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禪意的語錄錦集38句
我在佛教的環(huán)境中出生成長,除累積佛教知識與形式上的修行外,內(nèi)心的貪嗔癡及習(xí)氣并沒有減少。遇到我的恩德上師后,他老人家對我針對性地引導(dǎo),竅訣性地指點,在他的慈悲與加持下我被自然降伏。上師調(diào)伏了剛強的我,度化了難化的我,我堅定地相信:上師是佛,上師是法,上師是僧,上師是三寶的根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禪意的語錄38句,歡迎閱讀。
1、人生的追求,不外乎物質(zhì)的富裕和精神的富有。其實,我們的一生,對物質(zhì)產(chǎn)品的消費是十分有限的,而對精神財富的追求,又不存在資源的稀缺性。所以,人世間的東西,一半是不值得爭的,一半是不需要爭的。我們真正所要追求的,并不在于比別人擁有更多的財富、或者比別人優(yōu)秀,而在于不斷超越從前的自我。
2、人生都有低谷,你或許懷念曾經(jīng)的輝煌;可當(dāng)你真的處于人生輝煌頂峰時,你或許會向往閑云野鶴的怡然。其實,人生無常,守住自己的淡然心態(tài)最可貴。落葉固然留戀高高的枝頭,可它明白只有積蓄能量,才能有來年的春暖花開。不矯揉造作,人生才能寧靜而致遠。
3、莫回首,向前走,風(fēng)雨同舟走人生。天涯路,人斷腸,淡淡風(fēng)光煙雨愁。漂泊人生,何處才是盡頭?既然不知道結(jié)局,又何必去費盡心思去猜呢!人生一路,一切隨緣。漫漫人生旅途,看風(fēng)起云卷,花開花落,驀然回首的淺淺一笑,守一顆淡泊之心,擁一份淡然之美。
4、許多人總是忙于在外部世界里去追尋,要么在人間,要么在天上尋找一 個暫時的或長遠的依靠,而不知去開發(fā)內(nèi)在的生命資源,不知去建立自己的 真正主體性,因而只是潛在的自由人,而不是現(xiàn)實的自由人。許多人只能被 外境所決定,而不能決定外境,只能轉(zhuǎn)于物而不能轉(zhuǎn)物,沒有自己的表現(xiàn)、 自己的方向。
5、念佛三平常:平常人,平常心,平常道。佛很平常,凡夫很"偉大"。佛眼中只有平常,而凡夫揀東揀西,不老實的心總是期待著"偉大"。
6、平常心就是從不平常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至美。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常思人之美,不以一省掩大德;常思己之過,醫(yī)好心病心生樂。早安!
7、處順境用"無常觀",處逆境用"因緣觀"。
8、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9、過去已成虛幻,不用牽掛;未來尚為夢想,不必擔(dān)憂;踏實于現(xiàn)在、把握現(xiàn)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生命是最寶貴的財富,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善用時間,在心靈的安定和諧中,把握當(dāng)下每一刻,就能走向精彩的明天。
10、福不是用求的,是用做的。
11、《格言寶藏論》上說:"智者學(xué)時即困苦,貪樂安住不成名,貪圖微小 逸樂者,彼將不會得大樂。"世人應(yīng)把貪戀榮華富貴的心用來貪戀于道, 不放逸、不懈怠,六根不貪著六塵,一心辦道。所謂"粗茶淡飯,處處 好"。不沉湎于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 可獲得大安樂。
12、面對愚癡,醒覺是一種快樂。
13、以大慈悲心實踐大愛,以大智慧力超越煩惱。
14、凡夫眾生就像照相機:它能記錄很多影像,還可以通過調(diào)整焦距與閃光燈等方法拍攝遠近大小明暗不同的照片,卻唯獨拍不到它自己——照相機。同樣,凡夫能感知地球上的信息,也能研究上至太空下至地殼的現(xiàn)象,卻唯獨不清楚自己,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往哪里去,更不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究竟實相。
15、人還是喜歡戴高帽子的多一些,可以不屑為他人戴高帽,但也別輕易摘人家的高帽。
16、一個人想要成佛,應(yīng)該在信仰佛、法、僧三寶的前提下,首先以做人開始,由道德人手。在做好人和遵守道德的基礎(chǔ)上,才有條件建立菩薩的功德和諸佛的境界。做人失敗,越學(xué)佛越容易學(xué)偏;道德缺失,越修佛越容易修邪。噶舉祖師剛波巴大師說:"若不如法而行,仍種下因為佛法反而墮落惡道的因,實在無益。"
17、有苦的人走不過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過去。
18、只看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會陷入庸人自擾的無邊煩惱;唯有立足長遠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頸,活出智慧的人生。
19、有一句話說得好:觀念決定行為。人的意念活動雖然隱晦難明,別人看不見,卻是行為的指南針,身業(yè)、口業(yè)的造作,無不與意業(yè)有關(guān)。所以,應(yīng)該好好守護自己的意念,多往好處想,別讓邪思妄念爬上心頭。
