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

時間:2022-11-29 13:24:56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jié)出具體的經(jīng)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

  在上周的星期天,我特別高興,因為作文學校要帶我們?nèi)⒂^圖書館和博物館,早上我一路小跑來到了作文學校。

  人都到齊了,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些注意事項后,就列隊出發(fā)了,開始了我們的參觀之旅。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圖書館門前,我們合影后,直接去了三樓——圖書閱覽室。這里的書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我挑了一本《宇宙的奧秘》,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讀著。大約過了10多分鐘,老師帶我們?nèi)ニ臉橇�,參觀了很多房間,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文獻室,那里有很多的圖畫、書法和剪紙。

  參觀完圖書館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只見博物館的建筑非常壯觀。進入到里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人騎著一匹馬的雕像。聽講解員說,這是一個人在送一封十萬火急的信,說完就讓我們看棚頂,這時我們都吃驚極了,怎么棚頂還有東西呢?這時講解員說這是信的內(nèi)容,都是非常漂亮的毛筆字。

  我們來到了二樓,這是近代的嫩江。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一個古城模型前說:“這是從前的.嫩江,名字叫‘墨爾根城’”我們在這個模型前仔細地觀察著。之后我們來到了一個觸摸屏前,這里都是一些關于清代的知識,我便試了試,我的天哪,我竟然一個也不知道。

  到了三樓,我看到了現(xiàn)代嫩江的模型。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我的學�!劢�,可是我卻連個影子也沒找到,老師讓我們走時,我還依依不舍地看了幾眼才走,下樓的時候我還在想著那個模型。

  這次參觀真的好開心,而且回味去窮。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2

  20xx年5月26日,我們集體參加了學院組織的青馬工程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活動,充分感受了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經(jīng)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博物館建筑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它將中國古典宮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色彩協(xié)調(diào),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同時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shù)殿堂。

  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線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闊,照明設備靈活多用,通風設施好,裝飾古樸典雅,給人凝重、舒暢、清新之感。整個陳列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辟為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序廳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順陵石獅復制品),襯以黃河巨幅彩照,引導觀眾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陜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歷史進程為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陜西地區(qū)古代社會文明發(fā)展狀況。該陳列展廳面積4600平方米,共三個展室,分為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選的20xx余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shù)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tǒng)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經(jīng)機、兵馬等,以及顯示秦漢奮發(fā)崛起精神的鋼建筑構(gòu)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陜西地區(qū)的古代歷史。由于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陜西地區(qū)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為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陜西地區(qū)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最高水平。

  專題展覽廳位于序廳西側(cè),陜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陜西歷代陶俑精華展是陜西歷史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陜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陜西歷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窖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煉的感覺。陜西歷代陶俑精華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為序,分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以神武鷹揚、氣勢古拙、神韻質(zhì)樸、儀態(tài)軒昂、典雅華美、灰色凝練、余光明媚為主題展示了陜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fā)展過程。

  其中展示了八大類,還有字畫、版本、經(jīng)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xiàn)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漫步在五個大的展覽廳中,可以感受到陜西洶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館的幾個小時中,我們一舉跨越了從公元前21世紀到現(xiàn)代社會。通過一件件的文物,我們無聲的與古人默默對話,感受著幾千年甚至數(shù)千年勞動技術(shù)結(jié)晶所帶來的沖擊。思想接受著歷史大浪的沖刷,歷史推著我們的好奇發(fā)笑。通過這次活動相信同學們對歷史文化也會有新的體驗和理解。

  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得穩(wěn)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勢愈發(fā)復雜的情況下,中國仍面臨著來自經(jīng)濟、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戰(zhàn),我們不能安于現(xiàn)狀,讓我們每一個參觀的同學懷著對中國璀璨文化歷史的感受和理解更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于學習和實踐,繼續(xù)革命前輩們奮斗終身的事業(yè),積極發(fā)揮現(xiàn)代大學生團員的特色,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3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是國家首批4A旅游景點,館內(nèi),從遠古社會到清代各種文物一應俱全,充分地反映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

  由于為了增強人們的愛國精神,博物館開展了免費參觀活動,領票窗口前排起了兩條長隊,每隊至少有300米長,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拿到票。爸爸說:“要不是今天天氣熱,排隊的人還要多一倍�!笨磥砣藗儏⒂^博物館的熱情的確很高。

  進了館,在進門處不遠是石器時代的一些石器和骨器,做工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固然有些粗糙,但看的出來非常實用。再往前,有年齡戰(zhàn)國時期的禮器、武器。各朝代的金銀珠寶首飾,彎弓利劍長矛,還有直徑一米多的大鼎……一直到清代的.青花瓷器。物品奇多,內(nèi)容豐富。

  今天我參觀了一趟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就仿佛從猿人時代出發(fā)一直走,走過歷史,到了現(xiàn)在,知道了各朝代的禮節(jié),懂得了一些千奇百怪的物品的用處……

  當時的人們,用自己聰明造就出了一個個創(chuàng)舉,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我們、新時代的我們,是不是應該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呢?所以我們要從現(xiàn)在做起,好好學習,為給世界作出貢獻打好厚實的基礎,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4

  今天,媽媽帶我去參觀普陀博物館,我們沿著那條石板路,只見兩邊的房子維修一新,不知不覺到了博物館,走到博物館的門口,里面的情景大不一樣,令我豁然開朗,眼前是一幢嶄新的中國仿古建筑,欄桿上精雕細刻,房子前的空曠地都是用石板鋪成�!捌胀硬┪镳^”五個大字用紅色漆寫在一塊牌匾上。我們首先參觀了普陀漁業(yè)史話。走進大廳,拐進右邊一個廂房,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段古木。聽說,這根古木有幾萬年的歷史,是從朱家尖沙灘地下挖出來的。我一轉(zhuǎn)身看到的'是幾十艘漁船模型,有大捕船,小木船……旁邊是一根鯨魚肋骨,我量了量,哇,比我的手臂還要長!真令我大開眼界。走進另一個廂房,里面是各種捕魚的道具,比如蟹籠,拖網(wǎng)等等,可以捕捉魚蝦蟹。一旁展示的是小木船到機帆船變遷的過程。原來,以前的漁民沒有錢,只能造一些小木船出海捕魚,一遇到風浪,就會翻船。而現(xiàn)在,漁港沒有過去的小木船,有的只是一艘艘鋼制的,木制的大漁船,抗風浪明顯增強了。

  參觀完“普陀漁業(yè)史話”,我們下樓參觀“漁都風情展”。在這里我知道沈家門漁港和挪威卑爾根漁港,秘魯?shù)目▉喍砀鄯Q為世界三大漁港,導游說;沈家門在清光緒年間開始發(fā)展,到了民國初期,漁業(yè)的發(fā)展已經(jīng)非常繁榮,解放后,漁民的生活上了新的臺階,家家有高檔電器,同時,漁業(yè)的發(fā)展給沈家門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全鎮(zhèn)28條舊街現(xiàn)在已成為水泥馬路。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5

  今天我來到了魯迅博物館,里面主要講解了魯迅先生的一生。而其中又有不少東西是值得去銘記和震撼的,那是一些我若不來過就無法體會到的東西。比如說剛剛來到這個偉大的地方,我卻只看到了外景的稍顯寒酸。但進去后,自己就會被里面的驚險所震撼。魯迅真的'是個偉大的人,他的一生都在救助他的國家。他在教書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他的學子被日本人抓獲,他總是會想辦法去營救,雖然很難以獲得成功,但這已經(jīng)足夠表現(xiàn)他的愛國!

  另外,在他的一生中也很難得會獲得富足,但他作為一名愛國人士,他總是忘掉他的艱苦,他總是可以為中國,為與他同在一片藍天下的人們送上一份精神食糧。雖然他積勞成疾,但他卻始終不忘創(chuàng)作,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他都不會忘記為他的朋友寫一部作品!雖然作品沒有寫完,但這足以說明魯迅先生"曲線救國"和他為此的付出!

