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09 09:09:4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7篇)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課本第十一冊“比的意義”。

  教學目標:

  1.掌握比的意義,會正確讀、寫比。

  2.記住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正確求比值。

  3.理解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性。

  4.通過自學討論,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和自學探究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參與

  1、師:“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shù)量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你會用哪些方法表示它們的關系?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數(shù)相當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數(shù)相當于果汁的

  師:2÷3是哪個量和哪個量比較?

  生:果汁的杯數(shù)和牛奶的杯數(shù)比較。

  師: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樣說?

  生:牛奶的杯數(shù)和果汁的杯數(shù)比較。

  2、師述:用新的一種數(shù)學比較方法,可以說成果汁和牛奶杯數(shù)的比是2比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用一種新的方法對兩種量進行比較。(板書:比)

  3、師:那么這節(jié)課你想學習比的哪些知識呢?

 。ㄊ裁唇斜龋l和誰比……)

  二、自學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師指著板書問:2÷3求的是什么?是哪個量和哪個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幾分之幾,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師:對!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ò鍟汗团D痰谋仁2比3,學生齊讀。)

  師:照這樣,牛奶是果汁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ò鍟号D毯凸谋仁3比2)

  師: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較,為什么一個是2比3,而另一個卻是3比2呢?

  生:因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師:對,研究兩個數(shù)量的比較,誰和誰比,誰在前,誰在后,是不能顛倒的。

  出示試一試。

  師: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潔液1份,水8份。

  師:怎樣表示容液里洗潔液與水體積之間的關系?

  生:先求出體積再比較。

  課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長的山路,小軍用了15分鐘,小偉用了20分鐘。讓學生填表。

  師:小軍和小偉的速度是怎樣求出來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師:說說900米和15分鐘的意義。

  生:900米和15分鐘分別是小軍走的路程和時間。

  師:那么小軍的速度又可以說成哪兩個量的比?

  生:小軍的速度可以說成路程和時間的比。

  師: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后匯報。)

  生1:除法叫比。

  生2:兩個數(shù)相除叫比。

  師:兩個數(shù)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種叫法,你覺得“比”字前面加上一個什么字比較妥當?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師:兩個數(shù)相除又叫做兩個數(shù)的比。想一想這個比表示的是兩個數(shù)之間的什么關系?

 。S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在“相除”下面加上著重號,學生齊讀比的概念。)

  2.自學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稱等知識。

  師: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68~69頁。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畫出來,自學完后同桌互相說說“我自學到了什么”。

 。▽W生同桌相互說完后,集體匯報探究。)

  生:我學會了比的寫法。

  (老師指著2比3,讓學生到黑板上寫出2∶3。)

  師:2、3中的符號“∶”是什么呀?

  生:這是比號。(板書:比號)

  師:寫比號時,上下兩個小圓點要對齊放在中間。(讓學生同桌互相看看比號寫得是否正確,并接著匯報。)

  生:我知道了比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比的后項。

  師(指著2∶3)問:前項后項各是幾呀?(學生答后接著匯報。)

  生:我知道了比的讀法。

 。ń處熤钢2∶3,指名學生試讀2比3,然后學生齊讀2比3。)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比的讀法、寫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稱,想一想,你還學到了什么知識?

  生:我還知道什么叫比值。

  師:什么叫比值?

  生:前項除以后項得到的商,叫比值。

  師:怎樣求比值?

  生:求比值只要用前項除以后項。

  師: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3∶5=( )÷( )=( )(學生獨立計算。)

  師:通過求比值,你發(fā)現(xiàn)比值可以是哪些數(shù)?

  生1:可以是分數(shù)。

  生2:可以是分數(shù),也可以是小數(shù)或整數(shù)。

  師:對!我們學會了求比值,并且知道了比值可以是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那么你還自學到了什么知識?

  生:我還自學到了比與除法的關系。

  師:說具體些。

  生:比的前項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shù),后項相當于除數(shù),比值相當于商,比號相當于除號。

  師:說得真具體,我們知道分數(shù)和除法的聯(lián)系,那么比和分數(shù)有聯(lián)系嗎?

  生:比的前項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子,比的后項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母,比值相當于分數(shù)值,比號相當于分數(shù)線。

  師:說得真好,誰還有補充嗎?

  生:比的后項不能是0。

  師:為什么?

  生:因為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數(shù)(或分母),而除數(shù)(或分母)不能為0,所以比的后項不能為0。

  師:比的后項不能為0,還有補充嗎?

  生:比可以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如2:3寫成 。

  生:3∶2可以寫成 ,也可以讀作3比2。

  師:比可以寫成分數(shù)形式,反過來,一個分數(shù)也可以看作一個比。

  質疑問難。

  師:還有什么疑問嗎?(稍停片刻)

  生:我在電視中看到中國足球隊以3∶0戰(zhàn)勝馬來西亞隊,后項怎么可以是0?

  師:誰能解釋一下?

  生:3∶0表示球賽雙方進球的個數(shù),和今天學的比是不同的。

  三、鞏固深化

  反饋練習

  1.練一練(1)

  師:涂色部分與白色部分各有幾格?

