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語錄
魯迅是我國現(xiàn)代的一個著名人物,他棄醫(yī)從文,用筆喚醒國人的良知。本文將介紹魯迅語錄。
魯迅語錄:
1、志愿愈大,希望愈高,可以致力之處就愈少,可以自解之處也愈多。
2、誰說中國人不善于改變呢?每一新的事物進來,起初雖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會改變。不過并非將自己變得合于新事物,乃是將新事物變得合于自己而已。
3、中國大約太老了,社會上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無論加進甚么新東西去,都變成漆黑�?墒浅嗽傧敕ㄗ觼砀母镏�,也再沒有別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而對于『現(xiàn)在』這一個題目,都繳了白卷,因為誰也開不出藥方。所有最好的藥方即所謂『希望將來』的就是。——《兩地書》一九二五年4、我先前總以為人是有罪,所以鎗斃或坐監(jiān)的�,F(xiàn)在才知道其中的許多,是先因為被人認為『可惡』,這才終于犯了罪。——《可惡罪》一九二七年
5、無論從那里來的,只要是食物,壯健者大抵就無需思索,承認是吃的東西。惟有衰病的,卻總常想到害胃,傷身,特有許多禁例,許多避忌;還有一大套比較利害而終于不得要領的理由,例如吃固無妨,而不吃尤穩(wěn),食之或當有益,然究以不吃為宜云云之類。但這一類人物總要日見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氣了。——《看鏡有感》一九二五年
6、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即一天一天的墮落?,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在事實上,亡國一次,即添加幾個殉難的忠臣,后來每不想光復舊物,而只去贊美那幾個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過之后,也每每不思懲兇,自衛(wèi),卻只顧歌詠那一群烈女。——《論睜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7、中國人的雖然想了各種茍活的理想鄉(xiāng),可惜終于沒有實現(xiàn)。但我卻替他們發(fā)現(xiàn)了,你們大概知道的罷,就是北京的第一監(jiān)獄。這監(jiān)獄在宣武門外的空地里,不怕鄰家的火災;每日兩餐,不慮凍餒;起居有定,不會傷生;構造堅固,不會倒塌;禁卒管?,不會再犯;強盜是決不會來搶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北京通訊》一九二五年
8、中國各處是壁,然而無形,像『鬼打墻』一般,使你隨時能『碰』,能打這墻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勝利者。——《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9、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nèi)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wǎng)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撲,使他畏葸退縮,彷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們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海上的兒童》一九三三年
10、說話到真人厭惡,比毫無動靜來,還是一種幸福。——《「墳」題記》一九二六年
11、戰(zhàn)士死了的時候,蒼蠅所首先發(fā)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營營地叫,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zhàn)士更英雄。但是戰(zhàn)士已經(jīng)死了,不再來揮去牠們。于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牠們的完全,遠在戰(zhàn)士之上。的確的,誰也沒有發(fā)見過蒼蠅們的缺點和創(chuàng)傷。然而,有缺點的戰(zhàn)士終竟是戰(zhàn)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戰(zhàn)士和蒼蠅》一九二五年
12、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于舊狀況那么心平氣和,于較新的機運就這么疾首蹙額;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興之事就這么求全責備?——《這個與那個》一九二六年
13、中國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騙人》一九三六年
14、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即恐懼顫抖),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常有幾個人張嘴?看剝羊,仿佛頗為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后走不幾步,他們并這一點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樣》一九二六15、我先前的攻擊社會,其實也是無聊的。社會沒有知道我在攻擊,倘一知道,我早已死無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為他們大多數(shù)不識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話也無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則,幾條雜感,就可以送命的。民眾的懲罰之心,并不下于學者和軍閥。——《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6、我總覺得洋鬼子比中國人文明,貨只管排,而那品性卻很有可學的地方,這種敢于指摘自己國度的錯誤的,中國人就很少。——《兩地書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7、在中國,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車捽摔傷的人,路人圍觀或甚至高興的人盡有,有肯伸手來扶助一下的人卻是極少的。——《經(jīng)驗》一九三三年
