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集合八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1
端午,在我的家鄉(xiāng)是沒有什么很特別的風俗的,也是那幾樣,吃粽子,插艾草,和家里人坐在一起吃吃飯罷了。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有些特別的是,在端午那天每個孩子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的繩子——五色縷。
五色縷,說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種色彩明艷的絲線編成的繩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著避免災禍的意思。這都是老一輩然傳下來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從那一輩傳下來的了,仿佛是自盤古開天辟地時就有了的。
而且這五色縷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摘下的時候一定要在雨天,還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繩子的質量實在是太差,花花綠綠的顏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個會活動的調色盤。洗來洗去的讓我就的分外的煩,干脆就找了個沒人的時候,解了下來,扔在了垃圾箱里。
就在我以為平安無事,可以解除警報的時候,它敗露了——我的外婆發(fā)現(xiàn)了。她將我拉到客廳里狠狠教訓了一頓,那神態(tài)仿佛是我犯下了什么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罪過。瞬間,一種“都是我的錯”的感覺油然而生。最后,外婆又編了一條五色縷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了手腕上。并一再囑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來,平時是萬萬不能解下的!
后來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將五色縷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里,有帶一身的病痛和災難帶走的含義。繩子順流而下,災難也會隨波而逝,在今后的一年里就會過的幸福安康。
現(xiàn)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時,媽媽也會挑五條顏色鮮亮的繩子編成五色縷,只是她早已不記得當年的編法,只是隨便撮一撮,應應景,在過節(jié)時討個好兆頭罷了。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2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nóng)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故鄉(xiāng)的粽子和外地不一樣,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鄉(xiāng)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shù)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用竹筒做,我們故鄉(xiāng)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故鄉(xiāng)農(nóng)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jié),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jù)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y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因為那時多數(shù)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jié)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jù)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非常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jù)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非常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故鄉(xiāng)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3
在我的記憶中,還記得“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歡樂;我還記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念;我還記得“棕包分兩鬢,艾束著危冠”的心境……
在端午時,家家戶戶吃粽子,在無事時總會有陣陣粽香陪伴。端午節(jié)是中國四大節(jié)日之一,又稱天中節(jié)。
帶上五彩繩,步行來到東城河畔,人們正高興賽著龍舟,嘴里不停的喊著加油,加油?粗鴿u行漸遠的人們很快分出了勝負,不盡想起投江的屈原,汨羅江畔,寒風颯颯,你獨立江邊,你仿佛聽到戰(zhàn)火紛紛!芭e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一曲鏗鏘《離騷》你選擇赴死。
走在小路上,小餐館的人們泯著一口雄黃酒,就是完美的節(jié)束;氐郊遥∈依飶浡@艾草的香味,人們這一天都會用艾草洗澡。
吃上一頓團圓飯,當然粽子是比不可少的,那粽子沾上點糖,嘴里頓時有一種甜甜膩膩的感覺呢!指不定可以讓人回味無窮呢!
晚上,來到古色古香的稻河古街,五彩斑斕的彩燈顯得十分的和諧,小孩子們繞著噴泉池旁跑來跑去,路人都覺得他們天真可愛呢!泰州的端午節(jié)就是這樣,大家團團圓圓,高高興興的!
回家后,我打開《離騷》,滾滾江流,濤濤風景,你的另一種風骨沉淀江底,去紀念屈原的一生。
在這節(jié)日里,人們對屈原的緬懷,不僅僅是仍下粽子怕魚兒把屈原的尸骨啃噬,還把自己對屈原的思念裹進粽子。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平淡又天奇。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4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nóng)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xiāng)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xiāng)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shù)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xiāng)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xiāng)農(nóng)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jié),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jù)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y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因為那時多數(shù)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jié)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jù)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jù)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xiāng)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5
