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有關(guān)春節(jié)的資料
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中華民族有著根深蒂固的基礎(chǔ),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家家戶戶都參與,無愧于一個輝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直延續(xù)著,傳承著,一代一代接力向前發(fā)展,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下面是收集有關(guān)春節(jié)的資料,歡迎參考閱讀!
北方小年的習俗
祭灶
二十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灶,院內(nèi)立桿,懸桂天燈。這是《帝京歲時紀勝》的記載。這天以糖餅、年糕、棗、栗、胡桃等祀灶神,他與土地一起上天去通報家中一年善惡,祈求他多說好話少說壞話。
灶王爺一說是火神祝融,一說名髻或隗,狀如美女。反正,灶王爺、土地爺都走了,除夕夜前是百無禁忌的日子。
吃餃子
小年,北方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qū)多吃糕和蕎面。
晉東南地區(qū),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jié)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
掃塵土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边^了二十三,離春節(jié)只剩六、七天了。民間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家家戶戶要徹底打掃室內(nèi),俗稱掃塵土。
民俗專家介紹,北方稱“掃塵”,南方叫“撣塵”,都是意在清除所有污濁,將不順、不快一并清掃干凈,掃地出門,以一番新的氣象迎接新年的到來。
剪窗花
剪窗花、貼窗花也是小年較盛行的民俗活動。
內(nèi)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而農(nóng)歷猴年,也少不了以“美猴王”為元素的剪紙。
寫春聯(lián)
寫春聯(lián)也是小年的民俗活動。
春節(jié)時,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神靈前、大門上、井口、牲畜圈、面糧倉、樹上,處處需要貼春聯(lián),內(nèi)容豐富,妙語連珠。
洗浴
過小年這天,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fā)。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很多人至今仍在堅持。
新年的習俗
守歲
除夕守歲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全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據(jù)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敝钡浇裉,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nèi)圍坐看電視,笑語連連。
吃餃子
每逢新春佳節(jié),餃子更成為一種應(yīng)時不可缺少的佳肴。據(jù)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xiàn)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睋(jù)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后,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qū)仍然流行,如河南、陜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jīng)變得和現(xiàn)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民間春節(jié)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二是取其“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guān)。
餃子成為春節(jié)不可缺少的節(jié)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春節(jié)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有些地區(qū)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fā)菜,象征團圓發(fā)財。
貼福字
春節(jié)貼“!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jù)《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蔽闹械摹百N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弊。
“!弊脂F(xiàn)在的解釋是“幸!,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弊值官N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號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zāi)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弊帧qR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弊。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fā)現(xiàn)家家都貼了“!弊郑有一家把“!弊仲N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貼窗花
新春佳節(jié)時,許多地區(qū)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shù),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nóng)民,窗花有相當?shù)膬?nèi)容表現(xiàn)農(nóng)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yǎng)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
小年的習俗
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jié)日。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jīng)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shè)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shè)置籩豆,迎尸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歷史傳說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后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后,曾借《經(jīng)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肮苋俗≌J䲡r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后來就發(fā)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qū)里,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shù)亓餍械拿耖g傳說故事。
