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65條
非染非不染,非凈非不凈,心性本凈故,由客塵所染。(古印度)彌勒《辨中邊論》卷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佛語的語錄65條,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1、有智慧的人,人幫人,幫來幫去幫自己,互相成就了彼此。愚癡的人,人比人,比來比去氣不順,心生嫉妒恨。看似聰明實則愚癡的人,人整人,整來整去整自己,害人又害已。漫漫人生路,積極付出和奉獻才能有美好的回報,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學會取長補短,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2、人可以欺騙世界,但人永遠不能欺騙自己?赡苋硕际沁@樣,你越是想證明自己的時候就越會失去自我。所以,坦坦蕩蕩地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人,就是夠了。
3、有緣千里來相會,這一場人世的相逢,至少得攢五百年的回眸,是良緣是惡會,且了了這一場已來的輪回,千秋萬歲寂寞事,不敵眼前一枯榮,過去的讓它盡快過去,未來的不忐忑未來,不放任所有的當下,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懂得珍惜的人是幸福的,常常感念生活的好,命運才能真的好,愿意寬恕別人的失誤,就是自己最好的修慧積福,這一回的花開人間,只需明了:惜緣,惜時,還有惜福。
4、識人識己識進退,知福惜福多培福。忙沒關(guān)系,不煩就好。放不下自己是不智慧,放不下別人是不慈悲。以關(guān)懷替代責備,以鼓勵替代輔導,以商量替代命令。清楚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的欲望。私事用情,公事用理。心不隨境,是禪定,心不離境,是智慧。
5、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導之以正。
6、勿以惡加人,但當自治心。《佛說華手經(jīng)》卷六
7、既有彌陀,何必自苦自惱?彌陀都接受我們了,我們何苦自己不接受自己呢?彌陀都說"你這樣念佛就可以了",我們?yōu)槭裁催說不可以呢?
8、禪是一種內(nèi)在學習、凈化自己的過程。從冥思、靜坐開始,到心靈的開、悟,禪不只帶來身心的健康、喜悅的態(tài)度,更從中看出生命的意義。通過這項心的效能訓練,我們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率。
9、日月照諸花,無有恩報想,如來無可取,不求報亦然!段氖鈳熇麊柦(jīng)》卷下
10、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11、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12、知錯能改近乎勇。大丈夫行事,理當要有這種氣魄。
13、閑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14、一切煩惱若不堅著,我說無犯。
15、再富再紅再成功也要面對生死無常的事實。在無常的規(guī)律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在緣起性空的真理上,更是平等。這就好比在花園里的花朵,再漂亮,再芳香,最后還是在花園里干枯;大海上的巨浪再高大,再磅礴,最后也還是在海中消失一般。人身難得,猶如曇花。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16、外在的修煉不能使人超脫,真正的感悟來自心靈的體驗。
17、這八苦分為了三個等級:第一種是"苦苦",即普通的苦,例如有所求而終不得,忍不了卻不能躲,情人天各一方而冤家卻偏偏路窄;第二種是"壞苦",是苦于變化而不能滿足,尤其指快樂的短暫與快樂的變質(zhì),快樂的終點總是通向痛苦,樂而受苦,無法改變;第三種是"行苦",世間一切無常而人卻偏偏追求永恒,緣起緣滅而欲望不熄,美麗總是如一現(xiàn)的曇花,這樣的規(guī)律與行相悖,人就朝著已經(jīng)偏離的方向越走越遠,苦苦掙扎不得解脫。
18、一個人的胸懷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夠贏得多少人。自古有成天下之 志者必有容天下之量,而后能成天下之功。宏大的器量,寬闊的胸襟,對 一個人的事業(yè)成敗至關(guān)重要。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人、學佛人,在現(xiàn)實 生活中要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做一個仁慈寬恕的人。
19、如果你希望心想事成,希望能量充沛,做任何事都事半功倍,首先必須凈化你的氣場,減少負面的能量磁場。一般來說,正面的磁場能量,它一定是純凈、明媚、芬芳、明亮的,并閃爍著祥和美麗的光環(huán),這種光環(huán)看不見,卻一直圍繞在你周圍,就像一頂華蓋或斗篷。此時,和你有類似頻率能量的人便被你感召,自然地圍繞著你。而當你是純凈而充滿光澤的,佛陀、仙界及更多靈性的物質(zhì)便會被你吸引,為你保駕護航。
20、禪宗雖不立文字,但并非漠視經(jīng)典。
21、施恩而不求回報的可貴之處在于無私,如果每一個施恩者都有這種思 想境界,見人有難,慷慨解囊;遇人罹難,施出援手;事后不管受助者有 沒有回報之舉動,都能夠心安理得,無怨無悔。久之,便能夠廣積眾德, 受益無窮。
