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1
人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資格為人師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響學生。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者;在學校,教師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衣著打扮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像那些打罵、侮辱學生的老師,自己為師不尊,又怎能教育好學生呢?
面對今天對老師有那么重怨恨的學生,老師的教育就顯得多么瘡白無力。人人都知道,只有喜歡,才會主動去追求。學生只有喜歡老師,老師的教育才會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具備像陶先生那樣的胸襟和氣魄,學習他給我們留下的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高尚人格,才能經得起學生和家長的考驗,成為一個受社會歡迎的好教師。教育與師德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有什么樣的師德,就有什么樣的教育。什么樣的老師才會教出什么樣的學生。
想想我們的學生,聽聽他們的心聲,不僅自問,學生現在生活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呢?這是我們教師要努力觀察、用心思考、永久探索的問題……
讓我們用語言來播種、用粉筆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努力做一個受學生喜愛、家長歡迎、社會尊重的好教師吧,讓我們的學生生活在鼓勵、表揚聲中,在真誠、友愛的環(huán)境中不斷被老師、家長、同學認可;讓學生在充滿愛的課堂中,看到一個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感受教師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精神境界吧。
三尺講臺,日復一日,似乎平淡,又很平凡,然而崇高的師德風范正是在這平凡的崗位中體現出來。讓我們每個教師站穩(wěn)這三尺講壇,用今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生命雖短促,但只有美德能將它傳承到遙遠的后世。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2
當前的學校教育存在許許多多誤區(qū),主管部門、家長和社會對學校的評價都是一樣:唯分數論學生,唯分數論教師,唯分數論學校等等,大家都在感嘆教育難辦,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大家都不照著去做!我一直在思考,當前的學校教育究竟是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呢?還是扼殺人才的機械運動?靜下心來讀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原來老先生上個世紀就已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啦!他認為,教育的本質有三個,即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可見,"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義: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看了這個理論后,我深有感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識的源泉。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幼兒好好地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從而獲得可貴的直接經驗。在園,要讓幼兒多操作、多探索,多發(fā)現,不要抹殺任何一個可以讓孩子學習的機會。同時還要鼓勵幼兒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去體驗生活。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3
人在小學階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師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兒童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不僅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yè)精神。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多給學生關照和溫暖。對學習好的學生熱心引導,對學習差的學生及調皮的學生也是從愛開始,進行指導幫助,不歧視、不訓斥、不諷刺挖苦。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使學生們感受時代的脈搏,培育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感。???在教學操作上,我們必須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陶行知的教學思想,“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薄跋壬痰姆ㄗ颖仨毟鶕䦟W生學的法子!卑褜W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探索“引導學生學”的方法,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學做合一”的過程。,教學固然要發(fā)揮教師積極指導的作用,但決定教學效果的主要還在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學生愿意學、認真學、樂意學,才算是教學效果好???今后,我會以陶行知先生為楷模,學習他高尚的人格品質,求真求實求創(chuàng)造的教育理念,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真人”,并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4
陶先生的“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等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天看來,仍然熠熠生輝。我尤其贊同的是陶先生關于“關愛學生”的教育思想。
每一位老師都想做一名充滿愛心的好老師,我也不例外。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也在努力踐行著教育家們有關愛的教育的理念。但有時,面對著這群狀況百出的孩子,不得不感嘆一句:“孩子們,想說愛你真的很不容易”
上課鈴響了,教室里仍然鬧哄哄的一片。瞧瞧,這邊幾個男孩子的彈球還沒有決出勝負,還在商量著下一堂課再戰(zhàn);那邊還有幾個頭靠著頭,研究著手里的卡,誰更厲害;還有幾個愛美的女孩子,正在比劃著頭上的發(fā)卡。
在學生作業(yè)本上,醒目地出現了你強調了不知道多少遍不能寫錯的字,不能做錯的題。
剛剛講過要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一會兒功夫,教室里就出現了網亂扔的廢紙。
每天,只要你出現在教室里,不停有學生來向你告狀。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跑過來說一說,讓你幫他評評理。
一天的工作下來,有時會覺得很累,很煩。受自己的心情的影響,想給孩子一個笑臉,想溫柔地對孩子說上幾句,有時都覺得很難。
這一切,是不是說明了我的愛心缺失了呢?我不敢想象,假如我沒有了愛孩子的心情,還怎樣去完成我的教育工作。
在一次的政治學習時,沙校長說的一席話,讓我有所感悟,他說:“我們有的老師,總是將自己放到與學生相同的高度,喜歡與學生較勁。學生犯了一點錯誤,總喜歡揪住不放,搞得學生不自在,自己也痛苦,那不是自己在懲罰自己嗎?”
