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教學研究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研究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研究報告1
現(xiàn)代社會對語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發(fā)展的趨勢要求現(xiàn)代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開放的視野、合作的意識以及搜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體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人們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在閱讀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尊重他們多樣的閱讀趣味,引導學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神,豐富其精神世界。
1、整合教材是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的第一個突破口
出于對信息技術的新鮮感或對教育信息化的期待,大部分教師都很愿意嘗試將信息技術用于教學。事實上,尋找合適的資源的狀態(tài)對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是一個重要突破口。但很多教師還是單抓自家的這門學科的教學內容,而忽視與其他的學科整合。要實現(xiàn)第一個突破并進入課堂教學信息化,就要大力建設教學資源整合才可能有意義。如果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沒有真正為廣大教師所接受,將資源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讓教師人人動手做課件,將是事半功倍。
2、在觀察與想像中拓寬創(chuàng)新空間,讓思維插上翅膀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就是思維,沒有思維就沒有創(chuàng)新可言。思維的核心就是創(chuàng)新,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鼓勵學生想得遠些,想得快些,想得與自己過去不一樣,想得與別人不一樣。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思維的流暢性,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所有這些都需要給孩子們一個寬闊的思維空間。
、
觀察為創(chuàng)新思維提供豐富的材料:
孩子怎么能想得廣、想得遠呢?這需要思維材料的儲存。思維材料的積累是以對周圍世界認識為基礎的,因此,指導觀察是必不可少的。人對世界的認識,據統(tǒng)計90%通過視覺獲取,因此觀察對于兒童來說,不僅是認識世界的需要,也是豐富童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他們自身成長的需要。他們不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個心靈去感知周圍世界的。但面臨信息時代知識大爆炸的嚴峻挑戰(zhàn)今天,學習知識總量的速增,并不是簡單一個觀察生活就能解決的。那么,信息技術正好推波助瀾,使觀察內容的豐富,不僅有量的飛躍,更有質的提升。更何況多媒體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的廣泛應用,也為觀察內容的及時拓展、更新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
在教學中以觀察為基礎,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審美,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在觀察中探究。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的再現(xiàn)指導學生觀察,讓他們體驗、認識周圍世界。在有指導的觀察中,優(yōu)選鮮明的感知目標,安排合理的觀察程序,設計啟發(fā)性導語,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觀察中想像,在觀察中表述。把現(xiàn)場中兒童的想像、思維、語言活動結合起來。如:樹上的果子,地下的昆蟲,藍天上的小鳥這些直接富有美感的場景在孩子們眼前展示。再加上課件的放映,音樂的使用,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有所得、有所獲。而這些也都會有效地拓寬孩子的思維空間。有一次我問孩子們:你們看過彩虹嗎?孩子們告訴我:彩虹有七種顏色,我們看過。我又問:你知道彩虹是什么樣子的?許多孩子說:知道!我問你怎么知道呢?有好多孩子告訴我,自己在電視中看過,自己觀察的,自己看到太陽想的。于是我順利地導入《雷雨》一文,孩子們很興奮,紛紛打開書閱讀起來。
⑵
想像,為思維插上翅膀:
觀察是思維的基礎,想像又是拓寬兒童思維空間最好的途徑。孩子們是富于想像的,魯迅先生早就說過,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重的。憑借想像,孩子們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到達小鳥都到達不了的地方。其實,激起孩子的想像并不是件玄妙的事,關鍵是教師要為激發(fā)孩子的想像提供契機。一是要讓學生獲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動。想像往往是與兒童的感受緊密相連的。在優(yōu)化的情境中,因為圖畫、音樂、表演藝術的直觀性,讓學生獲得鮮明的直接印象,這種直接印象籠罩著藝術的美,進入兒童意識,為兒童展開想像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準備,甚至處于一種呼之欲出的狀態(tài)。
教學《望洞庭》時,我利用多媒體在孩子面前展示了一個畫面,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劉禹錫登山岳陽樓,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銀盤里的一個青螺。教師的語言描述把孩子們帶到了一個秋夜的世界,孩子們仿佛看到了當時的情景,課文的描寫伴隨著學生視覺所得。在一段充滿幻想的音樂旋律中,在如詩如畫的美景的提示下,他們深情地、美美地描述著: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著一層薄紗,我陶醉了!在這個寧靜和諧的夜晚,十分惹人喜愛。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這樣把他們所獲得的'內心體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甚至到了課間,許多孩子還擠在我身邊,爭先恐后地表述他們的感受。所有這些都表明,想像本身不僅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還是進行持續(xù)創(chuàng)造的驅動力。
3、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開放的閱讀教學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過多講解、分析、說明,學生習慣被動學習,這樣,閱讀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從教學觀念上來看,教師把自己作為教學中心,擔心學生讀不懂課文,因此包辦代替。而新課程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才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而這一切如果被教師包辦代替,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又何從談起呢?
在閱讀教學中,要做到三自,即自己做主、自覺主動、自悟行動。首先是根據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自由選擇相應的書刊閱讀。在學習《黃河是怎樣發(fā)展的》一文時,可以詢問孩子們:黃河為什么被稱為母親河?這時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書刊閱讀,查找資料。最后展現(xiàn)在教師面前的閱讀情況各不相同。其次,是培養(yǎng)學生自覺主動的閱讀態(tài)度,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精神。這時我提出了三個鼓勵:一是鼓勵學生向教師挑戰(zhàn),敢于發(fā)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鼓勵學生向課本挑戰(zhàn),敢于提出與課本不同看法;三是鼓勵學生向權威挑戰(zhàn),敢于質疑權威的結論。這種自覺主動的學習,很有益于閱讀教學中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就是在閱讀中自我體驗,自我感悟,進而獲取知識,升華為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行動是老子,思想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的著名論斷。從行動到自悟再到行動這一良性循環(huán)是創(chuàng)新學習的最高境界,也是學生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的開展過程。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在動手中增長智慧,培養(yǎng)閱讀興趣。
總之,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利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所用已成為當前教學重要手段,也更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教學研究報告2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即時評價已經成為教師教育智慧與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在課程改革浪潮中,新的課堂評價理念春風已經刮遍神州大地,“以人為本、承認差異、激勵為主、多元評價”等新的發(fā)展性評價觀已經駐扎在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心里。課堂評價語言也不斷地得到了更新,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人文精神。但在實踐中,仍存在評價形式單一、評價語言單調和評價過分重于形式等問題。如:在一些公開課中,“好!”、“你真棒!”、“你太聰明了!”等贊美之詞不絕于耳; “五角星”、“小紅花”以及各類卡通形象作為獎勵漫天飛舞;在教師“引導”下,整齊劃一的學生掌聲和“嗨,嗨,你真棒!” “表揚他,頂呱呱!”的口號聲在課堂上此起彼伏。課堂上老師如果總是用那種簡單、模糊、籠統(tǒng)、“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浮泛空洞的語言來評價學生,久而久之,帶給學生的將是麻木和索然寡味,使學生無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目標,而且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許還會使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表揚為主,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要“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課堂即時評價進行認真地反思和糾偏,構建積極有效真實的評價框架。糾正“為了課堂熱鬧好看”的浮華,用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從每個學生發(fā)展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fā),評價他們各自的發(fā)展進程,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賞識,體驗到成功,真正體現(xiàn)評價所應有的教育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通過多種評價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不斷深入理論學習,進行相關的資料查詢和研究工作,以及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情況的.問卷調查與反饋,為課題研究提供參考和理論依據;第二是運用“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模式進行探索與研究;第三是不斷在時間中總結和反思,整理一些實踐方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加強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和《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逐步適應課題實驗的要求。指導、訓練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逐步培養(yǎng)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探究、經歷探究過程,并能主動參與評價、善于評價。
過程研究階段(20xx年6月—20xx年3月):加強學校間、教師間的交流,全面提高實驗的效果。通過教師的教學反思、不斷實踐,逐步形成一些有價值的課堂學習評價用語以及學生作業(yè)批改評價用語。
總結升華階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全面整理課題實驗的情況,進行實踐的總結和理論的升華,形成初步的具有研究和應用價值的激勵性評價用語。
實施過程中用到了如下的方法
1.調查分析法:對本年段課堂教學評價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了解學生眼中的課堂評價,學生期待什么樣評價。
2.文獻資料法:加強理論學習,通過查閱資料和閱讀書籍,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途徑。
3.行動研究法:對本年級語文,數學進行課堂觀察。以課堂教學為研究主體,通過同伴互助、反思、總結,再實驗、反思、總結,去蕪存精,取得預期成果。
4.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注重積累第一手資料,不斷進行概括和歸納,最終提煉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成果。
五、課題研究成果
1、落實了“課標”精神,活化了評價理念
新課標提出的是一種新的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評價觀只有教師評價學生,把學生視為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對象,盛放知識的容器。現(xiàn)代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在愉悅的身心交往中發(fā)展學習技能,發(fā)展人格。正如蘇霍姆林斯所說的,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
我們的教師在以下方面的能力增強了:a目標意識增強了,讓孩子的知識、情感、能力、態(tài)度方面的相關發(fā)展目標得以達成。b發(fā)展的過程意識增強了,教師心中裝有孩子,眼中有了孩子,能尊重孩子需要、尊重孩子、鼓勵學生大膽發(fā)現(xiàn),主動表達。c主體意識增強了,教師能將學生作為能動的主體,給學生提供主動探索實踐,主動發(fā)展的場所和機會,引導學生探索,啟發(fā)學生思考。d教育環(huán)境意識增強了,和諧的教師關系,師生關系是主題實施的關鍵。
