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1
1、知識和技能
知道電阻是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知道電阻及其單位,能進行電阻的不同單位之間的變換;
知道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能根據(jù)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判斷、比較不同導體電阻的大小。
2、過程和方法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與自主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半導體和超導體以及它們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開闊視野;
讓學生建立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重點:電阻的概念;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難點: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
自制電阻定律演示器,一節(jié)干電池,一只演示電流表,一個開關,廢日光燈管的燈絲(圖1),或固定在膠木板上的用直徑0.3毫米以下的鐵絲繞成的螺旋狀線圈(鐵絲線圈),酒精燈一個,小燈泡一只,電源一個,導線若干。
1課時
1、復習
提問:將一只燈泡、一個演示電流表、一節(jié)干電池和一個開關連接成電路,并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一位學生到前面來連接電路,其他同學審查連接過程是否正確)
2、引入新課
用電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實驗。將導線AB代替燈泡連入上述電路,閉合開關,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再將導線CD代替AB,接通電路,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兩次示數(shù)不同。
提出問題:上述兩次實驗,用的都是一節(jié)干電池,也就是說電壓相同,那么兩條導線中的電流大小為什么不同呢?
3、進行新課
原來,導體能夠通過電流,但同時對電流有阻礙作用。以金屬導體為例,金屬導體中定向移動的電子跟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而形成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在物理學中用“電阻”這個物理量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在相同的電壓下,導線AB中通過的電流大,表明AB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小,導線AB的電阻;導線CD中通過的電流小,表明CD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大,導線CD的電阻大。不同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這部分教材是通過演示實驗引出電阻的概念,明確怎樣用實驗的方法比較導體電阻的大小,為講授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作好準備,并說明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
板書:〈一、電阻用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二、在國際單位制里,電阻的單位是歐母,簡稱歐,符號是Ω!
提出問題:導體的電阻既然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關?
你能不能設計一組實驗來證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ㄌ崾荆弘娮枋欠窀牧、長度、導線的粗細有關)
在學生提出猜想的基礎上加以歸納,用圖2所示的裝置做下面三組學生實驗。
。1)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關。
交代新課開始的實驗所用的導線是錳銅線AB和鎳鉻合金線CD,將電流表示數(shù)填入表1內。
表1:研究導體的電阻跟材料的關系
導線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 電壓 電流 電阻
AB 錳銅 相同 相同 相同
CD 鎳鉻合金
提問: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導體的電阻跟導體的材料有關。)
。2)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它的長度是否有關。
用鎳鉻合金導線CD和EF做實驗,將實驗測出的電流表示數(shù)填入表2內。
表2:研究導體的電阻跟長度的關系
導線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 電壓 電流 電阻
CD 相同 1米 相同 相同
EF 0.5米
提問: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都相同時,導體越長,電阻越大。)
。3)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它的橫截面積是否有關。
用鎳鉻合金線CD和GH做實驗。將實驗測出的電流表的示數(shù)填入表3內。
表3:研究導體的電阻跟橫截面積的關系
導線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 電壓 電流 電阻
CD 相同 相同 S 相同
GH 2S
提問: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w的材料、長度都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導體的電阻跟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長,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礙的機會越多。同理,導體越長、越細,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受到碰撞的機會就會越多。
導體的電阻還跟什么因素有關?請大家看下面的演示實驗(圖3)。
演示實驗:把鐵絲線圈(或日光燈管的燈絲)按圖3接入電路,用酒精燈緩慢地對燈絲加熱觀察加熱前后,演示電流表的示數(shù)有什么變化。
提問:從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得到什么結論?
(導體被加熱后,它的溫度升高,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表明導體的電阻變大,這說明導體的電阻還跟溫度有關,對大多數(shù)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
板書:〈三、導體的電阻決定于它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
導體的電阻由它自身的條件決定,因此,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所以說,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為了表示導體的電阻跟材料的關系,應取相同長度,相同的橫截面積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溫度下加以比較,課本上的表列出了一些長1米、橫截面積1毫米2、在20℃時的不同材料的導線的電阻值。
提問:從查表,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導電性能好?
。ㄣy的導電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長度和橫截面積的情況下,它的電阻最小。其次是銅,再次是鋁。)
看課本中的小注,介紹電阻率的概念。
練習題:
。1)電阻的國際單位是什么?0.2兆歐=______歐。
。2)為什么說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3)有兩條粗細相同、材料相同的導線,一條長20厘米,另一條長1.3米,哪條導線電阻大,為什么?