其實,更準確地說,是我將學生提高到與我一樣的高度,一切以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行為。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下課的十分鐘哪能滿足孩子的玩耍的欲望,打了上課鈴再說上幾句又算得了什么呢?每一次開會、學習,校長不也得提醒了幾次,會議室里才能安靜下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學生又怎能做好呢?
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就是在不斷犯錯,不斷改正錯誤。不出現一點錯誤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明白了這一點,還需要對孩子的錯誤大驚小怪嗎?
學生不斷來向你告狀,那說明他信任你,想跟你來交流他的想法,其實,你不需要給他多明確的答復,只要能跟他說說話,孩子就覺得很滿足了。
只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孩子們,老師想說:其實愛你們真的很容易。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5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chuàng)設鄉(xiāng)村幼稚園宣言書》一文中指出:“自從蒙臺梭利畢生研究幼兒教育以來,世人漸漸地覺得幼稚園之效力;自從小學注意比較家庭送來與幼稚園升來的學生性質,世人乃漸漸地覺得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不可不趁早給它建立得穩(wěn)。兒童學者告訴我們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習慣,傾向,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換句話說,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培養(yǎng)得好,以后只需順著他繼長增高的培養(yǎng)上去,自然成為社會優(yōu)良的分子;倘使培養(yǎng)得不好,那么,習慣成了不易改,傾向定了不易移,態(tài)度決了不易變。這些兒童升到學校里來,教師需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糾正他們已成的壞習慣,壞傾向,壞態(tài)度!睆倪@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教育在人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陶行知先生根據我國的國情,提出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認為:“要先能做到‘社會即學!,然后才能講‘學校即社會’;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講到‘教育即生活’。幼兒教師要樹立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滲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在生活中向幼兒滲透感恩他人的習慣,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講文明、有禮貌的習慣。幼兒園小班幼兒大多在三歲左右,幼兒入園的第一個星期我們就教育他們怎樣說“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用語。早晨小朋友吃早餐、中午小朋友吃午飯時,我們都教小朋友說“謝謝老師!”讓小朋友在享用別人的勞動時學會感恩他人,到中班、大班時,我們就嘗試著讓孩子自己輪流分飯、分菜,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能力。幼兒園游戲很多,但在游戲中我們始終滲透文明禮貌的概念,讓幼兒從小在心靈里就播種文明禮儀的種子。
第二,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做人,培養(yǎng)幼兒獨立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在《學做一個人》一文中指出:“做一個整個的人,有三種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體——身體好,我們可以在物質的環(huán)境里站個穩(wěn)固。(二)要有獨立的思想——要能虛心,要思想透徹,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獨立的職業(yè)!痹趦焊琛⒐适轮信囵B(yǎng)幼兒獨立精神。剛剛開學,大多幼兒不愿意上學,出現厭學情緒。我們就給他們耐心講故事、教兒歌、做游戲吸引他們。我們幼兒園從小班到中班、大班,始終把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精神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例如小班學生,在上幼兒園的第一個星期,我們就教兒歌:“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也不哭,也不鬧,叫聲老師好”。幼兒園小朋友在歌唱中就會萌發(fā)獨立意識,中班、大班的小朋友,我們就講故事,寓教于樂,我們認為只有從小就具有獨立精神的人,長大后才會有出息。
第三,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精神。
在幼兒教育中避免死記硬背,著重培養(yǎng)幼兒的思辨能力。在幼兒教育中,讓幼兒大膽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表揚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小朋友。
陶行知先生在《創(chuàng)造宣言》一文中指出:“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怎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精神呢?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時間,解放兒童的時間,解放兒童的空間。要多多鼓勵小朋友,愛的教育是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6
一、具有神圣的、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獻給了中國的教育改革,“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先生一生的寫照。陶先生為了“要使全中國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脫下西裝革履,拋棄極其優(yōu)越的大學教授的職業(yè),穿上布衣草鞋,奔赴鄉(xiāng)村,深入基層為中國最底層的勞動人民從事著他最神圣的教育事業(yè)。他的奉獻精神為現在我們教師投身教育事業(yè)提供了一種巨大的精神動力,激勵著一代代熱血青年為實現陶先生的未竟目標而不斷奮斗。
