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書單

時間:2024-10-03 01:51:41 書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推薦書單

  書籍是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下面就來看看小編分享的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推薦書單,快來看看吧。

  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書單1

  1、《世界歷史上的前近代旅行》[美]斯蒂芬戈斯[美]彼得·N。斯特恩斯著蘇圣捷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7月

  可被評為“7月榜我最喜愛的圖書”,這是一部關于旅行的史詩,讀完此書,你會發(fā)現(xiàn)古代的“驢友們”,如何背負文明的薪火,傳播了佛教、基督教、的種子,在不同文明之間擔任著使者。戰(zhàn)爭與征伐是激烈的文明交流,古代的商旅與行者,則沉默而和平地溝通著古代世界。

  2、《丁玲傳》李向東王增如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5年5月

  丁玲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風云人物,也曾是毛澤東身邊的紅人,她的作品數(shù)次引領文壇風騷,其人生也幾度坎坷、榮辱相伴。丁玲的最后一任秘書王增如曾在她身邊工作多年,親聞親歷了丁玲晚年一系列重要事件,《丁玲傳》以翔實的資料記述了丁玲從出生到病逝的傳奇人生。

  3、《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安雯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

  有一本關于梁漱溟的書叫《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問題也經常糾纏著我,《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正解答了這個問題,它認為近幾十年來,這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識字率的提高,政府組織水平的進步,都市和商業(yè)文明的進程,對毒害人心的意識形態(tài)的揭露,組成了理性的力量,來抵御暴力的誘惑。一部人類社會心理的進化史,而“善良天使”這個詞的提法,尤其深得我心。

  4、《匠人》[美]理查德·桑內特著李繼宏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年7月

  本書探討了古羅馬的制磚工人、文藝復興時期的金匠、巴黎印刷廠的工匠、倫敦工廠的工人,作者發(fā)現(xiàn)在杰出的工匠之間的共同點,純粹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近年,由于工程質量的糟糕與古老技藝的消亡,中國開始呼喚“工匠精神”,讀這本書,讀者會明白當下中國缺失了什么。

  5、《動物的朋友圈》[瑞士]埃德里安娜·巴爾曼著劉小雨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

  好書名,也是好的創(chuàng)意,插畫家按照動物的外形特點、居住環(huán)境、生活習性、社交行為等,把世界各地的620只動物分為41個與眾不同的類別,也就是41個朋友圈,并對他們進行幽默的.描繪和歸類。有趣的科普具有抓住人心的力量。

  6、《納粹德國的腐敗與反腐》[德]弗蘭克·巴約爾著陸大鵬譯譯林出版社2015年7月

  打著“懲治腐敗”口號上臺的納粹,徹底破壞了法律、規(guī)則、文化與傳統(tǒng),由于各級權力來源均不合法,只能靠行賄維持,這個獨裁政權的腐敗程度達到了制度化和全員化。本書探討了納粹德國厲行反腐卻積重難返的制度根源。

  7、《轉變參與:私人利益與公共行動》[美]艾伯特·奧·赫希曼著李增剛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

  一本對讀者很有價值的書,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人們參與游行、示威、集會等公共活動的動力來自哪里?私人生活與公共參與之間如何互相轉換,對私人生活的生活失望,是否是參與公共事務的根源?作者的答案我們可以不認同,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角度。

  8、《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趙柏田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

  晚明的知識分子最會玩兒,這里說的是南方士人。對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的挖掘,對南方園林、戲曲、古物、書畫、香料的記錄,對南方人物、器物的摩挲,就是一部江南的文化史,當然,也是已經消亡的古代中國的心靈史。

  9、《勞作的女人:20世紀初北京的城市空間和底層女性的日常生活》[美]程為坤著楊可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年7月

  女手藝人、女傭、女乞丐、女演員,在貌似男性統(tǒng)治的公共空間,其實也是女性的日常生活空間。作者描繪了在一個急速變化的社會中,女性的各種潛力與可能、她們的危險與焦慮。作者透過女性的視角,從一個新鮮的角度講述當時的古都北京,這非常有趣。