  生:涂色3格、白色4格。

  生:3比4 ,比值是 。

  生:白色4格、涂色3格。

  生:4比3,比值是 。

  練一練

  (2)張祥買3本筆記本用了10.5元,筆記本的總價和數(shù)量的比是( ),比值是( )。

  師:哪個量與哪個量比?

  生:總價與數(shù)量比。

 。á常11÷6 =( )∶( )=

  師:除法怎樣改寫成比和分數(shù)?

  生:根據(jù)除法中的被除數(shù)是前項、除號是比號、除數(shù)是后項。

  生:前項是分子、后項是分母。

  2.練習十三1~4題。

  第1小題

  師:紅格和白格各有多少格?

  生 :紅格有13格,白格有12格。

  第2小題

  師:比值就是每種水果的什么?

  生:單價。

  第3小題

  師:根據(jù)計算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對的直角邊與斜邊長度的比值是 。

  第4小題

  師:還可以怎樣表示長與寬之間的關系?

  生:4:2。

  生:6:3。

  四、課堂總結(略)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分數(shù)的意義》第一課時。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學習《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已經(jīng)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已經(jīng)知道了分數(shù)的各部分的名稱,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shù),還會比較分數(shù)大小及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中單位“1”和分數(shù)單位這兩個概念教學非常重要,應從直觀到抽象,利用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適當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在過程中獲得者得感悟,使學生真正題解這些概念的意義。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原有知識基礎上,使學生知道分數(shù)的產(chǎn)生,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知道分數(shù)各個部分和分數(shù)單位的含義。

  2.利用操作、討論及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yǎng)質疑和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明確分數(shù)和分數(shù)單位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學難點:

  單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學具:

  長方形白紙、一米長的繩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溫故引新。

  師: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哪一位同學來說說幾個分數(shù)?你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嗎?

  師:那你們知道分數(shù)是怎樣產(chǎn)生的嗎?

  二、教學分數(shù)的產(chǎn)生。

  1.在古代,人們就已經(jīng)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師用一根打了結的繩子演示古人測量的情況)。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介紹分數(shù)的起源和發(fā)展歷史。

  2.計算中也遇到這樣的問題。

  3.課件展示分物不能得到整數(shù)的情況。

  .總結:在測量、分物的時候,可能得不到整數(shù)的結果,需要用一種新的數(shù)表示——分數(shù)表示。因此分數(shù)是人類為了適用實際需要而產(chǎn)生的。

  三、教學分數(shù)的意義。

  1.師:下面老師要先考考大家,你能舉例說明1/2的含義嗎?(多媒體出示題目,學生口答)

  出示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

  師:每一塊可以用什么分數(shù)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師強調:一定要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展示把一個長方形和1米長的繩子平均分。

  學生說一說每份與總數(shù)的關系。

  2.重點對一些物體平均分,每一份與總數(shù)的關系,試著用分數(shù)來表示。認識單位“1”。

  師:利用這三種材料,同學們創(chuàng)造出了好多分數(shù)。剛才在表示這些分數(shù)時,我們都是把哪些東西來平均分的?

  生:一張長方形紙、一米長的繩子、6個小立方體。

  師:像這樣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

  把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

  把8支筆平均分給4個同學,我們又可以稱之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

  師小結: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

  師:像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用自然數(shù)“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教師強調:

 、賳挝弧1”不僅可以指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是很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如:一個梨、一枝鉛筆、一堆煤、一倉庫糧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應把什么看做單位“1”。

 、趩挝弧1”和自然數(shù)“1”的區(qū)別:自然數(shù)1是一個數(shù),只表示一個具體事物。如:一個人、一本書、一間房子……它是自然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而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事物,還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體。

  概括分數(shù)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用學具創(chuàng)造出一個分數(shù),同桌間說說你這個分數(shù)的意義。

  理解分子分母的意義。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知道了分數(shù)的意義,請同學們想一下,這個“若干份” 、“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分別是分數(shù)中的什么?

  小組交流。后教師小結。

  師:接下來老師想出幾道題來考考大家,看看哪位同學學的又快又好。

 、侔盐木吆欣锏乃秀U筆平均分給4位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

  生:1/4

  師:為什么可以用1/4來表示?

  師: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師:現(xiàn)在這個文具盒里有8支鉛筆,把它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

  師:如果我再增加2支鉛筆,把10支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還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

  師:為什么同樣是1/2,鉛筆的支數(shù)不一樣?

  生:分小組討論

  師:是啊,因為一個整體表示的具體數(shù)量不同,所以同樣是1/2,鉛筆支數(shù)也就不一樣了。

  四、教學分數(shù)單位。

  師:整數(shù)有計數(shù)單位個、十、百、千、萬……分數(shù)是否也有計數(shù)單位呢?它的計數(shù)單位又是怎樣規(guī)定的?

  多媒體出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單位。

  師:也就是說分數(shù)單位是由一個分數(shù)的分母決定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shù)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師:舉例說明,并說出幾個分數(shù)讓學生回答,后讓學生自己也說一說。

  五、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你有哪些收獲?

