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后感(通用22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
這本書主要講了,14歲少女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天后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fā)展,告訴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世界。原來我覺得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無趣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千差萬別。
它向讀者描述哲學的同時,靈活的運用了語言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如同現(xiàn)代版的愛麗絲夢游仙境文。中的蘇菲她具有濃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使她走上了通往解開世界謎團和哲學的大門。并且,蘇菲她還具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這一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我們才能夠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蘇菲的世界》是要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2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通過講述14歲少女蘇菲接二連三地收到一位神秘人寄來的信件, 并在這位神秘導師的指導下,開始從哲學的角度了解世界及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fā)展……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哲學。原本,我以為哲學一定是門枯燥乏味、深奧難懂的課程。但是,《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卻截然不同。它在向我們講述哲學的同時,還細心地將書中的內容分成多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都有題目點出它的中心內容,或深藏或巧露。通過對這一個個耐人尋味故事的生動描寫,使我們在閱讀時產生了一種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學的心情。在不知不覺當中,我自然而然地接受書中的觀點,理解作者的用意。
雖然,看完《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我并沒有明白多少哲學道理。但是,通過這本書,我從蘇菲身上看到了一種認真思考、急于求知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好好學習。同時,我也明白了好奇和疑問是探索未來世界的動力。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是夢的世界,是一本值得你細細品讀的書籍。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3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如果我問這幾個問題,你一定覺得好笑。但殊不知,這一本書,不正闡述這幾個問題嗎?蘇菲是上校筆下虛擬的人物,而上校不正是作者喬斯坦?賈德筆下虛擬的人物嗎?
這么說,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另一個更高級的人安排的,可是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人安排,那么第一個人的生活又是誰的安排呢?是有人互相安排?或又是怎樣?這不禁讓我們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永無止境的思考下去。我們真的生活在別人的筆下嗎?或許是,或許不是。但至少我這么認為:不管你怎么想,你的生活還是會繼續(xù)下去,和往日一樣,那么相信與否,就顯得不那么重要。
關于本書的第二個哲學問題,就是永恒之鄉(xiāng)。真的有嗎?哪里是怎樣的呢?好奇就魚貫而出。倘若有,那么永恒之鄉(xiāng)里又有些什么樣的人?他們?yōu)槭裁磿接篮阒l(xiāng)呢?他們的生活又會是怎樣的?我想沒有人能回答這些問題。對于這個,我持有跟上述同樣的觀點。相信與否,生活會一樣繼續(xù)下去,不會也變化,即使你也在相對于另外一個地方的永恒之鄉(xiāng)。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留給了我無限的思考?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4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關于哲學方面的故事,所以讀起來難免有些枯燥,但是,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樣堅持讀了下來,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打開郵箱,拿出那封神秘的信:你是誰?在蘇菲問自己的同時,同樣的問題在她心中響起:我是誰?或許,是這個世界的常識在作怪,可是仔細想想,又不像。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帶著與蘇菲相同的問題,我試著從她的角度重新認識世界。看世界從無到有,看生命的意義。
蘇菲思索著,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爾,康德,馬克思,達爾文這是一群思想先行者: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那是許多滿載智慧的年代。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本枯燥乏味,甚至有些不切實際的學問,但是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就明白了,哲學到底是什么。哲學也可以證明許多:美與丑,善與惡,生與死科學能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能給予我們智慧。
我還有許多想問,但卻不知道怎樣來表達,或許只有你和我一樣讀了本書之后,才能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5
這個寒假里,我讀了挪威著名作家賈德的一部哲學小說《蘇菲的世界》。
這本書講的是14歲的女孩蘇菲在一個平常的下午收到了兩封神秘的信——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就這樣,這個神秘人每天都會準時地給蘇菲寄一個神秘的棕色大信封,同時也在為蘇菲上著一堂堂神秘的哲學課。這個神秘人就是哲學家艾伯特,在他的指點下,蘇菲明白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弗洛伊德……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剛開始讀的時候感覺這本書并不是很有趣,事實上,書中的故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為我們解說了許多哲學名人的故事,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充滿幻想的哲學世界,揭開了從古至今的哲學謎團。書中經常會出現(xiàn)哲學家艾伯特向蘇菲提出的問題,每當我看到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時總會認為這些題太難,艾伯特竟然向一個初中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當我看到后面的答案時又覺得很簡單,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難。所以,遇到問題不能退縮,也不要著急去看答案,首先要動腦思考,自己嘗試著去尋找答案,自己的答案總比別人的答案更“深刻”。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為我們開啟了一條通往哲學的道路,展現(xiàn)了哲學的趣味性,揭示了哲學是什么!短K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6
哈嘍!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叫《蘇菲的世界》的一本書,讀完后,我感覺這本書里的內容很神秘,所以我讀了兩遍!
