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利來創(chuàng)始人曾憲梓的勵志創(chuàng)業(yè)故事
金利來創(chuàng)始人曾憲梓勵志創(chuàng)業(yè)故事
曾憲梓(1934~),生于廣東梅縣。從小家境貧寒,幼年喪父,跟隨母親艱難度日。他長大成人之后,由于一個家事的原因,離開廣州前往泰國。從此開始了勞頓而曲折的海外生涯。在幾十年的異乎尋常的艱苦奮斗中,經自己的辛勞、智慧和為人,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制作普通領帶的家庭作坊主發(fā)展成擁有“金利來”、“銀利來”名牌的香港大亨。他的一生既傳奇又感人。
窮人的孩子
曾憲梓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那些不堪潦倒,而滿懷希望地從梅州踏上破舊的帆船出海尋求機會的客家男子。
曾祖父、祖父的闖蕩南洋不能說是失敗的,因為他們畢竟帶回了銀錢,帶回了希望,并在重返家鄉(xiāng)后建造起了屬于曾家的祖屋。后來,祖父出走后筋疲力盡的工作所得的結果只是孤零零地客死他鄉(xiāng)。
家境的凄慘使得身為長子的曾榮發(fā),也就是曾憲梓的父親,不得不在年少時便挑起家庭的重擔。年少氣盛的曾榮發(fā)不甘心就這樣困守在一個地方,他終于也走上了父輩的道路——去南洋。
幾年以后,極度貧困的曾家總算有了一絲令人振奮的希望。兄弟倆的事業(yè)有了不錯的起色,他們已經能夠定居在泰國,一邊做些小買賣,一邊經營兩間小百貨公司。
1927年,曾榮發(fā)走之前便已成為曾家童養(yǎng)媳的藍優(yōu)妹,即曾憲梓的母親,只身趕赴泰國與曾榮發(fā)完了婚。第二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曾憲梓的哥哥曾憲概。
1934年2月2日,曾憲梓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誕生了。
不久,他父親因過度的勞累而染上了惡疾,以至于在1938年4月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里,讓死神奪去了他年僅35歲的年輕生命,讓他的妻兒從此失去了依靠,失去了支柱。
曾憲梓
他是死在故鄉(xiāng)梅州的,而在返回家鄉(xiāng)之前,他將自己在泰國的兩間百貨鋪以兩千塊銀元的代價交給了他弟弟曾桃發(fā)。這兩千塊銀元是欠票,而這張欠票也是他留給妻子藍優(yōu)妹的最后的希望。
年僅32歲的母親,帶著九歲的憲概、四歲的憲梓,半饑半飽地過著他們含辛茹苦的歲月。
小憲梓漸漸長大了,七八歲的他長得很結實,像個小老虎,而他也頗具一些“行俠仗義”的氣慨。
有一天傍晚,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有個大男孩子乘機欺負年齡小的孩子,小憲梓打抱不平,與大男孩由吵而打大干了一場,因為氣憤,他忘掉了“不準打架”的家規(guī)。
當母親知道不聽話的兒子又打架了,而且惹得家長竟然都找上了門來時,又累又急又氣的她馬上心頭火起,隨手抄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劈頭蓋腦地對準兒子打過來。
雖然她明知這樣對兒子不公平,可她管教兒子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她從不袒護袒護(tǎn):對錯誤的思想行為無原則地支持或保護。自己的兒子。
在家境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母親不忘父親臨死時希望兒子讀書求學的愿望,拚著命再苦再累她也要讓兒子讀書。要供兒子讀書,善良的母親只有咬緊牙關,開始加重自己的勞動量,她沒日沒夜地干活,一點一滴地節(jié)省口糧。終于有一天,她挑著一擔裝有米和菜的擔子,領著自己的兩個虎頭虎腦的兒子,硬著頭皮走進全村惟一的一所小學,為她的兒子求得一個上學讀書的機會。
掙扎了幾年的母親終于有盼頭了,她的辛勞和勤奮并沒有白白付出,她的兩個兒子從小便十分懂事,從小便有了獨立的意識,從小便有了對人生、對社會更深的思考。