  10、《絲綢之路新史》[美]芮樂偉·韓森著張湛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

  由于對河西走廊的偏愛,研究不同文明之間碰撞的興趣,絲綢之路研究是我最喜歡的圖書門類之一。本書顛覆了人們的一些習慣認知,比如中國軍隊在絲綢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不是商人。比如公元1000年前伊斯蘭地區(qū)的宗教氛圍多遠而寬容。這本書淵博而迷人。

  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書單2

  1、南史(精裝全18冊)

 �。ㄌ疲├钛訅圩�

  趙凱,汪福寶,周群主持校注

  定價:2499.00

  書號:978-7-5203-9138-2

  內容簡介:

  《今注本二十四史》是對中國古代正史進行大規(guī)模校勘、注釋的文獻整理項目。旨在通過�?焙妥⑨�,形成一套能夠反映當代學術水準、為史學研究者及普通閱史者提供學術助益的二十四史權威版本。

  《今注本二十四史》項目全書設總編纂一人,執(zhí)行總編纂二人,另設學術領導小組總體督導。總編纂為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政烺先生。每史設一到二位主編,目前共有主編二十四人。各史作者皆為中國古史專家,全國二十多個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三百余人共襄其事。

  《南史》是中國歷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共八十卷,含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后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年)。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2、國家性、地方性與基層治理

  田先紅著

  定價:98.00

  書號:978-7-5203-9098-9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鄂、浙、粵、川、豫等多省農村的田野調查,采用國家性與地方性的分析框架,通過對國家塑造農民上訪的過程和機制進行系統(tǒng)研究,揭示當代中國國家與農民的關系,探尋國家治理的深層密碼,描繪中國國家特性,總結國家構建的微觀經驗和機制。本書嘗試提出“復合型國家”的建構路徑,認為當代中國是一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并存的復合型國家:一方面,國家越來越注重引入和創(chuàng)建現(xiàn)代治理規(guī)則;另一方面,傳統(tǒng)規(guī)則仍然在國家治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傳統(tǒng)規(guī)則與現(xiàn)代規(guī)則往往交織在一起,共同影響和塑造國家治理的形態(tài),在形塑國家建設的“中國道路”的同時,也為中國邁向現(xiàn)代國家之路增添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3、絲綢之路上的明代中國與世界

  萬明著

  定價:298.00

  書號:978-7-5203-9160-3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從中外關系史角度以整體—全球雙重視野和國家—社會雙重主線思考論證的明代絲綢之路史,嘗試再現(xiàn)14世紀末—17世紀中葉中國與世界大轉折時代絲綢之路上中國與世界關系演化的歷史軌跡及其國際關系體系構建。全書由整體篇、海上篇、文化篇組成,秉承中外文獻結合考證的治史特色,對于明代中國與世界關系從陸海各條通道進行了側重專題的論證和全面的整合研究,注重發(fā)掘明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和中外關系的互動互鑒史實,歸納總結了明代整體絲綢之路在中國史乃至全球史的歷史定位,闡明了明代中國對于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4、凝望文學的深淵:論布朗肖

  鄧冰艷著

  定價:99.00

  書號:978-7-5227-0198-1

  內容簡介:

  本書以布朗肖的文學思想為研究對象,以文學、寫作者、作品、敘事、文學語言、讀者等主題為基本線索,闡釋了這些文學基本元素是如何在布朗肖視域下逐個消解的,由此呈現(xiàn)出讓布朗肖思想充滿摧毀性力量的“文學空間”。圍繞該空間,本書不僅對布朗肖以敞開“文學空間”為本質任務的寫作思想進行了論述,而且在最后的部分,從文學轉向倫理學,對“文學空間”所呈現(xiàn)出的人與世界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本質改變進行了探討。最終,本書以文學為突破口,將布朗肖對文學的思考和其對死亡、寫作、中性、黑夜、沉默、孤獨、共同體、友誼等主題的思考結合了起來,期望全面闡釋布朗肖的思想,并最大程度地保留該思想的摧毀性力量。

  5、革命的古典主義: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研究

  張瑾著

  定價:99.00

  書號:978-7-5227-0631-3

  內容簡介:

