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2、培養(yǎng)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在具體情景中體會前、后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淡話引入
1、師:同學們,我們的好朋友淘氣遇到難題(課件1)你們愿意幫助他解決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淘氣遇到什么難題?(播放)
2、師:哪個熱心的.小朋友給淘氣出個主意?(評析學生回答)
3、師:你想的辦法真不錯,原來利用前后可以幫助我們記住自己的位置。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淘氣一起認識“前后”(板書)二、聯(lián)系實際學習新知
活動一、介紹前后同學、老師自我介紹
1、小朋友們,今天來了這么多聽課的老師,誰愿意站起來向老師介紹自己呢?2、張老師發(fā)現這樣介紹,老師們一次只能認識你一個人,你愿意介紹你自己的同時,也把你前后桌的同學也介紹一下嗎?(5人匯報)3、我們班所以同學的前面有什么?
4、老師介紹自己: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我也想介紹一下我的前后,我的前面…我的后面…
5、質疑:我介紹地對嗎?為什么黑板在老師的后面呢?這是怎么回事?(指名回答)當我面對著你們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學們,我背對著的方向是我的后面,而你們面向著黑板,你的前面就是黑板,所以前后是相對的。板書:前面
后面活動二、百米賽跑1、同學們,你們的表現可棒了!今天老師得到一個好消息,動物園里正在開“森林運動會“,可熱鬧啦!我們一塊去看看吧!(課件)
。1)緊張的百米賽跑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看一看,有哪些運動員參加?(2)(課件)比賽開始了,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同桌交流,然后請學生說一說。
師:我們看到小蝸,F在雖然排最后一個,可它還是怎樣?同學們要學習小蝸牛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3)同學們,比賽就要結束了,猜一猜測動物們的順序有沒有可能改變?趕緊結你們喜歡的動物加油吧!
。4)你能說說動物們現在的前后位置嗎?(5)同桌討論:()在()的前面
。ò鍟
。ǎ┰冢ǎ┑那懊
(6)集體反饋交流(指多名學生說一說)
活動三、卡丁車比賽1、緊張的百米賽跑剛剛結束,更加激烈的卡丁車比賽就要開始了。2、同學們,你們發(fā)現了什么?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課件出示問題)三、練習鞏固
1、小朋友,我們的好朋友笑笑今天要去公園玩,她正在排隊買票呢。誰能幫笑笑解決這個問題?從前面她是第幾?后面數她又是第幾?
2、笑笑玩得正開始時,接到淘氣的電話,說要笑笑幫運動員照相,讓笑笑立刻坐車過去。小朋友們,你們能告訴笑笑要從幾個站,才能到動物園的森林運動會嗎?
3、拓展:森林運動會馬上就要結束了,小動物邀請我們去照相留念,誰想去?師:站在我前面有2名同學,站在我后面有4名同學。朋友們,知道我們這一排一共有幾個嗎?四、總結
小朋友,這節(jié)課玩得開心嗎?誰來說說你學到了什么?五、補充練習
運動會結束了,現在我們回到了教室,張老師想考考你們,好嗎?1、猜一猜。(課件)
2、排算式。先獨立排,再上黑板排卡片。
3、玩游戲。運動會結束了,小動物們排隊回家,馬、兔、公雞、小鴨、山羊、熊貓、小豬。請幾名同學扮演小動物排隊,其他同學說一說: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板書)
前后
。ǎ┰冢ǎ┑那懊
。ǎ┰冢ǎ┑那懊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學會物體進行分類方法。
教學具準備:
學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教師出示書柜,把手中的書本非常整齊的擺放在書柜中.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老師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從生活引入,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看錄像,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通過學生相互敘述,使敘述在觀察、思維、想像、交流中初步感知分類的方法。]
2.明確分類。
揭示概念:像老師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教師再出示一個書柜,比較亂,書和練習本放在一起了,讓學生談一談觀看這樣的書柜的感受.進一步明確分類的意義.
[通過學生觀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意義,分類使生活更方便了,同時感受到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就有數學。]
二、鞏固發(fā)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書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物品分類擺放在柜臺里。
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從而明確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分類中初步體驗分類的'必要性。]
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師出示很多水果和蔬菜,說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為學生提供“做”的機會,通過親手操作進一步體驗分類。]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
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3)匯報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指導,同時注意西紅柿的分法,及時糾正錯誤.
3.練習,練習六1—3題。
。1)第1題
啟發(fā)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并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第2題
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
啟發(fā)說出:前、后4輛車是同一類的。
。2)第3題
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它三個不是同類。
[通過學生獨立練習,加深對分類的理解和體驗,同時滲透集合思想。]
4、補充練習
(1)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議一議怎樣分,哪一組分得又快、又準確。然后匯報說明。
(2)出示很多蔬菜和水果,請小組同學分類.然后派代表匯報.最后對容易出現錯誤的西紅柿要進行指導.
