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15篇(熱)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誦讀《三字經(jīng)》原文“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一段,理解其義,達到熟讀成誦。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拍鼙皇廊朔Q頌。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學重點:
實踐中達到朗讀成誦。
教學難點:
知道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拍鼙皇廊朔Q頌。
教學準備:
課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這幾天,我們這兒都是陰雨綿綿,給我們上學和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從上月底開始已經(jīng)連續(xù)下了9天大暴雨,范圍波及15個市縣,受災人口達164.8萬,海南萬寧特大暴雨中心區(qū)致經(jīng)濟損失約5億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暴雨過程。水災如此嚴重,我們不得不說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個君主對治水很有辦法,他就是——大禹。你聽說過他治水的故事嗎?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擁戴,孔子《論語?泰伯篇》中說:“禹,吾無閑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閑然矣”!意思是:對于大禹,我沒有什么好批評的,為什么呢?因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辦得非常豐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時穿的衣服做得很華美;他住得也很簡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卻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設上。對于禹,我沒有什么好批評的。這是孔子的原話。這就足以證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們的三字經(jīng)就把大禹這個有名的'人物編了進去。你想讀一讀嗎?
二、大聲誦讀、品讀解意
1、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
(3)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2、品讀解意,邊讀邊試解釋內(nèi)容。
。1)從這四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個朝代,夏統(tǒng)治了四百年,商朝統(tǒng)治了六百年,周朝統(tǒng)治了八百年。禹、湯和武王指的是三個君主。
。2)你聽說過他們的故事嗎?學生分小組說說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組推舉一名代表來介紹故事。
(3)小結:從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認為他們?yōu)槭裁茨艿玫绞赖娜俗鹁矗?/p>
。4)是啊,商湯、周武王和大禹一樣,也是非常善良、仁愛、開明的國君,所以這段經(jīng)文的意思是: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武王。這幾個德才兼?zhèn)涞木醣缓笕朔Q為三王。
。5)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再次誦讀,學生齊讀。
3、各種形式朗讀
。1)學生練習朗讀
(2)男生、女生賽讀
。3)小組比賽讀
4、背誦比賽
A、重點字空留記憶 夏( ) 商( ) 周( ) 稱三王
B、主句缺失記憶 夏有禹 ( ) 周武王 ( )
5、理解“稱三王”
。1)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個具體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畫而連其中”,三畫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間是頂天立地的一豎代表道,即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王,天下所歸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間的大道,它在人間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應該頂天立地,成為人群的典范和樣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統(tǒng)治方法。三王的統(tǒng)治用的是仁義道德,其結果就是無為而治,天下太平,這種政治體制是王道。歷史上描繪這個時期,是五日一風,十日一雨,萬民樂業(yè),天下太平。
三、聯(lián)系實際,感悟升華
如果你長大后,做了市長,你會怎么做呢?
四、課堂小結,提出希望
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板書設計:
夏有禹,商有湯,周武王,稱三王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數(shù)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教學目標:
1、熟練誦讀《三字經(jīng)》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十二支 子至亥!
2、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概念:五行。
3、知道古時候計時標記有兩種:十干和十二支。
教學過程
一、復習前兩節(jié)課的內(nèi)容,了解孩子們對上次課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
二、導入:《三字經(jīng)》講完“三”和“四”,自然要接著講“五”。
三、學習新句子
1、誦讀新句子。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shù)。十干者, 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先掃除生字:請學生指出生字,老師把讀音標注在黑板上,解釋字義,此課生字比較多,要多讀幾遍,便于記憶,然后朗讀:第一遍請1個學生上臺領讀;第二遍集體誦讀;如果因生字讀得不流暢,可以變換方式多讀兩遍。
2、【故事】
古時候的人,看見天下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覺得太復雜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這五種觀念來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認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關。
當時,有個叫鄒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說。他認為作天子的`一定要擁有五行中的一德,這樣地位才能穩(wěn)固。
五行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說皇帝的了土德,因此當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顏色就是黃色。
后來,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興起,就是夏朝的禹。
3、【解讀】
水火木金土是古人所說的五行,古人認為天下的種種東西實在太復雜、太深奧了,使用五行來函蓋一切事物的得失。五行之間的相互關系,就跟一、二、三、四、五的數(shù)字一樣,十分復雜,但似乎也十分有條理!拔逍小钡牡览碛悬c復雜,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夠了。
古時候計時標記有兩種,一是十干,又叫“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二是十二支,又叫“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相傳是皇帝制定的,主要是用來計算年、月、日。以天干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干支全部配完了,再從甲子開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
五行和天干、地支,在古代時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本:根源、依據(jù)。
4、再次集體誦讀一遍。
5、小結:這幾句介紹了組成萬物的五種重要的東西。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乎中
教學目標
1、熟練誦讀《三字經(jīng)》原文。
2、知道四季變化對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有重要影響,知道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都以中央為準互相對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已學語句
兩人為一組,以相對拍手游戲方式,自由邊拍手邊誦讀已學《三字經(jīng)》語句。
二、新授感悟
1、自讀《三字經(jīng)》中從“曰春夏,應乎中。”2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字詞,并將這2句話讀正確、流利、通順。
2、老師朗讀《三字經(jīng)》,請學生一起讀。
3、同桌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4、【故事】
遠古時代的皇帝,是個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萬物的神。
當時,有個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揮,皇帝決定率領軍隊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戰(zhàn),他有八十一個兄弟,分別掌管八十一個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們便團結起來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來對付皇帝, 所以當兩方交戰(zhàn)時,皇帝的軍隊顯得有些招架不住。
這是,碰巧起了大霧,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軍隊分不出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決定暫時收兵,等霧散之后,再繼續(xù)戰(zhàn)斗。
皇帝使用新發(fā)明的指南車參與作戰(zhàn),這種車子的正前方有個鐵娃娃,無論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著南方。
于是,就靠著指南車,皇帝輕易的打敗了蚩尤的軍隊。
【注釋】
曰:說道,提到。
春夏秋冬:指一年四季。
運:循環(huán)、運轉。
不窮:沒有終止的時候。
南北西東:指四方。
應:對照、相應。
中:中央。
5、教師講解解釋這2句三字經(jīng)的含義。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時,運不窮。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環(huán)運轉,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變化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關系。
小結:四季變化對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有重要影響,同時也讓我們的世界更豐富多彩,對于自然我們也要心懷感恩之心。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都以中央為準互相對應。如果沒有中心,就沒有東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動,方向也跟著改變。
三、小結,并齊誦一遍句子。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4
教學內(nèi)容:
《三字經(jīng)》中的“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理解詩文內(nèi)容明白只要努力用功讀書,就會取得好成績的道理。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并且在熟讀的基礎上達到背誦。
3、明白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可以使自己進步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對“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內(nèi)容及含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小黑板、圖片
教學流程: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詩文、理解大意
三、明理品讀
四、拓展升華
五、總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兩篇小故事,請同學們邊聽邊想:這兩個故事講的都是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述祖瑩吟詩、李泌賦棋的`故事)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講的是什么事?你從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跟這兩個故事有關的“三字經(jīng)”。
二、初讀詩文、理解大意
1、出示詩文,讀準字音
。1)教師范讀(教師語速適中,使學生聽清字音)
。2)學生自讀(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使學生讀準字音)
。3)指名讀(多種形式:拍手讀,男、女生分讀,小組讀,接龍讀……)
2、理解詩文
。1)你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
學生匯報,教師適時講解:賦棋、彼、爾、效等字詞的意思。
。2)指名講解詩文的意思(學生嘗試講解,教師適時補充)
。3)教師對詩文意思進行小結:北齊有個叫祖瑩的人,八歲就能吟詩,后來當了秘書監(jiān)著作郎。唐朝有個叫李泌的人,七歲就能以下棋為題而作出詩賦。他們兩個人的聰明和才智,在當時很受人們的贊賞和稱奇。你現(xiàn)在正是求學的開始,應該效法他們,努力用功地讀書。
三、明理品讀
1、北齊的祖瑩、唐朝的李泌為什么能有這樣的成績?
2、我們應該向他們倆學習什么?