而母親所具有的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更是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深刻地影響著兒子們的成長。
小憲梓繼承了母親的勤奮,他每天一亮就早早起床,然后跑去學校給梁先生燒火煮飯、洗衣洗菜。就算是放假,懂事的小憲梓也仍舊跑去為先生做這些事,所以梁先生也就特別地喜愛這個弟子。而在師生二人密切的交往中,小憲梓從先生身上學到了不少的學問和許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
1940年泰國淪陷之后,家業(yè)興旺的叔父曾桃發(fā)帶著一家大小為躲避戰(zhàn)亂,從泰國返回家鄉(xiāng)梅縣暫住。
當母親滿懷希望地去找叔父并拿出那張欠票時,叔父卻平靜地告訴母親說,那筆錢早已不存在了,因為當年父親看病吃藥已經花光了。
心力交瘁心力交瘁:精神和體力都極度疲勞。的母親聽到這幾句話,再也無法支撐,失望、傷心、憤怒……各種復雜的感情一起涌上心頭,一種柔弱無助的感覺頓時壓倒了那多年來不得不強裝的堅強……
備受打擊的母親在簽訂分家契約時一直木然無語,只是很麻木地隨叔公們的擺布。而分家的結果是:小憲梓一家所得的惟一財產是一頭水牛,除此之外曾家其他的財產,小憲梓他們不再擁有。
1945年,當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年僅16歲的哥哥也走出去了——跟著叔父他們一家去了泰國。這時,小憲梓也終于讀完了小學的課程。為了分擔母親的重擔,不到12歲的小憲梓只有開始放?巢瘛⑾碌馗,而無法再去做快樂的學生了,他得開始學著做地地道道的農民。
祖祖輩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客家人喜歡上山砍竹子編織竹器,小憲梓于是也默默地跟著人家學,他總是在人家編的時候不言不語地蹲在旁邊看,然后回家自己做,居然也做得很漂亮。
他不僅學做竹器,還學著自織魚網,并且到村里的池塘去捉魚蝦,所有吃不完的小魚小蝦,還可以腌制成咸菜,在青黃不接的日子,這便是上等佳肴。
不久后,梅縣解放了。而小憲梓在工作人員的熱心幫助下,終于又背上書包,繼續(xù)他的讀書生涯。這一次,他進的是梅縣的水白中學。不久,整整努力學習了一個夏天的曾憲梓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梅縣的重點中學——東山中學。因為優(yōu)異的成績,也因為與眾不同的氣質,曾憲梓一入東山中學就被選為班主席。而當了小領導的他,的確也不負眾望,顯示了他優(yōu)秀的管理才能和組織才能。
雖然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曾憲梓總顯得比一般同齡人要成熟,但他畢竟還年輕,所以也就必然會有一些“壯舉”的。
曾憲梓和幾個關系要好的同學自認為成績好,才華橫溢,而且除了曾憲梓外,其他幾個同學的家庭環(huán)境都相當不錯,于是他們相約去廣州參加高中考試,渴望能在廣州就讀高中。
他們到了廣州以后,才知道沒有廣州戶口,根本不能報考。情急之下,他們趕緊打電話回梅縣報名參加統(tǒng)一的高中升學考試。
等到曾憲梓他們馬不停蹄地趕回東山中學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鐘了,第二天的早上就要開始考試,而曾憲梓他們還不知道考場在哪里。特別是他們從廣州趕回來的時候,一身泥、一身汗的小伙子們就跳進學校門口的小溪里沖涼,以至于到了晚上曾憲梓就感冒了,不僅頭暈腦脹而且還發(fā)起高燒來。
第二天,全身乏力的曾憲梓稀里糊涂地跟著同伴們一起去考試。他以很快的速度做完試卷上的考題之后,就去找校醫(yī)打一針退燒針,這樣才感覺到輕松,接下來的考試就容易對付了。
而考試的最后結果竟然是他得了第四。他又成功地考回了母校東山中學。
東山中學雖然是梅縣最好的中學,但是學校的教室還是比較狹小和殘舊,而且在房屋結構的設計方面也不太科學。特別是教室里的一整面墻緊貼著山坡的壁面,每逢陰雨天,阻暗潮濕的教室更是黑蒙蒙的一片。
上課的時候,坐在后面的曾憲梓根本看不見黑板上的字,他不禁埋怨起來:“這種教室設計得不好,不合格。”
曾憲梓這句話被周圍的同學聽見了,大家就反駁說:
“這個教室可是愛國華僑捐建的,你居然嫌它不好,有本事你也捐一個!
