單位“元”,二組同學做對了!我給他4.5分,因為他們的書寫上山了,最后一步還沒寫單位。
。R上有好幾個學生站起,“我補充!”“我糾錯!”“我質疑!”)
生2:(九組的崔佳豫跑上臺來,轉身面對大家)大家好!我來為二組點評的同學補充,從題中我們獲得信息:香蕉每千克5.6元,5.6×14是王老師買14千克香蕉的價錢,蘋果每千克4.4元,4.4×14是王老師買14千克蘋果的價錢,5.6×14+4.4×14是王老師買香蕉和蘋果的總錢數(shù)。我的補充完畢,大家還有什么意見或補充?
生3:(4組的陳思彤從座位上站起)我反駁,我認為最后一步單位不加也可以,因為題里已經(jīng)明確給了單位,既然140﹤150寫出來了,大家都明白單位是元。
師:我們大家來看一看,單位可以不加嗎?(絕大多數(shù)學生點頭認可)點評,我們給幾分?
。▽W生有的在喊“3分”,有的伸出手指示意。)
師:因為朱琪這一學期剛轉到我們學校,但她很快融入了我們得集體,有勇氣上臺點評,所以老師給他加1分的勇氣分,給她4分,大家同意嗎?(生齊答同意)
師:請大家目光繼續(xù)聚焦我們的前黑板,請對抗組點評5組的展示。
生:(6組崔美地迅速站到黑板前)大家好!我代表6組點評,請大家看這里,香蕉每千克5.6元,蘋果每千克4.4元,5.6+4.4表示每千克香蕉和蘋果共多少元,因為王老師要為幼兒園買香蕉、蘋果各14千克,所以再乘14就是王老師共花的錢數(shù),然后再和王老師帶的150元錢做一下比較,就知道錢帶夠了!5組的同學做對了,而且書寫很工整,所以我給他們5分!我的點評完畢,大家還有什么疑問或補充嗎?
……
師:點評我們給她幾分?說出你的理由!
生:4分,因為聲音太小了!
師:我們回頭看一看兩種做法,如果讓你向你的組員推薦,你會推薦哪種方法?理由是什么?
生1:如果讓我推薦,我會推薦5組的做法,因為5組方法更簡便!
生2:(郭一萱迅速站起來)我有不同做法!5.6×14=78.4(元)4.4×14=61.6(元)78.4+61.6=140(元)140﹤150所以王老師帶的錢夠!
師:來,你說,老師幫你寫到黑板上。(隨學生回答,師板書在這種做法綜合算式的旁邊)
生3:(郭一萱的話音剛落,1組的賈鑫卓站起來)老師,我也有不同做法,5.6+4.4=10(元),10×14=140(元),140﹤150所以王老師帶的錢夠!
師:我們先來看郭一萱的補充,再與一組的展示做一下比較,兩種方法有本質的區(qū)別嗎?我們看郭一萱是怎么做的?(分步,孩子們邊分析邊回答著)那1組展示的是什么算式?(有學生在下面小聲說“綜合”)對,兩者只是分步與綜合的區(qū)別,所以同屬于一種做法。賈鑫卓補充的也是。另外,兩位同學的補充應該在兩種方法點評完畢,下次注意!
師:如果讓你推薦,你會推薦哪種?
生:(2組的楊宇寧站起)如果讓我推薦,我會推薦郭一萱的做法,因為四年級老師說過,分步做更容易得分!
生:(4組的陳思彤又站起來)我同意楊宇寧的'意見,因為這樣做可以的高分!
生:(郭一萱又站起來)我反駁,因為這種做法計算容易出錯,還不如列綜合算式得分多。犝n老師笑了,講課老師也笑了,多么真實的課堂。
師:剛才你們都是從分數(shù)角度來分析的,我們能從其他角度來想一想嗎?
生:我還是覺得5組的方法更簡單,因為5.6+4.4=10,得到的是整數(shù),計算簡便。
師:但這種方法適合所有的題嗎?有什么條件嗎?
生:我覺得只有數(shù)量相等的時候才可以用這種簡便方法,而其他時候只能用一組的方法。
師:分析的很有道理,雖然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乘法同樣同樣適用,但我們需要有選擇的使用。同學們愿不愿接受更難的挑戰(zhàn)?那就請你觀察兩個綜合算式,說出運算順序。
……
三、教學反思
在自學自研部分,雖然老師只叫兩組不同方法展示,但在全班交流環(huán)節(jié),分步、綜合兩種方法全展示在黑板上:(1)5.6×14+4.4×14=(5.6+4.4)×14=10×14=140(元)140﹤150(2)5.6×14=78.4(元)4.4×14=61.6(元)78.4+61.6=140(元)140﹤150(3)5.6×14+4.4×14=(5.6+4.4)×14=10×14=140(元),140﹤150(4)5.6+4.4=10(元),10×14=140(元),140﹤150而且當老師提出問題“如果讓你向你的組員推薦,你會推薦哪種方法?理由是什么?”孩子們的理由是多角度的:“如果讓我推薦,我會推薦5組的做法,因為5組方法更簡便!”“如果讓我推薦,我會推薦郭一萱的做法(5.6×14=78.4(元)4.4×14=61.6(元)78.4+61.6=140(元)140﹤150),因為四年級老師說過,分步做更容易得分!”“我同意楊宇寧的意見,因為這樣做可以的高分!”“我還是覺得5組的方法更簡單,因為5.6+4.4=10,得到的是整數(shù),計算簡便!薄S著孩子們討論的逐步深入,老師拋出更深層次的問題“但這種方法適合所有的題嗎?有什么條件嗎?”“我覺得只有數(shù)量相等的時候才可以用這種簡便方法,而其他時候只能用一組的方法!痹诤⒆觽兯季S的交鋒中,每個人都重新建構了自己的計算方法,或(1),或(2)……雖然算法多樣化為構建過程提供了開放的場景,為每位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表達自己獨特見解的時空,但我們最終的落腳點,仍然是課堂所呈現(xiàn)出來的鼓勵學生從多樣化的討論中吸納別人的經(jīng)驗,把他人的思想精華納入到自己的認知領域,由低層次思維向高層次思維逐層優(yōu)化,逐步達到算法的個體優(yōu)化。
一節(jié)課上下來,總體感覺,孩子們的精彩成就了精彩的課堂,讓我們盡情享受數(shù)學課堂,讓孩子們在知識的超市盡情暢游,體驗生命的狂歡。走在課改的路上,我們邊走邊思考,思考讓我們逐漸深刻!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結合律對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化簡。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對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化簡,并能用語言描述化簡的思考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會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結合律對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化簡。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口答
(1)6m減去5m的差;
。2)8b減去5的差;
(3)7x的4倍;
。4)5x與2x的和再加上3。
小結:我們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shù)量關系。
二、探究新知
(一)用乘法分配律化簡
出示情境:小胖和小丁丁到書店里購買練習本,練習本每本x元,小胖買了3本,小丁丁買了2本。
師: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他們一共要付多少元?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多少元?
1、解決問題一:他們一共要付多少元?
學生交流、反饋:3x+2x;(3+2)x 師:你能將式子3x+2x用更簡單的結果表示嗎?為什么是5x?(3個x加上2個x就是5個x。)
板書計算過程
3x+2x =(3+2)x =5x(元)
答:他們一共要付5x元。
師:式子3x+2x可以用簡單的5x來表示,這就是對含有字母式子的化簡,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化簡)
提問:想一想,將3x+2x化簡為5x,運用了以前學習的什么運算定律?(用乘法分配律化簡)
小結:以前學習的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同樣適用于含有字母的.式子。
2、解決問題二: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多少元?
師:你能將3x-2x化簡嗎?(3個x減去2個x是1個x)寫出化簡過程。
板書計算過程
3 x-2x =(3-2)x =x(元)
答:小胖要比小丁丁多付x元。
3、試一試
化簡下列各式
m+7m 9k-8k 3+4x+3x 15x-9x+6x-6
(二)用乘法結合律化簡
1、出示:每本練習本x元,如果小胖、小巧、小亞各買了3本,一共要付多少元?
學生獨立列式,同桌交流。
反饋,結合學生反饋板書
做法1、
3x+3x+3x =(3+3+3)x =9x(元)
做法2、
33x =(33)x =9x(元)
小結:將33x化簡為9x,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2、試一試
化簡:5x4 34a+6a 三、練習
1、化簡下列各式
剛才的這些算式哪些能化簡,怎么化簡?
6m-5m 8b-5 7x4 5x+2x+3。
再來兩題難一點的
92x-3x (15m+9)3
2、判斷
。1)12x+9x3 =21x3 =7x ( )
(2)42a+7a =8a+7a
=15a ( )
。3)3x+4y=7xy ( )
3、選擇題
長方形的長是3a厘米,寬是2a厘米,它的周長是( )厘米。
A、5a B、6a C、10a D、12a
4、將一個式子化簡后是12x,原式可能是什么?
課堂小結
說說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第一課時 (包括教材80-81頁例1、例2和“做一做”,練習十五中的第1-4題。)通過實驗、操作、觀察圖形的拼擺、割補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來源,從而進行分析、概括出面積計算公式,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
1.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初步認識了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征,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加上這些平面圖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應用也十分廣泛,學生學習時并不陌生。
2、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與日常經(jīng)驗出發(fā),設置切近生活的情境,把學習過程變成有趣的活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會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
2、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索知識的變化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感悟數(shù)學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的邏輯之美,加強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面積?常用的面積計量單位有那些?
