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時間:2024-02-23 07:17:03 開題報告 我要投稿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yǎng)的今天,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1

  一、論文題目

  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研究

  二、選題意義的研究

  作為一種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的金融形式,對其加以法律規(guī)制,既是現實問題,也是理論問題。30余年改革開放,非正式金融支持了中國民營經濟的大力發(fā)展,緩解了農村地區(qū)資金的極度匱乏現象,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經濟增長。然則,長期以來,非正式金融在中國是個頗有爭議的議題。一方面,作為誘致性制度變遷的結果,其內生性推動了中國民營經濟的發(fā)展,間接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另一方面,長期體制外循環(huán)對社會經濟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影響了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甚至對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影響。為此,我國政府對于非正式金融的“管制”是較嚴苛的,但效果并不明顯。

  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低迷,歐債危機持續(xù)不斷,中國實體經濟遭遇挫折、國內通脹壓力不減、股市樓市財富效應暗淡的情況下,大量民間資金流向民間借貸行業(yè)有其必然性,借助民間借貸渠道,眾多求貸無門的中小企業(yè)獲得了寶貴的資金“輸血”。但在實體經濟盈利低下的情況下,巨額高息的民間借貸,無疑是“一劑飲鴆止渴的毒藥”,浙江“跑路”潮恐是最好的實證。民間借貸如果演化為純粹的資金炒作,沒有實體經濟做支撐,那只能是擊鼓傳花的游戲,風險終會爆發(fā)。面對如此現狀,正視非正式金融成為必然,對其進行必要的法律規(guī)制是當務之急,近年來中央乃至地方相繼對民間借貸這種非正式金融形式及其組織進行規(guī)范正是現實所迫,但就法律規(guī)范本身而言,目前對于非正式金融的規(guī)范位階過低,多集中于部門規(guī)章與司法解釋,這并不能解決中國面臨的民間融資問題。

  本文通過分析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必要性、比較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有關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實踐,提出中國非正式金融契約治理與監(jiān)管并行的規(guī)制路徑,通過監(jiān)管邊界的設定,具體設計中國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規(guī)制,以希將非正式金融的風險控制在一個可承受范圍內,并借此發(fā)揮其對經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本文的理論意義在于變消極事后“管制”為積極“法律規(guī)制”和變“堵”為“疏”的理念以及監(jiān)管邊界設定的思路,全文貫穿著對非正式金融的寬容思想。文章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將非正式金融的契約治理機制與適度監(jiān)管結合起來,設定監(jiān)管邊界。

  同時將司法系統(tǒng)長期以來在非正式金融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加以疏理,對于浙江省通過司法“試錯”來反應非正式金融的創(chuàng)新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而為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提供了路徑依賴,即便是在現有非正式金融立法環(huán)境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地方司法的改革來適應非正式金融不斷創(chuàng)新的路徑也是可行的;司法可以第一位次的解決非正式金融糾紛,如民間借貸糾紛等。全文貫穿著實證分析方法,并在第四章中就契約治理機制的論述過程中,對于各種具體非正式金融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進行了具體論述,同時對于非正式金融的監(jiān)管制度進行了初步構建。非正式金融的研究不僅對于中小企業(yè)融資、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同時對于中國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也具有一定意義,彌補了法學領域對于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系統(tǒng)研究的不足。

  三、課題的基本內容

  30余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創(chuàng)造了世界經濟史奇跡,其中民營經濟對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則,民營經濟對社會經濟發(fā)展做出的貢獻并不足以說明其在正規(guī)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其中企業(yè)數量占比為99%的中小企業(yè),占GDP比重為55.16%,占全國新增產值比重為74.17%,占社會銷售額比重為58.19%,占稅收比重為46.12%,占出口總額比重為62.13%,占城鎮(zhèn)就業(yè)崗位比重為75%左右。

  但只有極小數的中小企業(yè)可以從正規(guī)銀行類金融機構獲取所需資金,如同KelleeS.Tsai所言,中國經濟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卻缺失正規(guī)信貸,民營企業(yè)并沒有直接受益于國有銀行的信貸配置。同時,證券市場的門檻又將絕大多數中小企業(yè)拒之門外,在無法從正規(guī)金融系統(tǒng)融入資金的情況下,多數中小企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產能擴張期或者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選擇了非正式金融。

  與此同時,中國廣大農村出現了資金逆向流出現象,農村信用社及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從農村吸收的存款,不斷地輸入到城市,如果農村信用社全部改制成商業(yè)銀行,成為與大型商業(yè)銀行類似的運營模式,可能會隨著大型商業(yè)銀行在農村的萎縮而逐漸縮容。面對此格局,在農村長期的金融體系中,非正式金融發(fā)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民營經濟和農村經濟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的非正式金融,又如何陷入風波之中?非正式金融是否比正規(guī)金融體系更加脆弱,更易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否則政府何以將絕大多數非正式金融視為非法,予以取締而快之?基于一系列疑惑以及近年來民間借貸風波的發(fā)生,本文試圖對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規(guī)制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對中國現有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范進行疏理,并采取歷史、經濟、比較以及實證的分析方式探究我國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現狀,及我國民間借貸糾紛大規(guī)模發(fā)生、非法集資手段不斷推陳出新、非金融企業(yè)間借貸不斷地變相發(fā)展的制度動因,同時通過對境外有關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實踐經驗進行疏理與比較,最終對我國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規(guī)制路徑進行思考;谶@一思路,全文的研究分為五章層層展開。

  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論根基,從非正式金融內涵與外延的界定著手,通過非正式金融生成邏輯的多維分析以及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理論基礎分析,為后文的法律規(guī)制確定理論基石。有關非正式金融內涵的界定是仁者見仁,但關鍵在于其是否受到監(jiān)管、是否納入政府金融監(jiān)管體系,處于金融監(jiān)管體系之外的各種金融組織及各種資金融通活動統(tǒng)稱為非正式金融。換言之,非正式金融是指不受政府對于資本金、儲備金和流動性、存貸利率限制、強制性信貸目標以及審計報告等要求約束的金融組織和金融活動的總和。基于這一內涵的界定,非正式金融區(qū)別于民營金融、非法金融等,同時具體的非正式金融活動包括民間借貸、企業(yè)內部集資、非金融企業(yè)間借貸(文章并不贊成將其排除在民間借貸范圍之外)、通過私人錢莊與合會進行的金融活動、錢中與銀背等中介組織進行的金融活動、P2P網絡信貸以及各類非法集資行為、影子銀行的行為等等,只要滿足其內涵均可以確定為非正式金融范疇。

  對于非正式金融的生成邏輯,文章從二元金融結構與政府的“父愛主義”入手提出非正式金融在當代中國生成的特殊環(huán)境,并且對于我國長期存在的金融抑制政策加以分析,同時對非正式金融生成的制度動因進行深入闡述,非正式金融的變遷作為一種誘致性制度變遷的結果,更是地方政府、中央金融權威機構與非正式金融參與者三方之間博弈的一種金融制度創(chuàng)新,最后通過經濟學上交易成本理論的分析為非正式金融的存在與發(fā)展提供進一步的經濟學基礎。文章一方面強調非正式金融生成的邏輯機理,另一方面對非正式金融長期隱蔽運營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以及金融本身的脆弱性進行論證,從而為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規(guī)制提供基石。

  依照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理論,一旦不具備償還債務能力的組織或者個人,只是通過不斷舉借新債償還舊債時,隨著這種非正式金融主體的增加,非正式金融將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即極易發(fā)生危機,而溫州民間借貸風波的發(fā)生即有此等因素的作用。與此同時,金融市場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性、外部性及壟斷問題,通過政府公權力的介入,初步是可以解決的,但其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監(jiān)管被俘獲的問題,故而如何將這種公權力的介入控制在一定邊界內,即對非正式金融的監(jiān)管控制在必要的范圍內,進行適度地監(jiān)管成為各界所關注的問題。作為外在制度的金融法律制度,是否具有普適性、是否與內生演化而來的規(guī)則互補、金融法律制度的供給是否滿足社會需求,這一系列問題亦成為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就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現狀加以闡釋。通過溫州民間借貸風波的簡要論述,引出中國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發(fā)展歷程,此后對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尋找出如此管制強度之下,民間借貸糾紛泛濫、非法集資行為范圍不斷擴張的制度原因,進而為變非正式金融“管制”為“法律規(guī)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現實原因,也為后文“契約治理”與適度監(jiān)管的規(guī)制路徑的提出提供法律制度基礎。

  一國的金融法律制度一般都會基于金融穩(wěn)定、安全的考量,從當時的社會經濟背景出發(fā),確定具體的金融法律制度。為此,從1949年至今,我國對于非正式金融的法律態(tài)度前后有所變化,從建國初期的提倡私人借貸到此后一段時間的絕對禁止,形成了非正式金融一度基本消失的狀態(tài)。對于當時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而言,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經濟趕超目標基本是不可能的,計劃經濟也就成為當時恢復經濟的首要選擇,這種強制性積累機制適應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現實需求。

  然而在改革開放之后,民營經濟迅速發(fā)展起來,政府對非正式金融的管制也有所松動,故而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然而,20世紀90年代初的投資過熱現象,以及諸如沈太福、鄧斌事件的發(fā)生,和1993年-1995年期間大量金融法律法規(guī)相繼出臺,又適逢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發(fā)生,促成了新一輪金融嚴管政策。故而,在20世紀90年逐步形成了行政取締與刑事制裁非法集資行為的規(guī)制模式,各種非正式金融組織亦成為非法金融組織。20xx年,相關法律制度開始松動,中央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提出36條,同時促進了民間資本向金融領域的發(fā)展,而20xx年有關民間資本36條的出臺,更是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提供了決定性的法律基礎,從而對非正式金融的管制有所松動。

  現有規(guī)制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規(guī)范多集中于金融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性文件,效力位階比較低,甚至與其他基本法律相抵觸。這種將民間借貸限制于自然人間、自然人與企業(yè)組織之間的借貸,排除非金融企業(yè)間借貸行為的規(guī)定,以及民間借貸利率四倍以上不受法律保護,同時又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規(guī)章將其確定為“爆收益”行為,卻無相關法律責任的規(guī)定,等等一系列法律制度上的不完善,憱就了非正式金融管制的低績效。文章通過規(guī)范分析方法闡述了非正式金融現有法律規(guī)制的低績效與嚴管制的現狀,為第四章論述私人契約治理與適度監(jiān)管路徑提供邏輯基礎。

  第三章圍繞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有關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實踐與經驗,為后文的論證提供比較分析的基礎。本章分為兩部分,即發(fā)達國家,諸如美國、德國、日本等國有關非正式金融發(fā)展的經驗,尤其是法律規(guī)制的經驗,并且將對中國非正式金融發(fā)展的啟示融合于其中;發(fā)展中國家則以非洲撒哈拉以南國家小額信貸機構的發(fā)展經驗、南非《國家信貸法》的規(guī)制實踐以及亞洲孟加拉格萊珉銀行的成功發(fā)展為例,為我國小型金融組織的發(fā)展提供參考。而南非《國家信貸法》的簡要闡述為我國民間職業(yè)放貸人的規(guī)范提供了可資借鑒之處。無論是發(fā)達國家的美國、日本,抑或是發(fā)展中國家的非洲諸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qū),對于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規(guī)制,既重視非正式金融固有的契約治理模式,同時考慮差異化監(jiān)管,并且非正式金融的進一步發(fā)展離不開法制的先行。

  第四章圍繞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理念的.重新樹立、契約治理與適度監(jiān)管的論證展開。金融監(jiān)管強調安全、穩(wěn)健、有效等理念,然而在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過程中,過分強調“管制”,造成自由與效率價值的忽視,甚至是公平的喪失,并不符合非正式金融規(guī)制現實需求,更不利于非正式金融的規(guī)范化健康運作,必須重新樹立理念價值,客觀地認識非正式金融與正規(guī)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區(qū)別。強調效率理念:非正式金融的私人契約治理機制的有效利用;自由理念:賦予公民、企業(yè)一定的融資自由權,即民間自治權的發(fā)揮;公平價值:公平信貸權理念的樹立;保障安全價值:需要適度監(jiān)管;最終實現正式規(guī)范與非正式規(guī)范的彌合、非正式金融與正規(guī)金融的聯(lián)結。

  非正式金融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并得以發(fā)展,除了具有多維度的生存空間,在缺乏有效的法律機制保護情況下,其特有的私人治理機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無論是非正式金融的隱性擔保機制(緣約文化)、基于長期合作與重復博弈形成的聲譽執(zhí)行機制,抑或是團體貸款中的連帶責任(同行壓力),都是以社會資本和聲譽價值為基礎,其運作機理的關鍵在于交易者聲譽信息的傳遞,以及對不良聲譽懲罰的可置信性。但其受限于特定的社區(qū)范圍內,無法應對規(guī)模化運營,對于超出血緣、地緣、親緣關系的非正式金融,這種私人治理機制的效用不斷弱化。同時,經濟環(huán)境的復雜多變,信息不對稱問題、交易不確定性問題依然會困擾非正式金融的正常發(fā)展,再加上長期在法律體系之外運營,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對于組織化程度較低的非正式金融而言,缺乏有效的風控機制,這些都對非正式金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投資者的利益保護不利,為此,需要來自于第三方的法律治理機制來彌補這些治理空隙,并矯正這些私人治理機制失效的領域。