委屈的曾憲梓不服氣,就說:“等我這番掙了錢,我一定回來捐一座教室,而且一定比這個大,比這個高級!
對于曾憲梓這個連飯都吃不飽的窮學生,竟然夸下如此的?,同學們自然會嘲笑他吹牛和不自量力,而曾憲梓卻始終固執(zhí)著自己的愿望。
30年以后,掙了大錢的曾憲梓果然又返回家鄉(xiāng)捐資蓋起了一幢造型別致、設計科學、高大挺拔的新式教學樓,實踐了少時的諾言。
1956年的夏天,曾憲梓、黃麗群這些應屆畢業(yè)生,都在日日夜夜地忙著復習功課,準備著迎接殘酷的高考。
高考填志愿的時候,一向自信樂觀甚至有些狂妄的曾憲梓仗著自己的成績一直很好,竟然只在志愿欄里填上了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所院校的校名,這種勇氣讓人敬佩,這種狂妄也讓人吃驚。在升學的問題上,居然沒有給自己留半點退路。
這是他所遇到的第一個重大挫折,他的希望破滅了,母親的期盼也落空了。看完成績回來的那天,他將那幾年所得的獎狀、獎品一股腦全扔在床上,抱著頭悶在那里一言不發(fā)。他不敢看母親和新婚妻子黃麗群失望的眼神。
而當聽到母親和妻子安慰的話語時,這個輕易不落淚的男子漢,終于忍不住哭起來。似乎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未來,所有美好的前途,遠大的理想,一切的一切都煙消云散了……曾憲梓的內心已是相當地痛苦了,他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力量,只有溫柔的妻子還可以給他勇氣。
曾憲梓不是那種容易向困難低頭的人。所以,迷惘了一個夏天的他,為了自己做兒子的責任,為了自己做丈夫的責任,他要重新開始尋求新的出路。
正好這時,梅縣來了一個廣東省建筑工程公司,專門招收高中畢業(yè)生。在進行招收工作的時候,廣東單位一再說明,是國家干部待遇,而且到廣州去工作時,單位還會先送他們去讀書的,試用期為三個月。
條件這么誘人,曾憲梓和黃麗群都報了名。但事實上,到了廣州之后,根本就沒有書讀,有的只是天天到塵土飛揚的建筑工地上去做統(tǒng)計,計算工程用料的數量。
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個月之后,曾憲梓越來越苦惱,他不停地問自己:“就這樣下去了嗎?就這樣嗎?”
他決定不顧一切地回梅縣去,他要重新認真復習,再參加高考。
于是兩人又回去了。
這次是真正地毫無退路了,曾憲梓就住在了學校里,沒日沒夜,拼命地讀書,而他的努力也終于沒有白費,他接到了中山大學生物系的通知書。
曾經中斷了一時的學子生涯又開始繼續(xù)了。而這時,席卷全國的“大躍進”也風風火火地開始了。
中山大學的全體學生都參加了如火如荼的搶修鐵路路基的工作。由于一、二百斤的石頭十分沉重,扁擔無法承受,曾憲梓又非常及時地發(fā)揮了他的一技之長。他利用小時候的編織竹器的技術做成了許多籮筐,保證了勞動的順利完成。
勞動結束以后,學校的基建工作還需要籮筐、扁擔,而且,這一次是曾憲梓利用休息時間編織,所以學校方面主動支付工錢。曾憲梓就利用中午午睡的時間,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同學們旅游的時間,在宿舍里不停地做,賺的錢寄回家里,為母親和妻子幫補家用。
半年之后,學校有些眼紅的人就提意見認為曾憲梓的錢掙多了,但對于人家的意見,曾憲梓非常尊重,覺得不允許就不允許,他不做就是了。
【金利來創(chuàng)始人曾憲梓的勵志創(chuàng)業(yè)故事】相關文章:
網易的創(chuàng)始人丁磊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9-26
共享單車創(chuàng)始人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10-21
新東方的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業(yè)故事09-25
陌陌創(chuàng)始人唐巖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9-25
聚美優(yōu)品創(chuàng)始人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9-26
可口可樂創(chuàng)始人艾薩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9-26
都市麗人創(chuàng)始人鄭耀南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9-26
被拒絕了1009次的肯德基創(chuàng)始人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9-25
經典創(chuàng)業(yè)勵志故事11-07
創(chuàng)業(yè)勵志故事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