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
在日常的學習中,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1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shù)氣體.
二、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
(1)工業(yè)“三廢”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農(nóng)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氣體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shù)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fā)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
2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干凈,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36、藥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1)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3)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1)溫度,(2)是否攪拌(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鐵,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三、初中化學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
2、水煤氣: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一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鐵銹:(Fe2O3)
四、初中化學常見物質俗稱
1、氯化鈉(NaCl):食鹽
2、碳酸鈉(Na2CO3):純堿,蘇打,口堿
3、氫氧化鈉(NaOH):火堿,燒堿,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體(CO2):干冰
7、氫氯酸(HCl):鹽酸
8、堿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9、硫酸銅晶體(CuSO4.5H2O):藍礬,膽礬
10、甲烷(CH4):沼氣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
14、汞(Hg):水銀
15、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五、初中化學敞口置于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于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量減少的
1、由于揮發(fā)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于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六、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藍色沉淀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變質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含有NaCl.
17、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質的除雜
1、CO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4、CuO(Cu):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鐵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鹽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鹽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
14、NaCl(KNO3):蒸發(fā)溶劑
15、KNO3(NaCl):冷卻熱飽和溶液.
16、CO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八、化學之最
1、未來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氣體是H2.
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是H2.
5、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時,酸性,堿性最弱.
PH=14時,堿性,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種元素,肥效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是中國.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13、空氣里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
14、空氣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16、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關不同
1、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是因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水和雙氧水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4、元素種類不同:是因為質子數(shù)不同.
5、元素化合價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6、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十、有毒的物質
1、有毒的固體:亞硝酸鈉(NaNO2),乙酸鉛等;
2、有毒的液體:汞,硫酸銅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氣體: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一、溶解性表的記憶口訣
鉀鈉銨鹽個個溶,硝酸鹽類也相同
堿溶銨鉀鈉鋇鈣,硫酸鹽類除鋇鈣,氯化物除銀亞汞,碳磷酸鹽多不溶
初中化學怎么學習
一是要進行計劃的分類,一般分為長期計劃及相應完成時間、達成效果和近期計劃及相應完成時間、達成效果;
二是在執(zhí)行學習計劃的內容中應該同時進行預習和復習;三是在制訂學習計劃的時候要給自己找好學習的定位。因為每個同學的情況不一樣,因而學習計劃是不一樣的,不要因為別的同學制訂那樣的學習計劃就隨意模仿,這樣會影響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而影響最后的學習結果。
初中化學有什么學習技巧
1、上課認真聽講,一般老師對于難記憶的東西都會給出記憶的方法,盡可能在課堂上就記住一部分。
2、做回家作業(yè)的時候不要總是把書或者筆記本翻開做,要么做之前看一遍,要么做完之后再對筆記,不會的記住答案之后再做到試卷上。
3、若作業(yè)中還有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做一個記號,第二天等老師講評或主動去問。
初三化學的知識點不需要花特別多的時間去記憶,只有平時的作業(yè)都能自己獨立完成,而不是總抄書或筆記,或者他人的作業(yè)。
初中化學的復習方法
課后應及時復習,認真做好作業(yè),這是學好化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復習可采用課后復習、周后復習、單元復習、章節(jié)復習、綜合復習等。復習的方法有復述、默寫、做聯(lián)系等。只有通過多次復習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
現(xiàn)行初中化學課本中有五六十個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號二十多個,還有許多的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識。這些內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它們多為學習化學的基礎,若不能熟記,便會感到在“化學王國里”行走困難。
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2
一、重視探究題知識點
、、常見氣體的探究。
、、常見物質的探究。實際上是下列常見離子的探究:
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2+、Ca2+等。需要熟記探究這些離子所需的試劑及看到的現(xiàn)象。(馬上點標題下藍字"初中化學"關注可獲取更多學習方法、干貨!)
③、黑色粉末的探究。
、堋⑽镔|是否為催化劑的探究。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劑。
、荨㈦x子作用的探究。如明礬起凈水作用,是明礬中哪種離子起作用。
⑥、溶液酸堿性的探究。
、摺⑷芤合嗷シ磻,所得溶液中溶質成分的探究問題。
二、每年必考的實驗知識
氣體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凈化裝置、干燥裝置的選取及連接問題。
大家應熟悉實驗室制H2、CO2、O2的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取,氣體中所含雜質H2O的證明、除雜方法等。
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取原理也要熟知。
三、計算題要鞏固典型題型
如化學反應方程式與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結合的'計算題
鐵礦石煉鐵型計算題,解決生活實際的方程式計算題
金屬與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計算題,圖表型、圖像型分析計算題。
四、關注與生活相關的知識及社會熱點
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學與環(huán)境污染,藥品與健康及消毒劑的選用、融雪劑對環(huán)境的影響等
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3
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帶正電的離子叫陽離子;帶負電的離子叫陰離子。
離子里: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電子數(shù)±帶電量
離子符號的寫法:離子的電荷數(shù)標在右上角,電荷的數(shù)值等于它對應的化合價
陽離子:Na+Mg2+Al3+、H+NH4+、Fe2+Fe3+Ca2+
陰離子:O2-、OH-S2-、F-Cl-SO42-CO32-NO3-MnO4-PO43-MnO42-ClO3-
原子團概念
原子團: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構成,在化學反應中通常以整體參加反應的原子集團
常見的原子團:SO42-CO32-NO3-OH-MnO4-MnO42-ClO3-PO43-HCO3-NH4+
碳酸氫根(HCO3-)硫酸氫根(HSO4-)磷酸氫根(HPO42-)磷酸二氫根(H2PO4-)
注意:原子團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脫離物質單獨存在,因此含原子團的`物質必定有
三種或三種以上元素,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含原子團。原子團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為更小的粒子原子
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4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tài)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如Br2是液態(tài)的)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如Cl-- 叫氫氯酸根)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高壓鍋爆炸是物理變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如H原子就無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說“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是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8、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陽離子或陰離子。
9、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一定是8。(第一層為最外層2個電子)
10、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
