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時代》的觀后感1500字
在看過電影《小時代》時隔三個月后,今天又觀看了電影《小時代2》,首先從電影的背景音樂“賣花姑娘”,足以讓90后大學生亂猜測這一首音樂的出處不明,寧愿選擇電影《小花》或上世紀80年代未期某電影插曲來襯托該片的主題音樂,幾位玩手機的大學生用跨度至上世紀70年代的朝鮮電影插曲來搭配“小時代”未必不是穿越時空。
從電影的技法上來講,毋庸置疑,郭敬明的《小時代2》并沒有比第一部進步多少,甚至于一度有退步的嫌疑,讓人懷疑,導演郭敬明早已經滿足于自己票房奇跡掩蓋下的拙劣導演功底。而之于這第二部的最剪短的一句評價,應該是善于自我抒情的郭敬明又在為賦新詞強說愁了。這種強說,造成電影故事性遠遠弱于自我意淫性。
但從電影工業(yè)的另一面來講,僅僅作為商品而非藝術品存在的“小時代”不過是帶著郭敬明特點的一個需要賣錢的東西。郭敬明的電影工業(yè)中,與常規(guī)電影的表現(xiàn)技法不同,我們甚至于可以將“小時代”的開除在電影藝術之外,但這絲毫不影響它作為商品存在的價值。如果簡單的以好看還是不好看為界定標準的話,那《小時代2》帶給我更大于1的酣睡。當然,這種界定,是完全屬于我個人的一種觀感。
如果是大學實習生,她(他)們就不可能如此都象顧里那樣一擲千金,影片中提倡了過度的享樂,安逸了虛擬的浮躁,“樸素”的生活方式在畫面中似乎為零,盡管人物構思中努力將南湘塑造成:“美麗妖嬈,不施脂粉也完美無瑕,特質是招魂幡一樣的黑色長發(fā),仍抹不掉南湘故作清純的痕跡。唐宛如的傻氣,倒反是影片中人物個性流淌著內心世界面對現(xiàn)實、而找到真我的情感流露外,林蕭似乎活得也很壓抑,工作在夾縫中、愛情在傷害中、未來在渺茫中。也許是都市的傲慢,讓影片中的幾位主角多了對世故見解的老成,其實,這種成熟是可怕的,多了城市的喧囂,少了泥土的芳香,落俗了水泥森林著失去了花草的味道,其實就是一件少了韻味的花裙子,披在維納斯身上,仍是沒有靈魂。
貪婪和心計不應在大學生的血液里灌輸,當下學生時代少的就是缺了一門道德經主課,難道非得要下一代忘卻仁義、忘卻孝道感恩、忘卻和背叛歷史時,再去打脫敏藥嗎?有人在危難關頭需要急救時,善良的人們卻多了顧慮,害怕碰瓷、害怕被詐、害怕惹是生非,只因為惹火燒身的事有過發(fā)生,就不能說害怕不在情理之中。時下,人們渴望弘揚正氣、渴望主旋律、渴望正能量。南湘盡管有委屈,但不應在朋友的生日宴會上讓顧里傷心切骨的難堪,必是顧里對她的友好過,這是處朋友之大忌。宮洺雖深不可測而冷酷精明,但萬不可為了財產給同胞兄弟下死亡計時單,良心與道德的天平,永遠是在陽光下造作的,陰謀詭計注定會被打上失敗的句號。
電影藝術講求,電影是24幀的藝術展現(xiàn)。而僅僅作為商品存在的《小時代》,它可以完全無視這種不成文的'藝術規(guī)則,無限期地制造獨屬于郭氏風格的PPT。我們也當然可以拿出評論藝術的姿態(tài)來對這部電影進行影評分析,但這種努力,勢必傷到分析者一絲不茍的內心,最終對自己的文字動機造成自我質疑--我有病啊,拿藝術文字分析一個根本沒有藝術性的商品啊?