愛就意味著奉獻。從古到今,教育在人們眼中都是充滿無私奉獻精神的神圣職業(yè)。從物質財富上看,教師是清貧的,但在精神上,他們卻是富有的。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和為祖國教育事業(yè)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是不能擔當培養(yǎng)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造就人才的重任的。在知識大爆發(fā)的時代里,我們尤其要向陶行知先生學習,以一種奉獻的精神提升自身的職業(yè)道德。
二、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真人”是陶行知先生最根本的育人目標,他告訴我們:“真”比一切都重要。真人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體系中,指自立立人、求真實干、忘我為公、一心向農,為民服務,為民謀福利的有用之人。
陶先生用一個“真”字廓清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教育中存在虛假偽善的塵垢,陶行知先生指明了現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屬性。我們作為現代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應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話,指導學生求真知,學真本領,養(yǎng)真道德,說真話,識真才,辦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書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學做真人,必須從教師自身做起,教師要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
三、“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創(chuàng)立了珍貴的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中心。陶行知認為,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fā)揮作用。“社會即學!眮碓从诙磐摹皩W校即社會”,是在對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礎上得出的。陶行知認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保逃牟牧,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多起來。“社會即學!笔桥c“生活即教育”緊密相聯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義的不同說明,也是它的邏輯延伸與保證。因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會生活,所以“整個社會的運動,就是教育的范圍,不消談什么聯絡而它的血脈是自然相通的”。
“社會即學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對脫離生活、脫離人民大眾的“小眾教育”,主張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學校和社會的聯系,創(chuàng)辦人民所需要的學校,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社會為學生的更好的成長創(chuàng)造最好的社會氛圍。
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主張,這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敖虒W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彼說“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因此,“手腦雙揮”是陶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的精髓。他曾經說過:“人生兩塊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边@是他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的集中體現。
陶行知以開拓創(chuàng)新的勇氣,細心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投身于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創(chuàng)造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教學中,教師必須貫徹理論與實踐結合和學以致用的原則,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fā)引導,因材施教。他提出了“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及實踐是創(chuàng)造教育研究領域的瑰寶,對于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創(chuàng)立了“不要教死書”、“不要死讀書”的教育教學方法
陶行知認為舊社會的教育在教學方法上存在著許多弊端,其主要表現是教學領域中存在“重教太過”、“教學分離”等主觀主義痼疾。這種主觀主義的特征是教學過程被演化成簡單的告訴與被告訴的過程。教師只知道自己做自己的教授,不管學生能否接受,只知道反復地一味灌輸和強化作業(yè)。陶行知指出教學方法必須革新,用新的教學方法取代舊的教學方法。
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陶行知先生總結出一套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這套方法在當時是水平極高的教育教學理論,對近代教育教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是現代教育的奠基人。同樣,他的教育教學理論也適用于現代的教育教學。我們可以從中吸收、借鑒其教育教學思想的精華,用于現在教育教學當中。
陶行知曾經說:“不要教死書”,“不要讀死書”,提倡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他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的責任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學校必須給學生注入生活的動力、活力,使他們能夠單獨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會!