2、構建了新的評價模式,完善了課堂評價體系。
“三位一體”的新評價模式是我們構建的新的評價模式:即:
教師
課堂
學生
真實打動學生
“豐富而靈動的”“精彩的”
學習的快樂 真情感動學生
“激勵性評價”“真正的”
成功的喜悅
真誠引導學生
“師生互動的”“創(chuàng)新型”
和諧的發(fā)展
這種新的評價模式注重的是:教師用“真實打動學生”用“真情感動學生”“真誠引導學生”做到“真正的”“豐富而靈動的”“精彩的”“師生互動的”“激勵性為主”的語文創(chuàng)新型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促進學生自由、和諧的發(fā)展。
3、豐富了評價語言,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的興趣。
愛因斯塔曾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fā)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在教學中,我們老師經常采用實物演示、小品表演,課堂游戲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以這些直觀形象的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這樣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不在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參與者,表現(xiàn)者。學生變得自信,個性得到了張揚。
4、發(fā)揮了評價的實效,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新課程倡導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三位一體”新評價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情感和恰當的教學方式,不失時機地從不用角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在心里上獲得全新、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善待學生,那么就會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學生、激勵著學生去積極思考,用心學習,克服困難,走向成功!胺彩墙處熑狈鄣牡胤,學生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fā)展!边@句話更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教師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會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師只有對學生抱有強烈的愛,寬容和理解,誠摯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學生對老師的崇敬、信任和親近,才能創(chuàng)造激勵學生學習的感情基礎,造成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良好教育氛圍。
5、加快了教研步伐,促進了教師專業(yè)成長。
伴隨著課題實驗的開展,課題組成員自主學習、積極實踐,勤于反思,勤于動筆,撰寫了一篇又一篇的教學案例、反思論文和教育教學小故事,提高了實驗教師的習作教學經驗總結能力,推動著課題實驗健康、有效地向前發(fā)展。
六、課題研究的反思
1、如何營造寬松、民主的評價氛圍?如何恰當地使用激勵性口頭評價語言?總之,我們的小課題《小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語言研究》中期的工作基本取得了預期的目標,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個別教師還停留在評價就是表揚的層面上,語言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到了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沒有因此而提高。有時為了激勵學生,教師不敢輕易說學生錯了。教師只是含糊其辭地讓學生坐了下來,沒有通過讓學生自主探討或者教師指導的方式讓學生知道答案。個別教師對學生評價主要強調陳述性知識的回憶,而對于思維、技能、品質、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評價極少,欠缺肯定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給與全班同學的指向性這方面的評價。
2、反思:明確評價目標
我們應明確有效性口頭評價的三個必須:
。ǎ保┍仨氁屑钚。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能力,對于不痛不癢的或者重復羅嗦的評價是要杜絕的。
。2)必須要有針對性。即時口頭評價更重要的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新變化,不應該是同一個標準,同一形式,而應該具體化,有針對性。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會給學生多一次成功的機會。
(3)必須要有全面性。教師的評價的內容要豐富,關注學生的面要廣。從促進學生發(fā)展出發(fā),重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關注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xiàn)的態(tài)度、習慣、能力、情感等。
七、主 要 參 考 文 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2、《現(xiàn)代教育評價》——主編沈玉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小學教學設計》——山西教育報刊社
4、《新課程學生發(fā)展性評價》——主編李志宏、王曉文,開明出版社
5、《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6、《小學教學參考》——廣西教育學院雜志社
7、《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教學研究報告3
1.問題的提出
探究性學習注重建構類似于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相對開放的多渠道獲取知識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探究活動。自高中生物教學實施新課程以來,通過對高中生物課堂探究活動的實施情況調查,發(fā)現(xiàn)存在著教師講過程,學生背方法;或是探究活動流于形式,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的有效思維等問題。如何把握探究性學習的“主動?探究?合作”主要特征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以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方法和過程,以及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三位一體的目標培養(yǎng),這是本專題研究的主要問題。
2.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課堂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找出課堂實施探究性教學的問題,通過實踐開發(fā)探究性學習的資源,解決實驗操作上的難題;依據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和學生認知水平,通過實踐探討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活動的方法和策略,以促進探究活動的開展。
3.本專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通過對課堂實施探究活動的方法和策略探討,使學生在探究性活動中能夠體現(xiàn),通過問題情境提出問題(課題),并圍繞著這一問題設計探究活動;能夠較充分地發(fā)揮想象力和充分地參與整個求證(獲取知識)過程;能夠充分地參與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成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滿足感和實現(xiàn)感。以提高課堂探究性教學的實效性,落實探究性學習的培養(yǎng)目標。
4.本專題研究的主要觀點
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學習觀認為,學習是一個學習者認知心理的活動過程。教師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應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即教師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建構。如果在探究活動性學習活動中,教師只強調科學知識的結論性和接受性,削弱了學生的實踐與交流合作的過程,束縛學生的思維,則不能落實探究性學習的教育價值。所以我們認為探究性教學活動應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應體現(xiàn)學生的實踐性和自主性,應具有活動的過程性和結果,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
5.本專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專題的思路是,強化理論培訓調動以校為本的群體研討,在群體研討的基礎上,通過日常的教學管理和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及時的交流和反饋實驗結果,適時的調整實驗進程與實驗方案,推出典型探究性教學范例,通過交流分析、總結經驗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開展課堂探究活動的策略。在研究的過程中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注重用理論指導實踐以及專家的引領。
研究方法采用:行動研究法、文獻分析法、調查法。依據探究理論和高中生物探究活動的特點,研究提出實施探究活動的基本思路;谡n堂探究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課堂實施探究活動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并通過對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評價,總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6.本專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研究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理論學習→重點研討→典型示范→全面實施→總結推廣。
第一階段:理論學習(20xx年3月—4月)
主要方式是教育理論學習與案例分析相結合。
第二階段:重點研討(20xx年5月—6月)
研討的`內容是,①利用“資料分析”板塊化解實驗探究的難點;②對教材中的探究活動進行分類研討;③以校本校教研的方式,開展互助實踐優(yōu)化探究資源
第三階段:典型示范(20xx年7月—20xx年4月)
以實驗校為基礎,對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個模塊中的10個典型或難點的探究活動如: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等進行實踐摸索。找出典型實例,總結實施的方法和途徑。
第四階段:全面推廣(20xx年5月—20xx年10月)
實驗研究的中期總結和個案分析的基礎上,規(guī)劃在薄弱校實施探討的具體方案,并賦予實施。
第五階段:總結交流(20xx年11月—20xx年1月)
組織專題組成員全面整理資料,總結專題實施經驗,撰寫結題報告。
7.本專題研究的預期結果和成果的形式
教學實踐成果:通過課堂探究性教學實施策略的實施,能夠體現(xiàn)學生積極參與和學習活動的自主性、實踐性。能夠體現(xiàn)對學生進行歸納、演繹推理的能力、設計實驗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訓練。能夠體現(xiàn)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
本專題研究的文本成果:
。1)提交本專題研究的實驗報告,其中針對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內容,提出實施課堂探究性教學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2)提供教學案例,對高中生物探究活動中的難點內容提出解決的方案,以及開發(fā)的課程資源。
教學研究報告4
一、研究前提與理論依據
教研組的一項主要工作是組織組內成員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在聽課后的評課活動中往往出現(xiàn)以下情況:泛泛而談,以表揚為主,無實質性內容對開課教師無幫助;要么事無巨細,小到一句話,大到課題設計逐一評論,讓開課教師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本教研組現(xiàn)在青年教師較多,很多教師不知如何備詳案,備課時重點把握不住。
根據教育的新要求,二期課改的教育理論,“以人為本”的教育精神,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激發(fā)與引導學生的.思維成為我們要研究的主要問題。而設問是誘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的主要手段。可以說備好了設問,就備好了大部分課。
二、研究目的
。1)使教師在備課時就考慮學生情況,考慮設問的方式。
。2)使教師帶著目的聽課,在評課時有針對性。
三、研究過程
。1)選定開課老師,備課組共同備課。
。2)開設專項課題研究實驗課。
(3)上實驗課開展專項聽課,評課活動。
(4)實施課堂教學專項觀察記錄。
(5)根據評課意見,反思修改教案。
。6)再上實驗課,再次進行專項評課。
。7)寫出教后反思小結。
四、研究成果概述
現(xiàn)在上過課的教師和該備課組的教師都覺得在備課時有了方向和對重點的把握比以前好。其他教師覺得聽課時帶著目的聽課有了方向,在評課時針對設問的評課使聽課教師有話說,上課教師覺得有東西可學,經過一次集體備課——實驗課——反思——再實驗——再反思的過程,教師的教學素質有了提高。今后教研組要堅持開展設有專項課題的實驗課,在一課兩反思的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
教學研究報告5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本課“報、世、界、錄、份、資、料、左、選、族”9個生字,積累詞語表中的8個詞語,正確抄寫5個。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借助提示語,有感情地朗讀丁丁說的話。
3、初步認識藍鯨,收集有關的資料。
4、初步了解什么是研究報告,怎樣制作研究報告,激發(fā)學生樂于探究的精神。
重點和難點
1.學習本課9個生字,積累有關詞語。
2.對藍鯨有初步的認識,并了解什么是研究報告及它的制作過程。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相應的課件,課文錄音
學生:預習課文,準備有關藍鯨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導提問
1.出示課題:7.丁丁的研究報告
學習生字:報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歸納并板書學生的問題:
。1)丁丁的研究報告是研究什么的?
