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科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2-12-16 19:35:3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在交流與動手中探究、解決問題;能搜集、了解各種資料信息;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科學的解釋和比較。

  2、知道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敢于挑戰(zhàn),大膽設想,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善于觀察,愿意合作交流。

  3、了解自行車的發(fā)展史,知道自行車中用到了簡單機械的原理。

  【教學重點】

  通過小組合作發(fā)現(xiàn)自行車的結構及功能。

  【教學難點】

  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問題進行研究。

  【器材準備】

  1、教室外選擇好場地一塊,并為每一小組準備一輛自行車。(必用,可讓騎車的同學準備)

  2、螺絲刀、鉗子、錘子、扳手等若干。(供學生選用)

  3、自行車圖片。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引入

  1 、回顧上節(jié)課發(fā)現(xiàn)的自行車上簡單機械原理的應用及所起的作用。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應用的機械起什么作用

  龍頭(把手) 輪軸 輕松地控制方向

  踏腳板與齒輪 輪軸 省力

  剎車 杠桿 省力

  大車輪與小車軸 輪軸 加快速度

  大齒輪與小齒輪 輪軸 提高轉(zhuǎn)速

  螺絲與螺帽 斜面 省力

  …… …… ……

  2 、師:那么,這些自行車上的機械是如何工作的?為什么會省力或加快速度?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進一步研究自行車上的機械問題。

  二、重點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機械問題

  a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

  小組討論:選擇一個感興趣的適合自己小組的研究問題。

  師提示可以參考課本、同學的發(fā)言。

  全班交流各組選擇的研究問題。

  b 、制定研究計劃。

  讓我們來寫個研究計劃吧!你覺得研究計劃應該包含哪些部分內(nèi)容?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引導明確研究計劃應包括:

  ·研究的問題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數(shù)據(jù)記錄

  ·研究的成果

  出示一份研究計劃,供學生參考:

  我們的研究計劃

  我們想研究的問題:車把與“羊角”軸組成的輪軸。

  研究的目的: 車把帶動“羊角”軸是省力還是費力?誰是輪?誰是軸?

  研究的方法: 在自行車上實驗、觀察。

  研究的數(shù)據(jù)記錄:

  研究的成果:

  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

  c、實踐研究并寫出研究報告。

  制定好研究計劃后,由小組長帶領到指定的場地進行實踐研究并完成研究報告。

 。ㄏ戎贫ê孟热ィ

  師參與學生活動,并提供材料上的幫助。

  三、研究活動情況反饋

  交流各組的研究結果,包括研究問題的介紹、研究方法的介紹、研究成果的說明等。

  四、展示、交流、評價

  1、小組交流,包括研究問題的介紹,研究方法的介紹,成果的說明,以及研究過程中最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進之處。

  研究問題

  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

  最成功的地方

  需要改進的地方

  2、根據(jù)展示的情況分別評出最佳成就獎、最佳展示獎、最佳合作獎。

  3、談談自己研究后的感受。

  五、總結、延伸

  1、教師總結學生的展示情況。

  2、調(diào)查自行車的種類及特點。

  3、別忘了把你的設計與發(fā)現(xiàn)寫成論文呀!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實驗認識水能溶解一些物質(zhì),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2、學會用實驗方法判斷某種物質(zhì)能否溶解于水。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初步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準備:

  1、每組若干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瓶子,1根玻璃棒,1只水槽裝水,1把小藥匙,1片玻璃片。

  2、食鹽、高錳酸鉀、干凈的沙、糖、面粉、洗衣粉、土壤、味精各1小包,分別寫好名稱。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杯自來水)提問:

 。1)這杯子里面有什么?

  (2)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體?

  (3)(取一藥匙食鹽)把食鹽放入水中,輕微搖晃,請同學們觀察,食鹽到哪里去了?(板書課題)

  2、學生討論回答。

  食鹽已經(jīng)均勻地“化”在了水中,這種現(xiàn)象我們稱它為溶解。(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溶解的概念。

  (1)談話:到底怎樣算是溶解,怎樣是不溶解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對比實驗。

 。2)學生分組實驗:用高錳酸鉀和粉筆灰分別放在水中做對比實驗。

  條件:相同數(shù)量的高錳酸鉀和粉筆灰;

  在兩個杯子里放入相同的量的水;

  相同的水溫,放入的物質(zhì)不同。

 。3)實驗觀察后匯報:

  ①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

 、谒鼈兊臈l件都相同,但結果有什么不同?

 、弁ㄟ^實驗你能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

 。4)小結:高錳酸鉀在水里變成了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中,這種現(xiàn)象叫溶解。

 。5)學生討論:看課文插圖,食鹽哪里去了?(化成微粒,分散水中)請你根據(jù)插圖,說一說食鹽的溶解現(xiàn)象。

  (6)小結:食鹽在水中變成極小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中,這種現(xiàn)象叫溶解。

 。7)提問:粉筆灰在水中有沒有溶解?為什么?(沒有變成微粒,分散在水中,而是沉淀在杯底)

  2、指導學生研究能被水溶解的物質(zhì)。

  (1)談話:我們已經(jīng)懂得了什么叫溶解。世界上的物質(zhì)有許許多多,能不能被水溶解,我們只要實驗一下就知道。同學們的桌上還有6種物質(zhì),讓我們用實驗的方法來鑒別一下,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

 。2)分組實驗,填寫記錄表。

 。3)匯報結果。

 。4)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糖、洗衣粉、味精能溶解在水里,而面粉、土壤、沙在水里不能溶解。

  3、指導學生認識物質(zhì)不滅,食鹽可以從食鹽水中取出來。

  (1)提問:食鹽溶解在水中,我們的肉眼看不見了,是不是食鹽就沒有了呢?你有沒有辦法把食鹽從水中取出來?

 。2)學生討論后分組實驗。

  (3)小結:從食鹽水中將食鹽取出的方法是:晴天,可將食鹽水滴在玻璃片上,放到太陽下去曬。如果是陰雨天,可用酒精燈烤或電吹風機吹,把食鹽從食鹽水中取出來。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3

  一、教學內(nèi)容:

  物質(zhì)變化是多種多樣的,根據(jù)其是否可以恢復原狀來講,可以分成可逆變化和不可逆變化兩種。本課就是借助學生熟悉的兩種物質(zhì)——食鹽和水泥,認識物質(zhì)的可逆變化與不可逆變化,并認識可逆變化與不可逆變化的利弊。

  二、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的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探究物質(zhì)的變化,并作實驗記錄;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應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對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做假設性解釋。

  2、愿意合作與交流;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帶來好處,也可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

  3、認識物質(zhì)的變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認識可逆變化與不可逆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三、教學準備

  學生依據(jù)活動準備中的要求,根據(jù)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準備材料:杯子、筷子、食鹽、火柴、水泥、盤子、小勺、錘子等。為了課堂上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也要相應準備鐵架臺(帶鐵圈、石棉網(wǎng))、酒精燈、水泥塊等物品以及各種物質(zhì)變化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四、活動過程:

  主要包括兩個活動。

  活動一:我們來觀察食鹽和水泥的變化。

  可以分成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觀察食鹽和水泥的變化。

  首先教科書提供了一幅探究示意圖,意圖是提示探究食鹽變化方法。一位學生在攪拌水中的食鹽,說:“食鹽在水中溶解了!蹦康氖翘崾緦W生結合已有的溶解知識認識食鹽的變化。食鹽在水中看不到了,說明它的顆粒大小發(fā)生了變化,也就是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一位學生說:“溶解的食鹽還會再看到嗎?”目的是提示學生從能否恢復食鹽原狀來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與假設,并設計相應的實驗進行證明。一位學生在用酒精燈給食鹽水加熱,坩堝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經(jīng)析出的食鹽顆粒,說:“你看……”目的是提示學生通過給食鹽水加熱的方法使溶解的食鹽恢復原狀。教科書所設計的探究方法只是一種指向,目的是提示學生可以自由設計探究方法,探究食鹽的變化,而不要受教科書的限制。

  其次教科書又通過一幅探究示意圖,提示探究水泥變化方法。一位學生說:“水泥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目的是提示學生,在認識食鹽變化的基礎上提出新的探究問題,展開新的探究活動。一位學生在用杯子向盤子里倒水(盤子里有水泥),說:“我們試一試!