《蘇菲的世界》里說的是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回家,發(fā)現(xiàn)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導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依德等,各位大師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怎樣?就光聽介紹就特神秘吧?
這本書是由喬思坦·賈德/著。這本書的問題十分難答,例如,萬事萬物是否是由一種基業(yè)的物質組成?水能變成酒嗎?泥水與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個活生生的青蛙等。看吧,這問題都百般刁難吧?
你們想知道那三個問題的答案嗎?我可不能多說,你們自己去找吧!找到了可別忘了告訴我喲!友情提醒,多的次數(shù)多,“味道”也不一樣哦!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7
本書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不落俗套、新穎地以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揭示西方哲學史的發(fā)展歷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14歲的少女蘇菲在某天放學回家后發(fā)現(xiàn)了神秘的一封信,從思考信中提到的“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的問題開始,在一個神秘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之后,艾伯特陸續(xù)向蘇菲娓娓道來:從古希臘自然派哲學,到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到人性被神化的中世紀,到人性復蘇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到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再到黑格爾的辯證法,康德的人本主義,最終到現(xiàn)代以人為中心的存在主義觀點,各種學派、各種學說讓人應接不暇,實際上這卻是作者借艾伯特之口把這一切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
本書的另一個奇妙之處在于,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這些信雖是寄給她,卻是寫給一個與她同一天生日的、似乎是不存在的女孩——席德。更出奇的是,艾伯特不停地給蘇菲講課,卻發(fā)現(xiàn)他們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席德的父親艾勃特少校的“特意”安排,或者說他們是活在少校的意識當中。他們的談話和舉動被少校安排好后寫進一本叫《蘇菲的世界》的書,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的女兒。故事的結尾,艾伯特與蘇菲試圖逃出少校的思想控制并且成功。
席德與少校,蘇菲與艾伯特,這兩對人物,時虛時真,讓人有一種糊涂的感覺,真實與虛幻二者難以分開,留給讀者無限思考。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8
剛才談到了靈魂,或者換一種方法說——精神,一千個人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感知到的世界,信息是不一樣的。
這里不得不說到祁克果和個人主義,從個人的角度說,我很愿意探討關于個人主義的問題。我常把社會,或者說世界比喻為一個巨大的氣泡,人類是這個氣泡里的一個氣泡,再跟進一步來想,每個人都被一個氣泡籠罩著。之所以是氣泡,是因為無色無味,依然不依附于任何物質的存在而存在。個體不脫離群體,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獨立。彼此交換信息(語言,神情,肢體)時,氣泡的一部分可以融合,相互感知彼此。
然而一旦離開這些方式,人依然是作為個體而行動,不論是親人,朋友,戀人。都無法完全的將氣泡融合在一起。比方說,一對戀人,很多時候語言是無力的,大多時候都只能是希望對方成為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可是到底對方怎樣想,無從得知。如果愛情沒有了幻想,那么愛情就變得毫無意義。所以,文學點來講,每一個人身體內部都存在一部分別人無法觸及的地方,不被動搖的核心。因為無法觸及,必定是孤獨的,那是自我的居住地,不受任何外界因素而影響的,潛伏著巨大能量的地方。這是對自我存在的感知和認同。正如祁克果認為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屬于個人的一樣。只有這些真理“對我而言是真的!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9
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哲學書。