他認為:“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在教育教學當中,陶行知非常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要充分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結合起來,才能做到教和學統(tǒng)一,成為一體。實現教學。他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地學習,有主動的追求,要求教師使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他說:“學生的生活,學習,倘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yǎng),使它貫穿于全部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讓我們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指導,學習陶先生的偉大精神,總結并借鑒他的教育理論,為深入開展課程改革、有效推進素質教育而努力!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7
從教二十多年,主要精力就放在學科教學上,前面幾年主要是學科知識占據了關注的絕大部分,后面幾年對教學方法思考的較多。對教育學理論,除了布魯姆的目標教學,魏書生的班級管理,真正認真讀過的書還不多。今年寒假,單位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本《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材料》,于是便認真讀了陶行知先生的幾篇教育論文:
一、傳統(tǒng)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么區(qū)別?
二、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
三、讀書與用書。
四、活的教育。
五、教學做合一。
六、教育的新生。
七、生活即教育。
在讀每一篇論文的過程中也寫了一些自己的感想,讀完之后,回過頭來在梳理一下,又有新的認知,下面從兩個方面將以說明: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綜述:
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觀點。其根源在于生活教育與生俱來,是一種與人共始終的教育。在這樣一個觀念之下,教育成為一種終生教育,成為一種大眾教育,成為一種民主的、科學的教育。而在這種觀念之下,教育會更有生命力,更有效。
2、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貫徹方法。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別人的影響說是教。所以是怎么做便怎么學,怎么學便怎么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
3、勞力上勞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具體操作。陶行知先生的勞力上勞心是與孟子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徹底決裂,他明確指出心力都不老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是教人吃人的教育,而勞心上勞力,從其量也就是把工具當做了玩具而已,而勞力上勞心是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對我們當今教育的啟發(fā):
1、只有生活的教育才是面向全體的教育;生活是生命生生不息的活動,只要有生活就有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
2、只有生活的教育才是尊重個體差異的教育;生活是有差異的,工人有工人的生活,農民有農民的生活,打工者有打工者的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教育才是他們需要的教育。
3、只有生活的教育才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育;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只有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在學生的生活上進行教育才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4、只有生活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教育是為了生活,生活在不斷發(fā)展,只有立足于生活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才能是生活具有創(chuàng)造性。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8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著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學習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論著,讓我的收獲頗豐、感觸很深。
在陶先生的眾多教育思想中,給我感悟最多最深的首先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思想,和“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F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人類發(fā)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肩負著生產新知識,傳遞新知識的教師隊伍建設也將永無止境。為了可能被淘汰的危機,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作為教師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只是,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會“做人”。教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才是我們教育的核心。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币陨碜鲃t,“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來教育學生。
其次,是陶先生的的教育思想。陶先生說“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會學”、“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就“教學做”三者關系而言,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與學都以“做”這中心,“教學做合一”,做就是教,做就是學,教也就是教,教也就是學。就教育與生活的關系而言,“教學做”有一個共同的中心,那就是“事”,也就是“實際生活”,實際生活也就是日常生活,那么日常生活學是學,就是教,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學習。動手做對自己就是學,對他人就是教,手腦并用也就是教育。教育現象是普遍存在于社會生活實踐中的,教與學都是為了生活實踐的需要,教與學要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師實行“教學做合一”,教師拿做來教,才能算是真教。學生實行“教學做合一”,手腦并用,才能求得真知,生活創(chuàng)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敖虒W做合一”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自動、自學、自得的“治學”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手腦并用,能言善行。
還有陶先生“愛”的教育理論。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師愛(以及家長的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學生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教師不僅要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yè)精神。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多給學生關照和溫暖。對學習好的學生熱心引導,對學習差的學生及調皮的學生也是從愛開始,進行指導幫助,不歧視、不訓斥、不諷刺挖苦。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使學生們感受時代的脈搏,培育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chuàng)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注重“以人為本”,“教學做合一”,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真人”,并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9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弊鳛橐幻鈽s的人民教師,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還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創(chuàng)新的理念。通過閱讀《六位教育家》,學習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有關事跡,自己作為教師從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學到的東西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愛崗敬業(yè)