。2)丁丁是怎樣制作研究報告的?
(3)研究報告上又有些什么內容?
說明:
課題中的這個生字并不難寫,但要提醒學生它的書寫筆順。這個字能組的詞較多,讓學生進行擴詞,積累詞語,增加詞匯量。
“研究報告”是學生初次涉及到的一個新名詞,因而他們肯定有很多疑問。讓學生在讀了課題之后大膽設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接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丁丁的研究報告是研究什么的?找出有關句子。
說明:
這一環(huán)節(jié)先要求學生能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在聽課文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第一個問題,養(yǎng)成專心聽,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板書:藍鯨
出示句子:我準備研究藍鯨,做一份最好的研究報告。
教學生字:份 (形近字組詞:份—粉---芬)
師:“份”是量詞,“一份報告”是數量詞組,課文中還有不少這樣的詞組,請仔細去找一找。
交流,積累:一份報告 一條藍鯨 四噸蝦 一輛小汽車 一群蝦
一種海洋動物 一幅幅插圖
說明:
學習語言重在積累,針對“份”這個量詞,讓學生在課文中自己去尋找相關的量詞詞組,學會正確使用量詞,積累詞匯。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讓學生交流書本之外的一些量詞詞組,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師:丁丁作研究報告首先就是確定研究對象。
板書:確立研究對象
三.讀文識字,深入學習
1.那丁丁是怎樣制作研究報告的呢?輕聲讀讀3—5小節(jié)。在組長的帶領下學習生字:錄 資 料 左 右 選 族
2.交流:
資—姿 形近字比較
族 書空
3.指導寫字:錄
說明:
在教學生字的過程中,以學生自學為主。這里的“左”“右”“份”等字學生平時接觸比較多!颁洝边@個字指導書寫,抓住下半部重點指導,因為如果不加以提醒,學生很容易把這個字的下半部寫成“水”,在一開始學習時就把正確的書寫方法告訴他們會減少學生書寫的錯誤率。
4.丁丁制作研究報告的第一步是確立研究對象,確立了研究對象之后,他又是怎樣研究的呢?同桌一起讀讀四,五小節(jié)。
(1)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板書:查閱資料:借書---買書---看書---在電腦中寫,畫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丁丁在制作研究報告的過程中非常認真?
交流:一頭鉆進,認真地看,一邊…一邊…
。3)加上動作讀讀第五小節(jié),體會丁丁當時認真的樣子。
。4)丁丁對待這份研究報告十分認真,讓我們一起讀讀3---5小節(jié)。
5.由于丁丁的努力,他的藍鯨研究報告完成得非常出色。讓我們來看看他制作的研究報告上又有些什么呢?默讀課文第六節(jié)。
(1)完成填空:研究報告的.封面上寫著( ),下面是( )。封面的背景是( )。報告中介紹了( ),還配上了( )。
。2)根據填空引讀第六小節(jié)。
。3)師邊小結邊板書:編寫報告:題目 研究人年級,姓名(封面)
內容
(4)出示句子比較:
a. 藍鯨一天要吃很多蝦,它的心臟很大,舌頭也很大。
b.藍鯨一天要吃4噸蝦,它的心臟像一輛小汽車那么大,舌頭上可以同時站50—60 人。
男女生讀。說說讀了這兩句話,哪一句讓你更了解藍鯨?為什么?
師:是啊,丁丁的研究報告用上了具體數據,還用上了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藍鯨大這一特點。
指導朗讀句子
。4)小朋友們都收集了不少有關藍鯨的資料,你能為丁丁的研究報告補充些內容,讓這份研究報告更出色嗎?小組交流,選代表交流。
說明: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解決兩個問題:怎樣制作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上有些什么內容。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設計了一個填空,幫助學生說話,同時理清層次。再引讀第六節(jié),讓學生對研究報告的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課前,學生已收集了一些有關藍鯨的資料,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補充,然后選出代表全班交流,既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得到了鍛煉交流的機會,增長了知識。
6.丁丁的研究報告完成了,完成得又是那么出色,難怪他要自豪地對媽媽說——
師引讀第七小節(jié),指導讀出自豪的語氣。
7.要完成一份出色的研究報告還真不容易呢!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課文。
完成填空:
丁丁一出校門就( )地對媽媽說:“媽媽,快帶我去圖書館,我要做研究了!”“做研究?”媽媽( )地問。
丁丁回到家,就一頭鉆進了小房間,( )地看起書來。 過了幾天,他( )地對媽媽說:“我可以在班上宣讀自己的研究報告了!”
四.課后拓展
x學著課文的樣子,做一份藍鯨的研究報告。
xx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能不能學著丁丁的樣子為自己喜歡的動物做一份研究報告呢?
xxx自己確立研究對象,做一份研究報告。(提示:大自然的風光,宇宙,汽車發(fā)展…….)
注:二星題和三星題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和組內同學合作完成,完成后貼在展示欄內。
說明: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想在學生急切盼望像丁丁這樣能干的情緒下,讓學生把書上學到的制作研究報告的本領加以運用,做到學以致用。三星題的形式,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在尋找,閱讀資料,編寫報告的過程中,拓展知識面,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教學研究報告6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根據現(xiàn)在學生的特點,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用,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緩。初中地理教學模式的改變順應初中地理課程的特點和現(xiàn)代學生的學習心理,采取了生活化教學的模式。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促進了初中地理教學模式的轉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對初中地理教學模式的改進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現(xiàn)狀
1.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現(xiàn)狀中的優(yōu)點
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現(xiàn)狀中的優(yōu)點分為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
第一,教師方面。教師在新課程標準將初中地理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要求下積極地探索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方法,并將這些方法應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二,學生方面。學生在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下,對日常生活中一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對地理課堂的學習興趣,提升了自己的實際生活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積極地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探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2.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現(xiàn)狀中的缺陷
第一,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地理教育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忽視了地理學習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導致地理教學生活化起到的作用不明顯。
第二,教師的教學成績深受學生成績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成績評價深受學生成績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積極性。
第三,教學內容過于規(guī)范化。受到考試大綱的影響,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內容還是不能做到靈活豐富,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規(guī)范化的特征。
二、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有效實施依賴于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而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受到教師評價體系的影響。因此,要想激發(fā)教師的教學興趣,就要改變教師評價體系,將教師的評價體系從學生的考試成績中脫離出來,根據教師地理教學生活化的課堂效果和學生對生活化課堂的反應來綜合評價,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2.課堂教學生活化
第一,課堂教學內容生活化。地理課堂的教學內容要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切入點,將課堂內容和日常生活相結合,鼓勵學生將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并討論,豐富初中地理的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課堂教學形式生活化。在初中地理課堂中,要利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方法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將日常生活中不常見到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例如南極和北極的地貌特點等。方法二:利用情境教學法將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課本知識相結合,可以讓學生自己提供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地理問題的圖片或者視頻,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討論,比如地震的發(fā)生及避震常識等。當然還有其他的很多方法可以用來進行初中地理的教學,本文不再一一探討。
3.評價體系生活化
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傳統(tǒng)的模式就是以考試成績?yōu)橹,輔之以遵守紀律的情況等。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也要相應的改變。首先要改變學生的考試模式,學生的考試內容除了需要掌握的課本基礎知識之外,應該還有一部分關于生活化教學內容的考試,這一部分內容在考試中應該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其次,考試評價體系除了以考試成績?yōu)橐劳型,還要根據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中的表現(xiàn)來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調動學生對生活化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結語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地理課堂的效率、鍛煉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目前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現(xiàn)狀有好有壞,針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中的問題,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
教學研究報告7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
認識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并借助字典理解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了解關于李姓的一些知識。
【方法與能力】
學習并掌握研究報告的寫法。
【情感與思想】
激發(fā)學生進行研究的興趣。
【拓展與延伸】
分組合作,自選課題學寫研究報告。
【重、難點突破】
學習并掌握研究報告的寫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和所有的李姓人氏五百年前還是一家人呢!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下面,我們就跟幾名小學生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板書: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
二、學習課文
1.提出問題,自學課文。
學習本課有兩個要求:一是要弄清楚李九的歷史和現(xiàn)狀,二是要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研究報告的寫法,課下分組學寫一份研究報告。
提示:對于第一個問題,要求學生從課文中尋找答案。而對于第二個問題,要求學生在分析這篇研究報告各部分內容的基礎上,加以總結。
標題: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
問題的提出:緣由意義問題
調查方法: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整理調查資料,并進行分析
結論:李姓源遠流長,人才輩出,人口最多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研究報告的一般寫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奇怪的東南風》也是一入世研究報告。
板書:
二、學習新課
今天學習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要求同學們能夠運用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分析這篇研究報告的寫法;一是要求學生具體學習領悟如何進行研究的。要求學生自學后加以交流。
板書提示:
1.提出問題:爸爸咳嗽的病因
2.觀察并記錄信息:懷疑與東南風有關
奇怪的東南風
3.分析信息:真的與東南風有關
4.請教別人:爸爸對二氧化碳過敏
5.提出結論:工廠的氣體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
教學研究報告8
