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折楊柳》古詩詞鑒賞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折楊柳》古詩詞鑒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折楊柳》古詩詞鑒賞1
《折楊柳歌辭》
(一)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①。
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②。
。ǘ
腹中愁不樂,愿作郎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③。
。ㄈ
放馬兩泉澤,忘不著連羈④。
擔鞍逐馬走,何見得馬騎⑤。
。ㄋ模
遙看孟津河,楊柳郁婆娑⑥。
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⑦。
。ㄎ澹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必]跋黃塵下,然后別雄雌⑧。
注釋
、僮奖蓿耗闷瘃R鞭。捉:抓、拿。
、邗拮浩x復(fù)詞,取“座”義。蹀:行;座,同“坐”。
長笛:指當時流行北方的羌笛。
、圻В合,拴。
、芰b:馬籠頭。
、葜穑焊S。
、廾辖蚝樱褐该辖蛱幍狞S河。孟津:在河南孟縣南。
郁:樹木茂密狀。
婆娑:盤旋舞動,此指楊柳隨風搖曳的樣子。
⑦虜家兒:胡兒,古代漢族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之貶稱。
⑧[必]跋:快馬飛奔時馬蹄擊地聲。
黃塵:指快馬奔跑時揚起的塵土。
別雄雌:分高低、決勝負。
賞析
第一首是寫“行客”告別親友遠行之際,“上馬”理當揮鞭啟程,可他卻“不捉鞭”,反而探身去折一枝楊柳。柳者,留也,在古代習俗中是作為惜別的象征。這一細節(jié),正表現(xiàn)出其依依惜別的心情。而此時更傳來了悠悠長笛之聲,豈不更令人悵惘,別情難抑!詩前三句純用敘事代抒情,不明言離愁,而巧妙地用“柳枝”、“長笛”象征離情的事物意象作墊襯,逼出最后一句“愁殺”兩字。
第二首中,“愁不樂”點出與“郎”經(jīng)常離別,故女子大發(fā)奇想,希望成為心上人的馬鞭,終日伴隨情郎身邊。詩蘊藉有致,頗帶南方吳聲西曲的柔情;但又頗有不同,“愿作郎馬鞭”的癡想就明顯帶有北方器物的特征。詩以剛健之筆抒溫婉之情,于爽健之中寓纏綿之情致。
第三首是寫放馬的情形。馬不戴羈,人扛馬鞍,人隨馬走,然后提出疑問“何見得馬騎”,怎么不見你騎馬呢。遠離故鄉(xiāng)前夕,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對未來充滿了迷惑與不解。
第四首詩寫征人遙望漫漫征程,對此行懷有隱憂。此詩應(yīng)當注意兩點:(一)作者當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或為鮮卑,或為其他,雖已難深究,但其顯然習慣于北方大漠生涯,來到中原沃土為時未久。故“遙望”之際,對“楊柳郁婆娑”之中原景物倍覺新鮮。“郁婆娑”三字十分傳神,令人想見垂柳成行、依依搖曳之美景。此種景物描寫,在北歌中極為罕見。(二)此詩當原用北族語言,經(jīng)過漢譯。“虜家兒”者,即出諸漢人譯筆,北方民族斷不會用此貶詞自稱。至于詩中透露出其時南北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的信息,亦值得重視。