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yè),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要做“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的人。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苯處煹穆殬I(yè)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yè),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
二、要有愛心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qū)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在這點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加強師生情感,用愛心培養(yǎng)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愛學生,怎么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yōu)點,不夸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里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四、提高自身素質
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范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yǎng)出言行一致的人!敖處煹娜烁,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苯處熞獓酪月杉、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以自身之言行給學生以楷模之影響。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師生關系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塑造與被塑造的關系,要求學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講禮貌,談吐文雅;要求學生衣著樸素、大方,自己就要端莊、整潔;要求學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說到做到;要求學生說話誠實,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導之以行、以行正人。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育是萬古長青的事業(yè),教師的任務無尚光榮,因此,我將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開拓進取,努力工作。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10
這個寒假里,我走進了陶行知這位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在《陶行知教育思想》里體會他的教育思想、分享了更多他的教學故事。
陶行知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懷著“教育為公”“甘當駱駝”的精神,與勞苦大眾休戚與共,為人民教育事業(yè),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爭事業(yè)鞠躬盡瘁,奮斗終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勇于實踐,善于從中國的國情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撓“為中國教育尋覓曙光”,在教育理論及實踐經驗方面,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論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論。其要點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
在實際教學中,要堅持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育原則,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獲取知識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成長的主體。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因此處于主導地應,理應發(fā)揮主導作用。但這種主導作用必須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前提,否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發(fā)揮。陶行知提出的“教學生學”,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一對矛盾,在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下得到統(tǒng)一,正確地反映了教與學的關系。在當前情況下,教師要特別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的做法,而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改進教學方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鑰匙,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師只管“教”,是不可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去研讀、去思考、去學習。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11
第一境界:民主、平等
陶行知先生對腐朽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深惡痛絕,最反對看不起小孩子,反對不把小孩于當入;蚴前研『⒆涌醋魍嫖,再不然,就是把小孩子看作小大人,用對待大人的老古板的一套去要求小孩子。他認為:師生本無一定的高下,教學也無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師教授,學生學習;不曉得有的時候,教師倒從學生那里得到好多的教訓。
第二境界:和諧、合作
和諧、合作的師生關系,建立在民工、平等、親密,融洽的基礎之上。陶先生提倡“教員與學生關系密切”、“待學生如親子弟”。他說:“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他殷切地希望,我們加入到兒童隊伍里去成為一員,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誠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他還說:“學校是師生共同生活的處所。他們必須共甘苦。甘苦共嘗才能得到精神的溝通,感情的融洽。”陶先生多次強調,教師與學生要同商量、共合作。他在談教師的民主作風時說道:“自己要說話,也讓別人說話,自己要做事,也讓別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
陶行知先生不僅要求教師發(fā)現小孩,了解小孩,信仰小孩,解放小孩,而且要求教師“變成小孩”,他說,您若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跡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您立刻覺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兒大,一塊兒玩,一處兒做工,誰也不覺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第三境界:發(fā)展、創(chuàng)造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總是互相感比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人格要互相感化,習慣要互相鍛煉。他說:“人只曉得先生感化學生,鍛煉學生,而不知學生彼此感化鍛煉和感化鍛煉先生力量之大。先生與學生相處,不知不覺的,精神要年輕幾歲,這是先生受學生的感化。學生質疑問難,先生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學生的鍛煉!