  練習:數(shù)學書上做一做。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3

  一、成語引入:

  1、回顧分數(shù),了解學生的起點。

  師:老師今天為大家?guī)砹艘粋好吃的?猜猜看,是什么?哦,請看電視,是(蛋糕)

  師:你能用一個數(shù)表示其中的一份嗎?(生答師板書)

  師:關于這個分數(shù),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4”是分母,“1”是分子,1和4中間那條線叫做分數(shù)線。

  二、展開——分數(shù)意義的研究

  1、研究,理解單位1。

 。1)探究,用多種材料表示出。

  師:剛才同學們說,可以表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還可以表示什么?老師為大家提供了幾種材料,你們能動手分一分,并且用來表示嗎?我們準備的材料有哪些呢?

  課件邊展示老師邊說:奧,是一張長方形的紙,一米長的繩子一條,畫有四個熊貓的圖片一張,小圓片12個。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材料表示出,然后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表示的。

  師:同學們,你們聽清要求了嗎?那我們趕緊行動吧!

  小組活動。

 。2)反饋

  師:誰愿意來說說你是怎樣來表示的?

  生1:我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再對折,展開后把其中的一份涂成了紅色,就是這個長方形的。

  生2:我把一條繩子兩次對折,其中的一份就是這條繩子的。

  生3:我把4只熊貓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1只)就是這些熊貓的。

  生4:我把12個小圓片平均分成4堆,其中的一堆(3個圓片)就是這些小圓片的。

 。3)歸納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用了這么多的方式表示出了,我們一起來看電視,回顧一下:在表示的過程中,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我們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的。

  師:是的,我們都是把這些物體平均分成4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數(shù)是。(板書:平均分成4分,表示這樣1份的數(shù))

  師:剛才在表示有的過程中,有不同的地方嗎?小組的同學可以商量一下。

  小組商量。

  師:誰來說一說?

  生說:有的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比如長方形的紙,1米長的繩子,有的是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4份,比如4只熊貓、12個小圓片。

  師:是不是這樣?

  師:有的是把一個長方形分成4份,那么一個長方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

  剛才我們把這根繩子平均煩人昵稱4份,這根繩子的長度是多少?(生:1米)

  像這樣1米長的線段,我們把它叫做一個計量單位。(板書:一個計量單位)

  像4個熊貓、12個小圓片,它們都是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板書:一個整體)

  師:大家看,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有什么字?(生說)

  師:“1”是吧,我們就把它通常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及大括號)

  師:單位“1”有哪些呢?

  生: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

  師:那么一個物體出了可以是一張長方形的紙外,還可以是什么?(生說)

  師:那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什么呢?

  師:那一個整體還可以是什么呢?

  師: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叫做單位“1”,那剛才同學們在表示的時候,實際上是把誰平均分成4份?大家一起說。(單位“1”)

 。4)研究幾分之幾

  師:對我們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板書:把)

  那剩下的部分,如果用分數(shù)表示,應該是多少?( )

  師:表示什么?

  師:老師如果把單位“1”平均分成12份,表示這樣7份的數(shù),應該是多少(找生:)

  師:像這樣的分數(shù),你能說一個嗎?表示什么?

  師:那像這樣的分數(shù)能寫多少個?

  師:這么多的分數(shù),你能根大家說說什么叫分數(shù)嗎?(生說師補充板書:若干份、幾)

  再找生說,并板課題:分數(shù)。反問:什么叫分數(shù)?再找?guī)讉學生回答。

  師:這就是分數(shù)的意義。(補充課題)

  師:關于分數(shù)的意義,你清楚了嗎?下面老師請你在演草紙上寫一個分數(shù),并和你的小組同學說說這個分數(shù)表示的意義。(生寫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寫的分數(shù)說一說?(找生說)

  2。理解分數(shù)單位

  師:(指黑板上的分數(shù))同學們,你們看,這里這么多的分數(shù),它們的分母有的是4、6、12,那分母都表示什么?(生:把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shù))

  師:你們再看看這些分子?又表示什么呢?(生:取這樣的幾份)

  師:如果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1份的數(shù),就叫做分數(shù)單位。(板:分數(shù)單位)

  反問:什么叫做分數(shù)單位?(生說)

  師:(指黑板任意一個分數(shù))它的分數(shù)單位是多少?它有幾個…?

  師:看看,剛才你寫的分數(shù),它的分數(shù)單位是多少?它有幾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和你的同位說一說?。

  (三)練習

  師:看來大家對今天知識掌握的不錯,下面我就來考考大家?

  1、課件出示:(教材63頁第1題)。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師:會嗎?(找生口答,并問為什么?說到第四幅圖時有2種答案。可以問,還有補充嗎?)