  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上半葉盛行的新古典主義在全歐洲掀起了學習古典的文藝運動。法國的新古典主義發(fā)展最為成熟。這一藝術風格與法國大革命有直接聯(lián)系,被稱為“革命的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是一次美術領域的革新,它承接古典主義,反對洛可可主義,啟示現(xiàn)代主義,給世界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和藝術遺產。圖像的歷史是美術史,歷史的圖像則是社會史。本書通過挖掘藝術家的文稿和新古典主義理論家的論著等一手資料梳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背景、起源、變遷、特點、合理性與局限性,總結出這一藝術風格特殊的生命力,為深入認識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社會文化提供一個視角。

  6、歷史、邏輯與規(guī)則——公務員日常行為研究

  劉杰著

  定價:79.00

  書號:978-7-5203-9842-8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基于對政府實踐的深入觀察,分析了公務員行為的歷史和邏輯,對于理解政府運行具有創(chuàng)新價值,對于改進政府作風建設,具有一定啟發(fā)意義。經初步文獻檢索,出版后可能是國內首部研究公務員行為問題的學術著作。書稿從公務員日常行為的視角對文山會海進行研究,主要觀點如下:第一、各級政府公務員日常行為具有內容上的可視性和結構上的同質性,主要是寫文字、開會以及走訪接待,這三類行為成為公務員工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二、通過歷史追溯,論證文山會海的產生和變遷是由歷史上的權力場所決定的,取決于政治組織架構的設計、政治權力關系格局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第三、文山會海的特征是由特定的科層結構所決定的,集權約束、科層內卷和文化慣性決定了其行為法則。

  7、《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度好文章

  方軍主編

  定價:98.00

  書號:978-7-5227-0707-5

  內容簡介:

  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是我國學術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發(fā)布平臺,擔負著繁榮中國學術、發(fā)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的重要職責,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書收錄了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組織評審的《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度好文章,共9篇。本次評審為《中國社會科學》創(chuàng)刊以來的第二次評選。9篇文章涉及哲學、經濟學、文學等多個學科。

  8、鄉(xiāng)土社會的人類學視野

  彭兆榮著

  定價:188.00

  書號:978-7-5203-7790-4

  內容簡介:

  中國農業(yè)人類學的使命是用人類學知識體系,以傳統(tǒng)的中華農耕文明為背景,探索鄉(xiāng)土社會的內部規(guī)律,包括天地人和、宗法社會、土地倫理、小農經濟、耕讀傳家等,特別是在社會轉型的今天,配合鄉(xiāng)村振興,尋求中華社稷推展中的文化和歷史法則。本書基于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在收集梳理古今文獻和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力圖從“鄉(xiāng)土社會”“農儀農藝”“城鄉(xiāng)多維”“鄉(xiāng)村振興”等方面,以人類學的方法論解釋和呈現(xiàn)中國特有的“農之道”。

  9、中國小微經濟發(fā)展研究報告(2021):促進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

  劉元春,邵智寶,孫文凱,耿黎主編

  定價:158.00

  書號:978-7-5227-0468-5

  內容簡介: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經濟增速下行,同時國際貿易爭端帶來“卡脖子”技術難題,創(chuàng)新正成為我國發(fā)展大戰(zhàn)略。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在我國創(chuàng)新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加大推動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即有利于企業(yè),也有利于我國整體長期發(fā)展。然而,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面臨眾多問題,需要更合理政策解決;現(xiàn)行政策有些在操作上需要改進。本書總結了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趨勢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家出臺了眾多財政和貨幣政策,從金融體系、財稅體系、人才市場、市場環(huán)境、政策執(zhí)行方面總結了建議。

  10、病患悖論:為什么“過度”醫(yī)療不利于你的健康?