[補充練習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練習,使學生體驗分類的技巧。]
5、拓展練習
出示9張卡片,要求學生分類。學生進行匯報。(可出現兩種分類的標準)。
教師小結:分析事物要從多角度去看。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分類,回家之后自己整理書包和書柜,看誰整理的最干凈、整齊。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22—2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培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的數的加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圓片若干個,實物展示臺。
學具準備圓片若干個。
教學過程:
(今天,咱們的課題導游是一只漂亮的小狐貍。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第22頁瞧一瞧,小狐貍給大家?guī)淼臄祵W問題是什么?(有幾枝鉛筆)
一、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加法意義。
1、師:大家現在都是小學生了,每天都要背著書包來上學。老師要提醒大家每天做完作業(yè)后要自己整理書包,把第二天要用的書和筆盒帶上,小朋友們每天寫字要用什么?對要用鉛筆,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枝鉛筆想請小朋友們幫助算一算,一共有幾枝。小朋友們愿意幫忙嗎?
2、教師先拿出兩支鉛筆,再出示3支鉛筆,讓學生口述這一過程,再提問一共有幾支?
3、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出來的?
4、師: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5、引導認識加號,感受加法。
6、說一說算式里數字的含義(教師進一步讓學生對算式的含義進行擴展。)
生1:還可以表示把2個蘋果和3個蘋果合起來。
生2:可以表示把2本書和3本書合起來是5本書。
.......
7、擺一擺。
。1)教師引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師:小朋友們來個比賽,比一比誰拿得又快又對,拿的圓片個數要和老師拿的一樣多。
(老師利用實物展示臺擺圓片,先擺一個,再擺三個,學生看后依照老師的樣子擺。)
師:很多小朋友拿的非常迅速,你們能對剛才擺的,提個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
生:先拿出1個圓片,又拿出2個圓片,一共有幾個圓片?
師:某某同學已經學會了提問題,真是不錯,那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會呢?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ㄍ勒f完,老師還可以再請一兩名學生做個反饋。)
師:同學們會解答這個問題嗎?
生:1+3=4
師:這“1”、“3”、“4”分別表示什么?
。ń處熞龑W生把抽象的算式放到具體的`情況中理解)
。2)放手讓學生自己擺一擺,講一講,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師:現在小朋友自己按照課本擺一擺第2、第3小題的要求擺一擺,邊擺邊說出過程,最后把算式補充完整。
。▽W生獨立操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8、提出自己的身邊的加法的問題,加深對加法含義的體驗。
師:剛才小朋友們通過擺一擺,說一說,了解到了把兩部分合起來可以用加法來計算。那咱們身邊,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問題呢?
。ńo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
學生反饋:
生1:我的筆盒里有3枝筆,筆盒外面有1枝筆,合起來一共有幾枝筆?
。▽W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并學會判斷問題的對錯及思考解題的方法。)
生2:教室一邊墻上有2張畫,另一邊也有2張畫,合起來有幾張畫?
.......
師:只要小朋友善于發(fā)現,在我們身邊能找到許多加法的問題。
9、試一試
。1)引導學生說明圖意,并根據圖意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3)組織學生結合圖意與同桌說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三、鞏固練習
1、第1題,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讓其先根據算式擺學具,直觀地得出每個算式的結果。
2、第2題,讓學生根據圖意,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小組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學生可能會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師在集體反饋時注意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義,滲透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列出不同算式的數學思想。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情境中,產生統(tǒng)計的需求,探究收集數據的方法,感知數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
2.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并能對統(tǒng)計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發(fā)展初步的應用意識。
3.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能力,體驗合作分工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發(fā)興趣
1、情境,觀察森林運動會開始了,參加今天比賽的有小兔隊、小猴隊和小熊隊。他們將各選出一名代表進行投籃比賽,獎品是一袋餅干(課件出示一袋餅干)。你能看出袋子中的餅干有幾種形狀嗎?你有辦法知道袋子里有多少塊餅干嗎?課件演示生數一數。
2、討論、初次記錄三角形的有幾塊呢,圓形的呢,正方形的呢?你有辦法知道他們各有幾塊呢?(學生討論,引出把餅干形狀畫下來)你想怎么畫?
可能①
生:我想正方形餅干就用正方形來表示,圓形餅干就用圓形來表示,三角形餅干就用三角形來表示,
可能②
生:正方形的畫1,三角形的.畫2,看來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圖形或符號來表示這三種餅干,F在老師邊倒邊告訴大家餅干的形狀,大家在白紙上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把它們畫下來。(師報,生用自己的方法記錄。)
3、統(tǒng)一方法,揭示課題展示不同的幾種畫法:
①按出現順序亂著排列
、诎磮D形種類分行排列
、郛 (如果學生中未出現畫記錄的,老師可以作介紹)比一比,你覺得哪種方法既方便又清楚呢?
4、用畫的方法統(tǒng)計為了方便又清楚的記下來,我們可以象這位同學一樣用畫 的方法來記錄。請大家看表一。我們請一位同學來報圖形名稱,其余同學注意聽,小老師報到哪種圖形你就在哪種圖形的后面打 。
(學生活動)
現在你知道正方形餅干有幾塊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圓形餅干有幾塊呢?三角形呢?一共有多少呢?