第五首詩是寫一場激烈的馬賽前的情景。賽馬場上,人強馬壯,躍躍欲試。作者不禁感嘆:健兒要獲勝,必須依靠駿馬;但快馬要顯示出其善奔,亦須依靠騎術(shù)高明的健兒。兩個“須”字,突出了人馬互相依賴的重要關(guān)系!癧必]跋黃塵”,動人心魄,展示出萬馬奔騰的壯闊景象。這是作者的揣想之辭,故云“然后”才能決一雌雄。詩有議論,有描寫,場景闊大,給人一種陽剛的美感。
《折楊柳》古詩詞鑒賞2
折楊柳
[唐]李白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年;饔耜P(guān)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注釋
、贀u艷:美麗的枝條隨風飄揚。
、谀辏簳r節(jié)。
、坶L想:又作“長恨”。
、荦埻ィ河纸旋埑。是匈奴祭天、大會諸部之地。
譯文
春天來了,垂楊蕩漾在白云綠水間,它那美麗的枝條隨著春風飄揚,好不嬌美。這里適逢生機蓬勃的春天,花兒爭相開放,但玉關(guān)邊塞此時卻是冰雪交加,美人每當想起這些,都會倍感惆悵。她在金窗前獨自憑依,看葉暖煙空,心中更有無限離愁。她面對此景心中常會蕩起一種凄涼之感。真想攀折柳條,以遠寄到情郎所在的龍城前,讓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折楊柳》古詩詞鑒賞3
折楊柳
蕭綱
楊柳亂成絲, 攀折上春時。
葉密鳥飛礙, 風輕花落遲。
城高短簫發(fā), 林空畫角悲。
曲中無別意, 并是為相思。
注釋
1、折楊柳:古《橫吹曲》名,南朝梁、陳和唐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
2、上春:即早春。
3、畫角:軍中吹器。
4、并:猶,總是的意思。
賞析
詩的前四句描寫楊柳!皸盍鴣y成絲”,寫出千萬條柳絲如絲如縷隨風飄拂之狀。“攀折上春時”,上春,原指農(nóng)歷正月,但這里泛指春天而已。此句點題,且隱隱喚出一手攀柳枝、凝眸遠望之人。三、四句仍寫柳。因柳枝茂密,故鳥兒穿行其間受到阻礙;因風力輕微,故柳花飄落亦輕而緩。二句頗見詩人體悟之工。此四句雖未言相思,然相思之情已暗暗透露!皝y成絲”之“亂”,令人想到折楊柳者心緒煩亂;而春光之明媚,則反襯出她的孤獨與寂寞。
五至八句寫橫吹曲!俺歉叨毯嵃l(fā), 林空畫角悲!倍毯崱嫿嵌际菣M吹曲中所用的樂器。簫長則聲音渾濁,短則其聲輕揚!案摺薄ⅰ翱铡倍钟玫脴O好。簫聲發(fā)自高處,似自云端落下,聽來愈顯清厲。畫角聲穿度空蕩蕩的樹林,似更添幾許失意和悲凄。樂聲自遠處傳來,總是更能撩人遐想的。此二句乃互文,意謂短簫、畫角所奏的橫吹曲發(fā)自高城之上,度越空林而來。至于所奏的曲子,應(yīng)即詩題為“折楊柳”。其曲當是守城的軍隊所奏,因橫吹曲乃是軍樂。“曲中無別意, 并是為相思。”那為相思所苦的女子,即使聽到別的曲子,也未必不感到離別情,何況所聽到的恰恰是令人聯(lián)想到離別的《折楊柳》,更何況此時她自己正在折柳凝思!
詩的前四句寫折楊柳,是實寫;后四句寫曲中的“折楊柳”,是虛寫。前面透露相思之情,但不明言,是暗寫;結(jié)尾處加以點明,是明寫。頗有映帶回縈之妙。粗讀全詩,似覺寫柳、寫曲,分成兩截。稍加體會,便知寫柳是寫那女子眼中所見,寫曲是寫她耳中所聞,渾然一體;在柳與曲的后面,隱然有人的形象呼之欲出。構(gòu)思甚巧,而不露痕跡;切合詩題,但不粘皮帶骨。讀之只覺一縷柔情,委婉纏綿。至于語言的清麗圓美,又歷歷如同貫珠。至此,我們不能不為詩人的出色才能而贊嘆。
【《折楊柳》古詩詞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古詩詞鑒賞01-27
描寫楊柳的古詩詞02-11
楊柳枝古詩詞02-27
描寫楊柳的古詩詞大全02-11
關(guān)于楊柳的古詩詞大全02-11
古詩詞鑒賞09-14
古詩詞鑒賞12-21
古詩詞塞下曲古詩詞鑒賞02-14
《端午》古詩詞鑒賞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