  [英]瑪格麗特·麥卡特尼著

  潘驛煒譯

  定價:82.00

  書號:978-7-5203-5885-9

  內容簡介:

  醫(yī)學在增益人類健康的同時,已在各種力量的作用下無孔不入。現(xiàn)在,“醫(yī)生傷到患者的概率幾乎和幫到患者的一樣大,甚至更大”。當醫(yī)學打著“良醫(yī)治未病”的旗幟進軍時,卻把越來越多的健康人變成了“病人”,“病”與“非病”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不清。當下,人們用“亞健康”“早期高血壓”和“早期糖尿病”這類字眼形容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積極學習相關知識,隨時準備為各類檢查買單。與此同時,一個悖論產生了:身體健康、境遇良好的人最不需要照護,卻得到了最多的照護;與之相反,身患疾病、境遇較差的人往往最需要政策傾斜或扶持,實際上又沒有得到。瑪格麗特?麥卡特尼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全科醫(yī)生和獲獎作家,基于具體案例和強大的邏輯素養(yǎng),揭示了被過度包裝的醫(yī)療背后的真相。她表示,病患的悖論加劇了健康不平等,侵蝕了醫(yī)師職業(yè)精神。這既傷害了那些需要治療的人,也傷害了不需要治療的人。

  11、自行車的回歸(1817—2050)

  [法]弗雷德里克·赫蘭著

  喬溪譯

  定價:59.00

  書號:978-7-5203-2155-6

  內容簡介:

  自行車,一個看似很普通的物件,卻折射出人類生活與社會經濟的演變。早期的自行車如何挑戰(zhàn)了馬的運輸霸權?為什么荷蘭人比法國人更愛騎車?汽車真的比自行車更快嗎?如何評價免費租用自行車、可折疊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增加自行車專用道是否可以促進自行車的使用?……本書回顧了年代、階層與生活方式譜寫的自行車史,探討了同時期的經濟、文化、社會環(huán)境與自行車自身的技術特點,娓娓道來了一部歐洲城市市民出行歷史。城市發(fā)展至今,交通擁堵、環(huán)境惡化、資源匱乏等問題已給大多數(shù)人造成困擾,一套新型城市出行系統(tǒng)呼之欲出。在未來,面對經濟與環(huán)境的雙重危機,自行車將成為人類走出困境的方案之一,令城市變得更加平等、和諧,更具人文精神。弗雷德里克?赫蘭將在本書里描繪他心目中的未來新城。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書單】相關文章:

2017年體育書單07-11

好評的評語05-25

好評語08-03

書單朋友圈語錄11-09

香港大學值得看的書單11-07

淘寶好評語12-30

淘寶好評的評語12-01

淘寶的好評語11-17

被子好評語11-11

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推薦書單

  書籍是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下面就來看看小編分享的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推薦書單,快來看看吧。

  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書單1

  1、《世界歷史上的前近代旅行》[美]斯蒂芬戈斯[美]彼得·N。斯特恩斯著蘇圣捷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7月

  可被評為“7月榜我最喜愛的圖書”,這是一部關于旅行的史詩,讀完此書,你會發(fā)現(xiàn)古代的“驢友們”,如何背負文明的薪火,傳播了佛教、基督教、的種子,在不同文明之間擔任著使者。戰(zhàn)爭與征伐是激烈的文明交流,古代的商旅與行者,則沉默而和平地溝通著古代世界。

  2、《丁玲傳》李向東王增如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5年5月

  丁玲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風云人物,也曾是毛澤東身邊的紅人,她的作品數(shù)次引領文壇風騷,其人生也幾度坎坷、榮辱相伴。丁玲的最后一任秘書王增如曾在她身邊工作多年,親聞親歷了丁玲晚年一系列重要事件,《丁玲傳》以翔實的資料記述了丁玲從出生到病逝的傳奇人生。

  3、《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著安雯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

  有一本關于梁漱溟的書叫《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問題也經常糾纏著我,《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正解答了這個問題,它認為近幾十年來,這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好,識字率的提高,政府組織水平的進步,都市和商業(yè)文明的進程,對毒害人心的意識形態(tài)的揭露,組成了理性的力量,來抵御暴力的誘惑。一部人類社會心理的進化史,而“善良天使”這個詞的提法,尤其深得我心。

  4、《匠人》[美]理查德·桑內特著李繼宏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年7月

  本書探討了古羅馬的制磚工人、文藝復興時期的金匠、巴黎印刷廠的工匠、倫敦工廠的工人,作者發(fā)現(xiàn)在杰出的工匠之間的共同點,純粹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近年,由于工程質量的糟糕與古老技藝的消亡,中國開始呼喚“工匠精神”,讀這本書,讀者會明白當下中國缺失了什么。

