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平均分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過學生具體操作平均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實踐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向學生滲透樸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關鍵詞:
同樣多平均分
教具學具:
演示教具:12個乒乓球、15枝鉛筆、10個紙盒,課件。
學生學具:每小組10個小紙盒、15個乒乓球、20支鉛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們喜歡什么活動?(春游)二(1)班的小朋友已經(jīng)為明天的春游準備了許多好吃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課件圖片)
2、觀察畫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二(1)班的小朋友在分蘋果時,每份都同樣多。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
4、你們猜猜看,為什么每份要分同樣多?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學習例1,引入平均分
師:二(1)班的小朋友還有些食品沒分好,咱們幫幫他們好嗎?要求:
。1)請各組同學利用20枝鉛筆代替火腿腸,幫二(1)班的`小朋友分火腿腸。
(2)要像他們分蘋果一樣每份分同樣多。
A、小組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
B、學生動手實踐,分一分,老師巡視參與活動。
C 、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3)小結: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1)作業(yè)P13的“做一做”
A 、讀題,理解題意。指名說說“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在“平均分”下注明每份同樣多。
B 、動手操作:用10個小紙盒代替面包,動手分一分。
C 、同桌交流,邊操作邊口頭表述:把10個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個面包。
。2)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能像這樣,用“平均分”把剛才分食品時的每一種分法說一說嗎?(指名說)
3、學習例2,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
。1)小組先討論分法,再動手分一分,要求用15個乒乓球代替橘子。
。2)展示匯報分的過程。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討論這幾種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提問: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快、準確)
4、獨立進行平均分,做P14的做一做。
(1)學生獨立完成,用鉛筆代替礦泉水,動手分一分。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
三、鞏固應用,消化提高
1、練習三第3題
。1)學生自己讀題,根據(jù)題意從學具卡片中拿出圓形卡片代替梨。
。2)自己動手分一分,將梨子平均放進3個盤子里。
(3)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說說你們分的過程和結果。
2、練習三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用畫一畫的方法,往每一個花瓶里插花,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
。2)交流展示插花結果,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3)評選,誰插得花最漂亮。選出每瓶插得同樣多的,強調把12朵花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每個花瓶插4朵。
3、練習三第2題
(1)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判斷。
。2)集體交流,說清判斷的理由。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討論交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你看到了是平均分的?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要注意什么?
五、拓展延伸
把自己家的水果或其它物品按家中人口平均分一分。
六、教學反思
《平均分》教學反思:
這一節(jié)是整個單元的開始部分,在備課時我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平均分的意義,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一說想怎樣分,然后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小組評價一下分得對錯,教師訂正,最后用教具演示,這樣學生比較快的認識了平均分。
我認為這節(jié)課比較成功的另一個地方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接近“平均分”,通過分組討論分配方案,再按方案進行“平均分”,通過小組交流,自然而然的對學困生進行了幫助,不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讓學困生也在平等愉悅的氣氛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不僅讓學生接近了“平均分”,而且使他們受到了情感教育。正因為樣,學生學習的興致極高,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上課特別的積極,上課氣氛很活躍。
我感覺這節(jié)課學生掌握的不錯,為下一節(jié)的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過學生具體操作平均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實踐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向學生滲透樸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關鍵詞:
同樣多平均分
教具學具:
演示教具:12個乒乓球、15枝鉛筆、10個紙盒,課件。
學生學具:每小組10個小紙盒、15個乒乓球、20支鉛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們喜歡什么活動?(春游)二(1)班的小朋友已經(jīng)為明天的春游準備了許多好吃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課件圖片)
2、觀察畫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二(1)班的.小朋友在分蘋果時,每份都同樣多。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