。4)有兩條長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導線,一條橫截面積0.4厘米2,一條2毫米2,哪條導線電阻大,為什么?
(5)“銅導線比鐵導線的電阻小!边@種說法對嗎?應當怎么說?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2
學情分析
本校新課程研究始于20xx年9月,初期目標是構建具有"探究性的學習、問題式的教學、合作化的課堂"等特色的課堂教學。本屆初二學生經(jīng)過近一年半的新課程理念的熏陶及近一學期的物理新教材的學習,已基本領悟了"科學探究"的各主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具有了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及操作能力,但科學探究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學生還不甚明了。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中力圖體現(xiàn):"知識學習"是一種"探究的活動",知識并不是絕對的、不變的結論。
結合教學實際對本書內容進行更為合理的重組,以更利于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在探究中創(chuàng)新,從而學到真正的知識和掌握相關的技能,并領悟科學探究的意義,從探究的"程序操作"走向"實質探索"。
并以"探究卷"為"橋",引領師生共同走向這一"變薄的教材"。
教材簡析與處理
《電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本書主體內容由"電阻"、"變阻器"組成,編者的實施建議是使學生通過探究"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認識導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電阻,通過實踐學會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電壓。
為盡可能體現(xiàn)出"探究的意義在于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并尊重編者的建議,結合學生實際,對教材做如下處理:
第一環(huán)節(jié):打開探究之門。
教師組織學生收集、觀察家用電線并提出思考:普通導線為什么多用銅制成?
第二環(huán)節(jié):探究與發(fā)現(xiàn)。
通過探究未發(fā)現(xiàn)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與導體材料、長度的關系。在完成"電阻"的知識建構過程中打開創(chuàng)新之門:如何制作可變電阻器件?(至于橫截面積與溫度因素對電阻的影響的探究仍按課標建議安排在課外實踐活動中。)
第三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與實踐。
重組教材內容,通過設計變阻器件和操作實踐,變單一的技能培養(yǎng)為創(chuàng)新意識的建立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第四環(huán)節(jié):拓展與延伸。
補充介紹"半導體"以開闊學生視野;多維度建構課堂小結,并對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設想,使課堂得以延伸……
教學目標
1、采用實驗、觀察、對比分析、設計創(chuàng)新等多種方法探究電阻及滑動變阻器,知道電阻及其單位,知道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并會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電壓。
2、通過了解半導體和超導體以及它們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開闊視野。
3、領悟探究的意義。
教學準備
電池組、小燈泡、開關、導線、自制電阻比較裝置、鉛筆芯、滑動變阻器、自制滑動變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5分鐘)
。◣熣Z)請同學們觀察所帶來的各式電線,談談你們的"發(fā)現(xiàn)"并提出你們最感興趣的問題?
。▽W生)可能性的發(fā)現(xiàn)和提問:(摘選)
1、一般電線內部是金屬絲,外部包有一層塑料。
2、為什么普通電線內部的導線多用銅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見金屬材料來代替銅。
。◣煟┙Y合1再聯(lián)系舊知及實物重新加深學生對導體、絕緣體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好的導體和絕緣體都是重要的電工材料。
結合2引思;能用鐵或普通不銹鋼材料來代替銅嗎?從而打開課堂探究之門。
。"導入"中注重"從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與發(fā)現(xiàn)(15分鐘)
1、實驗與發(fā)現(xiàn)。
目的:探究粗細、長短都相同的銅絲、不銹鋼絲的導電情況。
過程:
、賹W生設計實驗、選擇器材并操作(參考裝置見圖1);
、诮處熝a充探究粗細、長短都相同的銅絲、碳鋼絲、康銅絲及鎳鉻合金絲的導電情況。
。▽W生)通過觀察燈泡的明暗去推斷電流強弱,并發(fā)表見解。
發(fā)現(xiàn)小結:粗細、長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屬絲導電能力不一定相同,換言之它們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煟┙M織討論本次發(fā)現(xiàn)的意義。
意義概述:①粗細、長短都相同的金屬絲導電能力跟導體的種類有關;②不同導體的電阻可能不同。
。ù瞬浇虒W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確認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并且使學生明確怎樣用實驗的方法來比較導體電阻的大小。從而初步突破"電阻"這一教學重難點。)
2、研討與發(fā)現(xiàn)。
目的:了解電阻。
過程:組織學生研讀"電阻"框,并積極鼓勵合作探究和對有效信息進行收集。
。▽W生)可能性的發(fā)現(xiàn)和提問:(摘選)
①電阻表示異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符號R,電路圖中的符號"",單位:歐姆(Ω);