  5、《動物的朋友圈》[瑞士]埃德里安娜·巴爾曼著劉小雨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

  好書名,也是好的創(chuàng)意,插畫家按照動物的外形特點、居住環(huán)境、生活習性、社交行為等,把世界各地的620只動物分為41個與眾不同的類別,也就是41個朋友圈,并對他們進行幽默的.描繪和歸類。有趣的科普具有抓住人心的力量。

  6、《納粹德國的腐敗與反腐》[德]弗蘭克·巴約爾著陸大鵬譯譯林出版社2015年7月

  打著“懲治腐敗”口號上臺的納粹,徹底破壞了法律、規(guī)則、文化與傳統(tǒng),由于各級權力來源均不合法,只能靠行賄維持,這個獨裁政權的腐敗程度達到了制度化和全員化。本書探討了納粹德國厲行反腐卻積重難返的制度根源。

  7、《轉變參與:私人利益與公共行動》[美]艾伯特·奧·赫希曼著李增剛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

  一本對讀者很有價值的書,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人們參與游行、示威、集會等公共活動的動力來自哪里?私人生活與公共參與之間如何互相轉換,對私人生活的生活失望,是否是參與公共事務的根源?作者的答案我們可以不認同,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角度。

  8、《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趙柏田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

  晚明的知識分子最會玩兒,這里說的是南方士人。對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的挖掘,對南方園林、戲曲、古物、書畫、香料的記錄,對南方人物、器物的摩挲,就是一部江南的文化史,當然,也是已經消亡的古代中國的心靈史。

  9、《勞作的女人:20世紀初北京的城市空間和底層女性的日常生活》[美]程為坤著楊可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年7月

  女手藝人、女傭、女乞丐、女演員,在貌似男性統(tǒng)治的公共空間,其實也是女性的日常生活空間。作者描繪了在一個急速變化的社會中,女性的各種潛力與可能、她們的危險與焦慮。作者透過女性的視角,從一個新鮮的角度講述當時的古都北京,這非常有趣。

  10、《絲綢之路新史》[美]芮樂偉·韓森著張湛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

  由于對河西走廊的偏愛,研究不同文明之間碰撞的興趣,絲綢之路研究是我最喜歡的圖書門類之一。本書顛覆了人們的一些習慣認知,比如中國軍隊在絲綢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不是商人。比如公元1000年前伊斯蘭地區(qū)的宗教氛圍多遠而寬容。這本書淵博而迷人。

  社會科學暢銷好評書單2

  1、南史(精裝全18冊)

 �。ㄌ疲├钛訅圩�

  趙凱,汪福寶,周群主持校注

  定價:2499.00

  書號:978-7-5203-9138-2

  內容簡介:

  《今注本二十四史》是對中國古代正史進行大規(guī)模校勘、注釋的文獻整理項目。旨在通過�?焙妥⑨�,形成一套能夠反映當代學術水準、為史學研究者及普通閱史者提供學術助益的二十四史權威版本。

  《今注本二十四史》項目全書設總編纂一人,執(zhí)行總編纂二人,另設學術領導小組總體督導。總編纂為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政烺先生。每史設一到二位主編,目前共有主編二十四人。各史作者皆為中國古史專家,全國二十多個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三百余人共襄其事。

  《南史》是中國歷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共八十卷,含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后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年)。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2、國家性、地方性與基層治理

  田先紅著

  定價:98.00

  書號:978-7-5203-9098-9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鄂、浙、粵、川、豫等多省農村的田野調查,采用國家性與地方性的分析框架,通過對國家塑造農民上訪的過程和機制進行系統(tǒng)研究,揭示當代中國國家與農民的關系,探尋國家治理的深層密碼,描繪中國國家特性,總結國家構建的微觀經驗和機制。本書嘗試提出“復合型國家”的建構路徑,認為當代中國是一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并存的復合型國家:一方面,國家越來越注重引入和創(chuàng)建現(xiàn)代治理規(guī)則;另一方面,傳統(tǒng)規(guī)則仍然在國家治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傳統(tǒng)規(guī)則與現(xiàn)代規(guī)則往往交織在一起,共同影響和塑造國家治理的形態(tài),在形塑國家建設的“中國道路”的同時,也為中國邁向現(xiàn)代國家之路增添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3、絲綢之路上的明代中國與世界