  2、教材63頁第2題。(略)

  師:剛才這些圖大家會用分數(shù)表示,接下來這些物體你能用分數(shù)表示嗎?課件出示(喊聲在黑板上做,并請這個學生訂正,同學們把答案寫在演草本上。)

  3、7題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片,你們看看它們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課件出示:

  頭部的高度約占身高的(圖)

  長江干流約的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圖)

  死海表層的水中含鹽量達到。

  師:這里的、 、表示什么意思,請你說一說。

  生1:如果把人的身高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8份,一個人頭部高度就是這樣的1份。

  生2:把長江干流水體所有的水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5份,有3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生3:這里的表示把死海表層海水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10份,鹽就有這樣的3份。

  4。請你任選一個分數(shù),并在圖上用涂色表示出來。(蘋果圖)

  師:接下來,老師請每個同學都動手,(課件出示)請你任選一個分數(shù),并在圖上用涂色表示出來。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練習卡,開始做。

  師:為什么都是十二個蘋果,分得的每一份的數(shù)量卻不一樣呢?

  生說師結:剛才我們都把12個蘋果平均分,分的份數(shù)不同,每一份的數(shù)量也不同。

  (五)拓展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表現(xiàn)的非常不錯,這節(jié)課有多少同學發(fā)言?站起來,。你能說說發(fā)言的同學占全班的幾分之幾嗎?現(xiàn)在發(fā)言的人占全班的幾分之幾?,

  師:看來分數(shù)就在我們身邊,你能聯(lián)系實際舉一個有關分數(shù)的例子嗎?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什么?(生說:分數(shù)的意義),那你知道分數(shù)是怎樣產(chǎn)生的嗎?課前我讓同學們調查了分數(shù)的產(chǎn)生及歷史,誰愿意上來為大家介紹。

  師:謝有學同學還做成了幻燈片呢!真用心,我們一起看看!

  師: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板書設計:

  分數(shù)的意義

  一個物體分數(shù)單位

  把單位“1"一個計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表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一個整體

  《分數(shù)的意義》教學案例這篇文章共7996字。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方程在小學乃至初中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斗匠痰囊饬x》這一節(jié)內容是學習其他方程知識的基礎。本課只要求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別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整個教學過程先通過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然后對一些不同的式子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對其進行分類,最后歸納.概括出方程的意義,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創(chuàng)新等能力,為以后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應用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等式與方程的意義,明確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合作意識。

  3.感受方程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異同。

  【數(shù)學思想】

  符號化思想,轉化的思想,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1.同學們,誰還記得《曹沖稱象》的故事?

  2.誰能簡單地說一下曹沖是利用什么原理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呢?

  3.同學們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工具能幫我們測量出相同重量的物體。今天就先來認識其中的一種:天平。

  簡單介紹《曹沖稱象的故事》

  能說出讓大象和石頭的重量相等,再稱石頭的重量。

  達成目標: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實際不僅能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也為下面出示天平做好鋪墊。

  二.共同探索,總結方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1.出示天平:讓學生說一說對天平有哪些了解?

  如果學生說得不全教師做補充: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指針在中間說明天平平衡。

  2.合作探究。

  (1)在天平的右邊放一個100g的砝碼,怎樣才能讓天平平衡呢?

  用算式怎樣表示呢?

  讓學生觀察式子,等號左邊與右邊相等,這樣的式子就是一個等式。(板書:等式)

  (2)把一個杯子放在天平的左邊,右邊放100g的砝碼,讓學生觀察天平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質疑:如果我往杯子里倒些水,觀察天平現(xiàn)在的情況。

  師:一杯水的重量是多少,怎樣表示?你有辦法嗎?

  追問:如果用未知數(shù)x來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該怎樣表示呢?

  (3)再次讓學生觀察現(xiàn)在的天平(天平右邊放100g砝碼),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哪邊重一些呢?你們能用數(shù)學算式來表示嗎?

  (4)教師在右邊依次加一個100g的砝碼,加兩個100g的砝碼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天平的情況,用數(shù)學算式怎樣來表示嗎?

  教師讓學生繼續(xù)操作,怎樣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這說明了什么?

  (一杯水的重量等于250g)

  (5)你們能用數(shù)學算式來表示這天平的狀況嗎?

 。◣煱鍟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三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lOO+x>200

  lOO+x<300

  lOO+x=250

  師總結:像這樣兩邊相等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等式。(板書:等式)

  (6)讓學生比較50+50=100與lOO+x=250兩個等式,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像lOO+x=250這樣的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稱為方程。(板書:方程)

  (7)引導學生思考歸納小結:

  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是不是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那么,方程有哪些特點?

