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族最重要的傳統節(jié)日有哪些?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民族傳統盛會,它既是云南西部最為古老而繁榮的貿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間文藝體育大交流的盛大節(jié)日。
三月街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開始在大理古城西門外舉行,會期七至十天。結棚為市,萬商云集,大宗交易各地土特產品、中草藥材、騾馬牲畜和日用百貨。節(jié)日期間,舉辦傳統的賽馬、賽龍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間體育比賽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經古樂、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是,熱鬧非凡。
大理三月街號稱“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這不但有著民間傳說的依據,也有著確鑿的史料記載:
從民間習俗和神話傳說方面來講,三月街起源于觀音講經廟會。相傳大理蒼洱大地原先被一個名叫羅剎的惡魔盤踞。他專以吃人眼為生。觀音大士來到大理,巧妙施展法術,制服了羅剎。為防止羅剎東山再起,每年三月十五日聚集萬人于蒼山神祠前(也就是至今不變的街場)講經說法。觀音大士為了不讓百姓耽誤生計,讓百姓可以同時做些買賣,因而也就形成一年一度的盛大集市,以至歷來也常將三月街叫作觀音市。
從歷史記載方面來看,唐、宋、元、明、清,歷代三月街演變的過程都有史料可資。唐代南詔國時期,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南詔第六代王異牟尋于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與唐朝使臣崔佐時會盟于點蒼山神祠,立鐵卷一式四份,發(fā)誓與唐朝永遠和睦相親。異牟尋曉諭萬民,每逢三月十五在神祠前的廣場聚會,來紀念這重如蒼山的盟誓,從此有了三月街。從這個意義上說,三月街也是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見證。
宋代大理國時期,三月街成了我國南方最大的馬匹、藥材交易市場。大理國第十七代國王段正興(也就是段正淳的孫子、段譽的兒子)即位于宋高宗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年),他在位的三十一年間,一方面積極主動與中原王朝修好,一方面大力發(fā)展經濟。當時大理國因出產良種馬聞名中原,南宋王朝在廣西邕州專門設立買馬司,進口大理馬。于是段正興便把三月街變成馬匹交易市場,每年成交良馬1500多匹以上。
史籍記載,馬市萬商云集,來自湖廣四川的商販以絲綢、紙筆、胭脂花粉、人參等百貨交換大理的馬匹、刀劍、藥材以及來自土蕃、西域各國的象牙、犀角、鹿茸等名貴特產,會期長達二十多天。大理國的相國高量成還在馬市設了馬擂,也就是賽馬,從此三月街有了賽馬的傳統。入夜,五華樓前踏歌宴舞,戶戶張燈結彩,王室后妃也出游鬧市,與民同樂。這時期的三月街已發(fā)展成我國南方最大的邊貿集市。
明代《徐霞客游記》中明確描述了三月街“十三省無物不至,滇中諸蠻物無不至”,“男女雜沓,交臂不辯”的熱鬧場景。明代白族學者李元陽在《云南通志》中也寫道:“三月十五在蒼山下貿易各省之貨。自唐永徽年間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變。”
清代的三月街,發(fā)展規(guī)模越來越大。當時,大理的留日學生李燮羲曾寫詩描繪三月街盛況:“昔時繁盛幾春秋,百萬金錢似水流,川廣蘇杭精巧貨,買賣商場冠亞洲。”足見三月街已具有了相當的國際影響。
