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山西過年的風俗特色

時間:2024-03-28 18:45:20 宇濤 春節(ji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山西過年的風俗特色

  春節(jié),即中國農(nóng)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西過年的風俗特色,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山西過年的風俗特色

  山西過年的風俗特色

  工具/原料

  各種過年物品

  方法/步驟

  太原年俗

  舊歷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間稱過年,為區(qū)別于公歷元旦,后來又稱過大年。舊日,臘八節(jié)過后,太原人就忙著準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稱“胡打掃日”。從這天以后,年事準備工作達到高潮。過去太原有一段謠諺:“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保ㄙN扎,指各種對聯(lián)、年畫、窗花、門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將室外打掃一遍,即開始整點新衣帽,包餃子,準備迎神的香、燈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賜以壓歲錢,以取吉利。按照傳統(tǒng)習慣,太陽出來之前就要吃罷早餐。早飯之后,出門拜年,親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點頭,互道吉祥話語,無非“恭賀新禧”、“恭禧發(fā)財”、“一年如意”之類。

  舊日過年,時間拖得很長,一直持續(xù)到二十五日天倉節(jié)之后。初五日俗稱破五,民間俗言“破五不出門”,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舉行開市,居民方始探親。初七俗稱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氣朗則利人口繁衍。初八黃昏后祭星神,于院內(nèi)點燈七盞,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順遂吉利。初十俗稱“十不動日”,相傳是日老鼠娶親。十三到十六為元宵佳節(jié),幾日之內(nèi),夜間燈火輝煌,社火秧歌,熱鬧非常,俗稱“燈節(jié)”。二十俗稱“小添倉”,二十五為“老添倉”,東西米市設立倉官神位,眾往致祭,燃放火花。過了天倉節(jié),新春期間的熱鬧方告結束。

  郊縣農(nóng)家過年較之都市別有風情。晉陽一帶,除夕要壘旺火、捆旺草,門上插柏葉。旺火用炭塊壘成塔狀,子夜鐘聲響過,點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過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風俗。謂“吃翻身瓜”。在年終時,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內(nèi),用以祭祀祖先,俗稱“隔年撈飯”。初五灑掃庭院,清理垃圾,俗稱“掃窮上”。

  大同地區(qū)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它與當?shù)厝说囊率匙⌒斜厝灰l(fā)生各種聯(lián)系。因此,煤的作用遠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當?shù)氐囊环N風俗習慣。

  每逢春節(jié)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后,火苗從無數(shù)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御寒,又壯觀。大人孩子們圍起一圈,有的做游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孩子們也可以走街串巷觀察評論火堆大小,誰家的火堆大,著的旺,誰家的旺氣也大。正如清朝《大同縣志》所述:"元旦,家家鑿炭伐薪壘壘高起,狀若小浮圖。及時發(fā)之,名曰旺火,即省城達達火也。"

  山西過年風俗吃什么

  糖燒肘子

  糖燒肘子是山西風味宴席中的優(yōu)質甜菜,作為春節(jié)家宴的壓軸戲。

  原料:豬肘1500克、棗(干)20克、蓮子30克、大蔥20克、姜15克、冰糖30克、花椒10克、蜂蜜15克、八角5克、鹽6克、料酒30克、植物油120克

  做法:

  1.豬前肘子用鐵叉串上,用明火把肘子表皮均勻地燒糊;

  2.豬肘燒呈黑色并起小泡時放入開水中浸泡至肉皮回軟,約30分鐘;

  3.浸泡回軟后用竹刷刷去糊皮后沖洗干凈,保持皮面美觀完整;

  4.刷洗干凈后入開水鍋加蔥段、鮮姜片及料酒,大火燒開,用小火煮至七成熟;

  5.豬肘煮熟取出去骨,瀝干水分,趁熱抹上一層蜂蜜水(15克蜂蜜加120克清水調和),然后風干表皮備用;

  6.炒鍋上火,放入油燒到七成熱時下入加工好的肘子,并馬上用大漏勺扣上(防止飛濺油點燙人),炸制;

