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技征文
物理與科技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十分廣泛,以下是物理科技征文,以供賞析和參考借鑒!
物理科技征文1
一個叫“塑料瓶潛水艇”的小制作,我做了一個,效果還不錯。這個“潛水艇”制作起來很容易:先準備一個塑料瓶,兩根塑料管 ,橡皮泥和卡紙少量。需要的工具也很常見:剪刀、刀片和小錐子。對了,還有必不可少的塑料絕緣防水膠帶(橡皮膠布)。
用刀片將塑料瓶的瓶底整齊地切下來,在瓶內放一小塊橡皮泥并用塑料絕緣膠帶(橡皮膠布)固定,作為壓艙物。再在瓶蓋上分別鉆兩個孔,將一長一短的兩根塑料管插入,膠布固定。然后用膠布把剛才切下的瓶底固定在原處(注意密封)。之后用卡紙做一個“指揮塔”,并用蠟筆在兩面涂上顏色(防水)。最后裝飾下就好啦!
我找來一個長些的盆子,盛了大半盆水,手拿“潛水艇”慢慢放入水面,水從下面的塑料管流入瓶內,當瓶內裝滿水后,潛水艇就沉在水底。這時,嘴從上面的塑料管中慢而均勻地吹氣,就會發(fā)現浸在水中的下面的塑料管口會往外冒一長串的水泡,然后開始往外出水。潛水艇慢慢地前進,一邊航行一邊上浮。停止吹氣的話,水又會流入瓶內,潛水艇又下沉了。而當你在吹氣的過程中用手指堵住另一根漫在水里的塑料管管口,水就會從你吹氣的管中流出呢。如果拿出灌滿水的潛水艇,倒過來,讓兩根塑料管管口都朝下,你又會發(fā)現,只有一根管往外出水,另一根管卻在往瓶里送空氣。堵上出水管,另一根管就改為出水管了,而原來的出水管又變?yōu)槌鰵夤堋?/p>
進行一系列的實驗后,你一定有許多疑惑吧。第一,潛水艇為什么在吹氣的過程中會一邊向前航行一邊上浮呢?因為空氣進入瓶內后,瓶內的水受到空氣的
壓力會從另一根管中流出,瓶里的水排出了,潛水艇自然會上浮,至于航行,是因為排出的水有一股反作用力,會推動它慢慢前進。
第二,為什么堵住漫在水中的塑料管管口,水會從吹氣的管中流出?因為瓶內的水由于空氣的壓力必須通過塑料管這惟一可以出水的通道排出,如果堵上了,水失去出去的通道,自然會選擇吹氣管往外排出,壓力大就可促進水向氣體進入的地方流。
第三,為什么倒拿潛水艇塑料管一根會出水一根卻要進空氣呢?因為“水往低處流”,倒拿后水一定會找下方的通道流出,選擇低處的管道后,高處的管道自然會往里進空氣。因為水排出后,水所占瓶內的容積會逐漸變小,瓶內的另一部分要靠空氣來填充,這就促使空氣不斷地通過塑料管進入了。
通過這次的實驗,我明白了許多科學道理,同時也明白了:只有親自去實驗論證,才能得出最科學最精確的答案!