  今天參觀了魯迅博物館,讓魯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重新生成,雖說以前也知道魯迅是一個偉大的人,但來到魯迅博物館,我的印象更加刻骨銘心!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6

  從xx年來北京上大學,到此刻有13年之多了。13年來,每一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于西長安街延長線白云路的西側(cè),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后,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于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透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于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tǒng)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shù)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shù)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chǎn)資源之博,藝術(shù)內(nèi)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yǎng)育著生活在那里的20xx萬人民百姓。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shù)色彩繽紛的故事。

  承載著朝廷權(quán)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征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zhàn)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jīng)歷和史實。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樸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忙,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xiàn)代人無比羨慕那完美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此刻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xiàn)代建筑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xiàn)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tǒng)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shù)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筑設計,到展區(qū)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禮貌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后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yōu)槭裁床荒芎煤脨巯Wo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就應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象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群眾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7

  今天,晴空萬里,天氣宜人,學校組織我們?nèi)v史博物館參觀,學習。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一起去歷史博物館游玩,我們打了一輛出租車,到了那里,我興奮無比,夢寐以求的地方我終于到來了。

  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多達375000件,儲藏量居全國第一位,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順著每個展館轉(zhuǎn)下來,從遠古時代的簡單石器,到1840年前社會生活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100多萬年,就如同翻開了古長安的活史書,仿佛又回到古時代,感受著歷史的滄桑巨變,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tài),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瑯滿目、精品薈萃。陜西歷史博物館分為二個展廳,集中展示了陜西古代文明孕育、產(chǎn)生、發(fā)展的過程及其對中華文明的奉獻。

  第一個展廳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猿揖別》,以距今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等先民遺存,再現(xiàn)了中華民族生機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第二部分是《鳳鳴岐山》,以陜西作為西周王都擁有的豐富遺跡、遺物,展示了中國早期國家的政治制度,經(jīng)濟形態(tài)尤其是倫理精神以及青銅鑄造技術(shù),第三部分是《東方帝國》,重點展示以兵馬俑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氣勢和鮮明的軍事特征,表現(xiàn)了秦帝國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積極進取一統(tǒng)河山的時代精神。

  第二個展廳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漢雄風》,以漢都長安、漢家陵闕和典型漢代文物,展示了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漢代繁榮的經(jīng)濟文化,對外開放與交往,彰顯其開放進取、開拓強盛的時代風貌。第二部分是《沖突融合》,以陜西豐富精美的農(nóng)業(yè)民族與草原民族文化遺存及宗教文物,表現(xiàn)了民族大融合、佛教東漸以及文化藝術(shù)的繁榮與特征。第三部分是《告別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為西部重鎮(zhèn)和西北區(qū)域中心的陜西,依然獨具魅力的文化創(chuàng)造和精神傳承。

  時間很快過去了,雖然這么匆匆一轉(zhuǎn),沒有來得及仔細欣賞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覺就像時空穿梭一樣,領略到了中華大地幾千年的發(fā)展變遷,游歷史博物館讓我們再次想起了身上肩負使命,我們要從歷史中總結(jié)教訓,展望美好的未來。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8

  今天,我參加黨的活動-----參觀魯迅博物館。我的心情很激動以至于久久不能平靜。

  靜靜地走進魯迅博物館的展覽廳,站立在先生的遺像面前,用心去體驗那個血與火的年代,去感受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和個人勇氣,看著用實物和圖片記述的魯迅戰(zhàn)斗的歷程:從紹興到南京,再到東京......到最后的逝世地上海,先生戰(zhàn)斗的足跡在我面前展現(xiàn)出來,我思潮起伏,心緒難平,不禁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所嘆服。

  在展廳里,魯迅博物館的講解員向我們講述了魯迅先生的生平,和魯迅先生生前的許許多多的事跡。魯迅——他偉大的精神和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魯迅筆耕一生,戰(zhàn)斗一生,始終為人民,為民族,為真理而戰(zhàn),他是一面鮮艷的戰(zhàn)斗旗幟,以獨特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了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吃人的本質(zhì)。揭露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的精神創(chuàng)傷。祥林嫂,華老栓,孔已己......,魯迅對民族與社會的清醒認識和批判,恰恰反映了對民族的關心和熱愛,"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深厚民族情結(jié)的最真切的寫照。

  魯迅先生給我們年輕的一代樹立了一個榜樣。他掏出燃燒的心,給人們帶路,給人們指引方向。先生在幾十年間用自己的燃燒的心給一代一代的年輕人指引人生的道路!甚至生活在現(xiàn)在這個繁華由高科技和網(wǎng)絡組成的現(xiàn)代化社會的我們也能感覺到魯迅先生的余熱和精神!在他的書中我很清楚地了解到,寫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開的。他寫的全是講真話的書。他一生探索真理,追求進步。他勇于解剖社會,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認錯誤,更不怕改正錯誤。他的每篇文章都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他的確是把心交給讀者的。人們說他的筆像刀一樣鋒利,但是他對年輕人卻懷著無限的好心。魯迅先生生前還經(jīng)常介紹青年作者的.稿件,拿出自己的稿費印刷年輕作家的作品。他長期生活在年輕人中間,同年輕人一起工作,一起戰(zhàn)斗,分清是非,分清敵友。先生愛護青年,但是從不遷就青年。先生始終愛憎分明,接觸到原則性的問題,他絕不妥協(xié)。這些難道就不值得我們年輕的一代學習和借鑒嗎?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地了解到魯迅先生生前也曾經(jīng)歷過許多困難,所有人的不理解,甚至污蔑和誹謗。但所有的困難,一切的一切也不會阻止他始終不停腳步地向著真理前進。

  這難道不是我們當今現(xiàn)代人應該學習和堅持的信念嗎?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這樣好的學習機會,去用心了解中國的歷史、中國的古人、中國的領袖,反思當代中國、當今社會、反思自己,因為只有很好地了解過去,才會更好的創(chuàng)造未來!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9

  徐州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60年,坐落在徐州市南風景秀麗的云龍山北麓,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進入大門,沿著一條長橋往前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陳列樓了。進入一樓,便來到了“徐淮初曦”展區(qū)�!靶旎闯蹶亍�,意思是“徐州地區(qū)的人類文明的曙光”,這里陳列著徐淮大地從新石器時代到秦朝三千年間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銅器。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兩把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劍了。雖然已經(jīng)過了幾千年,但是這兩把劍仍然保存完好,絲毫沒有銹蝕的痕跡。聽導游說,這兩把劍里含有合金的成分,這種制作工藝在當時是極為精湛的。我不由地佩服起當時的勞動人民,真不知道他們是用了怎樣的智慧才設計制作出如此精巧的東西。此外,這里展出的秦朝的“空心磚”也很有特色。人們常用“秦磚漢瓦”來泛指古代的文物,秦人燒磚也確實別有奇功。這塊秦朝的空心磚,作為建筑材料不僅堅固耐用,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順著樓梯走上二樓北廳,便來到了“天工漢玉”展廳。這里展出了徐州出土的玉器珍品130余件,代表我國已出土漢玉的最高水平。進入展廳后,我們便被靜靜地躺在櫥窗里的“金縷玉衣”所吸引。這件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衣長約175厘米,用金線串綴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玉片組成。這是目前國內(nèi)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數(shù)量最多、玉質(zhì)最好、制作工藝最精細的玉衣。雖已歷經(jīng)三千年風霜,這件玉衣仍然光鮮亮麗,絲毫看不出歲月留下的痕跡。玉衣上每一片玉片的制作工藝都非常精細,而且保存完整。玉片表面光潔度很高,打孔非常規(guī)范、整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鎮(zhèn)館之寶。

  博物館的三樓是“俑偶華采”展區(qū)。這里陳列著徐州出土的陶俑精品210余件,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漢俑樸拙凝重,北朝俑清秀端莊,隋唐俑豐滿雍容,展現(xiàn)了不同的時代特征和藝術(shù)風尚。在眾多的俑偶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西漢時期的陶舞俑。他們的身體隨著舞步呈現(xiàn)出s形,聽說這種舞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翹袖折腰舞”呢!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被吸引了呢?“百聞不如一見”,那就請你親自來看一看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0

  4月29日天空中細雨紛飛,無聲的滋潤著世間萬物。在這個特殊的天氣和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公司組織青年職工參觀了位于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中央大街西側(cè),大慶油田勘探園內(nèi),現(xiàn)名叫“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

  它的陳列面積是1480平方米,是一個普及石油知識,介紹大慶油田歷史和科研成果的展覽館,館內(nèi)分“大慶油田”、“油田地質(zhì)開采”、“科研成果”、“巖芯標本”4個陳列室,展品有2500余件,展出物品顯示了地下油層千變?nèi)f化的狀況。

  走進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猶似置身于一個地質(zhì)的世界,許多標本,各種化石,奇形怪狀,顏色各異,都是從地下數(shù)千米深的地方采集出來的,宛如一座天然地下宮殿。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也會感到科學技術(shù)的精妙和深奧,也會對采油工人產(chǎn)生深深的敬意。當我走進地質(zhì)油層的立體模型中時,便會如置身油田地層的情景,如油層的厚薄,油層埋藏的深淺,石油怎樣從地底下被抽出地面等,使觀者大開眼界,學到許多知識。講解員為我們介紹了勘探、開采、注水工藝,油層、氣層分布情況,油層模型,許多圖表,各種地質(zhì)圖,大慶油田地面設施模型沙盤,巖心樣本,數(shù)十種石油產(chǎn)品等等。