  7.炸制肘皮表面成棗紅色時撈出瀝干油;

  8.豬肘瀝干油后放入開水中泡至回軟破開,皮朝下放砧板上,打成2厘米見方的花刀深至肉皮,不要傷皮,皮朝下托入大碗中,保持肘子原狀;

  9.蓮子洗凈加清水沒過,放入冰糖,上籠蒸透取出;

  10.大紅棗洗凈去兩頭,用筷子通去棗核,呈筒狀;

  11.把蒸好的蓮子鑲嵌在大紅棗中;并逐個圍在肘子的四周;

  12.裝好碗的肘子加入冰糖、花椒、八角、蔥段、姜片,上籠大火蒸爛(約1小時)取出,扣入大盤中,保持主配料的原形;

  13.凈勺上火加清水50毫升和其余冰糖熬成汁,用蠶豆水淀粉打少許芡,成為濃厚的糖汁;

  14.調勻好的糖汁淋在肘子和紅棗上即成。

  油炸春卷

  過年吃春卷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山西人過年菜上不會少了這一道美食,春卷下鍋炸至金黃,外皮酥脆,內(nèi)餡松軟,這道過年菜是老少都喜歡的。

  原料:面粉、油、鹽、包菜、豬肉、香菇、粉絲

  做法:

  1.普通面粉和。ǖ群隣畛硪恍,加鹽和油少許。徹底均勻了后,醒2個小時左右。

  2.平底鍋燒熱(中等溫度),鍋離開火,用刷子蘸面糊在鍋內(nèi)刷上一圈。再把鍋放回火上,等看著顏色發(fā)白了就是熟了,揭起即可。3.粉絲提前用水泡發(fā)。香菇提前用水泡發(fā)切碎待用。泡發(fā)的粉絲切碎。

  4.包菜適量,洗凈后下鍋內(nèi)焯熟,切碎,擠掉多余的水份,豬肉剁碎,加少許香油,拌勻成餡。

  5.把春餅皮平鋪在案板上,放入春卷餡。包成長條扁形,封口處用稀面糊粘住封緊。

  6.炒鍋內(nèi)倒入花生油,待油溫六成熱時,將春卷放入鍋內(nèi)用中火炸。

  7.炸至兩面呈金黃色即可。

  清蒸魚

  “無魚不成席”自古就是民間傳統(tǒng),山西人的過年菜當然也少不了魚,而且必須是全魚,有些地方年夜飯桌上的魚只能看,不能動,要大年初一才能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年年有余”。

  原料:鱸魚、啤酒、鹽、蔥、姜絲、蒸魚豉油

  做法:

  1.鱸魚去鱗去內(nèi)臟清洗干凈,然后在背部輛邊各劃一刀深至將近1/2處。

  2.澆上啤酒、抹點鹽腌制15分鐘,蔥洗凈切細長絲待用。

  3.姜切絲,腌制好的鱸魚肚子內(nèi)塞入姜絲,魚身擺上蔥段,燒開水,入鍋蒸8分鐘左右。

  4.取出,將汁倒掉,然后將蔥也去除,淋上蒸魚豉油,重新撒上蔥段,將植物油燒熱后澆上即可。

  燒肉

  山西人的傳統(tǒng),過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蒸燒肉,炸丸子。年夜飯上,當一大盆油滋滋的燒肉端上桌,像一盆金燦燦的大元寶,好口味加上好彩頭。所以,燒肉是山西必備的過年菜之一。

  原料:

  做法:豬肉、料酒、花椒、八角、蔥、姜、蒜、蜂蜜

  1.用刀將肉皮刮干凈,切成10-15厘米見方的塊,入開水鍋汆凈撈出。

  2.放到有料酒,花椒,八角,蔥姜蒜的湯鍋中煮至八分熟,用筷子輕輕捅一下即可穿透,煮前用線繩將肉塊打十字綁緊。

  3.將煮好肉塊涼涼,煮肉湯放置一邊。

  4.肉皮的部分抹上蜂蜜,放入八分熱的油鍋中就能聽到剎的一聲響,炸一小會,拌掩鍋蓋,用筷子翻滾幾下。

  5.炸至金黃色時撈出,放入肉湯鍋里?吹饺馄ど掀鹆诵∨荩瑹饩突咀龊昧,可以冷凍起來。

  6.將燒肉切片,再放上蔥姜蒜,花椒,八角,少許醬油,將煮過肉的湯澆在上面,上鍋蒸半個小時。

  涼拌豬皮凍

  逢年過節(jié)山西人一定要自己動手熬制豬皮凍,這道菜也是山西過年菜種必備的涼菜之一。

  原料:豬皮、鹽、生抽、花椒、生姜

  做法:

  1.豬皮放入燒沸的水中煮5分鐘,取出沖洗干凈,刮掉白色的部分拔干凈毛,切成方塊。

  2.加入除鹽和生抽之外的全部材料,用大火煮開。

  3.沸騰后,維持大火力10分鐘,撇干凈表面的浮沫,這樣豬皮凍才會非常透明。

  4.轉小火前,把陳皮撈出,這樣既能保留的陳皮的香味,又不會發(fā)苦。

  5.小火煮1個半小時,加生抽和鹽,開大火煮10分鐘。最后撈出全部佐料。

  6.把純凈的皮凍湯,分裝進盒子,加上水分的蒸發(fā)正好是三個盒子的量。

  7.放進冰箱冷藏一夜。

  山西過年的風俗

  撣檐塵

  在山西,從臘月下旬起至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用長柄掃帚撣掉屋頂四角及墻上灰塵、蛛網(wǎng),稱“撣檐塵”。

  撣檐塵是個隆重的事情,兒時是要一起幫忙的。老話曰“越撣越發(fā)”,在安徽話中,“塵”與“陳”諧音,所以也叫“撣陳”,寓意撣除“晦氣”。同時,這一階段,人們都要剪指甲、理發(fā)、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干干凈凈,辭舊迎新。

  祭灶神

  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家家戶戶要“送灶”、“祭灶”。 這天晚上,每家每戶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貼著灶神像的廚房灶頭上,供上好魚好肉、蛋餃、酒、果,十分豐富。

  備年貨

  進入臘月,賢惠的媽媽們要開始購置起年貨了,糖果、瓜子、開心果、水果以前都是過年必備的零食,現(xiàn)在買的東西比以前更高檔,各種堅果、包裝零食,應有盡有。

  年前的一兩個星期,山西各大超市都會比往常擁擠太多,采購年貨是過年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小編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聽說要買年貨,興奮到流淚!因為可以一直吃,吃到春節(jié)。

  添新衣

  每到過年,山西人都講究穿新衣,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買新衣服。舊時講究直接讓裁縫做,全家上下,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送舊迎新的意思。這是小編小時候最為之興奮的事了!

  民間以紅色象征吉祥,所以兒童大多穿著大紅色衣服,年輕女性也滿身紅艷,連外婆也系著大紅裙。所以,在新年來臨之前,一定要準備好新衣服。走親訪友,把自己打扮得優(yōu)雅一些,精神一些,一年到頭精氣神滿滿。

  放高升

  在山西,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后放“開門炮”,放鞭炮也稱“放高升”,非常形象,也十分討喜,步步高升,全城在一片爆竹聲中,送舊迎新。

  所以,年前就要把煙花爆竹準備好。小孩子也喜歡買一些小鞭炮,捂著耳朵不敢放。躲躲閃閃,隨著“蹦”的一聲,歡笑聲一片,滿是童年的歡樂。

  貼春聯(lián)

  春節(jié)期間,多數(shù)人家有貼春聯(lián)、貼年畫的習慣。不同的年畫代表著不同的寓意,比如:貼在水缸上,象征年年有余(魚);貼在米囤上,象征五谷豐登;客堂上懸掛福祿壽三星圖,象征子孫滿堂、長命富貴。