  目的是提示學生自由設計探究方法,探究水泥的變化。教科書提示的探究方法是:通過加水的方法使水泥發(fā)生變化。借助探究食鹽的方法思考:水泥還能恢復原狀嗎?并設計相應的實驗進行證明。

  二是認識其他物質(zhì)的變化。教科書提供了兩組物質(zhì)變化的示意圖,目的是提示學生認識生活中更多的類似食鹽和水泥這樣的變化。

  第一組圖片包括玻璃和水的變化。玻璃的變化由三副圖片:碎玻璃、玻璃熔化爐、玻璃制品組成。圖片與圖片之間分別用箭頭相連接,目的是提示學生認識到玻璃也可以像食鹽那樣,改變形態(tài)后還可以恢復原狀。水的變化中,通過箭頭提示學生水可以改變形態(tài)為水蒸氣或冰,水蒸氣或冰又可以恢復到水的形態(tài)。

  第二組圖片包括六種物質(zhì)的變化,分別是花生到花生油的變化、種子發(fā)芽的變化、西瓜到西瓜汁的變化、泥土到磚塊的變化、樹到椅子的變化。這些圖片的設置目的是提示學生進一步探究生活中更多類似水泥變化的事例。

  教科書設計的這些物質(zhì)的變化只是一種指向,目的是提示學生可以從生活中多種物質(zhì)的變化入手,探究類似食鹽和水泥的變化特征。

  三是歸納。教科書呈現(xiàn)了一幅學生交流的情景圖片,目的是提示學生從能否恢復物質(zhì)原狀的角度來分析,尋找物質(zhì)變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歸納進一步認識物質(zhì)的可逆變化與不可逆變化!笆雏}、玻璃等物質(zhì)都可以恢復原來的樣子!薄斑@是一種可逆的變化!碧崾緦W生通過食鹽、水、玻璃等物質(zhì)的變化認識可逆變化。“像水泥這樣的變化呢?”“我知道……”

  提示學生通過水泥、木頭、種子等物質(zhì)的變化認識不可逆變化。

  活動二:可逆變化和不可逆變化的利弊。

  教科書提供了三幅圖片,分別森林大火、污染的水域、廢品收購站,意圖是通過對圖片內(nèi)容的分析,認識可逆變化與不可逆變化利弊。森林大火是一種不可逆的變化,提示學生認識到一些不可逆變化帶給人類的將是無法挽回的損失;污染的水域是一種可逆的變化,提示學生認識到雖然是一種可逆的變化,但如果想使污染的水恢復到原狀卻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財力;廢品收購站的圖片提示學生認識到很多物質(zhì)是可以發(fā)生可逆變化的,我們可以合理的使用它們,讓它們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圖片內(nèi)容只是一種指向,提示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交流,充分認識可逆變化和不可逆變化帶給人們的利弊。

  自由活動:

  教科書以“自制膠水”為主題,分步展示了制作“膠水”的過程,提示學生可以利用脫脂牛奶、醋、小蘇打等自制膠水。通過制作,豐富學生對物質(zhì)變化的認識。

  拓展活動:

  教科書提出“生活中還有哪些可逆變化和不可逆變化現(xiàn)象?”的探究內(nèi)容,提示學生課下進一步探究物質(zhì)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究的興趣,把探究延伸到課外。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4

  貓和兔

  教學目標

  知識:指導學生認識貓和兔的特征、認識哺乳動物。

  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比擬事物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認識貓和兔的特征,認識哺乳動物

  教學難點:胎生,哺乳動物的特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胡子不多兩邊翹,開口總說妙妙妙,黑夜巡邏眼似等,廚房糧庫它放哨。

  生:貓

  師:大耳紅眼睛,走路跳又蹦,賽跑太驕傲,烏龜把它贏。

  生:兔子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貓與兔。

  〔板書課題:貓和兔〕

  二、學習新課

  1、交流貓的相關資料〔小組交流,匯報〕

  師:課前老師布置了搜集貓和兔的相關資料,同學們搜集了嗎?

  生:搜集了

  師:現(xiàn)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生:小組交流貓的相關資料。

  師:同學們搜集的資料都很全面也很仔細,接下來我們來匯報貓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生1:貓的外表有毛。

  生2:貓耳朵很尖,爪子很長。

  生3:貓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五局部。

  生4:貓的爪子在休息的時候縮到身體下面。

  生5:貓會爬樹.

  師:剛剛有為同學說貓可以分為五局部,那這五局部都有什么特征呢?

  生1:每一局部都有毛。

  生2:貓的牙齒像釘子,很鋒利。

  生3:貓走路如果先走右前腿,接下來是左后退。

  生4:貓是由貓媽媽生出來的。

  師:老師也給大家搜集了一些貓的資料,請看生:讀

  師:同學們,你們仔細觀察過貓是怎樣運動的嗎?老師給大家?guī)硪欢我曨l,請觀看。

  生:觀看視頻。

  師:貓的怎樣運動的?

  生1:貓走路如果先邁左前腿,接著就是右后腿。

  生2:貓奔跑時有的時候一只腳著地,有的時候四只腳都在半空中。

  師:老師也給大家搜集了一些,請看。

  生:看資料。

  師:同學們,貓的習性是怎樣的?

  生1:貓小時候吃母乳。長大后喜歡吃魚。

  生2:幼貓小時侯不能吃魚,因為那時它的器官還沒有長全。

  師:老師有搜集了一些貓的習性。請看

  2、認識兔

  師:貓有的特征我們很了解了,同學們對兔子熟悉嗎?

  生:熟悉

  師: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恢恍⊥米樱埓蠹矣^察。

  生:觀察,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那么小兔子都有哪些特征呢?

  生1:兔子的尾巴很短。

  生2:兔子的眼睛是紅色的,尾巴往上翹。

  生3: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躍。

  生4:全身皮毛,小時侯吃母乳。

  生5:可以分頭、頸、軀干、四肢、尾五局部。

  師:貓和兔的特征我們了解了,我們來比擬貓和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小組交流

  生1:它們都是由它們的媽媽直接生出來的。

  生2:它們外表都有毛。

  生3:它們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五局部。

  生4:它們小的時候都吃母乳長大的。

  師生小結:相同點是貓和兔外表有毛,都可以分頭、頸、軀干、四肢、尾五局部。

  直接生出來的,這種生殖方式叫胎生。吃母乳長大叫哺乳。

  〔1〕準備好兔子,讓學生自主認識兔的特征。

 、僬勗挘贺堄诌@么多特征,那兔呢?談談你的認識。

 、趨R報觀察:學生各抒己見。

  ③師生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小兔身體外表都是?生:毛。

  小兔是從哪來的?

  生:媽媽生出來的。

  小兔怎么長大?

  生:吃媽媽的奶水長大

  3、兔與貓的相同特征

  〔1〕比擬兔與貓的不同點

 、賳枺和门c貓有這么多特征,那么它們有沒有共同特征?現(xiàn)在,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別忘記把你們討論的結果寫在書上。

 、谛〗M交流。

 、蹍R報討論結果。

 、軒熒餐〗Y:原來貓與兔有這么多共同的特征,這里我們主要抓住他們的主要的特征。它們身體外表都有毛;剛剛有的同學說貓媽媽生小貓,兔媽媽生小兔,是什么生什么,這種繁殖方式在科學上叫做:胎生;

  貓寶寶和兔寶寶都是吃奶水長大的,這叫做哺乳。

  所以,它們主要的共同特征是:身體外表有毛,胎生,哺乳。

  4、認識哺乳動物

  〔1〕總結哺乳動物的特征

  師:動物們要舉行一次聚會,參加的動物必須是具有和貓和兔共同特征的才可以參加。那同學們你們看看這些動物哪些可以參加!舱n件播放情景〕

  師:同學們,貓和兔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生:身體外表有毛,胎生,哺乳。

  師:同學們看看哪些符合條件。

  生:匯報。

  師總結:像貓,兔,虎這些小動物,都是身體外表有毛,胎生,哺乳,這樣的動物就叫做哺乳動物。誰能再舉幾個哺乳動物的例子?

  生舉例〔加強認識哺乳動物〕

  〔2〕認識特殊的哺乳動物

  判斷:企鵝、蝙蝠、鯨、鯊魚是不是哺乳動物,豐富學生的知識。

  三、深化主題,感情升華

  師:咱們?nèi)耸遣皇遣溉閯游铮?/p>

  〔生爭論,觀察哺乳動物的特征,確定人是哺乳動物〕

  師:人不僅是哺乳動物,而且是充滿智慧的高級哺乳動物。

  四、總結,進一步深化主題

  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段視頻〔播放視頻——人類獵殺動物〕

  師: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各抒己見,深化熱愛動物、保護動物主題〕

  師總結:同學們,人類不僅要珍惜動物,也要保護動物,因為有了動物人類才不會孤單,因為有了動物地球才充滿生機,珍惜動物就是珍惜我們自己,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下課!

  板書設計:

  貓與兔

  身體外表有毛,胎生,哺乳,這樣的動物一般是哺乳動物

  一、課文說明

  貓和兔是我國各地普遍飼養(yǎng)的動物,也是兒童們所喜受的小動物。貓和兔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學習動物知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物,以及開展學生觀察能力的較好材料。從本課開始,將指導學生學習一些哺乳類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的知識。本課重點是認識貓和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學習這些知識可以為今后學習和建立“哺乳動物〞的概念打下感性根底,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有順序的觀察方法。

  本課與?鴿子和鷹?、?蝸牛?構本錢冊的“動物〞教學單元;從能力培養(yǎng)來看,屬于“觀察〞的系列。

  課文可以分為四局部:

  第一局部指導學生觀察貓身體的外形特征。圖中畫的是貓的外形,貓的頭部和足。從課文中可以看到貓的全身長著毛,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局部。貓的嘴里有鋒利的牙齒和長有倒刺的舌。貓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伸縮,腳掌上長有肉墊。

  第二局部指導學生觀察貓的運動。重點是觀察貓的走、跑、躥,以及上樹時的運動狀態(tài)。

  第三局部指導學生觀察貓的食性。從課文中可以看到貓吃老鼠、吃魚,喝水,小貓吃奶。選擇這些內(nèi)容主要是表示貓是肉食性的動物,貓是哺乳的動物,為以后建立哺乳動物、肉食動物等概念打下感性根底。在本課不要求學生形成上述概念。關于貓的食物,教材里只講了貓吃老鼠、吃魚,但并不是說貓只吃老鼠、吃魚,而不吃其他食物。

  第四局部指導學生觀察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圖中畫的是家兔的外形,兔跳躍奔跑的動作,兔吃菜和小兔吃奶的情景。兔的外形特征是:全身長毛;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局部。兔的運動方式是:跳著行走,奔跑迅速。兔小時候吃奶,長大了吃青草、蔬菜。

  由于有了研究貓的根底,學生觀察研究兔可能會比擬容易,很快便能完成。這時可以組織學生充分利用教材和實物標本,再對貓和兔進行一次比擬,重點是比擬貓和兔的相同點:全身長毛;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局部;小時候吃奶。通過比擬不僅復習穩(wěn)固了貓的外形特征,運動方式和吃食等方面的知識,而且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用比擬的方法認識事物的能力。

  二、目的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貓和兔的外形、運動方式和吃食情況!采眢w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局部,全身長毛,小動物吃奶是重點〕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重點是把整體分成假設干局部,有順序地進行觀察〕。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小貓、小兔各一只〔或貓和兔的標本假設干個〕。貓和兔的掛圖、幻燈片。

  學生準備:有關貓和兔的圖片或照片。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提問:青蛙的身體分幾局部?螞蟻的身體分幾局部?鴿子的身體分幾局部?