3、讓我們再來把這兩句三字經(jīng)有感情的讀一讀(自由讀后齊讀)
四、拓展升華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北齊的祖瑩、唐朝的李泌的故事,希望同學們能效法他們,從小就努力用功地讀書,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5
“稻梁菽
麥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四句。
學習目標:
1、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jīng)》中這四句。體會《三字經(jīng)》的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體會和理解《三字經(jīng)》中積極的道理,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3、通過本課,使學生明白人類食用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稻子、高粱、豆子、麥子、黃米、谷子”(成為六谷)。
學習準備:多媒體
學習過程:
一、復習朗誦學過的“三字經(jīng)”內(nèi)容。
可用個別表演讀(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齊讀的方法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經(jīng)》中“稻梁菽
麥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字詞,并將這兩句話讀正確、流利、通順。
2、學生自主識字,“菽黍稷”
3、老師配樂朗讀《三字經(jīng)》。
4、指名讀。同桌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5、師生共同解釋這兩句三字經(jīng)的含義。稻子、高粱、豆子、麥子、黃米、谷子”稱為六谷,它們是人類食用的主要糧食作物。
6、教師講故事:六谷的對話。
7、以小組為單位質疑,討論、交流。
。1)六谷在我們生活中重要嗎?為什么?
(2)以后我們該怎樣做?教育學生愛護糧食。
9、配樂集體齊讀
10、指導學生背誦
三、擴展活動:
《三字經(jīng)》里還有好多關于指導教育學習的內(nèi)容,老師讓你們自己搜集,你
們找了沒有?誰能把你喜歡的《三字經(jīng)》內(nèi)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繪畫,可以用完整的話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或者講其中故事也可以。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6
閱讀《三字經(jīng)》總體教學目標:
1.知道一些中國的文化知識
2.提高心理素質
3.認識漢字
4.提高記憶能力
三字經(jīng)教案: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教學目的:
1、能流利地朗讀和背誦本句三字經(jīng)
2、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
教學流程:
一、導入揭題
二、學文曉理
三、擴展活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書是人類的營養(yǎng)品,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中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你們平時都讀了哪些課外書呢?(學生自由講)
1、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
在你讀過的課外書當中,你最喜歡哪一本?能說說喜歡的原因嗎?
(1)同桌交流。(2)班級內(nèi)交流。(相機進行評價)
2、總結: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自然更豐富。
3、揭示揭題: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的孩子講謙讓的故事,請小朋友們邊聽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學文曉理:
(一)、自讀
生借助拼音自讀一遍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二)、學文釋義
1、講(東漢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才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然后提問:(出示圖片)
、艌D中誰是孔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瓶兹谧钕饶美,本來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卻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為什么要給自己選一個最小的?
、瓤兹诎汛罄、好梨讓給了哥哥和弟弟,這說明了什么?
、煽兹诔岳鏁r講謙讓,爸爸的表情怎樣?(課件展示插圖)爸爸看到孔融這樣做,心里會怎樣想?他會怎樣夸獎孔融?
、收l能學學爸爸的語氣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揚,心里會怎樣想?
⑻孔融這樣做,他的哥哥會怎樣想?弟弟呢?他們以后也會怎樣做呢?
2、小結: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在好處和方便面前不搶先,能讓人,他不僅受到了全家人的稱贊,也受到了世人的贊揚。所以,千百年來,“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孔融也成為了小朋友學習的好榜樣。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理清課文內(nèi)容的層次。
能力目標
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思品目標
了解課文講述的道理和事例,從中吸取對自己成長有益的內(nèi)容。
教學重點:
理解字、詞和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給課文正確地劃分層次。
教具準備:
布置學生預習,查閱有關資料。課件制作。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誰會背誦三字經(jīng)?給我們大家展示一下。
2、你對三字經(jīng)還有哪些了解?給大家說說。
《三字經(jīng)》是我國古代形式眾多的啟蒙教材中代表性的一種,相傳是南宋學者王應麟編撰,后經(jīng)明、清學者補充。它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內(nèi)容豐富,而且全書均為三字韻語,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憶。
二、練習正確地朗讀課文
。ㄒ唬z查預習
1、誰來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訂正字音竇燕山讀一聲教五子讀一聲方少時讀四聲擇鄰處讀三聲。
2、倆人一組互相讀課文,注意訂正字音。把“琢惰杼”等字音讀正確。
3、指名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正確。
4、生字我們已經(jīng)都認識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嗎?
乃得筆順是先寫“橫折折折鉤”再寫撇。杼不要多寫一撇。琢不要忘記寫點。竇是上下結構,注意把字寫勻稱。
提起筆來把字組成詞語寫一遍。
三、看注釋,查字典理解短文內(nèi)容。
1、自己看注釋,查字典,說說短文的內(nèi)容。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集體交流,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性:人性,天性。相近:相同;相似。相遠;差別大。
誰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人生下來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受到的影響不同,每個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異。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對兒童進行教育,他們善良的天性就會因為外界的不良影響而改變,對兒童進行教育,最重要最寶貴的規(guī)律就是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恒。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良好的環(huán)境,曾經(jīng)幾次搬家,選擇好的鄰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學習,逃學回家,孟母十分生氣地折斷了織布機上的梭子,以此來教育孟子。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個兒子,都成了國家的有用之材。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對兒女只是養(yǎng)活而不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對學生光教育而不嚴格要求,是做老師的懶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你不學習是不應該的,小時候不學習,長大了能有什么作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玉石不經(jīng)過打磨就不能成為有價值的玉器,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知道做人的道理。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四、把課文連起來讀一遍。
第2課時
一、理清課文層次,練習把課文背下來。
1、指名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幾方面來談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2、集體交流,給課文劃分層次。
第一層:(第一行)人生下來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受到的影響不同,每個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異。
第二層:(2——5)孩子一生下來,就要接受教育,教育者要講究教育方法。
第三層(6——10)人要學習,要知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3、指導學生按照層次背誦。
第一層比較簡單,學生問題不大,直接比賽就可以。
第二層以提問形式進行背誦練習,如“人生下來為什么要進行教育?孟母是怎樣教育孟子的?”竇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樣?……”在此基礎上男女生對背,最后進行背誦比賽。
第三層方法同上。
二、思考。
談談你學習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背誦。
推薦三字經(jīng)全文,讓有興趣的同學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繼續(xù)練習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8
教學內(nèi)容: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誦原文,積累語言。
2、知道《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謙讓是傳統(tǒng)美德。要繼承和發(fā)揚這種美德。
3、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愛”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體會原文的含義,學習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謙讓禮儀道德。
教學準備:
1、《黃香溫床》《孔融讓梨》配音動畫課件。
2、《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
3、學習內(nèi)容的課件設計。
4“經(jīng)典誦讀能手”頭飾、“經(jīng)典誦讀小名星”頭飾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嗎?想看一看嗎?
2、播放《黃香溫床》《孔融讓梨》動畫課件,要求學生認真看,用心聽,用腦想,能說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們各做了一件什么事?為什么他們會這么做?看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jīng)》的片段內(nèi)容,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文。
課件出示: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二、誦讀感悟
1、師范讀,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
2、學生自由讀,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齡、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讀熟讀順。
4、看大屏幕個別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布置誦讀評比規(guī)則。
5、師提示,古文的`朗讀不但要正確還要讀出節(jié)奏韻律,播放《三字經(jīng)》朗讀錄音,學生聽后先說感悟再試著自己讀一讀。
6、指名學生個別讀——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之美。)
出示課件: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7、接火車讀。小組讀。各小組評選“經(jīng)典誦讀能手”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8、由“經(jīng)典誦讀能手”上講臺誦讀,評選“經(jīng)典誦讀小明星”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9、男女生互相接讀。為人子,XXXXXXX。親師友,XXXXXX。香九齡,XXXXXX。孝于親,XXXXXX。融四歲,XXXXXX。弟于長,XXXXXXX。
10、全班同學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11、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你們已經(jīng)記住了,老師希望你們回家把古詩文背誦給家長聽。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三、拓展升華
1、讀古詩文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匯報中質疑,再次體會原文的含義。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應該怎樣關心爸爸、媽媽的呢?看到別人做不對時你會說什么?
3、你該怎樣和同學、小朋友相處呢?