4、你們猜猜看,為什么每份要分同樣多?(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誘發(fā)對“平均分”的關注)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學習例1,引入平均分
師:二(1)班的小朋友還有些食品沒分好,咱們幫幫他們好嗎?要求:
。1)請各組同學利用20枝鉛筆代替火腿腸,幫二(1)班的小朋友分火腿腸。
。2)要像他們分蘋果一樣每份分同樣多。
A、小組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
B、學生動手實踐,分一分,老師巡視參與活動。
C 、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3)小結: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1)作業(yè)P13的“做一做”
A 、讀題,理解題意。指名說說“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個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塊數(shù)同樣多)在“平均分”下注明每份同樣多。
B 、動手操作:用10個小紙盒代替面包,動手分一分。
C 、同桌交流,邊操作邊口頭表述:把10個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個面包。
(2)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能像這樣,用“平均分”把剛才分食品時的每一種分法說一說嗎?(指名說)
3、學習例2,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
(1)小組先討論分法,再動手分一分,要求用15個乒乓球代替橘子。
。2)展示匯報分的過程。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討論這幾種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時候,可以一個一個地分,也可以幾個幾個地分,最后分完的結果必須每份同樣多。)
提問: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快、準確)
4、獨立進行平均分,做P14的做一做。
(1)學生獨立完成,用鉛筆代替礦泉水,動手分一分。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
三、鞏固應用,消化提高
1、練習三第3題
。1)學生自己讀題,根據(jù)題意從學具卡片中拿出圓形卡片代替梨。
。2)自己動手分一分,將梨子平均放進3個盤子里(用小紙盒代替盤子)。
。3)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說說你們分的過程和結果。
2、練習三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用畫一畫的方法,往每一個花瓶里插花,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顏色)
(2)交流展示插花結果,并說說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3)評選,誰插得花最漂亮。選出每瓶插得同樣多的,強調把12朵花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每個花瓶插4朵。
3、練習三第2題
。1)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判斷。
(2)集體交流,說清判斷的理由。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討論交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你看到了是平均分的?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要注意什么?
五、拓展延伸
把自己家的水果或其它物品按家中人口平均分一分。
六、教學反思
《平均分》教學反思:
這一節(jié)是整個單元的開始部分,在備課時我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平均分的意義,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一說想怎樣分,然后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小組評價一下分得對錯,教師訂正,最后用教具演示,這樣學生比較快的認識了平均分。
我認為這節(jié)課比較成功的另一個地方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接近整體的“平均分”,通過分組討論分配方案,再按方案進行“平均分”,通過小組交流,自然而然的對學困生進行了幫助,不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讓學困生也在平等愉悅的氣氛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不僅讓學生接近了“平均分”,而且使他們受到了情感教育。正因為樣,學生學習的興致極高,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上課特別的積極,上課氣氛很活躍。
我感覺這節(jié)課學生掌握的不錯,為下一節(jié)的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42-43頁例1、例2、“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方法,為認識除法積累較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感知平均分的含義及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結果。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師生分別準備圓片、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平均分”
1、教學例1。
引入:小朋友,你們喜歡孫悟空嗎?一天,孫悟空帶了6個桃回花果山,小猴子們最喜歡吃桃了,都圍了過來。孫悟空說:“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學會分桃。孩子們,你們說說,要把這6個桃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聽了孫悟空的話,小猴們急得抓耳撓腮,想不出辦法了。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幫小猴的忙,好嗎?請大家拿出6個圓片,代表6個桃,自己動手分成兩堆,再說說是怎樣分的?(師巡視,相機讓分法不同的小朋友上黑板分)
交流:你是怎樣分的?
觀察:真厲害,分成2堆,大家想出了3種不同的分法。這些分法公平嗎?你能把這3種分法分成兩類嗎?
交流:這3種分法分成了怎樣的兩類?為什么這樣分?
指出:按每份個數(shù)相同和不同,把這3種分法分成了兩類,其中分成3個和3個是每份個數(shù)同樣多。每份分得同樣多,叫作平均分。(板貼)
追問:怎樣的分法叫作平均分?
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擺,不僅幫小猴解決了問題,還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
。2)加深認識。
引導:這6個桃還可以怎樣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幾份就分成幾份,請用圓片擺出你的分法。
交流:你是怎樣平均分的?
追問:為什么這兩種分法也是平均分?