(因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離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構成的`分子或原子團)只有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單核粒子(一個原子一個核)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11、(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對不同溶質而言)(2)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如同溫度則一定)(3)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降溫后不一定有晶體析出。(4)一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數(shù)值一定大于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數(shù)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單質和化合物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就是置換反應。但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14、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復分解反應中一定沒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注意: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15、單質一定不會發(fā)生分解反應。
16、同種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顯示一種化合價。如NH4NO3 (前面的N為-3價,后面的N為+5價)
17、鹽的組成中不一定有金屬元素,如NH4+是陽離子,具有金屬離子的性質,但不是金屬離子。18、陽離子不一定是金屬離子。如H+、NH4+。
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5
必考知識點一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shù)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
(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對于原子的認識遠在公元前5世紀提出了有關“原子”的觀念。但沒有科學實驗作依據(jù),直到19世紀初,化學家道爾頓根據(jù)實驗事實和嚴格的邏輯推導,在1803年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
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因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等,都是宏觀現(xiàn)象,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現(xiàn)的屬性,并不是單個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
分子的性質
(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如陽光下濕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間有間隔。一般說來,氣體的分子之間間隔距離較大,液體和固體的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氣體比液體和固體容易壓縮,不同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二者的原體積之和,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時吃幾塊冰塊也可以解渴,這就說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質,因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是相同的。
必考知識點二
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原子不帶電。
電子: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1)構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種:質子、中子、電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這三種粒子構成的。如有一種氫原子中只有質子和電子,沒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就是質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中子不帶電),而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因此,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由于原子核內質于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Q:原子中存在帶電的粒子,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核電荷數(shù))和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相等,但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必考知識點三
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在于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它原子。
相似點:
(1)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2)質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中;
(3)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
(4)都具有種類和數(shù)量的含義。
原子的核外電子層分布
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guī)律: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最外層不超過8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shù)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shù)),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原子中的電量關系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就是質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中子不帶電),而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因此,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由于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必考知識點四
(1)質子數(shù)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
(2)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
(3)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決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4)電子能量的高低決定電子運動區(qū)域距離原子核的遠近。
因為離核越近的電子能量越低,越遠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類別。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4為金屬,>或=4為非金屬,=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稀有氣體元素。
(6)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4為失電子,>或=4為得電子,=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穩(wěn)定。
(7)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合價。
原子失電子后元素顯正價,得電子后元素顯負價,化合價數(shù)值=得失電子數(shù)。
(8)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
原子失電子后為陽離子,得電子后為陰離子,電荷數(shù)=得失電子數(shù)。
必考知識點五
(1)元素符號前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個數(shù)2N。
(2)化學式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分子個數(shù)2H2O。
(3)離子符號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離子個數(shù)。
(4)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Mg2+。
(5)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shù)字:表示該元素的'化合價。
(6)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該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個數(shù)H2O。
元素結構與元素性質之間的關系
(1)質子數(shù)決定了元素的種類和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
(2)質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是否相等,決定該元素的微粒是原子還是離子。
(3)原子最外電子層電子的數(shù)目與元素的化學性質關系密切。
(4)稀有(惰性)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是8個電子(氦是2個)的穩(wěn)定結構,化學性質較穩(wěn)定,一般條件下不與其它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5)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的電子一般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電子,使次外層成為最外層達到穩(wěn)定結構。
(6)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一般多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穩(wěn)定結構。
必考知識點六
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帶正電的離子叫陽離子;帶負電的離子叫陰離子。
離子里: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電子數(shù)±帶電量。
離子符號的寫法:離子的電荷數(shù)標在右上角,電荷的數(shù)值等于它對應的化合價。
陽離子:Na+ Mg2+ Al3+ 、H+ NH4+、Fe2+ Fe3+ Ca2+。
陰離子:O2- 、OH- S2-、F- Cl- SO4 2- CO32- NO3- MnO4- PO43- MnO42- ClO3-。
原子團概念
原子團: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構成,在化學反應中通常以整體參加反應的原子集團。
常見的原子團:SO42-,CO32-,NO3-,OH-,MnO4-,MnO42-,ClO3-,PO43-,HCO3-,NH4+,碳酸氫根(HCO3-),硫酸氫根(HSO4-),磷酸氫根(HPO42-),磷酸二氫根(H2PO4-)。
注意:
原子團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脫離物質單獨存在,因此含原子團的物質必定有三種或三種以上元素,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含原子團。原子團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為更小的粒子原子。
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6
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原子不帶電
電子: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1.構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種:質子、中子、電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這三種粒子構成的。如有一種氫原子中只有質子和電子,沒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就是質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中子不帶電),而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因此,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由于原子核內質于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原子中存在帶電的粒子,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核電荷數(shù))和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相等,但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點03-12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點【合集】05-08
英語中考必考知識點05-08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03-20
中考數(shù)學必考知識點03-12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熱門)05-16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精】05-08
中考語文必考的知識點總結06-19
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