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工資薪金稅前扣除標準
導讀:《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guī)定,企業(yè)發(fā)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下面是CN人才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2017工資薪金稅前扣除標準,歡迎參考~
2017工資薪金稅前扣除標準
一、2017員工的工資扣稅標準
工資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zhí)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
二、2017員工工資交稅計算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shù))×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fā)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三、2017員工工資納稅稅率表
2017員工實行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shù)
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zhí)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稅免征額3500元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具體表格如下: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表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guī)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延伸閱讀】
工資標準是工資等級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表明各等級職工的標準工資水平。日工資率的計算方法是:日工資率=月標準工資÷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數(shù)(一般星期六、日有的單位是不計算在內(nèi))。工資標準通常是企業(yè)參考國家有關最低工資的標準,考慮到市場對該崗位人才的需求而制定的,同時參考員工的工齡、職稱、業(yè)務水平、工作崗位等等級不同設定。
計算方法
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如月工資、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
標準工資是計算加班工資、假期工資、病傷假期工資停工期間工資等的基數(shù)。是加班工資等勞動權益的計算基數(shù),所以,作為勞動者掌握什么是"標準工資"相當重要。勞動合同約定你的基本工資是1200元,崗位工資為500元,技術津貼為1000元,則你的標準工資是2700元(1200+500+1000),而不是1200元,很多用人單位僅僅以基本工資作為勞動者加班工資的基數(shù),這顯然是錯誤的,是不按照勞動法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違法行為。
【工資薪金稅前扣除標準】相關文章:
2015工資薪金稅前扣除標準01-23
2016年工資薪金稅前扣除標準05-16
臨時工工資稅前扣除05-15
廣州住房公積金稅前扣除標準01-03
2015企業(yè)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等支出稅前扣除規(guī)定01-18
福利費稅前扣除標準201501-18
最新福利費稅前扣除標準05-25
補充養(yǎng)老保險稅前扣除標準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