5、統(tǒng)計結果分析從表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同學們不但學會了用先畫 記錄,再數一數的方法來統(tǒng)計。還能從統(tǒng)計表中知道這么多的信息。真了不起!(板書:先畫 記錄,再數一數。)
二、鞏固深化,形成技能
1、投籃比賽獎品的問題解決了,緊張而激烈的籃球比賽就要開始了。三隊的代表每人將有機會投5個球,誰投中的次數最多,誰就是冠軍。現在就請你們來當小小裁判員,用畫的方法把它們投籃的情況記下來!誰投中一個就在相應的頭像后畫一個。要是沒投中,那怎么辦呢?動畫演示,學生記錄并整理數據。誰是冠軍?為什么?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拋花片看完了精彩的運動會,咱們也輕松一下。老師手中有一個花片,這一面是花片的花面,這一面是花片的紅色面,如果老師把畫片拋起來,落下后會是哪一面朝上呢?誰來猜猜請看?(老師拋學生猜。)課件出示游戲規(guī)則:每組組長拿出花片,這樣向上拋一拋,一共拋20次,其他同學統(tǒng)計花面朝上和紅色面朝上分別是幾次。分組匯報,老師輸入數值比較第X組的結果:花色面朝上的次數和紅色面朝上的次數怎么樣呢?(同樣多或接近)
你發(fā)現了什么?(花面朝上和紅色面朝上的次數差不多。)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可以多拋些次數,看看結果會怎樣?
三、舉例說明,聯(lián)系生活
1、統(tǒng)計參賽人數森林運動會結束了,體育老師也想在我班組織一次體育比賽,請看,本次比賽的項目有(課件演示)
⑴ 每人只能參加一個項目,你最想參加哪一項比賽呢?
、 可以怎樣統(tǒng)計參加各種體育項目的人數?由于時間關系,我們課上先統(tǒng)計這兩個小組的參加情況。請大家邊聽這兩個小組的同學說參加的項目邊在相應的欄目里打(其他小組在課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后把表格交給老師。)
⑶ 看了統(tǒng)計的結果你想告訴體育老師些什么呢?
2、統(tǒng)計天氣情況最近大豐氣象臺的統(tǒng)計員生病了,請大家?guī)徒y(tǒng)計一下4月份天氣情況。
、 認識天氣圖標:晴天、陰天、雨天。
、 請一名聲音最響亮的同學當小小播音員報出每天的天氣,其他同學當好小小紀錄員。
、 根據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交流。
四、總結。
⑴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新本領
、苿偛盼覀円黄鸾y(tǒng)計了餅干、天氣等,你還想統(tǒng)計些什么呢?
、 統(tǒng)計不僅作用大,而且方法特別多,今后我們還會繼續(xù)學習。只要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會有更大的收獲。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張,水彩筆
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在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幾的分數,同學們能夠通過折紙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歡的分數嗎?
。1)學生用紙折分數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數。
(3)全班交流匯報展示的過程,有針對性的張貼并板書四組分數:(3/4,1/4)、
(1/4,1/2)、(3/8,1/8)、(1/8,1/6)。
2、觀察分數,組織分類。
剛才老師把同學們展示的分數張貼了四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四組分數,你能給它分一下類嗎?
(1)學生獨立觀察每組分數的特點
。2)小組討論交流如何分類
。3)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陳述分類的思維過程。
。4)教師小結:我們把分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類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導質疑,引入課題
對于剛才我們分出的這兩類分數,大家想研究它們哪方面的問題?
。1)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
生2:我想知道兩個分數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選擇的解決問題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下面我們就來解決比較一下兩個分數,哪個大哪個小這一問題,好嗎?(板書課題:比大。
。ǘ┨骄啃轮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組拿出手中另一張正方形紙分一分,涂一涂,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俪鍪緢D(見課本61頁右上圖)。
、谛〗M選代表說出比的思維過程
(3)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個1/4,3個1/4比一個1/4大,所以3/4>1/4。
(4)用同樣的方法比較3/8和1/8的大小。
、俪鍪緢D(見課本61頁中間左邊圖)。
、趯W生爭當“小老師”自行講解比的過程。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1/4和1/2誰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用剛才比較的方法,四人一組想一想”。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俪鍪緢D(見課本61頁右上圖)。
、谛〗M選代表說出自己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并小評)
。4)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
。5)用同樣的方法比較1/8和1/6的大小。
、俪鍪緢D(見課本61頁中間右圖)。
②學生自告奮勇講解比較的過程。(師適當引導并鼓勵)
、鄹鶕诸惪偨Y比較大小的策略。
(1 )學生獨立思考比較大小的方法。
。2 )小組交流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3 )全班交流,歸納總結: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环肿邮1的分數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4 )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分數就大;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數少,分數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鞏固、實踐、應用。
1、給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ㄒ娬n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按份數涂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投影出示)
(1)、學生獨立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
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
。ㄋ模┱n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更新的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估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培養(yǎng)數感。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卡片、金魚圖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0頁。
一、舊知回顧,揭示課題
1、數的組成(個別回答)。
a.3個十和6個一是( )。
b.7個十是( )。
c.8個一和7個十組成( )。
2、比較數的大小。
39○36 69○96 50○50+7
說出比較的方法。今天繼續(xù)來學習“比多少”書課題)。
二、游戲導入,引出新知
下面我們做個“猜猜看”的游戲,好嗎?在老師手中有一些小棒,猜一猜大約有幾根?(出示小棒。)
生1:我猜大約有70根。
生2:我猜大約有36根。
生3:我猜大約有100根。
生4:我猜大約有40根。
生5:我猜大約有21根。
……
師:大家的答案有這么多,有的猜的答案又相差很多,到底誰猜的較準確呢?下面就這樣,我們先數出一部分(先數出10根),讓學生了解到l0有這么多,再觀察其余的小棒,做第二次估計。
師:10根是這么多,請小朋友再猜一猜老師手中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50根;有40根;有45根;有30根……
師:這次小朋友猜的比較集中,大約在30~50根之間,到底這一把有多少根小棒呢?我們一起數一數。(小棒有48根。)
師:為什么第一次猜時,有的人猜得數量與48相差那么多,第二次猜時,就比較接近40根呢?(學生互相討論討論,發(fā)表意見。)
生:第一次我們是亂猜的,第二次我們先看到了10根的多少,然后再猜的。
師:對,我們在第一次猜時,沒有什么作參考,憑感覺胡亂猜的;而在第二次猜數時,我們以10根的多少作參考。結果猜得數與準確答案比較接近。
小結:所以今后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后再估~估,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
師:你還有別的方法來幫我們進行估計嗎?(學生有合理的方法,給予肯定。如,以5根為例;以20根為例……)
三、多種情景,深化新知
1、出示3捆小棒:第一捆是10根,第二捆是48根,第三捆是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小棒,是15根。隨意抽出2捆小棒作比較,讓學生說都發(fā)現了什么?