四、總結提高
黃香和孔融都是后來成為大官,可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的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梢,孝敬父母,關心他人,謙虛禮讓,富有愛心,懂得禮儀是多么重要。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我們更要學會用愛和感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9
[設計理念]
新的課程理念提倡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書面文字,學則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這個能力是信息化社會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本教案依據(jù)課文自身的特點,在開教學資源、北洋學生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方面作出嘗試,在教學的許多疑難處,“留白處”,引導學生思考,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和生成新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深化情感,學以致用。
[教學目標]
1、正確、有韻味地朗讀、背誦課文1-5行。
2、看柱石,說出每一行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歷屆古代人的思想和事理,能結合實際說出對我們的啟發(fā)意義。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制作課件(孟母三遷圖、相關事例錄像、圖片、重點處文字文稿等)
2、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三字經(jīng)》的有關資料;了解課本中《孟母三遷》、《五子登科》等古人教子事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知出處解題意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了解《三字經(jīng)》的相關知識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8課《三字經(jīng)》
板書:18《三字經(jīng)》 (齊讀)
師:通過課前預習,你對《三字經(jīng)》有哪些了解呢?(指明說)
《三字經(jīng)》:我國舊時的啟蒙教材,相傳為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所著,全書1140個字,結構嚴謹,內(nèi)容豐富,均用三個字為一節(jié)的韻文寫成,讀來瑯瑯上口,教材選取了開頭的120個字,分成10行。板書:(節(jié)選)
2、情景導入。
師:《三字經(jīng)》既是古時候的啟蒙教材,就讓我們想象一下那時候的私塾老先
生是怎樣教學生讀的呢?
投影:圖片(老先生教學生圖)
文字(人之處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指名讀——帶全班演示一下
想一想:老先生這樣讀有什么好處?
小結:1、讓我們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味美。
2、有利于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師:結合你剛才悟到的特點,再來讀讀前兩行文字
指名讀-評價-再指名讀-范讀-齊讀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古文,三字為一韻,讀來瑯瑯上口,但離學生生活實際甚遠,與現(xiàn)代文讀法差別很大,初次接觸,學生不免有些茫然,不知道該怎樣朗讀,為拉近課文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先讓學生了解《三字經(jīng)》的相關知識,認識這是古時候的啟蒙教材,在邊觀察私塾先生圖片,便想象老先生一手捻胡須,一手拿書教學生誦讀的情景,既激趣,又能引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已有的經(jīng)驗想象、體會誦讀的方法,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情景,達到參與學習的目的。)
二、讀詩文曉詩意感悟語言
1、讀準字音
師:這篇文章的多音字較多,為讓大家讀得更準確,我們先來讀讀這些文字
投影:竇燕山擇鄰處教知道教五子弟于長非所宜
跟老師一起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導誦讀全文
師:把這些文字送入課文,便體會讀法,便練習
學生展示:每人一行―老師糾錯―學生跟讀
(設計意圖:文中多音字、易讀錯字很多,學生除度,會手足無措,設計老師范讀的目的是給學生正確的導向,降低朗讀的難度,使學生有興趣探究學習,并為規(guī)范朗讀打下基礎)
3、逐字、句,翻譯理解
師:針對古文,要想知道他講述的道理和文章的內(nèi)容,就要把他翻譯過來,請同學們想一想,翻譯古文有哪些方法?
板書:看注釋查字典問老師同學交流上網(wǎng)查找
師:請你們運用、選擇其中的一些方法,自己翻譯1-5行文字
自譯后,合同桌交流,互相說一說每一行文字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劃上?號。
全班匯報交流
要求:先讀-再譯-其他同學認真聽,提出不懂問題-同學、老師解答。
一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指名翻譯-同學提問-解答-相機出示
投影:習相遠A、學習、伏羲、練習
B、受環(huán)境影響
C、習慣、習性
D、姓
習禮儀
師:這是老師在古漢語詞典中查到的解釋,請你判斷一下,在“習相遠“中應該選哪一種解釋,為什么?
在“習禮儀“中應該選哪一種解釋,為什么?
小結:古文中,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思不同,我們就該象這樣“刨根問底”,逐字去理解。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知道古文翻譯應先看注釋,初知大意,再根據(jù)大意結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辨別其中某一個字的意思,明確相同的字,由于語言環(huán)境的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促學生思考。)
二行:茍不教性乃遷教知道貴以專
指名譯-其他同學提出問題-相機理解
茍:如果乃:就遷:變化道:方法、規(guī)律貴:可貴
以:認為、以為專:專心致志持之以恒
三行:西孟母擇鄰處字不學斷機杼
理解“擇鄰處”
相機投影:《孟母三遷》圖片音樂(學生或老師講故事)
師:孟母一次又一次帶著孟子搬家,選擇好的鄰居而定居下來,這是為什么?
(教育孟子專心學習)
理解“斷機杼”
師:想象,織機上的`梭子斷了,就不能再繼續(xù)織布了,這塊不就成了一塊廢材料,孟母又問什么要這樣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小結:“孟母擇鄰、斷機杼”這兩個事例,驗證了上一行文字中的那三個字所蘊含的道理呢?
板書:貴以專
請你把2、3兩行文字帶著你的理解再來讀一讀
四行、竇燕山有一方教五子名俱揚
相機理解:燕山是人的名字嗎?(地名)
義方:教子中好的方法。
揚:傳播
小結:無論孟母還是竇禹均,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選擇了很好、很適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這又是在講那三個字的含義?
板書:有義方
五行: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生譯-師問: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引導體會:家長的過錯(實際上是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育子女,還要選擇好的方法。)
老師的怠惰:(實際上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偷懶、漫不經(jīng)心、不負責任。)
小節(jié):這句話講了為人父母、老師的一種責任
板書:師長的責任教育嚴格
指名串講前五行的意思。
(設計意圖:針對2-5行文字,采用了以學生譯-提問-師生互答-講故事助理解的方法進行教學,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課堂是師生交流、生生互動的過程,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方法,學會質疑,學會解疑,深入文字,獲悉答案。)
三、誦詩文悟詩情拓展提升
1、引導誦、背前五行文字
出示投影:前五行文字
指名帶著你的體會誦讀
背誦:自由練習
三個字中去掉其中兩個,同桌練習背誦
每行各剩開頭一個字,指名背
一齊配樂背誦。
2、積累、應用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領會了古人的思想和事理,還做到了背誦,但在生活中,我們的父母畢竟不是孟母、竇禹均,老師也不同于孔子那樣的大教育家,對于他們責任重的“貴以專、有義方”教育嚴格中的“度”把我不一定很好,于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了許多學生不理解的事例,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邊看邊思考:站在同齡人、朋友的位置上,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放錄像:事例A、教師嚴格要求,讓我學會了游泳
B、我迷戀電腦,媽媽嚴加控制
C、考試成績不理想,爸爸嚴厲批評
學生在音樂聲中思考
指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要求,用上今天學到的事例和道理)
師:我替他們謝謝你們!
3、總結學法
師:愉快的一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顧一下,我們是則養(yǎng)學習這幾行文字的
歸納板書:讀譯解誦背用
4、作業(yè):請同學們用今天這種學習古文的方法,課下自己學習課文的6-10行文字,準備下節(jié)課交流。
(設計意圖:誦讀,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又一次感悟,對語言文字韻味的深層品味。背誦意在積累,兩環(huán)節(jié)同時又是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再次回顧,結合錄像)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10
一、談話導入
1、師簡介《三字經(jīng)》導入課文學習。
2、新三字經(jīng)講了什么內(nèi)容呢?