②對第13頁框表中所列的幾種導體在一定條件下的阻值數(shù)據(jù)提出猜想:導體電阻除與材料有關外,是否可能還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有關。
。ù朔N教學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讓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突破"電阻"這一教學重難點;二是打開新的探究之門。)
3、實驗與發(fā)現(xiàn)。
目的:探究導體電阻的大小限它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過程;
、賹W生設計實驗、選擇器材并操作(參考裝置見圖2);
、谟^察燈泡亮度的變化。
。▽W生)發(fā)現(xiàn):導體長度越長則電阻越大。
。◣煟┙M織討論本次發(fā)現(xiàn)的意義:
①某段電路中的電阻可以改變,做法之一就是改變導體接入電路中的長度。
、诳筛鶕(jù)導體的這一特性制作"可變電阻器件"。
三、創(chuàng)新與實踐(20分鐘)
創(chuàng)新課題:設計一種可以改變電路中電阻大小的器件。
設計依據(jù):上述實驗的發(fā)現(xiàn)。(原則上應由學生給出)
設計選材:師生互動探討材料選擇。
主要材料選擇:
1、可選擇金屬電阻絲,因為它的韌性和可塑性好;
2、為便于使用,又不影響導體電阻,需用絕緣體制作配套的固定裝置。
設計過程:師生合作"制作"變阻器模型(見圖3)。
1、繞線(目的:減小空間范圍)
2、抽頭。(目的:取不同阻值)
3、設滑片。(目的:可任取相應阻值)
4、裝固定架。(目的:便于操作)
。◣煟┙M織學生觀察實際的"滑動變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與變阻情況。
學生討論得出:
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幾乎為零,且均無法變阻。應接A(B)和C(D);
2、若接A和C(D),則P向A移動阻值減小……
。◣煟┨嵝褜W生注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
操作實踐;用變阻器改變燈泡亮度。
注:實驗過程由學生完成(略)。
。◣熣Z)由于選材和變阻方式不同,變阻器會有很多種類,課后請同學們也試著設計一種變阻器,并了解實際生活中的其他變阻器件的應用。
。◣煟┙M織討論本次創(chuàng)新的意義:
1、學會了設計制作滑動變阻器,并為了解其他變阻設備的原理打下了基礎。
2、應用滑動變阻器可(根據(jù)需要)改變電路中的電流、電壓。
。ū经h(huán)節(jié)中重組了教材內容,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設計——實踐"這一個性化的過程,去主動突玻"變阻器"這一教學重難點,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體現(xiàn)了本課的設計理念:即"知識"乃是一種"探究的活動",并不是絕對的、不變的結論。)
四、小結與延展(5分鐘)
師生共同構建多維度課堂小結,并對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設想。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方法。
2.學會用伏安法測量電阻。
3.加深對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jù)實驗原理設計電路圖,并且能用滑動變阻器來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加深對電阻概念的認識。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法、實驗法。
【教具學具】
定值電阻、小燈泡、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導線若干、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實驗室里有些定值電阻沒有標簽了,你能幫老師重新貼好正確阻值的標簽嗎?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課題,引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
電流可以用電流表測量,電壓可以用電壓表測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測量電阻呢?本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電阻的測量。
二、新課教學
(一)伏安法測量電阻
1.用什么方法可以幫助老師測出沒有標牌的定值電阻的阻值呢?這種方法又稱( 法),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2.測量長度的實驗中我們采用什么方法減小誤差的?測量電阻實驗中我們怎樣減少誤差,還需要哪種器材來達到此目的?
3.請設計測量定值電阻實驗電路圖。
4.請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設計意圖:遞進式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方向,小組交流討論,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喜歡動腦思考。
實驗步驟:(學生口述實驗步驟)
、僬{節(jié)電流表、電壓表的指針到零刻度;按電路圖連接實物。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跀嚅_開關,按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
③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至適當位置,分別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
I、電壓表的示數(shù)U,并記錄在表格中
④根據(jù)公式RUI計算出R的值,并記錄在表格中。
、菡{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待測電阻中的電流及兩端的電壓,再測幾組數(shù)據(jù),并計算R的值,并求出它們的平均值記入表格中
、 實驗結束,整理好實驗器材。
(二)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過渡語:我們平常使用的燈泡中的燈絲是否有電阻? 先讓學生閱讀教材“想想做做”,小燈泡的電阻如何測量呢?