建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三月街的規(guī)模和影響一年勝過一年。1991年起,被確定為大理州各族人民的法定節(jié)日,文體經貿“同臺唱戲”,面貌煥然一新。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和英、美、德、日、新加坡、泰國、緬甸等3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的客商、旅游者,集眾達百萬人次之多。大理三月街民族節(jié)已成為讓世界認識大理,讓大理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梁。
白族火把節(jié)
在云南,許多民族都過火把節(jié),而各自過法不同。白族火把節(jié)于每年夏歷六月二十五日舉行,白語稱為“夫汪舞”,意為“六月狂歡”。無論城市鄉(xiāng)村、山區(qū)壩區(qū)皆普天同慶。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僅次于春節(jié)的最隆重的節(jié)日。除了村寨豎大火把的集體活動,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佳肴美食、各種節(jié)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團聚。節(jié)前,遍街賣的是火把節(jié)的標志物——用竹篾彩紙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紙火香袋以及專供婦女用來染紅指甲的鳳仙花根等等,節(jié)日氣氛非常濃郁。
節(jié)日當天,人們停止一切生產勞作,男女老少都著節(jié)日盛裝,紛紛匯集到豎大火把的地點,或村中廣場,或本主廟、古戲臺前,大青樹下,在熱鬧的嗩吶鼓樂聲中,人們忙著扎制大火把,老爺爺們演奏洞經古樂,老奶奶們齊聲念誦經文。當家婦女便要帶著孩子備上鹽、米、酒、茶到田間焚香祝禱,祝愿五谷豐登。
每個村寨或片區(qū)都要共豎一株大火把,砍好一棵五、六丈高的火把樹,通體用柴禾或竹子捆扎,插滿五顏六色的小三角旗、紅香,再掛上梨串、蘋果、海棠等,稱之為“火把果”。頂端還要飾以火把節(jié)的大型標志物——“連升三級”的“升斗”,上書“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字樣。“升斗”頂端彩旗飄飄,拱托著一支振翅欲飛的白鶴。豎火把之前,先由老人們以“三牲九禮”祭祀,行“三跪九叩”之禮;鸢沿Q好后,暮色降臨時,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嗩吶鼓樂隊的護送下從本主廟取來火種將火把點燃。
當熊熊烈焰升起之時,男女老少便載歌載舞繞著火把樹轉,孩子們爭搶著燒落下來的火把果,意為迎祥納福,青少年們個個手中舞起小火把,不斷撲灑松香,飛出團團烈焰,互相追逐噴灑以示祝福,然后高舉火把巡游田間。村里村外,人聲鼎沸,火光璀燦,古人曾有詩贊云:“萬朵蓮花開海市,一天星斗落人間”。
關于火把節(jié)的緣由,白族人認為主要是為了紀念柏潔夫人。傳說一千三百多年前,南詔王皮羅閣為吞并洱海地區(qū)的其他五詔(小王國),設計以祭祖為名火燒松明樓,燒死五詔詔主。其中鄧賧詔主夫人柏潔遠見卓識,事先已預計不測,事后又忠貞不屈,為刨丈夫尸骨,十指皆刨出鮮血。故火把節(jié)時白族青年婦女都要染紅指甲以示紀念。有的地區(qū),火把節(jié)當天小伙子們還要舉行跑馬活動,海東一帶還舉行賽船,都是為了紀念柏潔夫人頑強的抗爭精神。
按民俗學的觀點,則認為火把節(jié)是一種農事節(jié)日。白族自古為稻作民族,火把節(jié)乃稻谷抽穗時的慶;顒。以火炬燒滅害蟲,祝禱豐收。明代白族學者李元陽在《云南通志》中記道:“六月二十五日,束松明為火炬,照田苗,以火色占農。”此外,白族火把節(jié)也包含著一些生育觀念。如火把樹要由當年生男孩的年輕父親提供,豎火把的坑要由當年生女孩的父親挖掘,大火把上掛滿水果,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這一切都表明白族火把節(jié)是一個源于白族先民生產和生育觀念的古老節(jié)日。