強調:把一些物體分成幾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1題。
請看,下面哪種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請打開數(shù)學書43頁,“想想做做”第1題。
交流,說說理由。
說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樣多。
二、動手操作,認識“平均分”
1、教學例2。
談話:孫悟空看我們認識了“平均分”,直夸大家聰明。它一高興,輕輕一變,變出了8個桃。它說:8個桃,每個小朋友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呢?
小朋友想一想,讓你來分一分,你覺得怎樣分這8個桃,就能看到分給幾個小朋友了呢?
要求:請小朋友拿出8個圓片,動手分一分,看看能分給幾個小朋友?
交流:你是怎樣分的'?請大家跟著電腦老師一起分一分。
讓學生把填充的話齊讀一遍。
追問:這樣分是不是平均分,為什么?
回顧:回想一下,剛才的平均分是怎樣分的?
指出:剛才的平均分是按每2個一份地分,結果分成了4份。
2、教學“試一試”
小朋友們幫助孫悟空解決了難題,現(xiàn)在老師想讓小朋友放松一下。我們來玩小棒游戲好不好?拿出你的12根小棒。
聽好老師的要求: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學生獨立分)
匯報交流:“每幾個一份,分成了幾份?”填書。
談話:很好,接下來,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學生分)分成了幾份?每份的根數(shù)都同樣多嗎?(學生回答)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學生分)分成了幾份?每份的根數(shù)都同樣多嗎?(學生回答)還可以每幾根一份地分,分成幾份?
提問:你覺得這里的平均分是怎樣分的,結果能知道什么?
(板書:每幾個一份地分?結果是分成(? ?)份。)
指出:大家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這種分法先看每份是幾個,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幾個一份地分,結果是分成幾份。
比較上述四種分法,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學生交流。
小結:要分的總數(shù)不變,每份分的數(shù)越少,分得的份數(shù)越多;每份分的數(shù)越多,分得的份數(shù)就越少。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認識平均分”,誰來說說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把一些物體怎么分,就是平均分呢?(把一些事物按每幾個一份的分,是平均分。)
三、應用拓展,鞏固“平均分”
小朋友們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們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好嗎?
1、讀題:有兩個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
師引導完成第1題,數(shù)數(shù)一共有多少塊餅干,說說圈出的兩塊餅干表示什么意思,下面請你圈一圈,完成第1題的填空。
獨立完成第2、3題,交流反饋。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指出:可以用小棒擺,可以在圖上圈一圈,可以在紙上畫一畫再圈一圈
四、全課小結,回味“平均分”
今天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第30—31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掌握按每幾個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體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質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中感知
談話:小朋友們,無錫是水蜜桃之鄉(xiāng),你們肯定吃過桃吧?花果山的小猴們最喜歡吃桃,你看,美猴王從無錫帶回6個桃,小猴子們蜂擁而上,想去吃那誘人的桃。美猴王說:“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學會分桃。孩子們,你們說說,要把這6個桃分成幾堆,可以怎樣分?”聽了美猴王的話,小猴們急得抓耳撓腮,想不出辦法了。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幫小猴的忙,好嗎?請大家拿出6個圓片,代表6個桃,自己動手來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分圓片,教師巡視,注意引導學生不要把思維局限在分成兩份的分法上。
交流:你是怎樣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出來,有目的地展示3個不是平均分、3個是平均分的方法。)。
比較:小朋友們,大家的分法真多。仔細觀察一下,你覺得哪些分法你比較喜歡?為什么呢?(根據(jù)學生的見解將展示的分法分成兩類)
評價:是呀,我們都比較喜歡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這樣,每個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樣多,肯定會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興。
指出:在數(shù)學上,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說明:分6個桃有多種分法,在對多種分法的觀察比較的過程中學生遴選出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讓學生明白平均分是眾多分法中的一種,在教師的介紹中初步感知平均分的含義:每一份同樣多的,就是平均分。
二、操作中領悟
談話:看到大家?guī)托『镒臃趾昧?個桃,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輕輕一吹,又變出了2個桃。小朋友們,現(xiàn)在一共有幾個桃?(板書:8個桃)美猴王說:“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大家明白了分東西時應該平均分,要讓每只小猴分得同樣多。現(xiàn)在要把8個桃平均分,可以怎樣分呢?”