(1)實驗電路圖(學生完成)
。2)實驗步驟
、贁嚅_開關,按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
、陂]合開關,移動滑片讓燈發(fā)光正常(2.5V),發(fā)光較暗(2V),發(fā)光較強(1V),讀取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并記錄入表格中。
、鄹鶕(jù)公式RU分別計算出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發(fā)光時的電阻,并記I錄在表格中,并分析其電阻不同的原因。
、軐嶒灲Y束,整理好實驗器材。
。3)、進行實驗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分別測量電阻和小燈泡電阻值,改變電壓和電流多測量幾組數(shù)據(jù),算出對應電阻值,同時注意觀察小燈泡的亮度的變化,燈絲阻值的改變。
此過程老師巡視糾正學生在實驗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4)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完成實驗后,各小組進行實驗結果總結,實驗過程中經(jīng)驗總結。
三、課堂小結
四、鞏固練習:見課件
五、布置作業(yè):動手動腦學物理1---4題
六、板書設計
電阻的測量
一、伏安法測電阻
二、測小燈泡的電阻
1.原理:歐姆定律
2.電路圖:
3.器材:
4.步驟: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4
教學案例背景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然而物理教材中的學生實驗都是按給定的器材,老師講解規(guī)定的操作方法,然后學生實施操作得出一些驗證性結論。實驗方法、實驗思路千篇一律。這樣對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基于上述現(xiàn)狀,我設想改變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探索一種以實驗為中心的探究教學法,即在教師給定一個實驗目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確定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器材,設計實驗過程,教師適時引導、點撥,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實現(xiàn)以“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
教學案例主題
我對這種探究教學法作了初步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F(xiàn)把這種教學法以《電阻的測量》為例,向大家展示這種實驗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
教學案例事件
在學生掌握了伏安法測電阻的知識基礎上,我提出實驗問題:現(xiàn)有如下實驗器材:電流表、電壓表、電源、電阻箱、變阻器、單刀雙擲開關、導線。請你在上述主要實驗器材(還可自選其他器材)基礎上,設計一個物理實驗,測出一被測電阻的阻值,并畫出你的實驗電路,下節(jié)到實驗室進行測量。
提出問題的結果,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產(chǎn)生很好的學習效果。課下拿給我看的方案有十幾種,對于較好,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集中,做到心中有數(shù)。
教學案例問題解決
一、情景,新課引入
利用多媒體投影出示伏安法測電阻的兩種電路,然后復習《伏安法測電阻》,自然引入這節(jié)課的實驗目的。
二延展情景,在實驗教學中,進行交流,探討。
教師:“這節(jié)課由同學們自己當一回老師,把你課下設計好的實驗方案拿到前面,利用多媒體展示臺,給大家進行講解!
[反思:通常實驗,老師講解,學生驗證。而這節(jié)課,我把課堂還給了他們,讓他們當上了主角,同學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既想讓大家看到自己設計的電路,又想看看別人的方法,所以都爭著到前面展示臺上講解。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比較典型的方案有如下幾種:
1、學生一設計電路
教師評價:等效法的思想,方法比較簡單,未知電阻可由電阻箱直接讀出。老師的肯定鼓勵了學生,學生積極性很高。
2、學生二設計電路
教師評價:半偏法,我指出它的局限性,我們實驗桌上最大輸出電壓只有16伏,而這種方法要求R2>>Rx,所以電路中電流很小,電流表示數(shù)幾乎為零,即使實驗條件允許,測量結果也是Rx與電流表串聯(lián)的電阻,Rx較小,所以誤差較大。不宜采用。但思路不錯。
3、學生三設計電路
該生講解他的電路之前,先指出了第一種方法的缺點:在實驗室條件下,不能測大電阻,適合測小電阻。而他的電路適合測大電阻。教師肯定,給予表揚。
4、學生四設計電路
5、學生五設計電路
教師評價:列方程求解的方法,也可以。適時引導,這兩種方法都存在著一個問題,話未落,學生搶答:“它的方程里忽略了電源內阻,如果考慮內阻就不能解出未知電阻,我有一個更好的方法,不論是否考慮電源內阻都不影響結果”。
6、學生六設計電路
教師評價:是否考慮內阻都不影響測得電阻,這個方案是老師沒想到的,方法簡單直觀,很好。(學生反應熱烈,鼓掌)
7、學生七設計電路
教師評價:類似第二種方法,但它的優(yōu)點是選擇了一塊電壓表,克服了用電流表示數(shù)太小的問題,并且也不用計算,方法簡單。
圖1、圖3、圖4、圖5、圖6、圖7的設計者把電路圖畫在黑板上。
[反思:新課標所關注的是每一個學生在情感體驗、態(tài)度、思維等多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課本上實驗基本上是由老師講解,學生操作,得出一些驗證性結論,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思維的發(fā)散性,埋沒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節(jié)課主要由學生的講解,老師簡單評價,適時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親自發(fā)現(xiàn)知識。使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拓展了思維,使學生學會多角度地分析物理問題和現(xiàn)象.]