師:10根與48根比較。怎樣呢?
生:10根比48根少。
師:對,說的很好。那l0根與15根呢?
生:10根比15根也少。
師:對,10根比48根少,10根比15根也少。這少的程度一樣嗎?誰能說的再清楚些。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得少。
師:這位小朋友用的“少得多”這一詞非常好,“少得少”習慣上我們說“少一些”,誰再說一說。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一些。
師:誰能反過來講一講,該怎么說呢?
生:48根比10根多得多,15根比10根多一些。
師:同位互相說一說。
師:上節(jié)課我們是用符號來表示兩個數的大小關系的,即10<48,lo<15,48>10,15>10,今天我們用語言來描述,同樣也能表示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2、接下來我們去水族館參觀一下好嗎?
出示金魚圖,讓學生先估一估每種金魚的條數(黑金魚10條,花金魚15條,紅金魚60條),用一句話描述出它們之問的大小關系。
生:紅金魚比黑金魚多得多;黑金魚比花金魚少一些……
四、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接下來我們去花店走一走(出示第40頁“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分小組,每個說一句話完成第(1)題,(2)、(3)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交流訂正。
2、師: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話來表示出兩個數量間的大小關系。想一想,在我們身邊你能用語言描述出某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嗎?
生:我們班的小朋友有48人比老師的2人多得多。
生:我們班的男生人數比女生多一些。
生:我的紅鉛筆有2枝比黃鉛筆5枝少一些。
小結
今天小朋友又學到了新本領,在今后比多少時,我們不僅可以用“>”“<”或“一”這些符號來表示,還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描述兩個數之問的大小。教學反思:新課伊始,采用“猜猜看”的游戲活動切題,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輕松自然的進入課堂,便于教學的展開。
教學反思
本課首先采用“猜猜看”的`游戲活動切題,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輕松自然的進入課堂,便于教學的展開。
第二、多種情景,活用知識。
課中的“猜小棒”“參觀水族館”“到花店走一走”等豐富的情景,都為學生靈活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提供了良好空間,使學生無拘無束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如可以用關系符號或語言來描述兩個數的大小關系,以至于拓展到兩種事物間的大小關系也可以用語言來描述)處理生活中數學問題。
第三、學科交融,關注情感。
本節(jié)課目的是讓學生會用語言來描述兩個數間的大小關系,由于是一年級的學生,文學功底并不豐厚,有用詞不當之處,老師應較委婉的給以糾正,關注學生情感的渲染,在學科交融間,淡化數學課的枯燥性、抽象性,給數學課增添文學色彩,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第四、尊重學生,提高能力。
課堂始終處在學生的立場上,在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中,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方法。此外,還給學生提供充分交流、充分合作的空間,在共同學習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多種能力都得到培養(yǎng)與提高。
不足之處:由于學生基礎較差在對比、分析方面做得不好,學生用語言來描述兩個數間的大小關系,由于是一年級的學生,文學功底并不豐厚,有用詞不當之處,學生對回答問題不夠主動,課堂氣氛也不夠活躍。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初步掌握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
2.掌握“破十法”
教學難點:
1.初步掌握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
2.掌握“破十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3十8 6+9 7+4 13-7
讓學生舉例說說減法的計算過程。
二、新授
(1)板書:12-5= 教學設計----《十幾減5、4、3、2》 11-4= 教學設計----《十幾減5、4、3、2》
12-4= 教學設計----《十幾減5、4、3、2》 11-3= 教學設計----《十幾減5、4、3、2》
12-3= 教學設計----《十幾減5、4、3、2》 11-2= 教學設計----《十幾減5、4、3、2》
老師:我們已經學習過十幾減9、8、7、6,計算十幾減9、8、7、6的方法有哪些呢?
生1:“破十法”。
怎樣運用“破十法”計算13-9呢?
先用13中的10減去9等于1,再把1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來就是4,所以13-9=4。
生2:“想加算減法”。
怎樣運用“想加算減法”計算11-8呢?