  2.講述:在以前的自然課里,我們學習了金魚、青蛙、螞蟻、蟋蟀、鴿子、鷹等動物的一些知識。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再來觀察兩種動物——貓和兔!舶鍟n題〕

  學習新課

  1.觀察貓的外形

  〔1〕講述觀察目的:我們來觀察貓的身體是什么樣的。

  〔2〕討論觀察方法:

 、儆懻摚焊鶕(jù)我們以前觀察金魚、青蛙、螞蟻和蟋蟀等動物的經(jīng)驗說一說,要觀察貓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應該怎樣觀察?〕

 、诮處熜〗Y:在觀察貓的時候,也應該像觀察青蛙、螞蟻等動物那樣,先看一看貓的整個身體是什么樣的,可以分為幾個局部,然后再依次觀察各局部是什么樣的——什么顏色,什么形狀,長有什么等等。

  〔3〕學生觀察

  〔4〕匯報觀察結果:貓的身體分幾局部?貓的全身長有什么?

  〔5〕教師小結:

  〔出示標有貓的身體各局部名稱的掛圖,或者用觀察時使用的小貓!

  貓的身上長有毛,毛的顏色各種各樣,身體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五局部。

  〔6〕學生復述:貓身體的外形特征〔要求能從整體到局部有順序地表述〕。

  〔7〕指導學生觀察貓身體的各個局部

 、僦v解觀察重點:我們已經(jīng)知道貓的身體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局部,下面就按順序觀察這五個局部是什么樣的——什么形狀,長短大小如何,上面長有什么等等。

 、谛〗M觀察、討論。

  ③匯報觀察結果。

  ④教師小結:

  〔重點總結貓的牙、舌和足的特征〕貓的嘴里有鋒利的牙齒,有長倒刺的舌。貓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伸縮,在腳掌上長有肉墊。

  2.指導學生觀察貓的運動

  〔1〕觀察貓的行走

  ①講解觀察目的和要求:我們來仔細地觀察一下貓是怎樣走路的?〔觀察活貓走路有困難,也可以觀察圖片或幻燈片等〕

 、趯W生觀察、討論。

  ③匯報觀察討論結果。

  〔匯報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口述,也可以讓學生邊表述,邊表演!

  ④教師小結:

  貓在走路的時候,主要是靠腿和腳。貓在行走時,腳的移動規(guī)律是:如果右前腳先向前邁步,左后腳就會跟著往前走,接著是左前腳向前邁步,右后腳就會跟著向前走。

  〔2〕觀察貓的奔跑

 、僦v解觀察目的要求:下面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貓是怎樣奔跑的?

 、趯W生觀察、討論。

 、蹍R報觀察討論結果。

 、芙處熜〗Y

  奔跑是貓最快的一種運動方法。奔跑時,貓的四只腳常常是只有一只與地面接觸,甚至是四只腳一起離地。貓在奔跑時,四只腳抬起的次序是:右前、左前、右后、左后,或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

  接上述步驟研究貓怎樣躥〔往高處跳〕?貓怎樣爬樹?

  研究貓的運動,不要求學生記住貓的運動規(guī)律,只是給兒童翻開一個思路,引起他們以后隨時注意觀察各種動物運動規(guī)律的興趣。

  3.指導學生觀察貓的食性

  〔1〕談話:貓吃什么?怎么吃?

  〔讓兒童根據(jù)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聞來表達,教師根據(jù)情況再加以補充!

  〔2〕講述:小貓剛生下來時,還不會吃食物,是靠吃貓媽媽的奶長大的。貓長大后能吃魚和老鼠。貓吃食物時,用爪子幫助,用牙咬肉,用舌頭舔骨頭。貓捉老鼠時,先用耳朵聽,再用眼睛看,然后輕輕走近老鼠,突然一撲,就用爪子把老鼠抓住了。真是個捕鼠能手!

  〔3〕討論:貓為什么能成為捕鼠能手?它的身體有哪些適于捕鼠的特點?

  〔4〕講述:老鼠常常晚上出來尋找食物。貓的眼睛到了晚上可以變得又大又圓,能看清出來尋食的老鼠。貓的耳殼能轉(zhuǎn)動,能隨時轉(zhuǎn)向聲音的來處,可以聽到老鼠活動的聲音。貓的牙齒銳利,便于吃肉,舌頭上長有倒刺,能把骨頭上的肉舔光。貓的爪子很鋒利,可以伸縮,腳掌上有肉墊,貓走路時把爪子縮回,走路沒有聲音。貓有這些特點,所以能成為捕鼠能手,我們要保護它。

  4.指導學生觀察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出示兔的標本或掛圖,也可以看課本第24頁插圖!

  〔1〕提問:這是什么動物?你看見過兔嗎?

  〔2〕小組討論:兔在外形特征,運動方式,吃食方面有什么特征?

  〔3〕匯報討論結果。

  〔4〕小結:兔的外形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局部:兔全身長毛。兔的運動方式是:跳著行走,奔跑迅速;兔小時候吃奶,長大了吃青草、蔬菜。

  5.指導學生觀察比擬貓和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如要時間允許,學生能夠接受,可以組織學生對貓和兔進行比擬。

  〔1〕比擬貓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僦v解比擬重點:我們比擬貓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從這幾方面進行:外形上的不同,運動方式上的不同,吃的食物不同。

 、趯W生觀察、比擬、討論。

  ③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芙處熜〗Y:貓的尾巴長,兔的尾巴短。貓的四肢長短相似,兔的四肢是前腿短,后腿長。貓和兔身體外表的主顏色不同,長短不同。貓的耳朵短,兔的耳朵長。貓的嘴唇?jīng)]有裂開,犬齒和臼齒興旺,舌上有倒刺,兔的上嘴唇中間裂開,門齒興旺,舌上沒有倒刺。貓的爪銳利,兔的爪不銳利。貓吃魚和肉,免吃青草、青菜。貓走路時,四只腳先后著地,兔是“跳〞著行走的。

  〔2〕比擬貓和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①講解比擬重點。

  按比擬貓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時所提出的幾個方面進行比擬。

 、趯W生觀察、比擬、討論。

  ③匯報討論結果

 、芙處熜〗Y:貓和兔全身外表長毛;身體都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局部;貓和兔都用奶喂小動物。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有蛋白質(zhì)、脂肪、淀粉、鹽類、維生素、水等。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實驗的方法檢驗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

  3、向?qū)W生進行營養(yǎng)衛(wèi)生教育。

  二、教學準備

  1、分組材料:酒精燈、火柴、碘酒、瘦肉、熟蛋白、花生、黃瓜。

  2、投影片:食物中的營養(yǎng)。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談話:我們都長有一張嘴。嘴有什么用?(說話、吃飯)

  2、人每天都吃東西,一天要三次,這是為什么?(食物含有人體需要的很多營養(yǎng))

 。ǘ⿲W習新課

  1、介紹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

 。1)你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yǎng)嗎?

 。▽W生知道幾個說幾個,老師適時加以補充,板書。)

 。2)出示幻燈,小結:食物中含有蛋白質(zhì)、水、鹽、脂肪、淀粉和維生素。

  講解它們的作用。(同書)

  2、用實驗方法檢驗食物的營養(yǎng)

 。1)談話:人們?yōu)榱藸I養(yǎng)配餐,營養(yǎng)均衡,往往要知道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你有辦法嗎?

 。2)匯報:食物中有水可以看出來,通過嘗可以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鹽。

 。3)檢驗蛋白質(zhì)。

  像水、鹽可以直接知道而有些必須要用實驗方法,下面我們用實驗的方法檢驗蛋白質(zhì)。

 、僦v要求:檢驗前要用碘酒消毒。用鐵絲插住,直接燒。聞氣味。

 、谔釂枺郝劦绞裁戳耍

 、坌〗Y:告訴你們,你們聞到的氣味就是蛋白質(zhì)燒焦的氣味。用火燒可以檢驗蛋白質(zhì)是否存在。你在什么地方也聞到過?這告訴我們什么?