一、提出問題的背景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作文教學將為學生進入社會時具備足以適應社會生活的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作文教學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以后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但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普遍存在費時、費勁、低效的問題,許多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時常是敲額頭,皺眉頭,咬筆頭,好半天也開不了頭。究其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作文教學隨意性大,序列性不強;脫離訓練空談作文知識寫作方法;指導方法缺乏針對性,不夠多樣化;寫作量偏少;個別化學習和輔導難以開展;作文教學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不少學生視寫作為畏途。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教”仍然是一個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整個教育都是一個手工操作方式的、勞動密度大而且效益甚微的產業(yè)。基于上述理論和實踐的多方面考慮,我校在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指導下,根據學校的實際條件,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開展了小學作文TV教學實驗,力求借鑒電視散文和MTV的特點,以其動態(tài)可視的優(yōu)點, 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直觀的視聽感受,以達到改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開發(fā)學生自身學習的潛能,達到作文教學整體效率的最優(yōu)效果。
二、研究理論依據
(一)理論假設
本研究以“小學作文TV教學”為主題,其基本假設是:通過設計制作系列“作文TV”課件,并根據“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課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迅速提高寫作水平。設計制作一系列“作文TV”課件,并根據“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新型作文課是我們假定的原因變量,即自變量;實驗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明顯提高,能關心周圍事物,注意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基本了解各類文體的寫作方式,掌握不同的寫作表達手法,能敘述、說明一般事物,發(fā)表簡短議論,會寫日常應用文,做到有內容、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暢,不寫錯別字,養(yǎng)成觀察──思考──寫作──修改──定型的習慣,是假定的結果變量,即因變量。假設這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需要經過實驗加以驗證。
(二)理論依據
1.語文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培養(yǎng)目標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基礎工具”學科, “語文這門學科,它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辯證統(tǒng)一! 作為語文學科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既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事物、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它(包括教師或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3.認識規(guī)律
(1)由內容到形式
堅持從構思內容入手,先解決“寫什么”的問題, 再考慮形式,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2)由寫句、寫段到寫篇,實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先指導學生寫句、寫段,再指導學生寫篇,放緩作文的坡度。
(3)由注意到興趣
小學生受心理、生理年齡特征影響,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非常敏感,特別是直觀、具體的事物或形式新穎、色彩鮮艷的對象,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由注意從而產生興趣。
(4)由模仿到創(chuàng)作
堅持讀寫結合,范文引路,通過模仿,過渡到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自由想象。
4.教學規(guī)律
(1)提高學生認識水平與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緊密結合。
(2)口頭語言訓練與書面語言訓練緊密結合。
(3)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4)勤寫多練。
三、研究目標
研究的目標是:設計制作系列“作文TV”課件,探索一條大面積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教給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養(yǎng)成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想方法,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四、研究過程與管理
(一)研究方法
本實驗研究主要采用自然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并輔之以現(xiàn)場觀察法、問卷法等方法,整體實驗是教學常態(tài)下的單組實驗,不打亂原有的學校班級組織,校內不設對比班和實驗班。
(二)研究思路
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先開展“作文TV”課件攝制及制作,再進行課堂教學實驗運用。在保持實驗教師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先對各年級依據教學大綱要求及學生的作文現(xiàn)狀分段要求,分類指導,分層實施,制訂各年段各單元的拍攝計劃、作文寫作要求、寫作指導、范文、評點等書面資料,然后將制作的“作文TV”課件運用于教學實踐。分批完成實驗方案中的各項任務。
(三)研究步驟
研究的基本步驟是1997年10月──1998年3月為研究的第一階段,主要工作是購置各種硬件設施,制訂完善實驗方案,申請立項開題;1998年4月──1999年8月為實驗的第二階段,主要工作是制作“作文TV”系列課件,舉行全市小學同行的公開課,展示作文教學的各類課型,廣泛征求意見;1999年9月──20xx年12月為實驗的第三階段, 主要工作是召開專家、學者、同行的討論會,作歸因分析,總結實驗的全過程,驗證實驗目標。
(四)研究過程管理
為保障實驗順利進行,我們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強了實驗的`管理:
1.科研意識,形成“改革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共識。
一支科研意識濃厚,教改積極性高漲的教師隊伍,是教學改革的活水源頭。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我們組織教師學習(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小學生心理學)、(楊老師家教)等系列理論、經驗,使教師強烈地意識到當前作文教學的弊端,并愿意為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盡一份努力,作一份貢獻,解放“作文難寫”的苦惱的小學生。
2.培訓師資,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和科研水平。
提高教師的素質是開展實驗的根本保證,承擔實驗任務,對教師來說,無疑是增加了工作量,加重了教師負擔,因而要求教師首先要有奉獻精神。為此,我們一方面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一方面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敬業(yè)愛崗。許多實驗教師利用節(jié)假日,加班加點工作,使實驗按進度如期完成。
承擔實驗任務,既要有敬業(yè)奉獻精神,還要具備過硬的業(yè)務水平和較高的實驗能力,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狠抓教師基本功訓練,主要內容是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一節(jié)優(yōu)質作文課,一篇優(yōu)秀文章,會微機操作和軟件制作。訓練方法是請校外有專長的教師輔導與老師的鉆研相結合。
二是請進來,為提高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我們每期都要請專家教授來校作輔導報告,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三是走出去,全國各地有影響的作文教研活動或培訓班,我校都克服經濟困難,盡力去參加。
四是堅持崗位培訓,走內涵發(fā)展的道路,我們規(guī)定每周半天科研活動,每期每位教師讀一本教育專著,每周記不少于20xx字的讀書筆記,寫2篇實驗心得等,使教師在實驗中學會實驗, 在實驗中提高自身素質。
3.三位一體,加強聯(lián)系,保證實驗教師操作符合要求。
4.加強領導,建章立制,規(guī)范實驗過程管理。
五、研究主要做法
(一)更新教學觀念
改革的關鍵是更新觀念,在小學“作文TV”教學實驗中,我們更新了一系列觀念。
1.變作文教學的單一性、剖析性為多樣性、趣味性。
2.變封閉式的作文教學為開放式的作文教學。
3.變重形式輕內容為堅持從內容入手,邊指導邊實踐。
4.變師授作文為自能作文。
5.變作文中的成人語為兒童語言。
(二)制作“作文TV”光碟
為了使作文改革順利進行,我校按照作文循序漸進的思路,以培養(yǎng)學生自能作文為宗旨,以發(fā)展語言和發(fā)展思維為核心,對一至十二冊作文訓練側重點和訓練要點進行提煉、拍攝并制作出版了一套“作文TV”光碟,以培養(yǎng)寫作興趣、實施愉快教學為動力。
教學研究報告9
一、前言
1.課題研究的背景
20xx年,**市教育局在全市進行的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已進入第三年,我市基礎教育正在努力貫徹實施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實現(xiàn)教育公平;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新課程改革,提高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教育局領導也充分認識到由于一級完中的不斷完善和不斷擴招,我市四個主城區(qū)的二級完中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部分學校生源質量不高,數量不飽,教師待遇上不去,教師積極性受挫,學校管理越來越變形,高中考上線率靠分流。因此,如何發(fā)展特色,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如何真正提高課堂效度,真正幫助學生實現(xiàn)發(fā)展等問題的探索是擺在我市二級完中面前的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與我市教育綜合改革的大背景、大形勢和要求相吻合的,具有較強的時代性,也正因為此,市教育局將【高中文科優(yōu)質教學探索】的課題交給了我們師專附中。
【高中文科優(yōu)質教學探索】的課題是在**教育理論與決策研究中心的專家及**市教育局領導幫助和指導下,針對我,F(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的提出。學校的發(fā)展是以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前提;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發(fā)展是通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來實現(xiàn)的;課堂效度的提高是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發(fā)展的途徑;特色文科學群的構建是【高中文科優(yōu)質教學探索】的具體體現(xiàn)。
2.課題研究的定位
1)特色定位
**市四個主城區(qū)的所有二級完全中學從高中新生錄取分數上看與一級完全中學有很大的差距,我校與昆一中和昆三中的錄取分相差132分,與十中和八中也相差100分以上,這一差距決定了我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特色學科群的建立和課堂教學效度的研究方向,我們的一切工作應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校的實際上。
任何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都離不開“以人為本”,都是為了促進師生的發(fā)展。但實事求是地說,大部分教師對“以人為本”的理解是很膚淺的。課程的內容已從過去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變?yōu)榛炯寄、基本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跨學科跨文化意識等,它們在師生的發(fā)展中同等重要,換句話說,在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時段,每做一件事,我們都要做到以基本技能、基本知識為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跨學科跨文化意識的的載體,讓學生在發(fā)展基本技能、基本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跨學科跨文化意識,試想,如果我們的學生會學習,有信心,有方法,會做事,我們的效率是否會更高?結果是否會更好?尤其在像師專附中這樣的普通中學;谶@一認識,我們認為我校“文科特色學科群”的核心就是“人文特色”。
2)范圍界定
A.本課題所說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指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涉及我校教師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高中考的研究,專業(yè)水平的提升,教法的研究等;同時也涉及提高教學效益的師資隊伍建設等問題。
B.本課題所說的“課堂教學”指我校傳統(tǒng)意義上的每節(jié)課的教學和廣義的由教師按計劃組織的室內乃至校外的學習實踐活動!罢n堂教學”涉及到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問題;也涉及到課堂教學中師生教與學的理念、教與學的內容、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和教與學的管理、教與學的評價等多方面問題。
C.本課題說到的'“效度”,是指新時期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中實際產生的教學效果問題,即通過什么途徑和方法,能夠迅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達到幫助學生夯實知識基礎、培養(yǎng)學習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精神的最佳效果。
D.“策略”指的是達到一個目標所采取的步驟、方法和途徑。本課題所說的“策略”指的是促進我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策略和在普通中學的課堂教學中取得最佳效果所采取的策略。