  (8)讓學生仿照課本情境圖,自己試著寫一些方程。

  自由發(fā)言,可能會說:天平有兩個托盤,中間有指針;天平一邊放物品一邊放砝碼,物品的重量與砝碼的重量相等;天平可以稱量物體的質量,還可以判斷兩個物體的質量是否相等。

  讓學生自主思考.交流操作,得出:在天平的左邊放2個50g的砝碼就可以保持平衡。

  用算式表示:50+50=100。

  學生認真觀察,然后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天平平衡,說明空杯子重100g。

  學生看出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思考得出:一杯水的重量=水的重量十杯子的重量。

  學生匯報:lOO+x

  學生回答:天平兩邊不平衡,用數(shù)學算式來表示lOO+x>100

  學生觀察后分組討論:

  匯報時用式子表示:

  lOO+x>200

  lOO+x<300。

  這時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杯水的重量大于200g,小于300g。

  引導學生把右邊的砝碼換成250g,使天平左右兩邊平衡。

  學生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匯報:lOO+x=250

  生觀察后會發(fā)現(xiàn):前面兩個算式兩邊不相等,后面一個算式兩邊是相等的。

  達成目標:通過直觀演示活動,在老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得出上面的式子,為下面的分類討論環(huán)節(jié)做準備,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自主思考,并交流得出:第一個等式?jīng)]有未知數(shù)x,第二個等式含有未知數(shù)x。

  不是

  是

  達成目標:這樣的設計我主要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大膽設想,敢于發(fā)現(xiàn),抽象概括的機會,真正體會到自己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的成功樂趣。

  三.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1題。

  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2題。

  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樣的式子是方程,再自主判斷,最后集體交流。

  先說一說圖意,再寫方程表示數(shù)量關系。

  達成目標:通過學生自主分類比較,

  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

  層層遞進,達到理解方程意義和掌握方程判斷方法的目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比.概括能力和發(fā)散思維。

  四.反饋鞏固,分層練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基礎練習:66頁練習十四第1.2.3題。

  拓展練習:見課件

  達成目標:孩子大部分應該能發(fā)現(xiàn)存在的等量關系,但可能會出現(xiàn)40-28=x這樣的式子,應該規(guī)范孩子的寫法。

  五.課堂總結,提升認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這節(jié)課你運用了哪些學習方法,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這堂課的表現(xiàn)是怎么評價的?

  達成目標:方程的特點:是一個等式,且含有未知數(shù)。

  1.像lOO+x=250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有兩個重要條件:一個是等式,一個是含有未知數(shù)。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程。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第33-34頁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會組比例。

  3、理解并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復習比的知識

  教師出示課件,結合畫面引入。

  師:同學們請看,這是們祖國各地的風景圖片,我們的祖國幅員非常遼闊,卻能在一張小小的地圖上清晰可見各地位置;科學家在研究很小很小的生物細胞時,想清楚地看見細胞各部分,就要借助顯微鏡將細胞按比例放大。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識,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有關比例的一些知識。

  教師板書課題: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師:說到比例,我們很容易想起前面學過??(教師拖長聲音)

  生:比(幾乎異口同聲地)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完成學案的“課前檢測”部分,復習一下比的有關知識。

  [設計意圖:借助現(xiàn)代電教媒體,用形象、直觀的圖片,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愛祖國、愛科學的情感。]

  二、自主探究,學習比例的意義

  1、探求共性,概括意義

  師:剛才第三題10:6 與 4.5:2.7 的比值有何特點?

  生1: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 師:既然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請你想想用什么符號把這種關系表示出來!

  生2:用等號。(師把左右兩個中間板書 = )

  師:同學們現(xiàn)在用了等號表示出這樣一個式子,這是一個新的表達式,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生:比例(有幾個學生低聲說)

  師:這幾位同學很聰明,數(shù)學上也起名為“比例”(師板書:比例)

  師:你現(xiàn)在想知道什么叫比例嗎?

  生:想(學生聲音響亮,愿望強烈)

  師:那就請同學們自學課本32-33頁做一做之前的內容,并完成學案上自學引導部分的問題。(5分鐘后多數(shù)學生停了筆,教師在學生的回答過程中板書比例的概念,并引導學生把文字語言轉化成數(shù)學符號語言,得出比例的兩種表達式: a:b=c:d或 = (b、d不能為0)

  2、根據(jù)意義,判斷比例

  師:剛剛我們認識了新的式子比例,要是讓你來判斷兩個比是不是能組成比例,你會怎么辦?

  生:看比值是不是相等

  師出示課件: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1)6∶10 和 9∶15 (2)20∶5 和 1∶4

  師:比一比 看誰說的又快又好!

  生1:因為 6∶10 = 0.6

  9∶15 = 0.6

  所以 6∶10 = 9∶15

  生2: 因為 20∶5 = 4

  1∶4 = 0.25

  所以 20∶5和1∶4不能組成比例. (學生邊說教師邊用課件展示解題過程,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規(guī)范解題格式。)

  師:請同學們自己獨立完成學案上的課堂訓練

 。ㄒ唬┑1題。(再次鞏固判斷兩個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并熟練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比入手教學,充分重視了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找準了新知識的生長點。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合作探究,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

  1、組織看書,認識名稱

  師:a:b里比號前面的a叫——(生齊答:前項)比號后面的b叫——(生齊答:后項)。那么在比例里的各部分有哪些名稱呢?請同學自學課本,并匯報。然后完成學案上的課堂訓練

 。ㄒ唬┑2題進行鞏固。

  2、活動探究,總結性質

  小組活動內容:

 、儆^察比例的兩個內項與兩個外項,算一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谌绻驯壤龑懗煞謹(shù)形式,是否也有上面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③是不是每一個比例的兩個外項與兩個內項都具有這種規(guī)律,請你再找?guī)讉比例進行驗證。

 、芡ㄟ^以上研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5分鐘后,學生基本停止了討論。)

  師:請匯報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生1: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生2:不對,老師,我有個反例:0:1=1:0 0×0=0,1×1=1,所以??