劍川石寶山歌會
劍川石寶山位于劍川縣城西南約25公里的老君山系。這里峰巒疊嶂,林木蔥籠,既是被稱為“南天瑰寶”的南詔大理石窟所在地,又是一年一度的白族萬人歌會的活動場所。
石寶山歌會是白族地區(qū)盛大的民族傳統節(jié)日,會期于農歷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一日舉行,以川流不息的數萬人上山,隨心所欲地唱曲對歌而著稱于世,代代相襲,被譽為“白族歌城”。歌會流行的劍川白族調被收入國際著名民歌歌目。
歌會期間,來自劍川、洱源、大理、麗江、蘭坪等縣市的白族群眾從四面八方匯集到此,一邊游覽山林古剎,一邊亮開嗓子,無拘無束地唱曲對歌。方園十多里的山間小道上,游人如織,如怨如訴的三弦聲,悠揚婉轉的調子聲此起彼伏,此呼彼應,夜以繼日地飄蕩在山間林莽。
彈弦唱曲本來就是白族青年以歌為媒,尋求知心伴侶的巧妙方式,歌會自然便成了他們最為公開的社交場合。通過對歌互相了解,比試才能,傾訴心曲,因而每段歌詞都是那么質樸純真,耐人尋味。每當出現一對精彩的對唱,圍觀者立刻云集四周,人們都從中獲得至善至美的藝術享受,也有不少青年男女正是通過唱曲對歌結成百年之好。
自然,上山對歌的也不止青年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上得山來便要盡情舒展歌喉。老年人認為在歌會上唱白族調可以得到幸福吉祥,亦或平日在家已向神靈許下愿心,為保清吉平安,一定要上石寶山唱上百十個調子,于是唱調子成了他們還愿之舉。中年人則多數借歌會抒發(fā)情懷,表現自己的心智和才能。歌會流行的曲調以大理州中部方言區(qū)流行的劍川調為主,以龍頭三弦或吹樹葉伴奏,唱詞均為白族詩歌“三七一五”的傳統格式,格律嚴謹,不能跑韻跑調。
優(yōu)秀的歌手在熟悉掌握傳統民歌的的基礎上,面對當時情景加上即興創(chuàng)作,往往妙語連珠,動人心扉。一旦棋逢對手便對答如流,連日連夜唱下去而不分勝負。因此,石寶山歌會既是白族人民抒發(fā)情懷,贊美生活的盛大聚會,也是進行民歌藝術交流,傳承民間藝術的橋梁。
石寶山歌會以被稱為“云南懸空寺”的寶相寺區(qū)為主會場,這里怪石嶙峋,山泉錚琮,迂回曲折的石階路通向一座座構建于危崖絕壁的寶剎。山腳則有對歌臺、小廣場。歌會期間便成為專為歌會服務的集市,攤販云集,各色小商品琳瑯滿目,尤以各種風味小吃和地方特產最盛,為人們的休閑娛樂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也烘托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
入夜,街場變成了篝火晚會的會場,青年男女耍起石寶山特有的“香龍”,跳起霸王鞭舞,來自各地區(qū)的游客也紛紛爭相獻藝,歡歌笑語,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關于歌會的由來,流傳著不少神奇美麗的傳說,相傳石寶山形如石鐘的巨石原先是一口金鐘。每當金鐘敲響,山下的沙溪壩子便風調雨順。后來,有一條九頭惡龍口噴烈焰,把金鐘化為石鐘,并隨時興妖作法,常給壩子帶來旱災蟲災。沙溪有一對名叫阿石波和阿桂妞的情侶得到本主神靈點化,得知用歌聲可以破除惡龍妖法,便邀約了十姊十妹天天上山對歌,終于擊敗了惡龍。阿石波和阿桂妞也在與惡龍搏斗中喪生。為了紀念這對情侶,人們便年年上山對歌,成了代代相傳的歌會。
繞三靈
“繞三靈”是大理洱海西部白族鄉(xiāng)村的一種游春歌舞節(jié)會,它既包含著對神靈的朝拜,又充滿著以男女情愛為主要內容的縱情歌舞,是一種極其古老的民俗活動。白語稱為“拐上哪,”,“拐”是游逛的意思,“上哪”為古白語表述情愛活動場所的專有名詞,現代語言中沒有準確的對應詞匯,故有人將之漢譯為“繞山林”或“繞桑林”,其實該活動與山林、桑林都沒有直接關系,而從其游逛活動必經的“佛都”、“神都”、“仙都”三大寺廟,譯作“繞三靈”較為符合此項活動的實際。
