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種動物的認識學習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三年級時學生們已經(jīng)研究過周圍的動物,再加上日常生活的積累,已經(jīng)有了許多關于動物的知識。又通過本單元第1課《校園生物大搜索》,第2課《校園生物分布圖》的學習,學生更加了解了他們所熟悉的校園中生活著的各種各樣的動物。那自然界會有多少種動物?這個問題必然會引發(fā)學生了解動物種類的極大興趣。如果讓學生說,每個學生能說出的動物名稱都將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動物怎樣科學地分類,學生們并不清楚。基于這樣的原因,本節(jié)課以學生常見的動物為研究基礎,讓學生通過分類的.活動感受動物的種類繁多,從而進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樣性,提升學生的分類能力
科學家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其中骨骼中有沒有脊柱是分類的依據(jù)。根據(jù)六年級學生的經(jīng)驗和思維特點,他們理解鴿子、狗、鯉魚等動物是脊椎動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這也必將為本節(jié)課繼續(xù)研究鳥類、哺乳動物、魚類、昆蟲類打下基礎。同時也為今后學習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節(jié)肢動物等更多類別的動物打下一個很好的鋪墊。
鳥類、魚類、哺乳動物、昆蟲類身體特征比較明顯,這些類別中的動物也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通過對比觀察,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生物的身體特征給生物分類的能力,進一步體會分類是研究動物的基本方
學情分析
這一節(jié)課與“多種多樣的植物”的內容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以學生對動物種類已有的經(jīng)驗中為研究基礎,讓學生在給動物的分類中,感受動物的多種多樣,進一步建立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茖W家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其中骨骼中有沒有脊柱是分類的依據(jù)。六年級的小學生有過多次研究動物的經(jīng)歷,根據(jù)他們所做的課后作業(yè)得知,他們已經(jīng)認識到地球上的動物是多種多樣的,自己已有一定的認知水平給常見的動物分類了。但有時候他們會認為無骨骼的動物就是無脊椎動物。其實,無脊椎動物無骨骼或僅有外骨骼,無真正的內骨骼和脊椎骨;脊椎動物有內骨骼和脊椎骨。這是他們最常見的誤區(qū)之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B、鳥類、魚類、昆蟲、哺乳動物都具有各自的身體特征。
2、過程與方法
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夠按照鳥類、魚類、哺乳動物、昆蟲類這個標準將常見的動物進行分類,并能給這些類別的動物增添成員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夠欣賞并感受大自然因動物的多樣而美麗。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A、知道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能夠說出一些脊椎動物的名稱。
B、認識鳥類、魚類、昆蟲、哺乳動物都具有各自的身體特征,并能夠給這些類別的動物增添成員。
2、教學難點
知道給常見的動物分類的科學標準是按照鳥類、魚類、哺乳動物、昆蟲類等類別來分類的。
【對種動物的認識學習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喜歡的一種動物》教學設計03-0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3-3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2-23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8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1-29
倒數(shù)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3-30
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04-11
《對鮮花》的教學設計05-19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