  羊肉內(nèi)也有蛋白質(zhì),烤羊肉串時能聞到這樣的氣味。

 。ㄑa充)留下的碳狀物是鹽類,食物中的鹽是多種的。

  (4)檢驗脂肪。

 、傧駝偛拍菢酉尽

 、诜旁诎准埳蠅,留下什么?

 、郾容^油跡像水跡一樣嗎?

 、苄〗Y:用手壓,油會留花白紙上,這和水不同,用這種方法可以檢驗脂肪的存在。

 。5)檢驗淀粉。

  ①淀粉實驗,試管內(nèi)放的是淀粉,滴入碘酒,觀察。

 、趨R報

  (6)小結:我們用實驗的方法分別檢驗蛋白質(zhì)、脂肪和淀粉,你能再說說方法嗎?

 。7)綜合應用。

  談話:老師在盤子中準備了很多食物,請同學們按照剛才步驟方法去檢驗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

  學生檢驗。

  3、營養(yǎng)衛(wèi)生教育

 。1)(出示幻燈)根據(jù)幻燈,根據(jù)你剛才的實驗,告訴老師有沒有一種食物包含所有的營養(yǎng)成分?

 。2)你能談談你平時吃飯的情況?

 。3)另外還要注意吃飯要適量。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6

  認識:

  1、對于第三單元的“知識樹”來說,本單元“電的本領”的最終歸宿就是“如何安全用電”,如何運用的前提是對電的本領的了解。

  2、著眼點是“安全”(危害、如何保證安全)落腳點是“用”是“生活”(怎么做才是安全用電)

  目標:1、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2、會查閱資料及其它信息資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電的相關資料。

  3、培養(yǎng)小組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也可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

  要點:

  1、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2、使學生知道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也可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準備:

  1、搜集和整理有關安全用電方面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可提示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準備,一則使材料更加充實,二則可以促使家長參與到本課的學習中來,與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學生也可以根據(jù)教科書的提示自主搜集。

  2、教師也應準備一些與安全用電有關的資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電安全隱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流程:

  查:資料,獲得電的危害及用電常識;議:所查到的資料;問:不明白的用電知識;釋:集體交流疑惑;拓:運用,記兒歌,做宣傳畫,到社區(qū)宣傳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星期天你們在家里都干什么呢?

  有一位同學叫小明,我們來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

  出示投影;四幅圖(圖1小明在電線下放風箏,圖2小明在電線上晾衣服,圖3小明濕著手插插座,圖4小明自己亂接電線)

  同學們討論:

  1.小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說一說電可以給人類帶來那些危害?

  小組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討論,匯報交流。

  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投影或放視頻資料并進行適當?shù)难a充,由于人是導體,所以不正確地用電,會導致人觸電,輕者可以使人受傷或傷殘,重者可以使人死亡,因此,我們要知道安全用電,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安全用電。板書:安全用電。

  二、學習新課

  1、談話:我們在生活中應怎樣安全用電呢?

  2、教師提問:

  (1)在擦燈泡時應注意什么?(①關電源 ②用干布擦)

 。2)在拔插座時,手能碰到插座的金屬部分嗎?(不 能)

  (3)遇到家用電器著火應怎么辦?(①先切斷電源 。 ②在滅火.)

  (4)電源開關外殼和電線絕緣有破損時,應怎么辦?

  (讓大人或電工修好,自己不能亂動。)

 。5)用電淋浴器洗澡時,應注意什么?(一定要切斷電源)

  (6)雷雨天時,能否在樹下、電線桿下避雨。(不能,以防觸電。)

 。7)發(fā)現(xiàn)家用電器損環(huán),能否自己隨便拆卸。(不能,應找專業(yè)人員修理)

  (8)人觸電以后,用什么方法救助。(①用木棍。 ②關電源)

  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展開討論。

  提示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電器說明書了解更多的知識。 學生匯報。 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匯報,進行適當?shù)难a充。

  談話:通過剛才的交流,請大家討論,制定安全用電小常識。

  學生分組討論、制定。

  匯報,教師補充。

  3、評價:

  談話:在本節(jié)課,你感到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對自己的設計和表現(xiàn)還滿意嗎?請把自己的評價填在 “星級評價表” 中。

  學生填寫“星級評價表”。

  4、拓展:請同學們課下做個安全用電宣傳員吧!把你所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和鄰居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聽或者設計一張宣傳畫,貼到小區(qū)的壁報欄里。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7

  一、教學理念

  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一種方法,把探究過程顯性化是科學學習本質(zhì)的一種要求。引導學生探索研究太陽鐘的制作原理,讓學生親身體驗太陽鐘的用處,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在不斷發(fā)展,正確掌握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fā)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太陽鐘和古代計時工具的原理。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太陽鐘的原理制作計時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掌握和運用自然規(guī)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fā)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三、教學重點

  日晷計時的原理

  四、教學難點

  日晷計時的原理

  五、教學過程

  有關日晷和其他計時工具的圖片、電筒、日晷模型

  (一)鋪墊

  師:“哪位同學能告訴我現(xiàn)在幾點了?”(學生說出時間)“你們是通過什么知道現(xiàn)在的時間?”(手表;上課的時間表)“那么在古代,還沒有手表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判斷時間的變化呢?”(學生自由回答)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同時板書:太陽鐘

 。ǘ┨骄啃轮

  1.初步認識太陽鐘

  a.介紹牛頓的故事

  前幾節(jié)課的探究,我們已經(jīng)知道日影的移動反應著太陽的位置變化,而太陽在天空的運行是勻速的,利用這個規(guī)律,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就做過這樣一個太陽鐘。(教師邊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時,在棍影的終點放一塊石頭做記號,(利用電筒照射光,產(chǎn)生棍影)記下時間。他利用擺石頭記影子,又在石頭上記時間,看!多簡單,多巧妙的太陽鐘就做成功了。他做的這個太陽鐘據(jù)說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們把這個太陽種稱之為“牛頓鐘”

  b.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c.學生回答

  d.教師小結

  2.探究日晷原理

  a.介紹日晷:

  實際上牛頓做這個太陽鐘,是從日晷中得到的啟發(fā)。(教師出示日晷的示意圖和實物并把“日晷”板書在黑板)它又稱作晷儀和日規(guī),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觀察大自然的變化時,通過不斷的試驗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利用太陽影子的變化來記錄時間的工具。

  b.制作日晷

  同學們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學具袋,里邊就有個日晷,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仿造這個示意圖把它拼裝起來。

  c.探究原理

 。1)同學們真能干,這么快就把它拼裝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學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樣工作的?這根針有什么用?)

 。3)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晷面和晷針:這是一個赤道日晷,晷面與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時間。晷針與晷面垂直,它就相當于我們手表的時針。

 。4)在小組研究日晷是怎樣工作的。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結合“牛頓鐘”的故事共同研究這個問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原理:當太陽光照射到晷針,晷面就出現(xiàn)晷針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當時的時間。

 。7)為什么用太陽鐘可以計時?你又時如何判斷出當時的時間呢?

  (8)學生討論

 。9)學生匯報

  3.認識手掌日晷

  1.原來認識和掌握大自然的規(guī)律還可以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好處。那么在沒有日晷的時候你能利用這一原理計時嗎?

  2.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介紹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圖。

  手掌日晷流傳于民間,它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這樣的(教師帶領同學們實踐體驗):我們面向南邊,手掌攤開(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夾住一支筆,使筆與手掌垂直。拇指關節(jié)對著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著不同的時間。

  4.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共同體驗手掌日晷的運用,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

  5.請兩組同學上臺演示,臺下同學說說指向的時間。

  6.從這個試驗你得到什么啟示?

  7.學生回答。

  8.教師小結。

  (三)認識古代計時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測的,在古代人們用來計時間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來看看這些計時器(出示計時器掛圖)。

  2.同學們在小組討論它們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計時的。

  3.小組請代表匯報

  4.你們還知道其他的什么計時方法嗎?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單細胞真菌的結構。

  3.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

  4.了解識別有毒蘑菇的有關知識.

  5.了解蘑菇生長需要的條件.

  二、教學策略

  真菌一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不僅了解真菌的結構,更重要的是要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以及它們生命活動的特點,同時了解一些食 用菌養(yǎng)殖的過程和方法。

  在進行有關各種各樣的真菌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交流一下他們對真菌的了解。雖然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但是學生可能沒有仔細觀察過它們,因此教師要利用觀察與思考活動,引導學生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觀察這些真菌,說出單細胞真菌的結構。

  三.教學重點: 知道真菌的結構,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

  四.教學準備: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

  五.教學過程

  一. 讓學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生活?( 真菌適于生活在溫暖、潮濕、有機物豐富的環(huán)境中。)

  觀察蘑菇.

  二. 蘑菇分為哪幾部分?(地下菌絲, 菌絲,柄, 菌褶,菌蓋. )

  是怎樣吸收營養(yǎng)的?

  三.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有哪些?