  還沒等生2說完,生3迫不及待:不對,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你這個不是比例。

  生2:那我0:1=0:2 (很著急的改了)

  生4:那0×2=0 ,1×0=0,還是兩個外項積等于兩個內項積。

  師:同學們驗證得非常認真,現(xiàn)在我們可以一致公認——(生齊答:任何一個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師:和比的基本性質一樣,我們把這種性質叫做比例的——(生齊答:比例的基本性質。)(板書:基本性質)

  3、應用性質,自主判斷

  師:剛才我們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課件展示剛才的問題: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1)6∶10和9∶15 (2)20∶5和1∶4)

  師:學過比例的基本性質后,你有新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不一會,就有學生舉起了小手。

  生1:第(1)題,只要算一下6×15=90,10×9=90,乘積相等,所以能組成比例.

  生2:第(2)題,20×4=80,5×1=5,乘積不相等,所以不能組成比例.

  師:很好!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判斷兩個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現(xiàn)在請大家用你發(fā)現(xiàn)的方法完成學案課堂訓練

 。ǘ。

  4、總結方法,辨析概念

  師:我們學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后,你有幾種方法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生:兩種,一種是利用比例的意義,通過計算兩個比的比值來判斷;另一種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通過計算能夠構成內項與外項的兩個數(shù)的積是否相等來判斷。

  師:(驚喜。┻@節(jié)課我們一直類比著比學習比例,比與比例僅一字只差,它們會有什么區(qū)別呢?

  生1:比是兩個數(shù)相除,是一個算式;比例是兩個比相等,是一個等式

  生2:比有兩項,比例有四項。

  生3:比與比例各部分的名稱不同,比的項分別叫做前項和后項;比例的四項,有兩個叫做外項,有兩個叫做內項。

  師:同學們的概括能力很強,你們真的很棒!

  師:把你們回答的內容總結一下,邊說邊展示課件:從意義上、項數(shù)上進行對比:比是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設計意圖:以上比例基本性質的教學,把知識的探究過程留給了學生。問題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共性讓學生去探索,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將學習內容“大板塊”交給學生,體現(xiàn)了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同時小組共同探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靈活運用,大顯身手

  師:以上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大家想要知道自己掌握的情況,請認真完成學案靈活運用與拓展天地的部分。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設計了活用知識點與拓展天地兩個部分,其中活用知識點側重于考察基礎知識、而拓展天地則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拓展天地的這個問題要想寫出全部的八個比例式,需要綜合運用比例的意義與基本性質,難度比較大,而教師的教學設計就是要善于把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向縱深,并以此為載體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五、歸納小結,交流收獲

  師:同學們,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反思自己學習過程的意識,有利于學生掌握、鞏固新知,并促使學生能深入思考和探索。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比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會組比例。

  2、能力目標:通過探索國旗中蘊含的數(shù)學知識,提高認知能力。

  3、情感目標: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復習鋪墊

  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新的單元比例,看到這兩個字你有沒有聯(lián)想到一些我們學過的知識呢?(比)上學期我們學過比的相關知識,現(xiàn)在大家回想一下:

 。ㄒ唬⿵土

  1、什么叫做比? (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

  2、你能舉例說明比的各部分名稱嗎?

  比包括前項、后項和比值,比值就指的是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比值是一個數(shù)。

  3、請你計算下面各比的比值。

  2:16 2.7:4.5

  (二)談話導入

  大家對比的知識掌握得很好,接下來我們就進入比例的第一課時比例的意義的學習,首先需要明確本節(jié)課同學們的學習目標。請讀記一遍: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jù)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會組比例。

  3、探索國旗中蘊含的數(shù)學知識,增強愛國精神。

  二、比較分析,探究新知

  同學們,每周一早上我們學校會舉行升國旗儀式,對于國旗你了解多少呢?

 。ㄒ唬┯^察

  觀察這三幅情境圖,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呢?(都有國旗)分別在什么地方?(xx廣場、校園的操場和教室里。)

  這些國旗有大有小,長寬不同(點擊PPT出示數(shù)據(jù)),但通過觀察我們學校操場和教室里的國旗發(fā)現(xiàn)它們的形狀都是相似的,都接近這樣的一個長方形國旗(點擊PPT出示圖片),看上去莊嚴和諧統(tǒng)一。那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國旗呢?這說明我們的五星紅旗的長與寬一定隱含著某種特點,想弄明白嗎?