20、在佛教傳說中,佛陀一出生即能行走,每走一步,腳下便涌現(xiàn)出朵朵金蓮。蓮花在佛教中有其特殊的意義,"佛祖慈悲懷,蓮花朵朵開"。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朵圣潔的蓮花,也都有品性潔凈的內(nèi)心。把握住這份心,就有機會獲得幸福的關(guān)照,從而脫離世間的痛苦,得到永恒的快樂。
21、生活的禪法,在于生活中活潑的運用,解除生活中存在的煩惱障礙與困惑,充實生活,寧靜生活,祥與生活。
22、每當(dāng)我生病,身心不舒服時,就會想起恩德上師的竅訣:"當(dāng)你生病時,應(yīng)當(dāng)想將如母有情眾生的疾病都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發(fā)愿如母眾生永離疾病之苦而獲得解脫。"由于上師的加持不可思議及竅訣殊勝之故,身心的疼痛和難受自然減輕或消失了。我堅信,如果你也如是清凈發(fā)愿,就一定能從疾病的恐懼中得到解脫。
23、生從來就是一個適應(yīng)和改變的過程,一個人的坦誠相待,就是一個人改變的勇氣,生命的價值,就在于你秉承一種什么樣的人格底線,那些所有自我狹隘帶來的人生孤獨,其實是對人生的一種誤讀,走過很多路,相逢許多人,人生是需要許多遇見,但真正需要遇見的是一個真我。
24、以自己的心尺去量別人,人人都不達時宜;以自己的眼光看事,事事不盡完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不必苛責(zé);誰都有自己的性格,不必不滿。人的成熟不是年齡,而是心態(tài);心的成熟不是遇到的事情多,而是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人活在群體中,看看別人的錯,再想想自己的過;看看他人的非,再諒諒他人的難。人心越淡,傷害就越少;心有多寬,快樂就有多少。
25、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暫時的,如白駒過隙,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時行善積德,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我們才不會空過此生,就會在此生此世種下好因,將來有個好的結(jié)果。
26、當(dāng)今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質(zhì)富裕,而是精神充實。因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和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27、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nèi)發(fā)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28、佛說梵行是與這種見解無關(guān)的。不論一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見解如何,世間實有生、老、壞、死、憂、戚、哀、痛、苦惱。
29、一浪翻一浪,一波過一波,便是彼岸。
30、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財為主。廣慧和尚勸人疏于財利,謂:"一切罪業(yè),皆由財寶所生。"所以五欲第一個字就是財。人有了錢財,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無財,什么事都辦不成,可見財?shù)膮柡α恕?/p>
31、克制與隱忍是美德。很多事情,永遠埋在心里比說出來更美更好。很多時候,我們是那個打著燈籠四處尋找的人。很多時候,我們在花前癡了呆了。很多時候,我們不發(fā)一言走在春風(fēng)里。風(fēng)吹二三枝,其中一枝,一定是你。
32、對事物的認真,即是對眾生的負責(zé)。
33、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xué)學(xué)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xué)學(xué)怎樣包容他才是。
3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35、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為微細難湊處。
36、小慈但心念與眾生樂,實無樂事;小悲名觀眾生種種身苦,憐憫而已不能令脫。大慈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憫民眾生苦,亦能令脫苦。
37、我的不悔,與你無關(guān),那是我一個人的不悔,就像秋天的凋零的葉,是從我自己的樹上落下來的,我的心疼,只有自己知道。
38、息念忘慮,佛自現(xiàn)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