想一想:小朋友們,把8個桃平均分,你準備怎么分呢?你能根據(jù)這句話先自己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嗎?(板書:8個桃,每只小猴()個,可以分給()只小猴。)
擺一擺:小朋友們,拿出8個圓片代表8個桃,把你們平均分的方法用圓片擺出來。
說一說:學生說擺法,教師形成板書:
8個桃,每只小猴(4)個,可以分給(2)只小猴。
8個桃,每只小猴(2)個,可以分給(4)只小猴。
8個桃,每只小猴(1)個,可以分給(8)只小猴。
提問:為什么這3種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問:這8個桃,每只小猴分2個,可以分給幾只猴子呢?每只小猴分4個、分1個呢?
說明:把8個桃平均分,可以每4個一份,也可以每2個一份,還可以每1個一份,學生在操作交流中體會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的過程和結果,在“不同”中體會“相同”之處,從而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同時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能力。:
三、應用中深化
1.教學“試一試”。
學生拿出小棒一起動手分,每次分好后指名口答每份幾根小棒,分成了幾份。
小結:把12根小棒按照每幾根一份的方法進行平均分,這與剛才平均分桃的方法是一樣的。這樣分,都使每一份分得同樣多。
說明:試一試的小結非常及時和必要,通過對分桃和分小棒的過程進行類比同化,使學生清晰建立平均分概念的表象。:
2.辨一辨(“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看到大家明白了平均分,美猴王拿出了幾張圖片,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提問:要使笑臉平均分成兩份,你有什么好辦法呢?
說明:辨一辨,使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對笑臉從沒有平均分到平均分的過程,既讓學生明白平均分就要使每份同樣多,又滲透了移多補少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3.圈一圈(“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圓圈圖每2個一份,就是每2個一圈;餅干圖每5個一份,就是每5個一圈。
學生明確圖意后獨立在書上圈一圈,然后組織交流。
4.折一折。
出示一張長方形紙,提問:這里有一張長方形紙,如果要把這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可以怎么分?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交流不同的折法。
小結:不管怎么折,都要將這張紙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應該一樣。
說明:從一些數(shù)量平均分拓展到把一個圖形平均分,使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認識更加完整。:
5.想一想(“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說一說題意。
學生先獨立思考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指出:可以用小棒擺,可以在圖上圈一圈,可以在紙上畫一畫再圈一圈……
提問:如果不擺學具、不畫圖,你能想出這14個氣球,每人分得2個可以分給幾人嗎?
說明:氣球圖的處理,在于一個活字。先獨立思考,為學生選擇多種解題策略創(chuàng)設時空,然后在多種平均分的方法交流中,借助動作思維解決平均分的問題,最后的提問引領學生的思維逐漸脫離直觀動作,向抽象思維過渡,為認識除法的教學埋下伏筆。:
6.說一說。
。1)找一找在教室里有沒有平均分的現(xiàn)象。
。2)說說平時生活中平均分的現(xiàn)象。
說明:前面平均分的話題都是由老師提供,現(xiàn)在讓學生用平均分的概念去尋找生活中的相關現(xiàn)象,關注學生的數(shù)學現(xiàn)實。學生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
四、全課總結(略)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5
目標確定依據(jù)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能運用數(shù)及數(shù)的運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以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實例合活動情境,讓學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并結合具體的實例嘗試平均分。
3、學情分析:
“平均分”的概念學生不是很了解,但學生對“每份同樣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學習起來不是很困難,教學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進行分一分,加深對平均分的理解。
學習目標
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2、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評價設計
1、學生嘗試分糖活動,完成對目標1的.評價。
2、學生分一分,并獨立完成課堂練習題,完成對目標2的評價。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準備春游食品的情境圖。以小精靈聰聰?shù)纳矸菡f二(1)班明天要去參觀科技園。小朋友正忙著準備春游食品呢!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都準備了哪些食品。
2、讓學生觀察畫面,并請學生說一說了解到的情況。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1,引入“平均分”。
我們來幫助二(1)班小朋友準備春游食品好嗎?我們先來分糖。
。1)學生用6個小○表示,嘗試分一分。
