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公祭日是哪一天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16入伏是哪一天計算方法
傳統(tǒng)的計算伏天的方法是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后的第三個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
冬至當日九,夏至三庚伏。意思是說冬至的當天就算入九(到了數(shù)九寒天的日子),而夏至再過三庚才入伏(到了酷暑難耐的大熱天了),“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日,從第三個“庚”字日起便是入伏,到第四個庚日共10天為初伏。
關于三伏第一天,我們也可以自己推算下。比如2016年夏至日時間是2016年6月21日,第一個庚日是2016年6月27日,第二個庚日是2016年7月7日,第三個庚日是2016年7月17日。那么這一天,開始入伏,這就是頭伏的第一天。
三伏貼療法的作用機制
“三伏貼”是中醫(yī)最具特色外治法中的'一種,在“三伏天”陽氣最旺盛、人體經(jīng)絡疏松之時,通過外用膏藥的藥物敷貼手段以達到調(diào)節(jié)人體臟腑功能,增強抵御疾病能力的作用。運用藥物調(diào)節(jié),配合季節(jié)的變化,輔以養(yǎng)生之道,使機體的“陰陽”達到自然的平衡。
在“三伏天”敷貼“三伏貼”對機體可以起到鼓舞正氣、驅逐宿邪,增強自身抵抗力,達到疾病防治的目的。在預防和治療許多慢性病方面,特別是對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感冒易患者、虛寒性胃痛和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等療效尤其明顯,所以,中醫(yī)有"冬病夏治三伏貼敷"的傳統(tǒng)。隨著人們對中醫(yī)藥防病治病優(yōu)勢的認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將中醫(yī)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作為首選。
穴位貼敷療法主要是通過穴位皮膚組織吸收“三伏貼”有效成分,發(fā)揮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作用。經(jīng)皮膚穴位吸收的有效成分不經(jīng)過消化道且極少通過肝臟,可大大地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并能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發(fā)揮治療預防疾病的作用。穴位貼敷療法主要包括“冬病夏治”、“冬病冬防”,也就是大家平時稱的“三伏貼”和“三九貼”。
三伏貼療法適應癥
三伏貼適用人群很廣,它能夠治療下列幾類疾。
呼吸系統(tǒng)疾。喝缰夤芟、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消化系統(tǒng)疾。喝缏愿篂a、慢性胃腸炎、胃痛、厭食等;
運動系統(tǒng)疾。侯i肩腰腿痛、肌肉疲勞等;免疫系統(tǒng)疾。猴L濕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
三伏貼對兒童反復長期咳嗽,反復呼吸道感染,虛寒體質(zhì)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對老人的疼痛性疾病,如慢性腰腿痛、肩周炎等也有良好的療效。
2016年三伏貼敷貼時間
頭伏:2016-7.17--2016.7.26
中伏:2016-7.27--2016.8.05
潤中伏:2016-8.06--2016.8.15
末伏:2016-8.16--2016.8.25
入伏后應該怎么養(yǎng)生?入伏吃什么?
民間有“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韓國人也有在伏天吃參雞湯、狗肉湯等進補的傳統(tǒng),徐州人說“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藥方”,可見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進補的習俗。三伏進補養(yǎng)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點:溫度高,濕度大,白晝時間長,人相對睡眠時間少。進補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分清虛實、對癥補益,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若隨意進補可能會加重人體損耗、火上澆油。如有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伏天不能貪吃生冷食品,虛寒體質(zhì)的人要少吃寒性食物,如梨、西瓜、冷飲等。
南方人伏天飲食習俗因地域不同也有差異:上海人講究“頭伏餛飩二伏茶”;杭州人講究的是“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吃個金銀蹄”;南昌人講究“頭伏吃雞二伏鴨”;湖南人和江西人也講究頭伏吃雞,認為“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而對于北方人來說,尤其是生活在皇城根的老北京人,特別在意三伏天吃什么,他們講究的是“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今日入伏,也就是一年中開始進入最熱的時候,大家要注意身體健康。
【入伏是哪一天計算方法】相關文章:
入伏是哪一天07-23
入伏是哪一天201607-21
2022年入伏是哪一天05-27
2021入伏時間怎么算,哪一天?06-09
2012入伏07-23
入伏是哪天04-09
入伏時間07-23
那天入伏07-23
何時入伏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