2.出示一張長方形紙,他是什么形狀?它的面積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導入:出示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 。這兩個圖形哪一個大一些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算呢 ?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計算面積。
(1)用幻燈出示教材第80頁方格圖:我們已經(jīng)知道可以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得到一個圖形的面積,F(xiàn)在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和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說明要求:一個方格表示1cm2,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把數(shù)出的數(shù)據(jù)填在表格中(見教材第80頁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匯報結果,可用投影展示學生填好的表格。
。4)觀察表格的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通過學生討論,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底與長、高與寬及面積分別相等;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它的底乘高;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它的長乘寬。
2.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1)引導:我們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這個方法比較麻煩,也不是處處適用。我們已經(jīng)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用長乘寬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不是也有其他計算方法呢?
。2)歸納學生意見,提出:通過數(shù)方格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計算呢?需要驗證一下。因為我們已經(jīng)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所以我們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計算呢?請同學們試一試。
a.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教師巡視。
b.請學生演示剪拼的過程及結果。
c.教師用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
。3)我們已經(jīng)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組討論。出示討論題:
、倨闯龅拈L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面積變了沒有?
、谄闯龅拈L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勰芨鶕(jù)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匯報,教師歸納:
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因為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3.教師指出在數(shù)學中一般用S表示圖形的面積,a表示圖形的底,h表示圖形的高,請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來。
S=ah
三、 應用反饋。
1.出示教材練習十五第1題。讀題并理解題意。
學生試做,交流作法和結果。
2.討論: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全班訂正。(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鞏固了知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體驗學習方法。)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5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書15-1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計算兩只蝸牛每分爬行多少米,發(fā)現(xiàn)商和余數(shù)的特點,知道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shù)。
2、會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huán)小數(shù)取近似值。普通記法和簡記兩種方法表示循環(huán)小數(shù),會讀循環(huán)小數(shù)。
3、通過動物樂園的情景,體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利用已有知識,經(jīng)歷探索循環(huán)小數(shù)的過程,發(fā)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會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huán)小數(shù)取近似值。
教學難點:
會正確表示循環(huán)小數(shù),掌握余數(shù)和商的特點以及他們和被除數(shù)、除數(shù)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問題。
1.談話引入:同學們,喜歡看比賽嗎?說一說你喜歡看什么比賽?動物王國要舉行各種比賽,想看看嗎?首先是一場爬行比賽,蜘蛛和蝸牛正在奮力的爬行著(課件出示課本主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主題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2.學生匯報數(shù)學信息。
3.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A:蜘蛛每分鐘爬行多少米?
B:蝸牛每分鐘爬行多少米?
C:誰爬得快?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動物王國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二、探究發(fā)現(xiàn),建立模型。
1.估一估,誰爬得快一些?
學生匯報。
2.蜘蛛和蝸牛每分鐘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3.計算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商重復出現(xiàn)的數(shù)字與余數(shù)重復出現(xiàn)的數(shù)字有聯(lián)系嗎?如果有,有什么聯(lián)系?
大家先獨立思考!緦W生先獨立思考半分鐘】
師:現(xiàn)在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景敕昼娪懻摗
師:咱們先看它【手指著第一個算式和豎式】,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緝蓚學生說】
生1:商從小數(shù)點后面開始每次除得到的商都是3,然后余數(shù)又是1,商3,余數(shù)是1,不斷反復出現(xiàn)。
【學生表達上可能不清楚,或指向不明,對學生的語言進行引導】師:那這邊呢?【手指著第一個算式和豎式】【一個學生說】
生2:余數(shù)中的數(shù)字6和5循環(huán),所以商中的數(shù)字5和4循環(huán)
師:看來正是由于計算過程中余數(shù)的不斷循環(huán)導致我們的商中小數(shù)部分的某些數(shù)字也在不斷循環(huán)。
師:嗯,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
師:像24.333…,0.85454…這樣從小數(shù)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shù)字或幾個數(shù)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小數(shù),我們給它取一個名字叫…
生:循環(huán)小數(shù)【板書循環(huán)小數(shù)】
4.介紹寫法
師:既然我們都算出來了,可是該怎么寫上去呢?能一直寫下去嗎?生:不能師: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可以用省略號代替,表示無限【師在橫式后面板書:24.333…】
師:那這個商應該怎樣寫呢?像這樣嗎?【板書:0.854…】生:不可以,這樣就不知道哪些數(shù)字在循環(huán)。師:所以循環(huán)的數(shù)字我們至少要寫兩次。【再在原來那里添上54】【引導規(guī)范書寫,循環(huán)的數(shù)字至少應該寫兩次】
5.循環(huán)小數(shù)的讀法
師:真不錯,我們一起寫好了,有誰愿意來嘗試讀一讀這個算式。生:24.3333333…
師:其實應該這樣讀二十四點三,三循環(huán)【請兩個學生讀】
師:你會讀了嗎?能把第二個算式讀給你同桌聽聽嗎?
師:誰來嘗試讀給全班同學聽。生:零點八五四,五四循環(huán)
師:通過我們剛才準確的計算,我們知道誰爬的快些嗎?【蜘蛛要爬得快一些!
6.求循環(huán)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有時候根據(jù)需要,我們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huán)小數(shù)取近似值,如0.85454保留兩位小數(shù)就是:0.85454…≈0.85
7.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簡記
師:其實啊,循環(huán)小數(shù)除了這種表示方法【手指著】,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你們想知道嗎?現(xiàn)在請你自己認真仔細的閱讀。
8.總結循環(huán)小數(shù)的特征。
師:那我們學到了像24.333…,0.85454…這樣的小數(shù)都是循環(huán)小數(shù)!境鍪菊n件】那循環(huán)小數(shù)有什么特征呢?
師:請你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分享【同桌討論,全班分享】 【板書小數(shù)部分】
9.小結:通過觀察這兩個商我們發(fā)現(xiàn)了,它們的小數(shù)部分有一個數(shù)字或幾個數(shù)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xiàn),像這樣的小數(shù)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認識的“循環(huán)小數(shù)”!境鍪菊n件】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認識了循環(huán)小數(shù),使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真正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和學數(shù)學的價值,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再學習。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循環(huán)小數(shù),那你能迅速通過第一關的考驗嗎?
。ㄒ唬┑谝魂P:“超級小神算”計算下面各題,哪些商是循環(huán)小數(shù)?【學生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導】
1÷2= 1÷3 = 1÷5= 1÷7 =
。ǘ┑诙P:1.下面哪些數(shù)是循環(huán)小數(shù)?
。ㄈ┑谌P: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3.141 5926 5358…是循環(huán)小數(shù)。()
2. 0.282828是循環(huán)小數(shù)。()
3. 9.0526526…是循環(huán)小數(shù)。()接下去一位是()。
。ㄋ模┑谒年P:剛才我們觀看了動物們爬比賽,海里的動物正在舉行游泳比賽呢!出示:
1、學生提出問題
2、自主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真正體驗到探究的樂趣,感受到數(shù)學的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ㄎ澹┑谖尻P拓展:
1.
2.8.236236 …小數(shù)部分第8位上是數(shù)字幾?第50位上是數(shù)字幾?四、全課小結: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
除得盡嗎(循環(huán)小數(shù))
蝸牛每分爬行多少米?蝸牛每分爬行多少米?