。2)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3)匯總分的結果后告訴學生: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4)讓學生再次分一分,這次要求把6個糖平均分。
2、鞏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書第8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看清題意。特別請學生說一說“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書第8頁“做一做”第2題。
一共有()片楓葉,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讓學生用12張正方形卡片代替楓葉,擺一擺。擺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學例2,嘗試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書第9頁例2提出:把18個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請各組用實物圖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分的結果。
。4)教師歸納平均分的方法: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個或幾個。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樣多。
4、獨立進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書第9頁“做一做”、讓學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獨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務。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二的第1題。
(1)回憶: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斷:哪是平均分,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2、練習二的第2題。
動手在線上畫圓,然后填空。
3、練習二的第3題。
(1)讓學生根據(jù)題意準備學具卡片。請學生說一說,準備了幾個“風車”。
(2)讓學生獨立完成把風車平均分成3份的任務。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分的過程和結果。
四、歸納總結。
1、請學生回憶: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教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還學會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要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個,也可以每次每份放兩個……最后,每份分得同樣多。
板書設計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樣多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過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在實踐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準備:
學具、主題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預習新課
1、判斷:
○ ○○ ○○○
這樣是平均分嗎?為什么?
怎樣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個同學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分一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說說是把幾個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
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出示預習單:預習第10頁例3:
1、每2個一份,你是怎樣理解的.?在分時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2、圈,表示什么意思?每個圈里的數(shù)量有什么特點?這樣的分法是平均分嗎?在平均分時,分別用分一分、擺一擺、圈一圈的方式來解決。
3、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出這道題目的題意。把課本上的空白處填充完整。
可以在練習本上畫一畫,也可用小棒、圓片擺一擺,還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二、自我檢測
學生預習完后,多媒體出示檢測題,學生在練習本上自我檢測。
。ㄒ唬┓忠环
1、每個小組8張面包的實物卡片,每4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2、每個小組4張桔子的實物卡片,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二)連一連、圈一圈
10條魚,每個魚缸放2條,需要幾個魚缸?在練習本上畫一畫。說說分的結果。
教師揭示課題:像這樣把物品每幾個一份,求分成幾份,每份分地同樣多,也是平均分。(板書課題)
學生預習和檢測的過程教師不斷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以待解決。
三、交流問題
1、學生說一說在預習和自我檢測中遇到的困惑及不會的問題
(先由其他學生解答,教師適時點撥、指導、切忌教師接過來又詳細講解一遍)
2、如學生未有問題,教師結合巡視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問:
在平均分時,給定的每份數(shù)能改變嗎?怎樣能很快的求出結果(用乘法口訣得出)
四、教師講評明確知識
針對交流進行引導:
1、8個果凍,每2個一份,實際上是從8里連續(xù)減去2,直到分完(沒有剩余,0為止。)
2、在平均分時,你怎樣理解平均分、每份、幾份?
