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的結構及功能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教學指導思想:本節(jié)課將教學內容運用觀察實驗的形式呈現(xiàn),生動形象直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同時,讓學生體驗和了解探究實驗的基本過程。
教學理論依據(jù):以《生物課程標準》作為理論依據(jù),結合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尤其考慮工讀學生的特殊性,注重生物科學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態(tài)度等的培養(yǎng)。
教學背景分析
(一) 學習內容分析
本課學習內容:雞蛋的結構及功能,觀察實驗的操作,探究實驗的設計。學習雞蛋的結構并思考掌握各種結構相應的功能,為鳥類的生長和發(fā)育奠定基礎。練習觀察實驗的基本操作,鍛煉學生觀察法的思維模式。進行簡單的實驗設計,練習探究實驗的基本步驟。
。ǘ⿲W生情況分析
工讀學生學習興趣普遍很低,缺乏學習主動性。學習基礎較差,知識缺乏系統(tǒng)性。上課精神不集中,自制力不足。因為學習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普遍缺少自信心。但是,工讀學生一般較為好動,對于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求知欲較強,接受能力也不錯。
。ㄈ┙虒W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課堂上不定時對學生進行提問,調整問題難易度,集中學生注意力。教學過程中應該多使用生動詼諧的語言,直觀的圖片圖形,降低工讀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應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驗材料,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四)實驗準備
生雞蛋若干;熟雞蛋一個;解剖器材三組;熱水一壺;透明水杯三個。
本課教學目標設計
。ㄒ唬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雞蛋的結構及功能。
。2)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3)讓學生體驗和了解探究實驗的基本過程。
。ǘ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回顧胚胎發(fā)育的兩種類型,加深學生記憶,并引出卵(雞蛋)的結構及功能。
。2) 通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科學爭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 通過“卵殼上有氣孔”的實驗設計,鍛煉學生設計探究實驗。
(4) 通過實驗觀察雞蛋的結構,直觀又形象的切身感受,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5) 教師進行小結,糾正并強化學生的理解。
。6) 通過生熟雞蛋的區(qū)別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傳遞生活小常識。
。7) 讓學生自己嘗試畫出雞蛋的結構模式圖,檢測并加深學生的理解。
。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觀察雞蛋的結構,體驗科學的觀察法的基本思維模式。
。2)學生思考雞蛋各部分結構的相應功能,體會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生物學觀點。
教學過程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意圖
回顧以前的相關知識
提問:胚胎發(fā)育的類型?
答:卵生和胎生。
通過回顧加深學生記憶
加深學生理解
小結:卵生:絕大多數(shù)的無脊椎動物、脊柱動物中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以及某些低等的哺乳動物(如鴨嘴獸)。受精卵在母體外獨立發(fā)育。胎生:絕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母體的子宮里發(fā)育。
1. 提問:魚類的胚胎發(fā)育類型?
2. 鯨魚的胚胎發(fā)育類型?
3.卵生和胎生的區(qū)別?