三、學生實驗,老師巡回指導。
學生按照自己的方案進行實驗,每一小組都發(fā)給一個已知電阻和兩個未知電阻,(一個大電阻一個小電阻)以便做對比分析誤差。老師巡回指導,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老師及時與學生進行探討,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使實驗得以順利完成.
四、實驗完成后,分組進行實驗誤差分析、總結。(略)
五、教師總結(略)
案例分析: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努力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加強實驗操作能力,讓學生在交流中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
一、立足現(xiàn)實,活躍思維。
物理實驗對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對物理知識的鞏固和運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全國高考物理實驗試題由過去的單一、基本的形式向綜合性、標準化、高層次方向發(fā)展,在考察實驗知識的同時,更注重了實驗能力的考查。所以我設計的這節(jié)課,力求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既適應高考又適應今后社會的發(fā)展。
二、提出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探索時間和空間
提出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的探究意識,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通常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后,所能達到的高一層次的思維活動。它具有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勵學生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效果。在本節(jié)課中,我想探索一種以實驗為中心的探究教學法,課前我先提出一個問題“設計一個電路,怎樣測量一個未知電阻?”實驗器材任選。這樣,在教學中,我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索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成為一個真正的'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過實驗交流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本節(jié)課中學生想到了多種實驗方案,有的方法是老師都沒想到的,很具有創(chuàng)造性。我對每一種方法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發(fā)散,使學生在學到多種方法的同時也體會到面對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四、多媒體先進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探索學習實踐的基礎。
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本節(jié)課我重視學生親身經(jīng)歷探究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由學生自己對探究的問題親自講解,并與其他學生交流,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深化,對自己的設計進行重新判斷,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先進的實驗設備、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對自己的方案進行驗證、改進。使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更加深刻。
總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探究教學法使實驗問題答案多樣化,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它能讓學生在思維發(fā)散,開放的空間中進行探索,更加有利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情感,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素質。
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教師會在實驗過程中受到更多的挑戰(zhàn),學生經(jīng)常會想到各種老師所想不到的方法問題,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就是一個咨詢者,服務生。必須能及時應對各種突發(fā)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更應加強自身素質能力的提高。自身能力提高了,我們才能適應變化,不斷思考、嘗試進取、自覺實踐、總結規(guī)律,才能引導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探索,在探索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創(chuàng)造。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的原理。
2.會同時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導體的電阻。
3.了解減小誤差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電阻的測量,了解歐姆定律的應用。
2.體驗“伏安法”測量電阻的過程;能進行初步的相關電路分析、電路故障分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自己的設計、操作、結論的分析,使學生養(yǎng)成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周密嚴謹?shù)目茖W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實驗過程中,養(yǎng)成同學之間相互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會用“伏安法”測量導體的電阻和小燈泡的電阻。
2.電路元件的識別及使用,電路故障的分析和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整理。
教學難點
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分析,對實驗結論的敘述與表達。
三、學情分析
經(jīng)過十五章和十六章的學習,學生認識了電流、電壓、電阻和電流表與電壓表的使用,并在學習了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初步掌握了探究實驗的基本步驟,但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依然基礎不扎實,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是要及時,準確的引導學生如何設計電路,連接電路,分析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歸納出實驗結論等。
四、教材分析
《電阻的測量》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七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和電流表、電壓表及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之后利用歐姆定律,進而測電阻的一個實驗,它是歐姆定律的實際應用。這個實驗起到了讓學生對基礎物理量深化認識,也可以通過實驗讓學生熟練掌握電路的連接,電表和滑動變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培養(yǎng)學生對現(xiàn)象分析能力和對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定值電阻和小燈泡電阻的聯(lián)系與卻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嚴謹?shù)膶嶒瀾B(tài)度。
五、教具準備
教師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多媒體課件,演示電路軟件。
學生用:學生電源(部分使用干電池)、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定值電阻、小燈泡、導線若干,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表(兩張A4紙,在導學案中)。
六、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設計問題:電流可以用電流表測量,電壓可以用電壓表測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測量電阻呢?