二、感悟課文,朗讀表演
三、強化識字,加深記憶
1、學生在小組內(nèi)將本課的生字用互讀、互考、組詞、找方法等形式進行交流識記,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闖關的方式讓學生認讀,以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3、選用找朋友的`方式為這些字組詞。(加強對字義的理解)
4、師生互動,共同交流識記方法。如:
。1)“減一減”、“加一加”、“換一換”
。2)編謎語、兒歌識記法。
。3)“形聲”識記法。如“筷”,因為古時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頭,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來就念“筷”,筷子的“筷”。
四、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分析各個字的結構特點及書寫要領,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
母:筆順是母。
2、教師在田字格中做細致指導。
3、生練習,師巡視指導。
五、拓展延伸
1、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將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父母協(xié)助下以兒歌、三字經(jīng)、順口溜等形式編出來,一周后全班交流。
朗讀表演
1、請大家先根據(jù)文中的注音試著讀一遍課文,然后畫出本課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學生可面向全體提出不懂的地方,也可在小組內(nèi)提出交流。
3、教師采用多種形式領讀課文。
4、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習讀文,做到熟讀成誦。
5、全班交流朗讀,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6、采用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方式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師做適當引導。
7、說說課文內(nèi)容。再用兒歌、快板等形式演出來。
8。談談自己在家中的表現(xiàn)或學了這篇課文后的打算。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了解《三字經(jīng)》相關背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2、淺顯講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思想家。
3、通過課程內(nèi)容學習,理解習慣及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貴在專一和堅持。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習興趣,解答為什么要學習國學,國學學什么,學了對生活會有什么影響。
教學難點: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人性的理解。啟發(fā)大家思考如何評判哲學思想,如果辯證的看待問題。
教具準備:三字經(jīng)有關材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三字經(jīng)》是古代小朋友上學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啟蒙讀物。他一共有1000多個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內(nèi)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經(jīng)作為小朋友上學學的第一門課程,學了它,我們就能知道怎么做個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東西,為什么我們會有輩分,中國最長的河是那條河?在我們沒出生以前中國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從今天開始也要學習它,通過它我們將會了解很多的東西。
這本《三字經(jīng)》會回答我們。接下來,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們的。
二、誦讀新句子:
請一個學生上臺領讀,大家一起誦讀。
三、講解句子,闡釋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這里就是“剛出生的時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討論:大家同意這個說法嗎?根據(jù)同學的回答,進一步啟發(fā)思考]
教師小結:引出,同樣的父母,一樣的家庭環(huán)境,即使是親兄弟,在天性上也有著極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決定,無法改變,人人一樣,那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呢?我們的祖先難當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嗎?接下我們,我們看看三字經(jīng)是如何解釋這個現(xiàn)象的
2、性相近,習相遠。“近”接近,類似;“習”習染,長期在某種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的習慣;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來差別不大,但是因為后天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變得越來越大了。
3、教之道,貴以專。“教”教育,學習;“貴”重要的,好的方面;“!睂R弧_@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專心為主,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講解 養(yǎng)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1)提問,我們?nèi)松牡谝粋老師一般是誰?父親應該對教育孩子負什么責任?在孩子的成長之中,父親起了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呢?
(2)講了岳飛教育兒子的故事
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
四、復習:
誦讀新學的句子,齊誦已學的所有句子。
五、總結
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善還是惡,我們都有完全一樣的開始。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每個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專心程度,使我們漸漸差別越來越大。有人經(jīng)過努力成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編成了大家都不喜歡的人。我們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就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專心學習,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聽父母的話。
教學目標:
1、介紹三字經(jīng)。
2、講解三字經(jīng)第一段5-8句內(nèi)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應該怎么做。
教學重點:
講解三字經(jīng)第一段5-8句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淺顯講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 回顧三字經(jīng)前四句內(nèi)容,提問的方式。
1) 上節(jié)課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學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節(jié)課大家學習到了什么?
學生回到: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二、講解課文內(nèi)容。
1、養(yǎng)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1)提問,我們?nèi)松牡谝粋老師一般是誰?父親應該對教育孩子負什么責任?在孩子的成長之中,父親起了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呢?
講了岳飛教育兒子的故事。
2) 小結: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
2、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這兩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學們都已經(jīng)知道了,如果是這樣,就請一個同學上前面講,其他人補充。[愛的鼓勵]
3、小結;深講黃香和孔融兩個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們?nèi)绾稳ジ卸?黃香和孔融都是后來成為大官的人,可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成為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這是因為“感恩”自古就是中國人的精神內(nèi)核,使我們最先要做到的。
三、總結。
教學目標:
1、熟讀三字經(jīng)。
2、了解三字經(jīng)中的名人事跡。
3、學習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熟讀三字經(jīng)。
教學難點:學習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前面所學內(nèi)容。
二、學習新課
1、昔仲尼 師項橐 古圣賢 尚勤學;披蒲編 削竹簡 彼無書 且知勉。
你知道,這些句子里都講了寫誰的故事嗎?告訴你吧,古時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奮好學,還能不恥下問,向神童項橐請教。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要以古代圣賢為榜樣,勉勵自己勤學。漢代學者路溫舒,曾經(jīng)用蒲草編織成席,代替紙來抄寫《尚書》;丞相公孫弘曾經(jīng)用刀削去竹青,抄錄《春秋》。他倆貧窮而無書,但好學不倦,終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讀書人,書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學,簡直是貽誤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學且勤
趙普在宋太祖時任中書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奮讀《論語》,我們這些還在念書的小學生,難道不該以此自勉嗎?
3、如囊螢 如映雪 家雖貧 學不輟 ;如負薪 如掛角 身雖勞 猶苦卓。
晉代人車胤幼年好學,因家中貧困,夜讀無油點燈,便捉許多螢火蟲用紗囊包好,懸在桌前取光讀書。孫康寒夜讀書無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讀書。二人不因貧困而廢學,終成大名,F(xiàn)在的學生多有父母資助讀書,更應該刻苦勤奮。
漢代人朱買臣家庭貧困,但他不忘讀書,上山砍柴時,邊走邊背誦書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學,把未讀完的《漢書》掛在牛角上,邊放牧邊閱讀。兩人勤勞而苦學,最后終成為有用之材。
三、總結。
4、師生
教學目標:
1、熟練朗讀背誦課文。
2、知道學生要尊敬老師。
3、了解課文中的名人故事。
教學重點:熟練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學生要尊敬老師。
教具準備:幼學瓊林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是怎樣尊敬老師的?
二、學習新課。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2、學生自讀短文,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學生讀短文,齊讀、分組讀。
4、解釋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還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藍,但是比靛藍的顏色還要深。學生稱贊老師的教誨,可以比喻為如同坐在春風里沐浴一樣;學生感謝老師的培育,可以比喻為如同仰面承受時雨的滋潤一般。
三、學生討論:你們應該怎樣尊敬老師嗎?
四、總結。
教學目標:
1、熟練朗讀背誦古詩文。
2、了解各種花的花語。
教學重點:熟練朗讀古詩文。
教學難點:了解各種花的花語。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植物在供給人類氧氣、食物的同時,還是我們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讓我們?nèi)チ私馍钪械幕ú莅?
二、教學新課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2、學生自讀短文,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學生讀短文,齊讀、分組讀。
4、解釋短文的意思。
蓮花被稱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國色天香,雍容華貴;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蘭花清香無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譽為有氣節(jié)的君子,松樹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記憂愁,屈軼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總結
讓我們?nèi)フJ識花草,做他們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還知道那些花的名稱?到課外書或網(wǎng)上查一查,把他們的名字寫下來。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將厚重的中華文化融入兒童的閱讀理解過程之中,給兒童以浸潤,給兒童以重染。
學情分析:
《三字經(jīng)》體現(xiàn)了文化的浸潤,這是純樣的民族文化的浸潤,不僅是對具體文字的感受,更是對中華文明的感知,對中華民族氣節(jié)的啟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們身邊,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就在自己的學習,生活與成長,發(fā)展過程中。
教學內(nèi)容:
《三字經(jīng)》中“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兩句。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體會和理解《三字經(jīng)》中積極的道理,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激發(fā)學生閱讀中華經(jīng)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感悟經(jīng)典內(nèi)容的能力。
2、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通過本課,使學生明白讀書學習對我們?nèi)松闹匾裕蚝脠詫嵉闹R根底,長大后才能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訓練為主,做到參與面廣;加強誦讀,說勤學成才的故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明白勤學好問、有所作為,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
教學準備: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揭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三字經(jīng)》嗎?
《三字經(jīng)》是學習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讀物,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韻文非常容易記憶,內(nèi)容包括傳統(tǒng)教育,歷史、地理、天文,倫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現(xiàn)在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它是我國古代對孩子進行論理道德教育的書籍,現(xiàn)在被世界兒童運用,你們自豪不?其實上學期要求我們學習的讀讀背背里就有一篇關于論理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你們還記得嗎?(一起背)(羊跪乳,鴉反哺……德有傷,貽親羞)誰能說說講的是什么意思?