  參觀大慶地宮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地質(zhì)標本、油田知識的世界,在這里我獲知:過去的西方石油理論認為,石油一般蘊藏在海相沉積中,而大慶這樣歷史上從未成為海洋的地方,也就是陸相沉積,不可能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大慶的成功開發(fā),宣布了西方落后石油理論的破滅,也促使我國幾乎所有地質(zhì)條件相同的平原與盆地,均已找到了有開采價值的油田。

  在我為中國人的智慧和過硬的科研水平而感到驕傲的同時,又想到大自然為人類蘊藏珍貴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資源枯竭了我們即使擁有再高新的技術(shù)也會無濟于事,應該懂得去珍惜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慨嘆大自然的神奇奧妙的之余,又被我們的曾奮戰(zhàn)在這片荒原上的石油工人們那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而折服,為自己身為大慶人而感到光榮自豪。作為當代的青年人,我們有義務把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繼承并使其發(fā)揚光大,為我們企業(yè)、油田能夠日益壯大,和諧穩(wěn)固的發(fā)展而奮斗!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1

  今天太陽伯伯依舊很熱情,艷陽高照。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我期待已久的湖北省博物館。來到博物館時門口早已排起了長龍,在排隊等待之余,媽媽還給我拍照留影。

  進入大門便看見一座雄偉的建筑物,這就是博物館的主館,整個建筑既壯觀又具古典風韻。整個博物館分為3層,里面的藏品種類十分豐富,有陶、瓷、青銅器、兵器、古樂器等,還有一些對古代英雄先烈的介紹。首先我們來到了鄖縣人頭骨化石展廳,在這里我看到了人類從古至今的進化過程,還有各種各樣的化石,形態(tài)也很逼真。后來我們又參觀了各個朝代的陶瓷器,有:粉彩九子圖轉(zhuǎn)頸瓶、紅彩龍紋高足蓋碗和青花四愛圖梅瓶,它們各個都色彩鮮艷繪畫精美。媽媽還給我讀了青花四愛瓶的介紹:“它的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足部飾仰腹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綿帶紋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艷麗。”最后,我們來到了曾候乙墓廳,在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曾候乙編鐘了,它鑄造于2500年前是由65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整個編鐘分為三層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架上都刻著精美的花紋。每個編鐘都能發(fā)出兩個樂音,能夠敲擊出精美的樂曲,令人陶醉。

  此次的博物館之行,不僅讓我了解了古代的珍貴文物,古代人民的聰明和智慧,還教給了許多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臨走前爸爸還給我買了一個博物館的紀念幣讓我留作紀念,我很開心。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2

  在陰雨過后放晴的第一天,我們局組織全體黨員到革命老區(qū)金寨縣,瞻仰烈士,寄托思念,銘記歷史,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一路上我們唱著紅色歌曲,回憶那些金色歲月,對于即將到達的目的地更多了幾分敬意。來到金寨這里山清水秀,絲毫沒有當年戰(zhàn)爭留下的影子,然后這里的環(huán)境、這里的空氣都給人一種莊重、敬意之感。

  參觀第一項,沿著蜿蜒的上路走進了“燎原星火”紀念碑。重溫入黨誓詞,敬意默哀,此刻我們都是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是為人民大眾謀取幸福的先足之兵。同時我們參觀了洪學智將軍的墓志銘,為洪老的一生奉獻贊嘆不已,也許這就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觀在金寨成長的一批批軍隊,從星星之火發(fā)展成燎原之勢,不禁讓我敬佩。每當聽到哪位將領小小年紀就犧牲,我的心都一陣唏噓。再想想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幸福,革命先輩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有銘記理想信念,我們在和平年代,又怎么能只圖享樂呢。猶記得長征途中那最小的身影的犧牲,如果是我們是萬萬做不到這么大的成績。

  紅色教育是讓我們記住歷史,努力過好當前的幸福生活。我們不應該在為碌碌不為而抱怨,不應該因為利益驅(qū)使而斤斤計較。有人說“現(xiàn)在成為共產(chǎn)的有什么好處”,我想有這樣想法的都是不正確的,你既然現(xiàn)在成為共產(chǎn)黨就是為人民謀福利的',為人民做事的。如果事事想到的是自己能有什么好處,那絕對不是個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前幾天有一則公益廣告刷爆朋友圈,那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支廣告,永遠起得最早走的最晚,永遠身先士卒鞠躬盡瘁,永遠先顧大家后想小家。也許我們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做到最初的自己,最初的誓言,我們的紅色教育就是成功的,就是革命先輩再犧牲后給我們又一豐富的財寶。讓我們好好為革命事業(yè)工作吧。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3

  今日午時,學校組織同學們?nèi)⒂^博物館。忘了是誰說的,想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請去它的博物館。而這次參觀博物館,也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

  午時一點鐘的時候,車子從學校出發(fā),經(jīng)過幾十分鐘的車程,最終抵達目的地。一下車,我們就看到了氣勢宏偉的博物院,呈現(xiàn)的是立方體的結(jié)構(gòu),簡單大方,干凈利索。磚瓦的顏色是暗色調(diào),建筑的外表花樣獨特,很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像青銅大鼎上刻著的銘文。建筑物周圍的景色也很雅致:有水,有橋,有瀑布,還有一塊大石。漫步四周,好似到了仙境。而穿過石拱橋,便到了博物館門前。進入館內(nèi),首先便看見一幅巨大的浮雕,精致宏偉,而我們在浮雕下留影后,便開始參觀。

  首先參觀了安徽禮貌史的陳列。安徽人類歷史可上溯至250多萬年前的人字洞遺址,亞歐地區(qū)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存,各地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里面珍藏很多寶貴文物,如新石器時代的玉鷹,西漢的.環(huán)形玉龍佩,以及戰(zhàn)國時期的鑄客大鼎等,個個價值不菲,做工精良。

  然后參觀了古代工藝珍品,富麗華貴的金銀器,典雅潤澤的玉石器,巧奪天工的漆器,工藝獨特的鐵畫,造型別致的竹木牙角器,無不凝聚著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與才智。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北宋的金邊瑪瑙碗,碗邊依稀泛著金光,碗身還帶著些斑跡,卻絲毫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除了金邊瑪瑙碗,還有木雕李拐像,刻畫的也是栩栩如生,渾然天成,令我不禁對雕刻者燃起了敬佩之心。

  除了工藝珍品,禮貌史的陳列,我們還參觀了安徽的文房四寶的陳列。

  安徽是文房四寶的故鄉(xiāng),自古以“四寶”齊全著稱于世,千百年來,安徽生產(chǎn)的選址,徽墨,宣筆,歙硯因制作精良,風格獨特而聞名遐邇。宣紙潔白如玉,細薄光滑,經(jīng)久不脆,有“紙壽千年”的美譽。而徽墨以松煙,油煙為主要燃料,經(jīng)過多種復雜工藝制成,具有“落墨如漆,萬載存真”的特點。宣筆以選料嚴格,精工細作著稱,毛純耐用,剛?cè)岬弥校瑯?gòu)成了“尖,齊,圓,健”的獨特風格。而歙硯更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硯之一,歙石堅潤,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的特點,也是這一特點,讓它著稱于世。

  走出博物院,看著那一塊塊青磚,它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安徽的歷史,訴說著安徽的自豪。而經(jīng)過這次參觀,也更讓我了解了安徽,了解了這個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

  我愛這片土地!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4

  黑龍江省現(xiàn)有115座不同形式的博物館,按創(chuàng)辦的時間排序,大慶博物館是亮相較晚的小兄弟。20xx年6月18日,在大慶市東城區(qū)與歌劇院比肩而立的新館舍開門納客,以建筑面積18700平方米的現(xiàn)代風格,成為現(xiàn)代人與遠古的自然和人文對話的場所。