18、中國人自己誠然不善于戰(zhàn)爭,卻并沒有詛咒戰(zhàn)爭;自己誠然不愿出戰(zhàn),卻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戰(zhàn)的他人;雖然想到自己,卻沒有想到他人的自己。——《一個青年的夢譯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19、在要求天才的產(chǎn)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20、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后……——《中國語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21「可惜中國人但對于羊顯兇獸相,而對于兇獸則顯羊相,所以即使顯兇獸相,也還是卑怯的國民。這樣下去,一定要完結(jié)的�!埂肝蚁耄袊镁�,也不必添甚么東西進去,只要青年們將這兩種性質(zhì)的古傳用法,反過來一用就夠了;對手如兇獸時就如兇獸,對手如羊時就如羊!」——《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22、凡中國所有的,外國也都有。外國人說中國多臭蟲,但西洋也有臭蟲……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蟲,而遭別人指摘的時候,實在也不太舒服的'……最好還是希望別家也有臭蟲,而竟發(fā)現(xiàn)了就更好�!�——《外國也有》一九三三年
23、「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過,每一考查,真教人覺得不像活在人間�!�——《病后雜談之余》一九三四年
24、「從生活窘迫過來的人,一到了有錢,容易變成兩種情形:一種是理想世界,替處同一境遇的人著想,便成為人道主義;一種是甚么都是自己掙起來,從前的遭遇,使他覺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為個人主義。我們中國大概是變成個人主義者多�!�——《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25、「許多歷史的教訓,都是用極大的犧牲換來的。譬如吃東西吧,某種是毒物不能吃,我們好象全慣了,很平常了。不過,還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過,不過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這種人我們當極端感謝的�!�——《今天的兩種感想》一九三二年
25、以無賴的手段對付無賴,以流氓的手段對付流氓。
26、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7、中國大約太老了,社會上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無論加進甚么新東西去,都變成漆黑�?墒浅嗽傧敕ㄗ觼砀母镏�,也再沒有別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而對于“現(xiàn)在”這一個題目,都繳了白卷,因為誰也開不出藥方。所有最好的藥方即所謂“希望將來”的就是。——《兩地書》
28、在要求天才的產(chǎn)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未有天才之前》
29、勇者舉刀向強者。
30、文人作文,農(nóng)人掘鋤,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際,文人偏要裝做粗人,玩什么荷鋤帶笠圖;農(nóng)夫則在柳下捧一本書,裝作深柳讀書圖之類,就要令人肉麻。
31、從來如此,便對嗎?、其實先驅(qū)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32、“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過,每一考查,真教人覺得不像活在人間。”。——《病綁雜談之余》
33、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y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y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34、精粹二: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35、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麼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36、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
37、有缺點的戰(zhàn)士終究是戰(zhàn)士,寶貴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38、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39、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40、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nèi)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wǎng)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撲,使他畏葸退縮,彷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們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魯迅經(jīng)典損人語錄
41、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42、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43、養(yǎng)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魯迅語錄
44、中國人沒記性,因為沒記性,所以昨天聽過的話,今天忘記了,明天再聽到,還是覺得很新鮮。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壞了的事,今天忘記了,明天做起來,也還不是「仍舊貫」的老調(diào)子。——魯迅名句
45、看罷,他們是戰(zhàn)勝軍國主義的,他們的評論家還是自己責備自己,有許多不滿。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魯迅
46、中國大約太老了,社會上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無論加進甚么新東西去,都變成漆黑�?墒浅嗽傧敕ㄗ觼砀母镏猓苍贈]有別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而對于『現(xiàn)在』這一個題目,都繳了白卷,因為誰也開不出藥方。所有最好的藥方即所謂『希望將來』的就是。——魯迅名句
47、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48、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
49、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50、無論愛什么,——飯,異性,國,民族,人類等等,——只有糾纏如毒蛇,執(zhí)著如怨鬼,二六時中,沒有已時者有望。
【魯迅語錄】相關文章:
魯迅名人語錄10-01
魯迅經(jīng)典名言語錄10-01
魯迅名人語錄大全02-28
魯迅的經(jīng)典語錄10-01
關于魯迅的經(jīng)典語錄07-13
魯迅的經(jīng)典語錄賞析10-01
魯迅經(jīng)典名言語錄大全10-10
魯迅誕辰135周年(魯迅名言)10-01
魯迅名言大全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