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教學設計
有一部電影叫“西楚霸王”'講的是項羽與劉邦爭雄天下的故事。人們看過后,總有疑問:電影有時胡編亂造,歷史上的項羽真是像電影中描繪的那樣嗎?
想弄清項羽的歷史真面目,最準確的方法就是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找答案。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人為中心、分章介紹的通史,也是我國第一部規(guī)模宏大的傳記文學巨著。它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東漢漢武帝后期的史實,全書52萬字,時間跨度長達3000年左右。
如此規(guī)模龐大的史書,查找起來豈不是很難?
作者司馬遷在編撰之時,就已充分考慮了這一點。他將全書一百三十篇分為五個部分,分門別類的進行介紹。
第一部分:“本紀”。共有十二篇,按年代順序?qū)iT記錄帝王的言行和政跡。
第二部分:“表”。共有十篇,用簡明的年代表,列出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
第三部分:“書”。共有八篇,分別敘述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是《史記》中的特別史。
第四部分:“世家”。共有三十篇,主要記載貴族王侯的興衰史。
第五部分:“列傳”。共有七十篇,這七十篇主要記錄官吏、名人,以及部分下層社會人物的活動。其中,少數(shù)列傳還記載了一些國內(nèi)外少數(shù)民族和外國的歷史。
這樣,五個部分加起來,正好是一百三十篇。如果要查某個歷史人物或某個時代中發(fā)生的大事,只要根據(jù)他的身份或大致年代,就能在《史記》中找到相應的資料。比如說項羽,曾經(jīng)一統(tǒng)天下,當過“西楚霸王”'所以,在“本紀”中就能找到他的'生平和事跡。一點兒也不復雜。
《史記》不但有非凡的史學價值,在文學上的成就也很高。特別是以人為中心的“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中,用很大篇幅介紹了社會上各種代表人物的事跡,突出這些人物在社會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對后人的影響。魯迅曾高度評價過《史記》,認為它代表了史學著作的最高成就,在文學上可以和屈原的《離騷》相媲美,是一部難得的史學佳作。
為此,我們者應該感謝司馬遷,是他歷盡艱險,走遍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翻閱無數(shù)資料,忍辱負重,方給我們留下了這部寶貴的宏篇巨著。沒有他的努力,當我們借鑒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時,就不會這樣方便、準確。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教學設計03-03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shù)學教學設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