  法律治理機制對于私人治理機制的彌合,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即政府公權力的介入,需要有一定的邊界,換言之,需要設定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供給與需求邊界,為非正式金融的私人治理與政府監(jiān)管提供一個可行的平衡點。對于監(jiān)管模式的選擇上,文中并不贊成在目前的中國實行自律性監(jiān)管為主、政府監(jiān)管為輔的監(jiān)管模式,而是仍以政府監(jiān)管為主,充分重視自律性監(jiān)管及非正式金融領域存在的非正式制度。通過立法上一定程度地賦予非正式金融法律身份,從而為監(jiān)管制度的具體構建提供法律基礎,否則市場準入、退出及交易活動等監(jiān)管制度的設計皆為惘然。

  第五章探討司法對非正式金融的保障。尤其是在現有法律規(guī)定不加以改變的前提下,對于體制外運營的非正式金融而言,在自身私人治理機制無法解決契約糾紛時,或者已經獲取一定的法律身份的前提下,發(fā)生糾紛,司法機制也是其最后的保障,同時,司法能動性是回應非正式金融創(chuàng)新的最可行路徑。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不僅有助于金融監(jiān)管目標的實現、解決非正式金融糾紛持續(xù)走高問題,同時也可以彌合現有法律制度的粗疏與滯后性以及監(jiān)管不足的現象。然則,完全依賴于司法規(guī)制并不是法律規(guī)制的應然之路,非正式金融陽光化的發(fā)展,不僅需要尊重其自身固有的特性,更需要立法上予以承認其法律身份,并且需要行政監(jiān)管部門的適時護航、司法部門的最后保障,即形成全方位的規(guī)制體系。

  四、課題的重點和難點

  “存在即為合理”,行文伊始,筆者提到非正式金融的廣泛存在是否合理的問題,通過二元金融結構的分析、非正式金融生成的制度動因分析,非正式金融作為一種誘致性制度變遷的結果,更是地方政府、中央金融監(jiān)管機構與非正式金融參與者三者之間博弈的一種金融制度創(chuàng)新,也是經濟學上交易成本理論作用使然,這一系列制度經濟學的闡釋,為深入分析非正式金融廣泛存在的正當性提供了依據。然而,非正式金融長期以來隱蔽經營,甚至是近些年的異化發(fā)展所引致的社會問題同樣不可小覷。無論是從金融脆弱性角度、公共利益角度,抑或是法律制度的供給與需求角度而言,更或是中國現有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狀況而言,都需要對非正式金融加以進一步規(guī)制,將其引入規(guī)范化發(fā)展之路。如何既考慮非正式金融固有的私人契約治理機制,又將法律、監(jiān)管這些正式的治理機制融入其中,將二者完美的相結合,成為全文考慮的重心。

  行文至此,本文已經初步對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規(guī)制路徑問題做出回答,即非正式金融的私人契約治理機制+適度金融監(jiān)管,伴隨以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理念的重樹、金融監(jiān)管模式的設定以及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領域路徑的探析。具體而言,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非正式金融作為一種內生自發(fā)性金融形式,具有多種存在的制度動因,并不會因為政府的嚴厲打擊而減少,近年來民間借貸規(guī)模的不斷增長、非法集資手段的不斷創(chuàng)新及其涉案金額與范圍的不斷膨脹、非金融企業(yè)間變相借貸形式的不斷推陳出新,已然說明非正式金融的存在絕非是可以通過嚴刑峻罰來加以壓制的,適當地承認其合理性與正當性是規(guī)范非正式金融的必要前提。

  2.以尊重非正式金融契約的私人治理機制為基礎的法律治理機制,進行適度監(jiān)管是其法律治理機制的關鍵,尤其是在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缺位、管制過多的情形下,依照適度監(jiān)管的理念構建我國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體制是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供給與需求邊界加以設定,從而為金融行政監(jiān)管部門介入到非正式金融領域提供邊界,進行適度地監(jiān)管。

  3.進行適度監(jiān)管,并非是放松監(jiān)管,而是正視非正式金融的特性,采取區(qū)別于正規(guī)金融監(jiān)管的方式?紤]到監(jiān)管主體的不同、市場自治程度、我國金融業(yè)監(jiān)管傳統(tǒng)、非正式金融發(fā)展現狀等多方面因素,筆者認為,政府既要監(jiān)管非正式金融,同時對相關監(jiān)管者予以必要的限制,將政府行政監(jiān)管與行業(yè)自律組織的自律性監(jiān)管相結合。目前階段并不適宜以行業(yè)自律性監(jiān)管為主的模式,畢竟中國的自律性傳統(tǒng)還不足以采取這種監(jiān)管模式,非正式金融市場的行業(yè)自律組織仍處于起步階段,待其發(fā)展成熟,參與者的自律程度達到一定水平時,可以考慮政府逐漸退出。為此,本階段需要建立以政府的監(jiān)管為主、行業(yè)協(xié)會的自律監(jiān)管為紐帶、非正式金融參與者的內控為基礎、社會監(jiān)督為補充的監(jiān)管體系。

  4.對于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的各種制度設計,其前提離不開法律對非正式金融的適度承認。而現有非正式金融的立法規(guī)定極其不完備,對各種非正式金融組織的規(guī)定過于粗疏,在規(guī)制實踐中,司法機構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法律規(guī)范也多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性文件為主,這種法律規(guī)制現狀無法調整非正式金融異化發(fā)展的現實。為此,部分地區(qū)通過地方司法“試錯”的方式對非正式金融的不斷創(chuàng)新加以體現,例如浙江省的高級人民法院,甚至是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了一系列領先于全國其他地區(qū)的司法性文件,作為處理非正式金融糾紛的規(guī)范性文件。但是對于這種先行先試,要有一定邊界的限制,需要處理好與立法、地方行政的關系。

  綜上所述,對于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規(guī)制,是一個綜合規(guī)制的體系,既需要立法的確認,同時需要行政監(jiān)管部門的維護,以及司法部門的最后保障。從廣義上而言,應該是在尊重非正式金融固有特性與契約治理機制的基礎上,做到事前監(jiān)測、事中監(jiān)管、事后保障的全方位的非正式金融規(guī)制體系。

  本文的研究尚有未盡事宜,譬如對非正式金融具體行為的規(guī)制論證,尤其是實證方法的運用,在文章中尚有所欠缺,雖則筆者在近兩年多時間里幾赴浙江省的溫州市、麗水市、寧波慈溪市,江蘇省的南通市、無錫市,山西省的臨汾市等地市,就民間借貸問題進行調研,但仍囿于調研范圍及深度,不能充分就文中相關觀點進行論證,也不能完全確定自己提出的規(guī)制路徑是否能夠在非正式金融活動中得到完全驗證,然而,對于源自于民間的非正式金融,筆者能夠確定的是全文是基于大量實地調研收集的資料所進行的思考與寫作,而且會繼續(xù)這一本土化的“草根學問”。

  五、論文提綱

  目錄

  導言

  一、問題的提出

  二、選題意義

  三、非正式金融研究文獻述評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非正式金融及其法律規(guī)制的理論基礎分析

  第一節(jié)非正式金融內涵與外延的界定

  一、非正式金融概念的厘清

  二、非正式金融類型的界定

  三、非正式金融的特性分析

  第二節(jié)非正式金融生成邏輯分析

  一、二元金融結構與政府“父愛主義”

  二、非正式金融:金融抑制政策使然

  三、非正式金融:制度動因

  四、非正式金融:交易成本分析

  五、非正式金融:有利于競爭政策優(yōu)化

  六、非正式金融:個人與企業(yè)的選擇

  第三節(jié)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理論基礎分析

  一、政治學基礎:公共利益理論

  二、經濟學基礎:金融脆弱性理論

  三、法經濟學基礎:法律制度的普適性準則和制度的供給需求關系.

  本章小結

  第二章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現實需求--我國非正式金融法律

  規(guī)制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問題

  第一節(jié)我國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發(fā)展歷程

  一、1949-1978年:從提倡私人借貸到絕對禁止

  二、1978年-1995年:適度寬松,但仍對非正式金融進行抑制的時期76

  三、1995-20xx年:非正式金融的嚴格管制期

  四、20xx-2010年:雖有限制但法律開始松動

  五、20xx年至今:進一步放寬非正式金融管制

  第二節(jié)我國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現狀

  一、非正式金融的法律地位

  二、對非正式金融采取的管制措施與管制主體

  三、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責任

  第三節(jié)我國非正式金融現有法律規(guī)制的缺陷

  一、管制強度高、績效低

  二、金融管制理念的偏差

  三、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體系的不健全

  本章小結

  第三章境外非正式金融發(fā)展與法律規(guī)制實踐及其啟示

  第一節(jié)發(fā)達國家非正式金融發(fā)展、法律規(guī)制實踐及其啟示

  一、美國非正式金融向正式金融的成功轉型:社區(qū)銀行

  二、充分尊重合作制本色的合作金融法制典范:德國

  三、日本輪轉基金組織的成功轉型:無盡→聯(lián)合股份公司→互助銀行→一般性商業(yè)銀行

  第二節(jié)發(fā)展中國家(或地區(qū))非正式金融的法律規(guī)制實踐與啟示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小額信貸機構的發(fā)展

  二、小型銀行典范:孟加拉格萊珉銀行

  三、強制替代的代表:20世紀50年代的印度、泰國

  四、契約治理的典范:臺灣

  本章小結

  第四章我國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的構想

  第一節(jié)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理念之重樹

  一、效率:非正式金融的私人契約治理機制的有效利用

  二、自由:賦予公民、企業(yè)融資自由權,即民間自治權的發(fā)揮

  三、公平:公平信貸權理念的樹立

  四、安全:適度監(jiān)管

  五、合作:正式規(guī)范與民間規(guī)范的彌合、非正式金融與正規(guī)金融的聯(lián)結

  第二節(jié)我國非正式金融的契約治理

  一、契約自由與契約治理

  二、非正式金融契約治理機制現狀

  三、非正式金融契約的法律治理機制對私人治理機制的彌補與矯正

  第三節(jié)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邊界的分析

  一、監(jiān)管理論述評

  二、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邊界設定中的主要假設條件分析

  三、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成本分析

  四、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的供給強度邊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五、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的需求邊界分析

  第四節(jié)我國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制度設計

  一、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模式的選

  二、監(jiān)管權限的設定

  三、我國非正式金融監(jiān)管制度的具體設計

  第五章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的路徑分析

  第一節(jié)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一、各地民間借貸糾紛、非法集資案件持續(xù)走高

  二、現行有關非正式金融法律規(guī)制制度的粗疏與滯后

  三、監(jiān)管有效與無效論下的司法介入

  第二節(jié)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的路徑選擇--以“先行先試”和司法能動性為視角

  一、地方司法“試錯“的可能性

  二、能動性下的地方司法

  三、地方司法與地方行政的良性互動及司法能動性對立法革新的推動

  第三節(jié)地方司法“試錯”邊界分析

  一、地方司法“先行先試權”的授權合法性

  二、地方司法“試錯”主體的限定與時間、范圍的限制及監(jiān)督救濟

  三、司法的能動性不能取代立法

  四、司法介入非正式金融應注意的問題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2

  根據我!斗纱T士專業(yè)學位授予工作細則》,現就法律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內容和開題程序作出如下規(guī)定:

  一、開題報告的性質

  法律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是我校法律碩士研究生在全部課程結束后,由導師指導,在閱讀文獻和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對擬撰寫學位論文的題目向有關導師組作出的選題性論證報告。

  開題報告是法律碩士研究生教學與學位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發(fā)揮導師和導師組對畢業(yè)論文的指導作用,確保法律碩士研究生論文質量的重要步驟;也是所有法律碩士研究生進入畢業(yè)論文寫作和答辯環(huán)節(jié)的必需程序。

  法律碩士研究生未經開題報告或者開題報告未獲通過,則不能進入畢業(yè)論文寫作和答辯階段,亦即不能獲取學位證書。

  二、開題報告的內容和要求

  開題報告應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并根據擬寫的論文類型(專題研究、調查報告或者案例分析報告)進行具體設計。

  開題報告應包括如下內容:

  1、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2、選題在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及你個人的新見解;

  3、論文的結構、基本框架、主要論點、論據和研究方法等;

  4、參考資料(書目、文章和其他素材)及其來源;

  5、論文進度安排、操作方式;

  6、需要特別向導師組請教的問題。

  開題報告應以書面(打印)方式向導師和導師組提供,字數不少于20xx字。

  三、開題報告的程序

  法律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的開題,一般安排在第三學期末進行。

  開題由導師組組長主持,全體導師組成員和有關研究生參加。

  開題程序為:(1)開題人匯報自己的選題情況,重點介紹論文題目、選題意義、論文結構、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內容;(2)導師組對選題及論證提出問題和意見;(3)指導教師發(fā)表意見。開題報告會應有記錄。

  四、開題報告的審核

  通過以上程序,如果導師組半數以上成員認為選題適當、設計可行,應當通過開題報告;如果認為開題報告存在不足,有可能影響論文寫作的,經導師組提出具體修改建議后,可以通過開題報告;如果認為選題不當或者存在其他致命缺陷,難以一時解決的,則不能通過開題報告。