學生閱讀書本P80,按小組討論并設思考測量定值電阻的解決方案。
、.新課教學--定值電阻的測量
教師設計問題
1.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是什么?
問題2.實驗電路圖怎么設計,需要測量什么物理量和計算什么物理量呢?
問題3.根據(jù)實驗電路圖需要哪些實驗器材呢?
學生介紹本組解決問題的方案:
問題1解答,電流I:電流表電壓U:電壓表電阻R?歐姆定律?(P80伏安法)
問題2解答,學生分小組根據(jù)實驗原理R=U/I,進行實驗電路的設計,部分學生設計了如圖電路。
問題3解答,電壓表,電流表,電源,開關,定值電阻,導線。
教師設計問題4.展示學生畫出的電路圖,通過下面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分析電路圖的合理性。
。1)電路能測出幾組數(shù)據(jù),只測出一組數(shù)據(jù)計算的電阻準確可靠嗎?
。2)如何才能進行多次測量,得到多組數(shù)據(jù)呢?
通過討論,學生練習本章第一節(jié)課的探究實驗,容易想到可以通過改變電池的個數(shù)或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實現(xiàn)多次測量。通過學生對兩種方法方便性的討論,選取滑動變阻器,要求學生畫出正確的電路圖。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的
1.會用伏安法測電阻。
2.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
(二)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三節(jié),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問:請敘述歐姆定律的內容,計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學生回答略)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學生回答略)
引出本節(jié)。板書:〈第三節(jié)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進行新課
(1)問:本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答:學會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就可以根據(jù)歐姆定律計算出它的電阻。
(3)問:誰能設計一個用伏安法測定電阻的實驗電路?
學生板演(參見課本上的圖8—1)。教師講評。
(4)問:用伏安法測電阻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學生回答,接著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5)問:做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tài);瑒幼冏杵鞯幕旁谧畲箅娮柚滴恢谩k妷罕砗碗娏鞅淼恼摻泳柱要連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跈z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觀察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l伏、2伏和3伏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將三組電壓和電流的對應值填入自己設計的實驗記錄表格中。
、鄹鶕(jù)記錄的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即
④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板書,只寫提綱、內容留待學生課后作業(yè)填寫。
板書: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電路:
4.實驗器材:
5.實驗步驟:
6.實驗記錄:
7.測量結果:
(6)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結
(1)學生報告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shù)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要求實驗結果與待測電阻值相差較大的學生,下課后留下,教師幫助分析解決問題。
(2)進行實驗講評,表揚實驗認真的小組和個人,指出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教育全體及當事人。(注意:應以表揚為主。)
(3)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4.布置作業(yè):完成本節(jié)實驗報告。
(四)說明:本節(jié)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7
一、設計理念
1、從現(xiàn)實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與日常生活比較接近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使課程成為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新課程理念。
2、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動腦、動手,解決實際問題,以達到學習和掌握知識與技能,提高各種能力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電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由“電阻”、“變阻器”組成。本節(jié)主要是使學生通過探究“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認識導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電阻,通過實踐學會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電壓。
教學流程如下:
創(chuàng)設打開探究之門情境——探究與發(fā)現(xiàn)——認知與實踐——拓展與創(chuàng)新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過部分電學知識,能夠了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方法,建立學生易于觀察的模型,初步培養(yǎng)學生建模意識,解決實際困擾學生的難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學習熱情;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科技發(fā)展事例的內容真實、與所講授的內容聯(lián)系密切;通過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建模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能通過簡單模型來學習物理,體會物理的樂趣;通過學生活動的參與,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他們今后繼續(xù)教育或終身教育打下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影響電阻的大小的因素
。2)理解滑動變阻器的原理,了解其構造,學會使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創(chuàng)造出滑動變阻器這一過程,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魅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手動腦的科學素養(yǎng)
五、教學器材
電池組、小燈泡、開關、導線、自制電阻比較裝置、鉛筆芯、滑動變阻器、自制滑動變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課件。
六、教學過程
。ㄒ唬⑶榫硠(chuàng)設
。◣熣Z)請同學們觀察所帶來的各式電線,談談你們的“發(fā)現(xiàn)”并提出你們最感興趣的問題?