73÷3=24.333···(米)9.4÷11=0.85454···(米)
《除得盡嗎》教學反思:
《除得盡嗎》是新版北師大版第一單元《小數(shù)除法》中的一部分內(nèi)容。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shù)除法和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及求積、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是學生第一次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為了讓學生掌握循環(huán)小數(shù)的概念并求出循環(huán)小數(shù)的近似值。我是這樣設計的一個情境貫穿始終,提供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反思如下:
優(yōu)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新課標倡導:讓生活走進課堂,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動手、動腦從生活中感知體會理解,更有利于學習的學習。我以學生熟悉的比賽引人,結合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了兩只小昆蟲在網(wǎng)上曬自己的爬行情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用數(shù)學。以比賽情境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開課你喜歡看比賽嗎?設疑引入,說一說你喜歡看什么比賽?動物王國要舉行各種比賽,想看看嗎?首先是一場爬行比賽,蜘蛛和蝸牛正在奮力的爬行著(課件出示課本主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主題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學生觀察后自主交流。
2.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體現(xiàn)教研專題。
新課程提倡要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重要目的之一是要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學習的必要性,進而產(chǎn)生學習的需要和樂學、好學的動力。這節(jié)課我沒有直接呈現(xiàn)教材的情境圖,而是讓學生在情境圖中獲取數(shù)學信息,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再提供時間讓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這符合新課標倡導的四個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完整敘述之后,提供時間列式,學生提問:為什么用除法計算?在提供時間嘗試計算,計算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本節(jié)課不但重視結果,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引導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時教師及時引導,也充分發(fā)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注重訓練學生講題,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整節(jié)課也體現(xiàn)了我本學期我的研究課題,教會學生提問,可以說一舉多得。
、粗匾晫W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我們都知道好習慣成就美麗人生。本節(jié)課我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大膽發(fā)言,認真審題及書寫要規(guī)范等多方面的習慣而且特別強調(diào)學生的書寫姿勢,相信經(jīng)過長期訓練學生一定會受益匪淺。
、稻毩曉O計形式比較多樣,由易到難,不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也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不足:
、边@節(jié)課預設不到位,沒有備好學生,估計不足。
⒉課堂上教師有反饋,由于時間有限,有點著急了,對學有困難的學生關注的不夠,反饋做得不是很到位。
3.由于重視學生講題,導致練習沒有完成。
改進:
、闭J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及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
、灿眯难芯拷滩,教法,充分挖掘教材的情境因素,激發(fā)學生興趣,不但備教材更要備好學生,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吵浞职l(fā)揮同伴互助的作用,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以教研促教學。向課堂40分鐘要成績。
、淳脑O計好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關注細節(jié)的把握和處理,力爭做到滴水不漏。
⒌關注學困生,課上給予必要的指導,并做好個別輔導。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學習數(shù)學四個領域中“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統(tǒng)計初步知識學生在之前的學習已經(jīng)涉及,但概率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學生以后學習有關知識的基礎。本單元主要教學內(nèi)容是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學關鍵是如何讓學生把對“隨機現(xiàn)象”的豐富的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和統(tǒng)計知識,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定現(xiàn)象和不確定現(xiàn)象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簡單分析和判斷能力,但學生只是初步的感知這種不確定事件,對具體的概念還沒有深入地理解和運用。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教師做出適當引導,學生就會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的。所以教材選用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情境引入學習內(nèi)容,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shù)學學習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為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機會。
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這些情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過程中,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xiàn)象及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數(shù)學思考: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維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問題解決: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情感態(tài)度: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能夠運用可能性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漸對統(tǒng)計與可能性知識產(chǎn)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能夠列出簡單試驗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可能性的大小判斷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
課時安排:
3課時
1.可能性………………………………2課時
2.擲一擲………………………………1課時
課 時 教 案
課題: 第四單元:可能性(1) 第x 課時 總序第x個教案
課型: 新授
編寫時間:xxxx年xx 月xx 日
執(zhí)行時間:xxxx 年xx月xx日
教學內(nèi)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練習十一第1、2、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在觀察、交流、動手、思考、驗證的過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
教學難點:會用“可能”、“不可能”正確地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教學方法:采用游戲教學法,將教學情境真實地搬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讓學生在游戲中,真實地參與中積累與學習知識。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抽簽卡紙、盒子、彩色球、鉛筆。生:棋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小的禮物,猜一猜是什么?
讓學生猜一猜,學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書
2.師揭題:學生說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數(shù)學上都是些不確定性事件。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3.出示謎語:小黑人兒細又長,穿著木頭花衣裳。畫畫寫字它全會,就是不會把歌唱。
學生可能會說:鉛筆。
師追問:確定嗎?讓學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鉛筆或確定是鉛筆。
4.出示獎品鉛筆,并說明這是獎勵表現(xiàn)秀的學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動新授
1.引入:下周班會,老師想組織大家表演節(jié)目,每個人都有機會表演。但節(jié)目形式不能重復,每個類型只能有一個節(jié)目,大家討論一下,我們應該怎樣確定每一個同學演什么節(jié)目呢?
組織小組討論,大部分同學會想到用抽簽的方法來決定。
2.活動:出示三張卡片,上面分別寫上唱歌、跳舞、朗誦,找同學上來抽一張,引導學生先思考一下,會抽到什么?
學生會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誦。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師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3.抽簽指生抽一張。(以抽到跳舞為例)
師引導:如果再找一名同學來抽簽,可能會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誦。
引導學生質疑:有沒有可能會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為剩的兩張簽里沒有跳舞。
找生抽一張,驗證學生的猜測是否正確。
。ㄒ詫W生抽到的是朗誦為例)
4.引導:最后只剩一張了,你們能猜一猜這一張可能是什么嗎?
生可能會回答:一定是朗誦,因為只剩下朗誦這張卡片了。
5.師小結:剛才在猜測會抽到什么節(jié)目時,第一次同學們用的詞是“可能”,第二次同學們用的詞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發(fā)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種情況,當然,不同情況下,它們有時也會發(fā)生變化。(板書: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
出示:兩個盒子,一號盒子放的全部是紅棋子,二號盒子放的有紅棋子和綠棋子。
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哪個盒子里可能會摸出綠棋子?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等問題。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組織摸一摸活動,并驗證,再集體匯報。
2.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1題。
讓學生說一說,并說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2題。
先讓學生自主連一連,教師發(fā)彩色球讓學生驗證摸一摸,再說一說為什么這么連。
4.說一說: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歸納:
1.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jīng)常、偶爾兩種情況。
作業(yè):教材練習第47頁第3、4題。
板書設計:
可能(不能確定)
可能性 不可能
。ㄍ耆_定)
一定
課題: 第四單元:可能性(2) 第x 課時 總序第x 個教案
課型: 新授
編寫時間:xxxx 年xx月xx日
執(zhí)行時間:xxxx年xx月xx日
教學內(nèi)容:教材P45~46例2、例3及練習十一第5、8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學習比較多種結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結果總數(shù),再看哪種結果在總數(shù)占的比例多。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歸納和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會比較兩種結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較事件數(shù)量的多少。
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盒子、彩色棋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
(1)用合適的語言描述下面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偬( )從東邊落下。
、诿魈( )考試。
、鄱( )會下雪。
④擲一枚硬幣( )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個紅棋子和1個黃棋子,任意摸一個可能是什么顏色的棋子?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可能是紅棋子也可能是黃棋子。因為盒子里面既有紅色棋子也有黃色棋子。
質疑:你覺得摸到哪種顏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會說,紅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為盒子里紅棋子比黃棋子多。
2.導出課題:看來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板書課題:可能性的大。
二、互動新授
1.體驗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頁例2情境圖。
(1)引導:在盒子里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任意摸出一個棋子,可能是什么顏色?(可能是紅色,也可能是藍色。)
(2)(繼續(xù)出示情境圖做實驗部分)有一個小組做了一次實驗,他們摸出一個棋子,記錄它的顏色,然后放回去搖勻再摸,重復20次,同學們觀察他們摸完20次后的結果是怎樣的?(摸出紅色的'多,藍色的少。)
(3)追問:這說明了什么?
。郊t棋子的可能性比較大,藍棋子的可能性小。)
(4)質疑:假如再摸一次的話,摸出哪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紅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紅色呢?
。ú灰欢,因為藍色摸到的可能性雖小也有可能會摸到。)
2.動手操作。
(1)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盒子,里面都裝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請小組仿照教材的實驗,自己摸一摸,并由小組長記錄結果。
小組操作結束后,匯報記錄結果,并根據(jù)結果說一說你盒子里哪種顏色的棋子多。并追問:每個小組的統(tǒng)計結果都一樣嗎?
指名小組匯報,對不同結果的小組進行比較。
(2)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fā)現(xiàn)可能性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引導學生小結:與在總數(shù)中所占數(shù)量的多少有關,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shù)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板書)
(3)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獎、買彩票等。并由此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
3.出示教材第46頁例3。
(1)先讓學生觀察出示的記錄結果,再指名回答例題中的問題。
(從試驗記錄可以看出,一組摸了20次,摸出黃球5次,摸出紅球15次,摸出黃球的次數(shù)少于紅球的次數(shù)。另一組摸了20次,摸出黃球 4次,摸出紅球16次,摸出黃球的次數(shù)少于摸出紅球的次數(shù)。
八個小組一共摸到紅球123次,摸到黃球37次,摸到紅球的次數(shù)比摸到黃球的次數(shù)多。也就是說,從盒子里摸出紅球的可能性大在,黃球的可能性小。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出:盒子里紅球多,黃球少)
(2)引導小結方法:當可能性的大小與數(shù)量相關時,在總數(shù)中所占數(shù)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數(shù)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自主思考,小組交流,再匯報。并說出為什么這么想。
引導學生總結:在總數(shù)中占的顏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顏色少的可能性小?梢赃M一步滲透“公平”的思想與畫法。
2.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從圖中能得到的信息,再說一說。
。ê凶永锛t色的棋子多,黃色的棋子少)
引導學生運用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從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數(shù)量的多少嗎?(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并記錄結果。)
四、拓展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歸納:
1.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shù)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說明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說明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少。
作業(yè):教材練習第47~48頁練習十一第5、8題。
板書設計:
大←→數(shù)量多
可能性
小←→數(shù)量少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組合圖形的面積》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各種圖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并計算面積;
2、能根據(jù)圖形的特點,選擇合適而又簡便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3、能靈活思考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有關組合圖形面積的.問題。
【教學難點】怎樣分割或者補足圖形。
◆課前準備
xxx課件。
一、情景引入
1、復習
第一個圖形是什么形?它的面積怎樣計算?學生口答。
教師在長方形圖的下面板書:S=ab。
第二個圖形呢?
學生分別口答后,教師在每個圖的下面寫出相應的計算面積的公式。
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圖形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
2、認識組合圖形
讓學生指出有哪些圖形?
師:計算這些圖形的面積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99頁的四幅圖),認一認,它們是什么?
這些圖片分別是由哪幾個平面圖形組成的?
這幾張圖片顯示的都是組合圖形,你覺得什么樣的圖形是組合圖形?
師:組合圖形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
問: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可以看到組合圖形?