因為8+3=11,所以11-8=3,11-3=8。
怎樣運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計算上面兩組算式呢?
(2)舉例計算12-5= 。
用“破十法”計算。
先用12中的10減去5,等于5,再把5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來就是7,所以12-5=7。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8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第52頁。
二、教學目標:
1、掌握8、9的分解與組成,領悟規(guī)律,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2、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發(fā)展初步的動手實踐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3、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數學知識是相互聯(lián)系的。
三、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探索得出8、9的分與合,并領悟規(guī)律。
四、教學難點:
掌握并領悟8、9的分與合的規(guī)律。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小棒,記錄表。
六、教學過程:
。ㄒ唬┗仡櫯f知,復習準備:
學生邊擺小棒邊說6、7的分解與組成。
。ǘ┨剿8、9的分與合:
活動一:8個分成兩組,有幾種分法?(用小棒代替)
1、學生動手操作邊分8根小棒,邊把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請學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說清楚分的結果。
3、隨著學生的演示與匯報,教師把分法寫在黑板上。
4、引導學生觀察8的分解情況,可以一對一對的記憶,這樣既方便又快捷。
活動二:讓學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樣分?
1、學生動手操作邊分9根小棒,邊把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ㄒ笥行虻姆郑粚σ粚Φ.記錄)
2、請學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說清分的結果。
3、隨著學生的演示與匯報,課件出示9的分解與組成。
。ㄈ┘訌娪洃,牢固掌握:
1、對口令游戲:同桌兩個同學進行對口令游戲。
例如:生1,5和幾可以組成9;生2,5和4可以組成9。
2、找朋友游戲:學生每人手中拿一個數字,找出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連一連:哪兩張卡片上的點子數合起來是8呢?
5、快來幫小猴子摘下合起來是9的桃子吧?
七、應用練習,加強理解:
1、分一分:喜羊羊與懶羊羊分吃9個草莓,他們能吃同樣多的草莓嗎?為什么呢?8個草莓可以嗎?
2、原來有8塊糖,大頭兒子吃了一些,還剩下3塊糖,聰明的同學們,請你猜一猜大頭兒子吃了幾塊糖呢?
八、綜合拓展:
你會填嗎!
九、布置作業(yè):
邊擺小棒邊向爸爸、媽媽說一說8、9的分解與組成。
十、板書設計:
8、9的分與合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號和“=”號,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能通過操作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例題及“做一做”,完成練習三的第1~3題。
教學設計
復習舊知
1.看圖說數字。
2.示圖(幻燈片)。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動物在跑步比賽,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還看到一只小鳥在喊。
師:這只小鳥說了些什么呢?
老師領讀,學生讀: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很快吸引了學生,打開“你看到了什么?”這一話閘,學生象小鳥歸巢一樣嘰嘰喳喳說開了,想表現的欲望非常強。一組瑯瑯上口的順口溜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舊知,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
如果這一幅圖制作成課件,配以動態(tài)展現,效果就更好了。]
探究新知
1.引題。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這時的情況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老師反復操作活動片,如下圖:
生1:小狗和小貓趕上了小兔。
生2:現在小狗、小貓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來小兔跑在最前面,現在小狗、小貓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就是合起來的意思。(老師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它們合起來有幾只?
生:它們合起來有3只。
師:你們知道這是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嗎?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認識它(板書:加法)[通過演示,學生發(fā)現“1只小兔和兩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引出“它們合起來有3只”,很自然產生“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學生明白了加法原來就在身邊。]
2.直觀演示,感知含義。
師:1只小兔和兩只小狗、小貓合起來用數字表示,就是幾和幾加起來?
生1:1和2加起來等于3。
師:XXX同學真聰明!在數學上,1和2加起來,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板書:1 + 2 = 3 加號 等號
讀作:1加2等于3。教師領讀,學生讀。
師:我們今天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你準備怎么記住它們?
