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2、體會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再見了,親人》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對于這篇課文你都了解了什么?
2、這篇散文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語言富有感染力,那么你在讀課文的時候,讀到哪,讓你特別感動。
3、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要讀出自己的味道來,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品味書中的語言文字。感受志愿軍和朝鮮人民難舍難分的情感。
二、激情引讀,理解課文
1、放錄象片:志愿軍離開朝鮮,人們送別。
從這段錄象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課文中是用怎樣的語言文字來抒發(fā)這種難舍難分的情感的?找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注意傾聽,那位同學讀的好?好在哪?
3、小結(jié):
以上三名同學在讀的過程中注重抓住重點的詞句,而且在讀的過程中有輕有重,有急有緩,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感,我們在朗讀的`時候也要像他們學習。
4、自由朗讀課文第一段,找出課文中那句話最能包含志愿軍和大娘之間感情深厚?
5、出示課文最后一句:
“這比……”這句話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怎樣讀才能把這種情感讀出來。
6、如果把它轉(zhuǎn)化成陳述句,應該怎樣表達?比較一下,這兩句話那句情感更強烈一些?
7、讀書,貴在思考,聰明的你們能不能根據(jù)這兩句話提出什么有價值的問題么?
8、總結(jié)學生的問題“為什么大娘對志愿軍的情感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9、默讀課文,用筆邊讀邊找課文中那幾件事能夠說明大娘對志愿軍的情誼。
板書:
送打糕 縫補衣服 救傷員
10、八年的相處,大娘是不是僅僅為志愿軍做了這幾件事。想象在這八年的相處中,大娘還可能為志愿軍做了那些事?
三、讀中感悟情感
1、八年的相處大娘為志愿軍做了太多太多,此時此刻,隨著列車的移動,難舍的淚水模糊了親人的眼睛,望著大娘那一次又一次揮動的雙手,又使我們的志愿軍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2、出示“還記得五次戰(zhàn)役的時候……”。
3、戰(zhàn)爭離我們也許太遠了,下面我們就在片子當中感受戰(zhàn)爭的場面。大娘是在什么情況下送去打糕的?從大娘的行為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對于大娘這種行為,課文中用了一個成語來形容同“雪中送炭””!把┲兴吞俊笔鞘裁匆馑?(學生說)
5、第一個同學講的是這個詞的本義,第二個同學講的是這個詞的比喻義。再請同學們考慮,讀大娘送打糕時,怎樣才能突出“雪中送炭”的艱難、危險?讀時應突出大娘“帶著、頂著、冒著、穿過”等詞語,這樣能突出大娘愛護志愿軍的精神。請同學們練習讀讀。(配樂)(生讀)
6、學生評價,教師抓住值得學習的地方進行鼓勵。
7、大娘在志愿軍最需要幫助時,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了志愿軍,事跡動人。但最感人的是哪個事例?大娘丟下小孫孫,救出了志愿軍傷員,這個事例最感動人。
8、這個事例中有兩個詞對比非常強烈,你剛才畫出來了嗎?“丟下”的是誰?“唯一的親人”對大娘來說意味著什么?
9、“唯一”親人:
說明大娘的小孫孫是個沒爹沒娘的孤兒,是奶奶的命根子,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她怎能“丟下”自己的親骨肉呢?可是這時敵機來了,志愿軍傷員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該怎么辦?志愿軍戰(zhàn)士為了朝鮮人民負傷流血,一定要保住他的生命!在這不能兩全的緊急關頭,大娘寧愿舍棄親人的生命,也要保住志愿軍傷員的生命。從這一“丟”一“背”里,可以看出在大娘的心目中志愿軍戰(zhàn)士──
10、(配樂)教師范讀,學生讀,抓住課文中你認為最能表達情感的詞句,有感情的賽讀。
11、第一段我們學得很好。文章按照臨行話別、追憶往事、贊頌友誼三層意思來敘述,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學這一段是怎樣學習的?
12、小結(jié):
我們在學習這一段中是抓住了課文中重點的詞語,在有感情的朗讀中來抒發(fā)斤自己情感的,希望同學在學習下一段時也要按照這種方法來學。
【課文《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看見了大海》教學設計03-06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匯編15篇)03-04
課文《花鐘》的教學設計(通用3篇)04-27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