陶行知先生1921年就提出辦“活的教育”,千萬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學生,千萬不要想把學生拉得一樣平,更不能人為地定什么“差生”。要承認基礎,承認差別,要發(fā)揮學生的強勢智能,讓他們個個有發(fā)展,人人能成才。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12
(一)生活教育論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個基本觀點: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觀點,有三層含義:
(1)教育與人類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認為,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人類的生活,也就有了人類的教育。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生活是不斷前進的,教育也要不斷進步。他認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
(2)生活與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認為,“過什么樣的生活就受什么樣的教育:過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過科學的生活便受科學的教育;過勞動的生活便受勞動的教育;過藝術的生活便受藝術的教育;過社會革命生活便受社會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過生活是沒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為生活需要而辦教育,教育與生活是分不開的”。
(3)教育具有終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苯逃c個人生活共始終,也就是說,人要活到老學到老。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說的“教育”,不僅指學校教育,而是包括學校教育在內的整個社會生活的廣義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說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說教育與生活經歷同一過程,教育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教育。
2、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伴隨“生活即教育”而來。陶行知“社會即學!钡幕居^點:學校要與社會統(tǒng)一,把社會辦成一個大學校,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內的大教育體系。這種學校以青天為頂,大地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學生、都是同學。他說:“整個的生活,整個的教育,都統(tǒng)一在整個社會之中!啊暗教幨巧睿吹教幨墙逃;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
在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學校即社會”翻了半個筋斗,提出“社會即學!,因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生學習的東西太少,而且與社會生活是脫離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潑的小鳥從天空抓來關在籠子一樣,把社會生活搬進學校,學校的空間并沒有擴大!吧鐣磳W!本痛蟠蟮卦黾恿私逃乃夭、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和場所,學生可以獲得更多有用的知識。因為凡是生活的場所,都是教育的場所,跨出校門,走向社會,把工廠、農村、店鋪、廟宇、監(jiān)牢都視為學校,成為課堂。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校”的目的是擴大教育的范圍和內容,使廣大勞動群眾的子女能夠接受適合他們生活的教育。陶行知主張“社會即學!,另一個目的是想改變學校教育只為有權有勢階級服務的現狀,以此推動大眾的普及教育。
3、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用陶行知的話來說,“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個方面,而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情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有如下含義:教學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與學的中心。教學做三者是密切相關的,但是都統(tǒng)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學的中心,教者學者都要在“做”的實踐中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他以種田為例,種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學,在田里教。教師拿做來教才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才是實學。他特別強調“做”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作用!敖虒W做合一”的主張,強調了實踐是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助于培養(yǎng)年青一代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陶行知過于強調生活教育的價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國教育、中國社會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為一體,從而降低學校教育的特殊作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與我們正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對于我們今天的新課程改革具有借鑒意義。
(二)創(chuàng)造教育的方法――“六大解放”
在創(chuàng)立生活教育理論過程中,陶行知又提出了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他的“六大解放”觀點對我們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解放兒童的雙眼
解放兒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兒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鏡,使眼睛能看事實”,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兒童脫離社會實際生活的做法,應培養(yǎng)兒童對自然和社會進行觀察和分析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兒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鍛煉。
2.解放兒童的大腦
解放兒童的大腦就是把兒童的頭腦從固有的迷信、成見、曲解、幻想中解放出來,讓兒童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
3.解放兒童的雙手
解放兒童的雙手,給孩子以動手的機會,讓兒童自己動手操作,使他們在手腦并用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為此,必須打破封建教育不讓兒童動手、摧殘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舊傳統(tǒng)。
4.解放兒童的嘴