一位父親為了給女兒上哲學課而創(chuàng)造出了兩個虛擬的人物,蘇菲和艾伯特。而一開始蘇菲并不知道自己只是活在別人的頭腦中,直到席德和少校的名字一次次出現(xiàn)在蘇菲的世界里,而艾伯特的哲學課也講到了浪漫主義的反諷這一階段,通過浪漫主義的反諷,蘇菲才認識到自己其實是不存在的。從這兒開始,席德和蘇菲的視角不斷轉換。
西德作為存在的人物,在看一本父親寄給自己的哲學講義,蘇菲作為虛擬的人物,和艾伯特一起想辦法逃離席德父親的精神世界。而在這一過程中,出現(xiàn)的每一位童話人物,都與他們正在進行的'哲學課程息息相關。這樣精妙的設計,使得原本看起來應該枯燥無比的哲學課程妙趣橫生。而大量通俗易懂的例子又幫助我們對于哲學家們的思想有了更直觀的理解。對于任何一個對哲學沒有系統(tǒng)了解的人,這本書都可以作為思想上的啟蒙。而文末蘇菲和艾伯特的成功逃離也值得思考。蘇菲和艾伯特是席德父親筆下的人物,但席德和她的父親,又何嘗不是作者筆下的人物呢?他們其實也存在于另一個人的頭腦當中。
那么更進一步,我們會不會也是某個人頭腦的產物呢?這又是一個哲學命題。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0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里面的人物主要有:喬金、米加、爸爸、媽媽等。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喬金的媽媽要生孩子了,爸爸帶著媽媽去了醫(yī)院,讓喬金獨自在家里玩,囑咐海倫阿姨幫照看著。但是在海倫阿姨來到之前,米加從天而降,落在喬金家蘋果樹上。米加長得很可愛并且能開口說話,向喬金說了自己的名字和愛好,米加看了喬金的恐龍書,和喬金一起談論恐龍故事。他告訴喬金他是從艾而橋星球上來的,對地球一無所知,就連電話響聲都讓他覺得害怕。米加向喬金介紹自己星球上的一些稀奇事,他說他們星球上于一種黑色的石頭,經過暴曬后,會燙傷皮膚。一天晚上,喬金讓米加睡在床底,第二天醒來時,米加已經不見了。他隱約聽到米加跟他說: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平凡的。
這本書讓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平凡的。無論事的大小,只要用心去做,就不是一件平凡的事。讀了這本書,我有一個小小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個冒險家,到各種各樣的地方去冒險,探索野生動物。我知道,如果要實現(xiàn)愿望,現(xiàn)在必須好好學習知識,增強生存技能,懂得生存方法,不斷努力奮斗,我相信有一天,我的愿望會實現(xiàn)。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1
曾國藩曾說:“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滴水之恩,當思涌泉。感恩要用乘法,別人幫一分,我們要還三分!短K菲的世界》中也有這樣一句話:“沒有人天生該對誰好,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眲e人幫忙是情分,不是本分。面對別人的幫助,要學會感恩,學會回饋。雖然這只是書中簡短的一句話,但卻能引起我們不斷地思考。雖然我們都會思考哲學問題,但不代表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哲學家。那么又有人要說,并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哲學家,這固然沒錯,但我們也不能讓自己停止思考哲學問題。對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習慣的話,那活著就如同行尸走肉。我們是有感情的個體,不是只會按照指令行動的機器。
這本書正是關于西方哲學史的,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fā)展的歷程。雖然說這是給青少年的啟蒙讀物,但剛剛看完最后一頁后我問自己“十五歲的你會把它看下去嗎?”,“不會!留給二十三歲的你吧”。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2
斷斷續(xù)續(xù)的20個小時,我試圖將自己洗白,置身于每個時代,他們各自的思想體系中,去了解,去理解。有沖突,很艱難,卻總有那么幾秒,讓我豁然開朗。而后,那些意想不到的收獲大概就去了我的潛意識里。我,又混沌了。
這本書可以說是哲學的發(fā)展史,不,它本身就是。只是用了小說的形式,讓我們在學習哲學知識的過程中,運用哲學的思考方式,來一層一層剝開真相,發(fā)現(xiàn)故事。這點很贊,我們從未置身事外,我們是參與者。
艾伯特和蘇菲,原來他們不過是書中的人物,一舉一動都是別人的寫作,而這個別人,正是席德的父親,一個存在于作者筆下,剛被我讀完的人物。(而作者是誰,我又是誰,是否存在于某個錄像帶中,又被別人觀看著呢?) 我們存在于不同時空中,互不聯(lián)系,卻又互相影響著。
我思故我在。用一顆好奇的心去發(fā)現(xiàn)世界,用批判的思考去看待所有看起來正確的事物,保持思維的敏銳性,像個孩子般敏感,從此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命。而生命,理應有意義。
我是誰?
我們是誰?