  由于研究生本人的原因致使開題報告未能如期進行或者未獲通過者,可在一個月內再進行一次開題。如果再次開題仍未獲通過,則按有關學籍管理規(guī)定以結業(yè)處理。

  開題報告通過后,由開題人填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登記表》,在導師和導師組長分別簽字后,報法律碩士辦公室存檔。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3

  一、課題的研究目標與內容

  1.課題的研究目標

  (1)以可編程控制器PLC為核心控制系統(tǒng),對鍋爐溫度、壓力、流量、汽包液位等參數進行控制。

  (2)應用WinCC 建立鍋爐運行的實時監(jiān)控畫面,并使監(jiān)控畫面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動態(tài)顯示,闡述創(chuàng)建動態(tài)人機界面,實現過程監(jiān)控的具體步驟。

  2.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畢業(yè)設計重點研究了基于PLC及WinCC的鍋爐監(jiān)控系統(tǒng)。本設計主要涉及如何使用PLC控制器以及如何運用step7程序設計軟件進行控制程序的`編輯,選用西門子公司的S7-300PLC作為現場控制器,利用step7:進行鍋爐運作程序編寫。同時采用與之配套的WINCC組態(tài)軟件進行組態(tài)工作,建立一個人機交換界面,并實現PLC和組態(tài)軟件之間通訊。通過使用遠程計算機,實現對現場鍋爐運行情況的實時監(jiān)控和保護,并且記錄相應的數據。

  二、研究手段

  1、通過對文獻的檢索查閱相關的技術資料,了解目前鍋爐自動控制的發(fā)展現狀,完成文獻綜述和相關外文資料的翻譯工作。

  2、熟悉信號檢測、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網絡技術、組態(tài)軟件的應用開發(fā)等方面的知識。

  3、本課題采用 PLC及WINCC組態(tài)軟件對鍋爐控制。選用西門子公司的S7-300PLC作為現場控制器,利用step7:進行鍋爐運作程序編寫。應用WinCC 建立鍋爐運行的實時監(jiān)控畫面。

  三、畢業(yè)設計進度表

  2月21日~2月27日 準備材料,開題答辯

  2月28日~3月31日 PLC控制軟件設計

  4月1日~4月30日 WinCC監(jiān)控組態(tài)軟件設計

  5月1日~5月14日 系統(tǒng)的統(tǒng)調

  5月15日~5月28日 撰寫論文

  5月29日~6月2日 打印論文

  6月6日~6月10日 畢業(yè)答辯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4

  一、選題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深刻地認識到,想要一個國家向前不斷的邁進,其源源不竭的動力就來源于一種精神,即創(chuàng)新精神。新一輪有關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中,我們國家教育部出臺了有關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的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其明確地提出了要符合當今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注重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精神和實踐性能力作為其重點內容。經過十年的實踐,對課程的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并且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xx-20xx 年)》,適應新時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國家教育部專家對義務教育階段各個學科的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新增了創(chuàng)新意識作為關鍵詞,將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作為了現代化教育的基本任務。而研究性學習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的重大突破,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和熱點內容,也是當今國際上比較普遍認同和實施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精神和實踐性能力,開發(fā)學生的內在潛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國外對研究性學習的研究可追溯到蘇格拉底,他將教師比喻為“知識的產婆”,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是提出了要注重啟發(fā)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方法。從 18 世紀起,研究性學習就得到人們的廣泛認識。18 世紀末到 19 世紀,法國啟蒙學者盧梭提出了要遵循著人類的天性發(fā)展。繼盧梭之后,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提出了“教育心理化”,他倡導在活動過程當中,要對兒童內在的能力得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同時,還要注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兒童之間的個別差異性;他們的思想都為今天的研究性學習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在 20 世紀左右,美國的杜威、克伯屈等人在這方面同樣進行了研究,影響最大的是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他主張“從做中學”,認為學生僅僅通過教師講解或者看書所獲取的知識都是虛無飄渺的,只有通過“活動”獲取的知識才是實實在在的知識、才能真正的促進學生的身心以及未來發(fā)展。在 20 世紀中期,布魯納提出了認知發(fā)現學習理論。他認為學生非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應該主動的去探究知識;施瓦布也提出了“探索研究性學習”,他倡導通過探索研究來進行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從而使得學生探索研究的能力得以發(fā)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21 世紀初,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由教育部正式的開啟了,將“研究性學習”融入高中必修課之中,以此,作為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從此之后,“研究性學習”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變革當中一門獨樹一幟的課程,它掀開了基礎性教育的新一頁,無可置疑,它已成為我國當前課程變革中最吸引眼球的一項舉措。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安排了研究性學習課程,不但對于學校構建符合素質教育思想和迫切需要的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是一種突破性的改革,而且還可以豐富教學模式,從而使得教師和學生在知識、技能、實踐等方面更上一層樓。具體來講:

  第一,有作用于課程的變革。革新到目前為止,研究性學習已經不言而喻地成為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變革的突出點。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的數學,它是中小學革新的龍頭,所以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對于課程的變革具有重大的意義與價值。

  第二,有作用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教育文件提出了要注重對教師由強硬灌輸到鼓勵、引導等教學方式進行轉變。

  第三,有作用于學生學習方式的革新。教育出臺了有關在課堂中,針對學生死記硬背進行變革的文件,具體內容為不僅要倡導學生自己積極參與、還要培育學生獲取未知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等。因此,怎樣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變更為積極主動探索的學習方式,成為教育一線工作者乃至科學家們進行研究性學習研究的重要原因。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數學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數學教師或者相關學科教師的指引下,從各類學科以及實踐活動中選取并設定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運用類似于數學學科的科學研究方法去積極主動的獲取數學知識、并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相關問題,使得學生對數學知識把握的同時,體驗、了解、學會和應用數學學科所蘊含的研究方法,以及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以及科研能力發(fā)展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當中,學生不僅明確地了解了活動的程序,還深深地體會到數學這門學科所帶給人們的奇妙之處,更加關鍵的是改變了學生學習的傳統(tǒng)思維模式,培育了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以及相互協(xié)作的團隊意識。其活動過程的實施,對于傳統(tǒng)的教師模式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zhàn),具體來講,就是教師主要起著指路人的作用,對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給予適時的`正確評判,督促學生有效的完成各個階段的活動任務,從而使學生的主動性得以充分調動。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由于沒有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教材做支撐,那么,對于一線教師而言,確定研究性學習內容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知道類比方法可以引出很多的內容,從中可以啟發(fā)我們通過研究性學習相關理論的學習,運用類比的方法,從如下兩個不同層次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探索,分別為從三角形到四面體已知類比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層次一;從三角形角平分線和旁切圓半徑的不等式分別類比到四面體以獲得四面體中新成果為目的所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層次二。并且層次一從活動的組織與安排、資源的收集、分析與利用以及三角形與四面體已知形式與證法的類比情況等方面都為層次二做了一定的鋪墊,而層次二也是對層次一的升華。具體針對層次一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的研究思路,簡要地做如下介紹:

  第一,讓學生從已學過到的有關三角形與四面體的已知知識中選定研究課題;

  第二,通過指導教師提供有關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的一般步驟作為參考,引導學生完成該課題活動方案的設定;

  第三,在本層次中,由于學生可以通過收集、分析信息,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完成該課題的研究,因此具體活動實施根據每組情況在課后完成;

  第四,每個小組選取代表針對于小組成員的參與程度、取得的主要成果、得到的新猜想、沒有解決的問題等進行相關匯報;最后,針對每組出現的問題,進行組間與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從而完善課題以及深化課題。針對層次二的第一個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的研究思路,簡要地做如下介紹:

  第一,由指導教師提供給學生有關三角形內角平分線的兩個不等式,通過文獻的檢索與查新,確定到目前為止其對應在四面體中仍沒有被研究,從而將其確定為所研究課題的背景;

  第二,根據課題背景,幫助學生選定研究課題為三角形角平分線的兩個不等式到四面體二面角平分面不等式的推廣;

  第三,通過師生間的共同分析,從而確定活動的目標與重難點;

  第四,將對課題內容感興趣以及數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組成活動興趣小組來開展研究性學習;

  第五,收集、學習、研討三角形中不等式的主要 5 種證法,深刻的領會其證明思路、相關內容與研究方法;第六,廣泛收集并學習四面體中有關的理論知識,為接下來開展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七,利用類比猜想出四面體中相應不等式的形式;第八,通過指導教師的引導,并利用類比嘗試給出四面體中相應不等式的證明過程。層次二的第二個課題所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實踐探索與本層次第一個課題相類似,所以由學生嘗試著獨立地去完成,指導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5

  一、開題報告的目的

  從學生的角度來講,進行開題報告的實質是向專家匯報自己學位論文工作的準備情況,目的是請專家?guī)椭袛啵鹤约哼x擇的問題有沒有研究價值、選用的研究方法可不可行、自己的論證邏輯有沒有明顯缺陷,然后由專家給出具體的建議。從而達到進一步明確研究目標、理清研究思路的目的,同時在文獻和研究方法方面獲得更多的幫助。

  因此“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的角度、方法與擬實現的目標”是開題報告的重點,如果對自己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不進行深入論述,一帶而過,評審專家將無法判斷你的研究前景,也就無法對你的研究給予切實的指導和建議。

  二、研究水平的定位

  國家對授予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人員所具有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碩士學位人員應“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因此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選題時應適當確定自己的研究水準,對所研究的課題應當有新的見解,科學研究應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熱門思想匯報對試驗結果或調查數據的分析應有一定的理論支撐,以表明作者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三、基本內容和要求

  因為開題報告的實質是向老師匯報論文工作的準備情況,因此研究生應該就選題、文獻綜述、研究內容、方法及擬達到的目標等進行全面、深入地介紹、說明,并接受專家的批評和建議。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主要應包括以下內容:

  1、論文題目的確定。包括選題的背景和意義(可以從理論和實際應用方面進行論述)。

  2、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3、研究的角度、方法與擬實現的目標。

  4、主要研究內容與寫作大綱。

  5、完成課題已具備和所需的條件和經費。

  6、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7、主要參考文獻(著重查閱的近年內發(fā)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

  開題報告的內容

  1、工作總結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狀及分析;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3、主要研究內容及創(chuàng)新點;

  4、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

  5、為完成課題已具備和所需的條件和經費;

  6、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及解決的措施;

  7、主要參考文獻;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6

  江蘇省沭陽縣農田土壤理化特性時空變異及其影響因素

  土壤特性包括土壤物理特性、化學特性和生物特性,土壤特性的變異主要體現在這些指標的時空變異上,土壤酸堿度(pH)、有機質、全氮、全 、全鉀、有效磷、有效鉀等均屬于土壤化學特性的重要指標。

  土壤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特性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變異特征,土壤特性的時空變異是普遍存在的,并且這種變異往往比較復雜,取決于各種內在的(土壤母質、地形等)和外在的因子(土壤耕作措施和施肥灌概等)的綜合作用(孫波等,20xx)。

  系統(tǒng)變異和隨機變異是土壤特性變異的兩種來源。氣候、母質、地形、土壤類型等是土壤特性變異的內在影響因素,它有利于加強土壤特性的空間相關性,這種作用在大尺度上表現更為明顯;而隨機性因素如種植制度、灌概施肥、耕作措施等則是土壤特性變異的外在原因,由于這些因素具有較大的隨機性,因此可以使得土壤特性的空間相關性減弱,且這種作用在小尺度上往往表現得更為強烈(于婧,20xx)。

  母質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對土壤的形成與發(fā)育有著及其重要的影響,不同母質發(fā)育而來的土壤,其理化及生物性狀上一般也具有比較大的差異(Teningetal., 1995)。研究發(fā)現,在解釋土壤空間變異性時,母質差異相較地形位置更為重要(Stolt et al., 1993)。土壤養(yǎng)分的含量與分布和土壤母質有著重要的關系,一般來講,土壤母質中養(yǎng)分元素含量越高,土壤中養(yǎng)分含量相應地也越高,但在一定區(qū)域內,氣候條件差異較小,經過長期相對一致的管理和種植,土壤養(yǎng)分的空間變異或將趨于緩和,即來源于土壤母質的土壤特性的.變異將逐漸減小,可形成表面比較一致的區(qū)域(李子忠和龔元石,20xx)。

  土壤酸堿性是土壤許多化學性質的綜合反映,適當的pH值能為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外界環(huán)境;土壤有機質和土壤全氮是評價土壤質量和土壤碳、氮庫的重要指標,也是限制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環(huán)境優(yōu)劣的重要因素(Gray andMorant, 20xx;Huang et al., 20xx;Cordova et al., 20xx)。土壤有機質和全氮的含量及其動態(tài)平衡是反映土壤健康和土壤質量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的高低(李從娟等,20xx);磷是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yǎng)元素之一,也是土壤養(yǎng)分的重要成分,有效磷是土壤 素中可被當季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最為有效的部分,是評價土壤供 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標(胡靄堂,1995)。鉀作為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yǎng)元素,可以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光合產物的運輸,鉀肥還可以增加作物的抗旱、抗倒伏等抵抗逆境的能力,此外鉀在改善農產品的外觀和品質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素有“品質元素”之稱,土壤中的速效鉀是土壤養(yǎng)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土壤鉀素供應能力和容量的重要指標。