 。ǘ┯嬎

  1、我們先來看看學校里的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有什么關系?(點擊出示圖片文字)

 。1)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操場與教室的國旗的長與寬之比,再計算出它們的比值。(計算要保證準確)

  32.4:1.6?2.4?1.6?(1.5)(2)指名匯報:操場上的國旗 23(1.5)2描述:操場上的國旗長寬之比為2.4:1.6,比值為3/2….(2名學生描述)(板書) 教室里的國旗

  60:40?60?40?(3)同意他們的結果嗎?通過計算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嗎?(這兩幅國旗的長寬雖然不同,但長寬之比都是3/2,是相等的。)(板書等式)既然兩個比的比值相等,可以用什么符號把這種關系表示出來?(=)(板書不同顏色)

  (三)講解

  1、其實不光這三面國旗,在國旗法中規(guī)定所有國旗都必須按長與寬的比3/2來制作,而且也只有指定企業(yè)才能制作,這是對國旗的尊重!

  2、那誰來說一說像這樣的一個式子表示了什么?(表示兩個相等的比;表示兩個比值相等的比)你們都說出來了重點(板書:比相等)。在數(shù)學中,像這樣(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這就是比例的意義。同學們讀記一遍。比可以寫成分數(shù)形式,那比例的呢?(板書)

  三、合作探究,提升理解

  (一)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探討一: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關鍵是什么?(各組的看法是什么?根據(jù)比例的概念可知)

  探討二:你還能從三面國旗中找出哪些比例?(代表發(fā)言,xx的國旗長寬之比為5:10/3,比值為3/2,所以還可以找出其他的。) 探討三:比和比例是一樣的嗎?如果不是,兩者有什么區(qū)別? (結合同學的回答,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區(qū)分,形式上,意義上。)

  四、鞏固應用,提升能力

  對于比例,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初步認識,接下來就讓我們學以致用。 首先我們觀察做一做的兩道題,可以發(fā)現(xiàn)一道關于數(shù)的比例,一道關于形的比例,那我們就從這兩個方面去理解比例。先獨立完成第一題。

 。ㄒ唬⿺(shù)的比例

  (出示習題和答題規(guī)范,提問兩組同桌,2分鐘完成,訂正答案2分鐘。出示答案,對板演,對臺下答案)

 。ǘ┬蔚谋壤

  先觀察圖形并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邊長之間的關系,找出比例。

  一組同桌上臺展示,講解:圖中有一大一小兩個直角三角形,觀察每個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每個三角形各自的直角邊之比相等;而且兩個三角形短直角邊之比等于長直角邊之比。因此一共能找出8對比例。

  (三)綜合提升

  寫出比值是5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提問多名學生匯報)

  五、拓展

  喝過蜂蜜水嗎?你會調制嗎?下圖是調制蜂蜜水時蜂蜜和水的配比情況。怎樣調配的呢?(蜂蜜水A用兩杯蜂蜜和10杯水調配,蜂蜜水B用3杯蜂蜜和15杯水調配)

  哪種更甜呢?你能用今天所學知識判斷出來嗎? 同桌或小組討論,點名:

  學生甲:A和B兩種蜂蜜水中蜂蜜比是2:3,水的比是10:15,兩個比的比值都是2/3 ,所以我們認為兩種蜂蜜水一樣甜。

  學生乙:蜂蜜水A的水和蜜的比是10:2,蜂蜜水B的水和蜜的比是15:3,兩個比的比值都是5,我們認為兩種蜂蜜水一樣甜。

  其他同學的想法呢?看來你們很善于動腦筋,這些題都沒有難倒你們,但同學們在學習中依然要謙虛努力。

  六、總結

  今天的學習就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獲?鬃佑芯湓捳f,“學而不思則殆”。所以課后大家獨立主動地梳理今天所學知識,形成思維導圖,并與同學交流。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7

  單元總目標

  1、經(jīng)歷分數(shù)產(chǎn)生的過程,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明確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2、認識真分數(shù)與假分數(shù),知道帶分數(shù)是一部分的假分數(shù)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能把假分數(shù)化成帶分數(shù)或整數(shù)。

  3、經(jīng)歷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的形成過程,理解和掌握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

  4、現(xiàn)實情境與數(shù)學知識相結合,理解公因數(shù)與最大公因數(shù)、公倍數(shù)與最小公倍數(shù),能找出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5、會進行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

  6、培養(yǎng)靈活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收集、處理問題的能力。

  7、加強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增進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理解單位“1”

  2、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3、通過自學理解分數(shù)單位的含義

  4、能用分數(shù)進行簡單的表述和交流,提高數(shù)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5、了解分數(shù)的產(chǎn)生

  過程與方法

  在具體情境中學習知識,通過自學學習知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6、感受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課時目標

  同上

  教材解讀

  教材第60頁通過兩幅插圖1、古人度量物體時遇到的困惑,2、兩個小朋友平均分一個物體的情境,揭示了分數(shù)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需要:在進行測量和分物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shù)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shù)來表示。

  教材61頁“舉例說明1/4的含義”是想通過學生的實踐來理解1、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2、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shù)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教材62頁“做一做”是對分數(shù)意義描述的具體化和鞏固,也為緊接著學習分數(shù)單位提供具體的實例。結合做一做讓學生理解分數(shù)單位。