是幾十億年前宇宙爆出來的一點火花。
也是星塵。
很美。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3
一本集小說與哲學史于一體的書,哲學是其貫穿始終的主題。而這里的哲學并非以那種無事可做的人進行深奧思考的面目出現(xiàn),而是作為與生活相統(tǒng)一的事物而出現(xiàn)。蘇菲和艾伯特需要運用哲學去理解他們的世界。但是他們又并非和人們格格不入。他們能夠確信他們的世界是艾勃特·納格的創(chuàng)造,但僅僅因為人們沒有關于自己世界(或宇宙)本源的答案,并不意味著可以不問這一問題。實際上,正像賈德在整本書中所強調的,要想成為一名哲學家就不能停止提出問題。艾伯特努力讓蘇菲意識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人們提出的問題可能并沒有任何答案,但這也沒什么,因為正是能夠提出問題才讓我們成為人。我們?yōu)槭裁磿谶@里,什么才是好生活——從賈德的觀點來看,該書提到的所有這些哲學問題就是人們可以提出的最重要的問題。一旦人們的身體健康得到保證,人們就必須關注自身的精神生活。生命是一種賦予,要使生命對個人產生意義的唯一途徑,就是不斷地提出這些問題。哲學特立獨行,置身于其他學科之外,因為實際上賈德將哲學與生存看得同等重要。假如人們生活中缺乏哲學思辨,那么就剝奪了自己最大的樂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達到的理解高度。哲學是一項不斷進行的、畢生的追求。地球生物中只有人類可以進行哲學思考。雖然哲學或許不能使生活更簡單,或是給出容易的答案,但它會讓人們對于自己的存在充滿好奇心。即使哲學相當錯綜復雜,但其主旨卻是簡單的。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4
我們身邊處處是哲學,卻只有少數(shù)人有會發(fā)現(xiàn)的慧眼,不斷去探索。
外星人是什么樣的,我想,讓大家畫出來的話,也許大家都會畫出類似人類一樣的生物,即使不是這樣,也會畫出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如果狗會畫畫的話,也許會把它畫成狗的摸樣呢。我想世界上沒有明分的對與錯,一切只是我們自己的感覺,一切都是我們自己按照整個地球的標準去做哩,如果在一個沒有明分對錯的世界里,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在宇宙的世界里,有一個想象力被局限的星球,我們早已熟悉這個世界,覺得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的,好比我們人類是哪兒來的,對于是某種生物進化來的回答,一點也不吃驚,而我不能確定一定是這樣的,就算是這樣,這種生物又從哪來?創(chuàng)造它的又是誰?創(chuàng)造宇宙的又是誰?創(chuàng)造宇宙的又是從何而來?這一切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我們喪失好奇心的同時,喪失了一種極為重要的能力,生命是如此的神秘。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帽子里變出的一只白兔,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這只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于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然而他們年紀越長,也就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兒覺得非常舒適,因此不愿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一段驚險的旅程,邁向語言與存在所能達到的頂峰。
走進哲學的世界,身邊的事物都會變得不同,人為什么會說話?魚為什么有尾巴?都是有趣的,而我們無法理解,無法表達。
《蘇菲的世界》 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5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為《蘇菲的世界》的書。屹今為止,《蘇菲的世界》是我讀過的書中最奇特的一本了。它既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又是一本懸穎偵探小說,還講述了西方國家中世紀的歷史。
書中講述了:14歲的少女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樣在她面前展開。在一位神秘的哲學老師的指導下,蘇菲開始思考一些自己從未想到過的問題。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開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和后天的企圖解開這些謎團。
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我仿佛走進了哲學的世界,開始了解哲學,與著名的哲人一起沉浸在哲學的浩瀚海洋中。漸漸地……我認為哲學不像我想像的那樣死板,戛然無味。哲學有時只是幾個諸如:“我是誰?”,“馬兒為什么叫馬兒”?“世界是從哪兒來的?”這樣看似簡單,幼稚,實際上卻難以解答的問題。
哲學不同于科學。因為前者所研究的是全人類關心的問題,像:“善與惡”、“高雅與低俗”這樣的問題。它沒有一個具體、固定的公式來衡量對與錯。它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像一位耐心的老師領著我走進了哲學的世界,讓我感受到了哲學的趣味。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6
首先,在這里要誠實的說明一下《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只看了一部分,但根據(jù)原著拍成的電影是認認真真的看完了。文字的細膩與電影的真實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下面,我用文字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