  走遍世界五大洲,所有聲名顯赫的城市都有肇始文明的博物館。越是經(jīng)濟發(fā)達的城市,越是博物館居多的城市,因為博物館最能表現(xiàn)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級。大慶50年的油田30歲的城市,雖說沒有厚土掩埋的秦磚漢瓦,卻不缺乏遠古人類活動的遺跡。傾心打造一座綜合性的博物館,向前追溯冰河期大量史前生物的滅絕之謎,向后傳遞新石器時代東北先民漁獵生息的足跡。標志著這座城市度過了單純的青春期,文化的理念開始逐步成熟,今后的大慶不再是石油光焰下的白丁,一部有館藏證明的豐富歷史將從這一刻書寫承前啟后的文字。新時代的大慶人站在石油的節(jié)點上,潛心研究松嫩草原天文地理演變的軌跡,深度發(fā)掘石器、陶器、青銅、鋼鐵標記的苦寒文明。如果說50年來的大慶是以噴涌的石油著稱于世;那么21世紀以后的大慶將從第一座博物館開始把石油作為一個標點符號載入史冊。

  過去人們總把松嫩草原當成荒蠻的代名詞,實際上遠古時期的松花江和嫩江已經(jīng)孕育了繁茂的植被和大量的動物種群。開館伊始的大慶博物館已經(jīng)收藏了一件讓人仰慕的鎮(zhèn)館之寶,在肇源縣境內(nèi)出土的一具猛犸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程度名列全國之最,并且還有一塊帶長毛的表皮更顯彌足珍貴。透過這副巨大的骨架,人們就會聯(lián)想得有多少食物才能填滿它的胃,還會疑惑大象怎么會在冰天雪地里沉睡?另外還有一幅頂著一對大角的王氏水牛骨骼,彷佛也在述說往昔松嫩草原的天高地闊。大慶人腳下發(fā)現(xiàn)的化石,向世界昭示一個不容置疑的科學命題,遠古的東北雖然氣候寒冷,但是并不缺少生命活躍的身影,這些化石有力的證明了大陸漂移和生物進化的假說,也為有機物的殘骸經(jīng)過億萬年的地球化學變化生成石油的理論提供了佐證。無論戴眼鏡的學者還是戴紅領巾的學生,沉浸在歷史長河中的回眸都會有一種同樣的感受,今天的石油精彩僅是這片土地微秒間的靈動。

  沒有博物館的城市如同沒有根的浮萍,隨風漂移的新綠不知道自己的種源在哪里,即便有繁榮的開始,也未必有昌盛的結(jié)局。盡管大慶市的主要人口都是石油凝聚的移民,但是石油人的后裔已經(jīng)沒有了歸鄉(xiāng)的思緒,在這里同呼吸共命運的繁衍,需要有一種認祖歸宗的文化皈依。相當于城市宗祠的博物館,幫助今天的大慶人理清了上承東胡下達滿清的民族融合族譜。遺憾的是大慶博物館的人文館尚在布展,用不了多久,白金寶等古人類遺址發(fā)掘出土的石器、骨器就會面世。順著這條脈絡可以看到肅慎人、扶余人、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輪番縱馬放鷹,彎弓射雕的箭鏃和刀矛。由于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不斷南遷,他們的'血脈分散到了全國各地,甚至完全融入到漢族的龐大中失去了蹤影。今天追逐石油而來的移民,誰敢說自己的基因絕對純正,或許幾百年前某個從這片草原挺進中原的精血,就是自己前十代的祖先。

  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國家不以人均收入多少美元論高下,而是以擁有多少座博物館看榮辱。目前大慶只有一座尚不完善的綜合性博物館,說明我們這座城市在文化層面上才剛剛啟步,因為我們的城市年輕,我們還可以步履從容。博物館是屬于城市的,也是屬于大眾的,孩子們進課堂讀書是學習,讓他們?nèi)⒂^博物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直觀的學習。相信我們的博物館絕不會是外秀內(nèi)空的花瓶,肯定會裝滿知識,裝滿誘人,走在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今天,小姨帶我參觀了大慶博物館。在這里,許多有趣的動物、神奇的恐龍化石和模型,還有成百上千的昆蟲標本讓我大飽眼福。

  走進博物館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兩個黑色的大鼎,足有四米多高,威風凜凜地矗立兩旁,像兩尊黑面門神。小姨告訴我:“快去二樓,那里才有你要找的“朋友”呢!”我迫不及待地沖上二樓。

  我們首先進入了動物區(qū)。哇!這里四處回蕩著動物的叫聲,“呀!這不是金雕嗎?”我尋聲望去,原來是一個比我小的男孩在看一只栩栩如生的金雕模型。只見這只金雕站在樹樁上,展開巨大的翅膀,瞪著圓圓的眼睛,惡狠狠地盯著我,仿佛把我當成了一頓美餐,令我不寒而栗。我拿起相機,把它健美的身姿拍了下來。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柵欄旁邊的一塊牌子上寫著“扎龍濕地”四個字。我繼續(xù)向前走去,不遠處,一對丹頂鶴悠閑地站在草叢中,它們頭對著頭,好像在說什么小秘密呢!它們旁邊的池塘里,一對鴛鴦正在戲水。這時,小姨提醒我說:“快看你的腳下�!卑�!好險哪!一條大鱷魚在我腳邊張著大嘴正要咬我呢!我嚇的拔腿就跑。

  穿過一條長長的隧道,我們來到了恐龍區(qū)。我一向喜歡研究恐龍,就興致勃勃地走了進去。突然!“嗷——”的一聲吼叫,把我嚇了一跳。原來是一只慈母龍正在呼喚它的孩子。它脖子來回擺動著,好像很著急的樣子,難道它的孩子遇到危險了嗎?一抬頭,一個恐怖的恐龍頭占據(jù)了我的視野。它張著血盆大口,口中叼著一只腔骨龍。我從它的爪子認出它是一只霸王龍。這種兇猛的肉食恐龍到白堊紀末期才滅絕。趁它沒注意,我趕緊從它身邊溜走了。耳邊又傳來幾聲怪叫,我定睛一看,原來是無齒翼龍在歡迎我呢!它這一叫不要緊,旁邊的腕龍也叫起來了。只見它伸長了脖子,使勁擺動尾巴,好像在驅(qū)趕侵犯它的敵人。我還看到了許多恐龍蛋和恐龍的化石。令我自豪的是,有一具披毛犀化石竟是在我們大慶市出土的。

  最后,我們又參觀了昆蟲區(qū),看到了許多美麗的蝴蝶和各種各樣有趣的甲蟲,真是大開眼界!

  全中國的小朋友們,如果你有機會來大慶游玩,一定要來大慶博物館看看�。∵@里時時給你新奇,處處令你驚喜,到時候,我愿意為你當導游。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5

  姥姥家附近有一座宏偉的博物館,雖然路過無數(shù)次,但還沒進去參觀過,所以,一直很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樣的?都有什么寶貝呢?今年春節(jié),爸爸媽媽都放假,于是,我們一家人終于有機會去博物館看一看了。

  進入博物館的大門,我一下子就被大廳里巨大的動物雕塑震撼到了,最大的有2層樓那么高,外觀很像大象,卻又披著大象所沒有的長長的、厚厚的毛,它究竟是什么動物?它來自哪里?現(xiàn)在又哪里呢?

  帶著一連串的疑問,我走進了一樓展廳,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原來,我們生活的這篇廣袤的松遼平原,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jīng)是一片海洋,經(jīng)過一次次的地殼運動,又演變?yōu)楣糯蠛裉斓臇|北,包括哈爾濱、長春、沈陽這幾個城市,在幾百萬年前都還是大湖的一部分,這個曾經(jīng)的古大湖比現(xiàn)在的青海湖還要大十倍。經(jīng)過一次次的地理變遷,古大湖面積逐漸縮小,湖水逐漸干涸,漸漸才露出陸地,形成東北的平原、濕地和湖泊。后來,人類的出現(xiàn)、工業(yè)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才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生活的城市。

  但是,大廳里的'動物到底是什么呢?到了三樓展廳,答案終于揭曉,通過展廳里巨大的動物化石和考古學家復原的動物模型,我了解到,這種像恐龍一樣巨大的生物原來叫猛犸象,成熟的猛犸象體長有6-7米,體高4-5米,體重7-8噸!它們在幾百萬年前就生活在我們腳下的這篇富饒的土地上,它們來自美洲大陸,經(jīng)過很多年、一代代的遷徙才逐漸來到中國東北,但距今大約1萬年左右的時候,這個物種卻從地球上消失了!雖然有人類獵殺、火山爆發(fā)、氣候變暖等假說,但關于猛犸象的滅絕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不過,我相信,經(jīng)過科學家的努力,包括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猛犸象的滅絕一定會找到答案!