解放兒童的嘴,是要讓兒童言論自由,要讓他們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允許他們對事情有疑問。疑問是人類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起點。兒童只有有了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問》一詩中寫道:“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人工勝天工,只有每事問。”
5.解放兒童的空間
解放兒童的空間,就是給兒童提供廣闊的創(chuàng)造舞臺,為他們進行創(chuàng)造活動打下基礎。為此,必須反對鳥籠式的學校,反對導致兒童營養(yǎng)缺乏的教科書,要讓小孩子“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會中之士、農、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對宇宙發(fā)問,與萬物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學習”,只有“解放了兒童的空聞,才能搜集豐富的資料,擴大認識的眼界,以發(fā)揮其內在之創(chuàng)造力”。
6.解放兒童的時間
一般的學校把兒童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各種考試使得兒童沒有時間去接觸自然和社會,結果就使得兒童失去學習人生的機會,形成無意創(chuàng)造的傾向,到成人時,即使有時問,也不知道怎樣去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因此,“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首先要為兒童爭取時間之解放,時間的解放,可以使兒童有時間從容地消化、思考所學知識,去接受自然和社會的
寶貴知識,積極去創(chuàng)造”。
(三)師德思想
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實踐,樹立起高尚師德的典范,而且對師德也很有研究。
1.教師對教育事業(yè)要有赤誠之心
首先,教師要有奉獻精神。教師要把教育事業(yè)看成一件大事來做,要認定教育是大有可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yè),有為教育事業(yè)獻身的精神。他曾經賦詩來表達這種精神:“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其次,教師要有樂業(yè)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業(yè),有大快樂,那無論是做小學教員,做中學教員或做大學教員,都是一樣的!彪m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學生天天長大,由沒有知識變?yōu)橛兄R,像一顆種子萌芽而生葉,開花而結果,這里有極大的快樂。
第三,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無論什么樣的孩子,教師都要同樣負責,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2.教師要熱愛學生,愛滿天下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師德規(guī)范。“師愛”是陶行知師德思想的核心。熱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無論家庭地位高低、財富多寡、相貌丑俊,都一樣看待,不可偏愛,不抱成見,不徇私情。
熱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在這一點上,陶行知為我們樹立了典范。在辦學實踐中,陶行知十分注意尊重學生意見。比如,曉莊師范停辦,教師不能回校任職,學生便自動組織“兒童自治學!。對此,陶行知異常高興并寫詩恭賀:“有個學校真奇怪,大孩自動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學如在!弊灾螌W校的學生認為這首詩中的“大“字需要改動,陶行知先生認為言之有理,馬上改為“小孩自動教小孩”。
熱愛學生就要對學生嚴格要求。他要求教師不僅上課對學生負責,課余時間也要嚴格要求學生,以免他們在閑暇時間做錯事。對已經犯錯誤的學生,陶行知主張要用愛心去感召他們,讓學生勇于改正錯誤。
陶行知強調熱愛學生要用真心、真情,因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3.教師要友愛同事,團結合作
“通力合作”“同心協(xié)力”是陶行知反復倡導的團結協(xié)作的師德規(guī)范。在l941年擬定的《育才創(chuàng)造年計劃大綱》里,陶行知明確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為一項重要的師德規(guī)范。
陶行知堅決反對教師之間的“知識封鎖”,將教師‘‘不能放棄爭斗’’而不能‘‘謀充分之合作”視為“最可恥的行為“,他真誠希望在教師間創(chuàng)造出“精誠團結”“同心協(xié)力”的境界。
4.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陶行知師德思想的重要內容。陶行知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強調“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經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真教師才能培養(yǎng)真人才”。陶行知從培養(yǎng)人才的高度,將‘‘教人做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將塑造能服務于大眾的“真人”作為教育培養(yǎng)目標,將“真教師“作為教師學習的楷模。
教師怎樣才能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陶行知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yǎng)到為人師表的地步”,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自己應能做到。比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創(chuàng)造精神;要使學生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教師就應當有高尚的師德,時時躬身實踐,處處嚴于律己,給學生做出表率。
其次,教師要有民主作風,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以身作則,必須發(fā)揚民主作風,在師生之間形成民主平等關系,共同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體現在教師要與學生“共學、共事、共修養(yǎng)”。用這種方法就能漸漸地培養(yǎng)。心心相印的師生關系。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13
周六,我們第一幼兒園迎來了一位貴客,她就是中國陶研會理事,特邀研究員,江蘇省陶研會原副會長,南京曉莊學院,陶行知紀念館原館長湯翠英教授,她為我們進行了2個小時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報告會》。我一直很認真的聽完了湯教授對陶老前輩的生平以及教育理論的介紹和推介,可以說是深有體會了,對陶行知先生所說的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觀、人生觀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感悟。