22、人活一世,誰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我們在付出的同時,也收獲著一 份助人后的快樂。人與人之間互贈"玫瑰",為大家的生活都平添了諸多 快樂。這時,我們與其說是手留余香,倒不如說是"心有余樂"。
23、貧者因物質(zhì)匱乏而苦,富者則因心靈空虛而苦。貧者千方百計地追求物質(zhì),所以極其煩惱;富者則擔心失去已擁有,而無法輕安自在。
24、心若有禪,處處皆禪,心若有佛,時時見佛。禪由心生,佛在心中。參禪,是人生清明的一開始;信佛,是生命由小愛到大愛的升華。禪機源于萬象之中,要用心去領(lǐng)悟;佛性寓于萬物當中,要用心去參透。坐亦禪,行亦禪,禪意人生,般若自在。
25、該是內(nèi)在的。有時候,如果對方需要的話,一定要生氣!要吃醋!把人生當作游戲,扮演你應該扮演的角色。因為一旦你決定要跟一個女人或一個男人生活在一起,你就有某種責任要履行。有時候你也必須裝作生氣,裝作吃醋,那是她的需要同時也是你的責任!
26、勇氣:無論前方是懸崖還是坎坷,水都毫無猶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與大海。人也應該具備勇氣,在人生的路途上無論遇到挫折還是逆緣,都應該毅然決然地面對、挑戰(zhàn)、接受以及轉(zhuǎn)化,最終就像流水融人大海一般,一切的逆緣和障礙轉(zhuǎn)化為順緣,并戰(zhàn)勝一切。
27、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fā)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人佛性戒中。
28、文字、語言、概念都不能說明禪的究竟真理。
29、人還是喜歡戴高帽子的多一些,可以不屑為他人戴高帽,但也別輕易摘人家的高帽。
30、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愿生安樂剎。
31、糊涂,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
32、最終我卻沒有遇見海盜,更沒有做成海盜。
33、這世上男女間的相生相克,也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
34、一個人面對這紛紛擾擾的世界,是爽朗,不是矜持,是善意,不是懷疑,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不可以是拒絕,用一種向上的信念去啟迪生活中的希望,讓一個人的心地復蘇、生機,這才是禪的意義。
35、為善福隨,履惡禍追,響之應聲,善惡如音。非天龍鬼神所為,非先靈所為,造之者心,成身口矣。
36、既然十法界不離一心,則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參禪、念佛、誦經(jīng)、禮拜、早晚殿堂,一切細行,都是修心。
37、每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都可能魅力四射,也可能黯然失色,愛美,首先要養(yǎng)護好自己的心。很顯然,將心情交給境遇,任由情緒支配,人必然時美時丑,有時可愛,有時可厭,難以保持一個穩(wěn)定而美好的形象。只有萬緣放下,心系當下,"于現(xiàn)前而活",才能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也能使自我形象保持在最自然、最健康漂亮的'狀態(tài)。
38、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独銍澜(jīng)》卷八
39、北宗禪與南宗禪兩者的重要差別是:前者坐禪靜思,長期修心,后者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二者卻也殊途同歸,都尋求"清靜"。庸人只道無聲即是"靜",卻不知讓"心靜"才是真正的清靜。
40、縱觀古今中外,凡是有很大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懂得人情世故?哪一 個不懂得眾人劃槳開大船的道理?哪個人的周圍沒有"貴人"幫忙?所以 說:"施恩于人就等于把恩惠存進了銀行,急需時再取出來。"
41、有人說人生猶如三道茶:其一,苦若生命;其二,甜似愛情;其三,淡如清風。人都是哭著來到世間的,大概是知道自己即將開始其苦痛的一生吧?可是生命的苦豈能一哭而化解?開創(chuàng)生命的道路是快樂的,又是痛苦的,這就是所謂的頭一道茶吧。隨著時間洪流的沖刷,人慢慢地強大起來,找到了自認為的幸福,其甜蜜好似這第二道茶的芳香。在歲月的淘沙中,人又被其無情的衰老了,不過這一路走來得到了許多人生經(jīng)驗,智慧的人是清淡的寧靜的,于是這第三道茶也泡出味道來了!人生多么像一道茶啊,有苦,有甜,最后又淡如清風伴明月了。
42、年輕時看遠,中年時看透,年老時看淡。看遠:看遠才能攬物于胸,只看眼前美景,難見山外之山?赐福禾煜挛跷,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吹嚎吹皇遣磺筮M取,不是無所作為,更不是沒有追求,而是平和與寧靜,坦然和安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離塵囂遠一點,離自然近一點,淡泊就在其中。
43、無論念佛的圣號,還是菩薩的圣號,真正的"功德"都是指我們內(nèi)心的悲智成長。猶如不管跟隨這個老師還是那個老師學習,其目的都是幫助我們自己的成長。
44、大氣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認認真真干好手頭的事情,不為名利而爭斗,不為錢財而糾結(jié)。大氣之人能讓自己的世界海闊天空,即便一時失意,終得大器晚成。該來的終究會來,該走的也一定會離開。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緣成熟了,果報便產(chǎn)生了,無法阻擋。