同學們現(xiàn)在已知認識了組合圖形,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
二、探索新知
1、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圖形也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出示題目及圖)。
圖表示的是一間房子側面墻的形狀,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教學過程
2、如果不分割能直接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引討橫虛線的作用)怎樣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呢?
3、暴露資源,組織研討:
方法一: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面積=5×2÷2=5(m2)
正方形面積=5×5=25(cm2)房子側面面積=25+5=30(cm2)
方法二:兩個梯形
梯形面積=(5+2+5)×(5÷2)÷2=12×2.5÷2=30÷2=15(m2)房子側面面積=15×2=30(cm2)
方法三:拼成一個長方形
長方形面積=(5+2+5)×(5÷2)=12×2.5=30(m2)房子側面面積=長方形面積
方法四:從長方形中挖走兩個小三角形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8
我所在的班處在農(nóng)村地區(qū),班級有40名學生。其中優(yōu)生的比例約占40%,合格的約占20%,極差的學生有5%。班級總體感覺良好,對學習數(shù)學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思維活躍,有自主探索知識的學習習慣,成績穩(wěn)定。但是家長的輔導不令人滿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數(shù)方格的順序和方法,能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計算一些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能正確估計不規(guī)則的圖形面積的大小。
。病⑦^程與方法:能借助方格圖估算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在估算面積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初步的估算意識和估算習慣,體驗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场⑶楦袘B(tài)度價值觀:提高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的美,使學生體會環(huán)保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利用方格圖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
教學難點:估算的習慣和方法的選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題,學習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從我們牙牙學語到認識數(shù)字,從我們拿起筆到記錄生活中的開心快樂,同學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我想:只要同學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成功的道路上必將留下你們一串串成長的腳印。(揭示課題:成長的腳印)
。病⑶榫橙腩},學習新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小華出生時的腳印圖片。怎樣才能知道這個腳印的面積有多少呢?
(1)學生自己先獨立進行估計,然后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
。2)全班交流:
生1:我們是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的,我先數(shù)了數(shù)滿格的大約是11個,其他不夠一個格子的我進行了拼補,這樣大約是17cm2。
生2:我們的方法也是這樣的,我們把不滿一格的按照一格進行計算,這樣大約是18 cm2。
師:大家都是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估計的,還有沒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生1:可以把這個腳印看成了近似的長方形,長8厘米,寬2厘米,所以面積是2×8=16 cm2。(課件演示此方法)
生2:我有個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約2厘米,下底約2.5厘米,高約8厘米,根據(jù)梯形的面積公式,算出(2+2.5)×8÷2=18cm2。
。3)課件出示小華兩歲時的腳印,學生估面積:
。场⑿〗Y方法,實踐新知:
(1)師:剛才大家對像腳印這樣的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進行了估算,想想剛才大家用什么方法進行估算的?
師板書:1、借助方格圖數(shù)一數(shù)所占的格數(shù)。
2、把它看成一個近似的規(guī)則圖形,測量后進行計算。
(2)請同學們算一算自己腳印的面積約是多少?
學生自己先獨立取腳印,然后借助附頁3的方格圖估算腳印面積。
二、新知實踐,解決問題:
。薄⒐浪悴灰(guī)則圖形的'面積:
(1)學生獨立進行估計:
(2)交流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
。、估算手掌的面積:
(1)師:估一估自己手掌的面積:
(2)學生合作估算并在方格紙上驗證:(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開展好幫差活動)
三、課后實踐,體會環(huán)保:
1、估算一片樹葉的面積:
2、體會綠樹對環(huán)保的重要性:
。1)如果一棵樹有10000片樹葉,估算這棵樹所有樹葉的總面積。
。2)在有陽光時,大約每25 m2的樹葉能在一天里釋放足夠一個人呼吸所需的氧氣。這棵樹在有陽光時,一天里釋放的氧氣能滿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
四、課堂回顧,總結提高:
同學們,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有什么體會?說來聽聽。
板書設計:
成 長 的 腳 印
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估算:
1、借助方格圖數(shù)一數(shù)。
2、把它看成一個近似的規(guī)則圖形,測量后進行計算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掌握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是如何轉化為近似的基本圖形。在講這節(jié)課之前,我一直覺得這節(jié)課很難教,學生應該很難理解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圖。但是,結果出乎意料,學生理解掌握得不錯,能夠把不規(guī)則圖形近似確定成基本圖形,然后再計算。
首先,在課題引入時,先復習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可通過“分割”或“添補”的方法,轉化為已學過圖形的面積,再計算。強化學生“分割”和“添補”圖形的能力,為估算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做鋪墊。然后,通過課件展示幾幅不規(guī)則的圖形(如:樹葉、魚、布娃娃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說出他們的發(fā)現(xiàn),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點?與以前學過的圖形相比較,讓學生通過對比,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圖形都是不規(guī)則圖形。最后,談話引入新課: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不規(guī)則圖形,如何估算這些圖形的面積呢?這一節(jié)課,我們將共同探討這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有目的的學習,并知道學習估算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重要性,這樣他們學得更投入、更有熱情!
在探索新知時,先出示“成長的腳印”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算出“腳印”的面積,再讓他們小組交流討論,最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估算過程和思路。這時,很多學生還是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但是學生在交流自己的估算過程時,就有疑問,不滿一格而且又不規(guī)則的,如何更好的估算面積呢?先不直接告訴學生方法,讓學生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最后還是沒得到滿意的方法。這時,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非常想要知道如何估算面積。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通過“分割”“添補”的方法,把不規(guī)則圖形近似的看成已學過的基本圖形的面積,再計算。最后再通過課件演示這個過程,并在方格紙的“腳印”中畫出近似基本圖,給學生一種視覺上的刺激,讓學生很直觀地觀察估算的過程,學會把不規(guī)則圖形近似的看成基本圖再計算的方法。再讓學生用這種方法估算小華2歲時的腳印面積,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讓學生說出他們是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圖,最后也用課件演示整個估算過程,畫出近似基本圖。鞏固學生把不規(guī)則圖形近似看成基本圖再估算的能力。
通過練一練的兩道習題,再加強鞏固估算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方法,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討論,最后再全班交流。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說出他們自己的估算思路,全班學生一起觀察判斷是否估算正確,最后再用課件演示畫出近似圖。這個過程,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的估算思路,其他同學一起觀察判斷,既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也能鍛煉學生集中精神注意判斷同學的估算是否正確,還能檢查學生是否已掌握此種估算的方法,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之呢?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9
一、 案例背景:
執(zhí)教班級是五(3)班和五(5)班,這兩個班的學生思維都比較活躍,知識面較廣。
教學內(nèi)容是北師大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九冊第25-26頁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課前,學生只學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而平行四邊形在他們的頭腦中還是個直觀模型,有關平行四邊形特征等知識一無所知。鑒于上述種種情況,對教學進行必要的知識鋪墊,以利于這次探索活動有效地開展。從事數(shù)學教學工作以來,我崇尚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空間。
二、教材簡析: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對平行四邊形有了初步的認識,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若想使學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為基礎,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一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另外,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對后面學習其他圖形的面積計算會起到積極的遷移作用。
三、教學詮釋與研究。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教學不止一次。以前教的是人教版教材,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借助剪、拼的方法。利用形變積不變的道理,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教學時,我讓學生動手剪、拼,把平行四邊形拼成了長方形之后,我就開始下面的啟發(fā)式提問:①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②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的寬有什么關系?③轉化前后兩圖形之間什么沒有變?啟發(fā)學生討論,回答。這樣組織教學,學生一般都能得出正確結論,課堂教學進程是一帆風順的,“效果”是好的。
現(xiàn)在再來審視一下以前的這一節(jié)課堂教學,我發(fā)現(xiàn)在這種看似良好的效果背后,卻潛伏著大的危機:在這樣的課堂中,問題由老師提出,思維的路線由老師操縱,學生究竟有多少自主學習的成分?這樣的課堂教學貌似“啟發(fā)式”,實則是由教學操縱的“包辦婚姻”,學生是沒有“自主權”的。若長此以往,學生只能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而不是發(fā)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高手。我們知道,創(chuàng)造源自問題,這樣的教育培養(yǎng)出的學生還有創(chuàng)造性嗎?
如今,我又開始教學這一內(nèi)容。不同的現(xiàn)在使用的是北師大版的新教材。這一內(nèi)容出現(xiàn)在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標題是“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材首先展示了這樣一個情境:公園準備在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空地上鋪草坪,如何計算這塊空地的面積?教材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面對一個新的問題,思考如何去解決,從而使學生感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隨后,教材提供了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種是通過數(shù)格子的方法,數(shù)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種是通過剪與拼的活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然后計算出面積,最后,教材安排了觀察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從中推導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教材的編排意圖是重在讓學生自主探索,在探索活動中,使學生發(fā)現(xiàn)并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課堂教學時如何體現(xiàn)文本的這一“真諦”呢?新課程提倡教師要依據(jù)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我根據(jù)班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識基礎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下面是課堂教學中的開始片斷:
小黑板出示:
師:每個小方塊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你能知道上面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生:圖1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師:你們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一塊塊數(shù)的。
生2:我發(fā)現(xiàn)長方形長是4㎝,寬是3㎝,所以面積是4×3=12(平方厘米)。
師:誰能很快知道圖2這個圖形的面積嗎?
