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少數(shù)民族新年食俗趣聞
2017年的春節(jié)過年又將來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提供的少數(shù)民族新年食俗趣聞,快來看看吧!
我國少數(shù)民族新年食俗趣聞
新年食俗,集中展示了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傳統(tǒng)和古老文明。由于地域、民 族、信仰、生活習慣、情趣愛好等不同,新年食俗也五彩繽紛,豐富多樣。
蒙古族——除夕更歲時,一家人圍坐在包內火爐邊,在向長輩敬獻“辭歲酒”之后,飽餐烤羊腿和煮水餃。
高山族——臺灣高山族有吃“長年菜”的習俗。長年菜也叫作“芥菜”,吃這種菜是預示壽命長。有的人將長長的粉絲加入長年菜里,象征著長生不老。
滿族——年三十家宴十分豐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餃子、火燒、豆包等;傳統(tǒng)年菜有鮮美的血腸、煮白肉及別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慶有余的魚菜更不可少。子時還要吃一頓送舊迎新的鮮肉水餃。
壯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飯,以示來年要豐收。這種飯叫“粽粑”,有的長達尺余,重五六斤。
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對做得特別大,據(jù)說象征太陽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果實累累。
侗族——初一清早,從塘里弄幾條又大又鮮靈的鯉魚,煎、炸、燒、燉、擺上桌,再加一盤香氣四溢的腌魚,整桌菜以魚為主。侗家人說,春節(jié)吃魚,預兆新的一年吉慶有余(魚)、五谷豐登、余錢余糧。
黎族——過春節(jié),家家宰豬殺雞、備佳肴美酒,全家圍坐吃“年飯”,席間唱“賀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們集體狩獵,獵物的來先分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懷孕婦女可以獲得兩份獵物。
景頗族——春節(jié)期間,各家各戶都釀水酒,向長輩敬酒。
達斡爾族——生活在黑龍江和嫩江兩岸。除夕年飯是黃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們一進門就搶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新年第一次見面除相互道喜外,還贈以糯米粑團、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土家族——在全家的團圓飯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維吾爾族——年節(jié)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羅”,用面粉、羊肉、洋蔥等做成的“匹提爾芒達”(包子),用帶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團抻成的“蘭曼”(抻面),以及與漢族餛飩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爾”等。此外還備有多種民族傳統(tǒng)糕點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圓盤馓子)、“亞依瑪扎”(花邊馓子)、“波呼薩克”(炸吉皮)、“沙木波薩”(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藏族——春節(jié)期間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點招待客人。除夕晚上,藏胞喜吃油餅、奶餅、血腸、手抓肉等。初一早晨,婦女們到河邊或井旁“吸新水“,象征全家吉祥。
赫哲族——大年初一這天,姑娘、婦女及小孩穿上節(jié)日盛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被拜訪的主人要擺出豐盛的“魚宴”款待客人。
白族——初一凌晨,全家老幼要喝泡花糖水,祝愿日子在新的一年里象糖一樣甜蜜。
普米族——初一凌晨,各家要祭房頭,祈禱吉祥安康,五谷豐收。青年男女蜂涌到泉邊取新水,以最先取得凈水為吉祥,大家分享,以求新年安然無恙,然后吃年飯(酥油茶、糯米飯〉。在這之前,要給狗喂食三個大小不等的飯團,以感謝狗對人類帶來的貢獻。
獨龍族——白天要與進寨客人共飲一筒水酒。入夜,男子在火塘邊飲酒相敬,然后將碗拋向水塘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為吉利。另外,還要進行“剽牛祭天”活動,凡參加者均可分得一份牛肉,大家圍著火塘烤而食之。
仫佬族——首先要祭祖和敬奉山神,然后才一起吃年飯。年飯是把十只雞燉熟,再將各家拿來的菜混放在一口鍋中而成。此外,在過年前,家家都要做一個大糯米粑粑,放在簸箕里供奉,初三才能食用。
羌族——親鄰好友互相邀請同飲“咂酒“。飲酒方式別具一格,大家輪流用竹管吸引,邊飲邊向壇內添加清水,等其味淡后連渣一起分而食之。
基諾族——各家將烹調好的野獸、飛禽、蔬菜、野果等佳肴分別用竹筒盛載,插上鮮花,然后集中到“卓巴“家聚餐,盡情歡樂,開懷暢飲。節(jié)日最后一天,“卓巴“家殺一只狗、兩只雞為客人餞行。
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團聚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灑,吃年飯,長達兩小時之久。席間,青年要給長者敬灑,叩頭請安,祝他們健康長壽。
鄂溫克族——放開肚皮地品嘗鹿、犴、野豬等山珍,大碗喝灑,又喝又跳,慶祝美好生活。
世界各地新年風俗
法國——從一天看一年