  四. 如何識別有毒蘑菇?( 毒蘑菇與食用蘑菇,在形態(tài)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異,不少種類還需要借助于顯微鏡觀察其孢子的大小、顏色、表面特征,并參閱有關的科學資料進行核對,才能確定是否有毒。

  有的人認為,毒蘑菇色澤鮮艷,外形美觀,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實體受傷后傷面變色。這些經(jīng)驗有其可取之處,但也不是任何一種毒蘑菇都具有這樣的特征。例如,多種牛肝菌的傷面常常變色,松乳菇具有乳汁,然而它們都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來味道也是很鮮美的。

  有人說毒蘑菇能使銀器變黑,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長蟲,這些說法都是不確切的。事實上,很多種毒蘑菇遇到銀器并不變黑,有毒的豹斑毒傘往往會生蛆長蟲。

  總之,要想用一兩個性狀來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還做不到。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用蘑菇時,一定要細心辨別。對于不能識別的蘑菇,應該向當?shù)赜薪?jīng)驗的群眾請教。)

  五. 了解蘑菇生長需要的條件.

  觀察與思考

  1.腐爛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綠色,長有孢子的菌絲看上去呈掃帚狀;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黃、黑、褐或綠色,長有孢子的菌絲看上去呈放射狀。青霉和曲霉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多細胞真菌,菌體是由菌絲構成的,它們都能產(chǎn)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濕的樹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這說明真菌適于生活在溫暖、潮濕、有機物豐富的環(huán)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營養(yǎng)方式上的共同特點是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zhì)和能量。

  1.霉菌是靠孢子進行繁殖的,孢子很輕,可以在空氣中飄蕩。夏天,受潮的糧食、衣物或皮鞋給孢子的萌發(fā)提供了必要的環(huán)境條件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所以容易生長霉菌。

  2.檢查家里儲存糧食的地方是否通風,環(huán)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潮。在晴好的天氣里,晾曬糧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長。

  3.蘑菇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度、潮濕的環(huán)境和豐富的有機物。所以在養(yǎng)殖食用蘑菇時,一方面要保持養(yǎng)殖場所的清潔、溫度和潮濕;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長所需要的有機物。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9

  10 認識太陽(之一)

  一、教材:青島出版社 小學科學 三年級上冊第10課。

  二、課題:認識太陽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太陽是一個溫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一些初步的關于太陽的基本知識。

  2、知道太陽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關系,理解沒有太陽,地球上就沒有生命。

  能力目標:

  1、能以自己的方式對搜集的材料進行合理的整理。

  2、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論。

  3、能與同學合作開展“講太陽的故事!

  情感目標:

  1、通過認識太陽,了解太陽,能在今后的生活、學習、活動中意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

  2、能對太陽的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能與同學合作愉快。

  四、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太陽的基本知識,知道太陽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難點:能讓學生了解太陽在銀河系的位置。

  五、教學準備:

 。1)資料準備:教師課前搜集關于太陽的多媒體或圖片資料;學生收集關于太陽的資料。

 。2)教具準備:籃球一個、黃豆數(shù)粒、投影儀、微機、大屏幕。

  六、學情分析:

  太陽是萬物之源,我們天天與太陽為伴,學生也幾乎從牙牙學語開始,就耳聞了許多以太陽為背景的動人的神話故事,學生心目中的太陽形形色色。

  七、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看:

  猜一猜:下面的謎語說的是什么?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

  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

  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

  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卻很小很小。

  沒有它就沒有世界,

  有了它就萬物歡笑。

  學生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給出老師答案,從而引入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引入課題。教師出示課題:認識太陽。

 。ɡ脤W生感興趣的謎語引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科學知識的學習中,同時加強人文科學的教育。)

  2、教師出示有關太陽的圖片:包括各個時間、各種情景下的太陽。

  教師在展示圖片的時候要讓學生用一兩句話概括一下自己看到的景象,或者談談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來贊美一下美麗的太陽。

 。ㄔO計意圖:讓學生充分感受太陽的美,引起了解太陽的好奇心。)

  課件出示:

  圖片1

  清晨--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天空全是紅的,東面像著了火

  圖片2

  傍晚--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地鉆進薄薄的云層,變成了一個紅紅的火球。

  圖片3

  云端的太陽。

  圖片4

  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

 。ǘ┵Y料交流,了解太陽。

  交流一:故事交流。利用學生課前搜集的資料,請幾個學生講一下他了解的關于太陽的傳說與故事。

 。ㄔO計意圖:通過交流,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表達、語言表達和思維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講故事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太陽在古代人心中的重要位置,從而在心理上引起共鳴,達到教育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在學生交流之后,教師展示搜集的動畫——神話故事《后裔射日》。

  交流二:知識交流。交流學生通過查資料掌握的有關太陽的知識。在學生交流時教師提示學生將一些重點資料進行記錄,然后由教師將學生的重點進行張貼。待學生交流完之后,再引導學生將這些資料進行詳細分析、介紹,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對于學生沒有交流到的知識,教師再進行重點講解。

 。ㄔO計意圖:在學生展示自己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的同時,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了他們的動腦動手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歸納。)

  (三)學習新知。

  1、太陽的位置。

  教師投影課本圖片,講授太陽的位置。

 。1)太陽的俯視圖。

 。2)太陽的側視圖。

  講解:天文學家通過測定我們能夠看到的所有的星星的位置,進一步確定了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在銀河系的“俯視”圖和“側視”圖中,都標出了太陽的位置,其實,在宇宙中是沒有方位的,“俯視”和“側視”都是相對而言。

  活動:讓學生談感受,深切體會宇宙之大、之神奇。

  2、太陽知識(利用幻燈出示新知識):

 。1) 太陽的年齡

  教師講解:

  組成銀河系的有大約兩千億顆恒星,而太陽只是其中中等大小的一顆。太陽已的年齡有五十億歲,正處在它一生中的中年時期,據(jù)估計它的壽命還有50億年呢!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都直接或間接地需要它所提供的光和熱。

 。2)太陽的溫度

  教師講解:

  太陽是一個旋轉(zhuǎn)的高密度熾熱的氣球體,大部分氣體是氫氣,其次是氦氣,每秒鐘大約“燃燒”400萬噸氫氣,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太陽的表面溫度大約是6000℃,內(nèi)部溫度大約是1500萬℃。

  師生互動:太陽一年產(chǎn)生的能量太多了,我們能不能對太陽的能量加以利用呢?思考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太陽的能量?

 。ㄔO計意圖:使學生更好的領會太陽與人類生活關系的密切,更加體會太陽對于人類是不可缺少的。)

  (3)太陽的內(nèi)部結構

  教師講解:

  這是一個太陽的剖面示意圖,標出了太陽的主要構造。

  活動:

  讓學生觀察太陽內(nèi)部的結構圖,從內(nèi)到外分為哪幾個層?

 。4)太陽的活動

  太陽黑子

  教師講解:

  太陽黑子又叫日斑,在太陽的光球?qū)由,有一些旋渦狀的氣流,像是一個淺盤,中間下凹,看起來是黑色的,這些旋渦狀氣流就是太陽黑子。黑子本身并不黑,之所以看得黑是因為比起光球來,它的溫度要低一、二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襯托下,它就成為看起來像是沒有什么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

  耀斑

  教師講解:

  太陽耀斑(Solar flare)是一種最劇烈的太陽活動。一般認為發(fā)生在色球?qū)又,所以也叫“色球爆發(fā)”。其主要觀測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現(xiàn)迅速發(fā)展的亮斑閃耀,其壽命僅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之間,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較慢。特別是在,耀斑出現(xiàn)頻繁且強度變強。

  日珥

  教師講解

  在日全食時,太陽的周圍鑲著一個紅色的環(huán)圈,上面跳動著鮮紅的火舌,這種火舌狀物體就叫做日珥,日珥是通常發(fā)生在色球?qū)拥,它像是太陽面?耳環(huán)"一樣。按運動情況來看,日珥可分為爆發(fā)型、寧靜型和活動型這樣三大類。

 。5)太陽的基本資料:(教師投影出示)

  太陽的直徑約為139萬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

  太陽的質(zhì)量是地球的133萬倍。

  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1.5億千米。

 。ㄗⅲ河捎谶@些知識比較抽象,單憑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所以應該更多的借助于圖片、資料)

  出示幻燈:圖片1、

  教師講解:

  大球體代表太陽,小球體代表地球,他們的大小比較基本上相當于太陽和地球的大小關系。

  教師示范:

  教師出示一個籃球和一粒黃豆,用一個籃球和一粒黃豆的大小關系比較太陽和地球大小。

  圖片2

  (四)鞏固新知

  通過對太陽知識的學習,我們對太陽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讓學生匯報一下對哪些知識的印象最深刻?

 。ㄔO計意圖:安排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對當堂課的知識加深印象,達到鞏固認知的目的。)

 。ㄎ澹┨骄浚禾柵c人類的關系

  以“假如沒有太陽,世界會怎樣?”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教師加以合理的引導,然后師生進行總結。

 。ㄔO計意圖: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領會太陽與人類生活關系的密切,從而更加體會到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太陽的重要性。)

  (六)課外探索:

  太陽是神秘的,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nèi)ヌ剿、去發(fā)現(xiàn),課下繼續(xù)搜集關于太陽的資料,把資料編寫成以太陽為主題的小報。

 。ㄔO計意圖: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外能更多的去發(fā)掘太陽的知識,更進一步揭開太陽神秘的面紗。)

  《認識太陽》(之二)

  山東省濟寧市霍家街小學焦彤

 、鍖дn

  師:清晨,當你站在茫茫大海的岸邊或登上五岳之首的泰山,眺望東方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時,一種蓬勃向上的激情會從心底油然而生。人們熱愛太陽,崇拜太陽,贊美太陽,把太陽看作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關于太陽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知識?