繞三靈會期為農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共三天。屆時,各村莊的成年男女包括中老年人身著節(jié)日盛裝,不少人甚至濃妝艷抹,自發(fā)地以村社為單位組成歌舞隊列,集眾達數千人次,先后匯聚到大理古城南門的城隍廟,從這里出發(fā)載歌載舞巡游三日。第一天經“佛都”崇圣寺三塔,沿蒼山腳向北“繞”到五臺峰下喜洲慶洞莊的圣源寺。圣源寺以供奉“中央本主”南詔清平官段宗榜而有“神都”之稱。這里成為“繞三靈”的中心活動地點。
人們先在此燒香磕頭,唱誦經文,祈求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然后到野外跳起霸王鞭、八角鼓舞、唱曲對歌,盡興狂歡,通宵達旦。第二天又繼續(xù)載歌載舞經喜洲各村莊“繞”到洱海邊河矣城村號稱“仙都”的金圭寺。第三天再沿洱海邊來到大理城東的馬久邑村,在此地的本主廟歌舞、祈禱后盡歡而散。
“繞三靈”活動的特點,除了向本主神靈祈求風調雨順的內容之外,主要在于其歌舞活動所表現的男女情愛無所顧忌,放達不拘。每個歌舞隊列領頭者均為男女巫 二人,他們以一手共執(zhí)一株齊人高的樹枝,另一手分別揮舞牦牛尾和花手巾,邊舞邊唱,引領著隊伍緩緩前行。
樹枝上掛著紅綢系著的葫蘆,據說葫蘆象征母腹,紅綢象征陰血。他們口唱的調子稱“活恩枯”直譯為“花柳曲”,一唱一和,類擬相聲的逗和哏,皆以男女艷情和生育為內容,幽默風趣。其后的歌舞隊列,唱的也都是充滿艷情的調子,跳的是霸王鞭和八角鼓舞,舞姿多有男女背靠背、心合心、腳勾腳等形式,無拘無束地表達著熾熱的情感。
對“繞三靈”活動的形式,史料多有所載。明代一些野史稱“此俗一傳數千年”,“敬祖思源,延續(xù)后代,男歡女戀,日夜作歌,無老少之忌,共游歌于蒼洱之間”,并記有當時人們贊美繞三靈的白族民歌曰:“唱盡人間歡樂歌,男女老少共享樂,三都盛會古人定,情合意也合。”清代楊瓊的《滇中瑣記》也載:“大理有繞山林會,每歲季春下泛,男婦坌集,殆千萬人,十百各為群,……男者猶執(zhí)巾秉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
……相傳起于南詔。”現代學者多數認為“繞三靈”既是祈求風調雨順的農事節(jié)日,也是古代男女追求性愛自由的遺風。至今活動內容雖有增減,較之古代更講文明而大體形式依然如故,充分顯示著白族人民熱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
蝴蝶會
蝴蝶會是大理白族民間一個人與自然親密無間,共享美好春光的游樂盛會,于每年農歷四月十五日在點蒼山云弄峰腳下的蝴蝶泉邊舉行。
蝴蝶泉以崖下噴涌四季不竭的泉水,泉邊古樹聚滿五彩繽紛的彩蝶而得名。天然妙景,遐邇聞名。360多年前,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描寫道:“有蛺蝶泉之異,余聞之已久。”“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fā)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還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游人俱以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
其中所描寫的泉上大樹至今猶存,是一種花似蝴蝶的合歡樹。泉邊濃蔭蔽日,全是酸香樹、黃連木等芳香樹種,清香撲鼻。樹蔭之下,又遍布著山茶、杜鵑、蔓陀蘿、月月紅等奇花異卉,方圓百畝,成了一個蝶舞蜂狂的世界。每年三、四月間,正是蝴蝶在此聚會的佳期,猶以四月十五日最盛,當地白族青年男女便相約來此聚會,賞蝶觀景,唱曲對歌,談情說愛,老年人也在此相聚談演洞經古樂,祈禱風調雨順,成了一年一度的蝴蝶會。?