  通過參觀博物館,我深深的體會到,我們要愛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防止氣候變暖,才能使得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生物不斷的生存、繁衍下去!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06-14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03-17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范文04-26

關于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05-30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優(yōu)秀06-07

(必備)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07-04

關于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05-23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范文04-24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熱]09-30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jié)出具體的經(jīng)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

  在上周的星期天,我特別高興,因為作文學校要帶我們?nèi)⒂^圖書館和博物館,早上我一路小跑來到了作文學校。

  人都到齊了,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些注意事項后,就列隊出發(fā)了,開始了我們的參觀之旅。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圖書館門前,我們合影后,直接去了三樓——圖書閱覽室。這里的書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我挑了一本《宇宙的奧秘》,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讀著。大約過了10多分鐘,老師帶我們?nèi)ニ臉橇�,參觀了很多房間,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文獻室,那里有很多的圖畫、書法和剪紙。

  參觀完圖書館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只見博物館的建筑非常壯觀。進入到里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人騎著一匹馬的雕像。聽講解員說,這是一個人在送一封十萬火急的信,說完就讓我們看棚頂,這時我們都吃驚極了,怎么棚頂還有東西呢?這時講解員說這是信的內(nèi)容,都是非常漂亮的毛筆字。

  我們來到了二樓,這是近代的嫩江。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一個古城模型前說:“這是從前的.嫩江,名字叫‘墨爾根城’”我們在這個模型前仔細地觀察著。之后我們來到了一個觸摸屏前,這里都是一些關于清代的知識,我便試了試,我的天哪,我竟然一個也不知道。

  到了三樓,我看到了現(xiàn)代嫩江的模型。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我的學�!劢�,可是我卻連個影子也沒找到,老師讓我們走時,我還依依不舍地看了幾眼才走,下樓的時候我還在想著那個模型。

  這次參觀真的好開心,而且回味去窮。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2

  20xx年5月26日,我們集體參加了學院組織的青馬工程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活動,充分感受了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經(jīng)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博物館建筑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它將中國古典宮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色彩協(xié)調(diào),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同時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shù)殿堂。

  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線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闊,照明設備靈活多用,通風設施好,裝飾古樸典雅,給人凝重、舒暢、清新之感。整個陳列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辟為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序廳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順陵石獅復制品),襯以黃河巨幅彩照,引導觀眾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陜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歷史進程為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陜西地區(qū)古代社會文明發(fā)展狀況。該陳列展廳面積4600平方米,共三個展室,分為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選的20xx余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shù)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tǒng)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經(jīng)機、兵馬等,以及顯示秦漢奮發(fā)崛起精神的鋼建筑構(gòu)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陜西地區(qū)的古代歷史。由于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陜西地區(qū)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為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陜西地區(qū)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最高水平。

  專題展覽廳位于序廳西側(cè),陜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陜西歷代陶俑精華展是陜西歷史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陜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陜西歷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窖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煉的感覺。陜西歷代陶俑精華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為序,分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以神武鷹揚、氣勢古拙、神韻質(zhì)樸、儀態(tài)軒昂、典雅華美、灰色凝練、余光明媚為主題展示了陜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fā)展過程。

  其中展示了八大類,還有字畫、版本、經(jīng)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xiàn)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漫步在五個大的展覽廳中,可以感受到陜西洶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館的幾個小時中,我們一舉跨越了從公元前21世紀到現(xiàn)代社會。通過一件件的文物,我們無聲的與古人默默對話,感受著幾千年甚至數(shù)千年勞動技術(shù)結(jié)晶所帶來的沖擊。思想接受著歷史大浪的沖刷,歷史推著我們的好奇發(fā)笑。通過這次活動相信同學們對歷史文化也會有新的體驗和理解。

  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得穩(wěn)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勢愈發(fā)復雜的情況下,中國仍面臨著來自經(jīng)濟、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戰(zhàn),我們不能安于現(xiàn)狀,讓我們每一個參觀的同學懷著對中國璀璨文化歷史的感受和理解更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于學習和實踐,繼續(xù)革命前輩們奮斗終身的事業(yè),積極發(fā)揮現(xiàn)代大學生團員的特色,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3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是國家首批4A旅游景點,館內(nèi),從遠古社會到清代各種文物一應俱全,充分地反映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

  由于為了增強人們的愛國精神,博物館開展了免費參觀活動,領票窗口前排起了兩條長隊,每隊至少有300米長,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拿到票。爸爸說:“要不是今天天氣熱,排隊的人還要多一倍�!笨磥砣藗儏⒂^博物館的熱情的確很高。

  進了館,在進門處不遠是石器時代的一些石器和骨器,做工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固然有些粗糙,但看的出來非常實用。再往前,有年齡戰(zhàn)國時期的禮器、武器。各朝代的金銀珠寶首飾,彎弓利劍長矛,還有直徑一米多的大鼎……一直到清代的.青花瓷器。物品奇多,內(nèi)容豐富。

  今天我參觀了一趟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就仿佛從猿人時代出發(fā)一直走,走過歷史,到了現(xiàn)在,知道了各朝代的禮節(jié),懂得了一些千奇百怪的物品的用處……

  當時的人們,用自己聰明造就出了一個個創(chuàng)舉,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我們、新時代的我們,是不是應該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呢?所以我們要從現(xiàn)在做起,好好學習,為給世界作出貢獻打好厚實的基礎,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4

  今天,媽媽帶我去參觀普陀博物館,我們沿著那條石板路,只見兩邊的房子維修一新,不知不覺到了博物館,走到博物館的門口,里面的情景大不一樣,令我豁然開朗,眼前是一幢嶄新的中國仿古建筑,欄桿上精雕細刻,房子前的空曠地都是用石板鋪成�!捌胀硬┪镳^”五個大字用紅色漆寫在一塊牌匾上。我們首先參觀了普陀漁業(yè)史話。走進大廳,拐進右邊一個廂房,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段古木。聽說,這根古木有幾萬年的歷史,是從朱家尖沙灘地下挖出來的。我一轉(zhuǎn)身看到的'是幾十艘漁船模型,有大捕船,小木船……旁邊是一根鯨魚肋骨,我量了量,哇,比我的手臂還要長!真令我大開眼界。走進另一個廂房,里面是各種捕魚的道具,比如蟹籠,拖網(wǎng)等等,可以捕捉魚蝦蟹。一旁展示的是小木船到機帆船變遷的過程。原來,以前的漁民沒有錢,只能造一些小木船出海捕魚,一遇到風浪,就會翻船。而現(xiàn)在,漁港沒有過去的小木船,有的只是一艘艘鋼制的,木制的大漁船,抗風浪明顯增強了。

  參觀完“普陀漁業(yè)史話”,我們下樓參觀“漁都風情展”。在這里我知道沈家門漁港和挪威卑爾根漁港,秘魯?shù)目▉喍砀鄯Q為世界三大漁港,導游說;沈家門在清光緒年間開始發(fā)展,到了民國初期,漁業(yè)的發(fā)展已經(jīng)非常繁榮,解放后,漁民的生活上了新的臺階,家家有高檔電器,同時,漁業(yè)的發(fā)展給沈家門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全鎮(zhèn)28條舊街現(xiàn)在已成為水泥馬路。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5

  今天我來到了魯迅博物館,里面主要講解了魯迅先生的一生。而其中又有不少東西是值得去銘記和震撼的,那是一些我若不來過就無法體會到的東西。比如說剛剛來到這個偉大的地方,我卻只看到了外景的稍顯寒酸。但進去后,自己就會被里面的驚險所震撼。魯迅真的'是個偉大的人,他的一生都在救助他的國家。他在教書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他的學子被日本人抓獲,他總是會想辦法去營救,雖然很難以獲得成功,但這已經(jīng)足夠表現(xiàn)他的愛國!

  另外,在他的一生中也很難得會獲得富足,但他作為一名愛國人士,他總是忘掉他的艱苦,他總是可以為中國,為與他同在一片藍天下的人們送上一份精神食糧。雖然他積勞成疾,但他卻始終不忘創(chuàng)作,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他都不會忘記為他的朋友寫一部作品!雖然作品沒有寫完,但這足以說明魯迅先生"曲線救國"和他為此的付出!