物理科技征文2
“孔明燈”,是以蜀漢劉備軍中,足智多謀的軍師諸葛亮(孔明)命名的,算起來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酌魉銣曙L向,制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后果然脫險,於是后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最早的孔明燈的作法是:用很細的竹篾做成燈籠架,四周和頂上都用薄紙糊嚴,只在底部留個圓口。在燈籠下面掛上松脂,點燃松脂后,燈籠就會升上空中。由于燈籠里有火光,古代戰(zhàn)爭中,曾經把它作為夜間軍事行動的信號,如同現代所用的信號彈一樣。
清朝年間,漢民族不滿清政府的統(tǒng)治,紛紛起來開展“反清復明”斗爭。為成義舉,把放“孔明燈”作為統(tǒng)一行動的指揮信號。
過去,漢人們把“孔明燈”作通信聯絡使用,而后來人們把放“孔明燈”作為一種民間娛樂,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愿,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與支架2部份,主體大都以竹篦編成,次用棉紙或紙糊成燈罩,底部的支架則以竹削成的篦組成。孔明燈可大可小,可圓形也可長方形。一般的孔明燈是用竹片架成圓桶形,外面以薄白紙密密包圍而開口朝下。欲點燈升空時,在底部的支架中間綁上一塊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油點燃,燈內的火燃燒一陣后產生熱空氣,孔明燈便膨脹,放手后,整個燈會冉冉飛升空,如果天氣不錯,底部的'煤油燒完后孔明燈會自動下降。
孔明燈的原理與熱氣球的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熱空氣之浮力使球體升空。然而為何熱空氣會飄浮呢?我們可用阿基米德原理來解釋它:當物體與空氣同體積,而重量(密度)比空氣小時就可飛起,此與水之浮力的道理是相同的。將球內之空氣加熱,球內之一部份空氣會因空氣受熱膨脹而從球體流出,使內部空氣密度比外部空氣小,因此充滿熱空氣之球體就會飛起來。
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現象,許多簡單的現象可以用所學知識去解答。
現象一:飛快的火車有一個安全距離,當我們在公路上步行時,不宜靠中太近,除了害怕離線的車會撞到之外。還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原因,對此本文將作出解答。
現象二:取兩片很薄的紙,將他們貼近,用力的吹,我們并不能將紙吹開,反而出現被“吹攏”的情況。
現象三:,對于相同流量的水而言,口徑大的水龍頭,水的流速很慢,但是對于口徑小的水龍頭,可以明顯的看到流速加快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總結來看,空氣和水都是流體,在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共同點,都遵循流體的基本性質,在流體的學習中有兩個很重要的方程叫:伯努利方程和連續(xù)性方程。用它們就可以很簡單的解釋上面三個現象。首先,伯努里方程的基本表達式為:P+1/2pv+pgh=恒量。P指流體周圍的壓強大小,p指流體本身的密度,v指流體的速度。在上述但現象中,可把水和空氣近似的看作理想流體,且它們作常流動。在以上前兩種情況中,都可以將pgh看作是不變的,所以我們很容易的就得到P+1/2pv=恒量。容易得出壓強和速度成反相關。下面將對三個 現象作出具體的解釋。
解釋現象一:其中提到一個意外的原因就是很有可能身邊的空氣將我們“推”向汽車而發(fā)生意外。為什么這么說?當車飛快的從我們身邊開過的時候,對周圍的空氣造成了影響:使它們
的速度加快,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上面的推倒易知:速度過快造成周圍空氣的壓強減小,在汽車周圍形成一個壓強差,在車周圍的事物就容易被“壓”到車下。這是相當危險的,所以步行要盡量的靠邊走。
解釋現象二:當兩片薄紙靠近,我們將它們看成和外面的空氣分開,當我們吹氣時,使得兩紙間少量的空氣流速加大,壓強減小,外圍的空氣使得紙片貼在一起。
解釋現象三:同流量即體積相同,所以易知SV=S V。這就是理想流體的連續(xù)性方程。它表示理想流體作定常流動時,流體的速率與流管截面積的乘積是一個恒量。由此可知,當我們將口徑邊小時,必然導致流速加快。根據個原理在科技上也有很大的運用,比如切割水槍,對于一樣的出水量,這種水槍的口徑很微小,使得出水的速度極快,所含動能極大, 在生產上有很大的運用。
最后,要介紹一個很實用的方法:取水。在家中,看到大人用一根管子插到水里,用嘴在管口吸氣,水就會自己流出來,我也試過,但沒有成功,現在我目標了原因:必須保證吸氣的一端低于出水的一端,為什么呢?這是利用了大氣壓的原理。當吸氣后管子里成為真空,水就被外界大氣壓壓倒了出水端。
物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可以借著生活來學習物理,再利用物理來服務生活。
【物理科技征文】相關文章:
物理科技論文11-19
高中科技征文08-28
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征文01-24
科技改變生活征文08-10
科技改變生活征文精選08-10
征文:科技改變生活08-01
關于體驗科技展覽感受科技魅力的征文06-28
物理科技論文12篇01-08
科技改變生活主題征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