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時間簡史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時間簡史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由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創(chuàng)作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包括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宇宙膨脹、不確定性原理等內(nèi)容,為了能讓科普的效果最佳化,霍金以盡可能淺顯易懂的語言地介紹了遠星系、粒子、黑洞、反物質等相關知識,并闡述了宇宙的起源、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經(jīng)典命題。
在讀過這本書之后,發(fā)現(xiàn)雖然霍金雖然已經(jīng)盡可能地用深入淺出的語言描述,讓更多的人可以容易理解,但是也有很多地方讀起來比較難于理解,而且會發(fā)現(xiàn)學過的大學物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理解他的一些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對我們理解這本書有極大的益處。
讀完《時間簡史》后,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奇點理論。在這個理論中,認為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整個宇宙是濃縮成一個點的,而這個點,就稱之為奇點。它被認為是這個宇宙的開端。而這個奇點正是霍金和另一位科學家羅杰·彭羅斯利用數(shù)學計算得出的,他們兩人創(chuàng)立了現(xiàn)代宇宙論的數(shù)學結構理論。第二方面是無邊界宇宙模型。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霍金提出了有限無邊界宇宙。這個模型我們應該怎么理解?
以地球為例,它是有限的,可是當我們在地球上一直向一個方向前進,卻永遠也走不到盡頭,這就是無邊界的的體現(xiàn)。第三個,黑洞是有輻射的。一個物體質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一般一個恒星在衰老之后,由于引力而收縮到一個體積很小,但是引力很大的狀態(tài)時,就形成了黑洞。不過,有溫度的物質就會發(fā)射粒子,可是黑洞引力非常大,粒子怎么逃脫呢?關于這個矛盾的問題,霍金認為,黑洞也是有輻射的,不過輻射不是從黑洞里面發(fā)射出來的,而是從黑洞的邊緣,邊緣空虛的空間。這里產(chǎn)生的負離子會被黑洞吸收,但是一些運氣比較好的正離子可以逃出黑洞。處于外面的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黑洞有輻射。這個輻射也被稱之為霍金輻射。
這些科學理論,極大地豐富了我的課外精神生活,也增加了我對科學的興趣,相信在《時間簡史》的感召下,有更多的人會變得熱愛科學,熱愛探索。
【時間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時間簡史閱讀心得10-14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15篇)01-06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15篇11-20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12篇02-18
時間簡史的優(yōu)美詞語句子03-18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精選44篇)02-28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15篇12-13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15篇)02-17
時間簡史的讀后感12-14
時間簡史讀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