  今天參觀了魯迅博物館,讓魯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重新生成,雖說以前也知道魯迅是一個偉大的人,但來到魯迅博物館,我的印象更加刻骨銘心!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6

  從xx年來北京上大學,到此刻有13年之多了。13年來,每一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于西長安街延長線白云路的西側(cè),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后,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于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透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于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tǒng)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shù)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shù)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chǎn)資源之博,藝術(shù)內(nèi)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yǎng)育著生活在那里的20xx萬人民百姓。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shù)色彩繽紛的故事。

  承載著朝廷權(quán)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征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zhàn)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jīng)歷和史實。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樸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忙,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xiàn)代人無比羨慕那完美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此刻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xiàn)代建筑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xiàn)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tǒng)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shù)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筑設計,到展區(qū)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禮貌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后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yōu)槭裁床荒芎煤脨巯Wo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就應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象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群眾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7

  今天,晴空萬里,天氣宜人,學校組織我們?nèi)v史博物館參觀,學習。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一起去歷史博物館游玩,我們打了一輛出租車,到了那里,我興奮無比,夢寐以求的地方我終于到來了。

  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多達375000件,儲藏量居全國第一位,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順著每個展館轉(zhuǎn)下來,從遠古時代的簡單石器,到1840年前社會生活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100多萬年,就如同翻開了古長安的活史書,仿佛又回到古時代,感受著歷史的滄桑巨變,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tài),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瑯滿目、精品薈萃。陜西歷史博物館分為二個展廳,集中展示了陜西古代文明孕育、產(chǎn)生、發(fā)展的過程及其對中華文明的奉獻。

  第一個展廳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猿揖別》,以距今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等先民遺存,再現(xiàn)了中華民族生機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第二部分是《鳳鳴岐山》,以陜西作為西周王都擁有的豐富遺跡、遺物,展示了中國早期國家的政治制度,經(jīng)濟形態(tài)尤其是倫理精神以及青銅鑄造技術(shù),第三部分是《東方帝國》,重點展示以兵馬俑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氣勢和鮮明的軍事特征,表現(xiàn)了秦帝國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積極進取一統(tǒng)河山的時代精神。

  第二個展廳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漢雄風》,以漢都長安、漢家陵闕和典型漢代文物,展示了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漢代繁榮的經(jīng)濟文化,對外開放與交往,彰顯其開放進取、開拓強盛的時代風貌。第二部分是《沖突融合》,以陜西豐富精美的農(nóng)業(yè)民族與草原民族文化遺存及宗教文物,表現(xiàn)了民族大融合、佛教東漸以及文化藝術(shù)的繁榮與特征。第三部分是《告別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為西部重鎮(zhèn)和西北區(qū)域中心的陜西,依然獨具魅力的文化創(chuàng)造和精神傳承。

  時間很快過去了,雖然這么匆匆一轉(zhuǎn),沒有來得及仔細欣賞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覺就像時空穿梭一樣,領略到了中華大地幾千年的發(fā)展變遷,游歷史博物館讓我們再次想起了身上肩負使命,我們要從歷史中總結(jié)教訓,展望美好的未來。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8

  今天,我參加黨的活動-----參觀魯迅博物館。我的心情很激動以至于久久不能平靜。

  靜靜地走進魯迅博物館的展覽廳,站立在先生的遺像面前,用心去體驗那個血與火的年代,去感受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和個人勇氣,看著用實物和圖片記述的魯迅戰(zhàn)斗的歷程:從紹興到南京,再到東京......到最后的逝世地上海,先生戰(zhàn)斗的足跡在我面前展現(xiàn)出來,我思潮起伏,心緒難平,不禁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所嘆服。

  在展廳里,魯迅博物館的講解員向我們講述了魯迅先生的生平,和魯迅先生生前的許許多多的事跡。魯迅——他偉大的精神和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魯迅筆耕一生,戰(zhàn)斗一生,始終為人民,為民族,為真理而戰(zhàn),他是一面鮮艷的戰(zhàn)斗旗幟,以獨特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了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吃人的本質(zhì)。揭露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的精神創(chuàng)傷。祥林嫂,華老栓,孔已己......,魯迅對民族與社會的清醒認識和批判,恰恰反映了對民族的關心和熱愛,"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深厚民族情結(jié)的最真切的寫照。

  魯迅先生給我們年輕的一代樹立了一個榜樣。他掏出燃燒的心,給人們帶路,給人們指引方向。先生在幾十年間用自己的燃燒的心給一代一代的年輕人指引人生的道路!甚至生活在現(xiàn)在這個繁華由高科技和網(wǎng)絡組成的現(xiàn)代化社會的我們也能感覺到魯迅先生的余熱和精神!在他的書中我很清楚地了解到,寫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開的。他寫的全是講真話的書。他一生探索真理,追求進步。他勇于解剖社會,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認錯誤,更不怕改正錯誤。他的每篇文章都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他的確是把心交給讀者的。人們說他的筆像刀一樣鋒利,但是他對年輕人卻懷著無限的好心。魯迅先生生前還經(jīng)常介紹青年作者的.稿件,拿出自己的稿費印刷年輕作家的作品。他長期生活在年輕人中間,同年輕人一起工作,一起戰(zhàn)斗,分清是非,分清敵友。先生愛護青年,但是從不遷就青年。先生始終愛憎分明,接觸到原則性的問題,他絕不妥協(xié)。這些難道就不值得我們年輕的一代學習和借鑒嗎?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地了解到魯迅先生生前也曾經(jīng)歷過許多困難,所有人的不理解,甚至污蔑和誹謗。但所有的困難,一切的一切也不會阻止他始終不停腳步地向著真理前進。

  這難道不是我們當今現(xiàn)代人應該學習和堅持的信念嗎?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這樣好的學習機會,去用心了解中國的歷史、中國的古人、中國的領袖,反思當代中國、當今社會、反思自己,因為只有很好地了解過去,才會更好的創(chuàng)造未來!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9

  徐州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60年,坐落在徐州市南風景秀麗的云龍山北麓,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進入大門,沿著一條長橋往前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陳列樓了。進入一樓,便來到了“徐淮初曦”展區(qū)�!靶旎闯蹶亍�,意思是“徐州地區(qū)的人類文明的曙光”,這里陳列著徐淮大地從新石器時代到秦朝三千年間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銅器。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兩把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劍了。雖然已經(jīng)過了幾千年,但是這兩把劍仍然保存完好,絲毫沒有銹蝕的痕跡。聽導游說,這兩把劍里含有合金的成分,這種制作工藝在當時是極為精湛的。我不由地佩服起當時的勞動人民,真不知道他們是用了怎樣的智慧才設計制作出如此精巧的東西。此外,這里展出的秦朝的“空心磚”也很有特色。人們常用“秦磚漢瓦”來泛指古代的文物,秦人燒磚也確實別有奇功。這塊秦朝的空心磚,作為建筑材料不僅堅固耐用,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順著樓梯走上二樓北廳,便來到了“天工漢玉”展廳。這里展出了徐州出土的玉器珍品130余件,代表我國已出土漢玉的最高水平。進入展廳后,我們便被靜靜地躺在櫥窗里的“金縷玉衣”所吸引。這件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衣長約175厘米,用金線串綴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玉片組成。這是目前國內(nèi)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數(shù)量最多、玉質(zhì)最好、制作工藝最精細的玉衣。雖已歷經(jīng)三千年風霜,這件玉衣仍然光鮮亮麗,絲毫看不出歲月留下的痕跡。玉衣上每一片玉片的制作工藝都非常精細,而且保存完整。玉片表面光潔度很高,打孔非常規(guī)范、整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鎮(zhèn)館之寶。

  博物館的三樓是“俑偶華采”展區(qū)。這里陳列著徐州出土的陶俑精品210余件,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漢俑樸拙凝重,北朝俑清秀端莊,隋唐俑豐滿雍容,展現(xiàn)了不同的時代特征和藝術(shù)風尚。在眾多的俑偶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西漢時期的陶舞俑。他們的身體隨著舞步呈現(xiàn)出s形,聽說這種舞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翹袖折腰舞”呢!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被吸引了呢?“百聞不如一見”,那就請你親自來看一看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0

  4月29日天空中細雨紛飛,無聲的滋潤著世間萬物。在這個特殊的天氣和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公司組織青年職工參觀了位于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中央大街西側(cè),大慶油田勘探園內(nèi),現(xiàn)名叫“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

  它的陳列面積是1480平方米,是一個普及石油知識,介紹大慶油田歷史和科研成果的展覽館,館內(nèi)分“大慶油田”、“油田地質(zhì)開采”、“科研成果”、“巖芯標本”4個陳列室,展品有2500余件,展出物品顯示了地下油層千變?nèi)f化的狀況。