我們學習陶行知,到底要學他什么呢?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一種奉獻精神;一種服務于大眾的精神。他的奉獻精神是我們當代教師巨大的精神動力。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工作的很多方面必須依靠師德來完成,一位教師如果沒有一點奉獻精神,是永遠不能成為了一個一流的教師的。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又道破了教育價值觀和道德觀。一個“真”字廓清了幾年來中國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虛假偽善的塵垢,指明了現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屬性。教師作為現代進步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應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話,教學生求真知,學真本領,養(yǎng)真道德,說真話,識真才,辦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書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學做真人,還須從教師的求真做起。
在陶先生偉大精神的鼓舞下,反思自己離陶先生的精神還有多遠?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我的天職就是教育好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然而,有時我的信念也會被世俗或傳統(tǒng)觀念所左右;有時我也會為自己的偷懶而尋找借口;有時我也會將個人利益放在重要的位子上……生活中有太多的事需要我正確處理,而引領我朝正確方向去的就是陶先生的思想與精神了。一個好的教師是應該像陶先生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先生的一生把自己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yè),為了教育,他舍棄了太多!叭f世師表”是對先生最好的褒獎。在與時俱進的今天,我只有牢記先生的教誨,本著教師的天職,才能無愧于先生。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14
默默從事教學多年來,一直以為“在其位,謀其職”就是把書教好,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教育學生作一個品行端正的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為人師表。教師素質重在師德,教師職業(yè)道德充分體現了教師特有的職業(yè)思想、職業(yè)情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視教師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的關鍵。教育是事業(yè),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yè)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還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作為一名教師是無尚光榮的,要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教師對人才的培養(yǎng)和文化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起著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yè)。忠誠教育事業(yè)是教師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的靈魂。高校是我國進行系統(tǒng)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yǎng)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任。教師是高校落實以德治國方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實現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生力軍。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和為祖國教育事業(yè)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是不能擔當培養(yǎng)人才、造就人才重任的。
在當代,教師只有從根本上掌握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較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師德修養(yǎng),樹立較強的事業(yè)心和社會責任感。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形勢和新任務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成為新世紀的優(yōu)秀教師,除了學識淵博、教學得法之外,還應有更高的追求,這就是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為己任。這是沒有功利目的的,而是完全出于對社會、對學生一生負責的責任感。能承擔如此重任,那么首先教師自己做人的層次要高,要做有德之人,有為之人。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15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們早已熟知的陶行知老先生的經典名言。在這個假期讀著《陶行知教育思想》,希望自己能更深入的學習他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理解“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教育思想理念。
“教育是什么?教人變!教人變好的是好教育。教人變壞的是壞教育。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不教人變、教人不變的不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對教育的觀點。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引導學生向著創(chuàng)造生活的方向前進。提出了育人的基本方針——迷、悟、愛。
迷:“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個字強調了我們的課堂應該是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的,讓學生在“迷”中學,從而由“迷”引出許許多多的“謎”。
悟:體現出了啟發(fā)式教育的真諦。教師應該思考在教學中如何去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悟”出知識,“悟”出真理。
愛:對學生的愛首先是尊重,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作為教師,我們要謹記:“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
這三個字可謂是濃縮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讀來細細品味,慢慢消化,就能深刻體會到陶行知求真的教育思想影響深遠。他用最簡單,最準確,最深刻的教育思想揭示了教育的本質和育人的規(guī)律,用簡明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教育思想內涵,讓人易學,易懂。
【陶行知思想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陶行知思想,轉化差生有感06-17
陶行知的名言06-21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08-17
陶行知的教學格言06-19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02-05
陶行知的名言名句01-27
陶行知教育名言06-21
關于陶行知的名言06-24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大全06-21
陶行知獎學生糖果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