  生:太陽是個大火球。

  生:太陽離我們很遠。

  生:太陽上沒有生物,它非常熱。

  生:太陽位于太陽系的中心。

  生:動物、植物的生長靠太陽,我們?nèi)祟惖纳钜搽x不開太陽。

  ……

  師: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關于太陽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

  生:太陽是怎樣形成的?

  生:太陽會爆炸嗎?

  生:爆炸后我們還能見到它嗎?

  生:太陽會重生嗎?

  師:你真棒!想到了太陽的未來。

  生:太陽為什么那么熱?

  生:太陽上的溫度有多高?

  生:太陽為什么會發(fā)光、發(fā)熱?

  生:太陽里面有什么?

  生:太陽的表面有什么?

  師:還有其他問題嗎?

  生:太陽距離我們有多遠?

  生:太陽從過去到現(xiàn)在有沒有變化?

  生:太陽為我們帶來了什么?

  ……

  師:大家都像小科學家一樣提出了自己所關心的問題,非常好,F(xiàn)在選擇你喜歡的兩個或三個問題,把問題記下來,回家查找資料,進行小的專題研究。老師發(fā)給每位同學幾張資料卡,將你搜集到的信息記錄在上面。

 。▽W生回家查找資料,各自研究。)

  師:同學們提出了許多關于太陽的問題,課下同學們又分小專題進行了研究,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深入地研究和認識太陽。

  板書課題:17 認識太陽

 、鎲栴}回顧

  師:我們先來一起回顧篩選出的問題。

  (教師播放投影片,指名學生朗讀問題。)

  ●太陽離我們有多遠?

  ●太陽是怎樣形成的?

  ●太陽有多大?

  ●太陽外部和內(nèi)部的溫度有多高?

  ●太陽的表面有什么?

  ●太陽的結構是什么樣的?

  ●太陽的能量有多大?

  ●未來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鐚W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

  師: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選擇了自己喜歡研究的小專題進行資料的搜集和研究,下面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在小組交流前,請同學們說說交流資料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生:小組內(nèi)的同學要一個說完,另一個同學接著說。

  生:一個同學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仔細聽。

  師:學會傾聽,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還有不同的建議嗎?

  生:如果自己的資料比發(fā)言的同學多,我還可以對他的發(fā)言作一下補充。

  ……

  師:老師也給同學們提兩條建議:首先,我們要把查找到的資料變成自己的話說給其他同學聽;其次,小組長匯總組內(nèi)同學的資料,挑選整理出一套詳細、完整的資料在班內(nèi)匯報。

 。▽W生進行組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其中。)

 。▽W生按照所研究的專題進行匯報。)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你們小組的研究結果?可以先說你們小組研究了哪幾個小專題,再來說一說每個小專題的內(nèi)容。

  生:我們小組研究了太陽離我們有多遠和太陽外部和內(nèi)部的溫度有多高。先說一說太陽離我們有多遠,太陽距離地球很遠,約有15000萬公里。太陽的表面溫度約6000度。

  師:其他小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生:我給他們補充一下,我還查到太陽的內(nèi)部溫度高達1500萬度。

  生:老師,我這里也有一份資料,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水達到100℃沸騰,鐵塊在1535℃熔化成鐵水,2450℃時鐵水變成鐵蒸氣。可想而知,6000℃和1500萬℃有多高了。

  師:是呀,太陽的溫度可真高呀。

  生:我們小組除了查到太陽距離地球約有15000萬公里,我們還做了一個換算,時速為20xx千米的飛機從地球飛往太陽,要連續(xù)飛行8年半才能到達。

  生:我們也做了,我們算的是時速為40000千米的火箭從地球飛往太陽,需要連續(xù)飛行4個月才能到達地球。

 。úシ耪n件,點擊太陽離地球有多遠)

  師:老師也做了一個統(tǒng)計,我們知道光速為30萬千米/秒,那么快的光從太陽到達地球也要8分鐘,所以我們看到的日光其實是太陽8分鐘前所發(fā)出的。

  師:其他小組研究了哪些專題?

  生:我們小組研究了太陽的結構:我們能直接觀測到的太陽,是太陽的大氣層。它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

  生:我們有太陽結構的彩圖。(放在實物展臺上,用手指著說)太陽的內(nèi)部結構有核心、對流層和輻射層。外部結構有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

  師:他們說的怎么樣?

  生:他們找的材料很細,既有文字資料,又有彩圖,讓我們很清楚的認識了太陽的結構。

  生:老師,我們小組重點研究了太陽表面有什么,我們還找到一些圖片。我們查到在太陽的表面有黑子、日珥、耀斑。太陽的黑子,就是太陽表面比較涼的地方,(學生指圖)這就是太陽黑子;日珥是太陽邊緣外凸起的發(fā)光氣團,(學生指圖)這就是日珥;在色球?qū)拥哪承﹨^(qū)域,在短時間內(nèi)有突然增亮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就叫做耀斑,又叫太陽色球爆發(fā),(學生指圖)這就是太陽上的耀斑。

  師:你們小組真了不起,查到了那么多那么詳細的資料,讓我們大家為他們鼓掌!

  ……

 、橹R梳理

  師:通過剛才我們對這些小專題的研究交流,我們共同把這些資料整理一下。

 。úシ耪n件,用圖表的方式回顧全課。)

  距離地球15000萬公里

  熾熱氣體球相當于130萬個地球

  表面溫度6000℃

  內(nèi)部溫度1500萬℃

  核心

  太陽 內(nèi)部結構輻射層

  對流層

  光球黑子

  外部結構色球日珥

  耀斑

  日冕

  師:用圖表來整理我們收集的信息,也是一種很好的處理信息的方法。今后同學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整理自己的學習或研究資料。

  ㈥觀看視頻資料,總結回顧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匯報的很好,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觀看一段有關太陽的視頻資料。

 。ń處煵シ庞嘘P太陽的視頻資料,學生觀看,作為對于前面搜集匯報資料的總結回顧。)

 、胪卣寡由

  師:通過剛才的交流學習,你對太陽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生:我知道了太陽離我們有15000萬公里遠。

  生:我知道了太陽上溫度比較低的地方就是太陽黑子,比較亮的地方就是耀斑。

  生:我知道了太陽一秒發(fā)出的能量是地球一百年收到的能量的總和。

  生:我還知道了太陽最后會爆炸,并且還會把地球、水星和火星吞噬掉。

  ……

  師:除了這些我們已經(jīng)研究過的問題,關于太陽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生:我還想知道太陽上為什么溫度那么高?

  生:我想知道太陽風是什么?它怎么形成的?

  生:我想知道早晨的太陽為什么是扁的?

  生:我想知道中午的太陽為什么是白色的?

  生:我想知道為什么會發(fā)生日食?

  ……

  師:課下,大家可以采用這種收集-整理的方法來繼續(xù)研究你感興趣的問題。

 、煺n外活動:整理資料,粘貼手抄報

  師:為了把大家搜集到的資料集中在一起,也為了大家能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我提議:讓我們利用手中彩筆和雙面膠,把手中的'這些資料粘貼成一個以太陽為主題的剪貼報。我們可以把它粘貼在教室里,大家一起來觀看。

 。▽W生小組合作粘貼剪貼報,展評學生做的剪貼報。)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

  1、知道金屬有生銹的現(xiàn)象;

  2、以鐵生銹為例,說出金屬生銹的原因;

  3、說出一些防止金屬生銹的方法。

  技能目標:培養(yǎng)用實驗方法研究金屬生銹的原因。

  情感目標:激發(fā)愛護金屬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課文重難點:

  重點:防止金屬生銹的方法。

  難點:金屬生銹的原因。

  三、課前準備:

  銹鐵塊、銅綠以及一些不銹鋼制品,課前一星期布置學生預做鐵釘生銹的實驗。

  四、教學過程

  1、許多金屬都會生銹。

 。1)在我們身邊有哪些金屬生銹的現(xiàn)象?

 。2)會生銹的這些東西是什么材料做的?

  歸納:鐵生銹這銹叫做鐵銹。

 。3)還有什么金屬會生銹?

  通過觀察銅上面綠色的物質(zhì),得出“銅綠”是銅生銹形成。

 。4)那么,鋁、鉛等金屬會不會生銹呢?

  歸納:許多金屬都會生銹。

  2、金屬為什么會生銹?

 。1)出示生銹的鐵釘,問:鐵釘上出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生銹?(學生討論)

 。2)教師歸納小結得出:銹是金屬在空氣中發(fā)生氧化作用的結果。

 。3)學生觀察自己面前的潮濕試管中的鐵釘和比較干燥試管中的鐵釘,兩個鐵釘有什么區(qū)別?

 。4)說明了什么呢?

 。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屬最容易生銹?鐵銹有什么特點?

  3、怎樣防止金屬生銹?

 。1)怎樣才能防止生銹呢?