  走進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猶似置身于一個地質(zhì)的世界,許多標本,各種化石,奇形怪狀,顏色各異,都是從地下數(shù)千米深的地方采集出來的,宛如一座天然地下宮殿。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也會感到科學技術(shù)的精妙和深奧,也會對采油工人產(chǎn)生深深的敬意。當我走進地質(zhì)油層的立體模型中時,便會如置身油田地層的情景,如油層的厚薄,油層埋藏的深淺,石油怎樣從地底下被抽出地面等,使觀者大開眼界,學到許多知識。講解員為我們介紹了勘探、開采、注水工藝,油層、氣層分布情況,油層模型,許多圖表,各種地質(zhì)圖,大慶油田地面設施模型沙盤,巖心樣本,數(shù)十種石油產(chǎn)品等等。

  參觀大慶地宮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地質(zhì)標本、油田知識的世界,在這里我獲知:過去的西方石油理論認為,石油一般蘊藏在海相沉積中,而大慶這樣歷史上從未成為海洋的地方,也就是陸相沉積,不可能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大慶的成功開發(fā),宣布了西方落后石油理論的破滅,也促使我國幾乎所有地質(zhì)條件相同的平原與盆地,均已找到了有開采價值的油田。

  在我為中國人的智慧和過硬的科研水平而感到驕傲的同時,又想到大自然為人類蘊藏珍貴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資源枯竭了我們即使擁有再高新的技術(shù)也會無濟于事,應該懂得去珍惜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慨嘆大自然的神奇奧妙的之余,又被我們的曾奮戰(zhàn)在這片荒原上的石油工人們那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而折服,為自己身為大慶人而感到光榮自豪。作為當代的青年人,我們有義務把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繼承并使其發(fā)揚光大,為我們企業(yè)、油田能夠日益壯大,和諧穩(wěn)固的發(fā)展而奮斗!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1

  今天太陽伯伯依舊很熱情,艷陽高照。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我期待已久的湖北省博物館。來到博物館時門口早已排起了長龍,在排隊等待之余,媽媽還給我拍照留影。

  進入大門便看見一座雄偉的建筑物,這就是博物館的主館,整個建筑既壯觀又具古典風韻。整個博物館分為3層,里面的藏品種類十分豐富,有陶、瓷、青銅器、兵器、古樂器等,還有一些對古代英雄先烈的介紹。首先我們來到了鄖縣人頭骨化石展廳,在這里我看到了人類從古至今的進化過程,還有各種各樣的化石,形態(tài)也很逼真。后來我們又參觀了各個朝代的陶瓷器,有:粉彩九子圖轉(zhuǎn)頸瓶、紅彩龍紋高足蓋碗和青花四愛圖梅瓶,它們各個都色彩鮮艷繪畫精美。媽媽還給我讀了青花四愛瓶的介紹:“它的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足部飾仰腹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綿帶紋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艷麗。”最后,我們來到了曾候乙墓廳,在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曾候乙編鐘了,它鑄造于2500年前是由65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整個編鐘分為三層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架上都刻著精美的花紋。每個編鐘都能發(fā)出兩個樂音,能夠敲擊出精美的樂曲,令人陶醉。

  此次的博物館之行,不僅讓我了解了古代的珍貴文物,古代人民的聰明和智慧,還教給了許多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臨走前爸爸還給我買了一個博物館的紀念幣讓我留作紀念,我很開心。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2

  在陰雨過后放晴的第一天,我們局組織全體黨員到革命老區(qū)金寨縣,瞻仰烈士,寄托思念,銘記歷史,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一路上我們唱著紅色歌曲,回憶那些金色歲月,對于即將到達的目的地更多了幾分敬意。來到金寨這里山清水秀,絲毫沒有當年戰(zhàn)爭留下的影子,然后這里的環(huán)境、這里的空氣都給人一種莊重、敬意之感。

  參觀第一項,沿著蜿蜒的上路走進了“燎原星火”紀念碑。重溫入黨誓詞,敬意默哀,此刻我們都是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是為人民大眾謀取幸福的先足之兵。同時我們參觀了洪學智將軍的墓志銘,為洪老的一生奉獻贊嘆不已,也許這就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觀在金寨成長的一批批軍隊,從星星之火發(fā)展成燎原之勢,不禁讓我敬佩。每當聽到哪位將領小小年紀就犧牲,我的心都一陣唏噓。再想想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幸福,革命先輩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有銘記理想信念,我們在和平年代,又怎么能只圖享樂呢。猶記得長征途中那最小的身影的犧牲,如果是我們是萬萬做不到這么大的成績。

  紅色教育是讓我們記住歷史,努力過好當前的幸福生活。我們不應該在為碌碌不為而抱怨,不應該因為利益驅(qū)使而斤斤計較。有人說“現(xiàn)在成為共產(chǎn)的有什么好處”,我想有這樣想法的都是不正確的,你既然現(xiàn)在成為共產(chǎn)黨就是為人民謀福利的',為人民做事的。如果事事想到的是自己能有什么好處,那絕對不是個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前幾天有一則公益廣告刷爆朋友圈,那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支廣告,永遠起得最早走的最晚,永遠身先士卒鞠躬盡瘁,永遠先顧大家后想小家。也許我們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做到最初的自己,最初的誓言,我們的紅色教育就是成功的,就是革命先輩再犧牲后給我們又一豐富的財寶。讓我們好好為革命事業(yè)工作吧。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3

  今日午時,學校組織同學們?nèi)⒂^博物館。忘了是誰說的,想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請去它的博物館。而這次參觀博物館,也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

  午時一點鐘的時候,車子從學校出發(fā),經(jīng)過幾十分鐘的車程,最終抵達目的地。一下車,我們就看到了氣勢宏偉的博物院,呈現(xiàn)的是立方體的結(jié)構(gòu),簡單大方,干凈利索。磚瓦的顏色是暗色調(diào),建筑的外表花樣獨特,很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像青銅大鼎上刻著的銘文。建筑物周圍的景色也很雅致:有水,有橋,有瀑布,還有一塊大石。漫步四周,好似到了仙境。而穿過石拱橋,便到了博物館門前。進入館內(nèi),首先便看見一幅巨大的浮雕,精致宏偉,而我們在浮雕下留影后,便開始參觀。

  首先參觀了安徽禮貌史的陳列。安徽人類歷史可上溯至250多萬年前的人字洞遺址,亞歐地區(qū)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存,各地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里面珍藏很多寶貴文物,如新石器時代的玉鷹,西漢的.環(huán)形玉龍佩,以及戰(zhàn)國時期的鑄客大鼎等,個個價值不菲,做工精良。

  然后參觀了古代工藝珍品,富麗華貴的金銀器,典雅潤澤的玉石器,巧奪天工的漆器,工藝獨特的鐵畫,造型別致的竹木牙角器,無不凝聚著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與才智。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北宋的金邊瑪瑙碗,碗邊依稀泛著金光,碗身還帶著些斑跡,卻絲毫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除了金邊瑪瑙碗,還有木雕李拐像,刻畫的也是栩栩如生,渾然天成,令我不禁對雕刻者燃起了敬佩之心。

  除了工藝珍品,禮貌史的陳列,我們還參觀了安徽的文房四寶的陳列。

  安徽是文房四寶的故鄉(xiāng),自古以“四寶”齊全著稱于世,千百年來,安徽生產(chǎn)的選址,徽墨,宣筆,歙硯因制作精良,風格獨特而聞名遐邇。宣紙潔白如玉,細薄光滑,經(jīng)久不脆,有“紙壽千年”的美譽。而徽墨以松煙,油煙為主要燃料,經(jīng)過多種復雜工藝制成,具有“落墨如漆,萬載存真”的特點。宣筆以選料嚴格,精工細作著稱,毛純耐用,剛?cè)岬弥校瑯?gòu)成了“尖,齊,圓,健”的獨特風格。而歙硯更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硯之一,歙石堅潤,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的特點,也是這一特點,讓它著稱于世。

  走出博物院,看著那一塊塊青磚,它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安徽的歷史,訴說著安徽的自豪。而經(jīng)過這次參觀,也更讓我了解了安徽,了解了這個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

  我愛這片土地!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4

  黑龍江省現(xiàn)有115座不同形式的博物館,按創(chuàng)辦的時間排序,大慶博物館是亮相較晚的小兄弟。20xx年6月18日,在大慶市東城區(qū)與歌劇院比肩而立的新館舍開門納客,以建筑面積18700平方米的現(xiàn)代風格,成為現(xiàn)代人與遠古的自然和人文對話的場所。