3.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所學校的好壞并不決定于學生生源的好壞,不能說一級完中高考上線率高,有大批的學生升入名牌大學就算它辦得好;普通中學上線率沒有一級完中高,學生上名牌大學的少就算它辦得差。一所學校的好壞應取決于它是否真正把教師調動起來,是否能夠真正使他的每一個學生是否會學習,會做事,會質疑,會創(chuàng)新,是否意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是否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從具體的操作層面上看,一所學校的好壞取決于學校的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的高低以及課堂效度的好壞;既取決于學校管理評價體系的科學與否,更取決于教師能否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
我校選擇“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策略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度的策略研究”、“文科特色學科群的探索與構建”作為子課題,就是基于這樣一個共識:我校教學發(fā)展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我校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發(fā)展程度;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高低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體現(xiàn);文科特色學科群的探索與構建將為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和課堂效度的提高提供一個平臺。
1)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發(fā)展促進我校辦學水平的發(fā)展。沒有優(yōu)質的教師資源,一所學校的發(fā)展就會成為空話。應當說我校,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十分重視,對各類繼續(xù)教育十分重視,對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要求很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問題,如:不少教師專業(yè)水平的發(fā)展與課堂教學脫節(jié),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與課堂實踐活動脫節(jié);由于對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沒有深刻領會,對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不敢大膽嘗試,如:如何實現(xiàn)合作學習,如何實現(xiàn)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如何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等。
2)無論是學校的發(fā)展還是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是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度。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也是課程改革主陣地,因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中小學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部分,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我!疤岣哒n堂效度的策略研究”要力爭在充分了解我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經驗的基礎上解決以下問題:不同學段和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思路,教學側重點,教學方式,學習方法以及各學科的教學評價體系等,這對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3)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度的策略研究,為重新建構新的教學策略,提供一種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通過課題研究,抓住“實踐與活動”、“合作與交往”“差異發(fā)展”這些重大命題,探討通過教與學活動,個體與群體的交往活動,學生是如何學會學習、學會發(fā)展的。在強調教學過程的實踐性、文化性及主體性等特質基礎上,將實踐活動、交往、主體性作為理論基石,為重新建構現(xiàn)代教學的教學策略理論框架,提供一個新的解釋系統(tǒng),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思辨的提升,理性的思考。
4)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度的策略研究,揭示課堂教學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和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通過研究,幫助教育工作者反思和克服當前教育實踐中不合理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徹底擯棄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壓抑學生發(fā)展,以及目前在急功近利價值取向影響下所造成學生虛假發(fā)展的嚴重弊端,增強實踐活動的規(guī)律性與目的性,增強教育改革的意識,明確課堂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研究的方向和主題,整體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5)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度的策略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解決課堂教學上的諸多問題和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困惑和辦法,可以尋求到或構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時代要求,又帶有學校特色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課堂教學辦法,為如何通過課堂教學這一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提供可行性強和有推廣價值的策略。當然,教無定法,學無定式,我們的研究不是僅僅找出幾種教學模式,而是努力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同時在研究的過程中,也會促進我校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的提高,促進教師的成長,促進學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提高我校整體辦學水平和質量。
這一課題的研究,不僅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針對性,而且通過大家的積極探索會形成豐富多彩的、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有較高實效性的新課堂教學策略。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通過課題研究,爭取達到以下六個目標:
1、樹立“以師生發(fā)展為本”,重視提高教師個人素養(yǎng)和課堂教學效度的理念;
2、探索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3、全面推進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的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4、優(yōu)化教學過程,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
5、提高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開展課堂教學的能力,培養(yǎng)研究型教師;
6、提高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育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使學校成為務實型和研究型學校,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7.構建文科特色學科群,為我校教師提供更廣闊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平臺,為學生提供發(fā)現(xiàn)特長,發(fā)展情感,樹立信心,構建策略的平臺。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本課題研究分總課題、子課題二級。總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圍繞:
。1)圍繞新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度的教育理念;
(2)構筑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又有我校特色的高效、有創(chuàng)新性的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3)構筑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又有我校特色的文科特色學科群;
。3)探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教學策略;
。4)探索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度的方式、方法和途徑;
。5)建立新課程理念下的促進提高課堂教學效度的評價體系;
。8)建立新課程理念下的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和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度的管理評價體系
。6)提供一系列解決學校課堂教學及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的可操作的策略;
。7)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和科研素質,培養(yǎng)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的策略;
。8)建設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的學校,提高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育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9)普通中學學情學力研究
。10)高中文科課堂教學效度研究及改進措施探索
(11)教師專業(yè)進修與教學能力同步發(fā)展模式探索
。12)文科學習活動在校園文化構建中的價值
(13)教學數據庫的建設與應用
2、總課題下設若干子課題,各年級,各教研組,各職能部門,各備課組和個人組合及個人,可以圍繞總課題的內容,結合各部門和各學科的特點和需要,設計子課題。研究目標和內容要符合總課題的要求。
三、課題研究的原則、方法和實施
(一)、本課題研究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研究“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時,要研究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完成課堂教學的各項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2、主體性原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有利于學生發(fā)展制定教學策略,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過程。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重視培養(yǎng)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在教學中要體現(xiàn)教學的民主性、科學性和實踐性。
3、發(fā)展性原則。學校的管理應關注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應以構建有利于促進教師發(fā)展的管理評價體系為切入點;教師的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4、“滲透性”原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作到教書育人,關注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在學科教學中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文以載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和實踐性,各部門要組織好教師,緊密結合學校教學實際,通過實證分析和理性思考,邊研究邊總結,以取得研究的實際效益。
首先,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全面把握近年來課程改革的進程、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問題,以及經驗與不足。從而使課題研究有一個較高的立論點。
第二、調查研究。通過對教師觀念與教學行為分析(包括觀念、經驗、教學特色與存在問題);對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方式類型水平的現(xiàn)狀調查(涉及學科差異、年級差異、性別差異),把握課題研究的起點和基礎,加強研究的現(xiàn)實性和針對性。
第三、本課題主要采取行動研究的方式。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對不同課堂教學方式的意見,在實踐中探索學生歡迎的、高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在理論的指導下進一步總結、推廣。
總之,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相結合,實證研究與專題研究、典型個案研究相結合,強調重點,突出特色,以保證研究的合理性及實踐效益。
為了更好地開展課題研究,特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和專家組。
課題領導小組:李紅
副組長:王樹華
(三)課題研究各階段任務
1、20xx年9月-20xx年10月子課題申報、審批階段
凡要參加課題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和個人在20xx年10月30日前將課題申請報告課題專家小組,經專家組審查批準后,立項,開始課題實施。在實施過程中組織專家到場指導。
2、20xx年11月準備階段
組織隊伍;確立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理論培訓;現(xiàn)狀調查。