  萬明著

  定價:298.00

  書號:978-7-5203-9160-3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從中外關系史角度以整體—全球雙重視野和國家—社會雙重主線思考論證的明代絲綢之路史,嘗試再現(xiàn)14世紀末—17世紀中葉中國與世界大轉折時代絲綢之路上中國與世界關系演化的歷史軌跡及其國際關系體系構建。全書由整體篇、海上篇、文化篇組成,秉承中外文獻結合考證的治史特色,對于明代中國與世界關系從陸海各條通道進行了側重專題的論證和全面的整合研究,注重發(fā)掘明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和中外關系的互動互鑒史實,歸納總結了明代整體絲綢之路在中國史乃至全球史的歷史定位,闡明了明代中國對于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4、凝望文學的深淵:論布朗肖

  鄧冰艷著

  定價:99.00

  書號:978-7-5227-0198-1

  內容簡介:

  本書以布朗肖的文學思想為研究對象,以文學、寫作者、作品、敘事、文學語言、讀者等主題為基本線索,闡釋了這些文學基本元素是如何在布朗肖視域下逐個消解的,由此呈現(xiàn)出讓布朗肖思想充滿摧毀性力量的“文學空間”。圍繞該空間,本書不僅對布朗肖以敞開“文學空間”為本質任務的寫作思想進行了論述,而且在最后的部分,從文學轉向倫理學,對“文學空間”所呈現(xiàn)出的人與世界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本質改變進行了探討。最終,本書以文學為突破口,將布朗肖對文學的思考和其對死亡、寫作、中性、黑夜、沉默、孤獨、共同體、友誼等主題的思考結合了起來,期望全面闡釋布朗肖的思想,并最大程度地保留該思想的摧毀性力量。

  5、革命的古典主義: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研究

  張瑾著

  定價:99.00

  書號:978-7-5227-0631-3

  內容簡介:

  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上半葉盛行的新古典主義在全歐洲掀起了學習古典的文藝運動。法國的新古典主義發(fā)展最為成熟。這一藝術風格與法國大革命有直接聯(lián)系,被稱為“革命的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是一次美術領域的革新,它承接古典主義,反對洛可可主義,啟示現(xiàn)代主義,給世界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和藝術遺產。圖像的歷史是美術史,歷史的圖像則是社會史。本書通過挖掘藝術家的文稿和新古典主義理論家的論著等一手資料梳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背景、起源、變遷、特點、合理性與局限性,總結出這一藝術風格特殊的生命力,為深入認識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社會文化提供一個視角。

  6、歷史、邏輯與規(guī)則——公務員日常行為研究

  劉杰著

  定價:79.00

  書號:978-7-5203-9842-8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基于對政府實踐的深入觀察,分析了公務員行為的歷史和邏輯,對于理解政府運行具有創(chuàng)新價值,對于改進政府作風建設,具有一定啟發(fā)意義。經初步文獻檢索,出版后可能是國內首部研究公務員行為問題的學術著作。書稿從公務員日常行為的視角對文山會海進行研究,主要觀點如下:第一、各級政府公務員日常行為具有內容上的可視性和結構上的同質性,主要是寫文字、開會以及走訪接待,這三類行為成為公務員工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二、通過歷史追溯,論證文山會海的產生和變遷是由歷史上的權力場所決定的,取決于政治組織架構的設計、政治權力關系格局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第三、文山會海的特征是由特定的科層結構所決定的,集權約束、科層內卷和文化慣性決定了其行為法則。

  7、《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度好文章

  方軍主編

  定價:98.00

  書號:978-7-5227-0707-5

  內容簡介:

  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是我國學術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發(fā)布平臺,擔負著繁榮中國學術、發(fā)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的重要職責,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書收錄了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組織評審的《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度好文章,共9篇。本次評審為《中國社會科學》創(chuàng)刊以來的第二次評選。9篇文章涉及哲學、經濟學、文學等多個學科。