  走遍世界五大洲,所有聲名顯赫的城市都有肇始文明的博物館。越是經(jīng)濟發(fā)達的城市,越是博物館居多的城市,因為博物館最能表現(xiàn)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級。大慶50年的油田30歲的城市,雖說沒有厚土掩埋的秦磚漢瓦,卻不缺乏遠古人類活動的遺跡。傾心打造一座綜合性的博物館,向前追溯冰河期大量史前生物的滅絕之謎,向后傳遞新石器時代東北先民漁獵生息的足跡。標志著這座城市度過了單純的青春期,文化的理念開始逐步成熟,今后的大慶不再是石油光焰下的白丁,一部有館藏證明的豐富歷史將從這一刻書寫承前啟后的文字。新時代的大慶人站在石油的節(jié)點上,潛心研究松嫩草原天文地理演變的軌跡,深度發(fā)掘石器、陶器、青銅、鋼鐵標記的苦寒文明。如果說50年來的大慶是以噴涌的石油著稱于世;那么21世紀以后的大慶將從第一座博物館開始把石油作為一個標點符號載入史冊。

  過去人們總把松嫩草原當成荒蠻的代名詞,實際上遠古時期的松花江和嫩江已經(jīng)孕育了繁茂的植被和大量的動物種群。開館伊始的大慶博物館已經(jīng)收藏了一件讓人仰慕的鎮(zhèn)館之寶,在肇源縣境內(nèi)出土的一具猛犸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程度名列全國之最,并且還有一塊帶長毛的表皮更顯彌足珍貴。透過這副巨大的骨架,人們就會聯(lián)想得有多少食物才能填滿它的胃,還會疑惑大象怎么會在冰天雪地里沉睡?另外還有一幅頂著一對大角的王氏水牛骨骼,彷佛也在述說往昔松嫩草原的天高地闊。大慶人腳下發(fā)現(xiàn)的化石,向世界昭示一個不容置疑的科學命題,遠古的東北雖然氣候寒冷,但是并不缺少生命活躍的身影,這些化石有力的證明了大陸漂移和生物進化的假說,也為有機物的殘骸經(jīng)過億萬年的地球化學變化生成石油的理論提供了佐證。無論戴眼鏡的學者還是戴紅領巾的學生,沉浸在歷史長河中的回眸都會有一種同樣的感受,今天的石油精彩僅是這片土地微秒間的靈動。

  沒有博物館的城市如同沒有根的浮萍,隨風漂移的新綠不知道自己的種源在哪里,即便有繁榮的開始,也未必有昌盛的結(jié)局。盡管大慶市的主要人口都是石油凝聚的移民,但是石油人的后裔已經(jīng)沒有了歸鄉(xiāng)的思緒,在這里同呼吸共命運的繁衍,需要有一種認祖歸宗的文化皈依。相當于城市宗祠的博物館,幫助今天的大慶人理清了上承東胡下達滿清的民族融合族譜。遺憾的是大慶博物館的人文館尚在布展,用不了多久,白金寶等古人類遺址發(fā)掘出土的石器、骨器就會面世。順著這條脈絡可以看到肅慎人、扶余人、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輪番縱馬放鷹,彎弓射雕的箭鏃和刀矛。由于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不斷南遷,他們的'血脈分散到了全國各地,甚至完全融入到漢族的龐大中失去了蹤影。今天追逐石油而來的移民,誰敢說自己的基因絕對純正,或許幾百年前某個從這片草原挺進中原的精血,就是自己前十代的祖先。

  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國家不以人均收入多少美元論高下,而是以擁有多少座博物館看榮辱。目前大慶只有一座尚不完善的綜合性博物館,說明我們這座城市在文化層面上才剛剛啟步,因為我們的城市年輕,我們還可以步履從容。博物館是屬于城市的,也是屬于大眾的,孩子們進課堂讀書是學習,讓他們?nèi)⒂^博物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直觀的學習。相信我們的博物館絕不會是外秀內(nèi)空的花瓶,肯定會裝滿知識,裝滿誘人,走在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今天,小姨帶我參觀了大慶博物館。在這里,許多有趣的動物、神奇的恐龍化石和模型,還有成百上千的昆蟲標本讓我大飽眼福。

  走進博物館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兩個黑色的大鼎,足有四米多高,威風凜凜地矗立兩旁,像兩尊黑面門神。小姨告訴我:“快去二樓,那里才有你要找的“朋友”呢!”我迫不及待地沖上二樓。

  我們首先進入了動物區(qū)。哇!這里四處回蕩著動物的叫聲,“呀!這不是金雕嗎?”我尋聲望去,原來是一個比我小的男孩在看一只栩栩如生的金雕模型。只見這只金雕站在樹樁上,展開巨大的翅膀,瞪著圓圓的眼睛,惡狠狠地盯著我,仿佛把我當成了一頓美餐,令我不寒而栗。我拿起相機,把它健美的身姿拍了下來。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柵欄旁邊的一塊牌子上寫著“扎龍濕地”四個字。我繼續(xù)向前走去,不遠處,一對丹頂鶴悠閑地站在草叢中,它們頭對著頭,好像在說什么小秘密呢!它們旁邊的池塘里,一對鴛鴦正在戲水。這時,小姨提醒我說:“快看你的腳下�!卑�!好險哪!一條大鱷魚在我腳邊張著大嘴正要咬我呢!我嚇的拔腿就跑。

  穿過一條長長的隧道,我們來到了恐龍區(qū)。我一向喜歡研究恐龍,就興致勃勃地走了進去。突然!“嗷——”的一聲吼叫,把我嚇了一跳。原來是一只慈母龍正在呼喚它的孩子。它脖子來回擺動著,好像很著急的樣子,難道它的孩子遇到危險了嗎?一抬頭,一個恐怖的恐龍頭占據(jù)了我的視野。它張著血盆大口,口中叼著一只腔骨龍。我從它的爪子認出它是一只霸王龍。這種兇猛的肉食恐龍到白堊紀末期才滅絕。趁它沒注意,我趕緊從它身邊溜走了。耳邊又傳來幾聲怪叫,我定睛一看,原來是無齒翼龍在歡迎我呢!它這一叫不要緊,旁邊的腕龍也叫起來了。只見它伸長了脖子,使勁擺動尾巴,好像在驅(qū)趕侵犯它的敵人。我還看到了許多恐龍蛋和恐龍的化石。令我自豪的是,有一具披毛犀化石竟是在我們大慶市出土的。

  最后,我們又參觀了昆蟲區(qū),看到了許多美麗的蝴蝶和各種各樣有趣的甲蟲,真是大開眼界!

  全中國的小朋友們,如果你有機會來大慶游玩,一定要來大慶博物館看看�。∵@里時時給你新奇,處處令你驚喜,到時候,我愿意為你當導游。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5

  姥姥家附近有一座宏偉的博物館,雖然路過無數(shù)次,但還沒進去參觀過,所以,一直很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樣的?都有什么寶貝呢?今年春節(jié),爸爸媽媽都放假,于是,我們一家人終于有機會去博物館看一看了。

  進入博物館的大門,我一下子就被大廳里巨大的動物雕塑震撼到了,最大的有2層樓那么高,外觀很像大象,卻又披著大象所沒有的長長的、厚厚的毛,它究竟是什么動物?它來自哪里?現(xiàn)在又哪里呢?

  帶著一連串的疑問,我走進了一樓展廳,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原來,我們生活的這篇廣袤的松遼平原,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jīng)是一片海洋,經(jīng)過一次次的地殼運動,又演變?yōu)楣糯蠛裉斓臇|北,包括哈爾濱、長春、沈陽這幾個城市,在幾百萬年前都還是大湖的一部分,這個曾經(jīng)的古大湖比現(xiàn)在的青海湖還要大十倍。經(jīng)過一次次的地理變遷,古大湖面積逐漸縮小,湖水逐漸干涸,漸漸才露出陸地,形成東北的平原、濕地和湖泊。后來,人類的出現(xiàn)、工業(yè)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才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生活的城市。

  但是,大廳里的'動物到底是什么呢?到了三樓展廳,答案終于揭曉,通過展廳里巨大的動物化石和考古學家復原的動物模型,我了解到,這種像恐龍一樣巨大的生物原來叫猛犸象,成熟的猛犸象體長有6-7米,體高4-5米,體重7-8噸!它們在幾百萬年前就生活在我們腳下的這篇富饒的土地上,它們來自美洲大陸,經(jīng)過很多年、一代代的遷徙才逐漸來到中國東北,但距今大約1萬年左右的時候,這個物種卻從地球上消失了!雖然有人類獵殺、火山爆發(fā)、氣候變暖等假說,但關于猛犸象的滅絕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不過,我相信,經(jīng)過科學家的努力,包括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猛犸象的滅絕一定會找到答案!

  通過參觀博物館,我深深的體會到,我們要愛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防止氣候變暖,才能使得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生物不斷的生存、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