生1:它的面積還是12平方厘米,因為還是由12個小正方形組成的。
生2:把中間的一排往左推一格,所以還是12平方厘米。
生3:把多的一塊剪下來拼過去,正好是一個長方形,面積還是12平方厘米。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我們可用割下來補過去的方法,將圖形轉變?yōu)殚L方形,很快知道它的面積。誰能很快說出圖3的面積?
生1:在圖形中間劃出一個正方形,面積是9平方厘米,再把兩邊的三角形拼在一起,面積是3平方厘米,一共是12平方厘米。
生2:把左邊的兩個小三角形剪下來補在右邊也正好是個長方形,面積是12平方厘米。
師:對于這個圖形,我們用割補的方法能很快知道它的面積。
接下來,小黑板出示:
比較一下,圖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面積大小如何?
生1:我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長方形有5×3=15個小方格,而平行四邊形有11整格,加上8個半格拼成的4個整格,也是15個方格,平行四邊形面積和長方形面積同樣大。
生2:我把平行四邊形左邊的割下一個三角形,補到右邊,就得到一個長方形,得到的長方形面積是15個方格,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是15個方格,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相同。
師:把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圖形的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
生:圖形的形狀變了,面積大小沒有變。
師:說得好!我們把割下的一塊沒有扔掉,而補在這里,正好得到一個長方形,圖形的形狀變了,但面積沒有變。所以,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5個小方格。兩個圖形的面積一樣大。
反思:現(xiàn)代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jù)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主動地加以建構。所謂對新的學習材料的'“理解 ”,就是學習者依據(jù)自身的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認知繪聲繪色)去解釋新材料,使新材料與主體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非任意的聯(lián)系。在上述片斷中,我設計了三個圖形讓學生直接說出它們的面積,并對學生用割補的方法給予肯定,為的是學生去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時能產(chǎn)生學習的正遷移。接著,又設計了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一個是長方形,一個是平行四邊形,特別是兩個圖是在畫有小方格的背景上畫出的,我還暗示性的畫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高,讓學生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學生很快就能用數(shù)小方格的方法和“割補”法,為下面的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奠定了關鍵性的一步課后反思時,我覺得這節(jié)課在引導學生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時鋪墊、暗示還是多了點,如果抽掉那些鋪墊,直接讓學生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這時課堂上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我期待著下一次的教學實踐。
幾經(jīng)思考,第二天在另一個班上這一內(nèi)容時,我決定我覺得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的空間。請看下面的教學片斷:
師:剛才同學們用“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比出了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能用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呢?請同學們拿出各自的平行四邊形紙片,動手剪剪拼拼,看看行不行?
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加驗證。
師:你們手中的平行四邊形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誰愿意上講臺前演示給大家看?
學生爭著前來演示,沿著平行四邊形地高剪開,拼成長方形。
學生演示時,師追問學生:是沿著哪一條線剪的?
生:沿著平行四邊形地高剪開的。
師:為什么要沿著高剪?
生:因為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不沿著高剪,就拼不成一個長方形。
師:由此看來,對于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你們已經(jīng)會計算了,現(xiàn)在,你們能算出你們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有的學生在量著,有的則愣著,有的忍不住抱怨著:它沒有告訴什么呀,怎么算?我悄悄地走過去,小聲地問:你希望告訴你什么,你就能算了,你有辦法自己去知道需要的條件嗎?得到啟發(fā),該生也拿尺量了起來。
全班交流自己的結果。
生:我量得我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高是4㎝,所以面積是6×4=24(平方厘米)。
師:你能不能告訴大家,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什么用平行四邊形的底乘高?
生:因為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面積不變。我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地底,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長 方 形 面 積 = 長×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高
師: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a表示它的底,h表示它的高,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字母公式是怎樣的?
生1:s=a×h
生2:還可以用小圓點代替乘號。
生3:還可以省略小圓點,寫作:s=ah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生:學會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是怎么學會的呢?
部分學生沉默,估計是學生不善于表達。
師:面對著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新問題,我們用割補的方法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用舊知識解決了新問題。以后,我們還可以用這種思想方法去獲取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等新知識。你們說這種思想方法重要嗎?
反思:對于如何概括出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我沒有像以前那樣由教師提出一個個小問題,然后學生回答,從而得出公式,而是直接先讓學生計算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這一問題對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挑戰(zhàn)性。學生居然算出來了,這說明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積極地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如果教師牽著學生走,鋪墊太多,會妨礙學生獨立思考,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生既然求出來了,歸納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0
教學內(nèi)容:
蘇教國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第59~60頁例1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第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探索并發(fā)現(xiàn)簡單周期現(xiàn)象中的排列規(guī)律,能根據(jù)規(guī)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使學生主動經(jīng)歷探索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3、讓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獲得運用所學
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使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簡單周期現(xiàn)象中的排列規(guī)律(找規(guī)律),并能選擇合適的策略解決這類問題。
教學難點:讓學生會確定幾個物體為一組,如何根據(jù)余數(shù)來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作業(yè)紙附件。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曲《別看我只是一只羊》。會的學生跟著哼唱。輕松課前的氣氛。
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剛剛的歌曲熟悉嗎?誰來說說看你最喜歡里面的哪一個卡通形象?(讓學生說)老師最喜歡喜羊羊,因為它聰明又乖巧(課件出示喜羊羊圖片)那請你猜一猜,下一個會出現(xiàn)誰?第三個呢?接著猜。第四呢?第五個呢?第六個呢?你是怎么猜出來的?你真聰明,其實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像這樣有規(guī)律的排列現(xiàn)象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下“找規(guī)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從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的氛圍,從最近受學生歡迎的國產(chǎn)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入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一個愉悅的氛圍中進入了課堂,并且開始初步探索他們感興趣的卡通形象的排列規(guī)律,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探究簡單的周期規(guī)律
師:請你先閉上眼睛,老師帶你去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課件出示圖片),看,這地方你們認識嗎?對了,我們來到了喜羊羊他們生活的地方——青青草原。來到了這個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青青草原被裝扮的好漂亮!
師:恩,的確,草原上盆花似錦,彩燈高掛,彩旗招展,好美呀。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這些美麗的圖片上其實也蘊含著數(shù)學的許多奧妙。老師截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大,請大家仔細觀察。
一.(出示教材例1主題圖)師:我們一起看這一幅圖,從圖中你都看到了哪些物體?
生:盆花、彩燈、彩旗;
師:恩,你觀察的真仔細。
師:那這些物體的擺放有規(guī)律嗎?誰來說一下盆花的擺放有什么規(guī)律?
生:一盆藍花,一盆紅花。師:恩,你真聰明。也就是說幾盆為一組呢?
生:兩盆花為一組。
師:恩,你講的真棒!那我們可以在圖中這樣表示出來。(教師電腦演示)
師:那彩燈、彩旗的擺放又有什么規(guī)律呢?你能照著樣子在練習紙上圈一圈嗎?(學生自己圈一下,體會每組有幾盞彩燈?每組有幾面彩旗?)
二、匯報結果。
師:那誰來說說看彩燈的擺放有什么規(guī)律?應該是幾盞為一組?每組的幾盞燈分別按怎么樣的順序排列的呢?
生:3盞燈為一組,每組的三盞燈分別是按紅、紫、綠的順序排列的。
師:那彩旗呢?誰來說?
生:每四面為一組,分別是紅色、紅色、黃色、黃色。
師;恩。說的非常棒。
師:其實啊,像這里的盆花、彩燈、彩旗它們都是每幾個為一組,一組一組依次重復排列的。(板書:依次重復排列)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選擇了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簡單周期現(xiàn)象作為學生探索規(guī)律的素材,把生活中按規(guī)律擺放的盆花、彩燈、彩旗等場景與喜羊羊與灰太狼生活的草原結合起來,把學生能夠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這些不同物體排列規(guī)律的觀察上來。其實要讓學生說出各類物體的擺放順序并不難,但關鍵是怎么樣讓學生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表達清楚。在設計此環(huán)節(jié)時,我注意了這么一點:特別是在交流時,應該在學生自由匯報的基礎上,老師用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規(guī)律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清楚的表達出來。為下面的計算法解題策略作一個鋪墊。
三、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
剛才同學們都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非常好,找到了他們排列的規(guī)律,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那首先我們來看盆花。(點擊出示盆花小圖)初步提問:在圖中,我們能
看到幾盆花?
提問: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誰來猜一猜。(請幾個
學生猜一猜)那你們是怎么想的呢?先把你的解決過程在練習紙上表示出來,然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比一比,你們的方法有什么不同?開始。
3.全班交流。
引導:誰愿意把你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
學生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適時板書:畫圖、推想、計算)
生1:畫圖的策略:o ● o ● o ● o ● o ● o ● o ● o(o表示藍花,
●表示紅花)第15盆是藍花。
教師提問:你一共畫了多少個“圓”?(15個,正好是藍花。)
生2:推想的策略:左起,第l、3、5……盆都是藍花,第2、4、6……盆都是紅花。第15盆是藍花。
教師提問:其他同學明白這種想法的意思嗎?(引導學生說出位置是單數(shù)的都是藍花,雙數(shù)的都是紅花),像這種方法我們數(shù)學上把它叫做推想的方法。
生3:計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組,15÷2=7(組)……1(盆),第15盆是藍花。
學生說,師板書:15÷2=7(組)……1(盆)答:第15盆是藍花。針對算式,教師提問:能說說2是從哪里來的?(每2盆花為一組)。7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有這樣的7組)。注意7的單位是“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是指接下來一組的第一盆,與每組的第一盆顏色相同)。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研究觀察物體排列規(guī)律以及自主的探索解決此類實際問題的策略。每個學生都是有差異的個體,他們有自己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對每一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處理方式。我在設計時尊重學生提出的每一種方法,并沒有急于的進行優(yōu)化策略。讓學生在接下來的解決問題中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優(yōu)化、選擇合適的策略。
四、獨立嘗試,逐步優(yōu)化解題方法。
1.出示“試一試”第1題,讓學生自己嘗試解答。
(1)師:我們再來看看彩燈,用你喜歡的方法思考:“從左邊起第17盞彩燈是什么顏色的?”