最初接到這本書,大致掃了一眼,"恩,是關于哲學的。"心里想著:"關于哲學的書籍肯定是枯燥無味的脫離現(xiàn)實的一些大道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完全錯誤。這本書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帶領我們進入了智慧的哲學的世界。
蘇菲,一個14歲的小女孩某天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了一封神秘的信件: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些看似簡單卻又難以啟齒的問題引領著她在哲學的世界里探索。蘇菲在試圖揭開謎底的過程中,結識了她的導師--艾伯特。憑借著神秘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兩人游歷了從古至今的哲學殿堂。從神話,命運講到啟蒙;從蘇格拉底講到康德再到馬克思;從中世紀講到文藝復興再講到我們的時代。 內容有系統(tǒng)的、紀年體般的展開,涵蓋著各種哲學思潮的人物和思想。使我們跟隨著他們的腳步一同重溫西方哲學史,人類文明史。
文中的兩對人物蘇菲和艾伯特,席德和少校交叉的出現(xiàn),似真實又似虛幻。如同一部偵探片處處暗藏玄機,引人入勝。
"蘇菲"是"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就是智慧的世界。誠然,我從中也學到了不少。蘇菲的執(zhí)著,勇敢,善于思考無時不令我敬佩。在一次次探索中,蘇菲也一點點成長。到最后,電影中的小蘇菲說:"我在想席德和她的父親,我們比他們長壽,他們只是人類。而我們,我們是思想,永垂不朽的形式。我們會永遠生存下去。"艾伯特驚喜的大叫:"思想!柏拉圖?蘇菲,你成為了正真的哲學家。"是的,我們只是歷史中的過客,百年后我們的形體會灰飛煙滅,百年后或許沒有人會想起我們。但是我們所留下的偉大的思想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一次一次的被后人們證明。"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
政治書上說: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整個世界就像只小白兔,而我們人類則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處的微生蟲。"哲學家們站在兔毛的頂端想要努力的看清整個世界。每一個哲學家并不是精通萬事萬物,他們只是在自己的領域做的比較突出,比如自然派哲學家,比如柏拉圖。而我們,只需腳踏實地的把目前該做的學習用心做好,長大后,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所作為,這就足矣。
沒有看完整本書,我感到很遺憾。但為了完成作業(yè)而看書,也不是我所想要的。找個時間,靜靜的坐下來,翻開手中這本書,細細的品味,從中挖掘出生命的價值。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7
《蘇菲的世界》采用人物對話講故事的形式將歐洲哲學史的起源及發(fā)展歷程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給讀者。
書中使我印象最深的第一觀點是“哲學家要時時刻刻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哲學家必備的要素之一”。
書中介紹了哲學經早期的自然派,歷經古典派、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浪漫主義……至最近的生態(tài)哲學,正是歷代哲學家對自然和世界的無限好奇心促進了人們對大自然及世界認識的不斷進步,促進了社會及科學的發(fā)展。
很多哲學大師如蘇格拉底、布魯諾等為了哲學及他們心中的信仰而獻身,正是他們這種不服權威,不固守成規(guī)才激勵人們對目前的狀態(tài)及心中一直奉為神圣的信仰引發(fā)思考,進行批判,從而使人們的眼界及信仰不斷的更新,逐步走出愚昧無知的狀態(tài)。
哲學雖然與科學屬于兩個不同的分支,在目前看來哲學也遠遠沒有科學重要,但就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整個歷程來看,哲學發(fā)揮著與科學同等重要的作用,哲學首先促進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思想觀念的改變促進人們用科學的方式去改變生活。
第二個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不是要每個人都成為哲學家,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采用哲學的思維去思考,去生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墨守成規(guī),機械式的忙忙碌碌著每一天,大腦已經處于停滯狀態(tài),對什么事情都感覺理所應當,不再關心事情的背后及真實原因。對新鮮事物也失去了最基本的好奇心。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對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件事情都采用哲學的思考方式,多問幾個為什么,對表象事情采取更深入的批判性的哲學思維。
我們處理生活及工作中的問題會更加徹底,更加深入,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8
作者塑造的是一個快十五歲的小女孩蘇菲和開始是神秘人的艾伯特之間的一個書信來往,在他們所存在的這個世界中 也包括另一個名為席德的小女孩之間的一個牽連,作者的這樣寫作方式,把本是很枯燥的哲學知識,寫得很讓人感到驚奇為之而著迷。
前半部分是以蘇菲的世界為主,陌生人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哲學的一些問題進行講解,并且引領蘇菲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我感到很驚訝的是作者對西方哲學發(fā)展的一些歷程,以及一些在哲學方面有深度研究的哲學家及他們的主要哲學觀的不同之處 知道得那么清楚 。到后半部分,蘇菲的世界(我覺得是蘇菲和艾伯特的之間的一個存在的世界)以書的形式出現(xiàn)了在席德的世界里,在席德感嘆他們所講的內容深深地想知道后面發(fā)生的事情,作為本書的讀者,我也為他們的故事有了深深地期待。