祭灶日期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里,諸教并存,神靈之數(shù)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為了簡化統(tǒng)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tǒng)的祭灶節(jié)日。
山西境內(nèi),絕大部分地區(qū)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shù)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灶。
灶君神簡介
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墻上。兩邊配聯(lián)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lián)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灶時要陳設(shè)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晉北地區(qū)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xiàn)在統(tǒng)稱麻糖。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顧了吃,顧不了說話,上天后嘴被餳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還要擺上幾顆雞蛋,是給狐貍、黃鼠狼之類的零食。據(jù)說它們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點一下。祭灶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別要為灶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灶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這些儀程完了以后,就要將灶君神像拿下來燒掉。等到除夕時再設(shè)新神像。
傳承與發(fā)展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說法,祭灶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shù)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灶的角色。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yīng)篇》里,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里,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在晉北地區(qū)流傳著“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祭灶節(jié),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qū)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qū),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jié)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jié)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xiāng)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jié)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nèi),俗稱掃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塵土,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晉東南地區(qū)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二十三,打發(fā)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lián)一齊貼”。體現(xiàn)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狈从沉藘和瓮^年的歡躍心理。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nèi)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xxxx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進士,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xiàn)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后,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后者花梢。特別要制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耙患艺艋x,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lián)。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jié)的對聯(lián)數(shù)量最多,內(nèi)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lián)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lián):“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lián):“土中生白玉,地內(nèi)出黃金”;財神聯(lián):“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lián):“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lián),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猴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lián),如每個室內(nèi)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nèi)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lián),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qū)懢,?nèi)容豐富,妙語聯(lián)珠。