生1:加號像一個十字架,等吃像一雙筷子。
生2:我是這樣記的:原來就有一橫,后來又有一豎,它們合起來就成了加號啦,上下兩橫一樣長,是相等長的就是等號。
師:同學們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穎別致的想法,有從形象上,也有從含義上的,這不僅對加法和等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觀察畫面,體會含義。讓學生看書上汽球圖。師:誰來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生:3只紅汽球,1只藍汽球,合起來有4只汽球。師:與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并且討論怎樣列式計算? 根據回答板書:3+1=4
讓學生讀一遍算式。
反思:我覺得這一環(huán)節(jié)處理得不恰當,老師一步一步牽著學生走,固定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學生對加法已有初步認識,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探究。4.發(fā)散聯(lián)想,理解含義。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媽媽給我買回1個本子,我爸又給我買回2個本子,我一共有3個本子,1+2=3。
生2:我們家有2個大人,1個小孩,一共有3個人,2+1=3。生3:我們學校一年級有3個班在二樓,1個班在三樓,一年級一共有4個班,3+1=4。
生4.我們教室講臺上面有1盞燈,我們座位上面有4盞燈,一共有5盞燈。1+4=5。
[從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思路豐富多彩,數學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的關系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鞏固提高
1.動手操作。
a.第23頁“做一做”。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然后一學生上臺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b.看算式,擺小棒。2+1 1+1 2+2
教師出示口算卡,學生用小棒擺,同桌互相檢查。
(老師注重采用多種形式的訓練,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過程。練習設計圍繞加法認識這一重點,采取擺圓片說算式,看算式擺小棒、畫填方格、獨立筆答、開放題等形式,使學生的知識構建在活動中,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達到了預定目的。)
c.用5個△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學生獨立操作,然后匯報。1+4 3+2 4+1 ……
2.發(fā)展題(印發(fā))。
a.看算式,先畫○表示,再填得數(印發(fā))
、1+2=□
②2+1=□
b.直接填得數
2+1=□ 3+2=□ 1+3=□ 3.開放題:□+□=5
教學設計說明
“加法”是在學生認識了1~5的數、比大小、第幾、幾和幾(組成或分解)后進行的,是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初步認識加法,知識雖然簡單,卻對以后的學習計算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共設計四個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
(1)直觀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義;
(2)觀察畫面,體會加法含義;
(3)發(fā)散聯(lián)想,理解加法含義;
(4)動手操作,鞏固加法含義。
首先讓學生觀察小動物比賽情境,把觀察到的在小組內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合起來”就是“加起來”的意思,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探究欲望。接著,通過觀察書上“汽球圖”,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圖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例舉用“加法”來表示的事例,增進對“加法”含義的理解,使學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最后是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先是算算式擺,然后是用5個學具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跳繩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
體會計算法多樣化。
2、發(fā)展初步的會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通過跳繩的活動,引入。
1、先引導學生看懂主題圖中的統(tǒng)計表,然后讓學生提出總是
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并記錄學生當時 跳繩的次數,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2、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總是可以先引導學生先解決類似“小
東比小紅跳幾下”這樣的問題
3、讓學生嘗試列出算式。
二、解決問題。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嘗試解決問題,并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教科書上三種方法是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方法,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掌握的。對一些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給幫助。
三、試一試。
讓學生根據統(tǒng)計表獨立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四,想一想。
100——48, 先讓學生估算,然后放手讓學生獨立試算。
五、練習反饋。
1、用豎式計算。
請4位學生板演,再集體校對,
2、買一個羽毛球拍多少錢?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再列式解答,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第3題中()+40的答案不唯一?上茸寣W生進行猜測,如果是其它數,它就無家可歸了。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1
一、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與11~20各數的組成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課的開始對11~20各數的組成進行復習,這樣學生學生起來比較容易上手。同時,在學生學習形式的設計上,通過讓學生在擺、觀察、 討論、計算 、猜測的過程中去理解如何計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體現平等、開放的教學理念,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二、教材分析
1、課標解讀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對數的運算要求如下:要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理的過程。同時強調要重視口算,提倡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鑒于此,本課時教學應充分利用學生擺小棒、撥計數器上的珠子的情境,讓學生直觀體會一圖四式的意義,在操作中理解計算方法,在交流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
2、內容分析
學習“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分兩次活動進行教學。首先 讓學生觀察例5的直觀圖和具體操作,利用數的組成,得出10加幾和相應的兩個減法算式,并從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其次在學生初步掌握10加幾和相應減法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具體操作,會口算十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并讓學生對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有一個初步印象。
3、知識銜接
“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是在學生學習完11~20各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它的計算過程,不但鞏固了11~20各數的組成這一知識,而且還為以后學生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一位數打基礎。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具有用學具操作擺圖說算式的能力。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方法,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正確列出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四、教學目標
4、基礎目標:通過實際操作鞏固11~20各數的組成,并能根據數的組成進行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運算;了解加法各部分的名稱。
5、能力目標:在一圖四式和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觀察、分類、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經歷“擺小棒、寫算式、算得數”等活動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口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規(guī)律。
6、情感目標:通過自主交流、合作學習等形式,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的思維習慣;同時,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中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喜悅。
五、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運用11~20各數的組成,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根據數的組成等方法正確地計算出結果。教學關鍵是通過操作,引導學生理解加減的意義和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讓學生通過擺小棒、撥計數器動起來,師生在算法、算理上注重交流,尊重學生的選擇,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七、課前準備
1、學生學習準備:每人20根小棒 一根皮筋
2、教師教學準備:計數器
八、教學過程
。ㄒ唬⿵土曚亯|
1、看圖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2、數的組成。
從11~20各數中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數來說說它的`組成。
。ǘ┬〗Y揭題
十幾可以分成1個十和幾個一;反過來,一個十和幾個一可以組成十幾。今天我們就要用剛才復習的知識學習新知識: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師邊說邊板書),你們有信心學好它嗎?
(三)指導探索
1、擺小棒 列算式 明算理
(1)學生操作:你能用小棒快速地在桌上擺出“13”這個數嗎?要求使大家能一眼看出是13。(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但不作指導)
。2)集體交流:請你說說為什么要這么擺。
。3)看圖列式:你能根據自己擺的小棒圖列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嗎?(指名板演)
(4)反饋交流,形成板書: 10 + 3 = 13 13 – 3 = 10
3 + 10 = 13 13 – 10 = 3
。5)結合小棒圖說說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別表示什么?
。6)交流算法:挑一個算式說說你是怎么算出得數的?
。〝敌“;數數;1個十和3個一可以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13可以分成10和3、從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減3等于10,13減10等于3.)