艾伯特同蘇菲講述那些哲學發(fā)展的一個過程并且對蘇菲進行相應的引領作用,那些在書中出現(xiàn)的哲學家,如: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黑格爾、康德、 笛卡爾、史賓諾莎 、馬克思 、達爾文等等,這一系列的發(fā)展過程身為看他們故事的讀者席德為他們感到惋惜,因為他們只是爸爸筆下的人物,并不是真實存在,而蘇菲他們也知道之間只是一個被掌控著的人,在他們的交流中想要以另一種方式來證明他們的存在,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
知識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相通的,并不是完全獨立存在,在哲學中有些其實在心理學中同樣是有些解釋的,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程中,沒有絕對正確的理論,但是他們的觀點在某個角度看也是沒有錯的,以及一些關鍵的問題 提出來的時候 無不是一個解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在我看來一般都是很枯燥的哲學在這本書中那么像故事書,書中有些觀點還真是不理解,貌似也不是那么容易想清楚。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19
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在放學的路上收到了一封沒有名字的信,上面寫道:“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從這以后蘇菲不停的會收到這種神秘的來信,每次那封神秘的來信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于是,他就這樣默默的在一位神秘的導師指引下,思考導師提出的問題,因為她也很好奇,她企圖解開這些令她費解的問題,但是事實的真相遠遠超出了她的想象,就這樣,她在一步一步的探索……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平常很疑惑的問題,原本我以為他是一個不符合實際的“學問”,直到我看懂了他,才豁然明白他的偉大之處,我也認為了這是一門哲學而不是科學,他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他不能用數(shù)學公式來計算,也不能用科學現(xiàn)象來解釋,哲學的世界有太多的奧妙可以值得我們去探索,每一次的發(fā)現(xiàn)就是對我們人生的領悟,蘇菲的名字在希臘文中是智慧的意思,本意即是‘愛智’,不過也有人說,智慧是哲學的本質,而人生是哲學的外在意義。蘇菲是一個有智慧的女孩子,她運用自己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的知識積累,一步一步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在我看來哲學也是一種讓我們成長的一個支點,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他的價值是不可用金錢來衡量的。
在我們現(xiàn)代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環(huán)境中,有幾個人會想到‘善待’自己的生活呢?除了每天上班下班面對陌生的面孔和沒有表情的手機,漸漸的,我們的生活變得乏味枯燥,覺得很沒有意思,每天做著重復的工作,有幾個人會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呢?
所以,就現(xiàn)在,讓我們放下匆忙的腳步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去感受這個神奇的世界,充實感自己的生活,帶著好奇心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你會覺得一切事情都這么神秘到又很美好,你不在枯燥,生活不再乏味,讓我們得生活多姿多彩起來,面對陽光充滿想象,就像蘇菲一樣擁有智慧和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情。
沒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這句話是一直是我奮斗的動力,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未來的路還很長,不怕我們失敗就怕我們沒有去想的勇氣,更別說做了,未來的路還很長,我沒誰也想不到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那還不如上我們把這一秒過的夠精彩,幸福其實就在下個路口等著你,讓我們收拾心情整裝出發(fā)。
當我了解哲學以后我感覺他就存在我的身邊,其實我沒有什么把握能夠徹底了解世界和生命,可是我想只要自己想去做,自己快樂,那么什么都是有意義的,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生活負責,應該知道我們究竟想過什么樣的生活,人生就這么長,我們不能無所謂的活著,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
蘇菲的世界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充滿智慧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以及對人生的終根意義和對人生的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20