。▽W生)可能性的發(fā)現(xiàn)和提問:(摘選)
1、一般電線內部是金屬絲,外部包有一層塑料。
2、為什么普通電線內部的導線多用銅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見金屬材料來代替銅。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分析
電阻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以及電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tǒng)性。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電阻的概念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同時也為學習下一節(jié)滑動變阻器打下基礎。
本課時的特點:
十分重視探究方法教育,重視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實驗方法、學習方法,了解什么是電阻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jù)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和對實驗現(xiàn)象分析、處理得到相應的結論。
二、教學目標
依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 認知目標: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知道電阻的概念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物理事實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教學中滲透鍥而不舍科學精神的教育。
三、重點、難點分析
新課標中要求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而難點是電阻概念的建立。
四、教學方法
采用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師生共同分析計論,總結出電阻的概念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五、教學設計
。ㄒ唬┮胄抡n
出示一個調光燈,請大家注意觀察,當轉動旋轉開關時,你看到有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亮度發(fā)生變化)
提問:燈泡亮度的變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電流)可以用什么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呢?
。ǘ┲v授新課
展開探究活動一:
1、同組同學討論:根據(jù)實驗目的,利用我們學過的器材,設計一個實驗來試一試,你一共有多少種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設計過程:
。1)明確實驗目的。
。2)確定研究方法。
。3)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
在對學生的討論作簡單的分析的評價的的基礎上,投影電路圖,介紹有關用電器以用兩個帶夾子的導線應接在什么位置上,有什么作用。
2、實驗: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接入桌面的任何一個器材
活動一:嘗試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
1、器材:干電池兩節(jié)、小電燈、開關、不同材料的金屬絲、電流表
2、思路:當同學們在改變接入電路中的導體或電池的節(jié)數(shù)時,會通過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或燈泡亮度的變化來判斷出電路中的電流發(fā)生了變化,從而總結出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的方法。
3、目的:通過實驗得出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的方法。
4、步驟:
。1)、按圖14-1連成電路,并嘗試用各種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2)、記錄你的方法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
5、交流討論并得出結論
師:我們把剛才大家所說的方法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兩個因素:一是電路兩端的電壓;二是連在電路中的導體。
師:我們從第二個因素知道,不同的導體接在同一個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是不同的,說明導體在導電的同時還存在著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物理學中把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稱為電阻。
提問:導體的電阻越大,它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怎么樣?(越大)電流就會怎么樣呢?(越。。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9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導體電阻與其影響因素的定量關系;
2)深化對電阻的認識,掌握電阻定律,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
3)掌握電阻率的概念,知道溫度對電阻率的影響。
點評:在課程標準中,有關《電阻定律》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通過實驗,探究決定導線電阻的因素,知道電阻定律。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水平動詞——“知道”,屬于知識目標中四個水平中的最低水平。但教師給出的目標中“掌握電阻定律”、“掌握電阻率的概念”都是第三層級的水平要求,遠遠超出了課程標準對《電阻定律》的知識要求。對于非學科重點知識,將教學要求提到如此的高度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
2、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同學們學習了電阻的定義式R=U/I,電阻與U和I沒有關系,只與導體本身的因素有關。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同學們可以猜出:電阻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本節(jié)課我們就通過實驗,探究它們之間的定量關系。
2)方案交流
學生提出兩種方案,一種是將幾種不同的金屬絲串聯(lián),控制電流不變,研究電壓、導體的某一屬性和電阻之間的關系;一種是將幾種不同的金屬絲并聯(lián),控制電壓不變,研究電流、導體的某一屬性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經(jīng)過討論,師生決定采用串聯(lián)的方式實施測量,和書本上的要求相一致。