3、20xx年12月~2010年5月課題研究實施階段和期間,將分別舉行多次專題性學術研討會,及時交流研究成果和研究經驗,同時不斷發(fā)現(xiàn)存在問題并提出對策。
20xx年10月和2009年10月中期檢查
將在20xx年和2009年10月根據各課題組進展情況,組織專家對各組承擔的子課題分別進行中期檢查,交流、總結和推廣優(yōu)秀成果。
4、2010年6月結題
——收集、整理子課題結題報告。
——撰寫總課題結題報告。
——總課題結題大會。
——經驗成果在教學實踐中推廣應用。
四、課題成果
課題成果將以論文、教案、光盤、總結、資源庫、書等形式呈現(xiàn)。
五、子課題例舉
1.文科特色學科群的探索與構建
《理科課堂教學中師生互相研討、互相尊重與創(chuàng)新的實效性的問題》
《實現(xiàn)民主、開放、務實的理科課堂教學過程》
《從理科教材中挖掘幽默素材》
《理科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
《在理科教學中構建民主、和諧和合作的教學模式》
《教師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與人文特色》
《藝術與文科學科群》
《教師個人的人文修養(yǎng)與課程建設》
《師專附中學科人文特色的探索》
《實現(xiàn)民主、開放、務實的課堂教學過程》
《普通中學教學過程中人文關懷的意義》
《師專附中選修課與研究性學習》
《師專附中選修課與校園文化建設》
《師專附中選修課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的發(fā)展》
《師專附中選修課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和素養(yǎng)的提升》
《在普通中學開設選修課的必要性研究》
2.“提高課堂教學效度的策略研究”
《樹立務實的素質教育新觀念,推進可行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
《師專附中高中文科課堂教學效度研究及改進措施探索》
《師專附中高中學生學情、學力研究》
《師專附中初中學生學情、學力研究》
《師專附中高中學生理科學習策略研究》
《師專附中高中學生文科學習策略研究》
《探究和轉變阻礙師專附中課堂教學效度提高的舊理念》
《構建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學科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研究》
《正確處理素質教育與高考的關系,樹立全面地評價教學效果的觀念》
《教材取舍中的民主與創(chuàng)新問題》
《清除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抑壓民主創(chuàng)新與浮躁浮夸的思想》
《樹立重視實效性的課堂教學模式和結構多樣化的思想》
《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師生共同發(fā)展》
《“探究與合作”課堂教學模式的效度研究》、
《促進學生增強信心和發(fā)展學習策略的課堂教學模式或教學組織形式的實踐與探索》
《初中不同年級學科教學策略和模式探索》
《高中不同年級學科教學策略和模式探索》
《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建構與檢測》
《課堂教學質量與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的落實》
《改進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的被動局面,提高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積極性的方略》
3.“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策略研究”
《在普通中學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意義研究》
《師專附中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師專附中教師教學能力調查研究》
《師專附中校情研究及對策》
《構建不同學段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
《師專附中高一年級教學管理評價體系研究》
《學科教學評價重點內容研究》
《提高師專附中教師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
《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模式的探索》
《高考命題思路研究》
《中考命題思路研究》
《學科高考必考點、?键c研究》
《學科中考必考點、?键c研究》
《師專附中高一年級學情與教學策略研究》
《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制約師專附中學生學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多媒體教學中提高教學校讀的教學策略研究》
《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師生共同發(fā)展》
《讓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充滿務實創(chuàng)新的生命活力》
《務實、創(chuàng)新型研究性教師的培養(yǎng)途徑與方法》
《建立課堂教學中新型的師生關系可行方略》
《教師專業(yè)進修與教學能力同步發(fā)展模式探索》
《教學管理評價機制研究》
《師專附中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師專附中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結束語
本課題研究,主要以**教育理論與決策研究中心的專家及**市教育局領導為依托,組織全校有志于此項課題研究部門和個人參加,從我校各部門和個人的特點與實際出發(fā),廣泛探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度,探討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與方法,探討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策略,探索適合我校辦學理念的文科特色學科群,為推進我校素質教育,為實施新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探索出有益的途徑。
教學研究報告10
這次綜合性學習是學生在繼上冊《遨游漢字王國》綜合性學習之后的又一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主要是通過了解信息的傳播途徑及
其發(fā)展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這次活動我們設計了前期準備、過程指導、匯報評價三個環(huán)節(jié)組織和學習。使學生在這次活動中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收獲。另外,我把這次活動的最終評價權交給了學生,這也體現(xiàn)了活動中學生全體參與的主動地位。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首先制定出活動計劃,然后將計劃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供大家一起見證其活動實施情況。隨著學生活動實踐能力的提高,教師組織管理能力逐漸變成引導和交流的合作方式。我們在他們活動中發(fā)表意見,然而對于全權參與整個研究過程的小組成員來說,他們則更有權力爭取他們自己的意見。在調查研究活動中教師成為了他們的合作者,給他們出主意,提意見。通過集體匯報,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的良好環(huán)境。通過成果的展示和交流體現(xiàn)課題研究報告的價值。為學生在此提供創(chuàng)造的機會和學會欣賞別人的機會。
匯報同學從精心準備到展示,大大提高了其實踐能力。
在他們自評和互評的同時,也逐漸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實踐中得以保持和修正。通過調查活動,學生從調查中提高了采訪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學會統(tǒng)計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經過這次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探究素質,而這些素質都是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益的。
但在學習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調查研究,并學些研究報告的教學中,由于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活動,也是第一次寫研究報告,老師在這之前的學情分析不夠,活動之前的鋪墊做的不扎實,過程指導不夠細致,過于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導致一部分學生的調查研究流于形式,不過踏實。比如有的研究的課題選擇沒有可研究的價值;有的`信息獲得的渠道單一,只有網絡;還有的干脆就在網上搜到了一篇現(xiàn)成的研究報告。
通過反復的思考,找原因,我覺得對于第一次接觸這種調查研究活動的孩子,還是只能通過具體指導一種課題的研究過程,讓孩子初步了解該怎樣做研究,寫研究報告。首先圍繞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又與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課題,帶領同學們從各種不同途徑,來獲取信息,可以是問卷調查,詢問父母,上網查找等,然后一起將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統(tǒng)計,得出結論,最后指導如何將其寫成研究報告。
我想,這一次的失敗不能說明什么,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成功就會不遠了。
教學研究報告11
1.前言
對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界定,主要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通過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按照一定的教學計劃,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整合,使學生整體得到進步,能夠更好的掌握和應用會計知識,在實務操作方面達到一定的要求和標準。驗證教學是否有效,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學生是否達到預期的標準和進步程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從提高教師的整體能力入手,也行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教育,使學生正確的面對會計實務課程,主動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的技能。高職院校在對會計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同時,應適應整體的教學體制,加強對會計實務教學的重視程度,挖掘學生的潛力,通過對會計知識進行更新,來保證學生所掌握的技能與社會發(fā)展相協(xié)調,提高會計實務教學的有效性。
2.高職會計實務課堂教學現(xiàn)狀
2.1教學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在進行會計實務教學時,教師習慣于傳統(tǒng)的講授模式,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偏向于理論知識,在實踐方面缺乏重視。會計選擇及相關規(guī)定不斷變化,教師應對教材和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改編,做到與時俱進,保證學生所得到的知識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課堂教學中,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學習上缺乏自主性,在教學效果上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對于會計實務的教學,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之外,還應對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進行提高,高校中普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缺乏實際應用能力,對于知識并不能進行靈活的應用,無法掌握會計工作的具體流程。2.2缺少會計電算化實訓。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推動,在會計行業(yè)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會計記賬工作由傳統(tǒng)的人工處理轉為計算機,因此,會計人員必須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相關功能,明確會計軟件的相關使用原則。雖然部分高校采用實踐教學方式,但在財務軟件方面較為落后,不能與企業(yè)進行接軌,與企業(yè)的實際應用軟件存在差別。同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本身課時有限,教師更為注重理論的講解,使學生實際操作的時間較為短暫,無法達到訓練的目的。由于實訓方面的缺陷,使學生在會計實務的操作實踐方面存在欠缺,不能熟練的應用財務軟件,在專業(yè)技能方面無法達到企業(yè)的要求。2.3會計教學體系可行性較差。高職學生的培養(yǎng)主要注重職業(yè)技術和能力,對于會計行業(yè),尤其需要從業(yè)者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計算機軟件熟練的進行記賬審核等基礎性工作,將企業(yè)的財務理清,并通過財務報告將其顯示給相應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并不能接觸到實際工作涉及到的流程,只是在對賬務處理進行書面上的學習,對于不同的事件,如企業(yè)的銷貨收入、應付職工薪酬、貨幣資金等,學生只是掌握基本的記賬原理,明確借貸雙方所記錄的事項。在進行學習時,更多的是想我賬務處理原則和要求,而對于企業(yè)日常發(fā)生的實際情況,并不具有明確的會計概念。因此,學生在就業(yè)時,專業(yè)技能方面缺少一定的鍛煉,不能立刻進行會計工作,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培訓工作,在工作的選擇上不具有優(yōu)勢。