  對這些土壤特性時空變異規(guī)律的充分了解是管理好土壤養(yǎng)分和指導合理施肥的基礎,也是區(qū)域土地質量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為精確施肥和防治土壤肥力退化提供理論依據,對提高農田水肥利用效率,改善田間管理,實現土壤資源的有效利用,最終實現土地可持續(xù)利用具有重要意義(黃紹文和金繼運,20xx;孫波等,20xx)。

  Fisher 統(tǒng)計法、地統(tǒng)計學研究方法、區(qū)域化變量和隨機函數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1文獻綜述

  1.1土壤特性變異的研究現狀

  1.1.1土壤酸堿性的時空變異研究

  1.1.2土壤養(yǎng)分的時空變異研究

  1.2土壤特性變異的影響因素

  1.3土壤特性時空變異的研究意義

  1.4土壤特性時空變化的研究方法

  1.4.1Fisher 統(tǒng)計法

  1.4.2地統(tǒng)計學研究方法

  1.4.2.1區(qū)域化變量和隨機函數

  1.4.2.2內蘊假設和平穩(wěn)性假設

  1.4.2.3半方差函數

  1.4.2.4克里格法和土壤類型GIS連接法

  1.5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5.1研究內容

  1.5.2技術路線

  2材料與方法

  2.1研究區(qū)概況

  2.1.1經濟條件

  2.1.2自然條件

  2.1.3成土母質和土壤類型

  2.1.4種植結構

  2.2 土壤樣品采集與資料收集

  2.2.1 土壤樣品采集

  2.2.2資料收集

  2.3樣品測定和圖件處理

  2.3.1 土壤樣品的預處理

  2.3.2樣品的測定

  2.3.3基礎圖件與數據處理

  2.4技術支持

  2.4.1硬件配置

  2.4.2軟件配置

  32011年土壤特性的統(tǒng)計特征分析

  3.1土壤特性統(tǒng)計特征的描述性統(tǒng)計

  3.2土壤特性的地統(tǒng)計學分析

  4土壤養(yǎng)分的時空變異特征

  4.1土壤pH的時空變異特征

  4.1.1土壤pH的空間分布及變化規(guī)律

  4.1.2土壤pH值在時間尺度上的變化

  4.2土壤有機質和全氮的時空變異規(guī)律

  4.2.1土壤有機質和全氮的空間分布及變化規(guī)律

  4.2.2土壤有機質和全氮的在時間尺度上的變化

  4.3土壤全磷的時空變異特征

  4.3.1土壤全磷的空間分布及變化規(guī)律

  4.3.2土壤全磷在時間尺度上的變化

  4.4土壤速效磷的時空變異特征

  4.4.1土壤速效磷的空間分布及變化規(guī)律

  4.4.2土壤速效 在時間尺度上的變化

  4.5土壤速效鉀的時空變異特征

  4.5.1土壤速效鉀的空間分布及變化規(guī)律

  4.5.2土壤速效鉀在時間尺度上的變化

  5土壤特性時空變異因子討論

  5.1土壤母質的影響

  5.2土壤質地的影響

  5.3施肥和秸稈還田的影響

  5.4 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

  6結論與建議

  6.1結論

  6.2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7

  1.心理學論文開題報告范文課題的目的及研究意義

 、拍康模罕狙芯康哪康氖峭ㄟ^在半年的研究時間,10次治療活動里面,使用合理情緒療法,檢驗合理情緒療法對監(jiān)獄長刑犯的抑郁病癥矯治的有效性即對病患情緒狀況的促進作用;并使正處于監(jiān)獄服刑中期的長刑犯認識到,情緒狀態(tài)并不是激動體驗的結果(人們體驗到某種不愉快的事件,某種失敗或者遭到排斥,都可以被稱為"激動體驗"),而是不合理信念的結果,并且使治療對象對他們先前存在的不合理對象產生懷疑,心理學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范例)。合理情緒療法就是要幫助他們改變非理性的思維方式,認識其消極情緒的不合理、不現實之處,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與事物,以減少他們陷入情緒障礙的可能性。在糾正長刑犯非理性信念的基礎上,讓他們懂得一些抑郁癥的醫(yī)學知識,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內心世界,發(fā)現自己性格上存在的問題以及為什么會在監(jiān)獄環(huán)境下患抑郁癥的原因;讓監(jiān)獄患者也能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要針對自己的弱點加強鍛煉,改變原來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逐漸培養(yǎng)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適應監(jiān)獄勞動改造的環(huán)境,積極地對待相對漫長的服刑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不管遭遇任何人生的變遷,都要從逆境中走出來,在生活中做一名強者。

 、埔饬x:一旦接受合理情緒療法治療的對象--長刑犯用合理信念取代了不合理信念,他們會感到更積極,就會做出更恰當的決定。從而使他們能正視自己所處的現狀,積極配合監(jiān)獄的管理,加強自身的改造,為將來刑期結束,重新融入社會而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和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能幫助監(jiān)獄管理人員更好地認識到患有抑郁癥的監(jiān)獄長刑犯的情緒特征和患病原因,從而促使他們更正確、合理地對待病患在服刑期間出現的特殊情況和表現,給與病患更多的理解和人文關懷,幫助其克服情緒上的心理疾病,更好的參與改造。同時也有利于監(jiān)獄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和細化。

  2.心理學論文開題報告范文課題的.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合理情緒療法目前在治療罪犯中得到的應用較為廣泛:

  ⑴國外研究:①艾伯特·埃利斯曾進行了一些治療性犯罪人的嘗試,他利用情緒療法治療了一個28歲的露陰癖者。在前幾次的治療中,艾伯特·埃利斯就向這個治療對象表明了他存在的不合理思維,這些不合理信念導致這名治療對象體驗到一些消極情緒,例如,自憐、抑郁、憤怒等。因此,在治療這名露陰癖者的過程中,艾伯特·埃利斯向他指出了不合理思維,幫助他對每種不合理思維提出質疑。隨著患者放棄對自己提出的強制性要求,隨著他用別的內通替代了自己的偏好和愿望,他的行為變得不那么沖動了,他感到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反社會行為了。這種方式被稱為合理情緒療法的A-B-C模式。艾伯特·埃利斯在排斥治療對象的行為的同時,接納治療對象本人。他幫助治療對象處理其敵意和抑郁情緒,從而降低這類消極情緒的強度。他幫助治療對象承認自己的愚蠢行為,但是,并不貶低治療對象本人,同時,也讓治療對象學會放松術。

 、诎亍ぐ@惯利用合理情緒療法治療一名精神病態(tài)者。他認識到,咨詢并不能對所有的精神病態(tài)者產生效果,但是,對于許多精神病態(tài)者來說,在他們虛張聲勢的行為后面,存在著焦慮和罪惡感。他們的犯罪行為往往是防御性的,因為他們不愿意承認自己是缺乏自尊的。艾伯特·埃利斯的治療不是責備這些人,而是努力向他們表明,他們的行為方式是自我挫敗性的。治療的關鍵是,要向他們表明,他們的犯罪行為對自己是有害的。

 、勰谋(M.Maultsby,1975)更廣泛地將這些技術應用于犯罪人的治療之中。例如,在緩刑犯和假釋犯中應用合理情緒療法,將15~20名緩刑犯和假釋犯組成治療小組,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活動。每次進行集體治療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圍繞合理情緒療法進行講解和討論。通過使用這種治療方法,似乎降低了這些犯罪人對假釋官的敵意,開題報告《心理學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范例)》。一旦犯罪人學會了不再使自己心煩意亂,他們就能更好地在別人的幫助下解決自己的問題。

 、芸伎怂(S.Cox,1979)描述了利用合理情緒療法治療男性酗酒罪犯的情況。在治療中,要求80名男性酗酒罪犯參加治療計劃。在這些罪犯的年齡在21~62歲之間,主要是白種人。所有人在以前都被監(jiān)禁過至少一次。在進行治療后,這組罪犯每個月的違紀行為從20次下降到6次。在假釋后的前6個月中,只有2個人的假釋被撤銷。在13個表現良好的男犯中,在假釋后的2個月內,只有6個人的假釋被撤銷。

 、茋鴥妊芯浚

  我國學者劉邦惠、黃希庭(20xx),采用人格障礙診斷量表和艾森克人格問卷,對在押的220名男性罪犯的人格障礙及人格特征進行調查,調查的樣本絕大多數是長刑犯,刑期在十年以上的占91.8%。研究結果發(fā)現:

 、遄锓溉烁裾系K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且與普通人群存在極顯著的差異。

  ㈡罪犯人格障礙與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情緒穩(wěn)定性,精神質,內外向三個因素有顯著的相關。其中,情緒穩(wěn)定性因素與12種類型人格障礙及總分存在極顯著的正相關;精神質因素與除強迫型以外的11種類型的人格障礙及總分存在極顯著的正相關;內外向因素與表演型,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以及自戀型人格障礙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與分裂樣人格障礙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情緒穩(wěn)定性因素可能是各型罪犯人格障礙的基本人格因素。該項測查結果還發(fā)現,罪犯各型人格障礙的得分及總分都顯著高于普通人群,人格障礙的陽性率也非常高,這說明罪犯是人格障礙的高發(fā)群體,這似乎印證了人們的普遍看法。

  課題的研究內容20世紀90年代初期,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監(jiān)獄學研究室研究員吳宗憲將罪犯的監(jiān)獄適應不良劃分為2種類型,其中一種即退縮性監(jiān)獄適應不良,這是指罪犯將消極情緒指向自身,以損害、貶斥自身作為宣泄消極情緒的途徑的監(jiān)獄適應不良形式,這種適應的結果,會導致罪犯發(fā)生心理異常變化(包括冷漠、麻木、絕望、抑郁、神經癥、精神病)和自傷自殺等。通常,長刑犯在服刑初期,逐漸熟悉并適應監(jiān)獄服刑生活后,其表現特點主要是:對監(jiān)獄的環(huán)境和管理的不適應心理明顯,情緒不穩(wěn)定;罪重刑長,對未來看不到希望,沒有明確的目標,心理負擔較重,對周圍的人和事也持有較高的警惕性。而到了服刑中期,則是一個長刑犯接受刑罰處罰過程中的平穩(wěn)期,這一時期一般持續(xù)時間最長,是罪犯服刑生活的主體部分。罪犯經過一段時間的監(jiān)獄生活后,對服刑改造環(huán)境和監(jiān)獄的各項管理已基本適應,并會表現出以下特點:情緒相對穩(wěn)定,能夠安心服刑改造;在監(jiān)獄人民警察的指導下確定了自己的服刑目標,能夠以行為規(guī)范和罪犯考核標準來要求自己;罪犯在平穩(wěn)期的表現容易引起監(jiān)獄人民警察的懈怠心理。另外一方面,在長期的嚴格管理中,罪犯監(jiān)獄人格化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已有的研究發(fā)現,長刑犯監(jiān)獄人格的重要特點就是刻板固執(zhí),做事循規(guī)蹈矩,墨守陳規(guī)等;另外也表現為:屈從,自卑,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表現應該說都與改造罪犯的初衷背道而馳。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人們的情緒和行為問題不是外部的激發(fā)性生活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個體的不同信念或解釋造成的結果。如果個體所持的是非理性信念,那么對生活事件或情境傾向于消極的解釋,進而導致消極的情緒和自我挫敗的行為。如果個體選擇了合理的信念,放棄了負性的解釋和非理性信念,個體的情緒和行為將隨之改善。艾里斯概括了引起抑郁焦慮、挫折的若干種非理性信念,例如:人應當得到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喜愛和贊許;有價值的人應在各方面都比別人強;任何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意愿發(fā)展,否則就很糟糕;情緒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自己無法控制;逃避困難和責任比正視它要容易得多,等等。從目前所查到的研究資料來看,國外通常使用合理情緒療法來治療焦慮、暴怒等情緒體驗以及極端性思維等認知歪曲的現象。使用合理情緒療法針對抑郁情緒,特別是患有抑郁病癥的監(jiān)獄長刑犯的研究目前還不多,筆者因此希望通過在監(jiān)獄內的調查與研究,了解監(jiān)獄內長刑犯患抑郁病癥的狀況,并通過使用合理情緒療法,讓他們懂得一些抑郁癥的醫(yī)學知識,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內心世界,讓監(jiān)獄患者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針對自己的弱點加強鍛煉,改變原來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逐漸培養(yǎng)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適應監(jiān)獄勞動改造的環(huán)境,積極地對待服刑期和未來的人生。

  4.本課題的實行方案、進度及預期效果

 、艑嵭蟹桨福

 、偈褂门R床上評定抑郁狀態(tài)時最常用的量表HAMD量表(24項版)對正處于服刑中期的監(jiān)獄長刑犯進行抑郁情緒狀態(tài)測量。

 、谠诘谝淮沃委熁顒又校委熑藛T簡明扼要地講一講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

  ③個別治療與集體治療相互結合:治療人員在前三期內進行個別治療,在講解合理情緒療法理論并與之交流的同時,指出病患的不合理信念,迅速做出解釋;治療人員同時也可適當作對峙性的,可以勸說治療對象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也可以揭露、反駁治療對象的辯解,但是要無條件的接納治療對象。治療到團體階段時,采用角色扮演、讀書療法、講故事、生活哲理討論等方法幫助治療對象實現目標。例如,角色扮演涉及到在治療環(huán)境中練習新的行為,即在其它情景(例如獄中環(huán)境、出獄后的社會環(huán)境)中嘗試這些行為之前,首先涉及到在治療環(huán)境中練習這些行為。