臘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fā)。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qū)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干凈,不留一點污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jié)束。
過去,過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說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區(qū)多在二十三日過小年。
民俗活動
過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動是"辭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間稱"灶王爺"。
相傳灶王原來是一個叫張單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賢慧女子郭丁香為妻,后又體棄續(xù)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懶做,不久就把張家財產(chǎn)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又遭火災(zāi),雙目失明。淪為乞丐。一天,他乞討到一戶人家,主人給了他熱湯熱飯,后發(fā)現(xiàn)施飯者就是他休棄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難當,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為灶王。
漢族過年的習俗
過年漢族的春節(jié)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饌為主;并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lián)、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過年如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wù)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xiàn)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余”;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看余”,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qū),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guān)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其實漢族春節(jié)習俗還有很多,例如北方過年都會吃餃子,寓意團圓和辭舊迎新。
本命年的禁忌習俗
本命年穿紅內(nèi)衣、紅褲衩系紅腰帶,是中國民間講究的“趨吉避邪”的風俗習慣。紅色辟邪,紅色吉祥。本命年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掛紅避邪躲災(zāi)的傳統(tǒng)。因此人們每逢本命年對紅色就特別鐘愛,俗稱“本命紅”。
人逢本命年還有拜祭“本命神”的風俗,以求延壽。本命神的說法來源于道教。道教吸收民間流行的“本命”說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論。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nèi)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本命神。
本命年要從正月初一開始算。對于2013年過本命年的屬蛇朋友們來說,非常幸運的是,今年是好的本命年,好好把握,一切都會順利,而且會有新的發(fā)展。不過雖然是個大吉的本命年,還是不要忘記了,不但要穿紅內(nèi)衣褲,方便的話還要佩戴紅繩,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習慣系在手腕上、脖子上、腰上,紅繩子一般不取,戴全年直至新年到來,繩子上可掛玉飾或金飾。特別記住的是紅色內(nèi)衣、內(nèi)褲一定要別人送,因為據(jù)說如果自己買的話就會失去辟邪的功效。還有要穿上紅色鞋墊(踩盡天下小人),讓好運從第一步、第一步開始!
民間有本命年(坎兒年)結(jié)婚不好的說法,說是人的命運十二年一個運成周期。從漢末后就流傳至今,都有把“艾葉”放于嫁妝中來辟邪,祈求幸福、平安、吉祥、天長地久。
拜年的習俗
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中華民族有著根深蒂固的基礎(chǔ),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家家戶戶都參與,無愧于一個輝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直延續(xù)著,傳承著,一代一代接力向前發(fā)展,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世界上的華人都有過春節(jié)的習俗,不論身居何地,過年的習俗沒有忘卻,每到春節(jié)時刻,都要以不同方式來慶祝新年。華人占據(jù)世界總?cè)丝诘慕宸种,所有的華人都要過年,這樣世界各地都有了過年的形式,轟動整個世界了。
春節(jié)期間走親訪友拜年是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平時,大家都忙碌,無暇顧及情感交融問題,春節(jié)期間是相互交流思想的大好時機,相互走動走動,交流交流,促進相互之間感情溝通,提升精神融合度,加強凝聚力是非常必要的。中華民族能強大起來,這與過年的親密往來溝通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和諧相處,相互之間有溫馨的情感,大家需要相互關(guān)照,理解,包容,共同推進社會發(fā)展進步。這樣社會穩(wěn)定的發(fā)展壯大,國泰民安,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春節(jié)是一個提升社會凝聚力的節(jié)日,這個傳統(tǒng)美德,值得贊美,需要永遠傳承下去。過去老人經(jīng)常告訴孩子們說,過年了,大家不論過去有什么不愉快事情,有什么過節(jié),新年來了,相互之間都要拜年,捂手言和,消除隔閡,言歸于好。這種習俗一直傳承著,這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加強民族團結(jié)友愛的動力,需要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的。
中老年人都記得過去過年的情景,從大年初一開始,人們相互之間拜年,那場面壯觀而令人難忘。大清早人們陸陸續(xù)續(xù),成群結(jié)隊,熙熙攘攘好不熱鬧,挨家挨戶去拜年,相識不相識,都要作揖握手致以節(jié)日的祝福:“過年好!”那種氛圍令人難忘,人與人之間融合度極高,有一種親密無間的感受,感到心里暖融融。
那個時候沒有現(xiàn)在的春晚節(jié)目,平常人家有一臺收音機,能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節(jié)目,就感到非常不錯了。除夕守歲之夜家家戶戶包餃子的鄉(xiāng)俗,一直傳承著,今天仍然傳承著。午夜12點新年的鐘聲響起,人們?nèi)挤乓魂嚤,表示慶賀新年來臨。熬年是一直保持著的傳統(tǒng),大人小孩,穿戴整齊干凈的衣褲迎接新年。房舍打算的干干凈凈,貼對聯(lián),掛上紙糊的各種各樣的燈籠,顯得年味十足。過年,人人都高興,特別是孩子們歡天喜地,格外開心,幾乎除夕之夜不睡覺,家家戶戶都在守歲熬年。凌晨三四點鐘點起“旺火”,燃放爆竹,恭候灶王爺回家之后,大人小孩開始拜年了。那個時候雖然物質(zhì)生活沒有現(xiàn)在好,但是,簡單的食品,果蔬,糖塊,幾斤散白酒……這是過年的全部所有,幾乎家家戶戶都這樣的狀態(tài),沒有太大的差距,人們的感情非常融洽。拜年時,一個單位,一個村,一個鄉(xiāng)鎮(zhèn),不管有多少人家,拜年時都要拜到家,很少有遺漏的,認識的,不認識都要拜年的。大人拜年喝杯新年酒,小孩給抓一把糖塊干果……孩子們歡天喜地的笑臉如盛開的雪蓮,純潔天真爛漫……大人小孩的笑聲灑滿拜年的路上。那種年的韻味彌漫天地間,那份真摯的祝福,那種熱情洋溢的氛圍令人難忘,迄今無法忘卻!