3.會計實務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3.1會計實務是對會計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延伸。會計理論教學是給學生進行一定的知識梳理和知識體系的構建,側重于對概念性知識進行介紹,學生在進行學習時,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一步步分析,但并不清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會計是一種具有實踐性的學科,理論的學習是為了實際操作打基礎,通過會計實務的學習,可以更好的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和挖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通過對會計實務的學習,可以進一步深化會計基礎知識,明確會計理論的形成,更好的掌握相應的結構框架,對會計理論中無法講解的知識進行補充和完善,保證會計信息的全面性,優(yōu)化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通過實踐對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自己欠缺的知識進行完善。3.2糾正和規(guī)范學生的會計工作行為。在進行會計實務教學時,既涵蓋了會計職業(yè)道德實務,也涵蓋了會計相關法律法規(guī)實務,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意識,避免在工作中出現(xiàn)問題。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糾正,避免學生養(yǎng)成習慣,違背職業(yè)道德即相關法規(guī)。通過會計實務的.教學,是對實際工作情況的模擬,按照一定的從業(yè)標準要求學生進行實踐,可以對學生的相關會計行為進行約束,教師做好一定的指導工作,對學生操作中存在的違規(guī)現(xiàn)象進行提醒和糾正,培養(yǎng)學生具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素質。會計本身涉及企業(yè)的財務,關系到企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對于從業(yè)人員的道德要求就更加值得重視,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可能涉及到法律的制裁。3.3有助于學生提前掌握工作要求。會計實務的教學,是通過一定的計算機軟件和相關技術,模擬企業(yè)的經營活動和相關的財務工作,使學生提前接觸企業(yè)的會計工作,更好的明確相應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快速的掌握相關技能,從學習中挖掘工作重點,對企業(yè)所需要的人才方向進行分析,補充和提高自己的相關能力,使自己能夠滿足企業(yè)的要求,適應企業(yè)的發(fā)展,為企業(yè)帶來一定的效益。會計實務教學是對會計理論學習與企業(yè)會計工作進行連接,有效的使二者之間的距離縮短,提高學生對工作的適應能力,保證學生的相關實踐技能,縮短學生上崗后的培訓時間,減少企業(yè)的培訓工作。
4.提高高職行業(yè)會計實務課堂教學有效性建議
4.1采用反復會計實務實訓教學模式。會計實務內容復雜,對不同的經濟業(yè)務的處理選擇不同,由于會計準則、會計法規(guī)等行業(yè)相關政策不斷發(fā)生變化,在進行教學時,應逐漸滲透和修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本身存在一定的遺忘的可能,因此,應進行反復的訓練,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會計實務實訓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隨學隨練的方式,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之后,讓學生進行自主性訓練,提高對業(yè)務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期中或者期末時,可以進行一次綜合性的實訓,將知識串連在一起,對前段時間的知識進行梳理和回顧,加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4.2拓寬會計實務知識的涵蓋范圍。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關聯(lián)性,知識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在進行會計實務教學時,可以在內容中結合稅務、事務所、財務、工商等政府行政部門及監(jiān)督部門的相關實務工作,對會計工作中涉及的各個行業(yè)的工作內容進行分析,更好的配合各部門的工作。隨著教學體制的改革,教學內容應進行一定的擴充,避免局限于書本,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靈活作用能力,將課外與課內知識串在一起,有助于學生對整個知識框架的理解。同時,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辦公能力以及職場能力也行進行一定的訓練,工作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綜合能力,因此,在進行會計實務教學中應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進行挖掘和訓練。4.3提高會計教師對于的整體素質。對教師應進行適當的培訓,鼓勵教師進行繼續(xù)教育,呼吁教師進行進修或者脫產學習,對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進行實時更新,同時積累一定的行業(yè)經驗,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通過創(chuàng)新性思維進行教學模式的更新。另外,高職院校可以聘請企業(yè)資深的會計人才到校園進行指導,定期安排教師到企業(yè)進行實踐,完善教師的實務操作經驗,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保證教師之間的知識體系趨近相同,聘請會計師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或者報告會,對企業(yè)在會計實務工作中的信息進行分享,提高教師的職業(yè)能力,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培訓。
綜上所述,會計實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身取決于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在完善教師隊伍的同時,對學生也行進行一定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會計實務的認識,正確的對待會計實務課堂教學,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互動,按照教師的思路和計劃進行學習。同時,對自己欠缺的地方及時進行改善,提高自己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能力,并進行一定的運用。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來完成整個會計實務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和企業(yè)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秦紅霞.基于技能型的高校會計實務教學模式構建[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xx(7)
。2]湯雯馨.會計電算化和會計實務教學的有效結合[J].黑龍江科學,20xx(1)
教學研究報告12
“雙減”推進已經深深的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時代賦予了課堂教學新的課題,給予它進一步改革和發(fā)展的新機遇,同時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挑戰(zhàn)和考驗,教學革命更是勢在必行。如何讓我們的教學更適合當前的教育形式,如何讓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如何實現(xiàn)教學革命,這是擺在所有老師面前的新考卷。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怎樣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優(yōu)化作業(yè)、提高作業(yè)質量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意見(簡稱)》出臺之前,許多學校已經對課后服務進行如火如荼的探討,尋找最佳課后服務的措施方案!半p減”?政策將教育職能更多地從社會轉回到學校,要真正落實“雙減”政策,我認為,學校應做好四個方面的“加減法”。
一、“減”作業(yè)數量,“增”作業(yè)質量
以往教師為了提高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采取題海戰(zhàn)術、刷題行為。這樣,既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也妨礙學生全面發(fā)展。而作業(yè)又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與補充,通過作業(yè)訓練,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與掌握情況!皽p少”作業(yè)量,不只是簡單的減少題量的布置,而是對作業(yè)的有效性進行研究。要求教師依據學生認知水平與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作業(yè)習題。依據“雙減”政策要求布置適量的作業(yè),避免“題海戰(zhàn)術”。對于簡單的抄寫類、計算類、背誦類作業(yè),只能讓學生停留在記憶層面,作業(yè)的目的也只是呈現(xiàn)結果,對這些作業(yè)要進行不斷地改進,設計的作業(yè)應突出實踐性、綜合性、開放性與層次性,要求教師布置彈性和個性化的作業(yè),克服機械、無效作業(yè),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yè)。在設計作業(yè)時,應設計難易有別、層次不同、形式多樣的彈性作業(yè),讓學生自主選擇,這樣,使優(yōu)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以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因此,“減少”作業(yè)數量前提下,要求教師應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精心選擇一些好的習題,創(chuàng)新作業(yè)的內容與形式,鞏固所學新知。還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作業(yè)題,讓學生樂于完成、積極探索,且有趣味性、挑戰(zhàn)性與開放性,有利于知識鞏固與綜合應用的作業(yè),提高作業(yè)的質量。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運用多種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認識事物,鼓勵學生以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思考、分析與解答,這樣,學生做起來才會樂此不疲,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
二、“減”課外輔導,“增”課后服務
充分利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科學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對部分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輔導,解決好“學足學好”的問題。為此,學校要關注學生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盡量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讓學生真正在學校動起來、樂起來,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解決好“課外增能”的問題。減少因“課內不足課外補”的校外培訓現(xiàn)象,增加課后活動,提升課后服務的`種類。
課后服務應采取分類輔導辦法,即對學困生可采取了“低起點、小步走、快反饋”的措施,以滿足他們的成功感,消除恐懼心理,促進學習興趣。對中等生可采取了“基本技能著手、半扶半放”的措施,布置一些與例題相近或稍有提高的以技能性、能力性為主的作業(yè)題,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對優(yōu)等生我們采取了“高起點、快節(jié)奏、一放到底”的措施,布置一些以綜合性、探討性、挑戰(zhàn)性為主,且難度稍大的作業(yè)題,以發(fā)揮他們學習中的智慧與能力,滿足他們不斷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
課后服務還要針對學生特長,開展豐富多彩活動,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課后服務不等同于課后托管,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提升課后服務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強課后服務的水平。學校應充分挖掘校內外各方資源,努力提供文體藝術、科學探索、勞動教育、興趣社團等多種服務項目供學生自主選擇,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勞動技能和個性特長。
三、“減”課外補課,“增”課堂效率
《意見》指出,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梢,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同時,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少因“課內不足課外補”的校外培訓現(xiàn)象,努力提高課堂教育質量,用課堂的高效來換取學生的低負擔。減少用刷題等簡單粗暴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做法,采取“以問題驅動引領學生學習,以合作學習引領學生探究,以自主學習引領學生體驗學習過程等”方式。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又呈現(xiàn)低負高效。這樣,對于教師要求更高了,平時更要認真?zhèn)湔n、精心預設教案、深入研究,努力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與業(yè)務能力,不斷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由于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課堂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情況。為此,教學時,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了解學生認知起點,科學合理組織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合作交流,體驗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遷移與運用,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同時,教師要適時、有效地運用提問、引導、點撥、欣賞、激勵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內需,真正做到“輕負擔、高質量”?傊,要想讓課堂高質量,首先我們要解決好“課堂增效”的問題,這樣才能讓“課外減負”成為現(xiàn)實。
四、“減”課業(yè)負擔,“增”發(fā)展空間
“雙減”減的是學校、教師、家長以及校外培訓機構強加給學生的不必要的學業(yè)負擔,減下的這些負擔,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這樣,要求學校應提供場所,提供材料,配備導師,還要精心安排,認真組織,開展活動,努力做好課后服務,拓展學生的發(fā)展空間,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
學校應充分利用課后時間和學校的各種活動資源,如學校圖書館、閱覽室、書法室、舞蹈室、科技室、實驗室、體育館等資源或場所,開展文體、藝術、科技等各種有益活動。這樣既可減輕家庭負擔,又有效地開展興趣小組活動,還可以“增加”學生的發(fā)展空間。同時,在課后服務時,學校還應針對學生的愛好特長,組織學生開展文體、藝術、科技等興趣小組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與個性化發(fā)展。并且將課后服務分成為必修與選修兩個方面,在必修方面增加體育鍛煉內容,以增強學生體質、掌握運動技能,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衡發(fā)展。選修方面就是依據學生興趣特長,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
教學研究報告13