3、在平均分時,明確每一題的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之間的關系:總數(shù)不變,每份數(shù)越多,分的份數(shù)越少。
4、第10頁“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平均分我們學習了兩種類型,課下要好好總結。
六、針對性作業(yè)
1、課本第12頁第5——9題。
2、把12瓶礦泉水,每3瓶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說說你怎樣分的。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14頁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按例1內容準備實物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們喜歡什么活動?(春游)小精靈聰聰剛剛告訴老師,明天是個好天氣,學校決定明天春游去。一聽到這個好消息二(1)班的小朋友可高興啦,已經(jīng)為明天的春游準備了許多好吃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課件)
[評析]以參加春游活動的情境引入,觸題自然有趣,學生充滿興奮,上課伊始便以一種愉快、親切的情緒投入學習,這是一種貼近學生生活的開場白。
2、觀察畫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二(1)班的小朋友準備的食品可多啦有面包、橘子、礦泉水、還有糖果……
生2:我發(fā)現(xiàn)這些食品都是分一份一份的,面包有5份,礦泉水、橘子、糖果也都有5份、
生3:我還發(fā)現(xiàn)每份食品都是2個,2個面包一份,2瓶礦泉水一份……
3、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二(1)班小朋友在分每一種食品時,每份都同樣多。課件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
4、你們猜猜看,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讓學生自圓其說,誘發(fā)對“平均分”的關注)
[評析]通過對食物排列情況的觀察、研究,自主地發(fā)現(xiàn)分食品的秘密,為學生提供直觀的表象為“每份分得同樣多”的認識積累經(jīng)驗,而后老師適時的一句問話既強化對“每份同樣多”的感受,又為“平均分”的引出做伏筆。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例1,引入平均分
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明天春游的食品(課件出示:橘子、糖果)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分配食品。要求:分每種食品要像二(1)班那樣,每份應同樣多。
1、小組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
2、學生動手實踐,分一分,老師巡視參與活動
3、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糖果分成5份,每份有3顆;橘子分成5份,每份有3個
4、觀察:從各小組準備的食品中,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各種食品都是每份的數(shù)量同樣多。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平均分》
小精靈說:象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評析]教師十分明確動手操作,對由“每份同樣多”到“平均分”概念的形成至關重要。通過讓學生反復操作分食物(操作、小組交流、過程展示)使之體驗到“分”,“每份同樣多”從而自主地形成“平均分”的概念。這種來自于生活來自于親身實踐的學習活動是解決數(shù)學概念的最有效的辦法。
2、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拧13頁的做一做
1、讀題、明確題意,指名學生說說“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個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塊數(shù)同樣多)在平均分下注“每份同樣多
2、操作:用10個○片代替面包,動手分一分
3、同桌互相交流,邊操作邊口頭表述:把10個面包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2個面包。
、、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能像這樣,用“平均分”的意思把剛才分食品時的每一種分法過程說一說嗎?
1、同桌互相說一說2、交流匯報
生1:把15個橘子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3個
生2:把15顆糖果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3顆
3、引入例2
現(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做老師的小助手將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想一想可以怎樣分?
1、學生動手分一分(用○代替橘子)師參與活動
2、交流分的結果(生到實物投影儀上演示)
(生1:一個一個地分……生2:先兩個兩個地分剩下的再一個一個地分……生3:三個三個地分……
師歸納平均分的方法: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個橘子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聆聽他人的意見,發(fā)表自己的不同想法
4、討論評價:這幾種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時候,可以一個一個地分,也可以幾個幾個地分,最后分完的結果必須每份同樣多。(平均分、結果)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快、準確)
[評析]不僅要求能自悟、會理解,還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通過語言的表述把對“平均分”的領悟表達出來,同時在此活動中學會與同伴交流、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評價他人,使自己的數(shù)學思維不斷得到完善。這亦是一種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
4、鞏固書第14頁做一做
1、學生獨立完成,用小棒代替礦泉水動手分一分(再用虛線把分的結果表示出來)
2、交流,同組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3、如果老師又拿來3瓶礦泉水,這時應怎么分呢?如果老師又拿來的是4瓶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該怎樣解決?(讓學生充分思考,體驗平均分的含義)
學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見
[評析]做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有心人。此處一問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依據(jù)對“平均分”的逐步理解,此時學生就會圍繞“平均分”提出問題解決的各種策略。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失為學生搭建展示思維個性舞臺的好辦法。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三第3題
1、學生自己讀題,根據(jù)題意從學具卡片中拿出相應的梨子
2、自己動手分一分,將梨子平均放進3個盤子里(注意總數(shù)、份數(shù)的滲透)
3、評析,說說分的過程和結果
2、練習三第一題
1、學生獨立完成,用畫一畫的方法,往每個花瓶里插花,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顏色)
2、交流展示插花結果,并說說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3、評選,誰插的花最漂亮(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美的能力和做答認真的習慣)
選出每瓶插得同樣多的,強調把12朵花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每個花瓶插4朵→平均分
3、練習三第2題
1、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判斷、分析能力
2、評析,你想對第1、第2題說句什么話?(第1題:突出是4份但沒有平均分——不公平、第2題是平均分,但只能分給2個小朋友——份數(shù)、每份沒分清)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列舉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識(在此,學生會引出許多有趣的話題)
[評析]充分利用教材的編排特點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以達到既鞏固知識又開發(fā)智力的目的!澳阆胝f什么?”、“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活動發(fā)生于對“平均分”知識的有趣問題,探究讓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學源于生活,讓學生學習有生命的數(shù)學,此例不失為一種好的思路。
四、小結
組織學生小結,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要注意什么?