所以說,比《小時代》電影好看的,是圍繞著“小時代”展開的娛樂現(xiàn)象。喜歡的與不喜歡的,截然對立,并且在文字上針鋒相對。而喜歡與不喜歡的群體,又基本上有著明確的年齡界限。我希望用這樣一句話來界定這兩個年齡群體--也許喜歡的,更年輕一些,這種年輕除了包括朝氣之外,也包括思維方式上的單純乃至于膚淺,而不喜歡的,則更蒼老一些,這種蒼老包括社會閱歷上的老練,也包括思維模式上的圓滑與看透很多事物。具體到個例上的兩個群體,也許只是父子關系,沒必要進行網絡語言上的打打殺殺。
作為老掉的,我們或許應該對孩子們的娛樂商品進行寬容,如我們看著他們牙牙學語或者在地上跳皮筋一樣的慈祥。他們需要有屬于他們的游戲,包括以電影形式存在的游戲。我們或許會以過來人的覺悟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小時代》這個電影游戲是很膚淺無趣的,但他們總能在屬于他們自己的年齡段里找到快樂,就像早年我們童真的跳皮筋游戲早已被當下他們高科技的電動小汽車替代一樣。老掉的,覺得不好看的,應該不去看,而不是反對青年去看。因為看或者不看,只是屬于個體生命的權利。
作為年輕的,喜歡郭敬明、楊冪的滿腦子偶像的粉絲們,或許也應該適當?shù)貙W會一點寬容,要容得下影評人以文章形式出現(xiàn)的批評。如果沒有批評,那歌頌也注定十分廉價。我分明看到很多粉絲在微博上對批評聲音形成打壓之勢,這是十分可怕的思維模式。青年也應該適當?shù)貙W會,己所欲,也勿施于人的基本常識性道理。影評人有批評的自由,青年需要具備尊重批評的素質。
如果我們兩代人都采用著平和的心態(tài)來看待僅僅作為工業(yè)產品存在的《小時代》的話,或許電影再不好看,也不會造成電影現(xiàn)象遠比電影內容光彩奪目的尷尬局面了。當然,我總認為,年輕人的不寬容,總是我們年老者的不寬容傳染的。我們在批評電影《小時代》不懂基本的電影藝術的同時,又對某些低級粉絲的謾罵一笑而過的話,或許,世界會平和很多。
影片竭力想將情節(jié)中穿插的愛情故事比作當今大學生戀愛的一個縮影,林蕭想抓住多年的愛情經營卻輸?shù)暮軕K,如同握在手心的沙子,越想握緊卻流失的越快,若即若離、聚散依依,方能持續(xù)愛情的航向,才能攜手走向彼岸,影片中對顧里和顧源的曲折戀情描述,導演費了心機。戲劇化的情感沖突很難激起觀眾共鳴,影片中沒有摧淚劑,細膩的肢體語言幾乎被粗加工,也許導演意識流傾向較重,想象豐富卻又偏了想象過檔,從“小時代”到“小時代2”,童話般的將客廳搬到雪景中,形成了不協(xié)調的離譜,讓沒去過大上海的人,似乎覺得這是一處世外桃園?有一句話要聽,走在淮海中路的人群多了點休閑,而為下一頓飯愁眉的人,多在上海的市郊正尋求一份短工,那怕苦點累點,這是面臨困境無奈何。
總之,《小時代2》票房價值的人氣指數(shù)升高,可證該片的看點還是獨特的,要么,必定近兩個小時的電影,也看到結尾演員表出場的滾動字幕。
【電影《小時代》的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小時代》觀后感03-02
有關電影的觀后感02-22
小夫妻時代經典臺詞04-23
黃金時代觀后感04-29
電影超越觀后感03-20
電影搜索觀后感03-19
電影觀后感【熱】03-15
電影《袁隆平》觀后感03-11
電影刮痧觀后感03-10
電影1921觀后感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