法國人把元旦這一天的天氣看做是新的一年的年景:刮南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一切順利;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chǎn);刮北風,則是歉收年。。因此,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報,是人們最為關心的。
到了除夕,除了飲酒作樂以迎接新年以外,除夕夜里還必須把家中剩下的最后一滴酒喝完。據(jù)說這樣才可以迎來新的一年的好日子。
意大利——摔摔打打過新年
2004年1月1日,一名男子縱身跳入羅馬的臺伯河,慶祝新年的到來。跳水慶新年的這項傳統(tǒng)活動可以追溯到1946年。
意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歡之夜。他們對新年除夕遠比其它任何節(jié)日都要重視。當夜幕開始降臨,人們紛紛擁向街頭,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時分。這時,各家各戶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舊瓶瓶罐罐、盆碗碟盤,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認為這樣可以去掉煩惱和惡運,以示吉祥如意,除舊迎新。另外,元旦這天,各家各戶都燃起一爐火,日夜不息。這樣在一年里一切都會順利興旺。據(jù)說這種風俗是從古羅馬時代承襲下來的。
2004年1月1日,柏林勃蘭登堡門上空煙花絢爛。大批柏林市民聚集在勃蘭登堡門前的廣場上,喜迎新年來臨。
德國——“跳進新年”
在德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風俗:除夕之夜,男人們聚集在一起,喝酒、玩牌直到午夜?斓绞c鐘時,大家跳到桌子、椅子上,鐘聲一響,一個個往下跳,說是“跳進”新年,緊接著扔棍子,表示辭舊歲。
在農(nóng)村,有傳統(tǒng)的爬樹比賽。每村選一棵又直又高的'樹,砍去樹枝。元旦清晨,在賽場上選擇十幾株高達數(shù)丈的禿樹,小伙子們順著光溜溜的樹干比賽爬高,誰最先爬到樹頂,就是優(yōu)勝者,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此外,德國人多在新年那天組成樂隊,通街游行演奏,歡慶新的一年到來。
1月1日凌晨,當鐘聲敲響之時,人們按照傳統(tǒng)習俗吃起了葡萄。根據(jù)西班牙語國家的習俗,人們要在新年午夜12下鐘聲敲響之時,吃下12粒葡萄,以祝愿自己的未來12個月內諸事順利,心想事成。
西班牙——吃十二顆葡萄
西班牙人在除夕之前要設路障,放捕獸器,挖好陷阱,以對付除夕下凡的妖魔鬼怪。除夕之夜,全家人團聚一起盡情玩耍。等午夜十二點教堂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著鐘聲吃下十二顆葡萄,便是象征著新的一年十二個月都順利如意。另外,他們認為小孩子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或哭哭啼啼是不祥之兆。因此,家長在這一天為博得孩子的歡欣,幾乎都要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
葡萄牙——觀看斗牛表演
葡萄牙斗牛之風盛行,每年元旦前后十天是斗牛的高潮,成千上萬的人扶老攜幼,潮水般涌向市鎮(zhèn)斗牛場,以觀看斗牛士的精彩表演。
比利時——向動物拜年
比利時的農(nóng)村,有的農(nóng)民習慣于向動物拜年,他們在新年的第一天凌晨便起床,走到馬、牛、豬、狗等動物旁邊,向它們說一聲“新年快樂”。
英國倫敦市中心舉行盛況空前的迎新年游行活動。游行隊伍中一名男子騎著一輛十九世紀末的古老自行車。
英國——預測命運的“第一只腳”
在英國,公歷元旦雖沒有圣誕節(jié)那樣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據(jù)當?shù)氐娘L俗習慣開展種種慶;顒,以示送舊迎新。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人們常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親友。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朝屋里邁進第一只腳的人,預示著主人在新的一年里運氣的好壞。如果邁進第一只腳的人是個快樂、幸福、有錢的人,主人將全年吉利;如果是個憂傷、不幸、貧窮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里將困難、倒霉。他們還往往根據(jù)來訪者姓名的第一個字母,來預測自己在新的一年中的命運。在同親友談話之前,先撥弄壁爐里的火,象征“開門大吉”。有些英國人有“守歲”的習慣,除夕之夜舉家圍坐,直至教堂鳴鐘時才集體前往祈禱。人們高唱辭歲歌,圍火跳起土風舞,徹底歡騰直到天明。在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必須瓶中有酒,櫥中有肉。因為他們說,如果沒有余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關于我國少數(shù)民族新年食俗趣聞】相關文章:
南方臘八節(jié)食俗12-05
我國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一覽12-13
七夕乞巧各地不同的食俗介紹04-10
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表03-23
新年各國飲食趣聞黑板報內容02-09
少數(shù)民族迎新年黑板報02-09
清明節(jié)的傳說故事和清明節(jié)有哪些食俗03-12
迎新年黑板報資料:歷代春節(jié)食俗02-03
關于元旦的資料:國外元旦趣俗集錦02-08
少數(shù)民族飲酒風俗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