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復習資料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考試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復習資料,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佳句品其味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品讀: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了;一個“弄”字,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xù)、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寬闊無邊的草場為牧童的出場提供了場景,悠揚悅耳的笛聲,烘托出牧童勞作后輕松閑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給人無限美好的想象空間。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品讀: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詩人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贊賞有加。
3.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品讀: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里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最小的孩子在溪邊趴著剝蓮蓬玩耍。詩人著力于“小兒”的描繪,“溪頭臥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tài)!白钕病北磉_了他對小兒的喜愛之情,這喜愛之情緣于小兒的可掬憨態(tài):在溪頭趴著,悠閑地剝著蓮蓬,何等的調皮,何等的自在啊!
4.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
品讀:暑去寒來,駱駝隊來了又走了,走了又來了,童年也在這歲月的流逝中遠去了。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這句話清晰地傳達出作者對童年的眷戀,我們仿佛能聽見她輕輕的嘆息,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嘆。
5.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
品讀:作者童年那段日子顯然永遠留在她的記憶中,讓她懷念不已,讓她回味不已。在回憶中,發(fā)現(xiàn)童年的一切,并沒有走遠,駱駝隊仿佛就在眼前,駝鈴聲仿佛也響在耳邊,童年的一切,又在心頭出現(xiàn)。
二、修辭一點通
1.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品讀:看得多細呀,看它們的臉,看它們的牙,看它們的態(tài)度;看得多入神啊,看著看著,自己的牙齒都動起來。這個排比句寫出了孩子的真實想法,活現(xiàn)出了孩子好奇的表情,天真的神態(tài)。
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品讀:這句話巧用了雙關手法,一方面它講出了科學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另一方面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fā)現(xiàn)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的人相提并論,這真是能安慰自己的理由。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對童年發(fā)現(xiàn)一事的評說,話語里包含著憤慨之意。
3.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小學生期中復習】自由的。
品讀:這擬人、排比句把孩子心中事物的形象活現(xiàn)出來了,倭瓜、黃瓜、玉米、蝴蝶都是有靈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樂的,不受約束的,由著自己的性子生長的。這樣的感受,當然與作者的自由快樂是分不開的,用自由而富有靈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會如此無拘無束!
4.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品讀:這句話采用擬人、比喻手法,突出了溪水的平靜、清澈。
三、句子加工廠
1.我們的童年難道不是一首充滿幸福和歡樂的歌嗎?
改成陳述句: 我們的童年是一首充滿幸福和歡樂的歌。
2.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了有關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
改成“被”字句: 有關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被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了。
3.老師對同學們說:“夢里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呀!
改成轉述句:老師對同學們說,夢里飛行,說明同學們是在長身體。
4.同學們聽說我三年前就發(fā)現(xiàn)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
改成肯定句: 同學們聽說我三年前就發(fā)現(xiàn)了進化論,一定會笑塌房頂!
5.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句子瘦身:心靈中充滿了想法。
6.童年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紅花綠草是她的衣裙,彩蝶小鳥是她的伙伴。
句子仿寫:
童年是一首動人的小曲,喜怒哀樂是她的旋律,歡聲笑語是她的音符。
童年是一個繽紛的夢境,藍天大海是她的背景,未來希望是她的足跡。
《古詩詞三首》 三首詩歌的異同
《牧童》唐 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全詩意思: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笛聲逗弄晚風悠揚悅耳,時斷時續(xù)地從遠處傳來。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后。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舟過安仁》宋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全詩意思:一葉小漁船上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怪生:怪不得 ( “怪生”一詞看似平常,作者體味到的趣和童子行為的趣就在其中了。)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無忌。
《清平樂·村居》宋 辛棄疾(這首詞反映了樸素、溫暖而有風趣的農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意思:在長滿青草的溪邊有一座茅草屋。屋內有人操著南方口音帶著醉意在互相逗趣、取樂,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fā)夫婦。再看看茅屋外,大兒子在小溪東岸鋤豆田里的雜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最讓人喜愛的是那頑皮淘氣的小兒子,正趴在溪邊剝著蓮蓬。
《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詞,在內容上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是寫古代兒童無憂無慮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不同的是《牧童》描繪了牧童晚歸休息圖,《舟過安仁》描繪的兩小兒船頭以傘使風的場景,而《清平樂·村居》則營造了一個五口之家的溫馨幸福的農家生活畫面。
《冬陽·童年·駱駝隊》是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作者中國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A本文是作者對童年的魂牽夢縈,對早以走遠的童年的依依流連。
B 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寫”了童年這樣幾個畫面:看駱駝咀嚼、想象駱駝系鈴鐺、想為駱駝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問媽媽夏天駱駝到哪兒去了四件事,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這些場景是按季節(jié)推移順序寫的。
《祖父的園子》
A、作選自蕭紅《呼蘭河傳》
B、課文描寫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園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
《童年的發(fā)現(xiàn)》
A、作者:俄國 費奧多羅夫
B、課文講敘了作者童年時代發(fā)現(xiàn)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經過,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表現(xiàn)了作者童年時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膽的想象。
C、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fā)現(xiàn)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lián)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fā)現(xiàn)。
D、請你說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并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有時由于人們不了解,不習慣,被認為荒謬或違前人的結論等,而被鄙視甚至迫害,這是存在的現(xiàn)象!纠樱焊绨啄岚l(fā)現(xiàn)了日心說,結果怕遭到教會的處罰而不公布真相,布魯諾堅持了日心說,結果被教會處死;哈唯發(fā)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結果被燒死!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復習資料】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卷01-12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題11-04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題及答案07-09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設計06-26
小學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總結08-27
(通用)小學五年級語文期中考試總結10-22
小學五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練習題11-01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試卷12-30
小學語文期中考試總結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