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傳說
我國城鄉(xiāng)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 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jié)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 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 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愿,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lián)絡(luò)感情。
閑秦再思《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jié)日吃月餅,味道極美,他聽到新科進士的曲江設(shè)開喜宴,便命御廚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 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guān)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shè)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 關(guān)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后粘貼在餅面上,后業(yè)干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 當作節(jié)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這無疑是漢民族的一種民族心理的反映。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tǒng)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監(jiān)視,十 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里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 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浙江溫州一帶稱這種月餅為‘三錦’,按當?shù)胤窖缘闹C音就是‘殺緊’。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外常貼上一張紙的由來。
【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傳說】相關(guān)文章: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傳說09-13
中秋節(jié)的風俗吃月餅10-07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傳說故事06-07
優(yōu)秀的中秋風俗傳說:中秋節(jié)的月餅10-07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由來和傳說10-23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由來的傳說10-24
中秋關(guān)于月餅的傳說08-28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