  ④最后,治療對象會在治療過程中逐漸變得喜歡自己,接納自己。治療對象同時必須承擔起如何進行選擇的全部責任:究竟是選擇正常的信念,還是選擇象原先一樣的反常信念?做出什么樣的選擇的決定權完全在于他們自己。

 、普n題進度:

 、20xx年6月撰寫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②20xx年7月-8月查閱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搜集符合監(jiān)獄長刑犯抑郁病癥測量的量表;認真學習和聯(lián)系合理情緒療法的具體技術;制定開展合理情緒療法的進程。

 、20xx年9月中旬(17-23號)聯(lián)系南京某監(jiān)獄,并詢問該監(jiān)獄內各種刑期在押犯人的分布狀況。

 、20xx年9月下旬(29、30號)前往南京該監(jiān)獄,使用抑郁癥測量量表對所有長刑犯進行記名測量。

  ⑤20xx年10月上旬(1-7號)對回收的量表進行統(tǒng)計和得。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8

  一、選題背景

  常規(guī)剛性基礎,即無隔振汽輪機基礎,多用島式布置,主廠房與基礎下部分割開來,主要是為了減小設備運行時產生的振動對主廠房的影響。在常規(guī)基礎所有柱頂與頂板連接處水平切斷,在頂板與柱頂之間安裝隔振器,這樣就形成了島式彈簧隔振基礎,因為頂板與下部結構隔開,因此也沒有必要將下部結構與主廠房分割開來。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結構布置和調整抗震性能,將隔振基礎下部結構與主廠房連為一體,演變成聯(lián)合布置的島式彈m隔振基礎。既阻止了設備振動的傳播,也隔斷了地震波的傳遞,同時減小了下部結構的尺寸,并且可以減小基礎的沉降,在不均勾沉降小于5mm的范圍內,彈m可自動調節(jié)受力狀態(tài);即使不均勾沉降超過5mm,可以通過在彈簧隔振器上下加調整塾片的.方法來調整不均匆沉降,而且可省去較厚的基礎墊層。由此看來,彈簧隔振基礎不僅改善了抗震性能,而且在節(jié)約場地面積、改進工藝布置、降低造價等方面有巨大優(yōu)勢。剛度和質量大的常規(guī)基礎雖然在主動隔振方面即防止汽輪發(fā)電機組的振動傳遞給下部結構效果尚可,但是在被動隔振方面即阻止地震波的傳遞方面不是很理想,這是因為汽輪機組屬于高位布置,地震作用傳遞到汽輪發(fā)電機軸承上時存在放大作用;A剛度越大,放大倍率越大。常規(guī)剛性基礎的放大倍數一般為2.5-4.0,而彈簧基礎可降低到0.8-1.2。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目前我國大力投資電力建設,電力建設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規(guī)模日益擴大,隨著單機容量的不斷增加,對汽輪機基礎的振動要求也更加嚴格,而汽輪機基礎的動力特性決定著電廠的安全運行,即良好的動力特性能有效的保證設備穩(wěn)定運行,延長大修期,提高經濟效益。目前,汽輪輪基礎主要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對于這種規(guī)模超大、結構復雜的結構,現場試驗是不現實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建立縮尺模型,通過模型基礎的振動測試數據,預測原型基礎的振動,從而對基礎的抗震性能做出評價,在此基礎上確定最佳設計方案。本課題以某汽輪發(fā)電機組基礎為研宄對象,對其彈簣隔振基礎的動力特性和抗震性能進行了試驗研究,并做出了評價。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采用量綱分析法確定各物理量相似常數。首先需要確定幾何相似常數和彈性模量相似常數,根據《建筑抗震試驗方法規(guī)程》,框架試體與原型的比例可取原型結構的1/8,本模型按照規(guī)程采用1:8的比例建造,即幾何相似常數為8。因為鋼筋縮尺后直徑過小導致施工難度加大,并且在模型試驗中引起較大誤差,所以只保證梁柱截面配筋率滿足相似關系,故彈性模量相似常數為1,密度相似常數為1。

  由于彈簧與結構不是同一種材料,如果還以幾何尺寸來定義其相似比,則力學模型相似比就不能滿足,因此次試驗中忽略了彈簧的幾何相似比,而是保證了力學相似比,即滿足彈簧的剛度在整體模型相似關系中的剛度比為8:1。

  該模型于北方工業(yè)大學建工實驗中心完成,根據設計圖紙及相似關系,模型按1:8的比例設計施工完成。模型采用的材料與原型完全相同,底板混凝土等級為C30,柱及頂板混凝土為C40。鋼筋材料與原型相同,縱筋均采用HRB400鋼筋。模型制作分四個階段,依次是底板、柱與中間平臺、彈m隔振器安裝、頂板。根據結構試驗要求,在每次饒筑時預留至少三組標準立方體混凝土試塊,所有試塊在同等條件下養(yǎng)護28天后測得標準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根據實際強度計算出底板、柱及頂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標準值分別為32.3N/inm2、44.6N/mm^模型中某些小的部位因施工困難可不饒筑,但必須在試驗時加上或減去相應質量。試驗前模型混凝土有足夠的養(yǎng)護期(按28天強度)。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根據設計圖紙及甲方提供的資料和場地條件,對該汽輪機組彈M隔振基礎進行模型試驗,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1)采用瞬態(tài)激振法對模型進行動力特性試驗,獲得基礎的自振特性,包括振型、固有頻率、阻尼比;

  (2)對基礎模型進行動剛度及隔振效率測試;

  (3)對基礎模型分別進行7度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擬動力試驗,測得基礎鋼筋應變,基礎地震加速度、位移、恢復力響應,裂縫展情況、層間位移角等。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9

  1、選題意義和背景

  美聲歌唱藝術自1600年產生于意大利以來,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最早關于歌唱技巧的理論是意大利人卡奇尼在《新音樂》中對歌唱技法的闡釋。隨著聲樂藝術的發(fā)展,各種聲樂理論相繼出現,至19世紀聲樂教學與聲樂理論得到空前發(fā)展,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加西亞父子和蘭皮爾蒂父子的聲樂理論,加西亞(子)在1874年出版的聲樂理論著作《歌唱藝術論文集》中提出了“聲門沖擊”理論學說,在嗓音機理方面給予了深入的研究,強調生理器官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開始將聲樂教學和生理科學相結合,以科學的方法和思維來解釋聲樂技巧訓練中聲音現象。直至今日在國內外依然存在以生理歌唱器官的機理活動來教學實踐。

  1905年蘭皮爾蒂的聲樂論著《美聲歌唱技巧》的問世,特別強調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第一次提出了感覺對共鳴及呼吸技巧的重要作用,強調神經的控制作用!疤m皮爾蒂父子被看做是意大利200多年來美聲學派優(yōu)良傳統(tǒng)之集大成者與傳播者,其聲樂理論與聲樂教學在歐洲聲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后杜普雷的關閉唱法,雷斯克的面罩唱法等聲樂教學與聲樂理論相繼問世,對后世聲樂技術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地貢獻。

  自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代科學儀器的發(fā)明為研究生理器官在歌唱中的運動提供了保障,從而使歌唱技巧中模糊的概念獲得了一定的科學界定,由此也產生了一些專門從事嗓音研究的醫(yī)學、生理學、聲學專家和學者。無疑在一定的限度內推動了聲樂藝術的發(fā)展。在這一時期許多歌唱家、聲樂藝術表演者以其論著、論文等形式闡釋自己的主張和見解。例如:德國女高音歌唱家莉莉·雷曼在其《我的歌唱藝術》中提出的“氣流要旋轉”“要進頭腔”等技術和方法。美國聲樂教育家斯坦雷提出的“咽腔共鳴”,提出與歐洲靠前、明亮的聲音相對的靠后唱法。美國聲樂教育家范納德在其聲樂理論論著《歌唱--機理與技巧》、《論歌唱中的貝努里效應》及《聲門沖擊》等,利用科學實證的研究方法徹底顛覆了17世紀以來的歐洲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方法,否定以感覺為主的經驗主義教學方式,否認頭腔共鳴、鼻腔共鳴等傳統(tǒng)意大利美聲唱法經驗。

  以及其他20世紀專家學者以各種科學手、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實證主義思想來揭示聲樂技巧的認識規(guī)律。然而,20世紀活躍在世界歌劇舞臺上的最著名的歌唱家,帕瓦羅蒂、多明戈、薩瑟蘭、卡拉斯等從來沒有長期鉆研過聲帶是怎么運動的,共鳴是怎么來的,也從不否認頭腔共鳴,面罩共鳴等技巧。帕瓦羅蒂在談到聲音的過渡時說到:“對,在我的內部感覺是比較壓縮的收緊的,那并不意味著發(fā)出來的聲音音響是收緊的。聲音應該是前后均勻的,但內部有一種幾乎像要窒息住聲音的感覺!

  瓊·薩瑟蘭對聲音的位置這樣認識到:“是指拋射出進入正確的一些穴竇里去。感覺聲音對著硬腭前方射出去…硬腭上方的圓拱……圓拱頂的前方,”的等等。美國大都會著名男低音歌唱家羅杰姆·漢涅斯對20世紀40位光彩奪目歌唱家進行了關于歌唱藝術的親切談話,收錄到了他的《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一書中。而在此書的前言中卻又提醒讀者到:“是的,如果你把本書作為發(fā)展自己聲音的唯一指導,它可能損害你的聲音健康。如果用本書取代一位好老師確實要陷入麻煩。沒有經驗的人指導,讓學生獨自學習本書,面對許多藝術家敘述的各種不同意見會迅速的陷入混亂的災難中!

  通過以上對聲樂理論的陳述使人們對聲樂演唱藝術不禁陷于迷惘之中,不禁要問,以上所提到的聲樂技巧到底哪一種說法更科學、更正確·是科學機理學說還是感受審美經驗·漢涅斯關于40位享有盛譽的歌唱家聲樂技巧的描述也只能閱讀而不能去獨自實踐。難道聲樂技巧就沒有像其他學科一樣有一個人們普遍公認的科學的體系。作為聲樂學習者與實踐者這種責問并不是沒有理由的,這些問題確實時時困擾著聲樂的學習者與實踐者。今天筆者將其拋現出來,并不是要從根本上解決爭議問題,筆者既沒有那樣的能力同時也不是本論文所能涵蓋的內容。在這里,只想通過多年來的大量閱讀書籍,結合聲樂技巧訓練的實際以音樂美學中的“音樂審美經驗的感性論原理”

  作為方法論來分析與探討聲樂藝術問題。感性論認為:世界不僅是物質的,同時也是感性的,并且第一次將音樂審美經驗理論從哲學認識論的框架中分離出來,從主客體對象性關系的角度,探索人類藝術思維活動,不再將感性活動的研究置于認識論的下屬層次,而是在哲學范疇中將認識論和感性論給予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哲學對象性關系為基點,把人類藝術思維的哲學方法論看作是與科學思維的方法論--認識論相對應的概念。借此,回到上述聲樂理論的探討,首先聲樂藝術屬音樂藝術學范疇,應以藝術思維的視角分析理解聲樂理論和聲樂技巧。各種聲樂技巧是前人在聲樂演唱中的審美經驗的積淀,所呈現的是主體心理體驗下的的感性的--頭腔共鳴、面罩共鳴、氣息渦流、聲音的集中、腦后摘筋等等。如果硬給這些技巧套上科學實證的枷鎖,顯然這些技巧是不存在,也是不可理喻的。否認傳統(tǒng)就是在否認聲樂藝術的審美經驗,就是站在機械的唯物主義角度強拉硬扯的要把審美的、感性的聲樂藝術劃歸到認識論的門下作為低級層次的附庸,從而證明認識論的極度權威。然而、機械的唯物論忘記了人首先是感性的,聲樂藝術是人的審美藝術,人和機械、動物、自然世界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人有審美的能力,機械、動物、自然界是人的審美對象,在審美的過程中人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在和自然事物的對象性關系中確證自我,豐富自我,展現自我。

  因此,聲樂技巧,是聲樂表演者的審美經驗下的技巧,繼承傳統(tǒng),就是繼承特殊意義藝術思維下的審美經驗的傳統(tǒng)。技巧是主體的技巧,各種聲樂技巧在主體心理上形成明確的技巧形象并受心理感覺支配與自身的客體(各種歌唱器官肌肉)進行精細、微妙的調整與交流外化為聽覺聲音形式,而這聲音形式要經受審美的檢驗,聽覺檢驗正確再反轉到主體本身形成技巧的內容,得到主體自身的驗證,從而技巧是有效的技巧。反之,是無效的技巧。繼續(xù)接受檢驗。由于主體的環(huán)境、性格、心理、生理、天賦等存在著差異,主體的技巧便呈現多樣性和復雜性。由此,正是以上主體與客體、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不同視角的方法論、主體生理理與心理等矛盾現象,引起學習者思維甚至心理感覺的矛盾而迷惘。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近幾年來,中國一批優(yōu)秀的歌唱家多次在國際上榮獲各種聲樂類大獎,女高音歌唱家何慧、男高音歌唱家田浩江等,至今活躍在紐約大都會的舞臺上。在國內,20xx年4月,國家大劇院上映了一系列歌劇,《奧涅金》、《茶花女》、《納布科》、《燕子之歌》、《宋慶齡》等歌劇深受觀眾們的喜愛和好評,這些歌唱家的歌唱水平都已經達到國際水準,就筆者多年來聲樂的學習與實踐所掌握的關于聲樂演唱技巧的研究,多見于國內各大音樂專業(yè)院校的專業(yè)刊物以及各出版社出版的專家、學者的論著和國外學者的譯著。對專家、學者以及活躍于表演舞臺的歌唱家關于聲樂技巧的見解、意見進行了潛心的研究,參考了音樂美學、聲樂美學、聲樂心理學、聲樂機理學以及各種歌唱藝術的相關資料和書籍,甚至有時親臨現場聆聽國外、國內專家的現場講學及歌唱家的.音樂會。