隨著時間的流逝,過年的韻味感到清淡了許多。如從原始的自由拜年,過渡到“團拜”,一個單位,一個社區(qū),集中一起拜年,形式簡約化,持續(xù)了幾年時間,“團拜”也結(jié)束了,又還原的到自由拜年。現(xiàn)在,拜年的激情越來越淡漠,拜年也是親朋好友之間的往來交際,F(xiàn)在拜年的方式是打電話,發(fā)短信,微信來拜年,真正走訪拜年的只有親屬之間了。真的,感覺過年越來越淡漠,自己過自己的“年”,于他人沒有關(guān)系了。這種情況下,還是懷念過去的年的韻味。
過年時候大家相互拜個年,互致新年的問候,挺好的,能提升凝聚力,感情溝通,維護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這個傳統(tǒng)不能丟,應(yīng)該傳承下去,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國寶,值得珍惜,值得弘揚光大。
春節(jié)放鞭炮的來歷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壯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里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
于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lián)、放鞭炮、掛紅燈,院子里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fā)出聲音。所以過年大家都要放鞭炮。放鞭炮是源于驅(qū)除鬼怪的行為的,但是今天人們過年放鞭炮是為了喜慶,因為鬼怪被趕跑了,晦氣也被趕跑了。
猴年春節(jié),許多城市煙花爆竹的禁放區(qū)域在往年基礎(chǔ)上進一步擴大,明確將消防救援難度大的平房密集區(qū),停放車輛多、燃放空間狹小的居民小區(qū)列入禁放點。各區(qū)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以及物業(yè)、單位等可依照有關(guān)規(guī)定自行劃定禁放區(qū)域。同時應(yīng)組織人員落實看護責任。
春節(jié)放鞭炮的危害
一、空氣污染
燃放鞭炮時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例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二氧化硫進入大氣層后,氧化為硫酸(SO4),在云中形成酸雨(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能強烈腐蝕建筑物和工業(yè)設(shè)備;酸雨可導致樹木、森林死亡,湖泊中魚蝦絕跡,土壤營養(yǎng)遭到破壞,使作物減產(chǎn)或死亡。而二氧化氮會刺激人的眼、鼻、喉和肺;另外還形成城市煙霧,影響可見度;并且會形成硝酸小液滴,也產(chǎn)生酸雨。當然,在燃放鞭炮的過程中不止產(chǎn)生這兩種有害的氣體,像沒有燃盡的火藥以及剩下的灰塵都是一種污染。由此可見,在燃放鞭炮時所釋放的有害物質(zhì)給空氣造成污染。
二、噪音污染
燃放鞭炮時不僅會造成空氣污染,而且會產(chǎn)生噪音污染。燃放鞭炮所發(fā)出的噪音對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響。它不僅會損害我們的聽力,還會損害人的心血管系統(tǒng);它不但影響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人急躁、易怒,還會影響睡眠、造成疲倦等。
春節(jié)放鞭炮的注意事項
一、選擇合法的銷售網(wǎng)點購買鞭炮。購買時應(yīng)選購外觀整潔、無霉變、完整未變形的產(chǎn)品,產(chǎn)品標志應(yīng)完整、清晰,有正規(guī)的廠名、廠址、有提示語、中文說明等。
壓歲錢的來歷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xiàn)于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xiàn)的,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兇”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斗劍、星斗等。
唐代,宮廷里春日散錢之風盛行。當時春節(jié)是“立春日”,是宮內(nèi)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間并沒有這一習俗。《資治通鑒》第二十六卷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這里說的洗兒錢除了賀喜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長輩給新生兒的避邪去魔的護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jié)。不少原來屬于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jié)。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到了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shù)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后,則演變?yōu)橛眉t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義為“長命百歲”,給已經(jīng)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貨幣改為鈔票后,家長們喜歡選用號碼相聯(lián)的新鈔票賜給孩子們,因為“聯(lián)”與“連”諧音,預(yù)示著后代“連連發(fā)財”、“連連高升”。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壓歲錢的由來,還有一個在民間流傳很廣的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三下,孩子嚇得哭起來,然后就發(fā)燒,講囈語而從此得病,幾天后熱退病去,但聰明機靈的孩子卻變成了癡呆瘋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不睡,稱為“守祟”。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逼著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倆不敢合眼,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半夜里,一陣狂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發(fā)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
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后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由八仙變的,在暗中幫助孩子把祟嚇退,因而,人們把這錢叫“壓祟錢”,又因“祟”與“歲”諧音,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稱為“壓歲錢”了。
春節(jié)對聯(lián)