你們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嗎?這段故事就來源于三字經(jīng)里的“昔孟母,擇鄰處”意思是從前的孟母為了兒子有個能有出息,選擇合適環(huán)境的事。其實你們的父母為了你們能夠成才,給你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們作為兒女,應該感謝父母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條件,更加發(fā)奮讀書。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愛親人、孝敬父母。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段關于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有幫助的《三字經(jīng)》。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經(jīng)》中“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眱删。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字詞,并將這兩句話讀正確、流利、通順。
2、學生自主識字,“允、籍”
3、老師配樂朗讀《三字經(jīng)》。
4、指名讀。同桌讀、小組讀、男女生接讀、全班齊讀。
5、師生共同解釋這兩句三字經(jīng)的含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小時候不想念書,到了二十七歲的時候,才開始下決心努力學習,后來成了大學問家。像蘇洵上了年紀,才后悔當初沒好好讀書,而我們年紀輕輕,更應該把握大好時光,發(fā)奮讀書,才不至于將來后悔。)
6、教師讀故事:蘇老泉發(fā)憤讀書
7、以小組為單位質疑,討論、交流:
(1)為什么蘇老泉到了27歲還要用功讀書?
(2)要想將來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小時候就要怎么樣?
8、請學生思考問題:
(1)蘇老泉27歲才用功讀書,你覺得他做得對還是不對?
(2)試著想一想:年歲大的人還要不要學習新知識?(蘇老泉到了二十七歲才省悟到讀書的重要性。我們年紀輕輕,現(xiàn)在開始用功是絕對來得及的。要認識到讀書學習對我們?nèi)松闹匾裕蚝脠詫嵉刂R根底,長大以后才能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3)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發(fā)?(教育對于人的成長有很重要的作用,后天教育及時,方法得當,也可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才)
9、配樂集體齊讀
10、指導學生背誦
三、擴展活動:
《三字經(jīng)》里還有好多關于指導教育學習的內(nèi)容,老師讓你們自己搜集,你們找了沒有?誰能把你喜歡的《三字經(jīng)》內(nèi)容和大家交流一下?梢杂媚阆矚g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繪畫,也可以用完整的話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或者講其中故事也可以。
教學反思 :
此堂課中,我教學的內(nèi)容是一年級《國學》經(jīng)典誦讀教材中的《三字經(jīng)》的“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這一部分。課前我積極準備,查閱了一些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相關知識,以應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各種疑問,并力爭課堂教學上有一定的突破。在教學中,首先,我從什么是《三字經(jīng)》引入,激發(fā)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欲望,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其次,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品德教育,從“孟母三遷”的故事,啟發(fā)學生:每個父母為了兒女能夠成才,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作為兒女,應該感謝父母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條件,更加發(fā)奮讀書。第三,在課堂上使用配樂朗讀不僅活躍了氣氛,更使同學們感受到了中國古典音樂和古典文化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輕松地背下所學內(nèi)容,得到教育?傊谡n堂上,學生興趣很高,課堂氣氛活躍,他們能很快地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大部分學生都會初步背誦,教學目的達到,課堂效果良好,但還出現(xiàn)一些問題,因為現(xiàn)在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許多的知識,課堂上隨時會提出各種問題,出現(xiàn)各種情況,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具有靈活的課堂教育機智,才能適應教育的發(fā)展。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理清課文內(nèi)容的層次。
過程與方法: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課文講述的道理和事例,從中吸取對自己成長有益的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字、詞和課文內(nèi)容。
2、給課文正確地劃分層次。
教法學法:講授法
展示法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1.誰會背誦三字經(jīng)?給我們大家展示一下。2.你對三字經(jīng)還有哪些了解?給大家說說。
《三字經(jīng)》是我國古代形式眾多的啟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相傳是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編撰,后經(jīng)明、清學者補充。它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內(nèi)容豐富,而且全書均為三字韻語,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憶。
二、互動合作
1.誰來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訂正字音。
“燕”讀一聲
“教”讀一聲
“處”讀三聲2.倆人一組互相讀課文,注意訂正字音。3.指名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正確。
4.生字我們已經(jīng)都認識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嗎?
“乃”的筆順是先寫“橫折折折鉤”再寫撇。杼不要多寫一撇。琢不要忘記寫點。竇是上下結構,注意把字寫勻稱。提起筆來把字組成詞語寫一遍。
三、展示交流
1.看注釋,查字典理解短文內(nèi)容。
、僮约嚎醋⑨,查字典,說說短文的內(nèi)容。②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③集體交流,理解課文內(nèi)容。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良好的環(huán)境,曾經(jīng)幾次搬家,選擇好的鄰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學習,逃學回家,孟母十分生氣地折斷了織布機上的梭子,以此來教育孟子。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竇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個兒子,都成了國家的有用之材。2.理清課文層次,練習把課文背下來。
、僦该x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幾方面來談做人做事的道理的?②集體交流,給課文劃分層次。
③指導學生按照層次背誦。
以提問形式進行背誦練習,如“人生下來為什么要進行教育?孟母是怎樣教育孟子的?”“竇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樣?”在此基礎上男女生對背,最后進行背誦比賽。
四、鞏固拓展
1.談談你學習課文后有什么感受?2.創(chuàng)編“三字經(jīng)”。孩子們,“三字經(jīng)”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讀起來也瑯瑯上口,真有趣!你們想不想編“三字經(jīng)”?教師引導孩子打開思維,鼓勵孩子創(chuàng)編他們感興趣的“三字經(jīng)”。
五、布置作業(yè)
繼續(xù)練習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
chǔ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yān
竇燕山,有義方,jiào
教五子,名俱揚。
2號參賽作品
《三字經(jīng)》第二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自由拼讀并有感情地朗讀三字經(jīng)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眱删,體會《三字經(jīng)》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原文的含義,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子女成才的深刻意義。
教學重難點:讀出語言的節(jié)奏感。難點:體會原文含義,感受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子女成才。
教法學法:教法講授法
學法
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故事激趣
1、同學們,我們來聽一個故事,(配樂講故事《孟母三遷》,在講的過程中簡介孟子及“子”的含義)
2、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發(fā)表見解,初步感受蘊含的深義。)
3、過渡新授: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jīng),與故事有關讓我們一起翻開第二課。
二、互動合作
課件出示課文。
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2、、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放《三字經(jīng)》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名讀,生評,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
。4)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三、展示交流
質疑釋義。
(1)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jīng)》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讀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匯報、質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小結:可見,好的教育方法和環(huán)境,對我們的成長是多么的有利!
四、拓展延伸
拓展升華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歡他們的做法嗎?說說理由。
四、課外延伸。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背誦給家長聽。
2、親自查閱有關今天學的《三字經(jīng)》第二章中的典故事,小組合作試著表演。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第二課
能講《孟母三遷》這個故事。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zhù)。
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3號參賽作品
《三字經(jīng)》第四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誦讀《三字經(jīng)》,學習《三字經(jīng)》里介紹的知識,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具展示,讓學生形象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悟中國傳統(tǒng)古典文化的精髓。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領悟中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精華,讓學生受到傳統(tǒng)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關心他人。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采用各種方法誦讀《三字經(jīng)》,演繹《三字經(jīng)》,領悟《三字經(jīng)》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正確的人生觀對待中國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意識。
教法學法:
師:情景教學法,示范法。
生:討論,交流法。
問題導入:
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三字經(jīng)》。
1、課前談話:交流讀過的好書和自己知道的讀書名言。
2、教師小結: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讀書。經(jīng)常讀書會使我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我們學校近年來開展了“好讀書,讀好書“我讀書,我快樂”、“書香校園”等一系列的讀書活動。你們都讀了些什么書呀?
3、指名學生回答:《西游記》《水滸傳》《格林童話》
4、教師小結:看來你們都是愛讀書的孩子,古時候的孩子和你們一樣喜歡讀書,他們進了學堂就讀《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
5、簡介《百家姓》《千字文》,引出《三字經(jīng)》。
互動合作:
1.教師提問: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三字經(jīng)》這部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可謂是家喻戶曉,上到70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孩子,都能背上幾句。你們會背嗎?這樣吧,我一句,你們一句。
2.師生接背。
3.師隨機評價,簡介《三字經(jīng)》:
《三字經(jīng)》流傳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雖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結構都沒有改變。全書雖只有一千多個字,但內(nèi)容非常豐富,其中包括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度纸(jīng)》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專家們對《三字經(jīng)》也非常推崇,他們說〈〈三字經(jīng)〉〉是“千古一奇書”,如今,《三字經(jīng)》被翻譯成好幾個國家的文字,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
展示交流:
二、教學《三字經(jīng)》片段,講人文故事,懂做人道理。
1、出示新課。(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走進這部奇書,讀讀《三字經(jīng)》。)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2、出示學習要求:
。1)、讀一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讀。
(2)、議一議:你讀懂哪個字?哪句話?知道哪個典故?