  從中縷出了一些關于聲樂演唱技巧的一些心得,為完成本論文的撰寫提供理論研究支持。在這里,筆者僅將部分關于與本論文研究相關的研究資料簡單歸納和整理。

  關于聲樂技巧國外譯著:《嗓音遺訓》,弗·蘭皮爾蒂等著,李維渤譯,主要介紹了蘭皮爾蒂、威廉·莎士比亞、亨利·伍德、卡魯索、泰特拉基尼的歌唱藝術,更多的是關于演唱技巧的一些經驗介紹!洞蟾璩艺劸康难莩记伞罚芰_姆·漢涅斯著,黃伯春譯。杰羅姆主要將在當時走紅的來自世界各地的40位歌唱家的關于聲樂技巧的采訪對話筆錄進行了詳盡的陳述!队柧毟杪暋,〔美〕維克托·亞歷山大·菲爾茲著,李維渤譯,主要對各種不同專家學者、教育家、歌唱家的一些關于聲樂教學的理論觀點、聲樂演唱的演唱方法進行了分門別類的進行了介紹!陡璩--機理與技巧》,范納德,主要從生理學的角度,對演唱的機理,歌唱器官的作用以科學的視角進行了分析和闡釋。

  國內論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李晉瑋、李晉瑗編著。《歌唱的藝術》,薛良著!堵暩枨蟮--中國聲樂藝術的理論與實踐》,郭克儉著,《中國古代聲樂藝術》,張曉農著,《聲樂譯叢》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編,1980年第一輯,楊韻琴譯,倪瑞霖專業(yè)校勘,《古典戲曲聲樂論著叢編》,傅西華編,等等關于介紹國內、及國外聲樂演唱的方法和理論。

  鑒于國內音樂刊物的各種關于聲樂技巧的論文:《歌唱技巧訓練的在認識》,鄧小英,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年第二期,《如何學習和掌握面罩唱法--介紹吉諾貝基的面罩唱法》,楊樹聲,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xx年第二期!墩劧砹_斯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奈瑞貝科的歌劇表演風格》,吳艷彧,人民音樂,20xx年總第568期,《弱聲練唱在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邢延青,中國音樂20xx年第二期等等。

  關于音樂美學的論著、論文,《音樂美學新論》,王次炤著,《音樂美學文選》,于潤洋主編!肚楦兴囆g的美學歷程》,邢維凱著等等。

  對相關的資料進行梳理,從聲樂技巧方面,更多的的專家和學者研究的方法論不盡相同,其主要爭論的焦點在于聲樂技巧的機理性和經驗性。從意大利傳統(tǒng)的美聲唱法來看主要以蘭皮爾蒂為代表的經驗性的技巧與加西亞為代表的生理機理技巧的爭論最為突出。從哲學方法論來說是科學的認識論還是藝術思維下的感性論為基礎的矛盾焦點。由此,總結、梳理的目的事實上是為解決聲樂技巧問題體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爭論歸爭論,對本論文來說并不是研究的核心,提出的原因在于為本論文提供理論依據,多年來的演唱學習的實踐,經常會遇到學習的困難,往往對技巧的詞匯難于理解,對技巧的本質、實踐性還沒有一個充足的認識,借此通過研究生論文的撰寫,通過查證大量的相關資料,梳理出自身對演唱技巧訓練的實際中產生的矛盾進行研究,問題的提出不是別具新材,獨樹一幟。考慮到矛盾的概念太過哲學概念化,如果只將研究的題目立為聲樂技巧訓練中的矛盾,重心顯然落在了矛盾上,唯物主義哲學的概念性太濃,不小心會落入到概念的堆積中而不能自拔,再者,歌唱的實踐告誡,太過理性不太適合演唱技巧的把握,直至在閱讀于潤洋先生《音樂美學文選》中邢維凱教授的《音樂審美經驗的感性論原理》與于潤洋先生《音樂史論問題研究》中的《音樂形式問題的美學探討》,不敢說站在了一定的認識高度,但似乎對聲樂技巧研究的方法論產生了些頓悟,也捋出了一些頭緒,來撰寫此文,可能還不太成熟,但對于一個年輕的聲樂學習者來說,有了這份激情與執(zhí)著應給予的更多的是鼓勵。從這一視角出發(fā),以音樂美學中的審美經驗的感性理論為研究的方法論,研究聲樂技巧的矛盾,通過網上搜尋,資料整理,翻閱刊物等手段的考察并沒有與本論文相同的論文發(fā)表。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運用音樂美學感性論、形式論、心理學等相結合的論證方法,對聲樂技巧中的矛盾進行探究。

  3、參考文獻

  [1][7]李超著,聲樂藝術發(fā)展史,[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xx.316.57.

  [2][3][4]【美】杰羅姆·漢涅斯著,黃伯春譯,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214.330.3.

  [5]于潤洋主編,音樂美學文選,[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xx.360.

  [6]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小詞典,[M]。商務印書館,1980.249.

  [8][10][16]弗·蘭皮爾蒂等著,李維渤譯,嗓音遺訓,[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xx.154.159.30.

  [9][18][21][22]管謹義編著,西方聲樂藝術史,[M]。人民音樂出版社,20xx.299.241.230.

  [11]尚稼驤著,歐洲聲樂發(fā)展史,[M]。華樂出版社,20xx.349.241.

  [12][13]陳先達主編,楊耕副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127.137.

  [14][15][17]郭克儉著,聲歌求道--中國聲樂藝術的理論與實踐,[M]。文化藝術出版社,20xx.15.15.17.

  [19]音樂譯叢(2),[M]。人民音樂出版社,[M]。1979.91.

  [20]李強,“氣”在古代聲樂理論中的基礎地位[J]。北京:中國音樂(季刊)20xx.(2)

  4、論文提綱

  第一部分:序言,分為兩層次:一、論題提出的理論背景,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部分:聲樂技巧與矛盾的關系,分為三個層次,一、聲樂技巧本質,二、技巧矛盾本質,三、聲樂技巧與技巧矛盾的關系。

  第三部分:是本論文論述的核心部分,即聲樂技巧中的矛盾,分為三個層次進行,一、呼吸技巧中的矛盾,二、面罩共鳴技巧中的矛盾,三、聲音轉換技巧中的矛盾。

  第四部分:分析聲樂技巧中的矛盾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第五部分:結語,對全文進行歸納和總結,力求從聲樂美學高度進行理論升華,得出分析聲樂技巧中的矛盾對聲樂技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的核心論點。

  5、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本文緊緊圍繞聲樂技巧的矛盾這一核心,采取逐層遞進的方式進行分析論述,從藝術思維的角度著手,借助哲學、音樂美學、聲樂心理學、聲樂生理學相關知識,運用哲學思辨與分析的方法與聲樂技巧的實踐相結合,對技巧蘊含的矛盾因素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進而揭示矛盾、解決矛盾,以利于提高技巧,藝術的歌唱。對相關的材料采取閱讀圖書、刊物資料,網上搜尋獲取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整理,分析、比較與研究,為本文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從而增強本文的理論性、科學性、實用性與實踐性。

  6、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自從美聲唱法發(fā)展至今,歌唱家、聲樂教育家、聲樂理論家一直在為聲樂技巧的發(fā)展在不懈的探索著。在聲樂的演唱的實踐中不斷地在摸索著、總結著適合于自己的歌唱方法和技巧。因此,聲樂技巧是眾多個主體體驗的技巧,有其自身的規(guī)定性和范疇屬性。

  正是在這特殊的聲樂藝術領域里,技巧本身勢必以其各種存在形式表現著、呈示著,被主體所感受著、總結著。其技巧中的矛盾也正是在眾多主體的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技巧中的具有哲學辯證統(tǒng)一意義下的一種存在形式,而這種存在形式由于其主體的多樣性導致的技巧的多樣性從而所呈現的矛盾形式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由于受技巧審美性質的制約,使得矛盾本身又具有了感性的意義和本質。而這一意義和本質對于聲樂技巧中矛盾研究方法論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所以筆者在論文的前兩部分著重在方法論的論述中著重了筆墨。

  7、預期的結果

  對聲樂技巧中的矛盾的探究,不單單是為了矛盾而矛盾,也不是為了技巧而技巧。盡管矛盾賦予哲學唯物辯證法的獨立核心本質,但在聲樂藝術領域研究技巧中的矛盾,其本質除了具有哲學唯物辯證法意義以外,更重要的是在聲樂技巧中的矛盾,其性質是審美經驗下,主體技巧的外在聲音表現形式。既有形式的一面又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而成為內容的一面--技巧。如何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利用藝術的思維去分析、理解、實踐矛盾,提高技巧,體驗技巧,藝術的歌唱。正是本論文撰寫的意義所在。輟筆于此,對于論文中相關的觀點、看法、體會可能還有許多與專家、學者不一致的地方。就當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充滿著對聲樂藝術追求的激情與渴望。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10

  中職生英語學習動機現狀調查及成因分析

  1、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人類的行為都源于一定的動機。英語學習作為一種行為,同樣源于一定的動機。如果我們能夠對行為的動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就可以對可能的行為做出預測,并通過對調節(jié)動機來調節(jié)行為。如果對英語學習者的動機類型和強度有基本的了解,這對于英語教學者調整教學行為以培養(yǎng)和調整學習者的動機,保證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方面有著重大的意義。

  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目前他們學習英語的動機普遍不足,厭學情緒時有流露,他們的英語成績普遍較差。根據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和市場經濟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即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鑒于學習動機對于英語學習重要性的理論,我們有必要以他們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英語學習動機,并對學習動機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2、同類研究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

  對于學習動機理論的研究,國外已有許多理論,如強化理論、成就理論、自我實現理論、人本主義理論、歸因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等。從系統(tǒng)分析的視角看,學生的學習動機包含促進學習的多種心理因素。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這一動力系統(tǒng)主要由兩個動力因素即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構成。奧蘇伯爾則從對學業(yè)成績的實際影響將學習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學習動機是制約學生外語學習成績的主要變量之一,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gardner對第二語言(外語)學習動機所進行的系統(tǒng)研究具有開創(chuàng)性。他把外語學習動機定義為個體出于愿望或滿足感在學習語言時的努力程度。動機包括三個要素:學習語言的態(tài)度,學習語言的愿望和努力(動機強度)。他的理論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受到挑戰(zhàn),許多研究者指出,gardner外語學習動機模式過于強大與完善,以至于阻礙了其他模式與理論的存在發(fā)展,并且該模式主要考慮了社會大環(huán)境對外語學習動機的影響,而對學校和課堂教育情景下的外語學習動機重視不夠。九十年代后,外語學習動機研究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研究者把心理學上多種動機理論和因素引入外語學習動機研究。williams從社會構建角度出發(fā),提出了他的外語動機理論框架。把動機產生的原因分為內部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包括學習者的興趣,能動作用感、掌握欲望,自我概念、態(tài)度、情感、狀態(tài)、語言發(fā)展階段,年齡和性別等;外部因素包括學習環(huán)境或與他人(父母、教師和同學)的關系等。他認為一開始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受各種原因激發(fā),這些原因可能來自學習者本人,也可能來自外界,并且學習動機內部因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外部因素之間的等。九十年代后的動機研究從社會,認知,心理和構建等多角度出發(fā),擴大并補充了以前的外語學習動機研究,但大量的動機研究集中于發(fā)現學習者的各種動機因素,還缺乏足夠的理論簡述各種動機因素之間的關系。

  我國學者秦曉晴、文秋芳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外語學習動機因果模型。該模型包括了個人需要、動機前提、情感中介、認知中介、動機行為和學習結果等幾類動機成分。王振宏,劉萍研究發(fā)現:內在動機與學業(yè)成就呈顯著的正相關,外在動機與學生成就呈顯著的負相關。并且動機因素與學業(yè)成就存在著因果關系,內在動機通過直接影響學習策略而間接影響學業(yè)成就。對青少年學生學習動機狀況的研究與考查,一直也是我國教育心理學的一個熱門研究方向。最大規(guī)模一次莫過于1981年在朱智賢教授指導下進行的“國內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理想、動機和興趣”的研究。我國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文獻中,其中的絕大多數循著經典及擴展模式的路子,探索動機對學習成績的促進作用。這些研究普遍從社會心理視角,只涉及諸如學習目的或自信心等少數動機結構與學習成績的關系,沒有考察更多的動機結構及其之間的關系。研究對象主要以在校的本科生為主,在所有實證研究中占80%。而針對廣大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實證研究則很少涉及(王曉旻張文忠xx),對中職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也很少。

  3、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引言

  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文獻

  綜述對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闡述,為更好地進行主體部分的論述打下基礎。

  第三章研究設計

  1、研究問題:

  (1)中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現狀如何?