 。2)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

  金屬放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金屬的外面加一層保護層;金屬與空氣隔絕;在一種金屬中加入另處一些金屬制成不易生銹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讓學生觀察。

  4、布置作業(yè)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組裝齒輪并進行實驗;知道科學探究可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新經(jīng)驗、新現(xiàn)象、新方法、新技術。

  2.學會合作交流;體會到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是密切聯(lián)系的;培養(yǎng)樂于探究、大膽想象的意識。

  3.知道利用齒輪可以傳遞力,可以改變齒輪的轉(zhuǎn)動方向和轉(zhuǎn)動速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齒輪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運用。

  教具準備:

  胡蘿卜片、小刀、泡沫、牙簽、齒輪組、鐘表模型、PPT課件教學過程:課前準備活動

  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用手又有用腦,才能有創(chuàng)造。

  一、導入活動

  1、猜一種蔬菜。

  逐步出示胡蘿卜的特征,學生猜測,最后揭示謎底—胡蘿卜。

  2、出示胡蘿卜片。

  提出活動指向:一個輪子帶動另一個輪子轉(zhuǎn)動。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活動

  1、制作齒輪。

  (1)出示制作材料:胡蘿卜片、小刀、泡沫、牙簽。學生說一說制作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師出示制作溫馨提示。

  (3)學生展示制作的作品。

  (4)評價學生制作的作品。

  2、齒輪結構。

  (1)出示教具一個小齒輪和一個大齒輪。

  師:老師也制作了兩個帶齒的輪子,像這樣的輪子有什么特點?學生:有齒、有槽、能嚴密的咬合......(2)教師適時出示輪齒、齒槽、嚙合。師:我們把這樣的輪子稱作為“齒輪。(3)板書:齒輪

  3、研究齒輪

  (1)大家看,我用力撥動大齒輪,小齒輪也轉(zhuǎn)動。小齒輪轉(zhuǎn)動的力量是怎樣得到的?(是誰傳遞的?)板書:傳遞力

  (2)能正常轉(zhuǎn)動的齒輪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機械中齒輪的制作標準及要求

  (3)出示我國齒輪的制作發(fā)展歷史。

  (4)出示臨沂市科技館中的齒輪轉(zhuǎn)動的視頻。

  (5)生活中的齒輪。學生自由說一說。

  教師出示生活中齒輪的圖片,并播放機械鐘表、自行車、三球儀中齒輪的轉(zhuǎn)動情況。

  (6)研究齒輪的作用。對于齒輪,你還想研究什么?學生說一說自己想研究的內(nèi)容。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意向,提出本節(jié)課的研究指向!锾岢鰡栴}:齒輪有什么作用? ★猜想假設:出示兩張齒輪轉(zhuǎn)動的動態(tài)圖片,讓學生猜想。猜想小結:方向相反、速度不同。板書:向相反、速度不同。★制訂方案:

  (1)出示實驗材料:小齒輪、中齒輪、大齒輪。

  (3)提出設計建議:從齒輪組合的方法、觀察齒輪轉(zhuǎn)動速度的方法、觀察齒輪轉(zhuǎn)動方向的方法等三個方面進行設計。

  (3)學生分組設計,教師參與。(4)交流實驗方案。

  齒輪組合的方法:兩個相同、一大一小、一大一中一小觀察齒輪轉(zhuǎn)動速度的方法:順時針或逆時針觀察齒輪轉(zhuǎn)動方向的方法:先做標記,后數(shù)圈數(shù)。★實施探究:

  學生說一說實驗要注意事項。教師出示溫馨提示。

  學生分組進行,教師跟進指導!镎故窘涣鳎

  學生上臺交流小組的實驗情況,一個匯報實驗情況,一個學生動手操作演示。

  教師適時點撥、板書!淖兯俣取淖兎较

  ★邏輯推理:多個齒輪串聯(lián)的轉(zhuǎn)動方向。(1)出示六個齒輪串聯(lián)的圖片。(2)學生說說它們轉(zhuǎn)動的方向。

  (3)出示六個齒輪串聯(lián)的模型,驗證學生的推理。

  三、自由活動

  (1)活動指向:機械鐘表里面至少得有幾個齒輪,它們是怎么組合的?(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自由說一說。(3)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打開齒輪模型,(4)學生根據(jù)打開的機械鐘表再說一說。

  (5)教師PPT出示機械鐘表里面齒輪的個數(shù)和組合情況。

  四、拓展活動

  搜集各種齒輪,繼續(xù)研究它們的作用,嘗試組裝一架小機器。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用語言描述所觀察到的事物的形態(tài)特征;能用簡單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實驗,并作好實驗記錄;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2、想知道,愛提問,尊重證據(jù),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土壤的構成成分。

  案例背景分析:

  活動準備展示了一幅小學生大美麗的大自然中采集土壤的情境圖,目的是讓學生親自到大自然中進行觀察,了解當?shù)赝寥赖幕咎卣,并做好觀察記錄,為課堂研究做好充分的準備。

  本課只有兩個活動,活動一主要是引導學生對課前在采集土壤的過程中了解到的,或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的關于土壤里的情況進行交流,其目的是讓學生對土壤的成分有個大致的了解;顒佣⻊t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研究土壤的主要成分。土壤是學生常見、熟悉的物質(zhì),不少學生玩過土壤,具有很多的感性認識,也有很強的研究興趣。本課以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能力為主要的目的。通過準備的實驗器材進行引導、“逼”學生小組合作設計實驗,自己進行實驗的方法進行教學。

  自由活動是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觀察土壤。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在課前進行,也可以根據(jù)情況拿到課堂上來進行。

  拓展活動是讓學生搜集查閱關于土壤形成的資料,并把最感興趣的部分做成資料卡。讓學生把課上的對土壤成分的研究轉(zhuǎn)為課下對土壤形成的研究,讓學生對土壤繼續(xù)研究下去。

  課前準備:

  讓學生到周邊的環(huán)境中去采集土壤,并做好觀察記錄。

  教學過程描述:

  一、播放視頻引出探究學習的主題

  1、提出問題。

  (播放充滿生機的自然風光的視頻,并配以相應的語言)

  土壤媽媽養(yǎng)育了這么多的動物和植物,那它是用什么來養(yǎng)育它們的呢?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你認為土壤里會有些什么呢?(板書課題)

  2、學生猜測。

  (生猜測,教師隨機板書)

  【課前,學生已經(jīng)歷過自己去采集土壤的過程。因此學生的猜測有些就是自己的觀察所得。有的是學生的推測。如果有的學生提到有動物尸體,可能有的學生會質(zhì)疑早都爛沒了,這時教師適當解釋:動植物在土壤中腐爛以后形成的物質(zhì)叫腐殖質(zhì),它在燃燒時會有一種燒糊肉的氣味】

  二、進行實驗探究活動

  1、設計研究方案。

  這是大家的想法,土壤的有些成分,我們通過觀察的方法就知道了,可對于有些成分,有的同學還持有不同的意見,土壤里是不是真的這些東西呢?你能利用你面前的器材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證明你的想法嗎?

  下面就請各小組的同學合作,共同設計出你們最想知道的內(nèi)容的研究方案。

  (學生合作設計方案)

  【老師已經(jīng)給學生準備了教師準備的土壤、鐵盒、燒杯、玻璃棒、三腳架、石棉網(wǎng)、酒精燈、滴管、玻璃片、及學生自己挖的土壤等實驗材料。根據(jù)材料的提示,學生很快就能想到通過燒土壤的辦法試試是不是有腐殖質(zhì);通過把土壤放到水里的方法看是不是有空氣的存在。對于砂、黏土和無機鹽等成分的研究方案學生可能會根據(jù)書中插圖的提示也設計出來。也可能設計不出來。如果學生想不到也不要強教給學生。在實驗探究時,指導學生去進一步的進行實驗研究。學生設計的方法也可能多種多樣,必須給予肯定和鼓勵。如水分種成分的探究,有些可能直接摸,有的可能加熱,有的可以放在紙上擠壓等!

  2、交流設計的方案。

  誰愿意把你們設計的方法告訴大家。

  (學生自由交流)

  【對于學生說的不恰當?shù)、不嚴密的地方,可讓學生加以補充說明,如果學生說不到的,教師可適當補充,在這兒師生要一起把實驗方案設計的明明白白!

  同學們真棒,想到這么多方案。如果現(xiàn)在就開始研究,你認為我們還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自己提出注意事項,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補充或強調(diào))

  【在提醒學生安全實驗的同時,教師將實驗中的觀察記錄作為指導重點,目的是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xiàn)象,以便為學生互相交流、歸納結論提供事實依據(jù)!

  3、學生進行探究實驗。

 。▽W生實施探究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此實驗活動大約需要10—15分鐘。要保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直到每組同學能扎扎實實地進行完自己的實驗并得出結論。在實驗過程中,相信同學們在得到自己想要的實驗現(xiàn)象的同時,也會有其他的發(fā)現(xiàn)。這些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如,學生在對土壤加熱時還可能會看到有“熱氣”冒出,這說明土壤中有水分的存在。對于沒有設計出洗沙這個方案的小組可引導學生觀察靜止后的泥水,沉淀下的泥在結構上有什么區(qū)別,用手捏一下上層的泥和底層的有什么不同,從而得出土壤中有沙和黏土的成分。對于沒有設計出研究無機鹽方案的學生,可引導學生觀察水的變化,從而引導學生進一步去研究,得出土壤中有溶于水的物質(zhì)這樣的結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巡視,以便及時解決學生隨機發(fā)現(xiàn)的問題!