教學設計說明
平均分是認識除法含義的基礎,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只有充分經(jīng)歷平均分物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為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學習新知。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認識來源于實踐”在生活中學生有分物品的經(jīng)歷,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實踐體驗。教學時,我由準備春游食品這一具體情境引入,通過讓學生觀察主題圖,知道每份同樣多。再動手操作,擺一擺、分一分、看一看、畫一畫等平均分物的實踐活動,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是一個親身實踐,參與知識的產(chǎn)生與形成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以學生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資源,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和學生喜歡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地學、主動的學。力求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3、小組合作學習,體驗成功的喜悅
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使他們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發(fā)展,對知識的認識得到不斷的拓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體現(xiàn)個性的良好時機,讓每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獲得學習的樂趣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過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在實踐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準備:
學具、主題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預習新課
1、判斷:
○ ○○ ○○○
這樣是平均分嗎?為什么?
怎樣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個同學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說說是把幾個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
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出示預習單:預習第10頁例3:
1:每2個一份,你是怎樣理解的?在分時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2:圈,表示什么意思?每個圈里的`數(shù)量有什么特點?這樣的分法是平均分嗎?在平均分時,分別用分一分、擺一擺、圈一圈的方式來解決。
3: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出這道題目的題意。把課本上的空白處填充完整。
可以在練習本上畫一畫,也可用小棒、圓片擺一擺,還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二、自我檢測
學生預習完后,多媒體出示檢測題,學生在練習本上自我檢測。
。ㄒ唬┓忠环
1、每個小組8張面包的實物卡片,每4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2、每個小組4張桔子的實物卡片,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ǘ┻B一連、圈一圈
10條魚,每個魚缸放2條,需要幾個魚缸?在練習本上畫一畫。說說分的結果。
教師揭示課題:像這樣把物品每幾個一份,求分成幾份,每份分地同樣多,也是平均分。(板書課題)
學生預習和檢測的過程教師不斷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以待解決。
三、交流問題
1、學生說一說在預習和自我檢測中遇到的困惑及不會的問題
(先由其他學生解答,教師適時點撥、指導、切忌教師接過來又詳細講解一遍)
2、如學生未有問題,教師結合巡視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問:
在平均分時,給定的每份數(shù)能改變嗎?怎樣能很快的求出結果(用乘法口訣得出)
四、教師講評明確知識
針對交流進行引導:
1、8個果凍,每2個一份,實際上是從8里連續(xù)減去2,直到分完(沒有剩余,0為止。)
2、在平均分時,你怎樣理解平均分、每份、幾份?
3、在平均分時,明確每一題的總數(shù)、每份數(shù)、份數(shù)之間的關系:總數(shù)不變,每份數(shù)越多,分的份數(shù)越少。
4:第10頁“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平均分我們學習了兩種類型,課下要好好總結。
六、針對性作業(yè)
1、課本第12頁第5——9題、
2、把12瓶礦泉水,每3瓶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說說你怎樣分的。
【平均分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平均分教學設計06-24
平均分教學設計模板04-13
高中物理《平拋運動》教學設計(精選7篇)06-03
二年級數(shù)學認識平均分教學設計(精選16篇)04-11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蟬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學設計04-05
ai教學設計 ai的教學設計05-29
孫少平語錄01-09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