關于蝴蝶泉的由來,白族民間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蝴蝶泉原名無底潭,潭后的云弄峰神摩山中盤踞著一條惡蟒。它可以忽而變作猛虎,忽而變作人形,經常下山吞食人畜、淫亂婦女,百姓苦不堪言。一日, 有位名叫杜朝選的英雄獵人來到這里,得知惡蟒危害村民,便獨自潛入山中,發(fā)箭射傷惡蟒。惡蟒逃跑后,第二天,杜朝選又再次跟蹤追尋,在霞移溪口遇見兩個姑娘在洗血衣,得之她們正是被惡蟒化作美少年騙進洞中供其淫樂的姑娘,所洗血衣正是中箭的蟒皮所變。
于是,在二位姑娘的指引下,獵人深入洞中與惡蟒搏斗,終于殺死惡蟒,救出兩位姑娘。兩位姑娘對杜朝選感激、愛慕不已,決定以終身相許,不想卻被杜朝選謝絕,于是二人悄悄跳入了無底潭。杜朝選得知情由,后悔莫及,也縱身跳入潭中殉情。三人均化為彩蝶翩飛于潭水之上,引來各方蝴蝶紛紛前來憑吊,從此無底潭便成了蝴蝶泉。此傳說千古流傳民間,杜朝選還被當地周城村奉為本主。兩位姑娘同時被奉為本主夫人,他們的塑像都供奉在本主廟內供世人朝拜。
蝴蝶泉是一個象征愛情忠貞的泉眼,蝴蝶會也自然成為白族青年追求愛情幸福的盛會。
本主節(jié)
“本主”,白語稱“巫增”、“倒博”或“勞公”、“勞太”,意為“本身的主宰”、“大尊者”或“祖公”、“祖太”,通譯為“本境福主”,是每個村社所供奉的至高無上的保護神。本主崇拜是一種白族獨有的宗教敬仰,它源于原始的多神崇拜、英雄崇拜,但因其崇拜對象具有亦神亦人的特點而深深扎根于白族人心目之中,久盛不衰。
各村本主的身份不一,有南詔大理國的帝王將相、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人物、忠臣孝子、民族英雄或在某些方面有功于人的平民百姓,以及源于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的動物、山石等。一旦被尊為本主,便有著相當于帝王的稱號,如“護國景帝”、“錫民皇帝”、“洱河靈帝”、“柏潔圣妃阿梨帝母”等等,足見其地位之高。在白族地區(qū),村村都有本主廟,供奉著各自崇信的本主木雕神像以及本主的后妃子女、六畜大王、子孫娘娘等配神。本主崇拜雖然沒有系統的教義教規(guī),但已形成全民族統一的信仰和系列的祭祀活動。本主節(jié)就是其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
本主節(jié)舉辦日期因各村本主不同的身份和生辰而不同,一般以歲首或本主生日為節(jié)期,多選定于春節(jié)期間或每年二月、六、七、八月農事間隙期間。本主節(jié)又稱為本主會,是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迎神社火,會期三至五天不等。包括迎神、祭神、頌神、娛神等活動內容。主要程序有“起駕、出巡”、安置到“行宮”集中祭祀、社戲歌舞娛神等,最后送回本主廟。
首先“起駕、出巡”系將本主及其配神從本主廟里接出,安置在特制的神轎或彩車中,在長龍般的儀仗隊伍,包括嗩吶鼓樂,化妝座騎、持香老人、霸王鞭舞隊的護送下巡游進村,所過之處家家擺香設貢,鳴放鞭炮以示歡迎。然后將本主及隨從諸神安置在村中廣場事先搭好的“行宮”彩棚內。