。3)、想一想:學了這幾句三字經(jīng),你們懂得了什么?
。4)、說一說:你想對自己或別人說些什么?
3、按學習要求進行學習。
拓展延伸:
老師:除了《黃香溫席》《孔融讓梨》,你還知道關于文明禮儀的歷史典故嗎?學生:《王郎臥冰》《負荊請罪》《曾子殺豬》《千里送鵝毛》等等。師生:你還知道哪些文明禮儀常識?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1:《三字經(jīng)》中“黃香溫席”“孔融讓梨”和“孫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們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多交良師益友,努力學習。學了《三字經(jīng)》,我還知道: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連動物也不如。學生2:“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啟示。如果一個人不學禮,就無法立足于社會,因為不懂禮的話,就會容易說錯話,如果懂得禮節(jié),大家便樂意和你為友,并且尊敬你。我們現(xiàn)在求學,常常與老師親近,要學老師良好的言行,功課上有疑問要請教老師,不要和老師疏遠。對于你志同道合的同學,要與他們和睦相處。
。▽W生回答不足的地方,老師補充。)
布置作業(yè):
1、與《新三字經(jīng)》作比較,請學生找出《三字經(jīng)》的創(chuàng)作手法?
2、嘗試寫《三字經(jīng)》。
3、背誦本篇課文。板書設計:
三字經(jīng)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常讀千古美文,爭做少年君子
教學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近經(jīng)典,讀了《三字經(jīng)》的一小部分內(nèi)容。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卻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經(jīng)》真是一個豐富的寶藏,有那么多的知識,那么多的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們?yōu)槿颂幨碌纳羁痰览。正如專家評價的那樣,《三字經(jīng)》真是“千古一奇書”,值得我們?nèi)タ矗ハ,去品味,去研究。我希望同學們常讀千古美文,爭做少年君子。
4號參賽作品
《三字經(jīng)》第五課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由于現(xiàn)在的父母對獨生子女的過度溺愛,對孩子的要求,大多是有求必應,致使孩子們不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道理。而孩子呢,覺得父母對自己應該有求必應,才是好父母,因此,有的孩子甚至體會不到父母的艱辛,哪怕父母節(jié)衣縮食供孩子上學,也被孩子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我們的孩子卻沒有感恩之心,這就喪失了做人的最起碼的道德。因此,選擇《三字經(jīng)》的第五課內(nèi)容作為感恩教育的內(nèi)容之一。
教學內(nèi)容: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大體了解“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钡囊馑,并能反復吟誦,熟記在心。2.過程與方法:通過以讀為主、以讀促悟的方式來理解文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從小就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習慣。知道要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去感恩、去回報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社會。
二、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知道從小就要尊老愛幼,要孝敬父母。
2.知道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去感恩、去回報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社會。
三、教學方法:閱讀法
探究法
練習法
四、問題導入:
在這幾句《三字經(jīng)》里,有一個《黃香溫席》的故事,你們知道嗎?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生講《黃香溫席》的故事,如果沒有誰知道就由老師告訴你們好嗎?)黃香溫席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后,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里,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nóng)戶家里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么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想到這里,小黃香心里很不安。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里,給他鋪好被,然后脫了衣服,鉆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后,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夸獎黃香。
五、互動合作:
1、出示“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保姓l會讀這些句子的,請給大家讀一讀,好嗎?(指名學生讀,教大家讀)
2.教讀不認識的生字。(學生互相教讀)3.同桌互讀,指名匯報讀,全班齊讀。
4.師生合作讀兩遍,跟師讀一遍,自由練讀,試著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5.小組互讀,評議。
。ㄔO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孩子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而后再與同伴交流,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讀書所得。)
六、展示交流:
1、你從這些句子中讀懂了什么?
2、老師說意思:
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冬天用自己的身體替父親暖被窩。孝順父母,這是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一個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要增長自己的見聞。學習更要從數(shù)數(shù)、認字做起。
。ㄔO計意圖: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誦讀經(jīng)典文化,應該粗略地講解大意,讓他們在粗略地知其大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誦讀的效果。)
七、拓展延伸:
1.你能說說你的父母是怎樣愛你的嗎?2.指名說,同伴互相說。
。ㄔO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說說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愛,引導學生感受父母對子女的慈愛,感受家人之間的深厚親情,懂得用關愛回報父母。)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五課,進一步了解原文意思。
2、背誦比賽。說說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做的。
九、板書設計:
香九齡,能溫席。---------孝(首)
融四歲,能讓梨。---------悌
知某數(shù),學某文。---------見聞(次)
5號參賽作品
《三字經(jīng)》第二課教案設計
指導思想:
如今的人們不僅要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環(huán)境造就人才,環(huán)境也淹沒才人。社會環(huán)境與一個人、特別是與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系。孟子后來成為大學問家,與社會環(huán)境對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關系。因此,選擇《三字經(jīng)》的第二課內(nèi)容作為教育的目的。教學內(nèi)容: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積累語言。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本課引導學生體會含義,理解其中積極的道理,受到儒學經(jīng)典熏陶,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通過本課,使學生明白讀書學習對我們?nèi)松闹匾裕蚝脠詫嵉刂皇歉,長大后才能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讀出節(jié)奏及韻律。
2.體會原文的含義,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子女成才的深刻意義。
三、教學方法:
教法:引導法
講故事法學法:討論法
表演法
四、問題導入:
1.同學們,你們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嗎?
2.那么,你們想不想聽老師講一講呢?
孟母三遷
孟子家住今天山東省鄒縣鄉(xiāng)下的一個小村莊,莊外不遠處是一片墳地,總有送葬出殯的人家在那里吹吹打打。孟子好學,看了以后回來就學人出殯打幡、哭喪祭拜。孟母非常擔憂,小孩子從小就學這些事,將來怎么得了呢?于是決定搬家,給孟子換個環(huán)境。
孟家遷到了廟戶營(今山東鄒縣縣城西北),這里是個大鎮(zhèn)甸,母親的原意是讓孟子多長一些見識,開闊眼界。但這里十天趕兩個集場,喧鬧異常。孟子倒是興高采烈,看了回來不是用棍子挑兩塊石頭學賣菜,就是用木頭作刀子比比劃劃地學殺豬。孟母覺得不對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下去怎么能行呢?于是決定再次搬家。
這一次孟家搬到了因利渠畔(今鄒縣縣城南關)隔壁是個學堂,周圍都是讀書人。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學的人舉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學著讀書演禮,孟母這才放下心來,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十分聰明,上學以后什么東西都一學就會,慢慢就覺得學堂的課實在沒有意思。有一次,孟子一連三天沒有上學,早上出門說去上學,下午還準時回家,孟母以為他是放學了。三天不去學堂老師不放心,派人到家里探問,看孟子是不是病了,這下子孟母才知道兒子逃學了。下午孟子又回來了,母親問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說上學去了。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織布機上的經(jīng)線齊著機杼給剪斷了。這一下孟子害怕了,因為他們維持家計的唯一來源就是母親織的布。孟母讓他將斷了的線頭全部接上,幾百根經(jīng)線全剪斷了,哪里還接得上。
孟母于是將道理講出來說:讀書與織布一樣不能截斷,截斷了就接續(xù)不上了。即使能接續(xù)上,但織出的布滿是疙瘩,還有人要買嗎?你貪玩逃學,荒廢時光,怎么能學到安邦定國的本領呢?
孟子這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痛下決心刻苦學習,終于成為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亞圣,這就是“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
3.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想到了什么?
4.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是出自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課文,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文。
五、互動合作:
出示“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1.有哪位同學會讀這些句子嗎?
2.老師帶讀,注意學生不認識字的發(fā)音。
3.同桌互讀,全班齊讀。
4.老師示范讀,跟師讀一遍,學生自由讀,讀出節(jié)奏及韻律。
六、展示交流:
1.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篇文章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讀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老師說意思:
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曾經(jīng)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氣得剪斷了織布機上織了一半的布,讓孟子知道半途而廢將一事無成。五代時,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教育子女很有方法,五個兒子長大后都很有成就,名揚四海。
七、拓展延伸:
1.你們想知道《竇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嗎?那就聽老師來講一講吧!