一、課題研究工作匯報
課題自立項研究以來,我本著“勤奮嚴謹、創(chuàng)新高效”的原則,先是對實驗班級的學生自主參與音樂學習的現(xiàn)狀進行細致的了解和研究分析,針對目前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弊端尋找相應對策,找準切入點進行實驗研究。由于該課題是在前沿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結合點上進行的,結合行動研究法的特征,本課題研究遵循“學習思考實踐探索反思總結驗證提升”的基本程序組織實施,扎扎實實地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研究工作。
1、學習思考,明確目標
自課題立項以來我認真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教育教學理念,深刻領會課改對音樂教學的要求,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其次,我有選擇地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專著及關于音樂教學的系列文章。通過學習與思考,進一步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方向。
2、立足課堂,實踐探索行動研究,不能離開行動,而且必須在行動中研究。為此,我立足課堂,堅持結合教學實際,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并尋找對策,逐步完善。首先確立形成學生自主參與音樂學習的操作方法,根據具體情況,扎實開展課題研究。課題立項以來,我圍繞“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設計中如何凸現(xiàn)學生自主參與方式的培養(yǎng)”、“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等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反思總結,形成風格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探索,掌握了被自己肯定的教學方法,并逐步形成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在課題研究中,我把學生情況、工作情況和研究進展情況隨時記錄下來,其目的是把指導自己行動的理念當作自己思維的對象和內容,在自己的意識活動中自覺地返回自己,從而超越自己。如:對“了解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這件事進行反思,那么就要在時間、廣度、態(tài)度上考慮: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包括思考、討論、實踐、交流)所占總課時比例是多少?參與人數與總人數比、參與活動感官種類(口、手、腦、眼、耳、四肢等)、課堂氣氛活躍程度是主動還是被動等等?傊,反思提供下一步行動以更確當的'指導。
4、驗證提升,總結歸檔
這是課題研究最關鍵的一個階段。在基本完成課題提出的研究目標后,我對一年來開展的各項活動和研究工作進行全面的分析、驗證和總結,對平時積累的資料進行認真梳理研討。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驗證反思總結后的結論;
二是使自己的教學技能趨于成熟。讓自己對實驗研究過程有個全面的認識與提高,并總結歸檔出大量的研究材料,總結出研究成果。
二、課題研究工作體會
為了做好課題研究,我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好三件事:
一是爭取領導支持。我勤向領導匯報,使校領導了解課題,了解我所做的工作,了解取得的成績和遇到的困難,有些事務盡力邀請領導參加,征求他們的意見,這樣,他們對我的工作無論從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給了我巨大的支持。
二是勤奮學習。開題以來,我認真學習相關的教育理論專著、書刊,主動請教行家里手,咨詢求教;積極撰寫教學心得、研究論文;
三是勇于實踐,開動腦筋,分析學生基礎、觀察學生特點、總結教學的得失,設計行之有效的實驗操作方法。成功了,繼續(xù)堅持;不成功,及時調整修改。
毋庸置疑,我在課題研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比如知識經驗和能力不足,研究手段、措施不夠先進,有些學生不完全適應等等。盡管如此,我覺得“農村小學生自主參與音樂教學策略”符合我們農村小學教學實際。通過課題研究,學校增添了科研活力,教師激發(fā)了學習鉆研熱情,學生獲得了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育。雖然有收獲,但我不因此而滿足,因課題有結題之日,而教學科研沒有終結之時。我將繼續(xù)實驗、研究、探索、總結,充分地將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使之優(yōu)化,使之完善,使之更科學合理,為農村小學音樂教改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教學研究報告14
英語詞匯教學主要是針對英語單詞、詞組、慣用法的含義、搭配和用法以及基本構詞法等的教學。詞匯是語言三要素之一,是語言大廈的磚和瓦。一定的詞匯量是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的基礎。生動、高效地進行詞匯教學,養(yǎng)成正確的詞匯學習習慣,掌握詞匯記憶和拼寫技巧,是學生盡快提高英語水平的必要條件。詞匯教學任務重,貫穿教學活動始終,教學技能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英語詞匯教學內容有三個:
1.詞音教學
英語詞匯教學包括對詞的音、形、意的教學。教英語單詞,首先教它的正確讀音和意義。把詞音讀準了,詞義理解正確了,才會為以后記憶單詞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理解了正確的詞義就可以運用。學習英語單詞讀音時通常有三點容易被學生忽視:詞中的失去爆破、詞重音、發(fā)音與單詞拼寫不一致。
大家知道,在一個意群中有時詞與詞之間存在著失去爆破現(xiàn)象,iboughtausedcarthispas!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一個單詞中也有失去爆破現(xiàn)象。在doctor[dd(k)ta]和blackboard[blze(k)bo:d]兩個詞中,爆破音lk/就要失去爆破,即有發(fā)音部位但不發(fā)出聲音。因此,在英語教學初級階段,為了引起初學者對失去爆破現(xiàn)象的重視和便于他們在課下自己練習,教師在教單詞讀音時,不妨用“()”符號標示出失去爆破的音。
實踐證明,詞重音也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因此教師要提醒學生充分意識到詞重音的重要性。因為有些英語單詞的拼寫形式完全相同,但重音一變,詞性也就發(fā)生了變化。in—crease『’inkri:s]是名詞,而[infkri:s]則成為動詞。有些拼寫完全相同的詞,重音一變,不僅詞性有變,而且連音素的發(fā)音和詞義也起了變化,product[’prodju:s]是名詞,含義是“產量或產品”;
而[praidju:s]是動詞,含義是“生產或制造”。英語中還有一些字母拼寫相同的單詞,重音一變,詞性雖然不變,但音素的發(fā)音和詞義卻有較大的變化。recol-lect[lrekallekt]是動詞,是“回憶”的意思,而recollect[’ri:koflekt]是動詞,是“重新集合”,“恢復”,“振奮”之意。
2.詞形教學
英語單詞的拼寫也是英語詞匯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掌握單詞的拼寫是記憶單詞和讀單詞的重要條件。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拼寫、拼讀規(guī)則,將詞的拼讀、拼寫同詞的讀音聯(lián)系起來,這樣便于記憶單詞。
英語是拼音文字。單詞是由字母組成的',字母代表發(fā)音。但是英語經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由于歷史原因和受多種語言的影響,有許多詞的拼寫與讀音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在一些單詞中,有的字母不發(fā)音,單詞make和late中e不發(fā)音。然而,有時一個字母卻代表幾種不同的發(fā)音,如元音字母o就有幾種不同的讀音,home[haum],hot[hot],whose[hu:z],bottom[ibdtam]。有時兩個發(fā)音又代表多種不同的字母或字母組合,元音/3u/可代表note中o的發(fā)音,boat中oa的發(fā)音,glow中ow的發(fā)音等。這種音形不一致的情況是學生學習和記憶單詞的難點,也是教師進行詞匯教學的重點。這并不是說英語單詞的拼寫與讀音是沒有規(guī)律的,相反,大部分的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人們在長期使用和學習英語語言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些讀音規(guī)則。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單詞與讀音規(guī)則結合起來學習,運用拼讀規(guī)則,按照音節(jié)讀單詞,以提高學生記單詞的速度。
3.詞義教學
對學生來說,詞匯學習指的是學習單詞代表什么意義。詞匯教學和學習的目的是把詞匯變成有意義的刺激,使之與一定的概念聯(lián)系起來。章兼中說,任何語言的單詞都是代表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概念。這種代表關系是約定俗成的。然而,各種語言中的詞匯所代表的概念不完全相同,比如漢語和英語單詞所代表的概念之間的關系有以下兩種:①有些英語單詞和彝語詞所代表的概念完全相同。②有些英語單詞,一個詞可以代表彝語中的幾個不同的概念,如英語的grandfather代表漢語的“祖父,外祖父,老大爺”;
英語的uncle代表漢語的“叔父,伯父,舅父,姑父,姨父”等。
可見,英漢兩種語言中除了部分單詞所代表的概念完全相同外,其余單詞則代表著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體系。因此,章兼中說,教詞匯的意義就是要指出兩種語言詞匯所代表的共同概念體系和不同的概念體系的區(qū)別;
掌握兩種語言詞匯的個性與共性,使學生逐漸形成既要與母語不同的概念體系,又要在其基礎上形成相對應的交叉聯(lián)想體系。
教學研究報告15
一、研究背景
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改革音樂課堂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勢在必行。讓學生在單學科中學到多學科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怎樣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多學科知識的教學,是我們一線音樂老師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國家教育部的《音樂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的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
二、概念的界定
音樂綜合活動實踐課的教學內容是以音樂為主線、結合多學科知識,綜合而成。學生在音樂課課堂教與學的過程中,不但學習音樂(以學習音樂為主要目的),同時還應兼學到其它知識。以這樣的形式而進行的音樂課才是音樂綜合實踐課。它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發(fā)展趨勢,這樣的“綜合”有益于改變人格的片面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諧化發(fā)展。它是以一種新的形式、新的姿態(tài)擠身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行列中。音樂綜合活動實踐課是音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發(fā)展,體現(xiàn)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
三、理論假設
1、實踐證明學生接受音樂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接受音樂教育的廣度與深度影響著其他素養(yǎng)的提高與音樂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廣闊的視野、開放的勢態(tài)。
2、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看,各藝術門類本是源于一家,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這種固有的融合趨勢與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存在著某種同構關系。
3、從學生的心理學角度看,綜合活動實踐課中存在的“通感”這一心理現(xiàn)象,使各學科或同藝術類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必要和可能。
四、研究目的
1、確立起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摒棄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片面地追求音樂的“雙基”教學,實現(xiàn)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的以“審美體驗、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社會交往、文化傳承”的音樂教育價值。
2、尊重了學生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方法和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3、能夠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訓練,對學生進行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五、研究內容
1、把包括感受與鑒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文化等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各個方面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2、把音樂與包括舞蹈、戲劇、美術等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3、把音樂課程與包括語文、歷史等在內的或與音樂教學有關的非藝術課程適當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4、把音樂課堂教學有意識地與音樂課外活動結合起來。
六、研究方法
1、調查法:建立課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數據。
2、實驗研究法:所開設的實驗班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同時喑設對比班。
3、文獻研究法: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進行比較、篩選、吸收、運用,并結合本研究加以創(chuàng)新。
4、經驗總結法:依據研究目的,把實踐獲得的結果,進行總結提高,最后上升為理論.
【教學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教學研究報告02-23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03-29
丁丁的研究報告教學設計07-13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04-19
課堂教學研究報告02-12
閱讀教學課題研究報告01-17
【實用】小學教學研究報告03-15
教學研究報告范文通用04-30
教學研究報告與論文的區(qū)別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