(7)知識擴展:四人小組合作在11~20各數中選一個數,用小棒像剛才一樣擺一擺,并寫出4個算式。
。8)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
。9)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學習的是10加幾和十幾減幾,知道了10加幾得十幾,十幾減幾得10,十幾減10得幾。
2、撥珠子 學算法 知名稱
。1)教師拿出計數器,先撥出11,再在個位上添2顆珠子。學生根據撥株過程說出一道加法算式。(11+2=13)
。2)提問:你是怎么算出11+2=13的?
(3)根據學生回答,小結計算方法:
a、用數數的方法:從11開始再數2個,12、13,所以11+2=13。
b、數小棒或珠子:個位上現在有3顆珠子,十位上有1顆,所以是13。
c、數的組成:11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再加上2個一,就變成了1個十和3個一,就是13。
。4)請你根據這個加法算式列出一個減法算式:(13-2或13-11)根據剛才的方法算一算得數。
。5)將算式分類: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我們可以把黑板上的算式分成兩類,該怎么分?(如學生有困難,可引導他們豎著看)一類是加法算式,一類是減法算式。
。6)猜名稱:在加法和減法算式中,每個數都有它自己的名稱,你想猜猜它們的名稱嗎?學生猜。
。7)讀名稱:想知道自己猜的名字和數學家取的是不是一樣嗎?請大家看課本第88頁,并一齊大聲地來叫一叫它們的名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各部分名稱。
。8)說名稱:說一說這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10 + 3 = 13 13 – 3 = 10 3 + 10 = 13 13 – 10 = 3
。ㄈ┯螒蜢柟
1、賽一賽:完成課本第88頁做一做第1題,看圖寫算式,看誰做得又快又對,再指名說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看誰說得又清楚又響亮。
2、做一做第2題以搶答的形式完成,教師事先做成口算卡片,并適當補充題量,由學生搶答,并要求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的數學知識?
九、板書設計
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10 + 3 = 13 13 – 3 = 10
3 + 10 = 13 13 – 10 = 3
11 + 2 = 13 13 – 2 = 11
2 + 11 = 13 13 - 11 = 2
. . . . . .
加數 加數 和 被減數 減數 差
十、作業(yè)設計
1、聽算:
(1)一個加數是7,另一個加數是10,和是多少?
(2 )被減數是16,減數是10,差是多少?
2、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利用一個算式說出另外3個算式:
10 + 8 = 18 ( )-( )=( )
( )+( )=( ) ( )-( )=( )
3、出題考同桌,一個學生出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題,讓同桌說出得數。(機動)
十一、鎮(zhèn)街交流意見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6頁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式題,培養(yǎng)學生的'
計算能力。
2.通過多種形式練習,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逆向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提高計算水平。
教學難點:提高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投影儀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卡片:
24+3 96-4 62+8 46+4 80-70 40+58 98-70 69+30 72+50 69-80 15+9 56-50 82+7 65-30
說一說怎樣進行口算,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總結:1.相同數位相加減。
2.進位加法時,不能忘記進位的1。
2.發(fā)展估算,練習計算
教科書第86頁第1題、第87頁第7題
。1)第1題:先讓學生進行估算哪幾題的得數是幾十多?再用豎式進行證。
。2)第7題。先要求學生進行估算后再進行比較,使學生知道比較大小運用估算可以較節(jié)省時間。
3.練習十三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找出各題錯在哪里,在改正。
二、筆算下面各題。
組織學生分組練習,教師注意巡視,指導學生的豎式書寫格式,以及橫式的得數。最后各小組匯報結果,集體評議、訂正集體訂正,說一說怎樣進行計算,然后總結筆算兩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
三、圖表應用題。
1.投影出示練習十三第4題,學生看圖,明白圖意。
2.小組活動,組織討論,找出解決的辦法。
3.集體訂正總結。
4.投影出示第5題,學生說出畫面的意思。
5.提問:要求原有多少袋牛奶?
6.組織討論,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的是100以內進位加法,同學們在做題時要認真審題,細心計算,做到又對又快。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推理等活動,發(fā)現圖形和數字的變化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觀察、推理等活動,發(fā)現圖形和數字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
數學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繼續(xù)學習有關規(guī)律的數學問題。
二、師出示思維提綱,生自主探索。
看書上的圖,小朋友們在擺什么。各是怎么擺的?
1、看一看例5(1)(2)小題。
圖上有什么圖形?是怎么排列的?
2、這里畫著什么?
那些花兒有幾中顏色?
是怎么排列的.?