馬兒為什么叫馬,何為馬,在沒讀著本書前,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可能是某一時間,爸爸媽媽拿著一張圖片或是我偶然間從電視上見到這種東西,爸媽對我說,那是馬兒,我從此就認識那是馬了吧,每天總會見到許多人,許多事,我卻從未提出一句:為什么?不只是我,每個人都把這個世界想得太過理所當然,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與我們無關。對此,作者用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宇宙就好想魔術師從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們人類則是兔子毛皮深處的寄生蟲。我們都在兔子的毛皮深處舒服的躺著,對魔術師的秘密毫無興趣。只有哲人,不停的順著兔子的細毛向上攀爬著,想探究魔術師的秘密。我們比哲人們缺少的只是一顆好奇心,一顆智慧的頭腦。
哲學家們不停的爬著,同時也不停的呼喚著沉睡的人們,他的呼喚只能喚醒少數(shù)有頭腦的人,而贏得大多數(shù)人的厭惡,蘇格拉底最總最終將生命獻于哲學服毒自盡,耶穌亦如此。我佩服他們的勇氣于精神。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德謨特里克斯在沒有任何先進設備的情況下,僅靠好奇與思索提出原子理論,柏拉圖的兩個世界論,亞里士多德的黃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兩千年,中世紀,浪漫主義。慢慢我陷入整個歐洲哲學史,開始時很茫然有很多的不了解,越來越發(fā)現(xiàn),其實哲學離生活并不遠,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風土人情,但思想是沒有限制的。人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也是互通的。蘇菲最終只是希德書中的一個虛擬人物,我們又是誰呢,蘇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也喚醒我們生活的智慧。十三歲第一次讀蘇菲,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會收獲更多!短K菲的世界》讀后感二一封神秘的來信,打亂了十四歲少女蘇菲的日常生活。信上只有兩個問題: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
從這一開始,蘇菲在一位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導師的引導下開始思考。跟著神秘導師的一封封來信,蘇菲從對哲學的一無所知到了解哲學是什么。從了解到哲學是什么,到思考各位哲學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與此同時,蘇菲不斷地發(fā)現(xiàn)一些怪異的極不尋常的事。但她也滿足了她的愿望與她的哲學導師艾伯特見面。她還不斷的見到席德父親寫給席德的明信片,無比奇怪的出現(xiàn)在她那里。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緩緩展開。
蘇菲運用少女與生俱來的悟性與后天學習到的種種知識,企圖去解開這些不可思議的謎團。然而事實的真相遠遠比她所能夠想到的更加怪異,更加離奇。
他們只是生活在少校的心里,少校寫給席德的禮物里。少校是他們這個世界的上帝。蘇菲和艾伯特意識到這一點,并且準備離去。從少校的心靈里跑到所謂的真實世界里去。
在離開之前,艾伯特進行了一場哲學演講,趁著少校不注意偷跑進真實世界,遇到了各種童話人物。他們對于真實世界是隱形人、是幽靈。他們沒有真正的活過,但是他們也不會真正的死亡。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是一本充滿童話性的書,也是一本哲學的目錄。她使我了解自然派哲學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等一位位哲學大師的故事與經歷。很多學派,犬儒、斯多葛、伊比鳩魯……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她將喚醒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對生命的好奇心。也是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她教會了我要有批判性的思考態(tài)度,而不是在不了解事情真實情況下就妄下結論。要用理性思考方式,而不是一味考本能和直覺。要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觀點,但同時也要有接受其他正確觀點的態(tài)度。
《蘇菲的世界》以一種極為簡單有趣易懂的方式使我們學會了原本枯燥乏味難懂的哲學道理,又讓我們簡單了解了整個哲學史和整個哲學的進程。它像哲學的目錄但又比目錄更深,它像一位無聲的老師,能教會我許多知識,但又能使我學的津津有味。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好書。她處處充滿了智慧和知識。同時她也充滿了趣味性,使人想一直看下去,從而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赐暾緯刮矣卸恳恍碌母杏X,這本書對我來說別開生面,在虛構的心靈世界與真實世界中不斷穿梭著。時而令我學習到以前聞所未聞的知識,時而又讓我捧腹大笑。
在讀《蘇菲的世界》之前,我以為我知道的很多了,但讀了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知道的不過是一粒塵土罷了。正所謂懂的越多,明白自己知道的越少。于是我也像蘇菲一樣開始思考……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21
初次知道《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應該是在高中,不應該是初入大學的時候,因為喜歡看偵探類的小說,也開始接觸哲學課程了,雖然現(xiàn)在不記得是如何發(fā)現(xiàn)她的,但是就是買了它回來,記得看它的時候還是很有興趣的,里面蘇菲的很多疑問我成了當時的我的疑問,只是那時的自己并沒有深究,因為我還是把它當做小說來看的,哲學的范疇只是出現(xiàn)在課程的學習中吧?赡挠X得印象深刻,后來輾轉了好幾個地方,這本書卻一直都在我的的書架上,雖然不曾主動翻閱過,可是每次碰到它的時候總是覺得不舍得,漸漸地它已經落上了不少灰塵。
而最近讓我又重新拾起《蘇菲的世界》的是另外一本書名為《動物莊園》。
估計文學愛好者們應該都知道這本書吧,而我卻是真的是最近在搜索中知道它的,有些慚愧吧,看來中間有段時間我的閱讀懈怠了。∏逡簧暮迷u讓我很快入手了這本書,雖然入手的是中英文兩本,但是出于好奇,我還是將中文的先一睹為快了哈!