之后的連續(xù)兩三天內,這里便成了村民紛紛前來燒香秉燭,唱念誦辭,祈神賜福的活動中心。同時合村人等在此耍獅耍龍、演奏音樂、唱歌跳舞,有的還在“行宮”前搭建戲臺,演出地方戲劇,娛神娛人,人神共樂。有的地方幾個村子共奉一位本主,便按此程序迎送到各村輪流祭祀數日,最后,才送回本主廟中供奉。
每個本主都有其傳說故事。故事中的本主都像人一樣有著家庭、婚戀以及各自的經歷和嗜好。在白族人心目中,本主既有著神的超人智慧和力量,也有著人的親和與喜怒哀樂。白族人對本主的崇拜和祭祀也并非祈求來生來世的福祉,而在于今生今世的幸福和吉祥。
相信本主能夠保佑人們逢兇化吉,實現美好的愿望。以致于在祭祀本主的活動中,各地都流行著諸多幽默風趣的特別習俗。如鶴慶縣松桂鎮(zhèn)寶窩村的龍嫂、龍姑兩位本主,傳說她們本是兩位農婦,因懂得對付干旱而促使小春生長的秘咒,為村民解除了春旱缺水之憂。于是當地本主會期還要舉行一項“本主踩田”活動,即將本主用轎子抬到田邊,然后用彩綢拴住本主木雕的身腰,滿田滿壩拖行,以此來祝愿五谷豐登。
白族本主會既是隆重的祭祀活動,也是歡樂的民族節(jié)日。
“栽秧會”和“田家樂”
“栽秧會”和“田家樂”是白族人民圍繞水稻栽插活動所進行的一種農事節(jié)日,流行于洱海北部包括大理古城以北地區(qū)及洱源、劍川等地。
“栽秧會”既是一種臨時性的勞動互助組織,又是一種將娛樂和生產勞動巧妙地融為一體的傳統習俗。每當四五月間栽插季節(jié)來臨,幾十戶人家或整個村莊的勞動力自愿組合起來,以換工的方式進行集體栽插,稱為“秧會”。每個“秧會”推選出一名“秧官”,秧官既是生產能手,又是富于幽默風趣,在村民中有感召力的人物。秧官負責勞力的安排調度及質量把關等各項生產指揮。
每個“秧會”都有一桿作為活動標志的“秧旗”。“秧旗”威武雄壯,裝飾得五彩繽紛:旗桿一般有三丈多高,頂端插著以彩綢扎成的升斗,象征五谷豐登。升斗下面飄揚著白色犬牙鑲邊的藍色或紅色三角大旗,上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類祝辭。旗端還系有彩球彩帶、野雞翎、大銅鈴等裝飾。“秧旗”插到哪里,栽插隊伍就在哪里擺開陣勢。
插秧的第一天稱為“開秧門”,人們身著節(jié)日盛裝,連秧擔子上都要插滿鮮花,高擎著“秧旗”,在嗩吶鼓樂和鞭炮聲中出發(fā),沿路唱著高亢的“吹吹腔”和白族調,浩浩蕩蕩向田間行進。首栽田塊的田埂上由主人備好果酒,隊伍一到便分食糖果,飲酒高歌,然后在嗩吶鼓鑼聲中開始下田栽插。
整個栽插活動都在嗩吶鼓樂和婦女們高亢的白族調聲中進行。白族嗩吶曲牌中有許多專門配合栽插節(jié)奏的調子,如“栽秧調”、“龍上天”、“蜜蜂過江”、“過山情”等,曲調悠揚,起伏跌宕,調節(jié)著勞動情緒。“秧官”則手提铓鑼,在插秧人群后面來回“監(jiān)督”,誰的質量差或速度慢,便不停地猛敲铓鑼,非常滑稽逗樂。每栽完一丘田,婦女們便齊唱一曲調子,以示歡送,祝秧苗快生快長。歡歌笑語,終日不絕。
午餐由主人送到田間,少不了都有大片的“栽秧肉”和象征“年年有余”的酸辣魚。收工時還要分食炒豆,稱之為“洗腳豆”。在白族人心目中,最為緊張的生產勞動,也就是最歡樂的農事節(jié)日。
“田家樂”,是全部栽插結束后的又一種節(jié)日活動,有的稱為“關秧門”,有的稱為“謝水節(jié)”,祝賀栽插圓滿結束也包括對水神的感謝。這一天,“秧會”的全部勞力包括家中老少都要到本主廟聚餐,殺豬宰羊,敬獻本主,祝愿豐收。人們抬上秧旗,簇擁著騎在馬上的“秧官”,緊隨著的是化妝成漁、樵、耕、讀等角色的隊伍和霸王鞭、八角鼓歌舞隊列,在各村莊巡回表演。