(2)引導學生針對計算的方法質疑思考:為什么除以3?(每3個彩燈可以看作一組)余數(shù)2呢?表示什么意思呢?(接下來一組的`第二盞是紫色的燈。)
師:那根據(jù)第17盞燈是什么顏色很快的說出18盞燈是什么顏色?
生:綠色。
師:恩!真棒!你是怎么想的呢?那你們會用計算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嗎?試試看。共4頁,當前第2頁1234
學生匯報計算過程。表揚學生。
除數(shù)為什么是3?(每三盞燈為一組)那這里沒有余數(shù)怎么辦呢?也就是說這個物體和每組中的第幾個相同呢?
如果沒有余數(shù)呢?(強調(diào):有余數(shù),余數(shù)是幾,這個物體就和每組中的第幾個物體相同;如果沒有余數(shù),這個物體就和每組中的最后一個物體相同)
(3)重點比較:通過兩題的解答,你認為用哪種方法解決找規(guī)律的問題更簡便?(計算的方法最簡便。)
師:是的,用計算的方法解決找規(guī)律的問題既快又準確。
2.出示“試一試”第2題,讓學生用計算的方法解答。
(1)師:這里還有彩旗,請大家用計算的方法,求求看。
(2)總結提煉:這些題為什么都要除以4?余數(shù)是幾時是紅旗?黃旗呢?
設計意圖:在提倡運用多種策略解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并逐步理解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自覺實現(xiàn)策略優(yōu)化,同時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五、多樣練習,加深對解題方法的理解
1.看活動圖片:練一練第1題。
(1)引語:跨過草原,讓我們一起進入羊村,來到羊羊學校,看看小羊們都在干些什么吧!
(2)出示喜羊羊,瞧,喜羊羊正在勤奮刻苦,研究黑白棋子呢!看,他擺的棋子有規(guī)律嗎?請你在練習紙上圈一圈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指名說說規(guī)律。(每三顆為一組,兩顆白子,一顆黑子)
提出問題:如果繼續(xù)擺下去,猜一猜,第21枚擺的是白子還是黑子?(口頭匯報,并說說怎樣想的)
(3)第100枚呢?(學生動手做一做,指名交流)
2.練一練第2題。
(1)引語:美羊羊的手工制作多棒呀,她正在按綠、黃、藍、紅的順序穿一條彩色手鏈呢,瞧,多漂亮呀!如果按照這個順序串下去,第18顆珠子是什么顏色?第24顆呢?
(2)學生口答。
3.畫圖形:
練一練第3題。
師:出示戴著眼鏡的慢羊羊結合想想做做3,同學們,聰明的你能出色的完成慢羊羊村長交給你的這個任務嗎?
(1)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看來啊同學們還學得真棒,慢羊羊難不倒我們。準備獎勵我們一下?墒菓醒蜓虿环䴕饬,這有什么難的,我還會自己設計按規(guī)律擺放的圖形了!出示思考題,學生思考。你覺得懶羊羊擺放的圖形有規(guī)律嗎?如果按照這樣擺下去,第17個圖形是什么圖形?
……
。2)學生討論,反饋自己的想法。教師適當指導。小結:所以我們在找規(guī)律時一定要仔細觀察,看清是從哪一個圖形開始找起的。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主要是基礎性練習,同時也有開放性、拓展性練習,關注課堂中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特別是最后一題拓展,更加強調(diào)了有時物體擺放的規(guī)律并不一定要從第一個找起,有時是從第二個,甚至第三個開始才有規(guī)律的。所以找規(guī)律一定要仔細、認真。
六、全課小結,回顧與反思學習過程
1.同學們,今天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在那么多解決找規(guī)律問題的方法中你覺得哪種方法比較好?共4頁,當前第3頁1234
2.我們今天找到了許多規(guī)律,也用規(guī)律解決了許多問題。其實大自然中也蘊藏著很多的有規(guī)律的現(xiàn)象……
欣賞大自然的規(guī)律。(草原上春夏秋冬,月圓月缺的變化……)
欣賞生活中的規(guī)律。(紅綠燈的交替變化)
同學們,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內(nèi)容的回顧和小結,有效落實三維目標,通過對自然規(guī)律、生活中規(guī)律的欣賞,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最后老師給你們留了個作業(yè):
自己設計一組有規(guī)律的圖形,并把規(guī)律圈出來。然后求出第28個是什么圖形。發(fā)送郵箱:。
板書設計:
找規(guī)律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1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69頁例4、例5、“做一做”和練習十五的第8-14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轉化的思路,正確解答二步計算的方程。
2.在掌握ax±b=c和a(x±b)=c的方程解法的基礎上,學會找出等量關系,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二步計算的文字題。
3.養(yǎng)成分析的習慣,訓練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重點難點】
1.掌握ax±b=c和a(x±b)=c的方程解法。
2.看圖找出等量關系,并根據(jù)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1.解下列各方程,并說明解題的思路與解法根據(jù)。
。1)3.8-x=2.9(2)5x=12.5
學生獨立完成后相互交流。
小結:這兩道題是最基礎的解方程題目。根據(jù)等式的性質,就可以求解了。
2.出示例4的情景圖,學生思考:怎樣列方程呢?
學生相互討論。
這道題與以前學過的解方程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學生回答)那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繼續(xù)學習解方程。
板書課題。
【新課講授】
1.教學例4。
。1)出示例4情景圖。
。2)如何列出方程呢?
學生討論,匯報。
引導分析:先找出題中的已知與未知數(shù)量關系,列出等量關系式,再根據(jù)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等量關系式:圖中有3盒鉛筆和4支鉛筆一共是40支,3盒鉛筆+4支鉛筆=40支鉛筆,已知每盒鉛筆x支,三盒共3x支。
列方程為:3x+4=40
。3)追問:這種方程該怎么解呢?
學生嘗試解題,然后說出解題思路。
引導學生小結:可以把3x看作一個整體,就是三盒鉛筆的總數(shù),再利用等式的性質,左右同時減去4,就將方程變成了我們學過的一般方程:3x=36,然后左右同時除以3,得x=12。
完整的解題過程:
解:3x+4=40
3x+4-4=40-4
3x=36
3x÷3=36÷3
x=12
答:每盒鉛筆有12支。
學生寫出檢驗過程。
。4)這樣一類方程應該如何解呢?
學生討論后匯報交流。
教師引導小結:先把含有未知數(shù)的那一項看作是一個整體,利用等式的性質把方程變成只有兩項,再求解。
2.教學例5。
(1)出示例5:解方程2(x-16)=8。
。2)觀察、討論:這個方程能不能利用例4所學的方法解呢?
學生討論后交流。
教師引導:可以把(x-16)看作是一個整體。
學生嘗試解題,指定一名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解方程2(x-16)=8。
解:2(x-16)÷2=8÷2把什么當作一個整體?
x-16=4
x-16+16=4+16
x=20
學生完成檢驗過程。
。3)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法呢?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匯報。
引導小結:可以先把2(x-16)變成2x-32,及時提問:這一步運用什么定律?(學生回答:乘法分配律)那方程就變成了2x-32=8,再利用例4的方法解。
學生獨立寫出解答過程。
解方程2(x-16)=8。
解:2x-32=8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2x-32+32=8+32
2x=40
2x÷2=40÷2
x=20
檢驗:方程左邊=2(20-16)
=40-32
=8=方程右邊
所以,x=20是方程的解。
。4)引導學生小結:在解較復雜的方程時,可以先將一個式子當作一個整體,變成了一般方程再利用等式的性質求解,記住解完方程后要檢驗。
【課堂鞏固】
完成課本第69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解答過程,然后師生共同分析、講解。
【課堂小結】
提問: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又學會了哪些類型的方程?有什么收獲呢?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在解較復雜的方程時,可以先將一個式子當作一個整體,變成了一般方程再利用等式的性質求解,記住解完方程后要檢驗。
【課后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71~72頁練習十五第8~14題。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2
一、復習準備
1.復習舊知,鋪墊引導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前兩天學習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還記得三角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嗎?
生: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ㄔ趯W生說的同時,教師配以投影展示,讓學生注意到圖形的轉化。)
談話:同學們對前面的知識掌握的真不錯。
二、新知探索
。ㄒ唬┏尸F(xiàn)實際情境,感受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師:這里有一個灌溉堤壩的橫截面如下圖,它的面積是多少?
師:梯形的面積到底該怎么計算呢?今天,讓我們共同來研究。(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師:你認為我們該從哪兒入手研究呢?