2.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歡他們的做法嗎?說說理由。
3.假如,你的爸爸媽媽此時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對他們說什么?(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將來都會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八、作業(yè)布置:
1.背誦第二課,進一步了解原文意思。
2.回家背給爸爸媽媽聽。說說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做的。
九、板書設計:
擇鄰處
斷機杼
教育子女
都成為聲名遠播的人
有義方
教學反思:
6號參賽作品
《三字經(jīng)》第二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2、引導學生體會含義,受到儒學經(jīng)典熏陶,弘楊民族文化。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圖片與磁帶的幫助下,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本課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目標:
1、分發(fā)揮孩子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孩子主動識字的愿望,激發(fā)孩子主動識字的興趣,讓孩子愿意識字,喜歡識字,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今后自主識字、大量閱讀打好基礎。扎扎實實地落實低年級識字教學目標。
2、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中華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體會原文的含義,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子女成才的深刻意義。
教法學法:
師:引導、講解法。
生:討論,交流法。
問題導入:
1、故事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故事嗎?(2)那么,你們想不想聽老師講一講呢?
。3)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jīng)》,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文。
互動合作:
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讀(隨時正音。)
(5)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看的又快又準。)
展示交流:
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jīng)》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讀一生評一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
。4)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
拓展延伸:
同學們,這章《三字經(jīng)》說的是什么意思?在讀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匯報中質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你們想知道《竇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嗎?那就聽老師來講一講吧!
教師講述比爾蓋茨小時候在學校圖書館幫助整理書籍的故事,提出問題:為什么比爾的母親沒有像孟子的母親一樣堅持搬家?他們的母親哪個更好?(其實思維:其實目的都是一樣為了孩子讀書、做人好。)
小結,可見,好的教育方法,對我們的成長是多么的有利!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歡他們的做法嗎?說說理由。
。▎⑹舅季S,當你長時間看電視時,當你早上不愛起床時,當你和小朋友生氣時,當你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做的?)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將來都會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布置作業(yè):
1、假如,你的爸爸媽媽此時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對他說什么?想一想并且把它寫下來。
2、熟讀本課,試著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三字經(jīng)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讀讀議議背背
7號參賽作品
《三字經(jīng)---人之初》 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背誦《三字經(jīng)》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
過程與方法:以文章內(nèi)在含義指導自己的行為,為學生創(chuàng)設傳統(tǒng)文化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明白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強調(diào)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
二、教學重難點:理解并背誦《三字經(jīng)》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
三、教學方法:講授法
談話法
四、問題導入:教師:《三字經(jīng)》是傳統(tǒng)中國社會眾多的兒童啟蒙讀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種。宋朝之后的讀書人基本上由此啟蒙。
《三字經(jīng)》讓我們懂許多禮儀之道,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學習《三字經(jīng)》中第一部分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看看你平時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經(jīng)》中的一樣?
五、互動合作:多種方式誦讀
(一)、靜心自讀;
(二)、指名接讀;
。ㄈ、齊讀;
。ㄋ模├斫夂x
1、今天我們學的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義,給老師和同學們講一講,指名講含義。
2、今天我們學的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義,提出來討論。
重點解釋“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边@一段。
3、老師補充《三字經(jīng)》中的故事《孟母三遷》《竇燕山五子登科》,學生認真聽故事,聽后討論。
(五)、再讀
1、接龍讀。男生讀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為一段)
2、學生賽讀
3、師生拍手齊讀。
4、讓我們再來感情地讀一讀。
六、展示交流:嘗試背誦
1、自由背誦。自己小聲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師生互動,考考你
。1)老師考學生。老師說上句,學生接下句。(2)學生考老師。學生說上句,老師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快又好(過關者畫上紅旗)。
七、鞏固拓展: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八、作業(yè)設計:
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不僅把《三字經(jīng)》背好,在生活中還要按《三字經(jīng)》中說的那樣做,明白教育和學習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性,做一個文明有禮、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的人。
九、板書設計:三字經(jīng)----人之初
11號參賽作品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窘虒W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和背誦相關句子
2、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應該怎么做
3、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同學之間互相謙讓可以增進團結,講謙讓是一種美德!窘虒W重點】
熟讀課文內(nèi)容,理解意思并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教具準備】小黑板、掛圖【教學過程】
一、辭舊迎新
1、兩人為一組,以相對拍手游戲方式,自由邊拍手邊誦讀已學《三字經(jīng)》語句。
2、全班隨音樂傳球誦讀《三字經(jīng)》。游戲規(guī)則:每人誦讀一句(6個字),接過球后,起立大聲誦讀,然后再轉身傳球。
二、問題導入
同學們,都做好預習了嗎?
誰來為我們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三、揭示揭題:
同學們想一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文釋義:
1、講解:(東漢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才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然后提問:(出示圖片)⑴圖中誰是孔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瓶兹谧钕饶美,本來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卻是怎么做的呢?⑶他為什么要給自己選一個最小的?
、瓤兹诎汛罄、好梨讓給了哥哥和弟弟,這說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時講謙讓,爸爸的表情怎樣?(課件展示插圖)爸爸看到孔融這樣做,心里會怎樣想?他會怎樣夸獎孔融?
、收l能學學爸爸的語氣夸夸孔融?
、丝兹谑艿桨职值谋頁P,心里會怎樣想?
⑻孔融這樣做,他的哥哥會怎樣想?弟弟呢?他們以后也會怎樣做呢?
2、小結: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在好處和方便面前不搶先,能讓人,他不僅受到了全家人的稱贊,也受到了世人的贊揚。所以,千百年來,“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孔融也成為了小朋友學習的好榜樣。
3、那么,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什么呢?
四、學文曉理:生借助拼音自讀一遍
五、新授
1、出示新授語句: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2、學生試讀,教師引導學生正音
3、老師朗讀三字經(jīng),請學生一起讀。
4、老師解釋語譯部分。
5、指導學生朗讀經(jīng)文,背誦經(jīng)文
6、故事情景再現(xiàn):學生表演。
六、擴展活動:學習兒歌《謙讓歌》 《謙讓歌》
好兒童,要謙讓,好處、方便,我不搶,要學孔融把梨讓,不搶先,能讓人,先別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七、總結
。1)朗讀今日所學。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對父母、對家里的長輩、對老師。也可以用完整的話說向老師和同學們說說你的打算!景鍟O計】
黃香
孝親孔融
讓梨我?
13號參賽作品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稻粱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閱讀《三字經(jīng)》片斷,學習三字經(jīng)里介紹的知識。過程與方法: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奮學習的道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閱讀中華經(jīng)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感悟經(jīng)典內(nèi)容的能力。教學重難點:背誦《三字經(jīng)》,了解《三字經(jīng)》里面的內(nèi)容。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互動合作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交流讀過的好書和自己知道的讀書名言。
一、問題導入,整體感知《三字經(jīng)》
1經(jīng)常讀書會使我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學校向我們每位同學推薦了《三字經(jīng)》這部經(jīng)典!度纸(jīng)》可謂是家喻戶曉,上到70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孩子,都能背上幾句。你們會背嗎?這樣吧,我一句,你們一句。師生接背:
2那關于《三字經(jīng)》這部書,你知道哪些呢?(作者、書的內(nèi)容等)3師隨機評價,簡介《三字經(jīng)》:
《三字經(jīng)》流傳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雖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結構都沒有改變。全書雖只有一千多個字,但內(nèi)容非常豐富,其中包括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經(jīng)》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走進這部奇書,讀讀《三字經(jīng)》。
二、互動合作:讀《三字經(jīng)》,講人文故事
1、《三字經(jīng)》這本書讓我們認識了很多名人,而且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經(jīng)成為千古佳話。能不能告訴大家,你從《三字經(jīng)里》認識了哪些人?指名學生說。
2、相信你一定知道這些人——這些句子中講到的人你熟悉嗎?你知道他們的故事嗎?(學生講故事)
。ㄕn件)出示填空:
_____,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zhù)。(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聽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為大學問家,跟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_____,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這就是那個成語“五子登科”的出處呢。)_____,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做人準則。)
_____,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我想問問孔融,你怎么會這么做呢?能友愛兄長、友善對人,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溫暖的。)
3、讓我們再讀讀他們的故事。指導讀。書可以怎樣讀呢?指導配樂個性化朗讀。(齊讀)。
4、小結:讀《三字經(jīng)》,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名人故事,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訴我們?nèi)绾螌W會處事做人。相信你們讀了之后,一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展示交流:讀《三字經(jīng)》,學史地知識
《三字經(jīng)》是一部奇書,不僅讓我們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我們讀三字經(jīng),還可以從中讀到各種各樣的知識。
1、出示片斷:稻粱菽(shū),麥黍(shǔ)稷(jì)。此六谷,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shǐ)。此六畜,人所飼。
2、這里有好多的生字,你能讀準嗎?自己讀一讀。指名讀。齊讀(有滋有味地讀一讀)讀得聲音響亮精神飽滿。
3、了解知識:
這段話里,藏著許多知識呢,接下來我們分兩隊進行PK,問題的答案都在這兩段話里面,好好地讀一讀,讀完還可以與同桌議議。什么叫六谷?六畜?