上聯(lián):和順門第增百福
下聯(lián):合家歡樂納千祥
橫批:歡度春節(jié)
上聯(lián):萬事如意展宏圖
下聯(lián):心想事成興偉業(yè)
橫批:五福臨門
上聯(lián):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聯(lián):接鴻福步步高升
橫批:好事臨門
上聯(lián):歡天喜地度佳節(jié)
下聯(lián):張燈結(jié)彩迎新春
橫批:家庭幸福
上聯(lián):發(fā)憤圖強興大業(yè)
下聯(lián):勤勞致富建小康
橫批:科技致富
上聯(lián):精耕細作豐收歲
下聯(lián):勤儉持家有余年
橫批:國強富民
上聯(lián):民安國泰逢盛世
下聯(lián):風調(diào)雨順頌華年
橫批:民泰國安
上聯(lián):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lián):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五福臨門
上聯(lián):創(chuàng)大業(yè)千秋昌盛
下聯(lián):展宏圖再就輝煌
橫批:大展宏圖
上聯(lián):迎喜迎春迎富貴
下聯(lián):接財接福接平安
橫批:吉祥如意
上聯(lián):日日財源順意來
下聯(lián):年年福祿隨春到
橫批:新春大吉
上聯(lián):內(nèi)外平安好運來
下聯(lián):合家歡樂財源進
橫批:吉星高照
上聯(lián):春歸大地人間暖
下聯(lián):福降神州喜臨門
橫批:福喜盈門
上聯(lián):天地和順家添財
下聯(lián):平安如意人多福
橫批:四季平安
上聯(lián):高居寶地財興旺
下聯(lián):福照家門富生輝
橫批:心想事成
上聯(lián):占天時地利人和
下聯(lián):取九州四海財寶
橫批:財源不斷
上聯(lián):大順大財大吉利
下聯(lián):新春新喜新世紀
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lián):春風入喜財入戶
下聯(lián):歲月更新福滿門
橫批:新春大吉
上聯(lián):財源滾滾隨春到
下聯(lián):喜氣洋洋伴福來
橫批:財源廣進
上聯(lián):歡聲笑語賀新春
下聯(lián):歡聚一堂迎新年
橫批:合家歡樂
上聯(lián):大地流金萬事通
下聯(lián):冬去春來萬象新
橫批:歡度春節(jié)
上聯(lián):福旺財旺運氣旺
下聯(lián):家興人興事業(yè)興
橫批:喜氣盈門
上聯(lián):財連亨通步步高
下聯(lián):日子紅火騰騰起
橫批:迎春接福
上聯(lián):壯麗山河多異彩
下聯(lián):文明國度遍高風
橫批:山河壯麗
上聯(lián):多勞多得人人樂
下聯(lián):豐產(chǎn)豐收歲歲甜
橫批:形勢喜人
上聯(lián):家過小康歡樂日
下聯(lián):春回大地艷陽天
橫批:人心歡暢
上聯(lián):東風化雨山山翠
下聯(lián):政策歸心處處春
橫批:春風化雨
上聯(lián):效蘇秦之刺股折桂還需苦戰(zhàn)
下聯(lián):學陶侃之惜時付出必有回報
上聯(lián):學貴獨得輕獨享
下聯(lián):行成于思毀于隨
上聯(lián):燕趙多壯士十年鑄劍肯盼明朝建功業(yè)
下聯(lián):頤和有雄才一心讀書力爭大考展宏圖
上聯(lián):一卷詩書滿腹才華試問天下誰為王者
下聯(lián):萬丈豪情千秋偉業(yè)敢對蒼穹我是英雄
上聯(lián):憂國憂民憂世界
下聯(lián):友直友諒友多聞
上聯(lián):魚翔淺底
下聯(lián):鷹擊長空
上聯(lián):春秋冬夏勤學苦練看誰人蟾宮折桂
下聯(lián):德智體美博學多才有我輩九天摘星
上聯(lián):膽性卓然骨硬志堅不留烏江之憾
下聯(lián):風華正茂豪氣沖天應(yīng)建定鼎之功
上聯(lián):登極峰 做強者 揮灑青春熱血
下聯(lián):藐滄海 磨利劍 再創(chuàng)頤和輝煌
上聯(lián):各界精英大展宏圖奪英魁
下聯(lián):莘莘學子匯聚一堂學本領(lǐng)
上聯(lián):寒冬散盡喜迎元旦佳節(jié)
下聯(lián):春意盎然更看男兒發(fā)憤
上聯(lián):劍鋒出磨礪
下聯(lián):梅馥發(fā)苦寒
上聯(lián):境由心造
下聯(lián):事在人為
上聯(lián):歷劫方顯鋼骨硬
下聯(lián):經(jīng)霜更知秋水明
上聯(lián):立志須知三古盛
下聯(lián):為書自起一家言
上聯(lián):良辰美景惜時如金敢與金雞爭晨暉
下聯(lián):書山學海甘之若飴誓同峨眉共比高
上聯(lián):龍騰虎躍朝氣蓬勃
下聯(lián):你追我趕誓奪第一
上聯(lián):難也易也苦也樂也人人奮勇精神健
下聯(lián):強者弱者進者退者日日攻堅斗志高
上聯(lián):尚流云致遠
下聯(lián):須奮翮高飛
上聯(lián):為自我為將來誰言辛苦
下聯(lián):比學業(yè)比收獲莫做逃兵
上聯(lián):遠想出宏域
下聯(lián):高步超常倫
春節(jié)的詩句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王灣《次北固山下》
3.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孟浩然《田家元日》
4.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高適《除夜作》
5.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文征明《拜年》
6.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皇甫冉《春思》
7.一年滴盡蓮花漏。 ——毛滂《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8.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蘇軾《守歲》
9.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葉颙《已酉新正》
10.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孔尚任《甲午元旦》
11.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 ——范成大《賣癡呆詞》
12.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白居易《除夜》
13.天上風云慶會時——陳獻章《元旦試筆(選一)》
14.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文天祥《除夜》
15.八神奉命調(diào)金鼎,一氣回春滿降囊。 ——瞿佑《屠蘇酒》
16.我來屬芳節(jié),解榻時相悅。 ——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17.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懹巍冻寡
18.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jié)局在今宵!鲝凸拧冻埂
19.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K軾《守歲》
20.衣懶換,酒難賒?蓱z此夕看梅花——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收集春節(jié)的資料】相關(guān)文章:
有關(guān)春節(jié)的資料收集06-05
關(guān)于春節(jié)的資料收集02-03
文獻綜述寫作資料收集技巧12-29
收集關(guān)于安全的手抄報資料02-22
收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資料01-23
收集2016世界地球日資料03-01
經(jīng)典愛情贈言收集02-12
名言警句收集02-25
收集陽光作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