  (2)形成這些學習動機的原因是什么?

  2、研究對象: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兩個班級共約110人。

  3、研究工具: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問卷;學生英語測試題

  4、研究過程:xx、09—xx、01,歷時4個月

  5、數據收集

  第五章結果與討論

  1、研究發(fā)現

  2、本研究的教學啟示

  3、本研究的局限性

  4、研究的前景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中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現狀如何?

  (2)形成這些學習動機的原因是什么?

  4、擬采用的研究方法

  定量定性相結合的方法

  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問卷:用來調查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現狀

  學生英語測試題—:用來研究學生學習動機組成因素與中職學生英語學習成績是否相關。

  5、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學術或應用價值、預期達到的水平

  創(chuàng)新點:

  研究中職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學術或應用價值:

  對中職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的成因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指導教學。

  預期達到的水平:

  對學習動機理論有全新的認識,探討到許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今后將對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6、可行性分析(對設計的技術路線、課題研究的基本條件、導師的指導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

  我國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文獻中,其中的絕大多數循著經典及擴展模式的路子,探索動機對學習成績的促進作用。這些研究普遍從社會心理視角,只涉及諸如學習目的或自信心等少數動機結構與學習成績的關系,沒有考察更多的動機結構及其之間的關系。研究對象主要以在校的本科生為主,在所有實證研究中占80%。而針對廣大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實證研究則很少涉及(王曉旻張文忠xx),對中職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也很少。試圖從多個視角探討中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作用心理機制組成因素及不同因素之間的關系,以便全面理解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7、論文研究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和完成時間。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11

  1緒論

  近年來隨著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推進,低碳環(huán)保經濟成為世界各國所倡導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已成為各個企業(yè)追求的目標。不銹鋼復合板作為一種資源節(jié)約型的產品,實現了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完美結合,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不銹鋼復合鋼板是一種由基層和覆層復合而成的金屬鋼板,基層主要承受結構強度和剛度,覆層主要滿足耐蝕和耐磨等特殊性能要求,通常覆層厚度只占總厚度的10%~20%[1],是純不銹鋼板的最佳替代材料,不但節(jié)約大量的稀有貴重金屬,而且可以降低成本的30%~50%[2];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工業(yè)、電力、水利、食品等領域[3]。因此新型薄層不銹鋼復合板的研究和制備已經成為不銹鋼領域中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4],是國家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大力推廣的新型材料。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不銹鋼的防腐蝕性能已經不能滿足越來越高的防腐蝕條件。然而鈦合金具有耐高溫、耐腐蝕、比強度高等優(yōu)點,在-253℃~500℃的溫度范圍內能夠保持較好的綜合性能。近年來,鈦及其合金不但被廣泛應用于傳統(tǒng)的汽車、石化、生物工程等領域,同時作為新技術應用、工藝創(chuàng)新、新設備制造等方面的重要原材料得到不斷重視[5-7]。但因其開采成本和冶煉制備價格較高,又影響到鈦及其合金在各行業(yè)中的推廣應用[8]。

  鈦/鐵/不銹鋼復合板是一種新型的結構材料,它以工業(yè)純鐵為基層,TA1工業(yè)純鈦、304不銹鋼分別為兩側覆層的復合鋼板。這類鈦-鋼連接結構既具有鈦的高耐蝕性,又有結構鋼的高強度、高彈性模量,同時可顯著降低結構的材料成本[9]。工業(yè)純鐵具有承受載荷的能力且鈦、不銹鋼具有耐腐蝕的功能,與鈦板和不銹鋼板相比不僅節(jié)約了大量稀有貴重金屬,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是純鈦板和純不銹鋼板的最佳替代材料。

  以鈦/鐵/不銹鋼復合板制作的壓力容器,與不銹鋼復合板相比,其內部的鈦覆層的耐腐蝕性能強于不銹鋼覆層,能滿足不銹鋼達不到的腐蝕條件,同時外層的不銹鋼覆層可以滿足一般的防腐蝕條件,既能滿足服役條件,同時大大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壓力容器的生產工藝主要為對接焊方式,所以進行鈦/鐵/不銹鋼三層復合薄板對接焊工藝的研發(fā)尤為重要。

  2國內外研究現狀

  2.1鈦合金薄板對接焊

  本課題使用的復合板,其鈦覆層只有0.2mm,屬于鈦合金薄板。目前,鈦合金焊接最常用的方法是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TIG)和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MIG),焊接工藝成熟,然而,電弧的熱輸入量大導致薄板焊接時產生的變形難以得到控制。相比之下,高能束流的焊接,例如電子束焊接和激光焊接[10-11],由于熱輸入小、焊接接頭質量高等特點,在實現小變形的全熔透焊接方面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隨著科技的進步,激光加工的迅速發(fā)展為鈦合金的焊接提供了新的可能,由于其具有能量集中,焊縫成形好,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非常適合焊接鈦合金材料,正在成為鈦合金焊接的重要手段。相比于其他傳統(tǒng)焊接方法,激光焊接具有能量集中、熱影響區(qū)域小、焊縫成形好、易于自動焊接和監(jiān)測等優(yōu)點,適合于焊接鈦及鈦合金材料。由于鈦及鈦合金具有低熱傳導率和對紅外線光高吸收率等物理特性,故激光焊接鈦及鈦合金更容易得到深穿透焊。激光焊接過程中重要的焊接參數有脈沖波形、激光功率、焊接速度、離焦量和保護氣體流量等。通過適當地調整激光焊接相關工藝參數,就可以確保重復實現優(yōu)良的焊縫成形。

  日本學者Shinoda[12]等對β型鈦合金Ti-22V-4Al薄板激光焊接的可焊性進行了研究,獲得的焊縫組織室溫機械性能與母材近似,隨后他們研究了β型鈦合金激光焊接接頭的裂紋敏感性,結果發(fā)現,在高的熱輸入情況下,β型鈦合金有很大的裂紋傾向[13];Tsay[14]研究了Ti6Al4V激光焊接接頭微觀組織對疲勞裂紋生長率的影響;Mourton[15]采用三水平全因子設計對CO2激光焊接8mm厚的Ti6Al4V的工藝參數進行了優(yōu)化;劉金合等[16]采用三水平正交因子設計研究了Ti6Al4V的激光焊接工藝參數。目前,針對鈦及鈦合金的激光焊接,很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的試驗研究,但多針對的是厚板超過1mm的情況,涉及密封焊接工藝及性能的研究比較少,且未見到有關焊接后密封性能的研究[17-19]。

  近年來,復合焊接方法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在焊接鈦合金薄板中,激光-電弧復合焊是一種新型的方法。激光-電弧復合焊接是將激光和電弧兩種熱源通過旁軸或同軸相結合并作用于工件的同一位置,實現金屬材料連接的過程,它綜合了激光焊接的高速度、高效率、低熱輸入和電弧焊接良好的橋連性,成為近年來焊接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Steen[20]在上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CO2激光-TIG電弧復合概念時就對0.8mm厚度的純鈦板進行了復合焊接試驗,發(fā)現采用復合焊接,焊接速度可以提高2倍,顯示出了復合焊接在薄板連接方面的優(yōu)勢。20xx年,崔麗[21]研究了工業(yè)純鈦(1.5mm)的光纖激光-熔壓極惰性氣體保護焊復合焊接,發(fā)現立交量和兩熱源之間的距離對焊接橫截面形狀、焊縫、余高影響不大,而激光功率、電流、焊接速度對線能量的輸入有直接影響,對焊接成型的影響則更大。20xx年Murakami等[22]采用光纖激光-MIG電弧復合焊接鈦板時可以通過調整工藝參數來優(yōu)化焊接的咬邊程度,并且認為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和焊縫內的化學成分有關。但是對于薄板鈦合金,MIG焊接時易發(fā)生電弧不穩(wěn)定,且易產生燒穿和飛濺[23]。

  考慮到薄板加工對精密度的要求,微束等離子弧焊接也是一種有效的加工方式。微束等離子弧焊接是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其所選用的等離子弧種類為混合型等離子弧,電弧收縮度極高,能量集中[24],焊接過程中熔池容易控制,焊接熱影響區(qū)小,焊縫具有成形精度高、焊接缺陷少、外形美觀等優(yōu)點,特別適用于薄板焊接[25],已成為TC4鈦合金薄板焊接首選的工藝。20xx年李杰勛[26]采用微束等離子熔焊工藝在鈦合金表面制備鈦基復合材料,選用優(yōu)化后的工藝參數來熔覆制備不同合金成分的復合材料涂層,研究涂層的組織和性能,來探索出一種新的鈦合金表面復合材料涂層制備工藝。

  2.2鈦-鐵復合板對接焊

  鈦及鈦合金構件的制造過程復雜,使用成本高昂,所以鈦/鐵的焊接研究幾乎是伴隨著鈦的工業(yè)化發(fā)展同時進行的。由于鈦的化學性質活潑,在400℃以上,極易受到氫、氧和氮的污染并使接頭脆化,因此鈦及鈦合金與鋼的焊接必須在惰性氣體保護下或真空中進行。目前,鈦/鐵的焊接方法主要有弧焊、電子束焊、激光焊、摩擦焊、爆炸焊、擴散焊和釬焊等。

  2.2.1弧焊

  李標峰[27]曾嘗試使用TIG焊方法,不加焊絲直接將純鈦和純鐵焊接起來,結果發(fā)現焊接過程中焊道便自行開裂,并有硬脆的焊珠脫落。鈦與鋼的直接焊接在國內外均有多次嘗試,結果均以接頭脆斷而失敗告終。原因在于焊接過程中產生的Ti-Fe金屬間化合物使接頭脆化[28],而由于鈦和鋼熱膨脹系數等熱物理性質的差異而產生的焊接應力則加速了接頭的斷裂。為了獲得優(yōu)質的鈦/鋼異種金屬接頭,在焊接過程中必須盡量避免產生這種脆性相。張小明[29]采用MIG爆方法,以成分為Cu-3%Si-1%Mn、直徑0.8mm的細銅絲為焊絲,將1mm厚的純鈦板焊接到12mm厚的SS400鋼板表面,結果表明,接頭抗拉強度達300MPa以上。李標峰[30]采用Ta和Cu做中間填料,具體做法是先將Ta與鈦,Cu與鋼焊接起來,再將Ta與Cu焊接在一起,間接實現了鈦與鋼板材的焊接。得到了強度為600MPa的接頭,接頭斷裂于Ta與Cu的連接處。

  2.2.2電子束焊

  電子束焊在焊接異種金屬時比電弧焊更具優(yōu)勢。例如,高能量密度使電子束焊具有高的加熱和冷卻速度,能夠克服由于兩種金屬熔化溫度差別較大而產生的焊接問題,而低的熱輸入則可以緩解異種金屬焊接時產生的焊接應力。然而,采用真空電子束焊方法直接焊接鈦和鋼依然不能克服接頭脆斷問題[31-32]。李標峰[33]以釩作為中間填料,先在鈦板上堆焊一層釩,將釩層表面挫平后采用電子束焊方式焊接釩-鐵界面,拉伸測試結果顯示接頭的抗拉強度為410MPa,接頭斷裂于純鐵母材,但釩-鐵接頭的質量波動性很大,部分接頭出現脆斷現象。王廷[32]采用真空電子束焊焊接2.5mm厚Ti-15-3鈦合金和304不銹鋼板時以1mm厚Cu板為填充金屬,得到了沒有裂紋的接頭。結果表明在靠近不銹鋼的區(qū)域,金屬間化合物TiFe2彌散分布在Cu固溶體基底中?拷F合金的爆縫含有Ti-Cu,Ti-Fe-Cu金屬間化合物層,在這里硬度達到最大值。拉伸測試時,在金屬間化合物層發(fā)生脆性斷裂,拉伸強度為224MPa。20xx年,王廷[34]又分別以0.7mm銅箔+0.7mm釩箔和由粉末冶金法制備的1.4mm厚V/Cu-V復合層做為填充層,采用真空電子束焊的方式焊接2.5mm厚的近α鈦合金(Ti6Al2Zr2Mo2V)和304不銹鋼。

  2.2.3激光焊

  激光焊與電子束焊一樣,屬于高能量密度、低熱輸入的焊接方法,在焊接異種金屬時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然而采用激光焊方法焊接鈦及鈦合金與鋼則少有報道[35-36]。Z.Sun和J.C.Ion[37]總結了各種金屬組合的激光焊效果,將結果分為“非常好”,“好”,“一般”和“差”,結論為飲鈦與鋼直接焊效果為“一般”。H.Hiraga[35]采用搭接接頭形式,將激光束照射在鈦板上,直接焊接純鈦和不銹鋼。通過對脈沖能量和功率密度的控制,使不銹鋼側形成一個較小的熔化區(qū)域,從而限制金屬間化合物的大量產生,得到了剪切強度為190MPa的接頭。S.S.Zhao[36]等人同樣采用搭接的方式,將激光束照射在鈦板上,焊接了Ti6A14V和42CrMo,并通過有限元數值模擬的方法研究了焊接工藝參數與焊縫溫度的關系。研究發(fā)現Ti6A14V和42CrMo母材之間有TiFe和TiFe2金屬間化合物層存在,其厚度隨著熱輸入的增加而變厚。通過對激光脈沖能量和功率密度的控制,可以使界面處的溫度剛好等于或略高于42CrMo板的熔焊溫度,以控制金屬間化合物的生成,得到最佳的焊接效果。