每個人的裝束和各種表演都以滑稽逗樂為目的,女扮男裝、男扮女裝,極盡反串、夸張之能事。“秧官”也被打扮成丑角,頭戴豎著秧把的斗笠,雙腳一支蹬皮靴一支蹬草鞋,戴墨青眼鏡,掛著麥穗做成的胡須,反身騎著高頭大馬。有的地方還有“打秧官”的習俗,給“秧官”抹個大花臉。漁、樵、耕、讀的表演以嗩吶伴奏的“吹吹腔”形式演唱,情節(jié)滑稽,唱詞風趣,洋溢著濃郁的鄉(xiāng)土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整個活動表現了緊張勞動之后的徹底放松和歡樂,也表達著對豐收的祝愿。
青姑娘節(jié)
青姑娘節(jié),是白族婦女的一種紀念性的歌舞節(jié)日。主要內容為敘述舊時代白族婦女遭受的苦難和不幸,寄托著她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流行于劍川縣的羊岑、甸南一帶、節(jié)期為農歷正月十五日。
青姑娘節(jié)的活動以載歌載舞演唱一部反映青姑娘身世的白族民間長詩的形式來進行。內容講述了青姑娘本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后被父母包辦嫁為人婦,受盡了丈夫和婆婆的虐待,在一個月夜自吊秋千架上,被伙伴解救,返家仍遭毒打,終因不堪折磨,跳進海尾河自盡的悲慘故事。
傳說青姑娘于正月十五跳海,于是每年的這一天便成了“青姑娘節(jié)”。屆時,全村的姑娘們要聚在一起,選出本村最美麗、最聰明、人品最好、歌嗓最亮的一位扮演青姑娘。有的村莊則用篾扎紙糊再加彩畫的偶像來代表青姑娘。太陽落山時,全村女子簇擁著“青姑娘”從河邊進入村中,一路手牽著手,踩著節(jié)拍邊唱邊舞,過街串巷,直到村中廣場。然后圍繞“青姑娘”吟唱整首長詩,訴說其痛苦遭遇以示悼念,直至月落西山方才散去。
“青姑娘”長詩的詞曲哀婉凄涼,分為“悼歌”、“戀歌”、“苦歌”、“哀歌”、“幻歌”等五大部分。從“悼歌”呼喚青姑娘“青姑娘子阿姐姐,今天姊妹來團聚,海尾河邊來祭你,把你苦情敘。”開始,直到“幻歌”中的“香樟樹,樹香樟,海尾河邊樹蒼蒼,砍棵大樹造只船,劃到南海上。……”句句扣人心弦,令人回腸蕩氣。該長詩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白族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又借助于“青姑
娘節(jié)”的傳統習俗而流傳民間,堪稱為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耍海會”、“繞海會”、“海燈會”
http://m.ardmore-hotel.com/【白族最重要的傳統節(jié)日有哪些?】相關文章:
白族傳統節(jié)日有什么習俗?08-04
白族的傳統節(jié)日07-27
最悲傷的語句有哪些07-12
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有哪些?07-20
傣族傳統節(jié)日有哪些07-18
最容易就業(yè)的專業(yè)有哪些03-20
中國傳統節(jié)日有哪些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