1.答:卵生。
2.答:胎生。哺乳動物。
3.答:卵生有卵,一般是圓形或者橢圓形,與成體形態(tài)差很大。比如雞蛋、青蛙卵等等。胎生是幼體,形態(tài)與成體基本相似。
新課導入
提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科學爭論。
學生討論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資料1:加拿大古生物學者達拉-澤冷斯基稱,通過對77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的研究后,認為恐龍首先建造了類似鳥窩的巢穴,產下了類似鳥蛋的蛋,然后恐龍再進化成鳥類(雞也屬于鳥類的一種),可見蛋先于雞之前就存在了。
資料2: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和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Warwick)的研究人員合作,得出結論:必須是先有雞,才有蛋的,因為蛋的形成需要一種只有在母雞卵巢內才存在的特殊的蛋白質。
綜上說述,到現(xiàn)在為止,“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還沒有完全可信的定論,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將來解決這個爭論。
雞蛋的結構及功能
探究實驗:蛋殼上有氣孔。
學生討論并設計實驗。例如;墨水法、熱水法、吹氣法。
鍛煉學生設計探究實驗
教師運用“熱脹冷縮”的原來,驗證“蛋殼上有氣孔”。
實驗過程:將一個生雞蛋放入透明水杯中,倒入熱水,觀察雞蛋殼是否有氣泡冒出。
仔細觀察
實驗:觀察雞蛋的結構。叮囑學生:按照要求操作,不要急于打破雞蛋,避免損傷實驗材料。
將生雞蛋、解剖器材發(fā)給學生,巡視并指導學生按照要求完成實驗。
1.觀察雞蛋外形,注意雞蛋形狀、顏色等。
2.小心剝離雞蛋殼,觀察卵殼膜。注意卵殼膜有兩層。
3.打破卵殼膜,小心倒出雞蛋內容物。
4.觀察氣室、卵白、卵黃、系帶、卵黃膜。
5.尋找胚盤。
通過實驗觀察集中學生注意力,加深印象
小結:雞蛋的結構及功能(由外到內)
卵殼:保護作用,防止水分過多散失;有氣孔,能進行氣體交換。
卵殼膜:兩層,保護作用。
氣室:儲存空氣。
卵白:營養(yǎng)、保護作用。
系帶:固定、保護卵黃。
卵黃膜:保護卵黃。
卵黃:營養(yǎng)作用。
胚盤:胚胎發(fā)育場所。
糾正并強化學生的`理解
生活小常識:生熟雞蛋的區(qū)別方法?
思考并討論
提高學生注意力
現(xiàn)場演示:放在水平面上旋轉,如果能力直立就是熟雞蛋;不能直立是生雞蛋。
觀察
今天課程的內容基本就講完了,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在筆記本上嘗試畫出雞蛋結構的模式圖。
嘗試畫出模式圖
知識內化的過程
在黑板上畫出正確的雞蛋結構模式圖,請同學們對照并修改。
復習本節(jié)課內容
這節(jié)課的最后一點時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今天所講的知識。請同學們合上課本和筆記。
回憶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知識鞏固
強調本節(jié)課知識重點,結束。
板書設計
雞蛋的結構及功能
卵殼:保護作用,防止水分過多散失;有氣孔,能進行氣體交換。
卵殼膜:兩層,保護作用。
氣室:儲存空氣。
卵白:營養(yǎng)、保護作用。
系帶:固定、保護卵黃。
卵黃膜:保護卵黃。
卵黃:營養(yǎng)作用。
胚盤:胚胎發(fā)育場所。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可以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專注度、問題積極反饋、實驗參與度、作業(yè)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本節(jié)課中學生的實驗參與度和專注度很高,能夠進行積極的問題反饋,學生學習效果較好。但是,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了學生沉迷于解剖觀察而忽略了教師的講解和指導,可能會影響學習效果。
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可以通過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課程的導入與銜接、教師的提問與解答、實驗中的恰當指導、知識的鞏固與強化等方面進行評價。本人認為,在本節(jié)課中導入環(huán)境、實驗操作、知識的鞏固與強化方面完成的教學效果較好。但是,忽略了重點知識的強調以及問題解答的不夠準確簡單,影響了教學效果。
教學設計特色說明與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的特色之處在于: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靈活運用實驗,多層次強化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先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科學爭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卵殼上有氣孔”的實驗設計,鍛煉學生設計探究實驗。接著通過實驗觀察雞蛋的結構,直觀又形象的切身感受,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然后教師進行小結,糾正并強化學生的理解。再通過生熟雞蛋的區(qū)別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接著讓學生自己嘗試畫出雞蛋的結構模式圖,檢測并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教師進行課堂總結,再次強調并加深學生記憶。
課后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沒有重點強調胚盤的功能和位置,也沒有將雞蛋的結構及功能引申歸納到整個鳥類的生長和發(fā)育。
【雞蛋的結構及功能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產品結構設計簡歷模板09-09
《觀潮》教學設計模板05-22
《溫度》教學設計模板05-19
《挑山工》教學設計模板04-16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模板05-09
小鷹學飛的教學設計模板04-27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模板04-23
關于結構設計師的個人簡歷模板06-06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學弈》教學設計模板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