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的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題。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復(fù)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謶植桓易躁悾(jǐn)斬樊於期頭,及獻(xiàn)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shè)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jìn)。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鼻赝踔^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zhǎng),操其室。時(shí)恐急,劍堅(jiān),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shí),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shí),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fù)劍!王負(fù)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bào)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ü(jié)選自《荊軻刺秦王》)
4.對(duì)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持千金之資幣物 幣:貨幣
B.比諸侯之列 比:并,列
C.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擲擊
5.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荊軻和而歌 蟹六跪而二螯
B.燕王拜送于庭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C.以故荊軻逐秦王 申之以孝悌之義
D.乃欲以生劫之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6.把第I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I卷文言文中“易水訣別”這一場(chǎng)景描寫有何作用?請(qǐng)概括作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4.A。幣:財(cái)物。
5.B。A:表修飾/表并列;B:介詞,在;C:介詞,因?yàn)?介詞,用。D:判斷詞,是/連詞,于是。
6.(1)于是荊軻就登上車離開了,始終沒有回頭。
。2)希望大王能夠稍微原諒他,使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7.(1)烘托了一種凄涼,悲壯的氣氛;
。2)音樂作為場(chǎng)面的背景,烘托氣氛,增強(qiáng)感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3)突顯荊軻為正義行俠的豪邁氣質(zhì)。
【《荊軻刺秦王》的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讀《荊軻刺秦王》有感05-05
語文荊軻刺秦王教學(xué)設(shè)計(jì)02-15
讀《荊軻刺秦王》有感(8篇)05-05
讀《荊軻刺秦王》有感8篇05-05
讀《荊軻刺秦王》有感通用8篇05-05
夾竹桃的閱讀答案04-05
中國的閱讀答案03-29
學(xué)費(fèi)的閱讀答案03-29
放學(xué)的閱讀答案03-28
《送花》的閱讀答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