我的祖國是一個擁有十三億人民的泱泱大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或文、或武、或景、或節(jié),數(shù)不勝數(shù)。在這悠久的文化中,我最喜歡的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端午節(jié)。因為一到端午節(jié),人們都會做好多不同的事:劃龍舟、包粽子、給孩子凃雄黃、掛艾葉、佩香囊。
說起劃龍舟啊,我跟媽媽今天又來到了華巖寺。每年的端午節(jié),這里都會舉行盛大的劃龍舟比賽。剛走進大門,華巖湖邊早已是人山人海,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我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才擠到了能看清比賽現(xiàn)場的地方。真是不容易。
說到這里,大家知道為什么要劃龍舟呢?相傳古時候,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去救屈原,他們爭先恐后,但是追到洞庭湖就不見屈原的蹤影。后來,人們?yōu)榱瞬蛔屌c吃點屈原的身體,借助龍舟之力驅趕江中之魚,所以劃龍舟這個習俗從古至今,一直傳承下來。
這時,湖邊的人們很自覺的把小孩子們都讓到了前面,一層一層的,特別的規(guī)矩。人們目不轉睛的盯著湖里參賽的船隊,好像比參賽隊員還緊張。再看看比賽現(xiàn)場,一個個隊員精神抖擻,屏息凝視地看著前方。一聲號令,整裝待發(fā)的龍舟如離弦之箭,脫韁的野馬,爭先恐后地出發(fā)了。河岸上的觀眾異口同聲“加油加油”與參賽隊員們整齊的“一二一二”合在一起,就像一首動聽的二重奏。每一艘船都你追我趕,都使出了吃奶了力氣,誰也不讓誰。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尾隨在后面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隨著,我看著就替他們著急,多想跳進船上拉他們一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賽龍舟結束了,我們意猶未盡。喧鬧的湖邊隨著比賽的結束變得安靜了下來。
端午節(jié)不僅要劃龍舟,還要掛艾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痹诙宋绻(jié)里,人們把掛艾葉看成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之一,因為它所產(chǎn)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驅趕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最后我要給大家介紹的一項也是我很喜歡的—包粽子。粽子是由一片棕櫚葉、糯米和繩子組成的,現(xiàn)在就連學校也已經(jīng)開展了包粽子的活動,可為什么學校要讓我們包粽子呢?原來是因為國家想讓我們的中國文化發(fā)揚光大。就在今年的5月27日我們也進行了包粽子的活動。在我們包粽子時,要先把棕櫚葉折成“V”字形,再把有尖的地方卷一圈,就變成了一個漏斗型,接著把已經(jīng)發(fā)酵好了的糯米裝進去,然后用筷子敲幾下,最后用葉子蓋起來再用繩子拴緊就行了。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有木有覺得很有趣呢?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還有很多,希望大家能把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重視起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吧!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6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jié)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jié)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jié),一個偉大的節(jié)日,一個神圣的節(jié)日。說起端午節(jié),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代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只,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jié)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fā)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fā),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跟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jié)的氣氛。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跟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7
古時候,人們不喜歡五月,稱五月是“毒月”、“惡月”。民間把未滿周歲的孩子帶到外婆家過端午節(jié),意思是躲起來,以免遇到什么災禍,還有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用大紅紙剪出“五毒”的圖案,貼在窗戶上和門上,可以驅趕各種毒蟲。五毒就是蜈蚣、蝎子、壁虎、蜘蛛、毒蛇。
我家這次端午節(jié)長假去了懷柔,可是早上有點霧,它掩蓋了我出游的心情,到了懷柔霧散了,溫暖的陽光開始灑向大地,雖然,我們在懷柔玩的很開心,可是我還是不高興,因為那里的天是那樣的藍,而北京的天是灰色的,這讓我意識到地球也是有生命的。
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贝蠹覒摱汲^這首歌吧。沒錯,這就是端午,賽龍舟的一首兒歌。
到端午,也就是我們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啦。但是同時呢,我們也會舉行一場龍舟競渡比賽。分好了隊,比賽就正式開始了。紅、藍隊就像發(fā)了狂似的一個勁的擺動雙槳。在岸上觀看比賽的我也沒閑著,使出渾身的勁,大喊:“紅隊,加油!紅隊,加油!”
紅隊似乎聽到了我的叫喊聲,突然加快速度,使出渾身解數(shù),沖向終點。藍隊一看苗頭不對,也立馬使出全身的勁兒,奮起直追。這場面怎一個精彩了得。
遠遠望去,清澈見底的江面上水花四濺,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水珠幻化成了一顆顆漂浮在半空中的彩鉆,煞是耀眼。選手們的臉上濕漉漉的,已分不清是江水還是汗水……。
比賽進行到中途,兩隊的選手都已累得滿頭大汗,但是他們似乎一點也不累。在汗水和江水的飛舞中,在觀眾們的歡呼喝彩聲中,他們顯得更亢奮了,勁頭更足了,速度也更快了。
終于,距離終點只有十米遠了,隊員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恨不得龍舟能變成一條真正的龍,帶著他們飛向終點,上天入海。五米、四米、三米、二米……。眼看就要到達終點了,兩隊龍舟飛速沖向終點。哇!紅隊勝利了。我在為他們高興的同時,不禁產(chǎn)生了一些疑惑:為什么端午會有龍舟比賽呢?這個風俗有多久歷史了?
旁邊一位觀看比賽的阿姨對我說:“賽龍舟是為了我國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之后,他跟我講述了屈原跳江的故事,聽后,我深受震撼。
當又一個端午即將來臨時,我不禁在想,要是屈原在天之靈能看到這樣熱鬧、和諧的生活場景,他該多么欣慰,多么興奮!
【【熱門】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熱門】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六篇10-19
【熱門】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7篇10-02
【熱門】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八篇09-09
【熱門】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8篇08-30
【熱門】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四篇08-23
【熱門】端午節(jié)風俗的作文10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