學生讀列完成,然后交流。
三、鞏固提升。
1、完成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交流。
2、小組拿出學具擺出有規(guī)律的圖案,互相說一說。
3、一找教室里那些擺放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的生活中,你看到過那些有規(guī)律的事物,請說一說。
4、在紙上畫一畫有規(guī)律的東西嗎?畫好后交流。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加法含義,并學會5以內數的加法。
2.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初步理解加法含義。
3.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體驗加法含義,學會5以內數的加法。
教學難點:能夠正確看圖列式。
教學準備:計算機、實物展臺、投影。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紅色鉛筆,右手在盒子里拿出2枝黃色鉛筆,然后把兩只手中的粉筆合起來,問學生一共是幾枝粉筆。
(二)動手操作,體驗加法含義
1.小朋友們也拿出自己筆盒里的鉛筆,看課件學著試一試。師:一共有幾枝鉛筆?師:你們是怎樣算出5枝鉛筆的?生:這只手有2枝鉛筆,那只手有3枝鉛筆,合起來就是5枝。師:對了,這合起來的`過程我們可以用一個算式表示。
2+3=5 (師邊講解邊板書演示。):加號 師:把兩部分合起來就可以用一個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們想一想,這2+3=5還可以表示什么呢?(教師進一步讓學生對算式含義進行擴展。)
2.擺圓片。教師出示幻燈片課件,演示擺桃子的過程。
(1)書上是擺桃子,我們可用圓片代替桃子,先擺1個,再擺3個,學生依照老師的樣子擺。師: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們會做這道題嗎?生:1+3=4。師:這1,3,4分別表示什么?(師引導學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體情境中理解。)
(2)參照課件演示,放手讓學生自己擺一擺書上的第2,3題,把2+□=□,□+□=□補充完整。 (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根據身邊事物提問題,加深對加法含義的理解。在我們身邊,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問題呢?(師表揚學生善于發(fā)現。)
4.試一試,運用加法含義。(教材第22頁的“試一試”。)
(1)引導學生看圖(課件出示),要把同類的車子合起來,與警察沒關系。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
(3)組織學生結合圖與同桌說說算式。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書上的“練一練”)
1.第1題,放手讓學生計算出結果,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讓其先擺學具,直觀得出算式結果。
2.第2題,讓學生看圖,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小組交流,第2幅圖畫會出現4+1=5,3+2=5兩種情況,教師在角度觀察圖,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題,先讓學生看圖,找出每個盤子放蘋果的規(guī)律,師進一步追問,如果再放一盤蘋果,你認為放幾個?說出理由。
4.說一說,算一算。(利用信息技術演示課件,出示小明一家的圖畫。)
(1)學生獨立觀察圖,找出同一類型的東西把他們合并起來,如凳子和凳子合起來,梨和梨合起來,花盆和花盆合起來。
(2)這題具有一定開放性,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符合圖意,都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加法,加法問題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放學后,大家可以在校園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還能發(fā)現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下次帶到課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情景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使學生體驗位置與順序,能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位置與順序,并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驗位置與順序,能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驗位置與順序,能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景
上新課之前我們先玩一個對口令游戲,復習鞏固上節(jié)課學習的位置與方向的詞語
前后,左右,上下,淘氣看我們在教室玩的這么開心,他也想請我們去他的教室參觀,引出課題,板書:教室
2、新課探究
。ㄒ唬㏄PT出示淘氣的教室,誰愿意給淘氣介紹一下我們的教室?
要用到位置與方向的詞語,說的有順序,有條理
(二)介紹我們自己的教室
1、學生介紹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這樣介紹淘氣只知道我們的教室中有什么東西,你能用我們所學過知識來介紹嗎?
3、誰愿意到前面給淘氣和全班同學介紹一下。
4、剛才兩位同學介紹的一樣嗎?為什么?
5、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6、小結:你們面對面坐著,因為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在敘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ㄈ、活動一:觀察盒子
1、從老師的角度去觀察前后左右的顏色
2、從學生的角度去觀察前后左右的顏色
。ㄋ模┙榻B淘氣坐在教室的位置
1、引導學生說順序詞語第幾排
2、引導學生說從左邊數第幾個
3、引導學生說從右邊數第幾個
4、準確的說出淘氣的位置
五、活動二:游戲
1、找朋友——說好朋友坐在第幾排第幾個,不能說出名字,讓全班同學去猜
2、老師請學生上來聽口令站位置
3、看卡片指方向、
學生看卡片做動作、(卡片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張、學生看到卡片后將手指指向相應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四、實際應用。
1、課件出示課本練一練第3題圖,老師扮成游客說:“請問,去火車站怎么走”學生們覺得這個情境很新鮮也很特別,非常樂意為“游客”帶路,老師讓學生帶路,每到一個“建筑物”就讓學生告訴大家這是什么地方了,用“前后”“左右”說出下一步該往哪里走。很快,其他的小朋友就意識到還有別的路也可以到達火車站,老師馬上請一個學生扮演旅客,另一個學生扮演帶路人,讓學生充分投入到問路和帶路的情境之中。
大家樂于助人的精神值得表揚,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請大家到游樂園逛一逛。
2、課件出示課本練一練第1題,你看笑笑和淘氣玩得多開心,請你介紹笑笑和淘氣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為什么笑笑跟淘氣說的不一樣呢
小結:因為淘氣和笑笑是面對面的,方向正好是相反的。
3、指生看PPT回答剛剛我們是如何走到錄播教室的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對教室這一真實情景的具體描述,對前后、左右、上下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條理得表達。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設計
教室
前后左右上下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前面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jié)綜合性活動課。
根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教師安排一系列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方位,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經驗,表述自己的想法,逐步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體現生活數學化。通過讓學生找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養(yǎng)成注意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組織的活動體現不同層次,給學生提供很多表達交流的機會,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設計12-28
數學教學設計05-26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熱門02-14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08-31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01-16
步測的數學教學設計11-07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8-25
《連加》數學教學設計05-26
《趣味數學》教學設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