。▽W生思考片刻可能會回答:可以先轉化為學過的圖形)
師: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梯形,而且需要我們計算它的面積。那么到底該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我有個建議,發(fā)揮小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
。ǘ┨峁┎牧,自主探究圖形的轉化過程
1、提出小組合作的要求
師:下面我們共同來研究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小組全作的要求如下:
a.利用你們小組的梯形學具,先獨立思考能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什么圖形。
b.把你的方法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共同驗證。
C.選擇合適的方法交流匯報。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參與并給以適當?shù)闹笇。讓部分小組上黑板展示)
3.全班匯報交流
師:同學們已經(jīng)用不同的方法轉化成了我們學過的圖形,哪一個小組先派代表給同學們講解,其他時小組的同學可以隨時提問。
生1:我們小組的方法是用兩個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學生邊動手演示,邊說轉化過程。)
生2:我們小組是把梯形沿兩腰中點剪開,變成兩個小梯形,再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生3:我們?nèi)×藘蓚相同的直角梯形,因此,拼成的圖形是長方形。
。ㄈ┨剿、歸納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同學們介紹了各種方法,現(xiàn)以第一種轉化為平行四邊形為例(實物投影出示),這一個梯形和轉化后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聯(lián)系?怎樣推導其面積公式?
生:梯形上、下底的和等于拼成后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生:梯形的面積是所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生: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ń處煱鍟菪蚊娣e計算公式)
師:一個梯形的面積為什么要除以2?
生:因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有兩個梯形,求一個梯形就需要除以2。
師:請同學們再任選一種轉化方法進行推導,驗證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剛才的是否一致。
師: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應怎樣表示?
板書:S=(a+b)h2
(學生在得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安排計算堤壩橫截面的面積)
三、聯(lián)系實際,鞏固運用
1.試一試
引入:梯形的用途很廣泛,在很多物體中都經(jīng)?吹教菪巍O旅嫖覀儊斫鉀Q一些日常中的問題,計算下列梯形的面積
(1)出示籃球場的罰球區(qū)圖形,請計算出罰球區(qū)的面積。
。2)出示汽車側面玻璃,要制作這扇門的窗戶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有機玻璃?
2.練一練第1、2、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3.思考題
我們經(jīng)常見到圓木,鋼管等堆成下圖的形狀,求圖中圓木的總根數(shù),你有幾種解答方法?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上課,談談你的收獲。
案例分析: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形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本課的教學應該說較好地落實了這一理念。具體體現(xiàn)在:
1.學習策略的變化是本節(jié)課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如:在探索新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改變了過去由教師講解、代替學生操作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通過動手實踐小組內(nèi)交流選擇可行的方法這樣三個步驟,完成了轉化和歸納的全過程。突出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新理念。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學生在不斷地探索、合作、交流中經(jīng)歷了知識的形成與發(fā)展的全過程,并從中體會到了探究所帶來的樂趣。
2.第二個突出的特點是把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如練習題的設計就突出體現(xiàn)了這一點。通過計算學生比較熟悉的籃球場中的罰球區(qū)圖形的面積,某些汽車側面的玻璃面積等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學生用數(shù)學眼光認識事物,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從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不足之處:學生手中的梯形學具應具有多樣性(大小不同;大小相同;形狀不同;形狀相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轉化的過程中去體會: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這一條件的重要性。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3
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第1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分析,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
2.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測量、填表、討論、分析、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初步體會圖形轉化的意義和價值,培養(yǎng)空間觀念,發(fā)展初步的邏輯思維。
3.使學生在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進一步增強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感受“變”和“不變”的辯證思想。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
一、例題引路(6分鐘左右)
1、長方形面積怎么算?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2、出示PPT,引導觀察。觀察例1,說說自己的想法。轉化前后,什么沒有變?
3、交流例2,你是怎么轉化?
預設:①沿著高剪出一個三角形,平移后,轉化成長方形。 ②沿著高剪出一個梯形,平移后轉化成長方形。組織交流,轉化的方法。強調(diào):沿著高剪。
二、自學例3(16分鐘左右)
1、明確例3中的數(shù)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示:例3的PPT導入:例3中要我們做什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
導學單(時間:5分鐘)
①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量出或數(shù)出它的底、高分別是多少,填在表格中。平行四邊形底cm高cm出示表格以及平行四邊形。組織學生交流,板書。(板書在右邊。)
、诎褎偛湃齻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填寫下表。轉化成的長方形長cm寬cm面積cm2組織學生進行轉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板書在左邊。)
③小組討論:
1.轉化成的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嗎?
2.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3.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完成填空。
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 ↑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苄〗M交流交流內(nèi)容: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過程。
2.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組織交流、觀察、討論,強化認識。板書字母公式S=ah
、萃瓿稍囈辉。獨立完成,板演。集體交流。
三、練習(10分鐘左右)
。1)適應練習第8頁練一練
。2)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第1——5題。
、侏毩⑼瓿。
、诩w交流。
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第1題:抓住等底等高來畫。
第5題:周長沒有變,面積變小了。因為高變短了。
。3)創(chuàng)編練習
一個平行四邊形(如圖),周長是78cm,以cD為底時它的高是18cm,有Bc是24cm,求它的面積?
A D
B c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是相等的,求到cD的長,那么面積也求到了。
四、課作(8分鐘左右)完成《補充習題》第4頁
幫助學困生,收集典型錯題,講評時所用。
校對作業(yè),分析典型錯例,統(tǒng)計正確率,錯誤的訂正。全對的做“提高題”。
提高題:你有幾種方法求下面圖形的面積?
五、家作
完成《課課練》第x頁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4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88—89頁。
教材分析:
《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課,學生在三年級已學習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在本冊的第四單元又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本課時的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是這兩方面知識的發(fā)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習組合圖形,一方面可以鞏固已學的基本圖形,另一方面則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二是針對組合圖形的特點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索性。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組合圖形的基本方法,并在交流、討論中開闊思路,修正想法,從而更好地解決生活中有關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通過之前的學習對于平面基本圖形的感知和認識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些計算圖形面積和解決圖形問題的方法。但本班學生分析思考能力較差,基礎較薄弱,所以應進一步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加強團體合作精神,善于去交流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2、能根據(jù)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進一步滲透轉化的教學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產(chǎn)生積極學習的興趣。 教具: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形欣賞、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動物,你們猜猜會是什么動物呢?課件出示由基本的平面圖形組成的金魚圖形學生欣賞。
。ㄔO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懷著極大的興趣是上好一節(jié)課良好的開端,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學好數(shù)學的保證。)
2、美麗的金魚是由哪幾個基本的平面圖形組成的?在學生回答的同時一并復習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設計意圖:復習學過的五種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喚醒學生的舊知,為下面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作鋪墊,也為確保正確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夯實基礎)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初揭課題
拼圖游戲:讓學生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歡的一個圖案,學生一邊拼圖形,一邊交流,教師巡視指導。選擇2-3個有代表性的圖形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并思考,這幾個圖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觀察思考回答)這些圖形都是由幾個簡單的基本平面圖形拼出來的。 師:對,我們就把像這樣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平面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叫做組合圖形。(板書:組合圖形)
(設計意圖:“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作為小學生思維能力訓練的主陣地,數(shù)學課堂應開啟學生的發(fā)現(xiàn)之旅,讓學生練就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同時游戲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欲望。)
2、尋找圖形,再揭課題
師: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組合圖形,你能從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找到組合圖形?
生:教室窗戶由一個小長方形和兩個大長方形組成、房子側面由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組成、……
師:真不錯!同學們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其實組合圖形就在我們身邊。
師: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同學們都是游刃有余!今天的關鍵是想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生:只要把組合圖形中幾個簡單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加在一起就行了。
師:真棒!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添加板書:的面積) 3、觀察圖形,估算面積
師:淘氣家新買了住房,想把新房的客廳鋪上地板,新房的客廳地板的面積有多大呢?同學們能幫他算算嗎?(拿出老師發(fā)給同學們的客廳平面圖)。
師:你能估一估這個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進行估算。匯報。
。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想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同時讓學生理解這個圖形不是簡單圖形,不能直接估計它的面積,讓學生在估算的時候,潛移默化地運用添補和分割的轉化思想,也為下一步計算組合圖形面積做一個很好的鋪墊)
4、獨立探索,計算面積。
師: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估算的理由,那你估算的數(shù)據(jù)接近真實的數(shù)據(jù)嗎?請同學們觀察手中的客廳平面圖試著尋找出計算這個圖形的方法。
學生獨立活動:解決組合圖形面積計算問題。 5、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1)小組合作,交流方法
師:老師剛才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方法都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那現(xiàn)在就請小組內(nèi)同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學生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老師深入到小組當中去參與他們的活動,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А#ㄔO計意圖:直接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經(jīng)驗探索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給了學生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間。)
。2)全班共享,提煉方法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先來匯報你們的想法?
生:在圖形里面畫一條線,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分別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再算面積之和。
師: 真好,這條線叫輔助線,是我們數(shù)學學習的好幫手,我們一般將它畫成虛線,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學生匯報,課件適時出示不同的計算方法,在探討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給不同的.計算方法命名。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在匯報的過程出現(xiàn)了兩種方法,一種是分割法,一種是添補法,另一種是割補法,那這幾種方法有什么特點呢?請小組內(nèi)的同學討論一下好嗎?
