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怎么讀?
簋怎么讀
讀音:guǐ,釋義:1.古代盛食物器具,圓口,雙耳。
簋什么意思
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圓口,雙耳。自商代開始出現(xiàn),延續(xù)到戰(zhàn)國時期!吨芏Y·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器自銘則常為“皀殳”。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復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后來才出現(xiàn)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據(jù)《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而知,簋常以偶數(shù)出現(xiàn),如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
簋,流行于商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飯食。簋的形制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西周除原有式樣外,又出現(xiàn)了四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種形式,部分簋上加蓋。商周時多數(shù)簋體形厚重,飾云雷、乳釘?shù)燃y飾,少數(shù)為素面或僅飾一二道弦紋。春秋時期,簋的銅胎變薄,花紋細碎,有的簋蓋鑄成蓮瓣形。戰(zhàn)國以后,簋極少見到。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shù)與列鼎配合使用。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1]
方言集匯
1、粵語:gwai2
2、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kwui3 [海陸豐腔] kui3 [寶安腔] kui1 [梅縣腔] gwi3
3、滬語:ju3
《康熙字典》記載
《未集上》《竹字部》
〔古文〕朹《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音晷!墩f文》黍稷方器也。《廣韻》簠簋,祭器,受斗二升,內圓外方曰簋!吨芏Y·冬官考工記》旊人為簋,實一觳,崇尺!妒琛芳雷趶R用木簋,今此用瓦簋,祭天地及外神,尚質,器用陶瓠之意也。《易·損卦》二簋可用享!蹲ⅰ冯x為日,日體圓。為木,木器圓。簋象,則簋亦以木為之也!对·秦風》於我乎每食四簋!秱鳌匪捏菏蝠⒌玖!吨芏Y·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東面坐啟簋會,各郤于其西!妒酚·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堯舜,言道其德行,曰食土簋!蹲ⅰ酚猛磷黧?甲C:〔《傳》四簋,黍稷稻梁!场≈斦赵牡玖焊牡玖。〔《史記·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堯舜,道其德行!场≈斦赵纳袌蛩吹罏榫洌云涞滦袨榫,言字不可省,謹增言字。[2]
發(fā)展過程
萌芽與奠基時期的簋
青銅簋出現(xiàn)在商代中期,但是數(shù)量少,晚期前段逐漸增加。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
西周時期簋的數(shù)量甚多,早期一般沿襲商式,中期變化較大,樣式繁多,晚期又趨于定型化。
西周簋器大體分為萌芽與奠基、創(chuàng)新與繼承、過渡時期與全盛和衰亡四個階段。萌芽與奠基階段的青銅簋器形制上是商末流行式樣的沿襲,一些特征不明顯的器型難以精確地區(qū)別其為商器或周器,乃是殷周之際的式樣。青銅簋器的紋飾保持最初的獸面紋,與殷末相比增添了有觸角的臥狀體驅的怪獸紋,出現(xiàn)了以鳳鳥為主題紋飾的器物。隨著青銅器的不斷發(fā)展,簋器出現(xiàn)了變形紋飾,活潑有力,可以說是抽象的變形紋飾占領裝飾藝術舞臺的新時期。在完成創(chuàng)新后,簋器銘文用筆純熟,結體圓渾,和前期筆畫不相同,其內容除少量反映政治事件外,大多是承平時期世官司世祿的記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從而可以看出,西周中期的`青銅器,在完成周人自己的禮器體制過程中,帶有徹底淘汰舊、積極創(chuàng)造新的特點。西周后期青銅器的鑄造及紋飾呈現(xiàn)出退步的趨勢,簡草、粗疏、衰頹成為一時的傾向。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極少數(shù)的重器才顯示出較好的工藝技巧,個別的作品甚至產(chǎn)生新的構圖,而成為藝術的翹楚。盤旋龍紋等已形成,這是日后春秋時代盤龍紋的濫觴,簋器由此開始走向沒落。 整個西周時期,簋的形式有較多的發(fā)展,可分為四耳簋、圈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弁口簋和大侈口簋等各種形式,部分簋上加蓋。商周時多數(shù)簋體形厚重,飾云雷、乳釘?shù)燃y飾,少數(shù)為素面或僅飾一二道弦紋。春秋時期簋沿襲西周晚期形制,沒有根本的變化,到春秋中晚期,簋這種食器不甚流行,在傳統(tǒng)的禮器體制中尚有所發(fā)現(xiàn),但形制有較大變化。簋的銅胎變薄,花紋細碎,有的簋蓋鑄成蓮瓣形。戰(zhàn)國以后,簋極少見到。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
【簋怎么讀?】相關文章:
利簋閱讀題與答案02-15
芫荽怎么讀?07-18
狻猊怎么讀?07-18
琺瑯怎么讀?07-18
罍怎么讀?05-15
囹圄怎么讀?05-15
桎梏怎么讀?07-18
邛崍怎么讀?07-20
茱萸怎么讀?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