45、"時間無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還是一個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擱、稍一猶豫,它立馬幫你決定故事的結(jié)局。它會把你欠下的對不起,變成還不起;又會把很多對不起,變成來不及。"
46、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
47、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nèi)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48、應修十種廣大行愿。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yǎng),四者懺悔業(yè)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zhuǎn)法lun,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一一佛所,皆現(xiàn)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及微塵數(shù)佛。
49、當您快樂時,您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您痛苦時,您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0、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悟的人,拜佛絕非迷信。拜佛就是以佛為導師,學佛的為人處世,積德修福,做一個慈悲與智慧的人,一個身心清凈、健康的人,一個有益于社會、國家、眾生的人,一個無我利他的至善之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51、陽光的一面給世界,自己的生命也會被照亮。
52、碰到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心向內(nèi)來用功,告訴自己用平靜的心態(tài)接納它。同時,還要對外在事物的無常變化有正確的認識。
53、如果說光陰分為黑暗和光明,那么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顆找尋快樂的心穿行在黑暗與光明交錯的時光隧道。
54、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凈土。念佛貴于心口不異,念念不間,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極樂……
55、前罪既不滅,后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56、寬容既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懷感恩情,心中自安樂;看透釋然,自在心安;隨緣而行,隨遇而安。
57、慈愛是積抵子,亦是積福根苗,試看哪有不慈愛的圣賢;容忍是無量福德,亦是無量福田,試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58、博聞者,不知隨文入觀,惟圖強記名言也。愛道者,不知道本即心,妄于心外取道也。
59、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沒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栋儆鹘(jīng)》
60、不要回憶過去,不要迎接未來,也不要執(zhí)著現(xiàn)在。
61、有些人是用來成長的,有些人是用來刻骨銘心的,有些人是用來懷念的,有些人是用來忘記的。對于光陰中的種種,要退卻、忍讓、自持、慈悲。懂得小喜可觀。才會與時間作戰(zhàn)時反敗為勝,那些屬于你的幸福、飽滿、氣息會不請自來,姍姍翩然。
62、都有一份孤獨,再繁華的熱鬧,有一顆冷心觀紅塵,但唯獨他,一眼洞穿你的清寂你的涼,一眼明白這世間所有的繁華,不過是你和他身邊的過眼云煙。他會在眾人之間一眼看到你,然后讀懂你,明白你,不似愛情,勝似愛情。一生,只想為你沉淪,獨守一份暖,你的天涯就是我的執(zhí)念,將思念結(jié)成一枚枚透明的繭兒,懸掛于花園里枯澀的洋玫瑰的枝椏上,待來年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一只只藍蝶兒會破繭而出,翩躚在你經(jīng)過的每一個路口,等你伸出手掌的剎那,落盡一季的風月,若你懂得,請你輕輕收藏。
63、鏡明而影像千差,心凈而神通萬應。
64、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名自在人。 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后際無來。
65、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貪著。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65條】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合集36句04-09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摘錄30句04-02
經(jīng)典友誼的語錄11-10
經(jīng)典的生活語錄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