  8、鄉(xiāng)土社會的人類學視野

  彭兆榮著

  定價:188.00

  書號:978-7-5203-7790-4

  內容簡介:

  中國農業(yè)人類學的使命是用人類學知識體系,以傳統(tǒng)的中華農耕文明為背景,探索鄉(xiāng)土社會的內部規(guī)律,包括天地人和、宗法社會、土地倫理、小農經濟、耕讀傳家等,特別是在社會轉型的今天,配合鄉(xiāng)村振興,尋求中華社稷推展中的文化和歷史法則。本書基于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在收集梳理古今文獻和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力圖從“鄉(xiāng)土社會”“農儀農藝”“城鄉(xiāng)多維”“鄉(xiāng)村振興”等方面,以人類學的方法論解釋和呈現(xiàn)中國特有的“農之道”。

  9、中國小微經濟發(fā)展研究報告(2021):促進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

  劉元春,邵智寶,孫文凱,耿黎主編

  定價:158.00

  書號:978-7-5227-0468-5

  內容簡介: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經濟增速下行,同時國際貿易爭端帶來“卡脖子”技術難題,創(chuàng)新正成為我國發(fā)展大戰(zhàn)略。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在我國創(chuàng)新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加大推動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即有利于企業(yè),也有利于我國整體長期發(fā)展。然而,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面臨眾多問題,需要更合理政策解決;現(xiàn)行政策有些在操作上需要改進。本書總結了中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趨勢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家出臺了眾多財政和貨幣政策,從金融體系、財稅體系、人才市場、市場環(huán)境、政策執(zhí)行方面總結了建議。

  10、病患悖論:為什么“過度”醫(yī)療不利于你的健康?

  [英]瑪格麗特·麥卡特尼著

  潘驛煒譯

  定價:82.00

  書號:978-7-5203-5885-9

  內容簡介:

  醫(yī)學在增益人類健康的同時,已在各種力量的作用下無孔不入。現(xiàn)在,“醫(yī)生傷到患者的概率幾乎和幫到患者的一樣大,甚至更大”。當醫(yī)學打著“良醫(yī)治未病”的旗幟進軍時,卻把越來越多的健康人變成了“病人”,“病”與“非病”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不清。當下,人們用“亞健康”“早期高血壓”和“早期糖尿病”這類字眼形容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積極學習相關知識,隨時準備為各類檢查買單。與此同時,一個悖論產生了:身體健康、境遇良好的人最不需要照護,卻得到了最多的照護;與之相反,身患疾病、境遇較差的人往往最需要政策傾斜或扶持,實際上又沒有得到。瑪格麗特?麥卡特尼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全科醫(yī)生和獲獎作家,基于具體案例和強大的邏輯素養(yǎng),揭示了被過度包裝的醫(yī)療背后的真相。她表示,病患的悖論加劇了健康不平等,侵蝕了醫(yī)師職業(yè)精神。這既傷害了那些需要治療的人,也傷害了不需要治療的人。

  11、自行車的回歸(1817—2050)

  [法]弗雷德里克·赫蘭著

  喬溪譯

  定價:59.00

  書號:978-7-5203-2155-6

  內容簡介:

  自行車,一個看似很普通的物件,卻折射出人類生活與社會經濟的演變。早期的自行車如何挑戰(zhàn)了馬的運輸霸權?為什么荷蘭人比法國人更愛騎車?汽車真的比自行車更快嗎?如何評價免費租用自行車、可折疊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增加自行車專用道是否可以促進自行車的使用?……本書回顧了年代、階層與生活方式譜寫的自行車史,探討了同時期的經濟、文化、社會環(huán)境與自行車自身的技術特點,娓娓道來了一部歐洲城市市民出行歷史。城市發(fā)展至今,交通擁堵、環(huán)境惡化、資源匱乏等問題已給大多數(shù)人造成困擾,一套新型城市出行系統(tǒng)呼之欲出。在未來,面對經濟與環(huán)境的雙重危機,自行車將成為人類走出困境的方案之一,令城市變得更加平等、和諧,更具人文精神。弗雷德里克?赫蘭將在本書里描繪他心目中的未來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