教師在這里著重引導學生分析每一次測量需要注意的問題,明確每一次操作應注意的事項,電壓表示數(shù)的意義,讓學生出充分認識到控制變量在本實驗中的意義。
3)學生實驗
根據(jù)學生的方案實施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特別強調的一個要求,就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記錄表格,將測量得到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自己設計的表格中。
點評:科學探究是由多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系列活動,要讓學生經(jīng)歷一次比較簡單但環(huán)節(jié)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一般情況下總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師生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這位老師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即去掉一些環(huán)節(jié),突出某些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限開放。
在這里,教師簡化掉的幾個環(huán)節(jié)是:第一,猜想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下就先進行猜想,課堂上一帶而過,節(jié)約了不少時間;第二,電表的接法。要測量一個電阻,必然要測量電流和電壓,就需要兩個電表。兩個電表接入電路,就有了內接法和外接法的討論,僅這個討論就可以花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這不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因此采用了四個金屬絲串聯(lián)的方式,讓它們在測量中電流相等,去掉了一個電表,也簡化了電路的設計;第三,滑動變阻器的接法。是采用分壓接法還是限流接法?這也不是本節(jié)課要討論的關鍵,所以教師基本上沒有提,隨學生自己選用。
教師突出的兩個方面是:第一,控制變量的思想和做法。本實驗中,有四根不同的金屬絲,要通過比較的方式尋找它們之間的關系,因此控制變量非常關鍵。教師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給予了不同角度的強調;第二,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的設計。遇到測量就要首先設計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是人的科學素養(yǎng)的一個組成部分,但這一點通常不被重視。很多教師總是將設計好的表格發(fā)給學生填寫,放棄了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據(jù)意識的時空。
4)電阻定律
介紹電阻定律的內容,電阻率的概念。通過標準電阻、燈泡電阻阻值變化的特點,分析并理解材料的性質,知道不同材料電阻率的特點。
5)鞏固練習
略
點評:本節(jié)課的教學,核心的內容就是通過實驗探究,得到《電阻定律》,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它來進行解釋。從教學的重點看,知識本身并不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科學探究的方法才是重點。
本節(jié)課的科學探究,和教材中其他部分的探究相比,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有兩種形式的探究,一是理論探究;二是實驗探究。是不是兩種方法任選一個即可呢?其實并非如此,教材設計的目的就是希望教師引導學生用兩種方式都來進行探究,既讓學生知道探究不僅僅是做實驗,又讓學生明白理論探究和實踐探究是可以相結合的。有相當一批物理理論被確認,就是先有了理論上的探究,然后通過實驗得到證實的。
教材的編寫順序是先實驗探究,然后再理論探究,是否意味著教師的教學設計也要如此呢?這倒未必。從學的邏輯看,先理論、再實踐,先簡單、再復雜比較符合學生一般的認知規(guī)律,因此,在學生實驗探究之前,應該首先安排學生進行理論探究。
教師在本節(jié)課中,將理論探究這部分的內容給放棄了,不知道是出于二選一的考慮,還是前面專門進行了理論探究。如果前面專門進行了探究,那是值得肯定的(當然,是否要花費兩節(jié)課的時間講授這一內容,還可以討論)。如果將理論探究放棄了,那就很可惜了,失去了一個理論探究和實踐探究相結合的很好的教育資源。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掌握電阻定律及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并了解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2、能用電阻定律解決有關電路的問題。
3、知道半導體、超導體及其應用。
二、重點、難點
電阻定律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電阻率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具
電壓表,電流表,直流電源,滑動變阻器,酒精燈,電阻絲(一根),自制電阻絲示教板。
說明:電阻絲示教板上,有電阻絲A,電阻絲B,其中B對折,其長度是A的兩倍,電阻絲C是與A相同且等長的兩根電阻絲并聯(lián)而成。
四、主要教學過程
。ㄒ唬┨岢鰡栴},引入新課
1、為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應該如何操作?
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只要增加導體兩端的電壓或降低倒導體的電阻即可。
2、給定一個導體,如何測量它的電阻?(學生自己設計電路)
從上述問題可以看出,導體的電阻與兩端的電壓以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那么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哪些因素有關呢?
(二)新課教學
1、探索定律——電阻定律
。1)影響電阻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
。2)解決辦法——控制變量法
。3)演示實驗(思路)
A、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電路圖(教師投影打出)
B、出示電阻定律示教板、說明板上的幾種金屬材料
C、引導學生連接電路,并說明注意事項
D、依次對三種金屬材料的電阻進行測量
E、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A)定性觀察——R與材料、長度、橫接面積有關
B)定理推導
【初中物理《電阻》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07-23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03-05
初中物理功教學設計02-22
初中物理《彈力》教學設計02-22
初中物理液化教學設計04-01
初中物理規(guī)律教學設計01-14
初中物理杠桿的教學設計02-23
中考物理電阻重點考點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