真的要說起來的話,我覺得還是《動物莊園》好看一些,因為它的劇情簡單明了,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也很集中,而且在讀它的時候,有種奇怪的感覺,感覺好像我就是其中的某只動物一樣。
其實在看《動物莊園》之前,我一直疑惑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現(xiàn)在的外星系列影視作品中外來生物會要讓地球和人類如此傷痕累累呢?一定要像世界末日一樣的大戰(zhàn)一場才能贏得勝利,為什么外星生物不是像《ET》那樣溫和和愛好和平呢?外來生物一定是比人類兇殘嗎?我總覺得現(xiàn)在的這類影視作品中是將人的兇殘賦予了我們不知道的外星人,借外星人的形象來宣泄人心中的暴力和殘酷的一面。
所以,當看到人的種種性格和表現(xiàn)出現(xiàn)在動物身上的那種感覺很奇妙,有點期待,也有些后怕:期待的是我們雖然每天都和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一起,但其實我們對他們根本不了解,雖然各種實驗表明了動物也是有自己的思維的,但是要是真的能實現(xiàn)這種人與動物的互動,目前還只能借助影視作品,要是哪天真的在現(xiàn)實中人與動物對話了,也不失為一件趣事;后怕的是,人類在不知不覺中是不是已經朝著動物的行列發(fā)展了呢,雖然說人類也是大自然創(chuàng)作出的眾多生物中的一種,但是作為靈長類生物的最頂端,我們還是有著自己的優(yōu)越感的吧,可為什么覺得人的性格出現(xiàn)在動物的身上一點不覺得別扭呢?
我想我能把《動物莊園》與《蘇菲的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肯定是因為這兩本書里面都含有很強烈的哲學寓意,但是不同的是,《動物莊園》讓我思考更多的是人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關系,不管是我們杜撰出來的外星人,還是作為日常生活的動物們,如何處理這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戰(zhàn)爭吧;而讀《蘇菲的世界》讓我更多的是想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為什么”,為什么用模子做出來的是一摸一樣的餅干?為什么我形容不好我自己?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我想,它們異曲同工的妙處是:《動物莊園》與《蘇菲的世界》都促進了我對自己的內省吧!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 篇22
這次看的是英文版的,很多專有的名詞可能并沒有和中文的對上,比如說所謂的“唯物”、“唯心”啊。不過好在書是給一個十幾歲的小孩上哲學課,專有名詞和流派都有比較好的解釋,所以說具體的中文名詞是什么不重要,至少我認為意思我是明白了。(當然也可能我認為自己明白了,但實際并不是那個意思呵呵)其實我并沒有接受過真正的哲學教育,我所學的哲學叫做馬克思主義哲學,其實是嚴重影響了我們思維的發(fā)散性,培養(yǎng)出來的都是統(tǒng)一的三觀。我以為自己會對于有人認為世界是意識的感到十分荒。唐和可笑,但當我沿著歷史的發(fā)展和走勢,讀到那些思想的時候,一點也不覺得可笑或荒。唐,我甚至認為他們每個人,每種觀點都有道理,先被蘇格拉底說服,后又認為柏拉圖說得對,后又被持相反觀點的亞里士多德說服,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是在不斷思考的,只不過思考的結果是,我并不十分確定什么事。我想我有些理解為什么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最后反而相信了有所謂的上帝等神明的存在,因為當人知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就越發(fā)不能確定什么,而人總是需要確定的去相信某些事物,也許最后就只能把這神秘且神奇的力量歸屬給上帝了吧。
我一直是非常喜歡哲學,但有時也怕自己想的太多,不是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嗎,這中間的尺度有時還真是難以把握。但我認為這是不在我控制范圍之內的事,這不是什么選擇你可以這么做,也可以不這么做的事,這就是我的生活狀態(tài)和方式,或者換句話說,這就是我。不是我要刻意的去思考一些哲學的命題,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就是會想很多。也許我唯一能控制的是不斷地調節(jié)自己的平衡。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01-02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6-09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4-01
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09-28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8-01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1-02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作文01-06
蘇菲的世界優(yōu)秀讀后感12-14
【精】《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0-15
【熱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