  “你知道嗎”是對分數(shù)的寫法的歷史的介紹。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已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基本是真分數(shù)),知道了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會比較同分母分數(shù)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所以說分數(shù)的經(jīng)驗學生已經(jīng)積累的較多,在學習本課時已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我認為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應把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單位“1”,分數(shù)單位作為重點,并通過不同類型的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掌握所學。在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時重點要放在單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取幾份分子就是幾,在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準確表達,如1/4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其中的典型習題:7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長( ),每段長( )米,作為重點處理的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單位“1”,分數(shù)單位;理解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取幾份分子就是幾,在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準確表達。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取幾份分子就是幾,在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準確表達

  教學方法

  實踐法、討論法、自學法

  教學準備

  課件(師),學生學習材料

  預習作業(yè)

  1/4,1/5,5/6,2/7,3/8

  讀出以上各分數(shù),并說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板塊

  教師課堂行為(注明時間)

  學生課堂行為

  完成目標

  課前活動:檢查預習內容

  師課件介紹:分數(shù)的演變經(jīng)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學生讀出分數(shù),說明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觀看課件演示

  完成

  目標5

  一、了解分數(shù)的產(chǎn)生

  1、課件演示古代人在測量時的方法,遇到的困惑,提出問題:剩下的不足一個單位得不出整數(shù)怎么辦?

  2、課件演示平均分東西的情境:

  提出問題:小男孩能分到個石榴,每人平均分到塊月餅,包餅干。

  3、師小結:在進行測量、分物時,往往不能得到整數(shù)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shù)來表示。

  (如學生說出小數(shù),教師也應肯定學生的想法)

  4、教師直接板書課題,指出本課的學習目標:

  分數(shù)的意義,分數(shù)單位

  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回答

  完成

  目標5、6

  二、學習分數(shù)的意義

  1、舉例說明1/4的含義(板書1/4)

  生演示完過程后,教師引導提問:

  每一個圖形為什么要分成4份?(引導學生說出分母是4,所以分成4份)(板書分成幾份)

  課件或學生實物對比,這樣分(不平均分)行不行?(引導學生說出必須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為什么只涂了1份?(分子是幾就涂幾份)(涂其他處行嗎?)(板書取幾份)

  (3)師:我們借助一個個圖形弄懂了1/4的含義,你還能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體弄懂1/4的含義嗎?

  課件演示:

  4根香蕉,一盤面包,12塊水果糖

  一排書,一把荔枝

  兩道文字敘述題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演示分法

  (如學生回答不出,教師相機引導分母是4就平均分成4份,分子是1,就取其中的一份),

  (4)如果老師把圖形或物體平均分好,你還能找到相應的分數(shù)嗎?

  (第3、4環(huán)節(jié)在匯報時)應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做的。

  2、總結(結合課件)

  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shù)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

  三、鞏固練習

  1、把一個蛋糕( )分成5份,這樣的3份就是( )。

  2、下面的涂色對嗎?

  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情況

  3、把一堆蘋果平均分成6份,2份是( )的2/6

  4、5厘米長的一條線段,其中1厘米是這條線段的1/5,這條線段是單位1、( )

  5、把單位1平均分成9份,7份是( )

  6、先判斷下圖能表示哪個分數(shù),再圈一圈

  1/51/21/3

  (10個草莓)

  7、把一根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

  8、把一根7米長的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

  9、把一根8米長的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

  每段是( )米。

  10、一包餅干有12塊,平均分給3名同學,每人分得這包餅干的( ),每人分得(  )塊。

  11、把一根9米長的木料等距離鋸了10次,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

  12、一盒巧克力共有16塊,平均分給4名同學,每人分得( )塊,每人分得這盒巧克力的( ),每塊巧克力是這盒巧克力的( )

  四、學習分數(shù)單位

  2、習題檢驗學習效果

  64頁第8題

  學生比較分數(shù)單位的大小

  師:誰決定分數(shù)單位的大小?分母越( )分數(shù)單位越( )

  五、拓展練習

  64頁第七題

  陰影部分占全圖的幾分之幾

  (1)學生利用學習材料表示出1/4

  (2)全班交流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回答

  學生回答

  學生做練習十一的1——4題,匯報。

  學生做題,匯報想法。

  1、學生自讀分數(shù)單位的定義

  學生做題

  完成

  目標246

  完成

  目標1

  完成

  目標124

  完成

  目標3

  完成

  目標16

  板書設計

  平均分分子是幾就取幾份

  分母是幾就平均分成幾份

  作業(yè)設計

  (分層作業(yè))

【數(shù)學《比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比的意義優(yōu)秀教學設計02-09

《比的意義》優(yōu)秀教學設計02-23

“分數(shù)的意義”數(shù)學教學設計03-06

《比的意義》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3-06

方程的意義數(shù)學教學設計01-09

《分數(shù)的意義》優(yōu)秀教學設計03-06

《分數(shù)的意義》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12-21

《通分的意義及方法》數(shù)學教學設計04-21

分數(shù)的意義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