  4、交流匯報實驗結果。

 。ê唵卧u價學生的實驗情況)

  都研究好了吧,現(xiàn)在就請各小組來展示下你們的研究成果,讓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其他組的同學要認真聽,并做好記錄,如果有不同意見,等他匯報完了你可以再來補充。

 。▽W生匯報,對于匯報中精彩的、值得肯定的地方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實驗發(fā)現(xiàn)及實驗結論,教師及時提醒學生在簡單匯報自己的做法后重點匯報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及自己得出的實驗結論。時間允許盡可能讓每組都到臺上進行匯報。最后全體師生匯總交流的結果!

  5、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研究,你有了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回答)

  通過研究我們知道土壤里有空氣、砂、黏土、水、腐殖質(zhì)、無機鹽等成分構成的。土壤的成分可真豐富,它就像一位母親,為動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的空間,也為我們?nèi)祟愄峁┝艘率匙⌒械牟牧蟻碓。它無私地奉獻著,那我們應該為土壤媽媽做些什么呢?

 。▽W生自由交流)

  那我們面前這些土壤怎么處理呢?

 。▽W生自由回答)

  三、引導學生拓展活動,把課堂研究拓展到課下

  說得真好,有了我們這些小衛(wèi)士,相信土壤媽媽一定會越來越美麗。這么富饒的土壤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家想不想知道。(想)你可以搜集、查閱相關的資料,把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記錄下來,做成資料卡。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盡管找老師幫忙。

  【提出新的研究課題,把課堂的研究拓展到課下,激發(fā)學生自己進一步去研究探索,同時也要不斷地給學生提供幫助,并不是簡單地把問題甩給學生便什么也不管了!

  體會與反思

  本課是《土壤和生命》這一單元的第一課,在教學活動設計上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探究活動為核心的教學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把自由活動作為了一個課前的準備,讓學生親自到大自然中去采集土壤,學生通過采集活動的親力親為,先從自然環(huán)境中獲得對土壤的感性認識。比如說從哪里采集的?土壤上面有什么?土壤里面有什么等。雖然教師還沒有提出探究問題,但學生卻通過采集活動,為探究做了心理、材料、經(jīng)驗、感性等多方面的準備。

  2、教學時,教師再提出“土壤里有什么”這一問題,學生的回答不再是簡單的觀察到的東西了,同時也有了自己的推測和想象。這樣就達到了啟發(fā)學生深層感知土壤目的,與上一環(huán)節(jié)不同的是探究目的更加明確。探究的方法也不再是單一的觀察,而是借助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教師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而是引導學生充分調(diào)動已有知識經(jīng)驗由他們自主解決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特點。

  3、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自己的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研究的收獲是探究教學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探究教學的重點所在。探究實驗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過程中有所發(fā)現(xiàn),可以說,學生的發(fā)現(xiàn)越多探究實驗越成功,交流時收獲就越大。如有的學生把土壤放到了水中,就看到有很多的氣泡冒出,這說明土壤中有大量的空氣存在。也有的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對比實驗,把松散的土壤和結實的土壤分別放入水中,發(fā)現(xiàn)松散的土壤比結實的土壤冒出的氣泡要多很多。這位同學在交流時就說到了我終于明白農(nóng)民伯伯為什么每年都要松土了。就是一些無意間的發(fā)現(xiàn)也要給予肯定。只要激起孩子們那顆發(fā)現(xiàn)之心就是成功的。這樣大家一起交流的時候,本組的學生可以從中體會到許多驚喜和收獲,別的小組的學生也能從中了解到同伴的想法,并能從中學到別人的好的思維方式。對學生的回答和敘述及時的表示肯定,這使學生更加放心大膽,敢于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呈現(xiàn)在課堂上,這才是學生在課堂上最精彩的發(fā)言,這才是真正的學生自主探究的課!

  本課教學,還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1、作為探究伙伴,教師參與到學生探究活動過程中。

  2、教學中有針對性的評價,體現(xiàn)了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及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3、時刻關注學生思維的碰撞,借助學生在認識上的不同,引導學生在實驗探究中達成共識。

  本節(jié)課在實施中也有幾點令人遺憾的地方:

  1、實驗小組活動過程中,所謂“好”的學生掌握著設計、操作實驗的權力。看起來小組活動既能設計、操作實驗,又能通過實驗總結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實際上,還有一小部分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夠,這部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

  2、組中的交流、合作不夠。不同的設計思路和實驗方法,沒有很好達成共識,出現(xiàn)了你研究這個內(nèi)容,我研究那個內(nèi)容的現(xiàn)象。

  3、學生對自己設計的實驗需所需器材了解不夠,進一步說明學生在設計實驗方面的不足。

  4、需要提示的是在沒有泥土的城市里或土壤種類不全的地區(qū),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準備好土壤的樣品,供學生觀察。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產(chǎn)生影子的條件

  知道太陽每天在天空中的運動模式

  認識一天中溫度和影子的變化與太陽的運動關系

  能利用太陽辨認方向

  2、過程和方法

  能做控制變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實驗,并作實驗記錄

  能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語言或圖畫描述其形態(tài)特征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尊重通過實驗獲得的科學證據(jù)

  愿意合作與交流

  樂于太陽與影子的科學知識科學的應用與實際生活

  二、教學重點:

  知道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認識一天中溫度和影子的變化與太陽的運動關系

  三、教學難點:

  利用太陽辨認方向

  四教法

  探究發(fā)現(xiàn)法

  實驗探索法

  小組討論法

  五學法

  本課教學中,我實施教學方法的開放和學習方法的開放,盡量放手讓學生在科學學習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自己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按之去進行探究活動,最終了解一些知識,學會一些技能。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中,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時對學生進行一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六、學情分析

  對于影子的現(xiàn)象,學生經(jīng)常見到,但對于影子的產(chǎn)生條件,可能沒有深思過。對于太陽和影子的方向也知道一些,但不一定能詳細的說出一天中太陽和影子方向的規(guī)律性變化。所以,本課我實際了探究影子的產(chǎn)生條件的實驗,設計了探究太陽位置的變化對物體的影子、對溫度的變化影響的模擬實驗。幫助學生進一步認清認識一天中溫度和影子的變化與太陽的運動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的能力和記錄觀察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的能力。

  七、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有關太陽位置的變化引起的影子方向、長短、氣溫變化的課件資。教師用透明膠片和紙板做成各種動物圖片。

  學生準備手電筒、硬紙板、鉛筆。

  活動準備:觀察: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樣變化的?同一物體影子的才短和方向是怎樣變化的。

  體驗:和同學們一起玩踩影子游戲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八、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來猜謎語,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強它顯形。這是什么?今天我們來探究關于影子的科學知識。

  1、做影子的游戲,探究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1)師:你能做個手影嗎?利用投影儀的強光讓學生做各種動物影子。激發(fā)學生對影子的探究興趣。

 。2)師:你認為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是什么?

 。3)師調(diào)節(jié)投影儀的光,由強到暗,看一看影子有什么變化。

  (4)師利用自制的教具:一種卡通圖片,一個透明、一個不透明,讓兩個學生在投影儀的光線下實驗。學生會發(fā)現(xiàn)不透明的物體在有光的條件下會產(chǎn)生影子。

 。5)通過剛才的實驗和分析,你認為產(chǎn)生影子的條件是什么?

 。6)學生總結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2、實驗探究太陽與影子的關系

  (1)師:課前,同學們觀察了太陽方向的變化,,也觀察了陽光下影子的長短和方向的變化,你的觀察結果是怎樣的?

 。2)利用鉛筆、紙板、手電筒這些器材,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想法嗎?

 。3)學生設計實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際實驗時注意讓學生把鉛筆直立在桌子上,打開手電筒,沿弧形軌跡在鉛筆的南側主動向西移動,始終保持手電筒與鉛筆大約一尺左、右的距離。畫出當手電筒在東方、正南方、西方時,鉛筆的影子。

 。4)學生進行實驗。實驗以兩人一組,一人實驗、一人記錄。

 。5)分析手電筒的光變化的規(guī)律,同時分析手電筒位置的變化引起光線強弱變化的情況。

 。7)總結太陽方向的變化、陽光下影子的長短和方向的變化、太陽方位變化引起的溫度變化。

  (8)師出示課件:有關太陽位置的變化引起的影子方向、長短、氣溫變化的課件。

  3了解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1)討論: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出示課件:學生迎著東方的太陽鍛煉的圖片,并提問如果早晨面向太陽,那么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暗示孩子養(yǎng)成早起鍛煉的好習慣,并利用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農(nóng)民幫我蓋大棚的圖片,讓學生分析農(nóng)民為什么這樣去做。(使學生明白農(nóng)民在太陽落山時蓋大棚是由于太陽位置的變化引起了氣溫的變化)

  九、拓展活動:古代人是如何利用影子來計時的,我們?nèi)ゲ檎屹Y料了解一下。

  十、板書設計

  11太陽和影子

  早晨太陽在東影子長在西

  中午太陽在南影子短在北

  傍晚太陽在西影子長在東

【科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身邊的科學》教學設計02-08

科學之旅教學設計02-27

《尊嚴》的科學教學設計03-03

身邊的科學教學設計03-22

走進科學的教學設計03-22

科學課件教學設計12-28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01-09

科學活動《青蛙》教學設計02-26

雨的秘密的科學教學設計02-25

中班科學教學設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