小組內(nèi)討論并匯報。 師小結:
分割法:當我們用分割法時,分割的圖形越簡潔,其解題方法就越簡單,要考慮到分割的圖形與所給條件的關系。有些圖形分割后找不到相關的條件就不行了。用分割法計算時,要先算出各部分的面積,最后把它們加起來。(板書:分割法求和)
添補法:當我們添補上一塊之后,能根據(jù)給定的條件求出添補之后圖形的面積,那我們就可以嘗試一下,否則這種方法就是行不通的。用添補法計算,記得把添上的這部分面積減去。(板書:添補法求差)
割補法:要求割下來的這部分能正好拼上。這種方法,既有分割,又有添補,(板書:割補法靈活計算)
3
師:同學們再觀察一下,這些方法看似不同,但其實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能發(fā)現(xiàn)嗎?
師小結:不論是分割或添補,目的都是——把不規(guī)則的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基本圖形。(板書:轉化) (3)比較反思,選擇方法
師:通過同學們剛才的回答,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可以靈活的運用解題的方法真是太好了,那在本題當中你更喜歡哪一種方法呢?說說你的理由。
師小結:求一個組合圖形面積的時候,因為分割、添補的方法不同,計算步驟也不同,但最后的計算結果應該是相同的。雖然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是多樣的,但我們還要根據(jù)所給的條件,靈活地選擇合理、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板書:合理 、簡便)
。ㄔO計意圖:這里體現(xiàn)了多種學習方式并存,首先,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通過小組和全班交流,使學生學會了別人的方法;最后,從這些方法中,比較、反思、知道最簡便的方法。使學生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學會吸納他人的意見,享受積極思考獲得的快樂。引導學生交流,引起思維的碰撞,使他們體會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浚
三、 應用拓展,提高能力
1、練一練1,書中第1題下面的圖形可以分成哪些已學過的圖形?
。ㄗ鳂I(yè)設計意圖:每一幅圖都有多種分法,課堂上應避免學生分得過于復雜化,鼓勵學生選擇合理 、 簡便的分法。)
2、練一練2,書中第2題,認真觀察圖,選擇有用的數(shù)據(jù),你想怎樣計算?把你的方法在小組里交流。指名匯報。對于不同的算法,師生共同分析,提升比較簡便的方法,加以指導。
。ㄗ鳂I(yè)設計意圖:這道題是對上一題的補充,拓展,同學們都能用分割法把這道解出來,但是用添補法到底能不能解決這道時,同學們就會發(fā)出疑問,可是當老師適當進行點撥之后,就會是另外一種情況,整體代法的介入不僅是對這道題的一個有效的補充,而且也為六年級求圓的面積埋下伏筆,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算法多樣化的教學理念。)
3、練一練3,書中第3題,計算這張硬紙板還剩多大的面積?
。ㄗ鳂I(yè)設計意圖:通過兩個層次的分割,使學生明白在組合圖形的分割中,需要根據(jù)所給的條件進行合理的分割,分割的圖形越簡潔,計算起來越簡便。)
4、練一練4,書中第4題,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并計算,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
。ㄗ鳂I(yè)設計意圖:習題由淺入深、形式多樣、難易適度,把數(shù)學與應用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了更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還通過上面的兩道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5、思考,計算下面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多媒體出示。
四、總結收獲,反思提升
師: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引導學生說說學會了哪些?怎樣學會的?還有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總結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一下回顧,讓學生體會到獨立思考和相互學習都很重要,做到在數(shù)學方法和數(shù)學思想方面都有所收獲,有所提升。)
五、獨立思考、完成作業(yè) 長江作業(yè)《組合圖形的面積》
六、板書設計:
組合圖形的面積
轉化
分割法:求和
添補法:求差(特例除外) 割補法:靈活計算 合理 簡便
。ㄔO計意圖:本節(jié)課重點是掌握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設計這樣的板書不僅可以直觀地、簡明扼要地展示本節(jié)課求面積的方法,便于學生理解、把握和選擇,而且明顯看出都是把組合圖形轉化為基本圖形,感受“轉化”這一數(shù)學思想方法,揭示了知識的內(nèi)在規(guī)律及相互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使學生在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上得到發(fā)展。)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構建、理解小數(shù)的除法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經(jīng)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感受數(shù)學思考的嚴謹性。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
會筆算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導入
談話:同學們,我們學習了小數(shù)的加、減、乘以及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除法,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有關小數(shù)的計算。
。ǔ鍪緢鼍皥D)在動物樂園里有兩只蝸牛歡歡、樂樂正在樹林里游戲呢,我們一起去瞧瞧。ǔ尸F(xiàn):歡歡每小時爬行3米,一共爬行6.12米;樂樂每小時爬行4.2米,一共爬行7.98米。)
提問:要知道誰爬行的時間少一些?要先求什么?怎樣列式呢?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6.12÷3,7.98÷4.2。
再問:你能估計一下,他們各自的時間大約是多少嗎?
談話:它們爬行的時間到底是多少呢,還需要進行精確的計算。先請大家算出歡歡爬行的時間。
學生練習后,提問:怎樣計算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談話:那么,怎樣求出樂樂的爬行時間呢?
引導:7.98÷4.2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小數(shù)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課題: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1.探索計算7.98÷4.2的思路。
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是我們遇到的新問題,能不能把它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呢?先請同學們想一想,然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里活動,教師巡視。
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以下兩種情況:
(1)分別把7.98米和4.2米轉化成用“分米”作單位的數(shù)量,再進行計算;
。2)分別把7.98米和4.2米轉化成用“厘米”作單位的數(shù)量,再進行計算。
交流第一種思路時,提問:把“米”作單位的數(shù)轉化成把“分米”作單位的數(shù),就是把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10。這樣就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轉化成了怎樣的除法?(相機板書:7.98÷4.2→79.8÷42)
<<<123>>>
交流第二種思路時,提問:把“米”作單位的數(shù)轉化成“厘米”作單位的數(shù),就是把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100。這樣就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轉化成了怎樣的除法?(板書:7.98÷4.2→798÷420)
討論:上面的兩種思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書:除數(shù)是小數(shù)——除數(shù)是整數(shù))
追問:這兩種轉化都是可以的,這樣轉化的依據(jù)是什么?
小結:在數(shù)學學習中當面對一個新問題時,我們往往把新問題轉化成會解答的舊問題,從而解決新問題。由此看來,轉化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
2.探索豎式計算的過程。
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已經(jīng)把要研究的新問題轉化成了自己熟悉的舊問題。那么,怎樣用豎式算出結果呢?
提問:如果把7.98÷4.2轉化成除數(shù)小數(shù)的除法,就要把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都向右移動幾位?為什么這時的被除數(shù)是79.8?(板書)
再問:如果把7.98÷4.2轉化成整數(shù)除法,就要把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都向右移動幾位?為什么這時的除數(shù)是420?(板書)
要求: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一個豎式,算出結果,并和同學交流。
指兩名學生板演,評講并反饋選擇每種解法的人數(shù)。
提問:轉化成798÷420也是可以算的,為什么選擇這種轉化方法的人很少呢?
小結: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再來把7.98÷4.2豎式的轉化、計算過程在眼前展示一遍。你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說明:用豎式計算環(huán)節(jié),雖然出現(xiàn)了不同的方法,但結果相同。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進行算法優(yōu)化,讓學生體會把除數(shù)轉化成整數(shù)的除法算式比較方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再次體會計算策略,而且經(jīng)歷了由直觀算理到抽象算法的過渡和演變過程,從而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算法的切實把握。
三、練習鞏固,深化拓展
1.專項練習。
出示:把下列除法式子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并想一想商的小數(shù)點的位置。
<<<123>>>
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道題可以轉化成怎樣的除法算式,商的小數(shù)點在哪里。
2.先估再算。
下面各題,請同學們先估一估、再計算,看誰能把每一道題都算對。
出示:
5.76÷1.8= 7.05÷0.94= 0.672÷4.2=
學生練習后,組織反饋。
說明:估算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上面的環(huán)節(jié)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在判斷、改錯、計算的同時,將估算、驗算等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反思能力,獲得良好的數(shù)感,又有利于學生逐步養(yǎng)成把估算、計算、檢驗相結合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計算水平與能力。
4.總結計算方法。
提問:“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可以怎樣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5.拓展練習。
。1)比一比,看誰算的既快又正確。
0.12÷0.25 0.12÷2.5 0.012÷0.25
提問:你能很快算出上面各題的得數(shù)嗎?自己先試一試,再把你的算法和同學交流。
學生中可以出現(xiàn)兩種算法:① 先用豎式算出第一題的商,再直接寫出第二、三題的商;② 把第一題的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4,使除數(shù)等于1,并直接用0.12×4算出得數(shù),再直接寫后面兩題的得數(shù)。
著重引導學生理解第二種算法的思考過程,并鼓勵學生在計算一些比較特殊的除法算式時,可以根據(jù)算式的特點,用比較簡便方法進行計算。
小結:計算有時要根據(jù)具體問題、題目之間的關系,靈活地進行計算。
說明:在學生理解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之后,安排拓展性練習,引導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確定計算方法,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和靈活計算的學習品質,又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使計算課充滿思維的張力和不斷探索的活力。
四、全課小結,回顧反思
提問: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怎樣計算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為什么要把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轉化為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計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上冊教學設計11-28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5-10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角》教學設計與反思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廣角教學實錄02-14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商的近似數(shù)教學設計06-30
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02-02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03-29
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