  2.2.4釬焊

  釬焊是焊接過程中母材不熔化,而依靠熔化的釬料與母材表面的潤濕、相互溶解和擴散而實現連接的焊接方法[38]。釬焊適用于焊接熔點高或塑形差的同種材料,或焊接時易產生金屬間化合物或互溶相差的異種材料。但釬焊明顯比擴散焊效率更高,接頭設計也更加多變。因此很多難以解決的焊接組合均選擇釬焊做為突破口[39-41]。關于鈦及鈦合金與鋼釬料研究的報道較多,使用的釬料有Ag基,Cu基,Zr基和Ti基。

  何鵬等人[42-43]以50μm厚的Ag-Cu27-Nil-Li0.5(wt.%)合金箔做為釬料對γ-TiAl合金與35CrMo鋼進行了感應釬焊,并對釬縫的微觀組織,接頭的力學性能和斷裂特征進行了研究。接頭的最高強度為324MPa,最佳工藝參數為930℃保溫1分鐘,接頭斷裂于Al-Cu-Ti的金屬間化合物層。Shiue R K等人[44-45]采用BAg-8和63Ag-35.25Cu-1.75Ti做為釬料紅外釬焊TC4與17-4PH不銹鋼時,嘗試在鋼側鍍Ni、Cr和Ni/Cr層作為過渡層增加Ag基釬料與鋼側的連接效果。結果表明釬縫中主要為Ti-Cr-Ni,Ti-Cr以及Ti-Cu金屬間化合物,接頭中沒有Fe-Ti化合物出現。其得到的最佳工藝參數為850℃保溫5分鐘,接頭的最高剪切強度為214MPa。A.EIrefaey等人分別采用Cu65.2-Ag31-Ti3.8(wt.%)[46]和Cu-Mnl2-Ni2(wt.%)[47-48]等銅基釬料釬焊純鈦和低碳鋼。對釬縫相組成的分析結果表明:釬縫中有大量的Fe-Ti,Cu-Ti和Fe-Ti-Cu金屬間化合物存在,尤其是Fe-Ti金屬間化合物嚴重影響了接頭的力學性能。對接頭的剪切測試結果表明接頭的最大剪切強度僅為61MPa。接頭斷裂于靠近低碳鋼的釬縫中。

  2.3鐵-不銹鋼復合板對接焊

  隨著不銹鋼復合板在工業(yè)生產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目前對不銹鋼復合板的焊接研究也越來越多。對不銹鋼復合板的焊接工藝進行研究,主要是為了獲得具有優(yōu)異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能的不銹鋼復合板接頭。但是由于不銹鋼復合板的基層與覆層化學成分、物理化學性能差異較大,因此要保證不銹鋼復合板接頭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具有一定難度。依據文獻查詢,目前國內外對覆層奧氏體不銹鋼和鐵素體不銹鋼的焊接性研究相對較多,工藝上相對成熟,對于不銹鋼復合板的焊接工藝評定以及異種金屬的焊接性研究也已有一些文獻報道。

  王文先[49]等人采用4種不同工藝對1Cr18Ni9Ti/Q235復合板的對接焊工藝進行研究,并對焊接接頭的顯微組織、力學性能以及覆層耐腐蝕性能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鎢極氬弧焊焊接覆層和基層,覆層焊縫的顯微組織為奧氏體加少量鐵素體,基層為較高韌性的板條馬氏體,接頭力學性能良好。而采用埋弧焊焊接基層時焊縫組織為粗大的柱狀晶,韌性較差。鎢極氬弧焊接頭在濃度為1mol/LNaCl中覆層的抗電化學腐蝕性能與母材相近,且無晶間腐蝕現象。呂世雄[50]等人采用鎢極氬弧焊對316L/20G雙金屬復合管進行對接焊,實驗中采用ER316L焊絲焊接覆層,采用ER309L焊絲焊接過渡層,采用ER55-G焊絲作為填充材料焊接基層,并對接頭進行了拉伸、彎曲、沖擊等力學性能測試,以及對接頭微觀組織、主要合金元素的擴散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獲得接頭的力學性能良好,覆層焊縫中合金元素并未被基層焊縫稀釋。

  Chuaiphan W等人[51]采用鎢極氬弧焊接304奧氏體不銹鋼和1020碳鋼,并研究不同焊絲對接頭組織與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采用309L和308L焊絲所獲得的接頭焊縫組織中,鐵素體呈連續(xù)樹枝狀排列分布于奧氏體中,且前者的鐵素體含量比后者高,而使用316L焊絲獲得的接頭焊縫中為不連續(xù)的`樹枝狀鐵素體分散排列在奧氏體中。進一步對接頭進行耐腐蝕性能測試,采用309L焊絲獲得的焊縫具有較好的抗點蝕性能。YAN J[52]等人分別采用激光焊、鎢極氬弧焊、復合焊三種方法對奧氏體不銹鋼進行焊接,結果表明,三種焊接方法所獲得焊縫均為α+γ雙相組織,但組織中的鐵素體含量各不相同,其中以激光焊焊縫中的鐵素體含量最高,而鎢極氬弧焊焊縫中的鐵素體含量最低。

  田勁松[53]等人采用TIG自熔焊對409L和410L冷軋板進行了焊接試驗,并對獲得接頭進行了拉伸和晶間腐蝕試驗。結果表明,410L接頭塑性下降較多的主要原因在于焊縫金屬中的C、N含量較高,在焊接過程中易形成馬氏體,冷卻過程中析出了富Cr的碳化物和氮化物。409L接頭未產生晶間腐蝕傾向的主要原因在于焊縫金屬中C、N的含量較低,且添加了強碳化物形成元素Ti;而410L接頭產生晶間腐蝕傾向的主要原因在于,焊接冷卻過程中析出了富Cr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導致形成局部貧鉻區(qū),不過,在焊接冷卻過程中形成的馬氏體具有一定的抵抗晶間腐蝕裂紋擴展能力。

  3課題的研究內容

  本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研發(fā)鈦鐵不銹鋼三層復合板的對接焊接工藝,考慮到焊后焊縫區(qū)域應具備的防腐蝕性、力學性能以及技術難點,主要的研究內容可分為以下部分:

  (1)設計合理的坡口形式

  (2)制定TA1薄鈦板焊接工藝

  (3)制定鈦/鐵復合層焊接工藝

  (4)制定鐵/不銹鋼復合層焊接工藝

  (5)檢測焊縫區(qū)域的耐腐蝕性

  4課題的研究方案

  (1)選擇合理的坡口形式及制備方法

  圖4.1為鈦/鐵/不銹鋼三層復合板焊接的對接示意圖。焊后的焊縫區(qū)域必須還具有原覆層的防腐蝕性。同時鈦鐵又不能夠直接焊接,以防止產生TiFe、TiFe2以及TiC等脆性相,削弱接頭的塑性。所以,對于鈦/鐵/不銹鋼復合板的對接焊要采取先開坡口的形式。

  圖4.2(a)(b)分別為預先設計的坡口形式。由于復合板的覆層非常薄,所以增加加工難度,將采取機械加工的方式去除鐵和不銹鋼,只留下鈦覆層。圖4.2(a)的加工難度低于圖4.2(b),但是圖4.2(a)的焊接方式較為單一,只能采取預置粉末的方式通過深熔焊進行焊接,而圖4.2(b)可以采用多道焊的方式進行焊接,焊接難度大大降低,但是坡口加工難度較高。隨著實驗的進行,將對兩種方案進行試驗,確定最優(yōu)方案。

  (2)確定鈦覆層的焊接工藝以及鈦/鐵之間過渡層的填充材料

  由于鈦覆層厚度僅為0.2-0.25mm,屬于超薄板焊接,在焊接過程中極易燒穿或由于對不齊而出現焊接缺陷,所以焊接方案初步確定為卷邊焊。同時鈦/鐵直接焊接又會在界面處形成了TiFe、TiFe2以及TiC等脆性相,削弱了接頭的塑性,而且接頭的熱穩(wěn)定性較差,焊接變形大,接頭形式也有一定的限制[54]。所以,根據鈦/鐵釬焊中采用的釬料種類,初步計劃選取銅或鎳來作為過渡材料,并通過試驗確定最優(yōu)工藝。

  (3)確定鐵/不銹鋼焊接工藝及焊縫填充材料成分

  根據焊縫橫斷面形狀,如果復合板與復合板直接焊接,焊縫處不填充任何材料。焊后的焊縫金屬由復合板中的基層鐵與覆層不銹鋼共同熔化組成,基層的熔化量大于覆層不銹鋼,基層鐵對覆層不銹鋼的稀釋作用,使得焊縫金屬中Cr、Ni的含量可能遠低于覆層不銹鋼中的含量。即使是焊縫表面,含有較多的覆層不銹鋼,由于熔池的攪拌作用,使得其Cr、Ni含量也會低于覆層不銹鋼中的含量,焊縫表面與覆層不具有同等的耐腐蝕性能。

  如果在復合板焊縫處填充了與覆層相同材質的不銹鋼材料,由于填充的不銹鋼材料與覆層具有相同的Cr、Ni含量,基層碳鋼對覆層的稀釋作用,仍會使焊縫金屬中Cr、Ni含量降低或者焊縫的局部區(qū)域降低,導致焊縫區(qū)是薄弱地帶,焊縫表面與覆層不銹鋼不具有同等的耐腐蝕性能。

  根據上述分析,鐵/不銹鋼復合板的焊接必須在焊縫處填充高Cr、Ni的不銹鋼材料。依據焊縫熔池大小、覆層不銹鋼、基層碳鋼和填充材料的熔化量,結合Schaeffler圖(圖4.3),利用杠桿定律,即可出了填充材料的Creq、Nieq分別含量,然后配制所需Cr和Ni含量的高Cr、Ni不銹鋼粉末。

  (4)對鈦/鐵/不銹鋼復合板焊縫的防腐蝕性能、力學性能進行檢測,觀察并分析顯微組織。

  5工作進度安排

  20xx.09-20xx.11 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寫開題報告;

  20xx.12-20xx.03 制備焊接材料,對板材進行軋制、切割、熱處理、開坡口等加工;

  20xx.04-20xx.07 學習并熟練掌微束等離子焊機,完成鈦覆層的焊接,測試工藝參數;

  20xx.08-20xx.09 進行復合板焊接實驗,制備良好的復合板焊縫;

  20xx.10-20xx.12 對復合板焊縫進行腐蝕性能檢測;

  20xx.01-20xx.02 對復合板焊縫進行性能檢測及組織分析;

  20xx.03-20xx.05 撰寫論文,準備答辯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篇12

  一、選題背景和緣由

  這部分主要介紹作者選擇某題目的原因,以及展開該研究工作的背景,這些背景主要包括:社會背景、立法背景、司法背景或其他相關背景資料的介紹。這一部分字數在500-800字即可。

  二、研究現狀(或文獻綜述)

  本部分需要交代該課題的現有研究狀況,作者需要全面地對目前的研究狀況進行介紹和總結,其目的是對這些研究成果所存在的不足或需要進一步展開研究的`方面進行概括,從而使作者的研究工作顯得很有價值。文獻綜述必須客觀,綜述完畢后可以加上作者自己的評述。由于每位導師對文獻綜述的寫作要求都不同,所以最好參照一下本校的范文。本部分字數不限,一般在20xx-3000字,具體要看選題。

  三、寫作的主要內容

  寫作的主要內容是指學生寫作的論文包括哪幾個方面,將重要方面列出,可以按照章節(jié)結構列出準備研究的內容。本部分字數在500-800字即可。

  四、論文提綱

  論文提綱即論文的框架結構,這是開題報告最重要的一部分。有的學校在開題報告模板中沒有這一項,但是學生應將論文提綱列出,可以作為開題報告的附件,也可以將提綱列在“寫作的主要內容”中,其目的是將提綱交給導師審核,要求導師幫助修正,以免寫完論文后,論文又被要求大幅度修改。法學碩士論文的提綱一般列至三級標題,如能到四級標題則更好。

  五、創(chuàng)新點

  將寫作中可能出現的創(chuàng)新點列出,一般三五百字即可。

  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

  這部分簡要寫一下學生在開展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本部分不是重點,隨便寫寫即可。

  七、時間進度安排

  按照學校的時間要求列出開展本項研究工作的具體時間安排。

  八、參考文獻

  需要將已經閱讀的文獻和可能用到的文獻列出。一般分別按照著作類和論文類列出,網絡資料類不要列出。在數量上,著作類20本,論文類30-50本為宜,具體要看學生的論題。

  希望本文對同學們更好地了解法學碩士論文的開題報告有一定的幫助。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6-15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的寫作要點07-21

碩士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12-08

心理學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6-17

碩士開題報告06-17

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11-10

教育碩士開題報告07-31

醫(yī)學碩士開題報告11-03

教育碩士開題報告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