4、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一下子知道了這么多知識。知識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看來我們很有必要把這兩段含金量極高的話背下來。
生:試背,指名背(老師學生合作背,生生合作背),齊背。(不能背的可以跟著讀。)
四、拓展延伸:背誦經(jīng)典(音樂響起):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近經(jīng)典,讀了《三字經(jīng)》的部分內(nèi)容。雖然只是部分,但卻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經(jīng)》真是一個豐富的寶藏,有那么多的史地知識,那么多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們?yōu)槿颂幨碌纳羁痰览。正如專家評價的那樣,《三字經(jīng)》真是“千古一奇書”,值得我們?nèi)タ,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最好能夠背下來?/p>
五、布置作業(yè):
學了本課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繪畫,也可以用完整的話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
六、板書設計:
六谷:稻、粱、菽、麥、黍、稷(食)六畜:馬、牛、羊、雞、犬、豕(飼)
七、教學反思: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體會和理解《三字經(jīng)》中積極的義理,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2、 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jīng)》,體會《三字經(jīng)》的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教學難點:學生會判斷《三字經(jīng)》中的精髓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 課前演講與名言推薦。
1、 課前演講《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2、 演講評分
3、 名言推薦。
二、 導入,師:“;丶铱纯础辈粌H道出了作者的心聲,而且還唱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那就是對家的重視!度纸(jīng)》里也有這樣一句話:“夏傳子家天下”。今天,讓我們再次學習《三字經(jīng)》,再次去領略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三、 要求學生背誦《三字經(jīng)》
1、 提出要求: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背誦,并簡要闡述喜歡的理由。
2、背誦《三字經(jīng)》片段并簡要陳述理由。
四、要求學生談談學習《三字經(jīng)》后的收獲。
1、提出要求:請學生結合《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談談學習后的收獲。
2、 學生談收獲。學生1:九峰人的`座右銘是“先成人再成材”,這句話說出了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度纸(jīng)》中“黃香溫席”“孔融讓梨”和“孫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們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多交良師益友,努力學習。學了《三字經(jīng)》,我還知道: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連動物也不如。
學生2:《三字經(jīng)》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這句話就是:“勤有功戲無益 戒之哉 宜勉力”。這句話告訴我們:勤勞就有功效,嬉戲是沒有益處的,應該警惕自己,時時勤勉用功。讀了這句話,我懂得了凡是勤懇學習的人,一定會有進步。如果怠惰嬉戲,不但沒有益處,而且還會有損害,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學生3:“為人子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啟示。如果一個人不學禮,就無法立足于社會,因為不懂禮的話,就會容易說錯話,如果懂得禮節(jié),大家便樂意和你為友,并且尊敬你。我們現(xiàn)在求學,常常與老師親近,要學老師良好的言行,功課上有疑問要請教老師,不要和老師疏遠。對于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要與他們和樂相初。
五、拓展閱讀,并讓學生嘗試寫《三字經(jīng)》。
1、 與《新三字經(jīng)》作比較,請學生找出《三字經(jīng)》的創(chuàng)作手法。
歸納:①巧用典故 ②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③注意內(nèi)容結構的層次感
2、 要求學生模仿所學內(nèi)容,根據(jù)九峰校訓“勤誠勇愛”,寫《校訓三字經(jīng)》
1) 學生獨立完成。
2) 四人一小組交流,并推薦一名學生把所寫的內(nèi)容寫在大黑板上。
3) 全班交流、評析。
4) 集體朗讀《校訓三字經(jīng)》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課后第三題,可讀讀要寫的字。
3. 先寫4個獨體字,注意要寫得勻稱。
4. 再寫左右結構的字。 “孫”是左右同寬的字。
5. 接著寫上下結構的字!叭A”字 “一”要穩(wěn),“炎”字上小下大。
6. “遠”是半包圍結構的字,“辶”的捺要寫平。
七、教師小結。
課后反思《三字經(jīng)》是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體會和理解《三字經(jīng)》中積極含義,感受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2、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jīng)》,體會《三字經(jīng)》的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3、初步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通過本課,使學生明白讀書學習對我們?nèi)松闹匾,要打好堅實的知識根底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教學難點:
學生會判斷《三字經(jīng)》中的精髓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揭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三字經(jīng)》嗎?
《三字經(jīng)》是學習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讀物,它偉大祖國浩瀚的文化長河中最絢麗的一朵浪花。《三字經(jīng)》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韻文非常容易記憶,內(nèi)容包括傳統(tǒng)教育,歷史、地理、天文,倫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現(xiàn)在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它是我國古代對孩子進行論理道德教育的書籍,現(xiàn)在被世界兒童運用。你們自豪不?
二、初讀感知
1、師出示《三字經(jīng)》范讀。
師:大家自己讀一讀這幾句《三字經(jīng)》,把字音讀準,注意正確停頓。(生自己讀)
三、學文曉理
1、才一會兒功夫,大家就讀得瑯瑯上口了!這兩句三字經(jīng)雖寥寥二十個字,但背后卻藏著動人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下面老師給大家講講《孟母教子》、和《五子登科》的故事。古時候孟子的母親,為了尋找一個對孟子有益的教育環(huán)境,不辭辛勞搬了三次家。從墳場附近搬到市場邊,再三遷至學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學回家,孟母當著他的面將織了一半的布匹剪斷,并且告誡他說:“求學的道理,就像織布一樣,必須將紗線一條一條織上去,經(jīng)過持續(xù)不斷的努力,積絲才能成寸,積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織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讀書也是一樣,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經(jīng)過長時間的累積,才能有成就。否則就像織布半途而廢一樣,一旦前功盡棄就毫無用處了!
五代時,有一位竇禹鈞(又稱竇燕山),遵照圣賢教誨的義理來教育子女,因此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門。
作者僅僅用了幾個字就把這連個故事寫出來了,讓我們讀一讀: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說說你自己的感受。
其實你們的父母為了你們能夠成才,給你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們作為兒女,應該感謝父母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條件,更加發(fā)奮讀書。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愛親人、孝敬父母。
2、三字經(jīng)中還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初生之時,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來因為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差異越來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隨環(huán)境的影響而改變,所謂先入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應注重在使孩子專心,有定力。課業(yè)的選擇,要以專精為主,不要希求廣博。據(jù)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與青少年心智的發(fā)展,十三歲以前著重在記憶,之后理解力逐漸成長,故十三歲以前應注重記憶念誦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養(yǎng)活他們,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職。老師教導學生,不只是知識、技藝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做人處世的道理,使學生能夠與人相處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義。因此對于學生的要求一定要認真嚴格,不能偷懶怠惰,才能教出好學生。嚴師出高徒,嚴是認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四、配樂誦讀
1、師配樂范讀、朗讀。
2、品讀解意,邊讀邊試解釋內(nèi)容教師相機點撥,請學生結合《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談談學習后的收獲。
五、擴展活動:
《三字經(jīng)》里還有好多關于指導教育學習的內(nèi)容,老師讓你們自己搜集,你們找了沒有?誰能把你喜歡的《三字經(jīng)》內(nèi)容和大家交流一下。辦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三字經(jīng)》
人性本善嚴格教育
孟母教子五子登科
不教父過不嚴師惰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07-10
三字經(jīng)教學設計08-31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蟬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學設計04-05
ai教學設計 ai的教學設計05-29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