  有些講究的人家不喜歡買現(xiàn)成的,覺得少了一分味道,可以去街上,師傅現(xiàn)場手寫春聯(lián),也會有懂書法的鄰居大爺免費給寫。

  年夜飯

  除夕之夜的一頓年夜飯,越來越被山西人看重的。吃年夜飯也有許多講究,對山西人來說,餃子、肉圓、魚是必不可少的。

  肉圓象征團圓。這天吃的每一道菜,都有討口彩的叫法,圖個吉利。比如:一般不將魚吃光,叫做年年有魚(余)……

  壓歲錢

  除夕晚上,家長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所以每逢過節(jié),要準備好壓歲錢。以前用的銅錢,中有方孔,用紅繩將錢幣貫穿起來,放置在床腳,驅避邪惡。

  現(xiàn)在都流行直接給紅包了,這應該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每年盼著盼著就只等這一刻!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小時候的壓歲錢都上交了呢!

  山西介紹

  山西分為晉北、晉中、晉南、晉西、晉東南五大文化亞區(qū),各地區(qū)春節(jié)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內(nèi)涵深邃。

  晉北是漢族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沖突交融之地,農(nóng)耕與游牧在這里碰撞匯聚,春節(jié)民俗呈現(xiàn)出一種“混搭風”。晉中是農(nóng)商文化區(qū),明清晉商成為稱雄全國的商幫,商業(yè)經(jīng)濟的繁榮為春節(jié)民俗活動提供了堅實的經(jīng)濟支撐,晉中春節(jié)期間有熱鬧的社火表演,精彩紛呈,形式多樣,兼具北方的雄奇豪放和南方的柔和細麗,具有貫通南北之大氣。晉南為古河東地區(qū),古老的神話傳說、原始的祭祀崇拜、神秘的儺舞表演在這里延續(xù)。晉西呂梁山區(qū)道教文化盛行,柳林縣元宵節(jié)的“盤子會”,臨縣、方山各縣的傘頭秧歌就是此種文化的藝術展演。晉東南為古上黨地區(qū),它位于巍巍太行山脈,培育出了古老神奇的社火藝術,春節(jié)里以祈求各路神靈為中心的迎神賽社活動在村落鄉(xiāng)鎮(zhèn)上演。

  晉北春節(jié)民俗

  晉北主要指山西北部一帶地區(qū),處于桑干河、滹沱河和黃河流域的交錯地帶,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盆地間隙分布,F(xiàn)在行政區(qū)劃具體指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共包括29個縣區(qū)。晉北地處邊塞要地,歷史積淀深厚、民族文化交匯融合,長期以來形成了農(nóng)耕、游牧、邊塞、軍事、佛教相互交融、包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晉北社火體現(xiàn)了獨特的“古軍事”文化特征,如朔州“踢鼓秧歌”,它源于武術競技中的“太祖洪拳”,108人扮作梁山好漢除惡揚善。其中一幕是這樣的:李逵從城樓上跳下,打開城門,救出眾好漢,梁山眾英雄甩膀亮勢,踢一腳立勢剛強,打一拳七步難防。再如火流星,亦稱“;鹛俊薄盎鸬拔琛。流星技藝由原始狩獵工具“流星索”發(fā)展而成,它由舞者將一根繩索橫放于頸后,手握繩中央,繩頭兩端各系彩珠或小碗狀的鐵絲籠頭,內(nèi)裝木炭或棉絮浸油后點燃,舞起來像兩個火球在夜空中旋轉飛舞,故稱“火流星”。白天耍時,碗內(nèi)盛水,雙碗在空中飛旋而滴水不漏,稱為“水流星”。

  晉北春節(jié)民俗還有著鮮明的佛教文化色彩,如臘八節(jié)傳說、打冰人習俗等。春節(jié)期間,晉北有些地方民眾還會在寺廟擺放供品,找僧道代替本人向佛祖祈求新年福運。五臺山是佛教圣地,寺院在臘八節(jié)要施舍臘八粥;現(xiàn)在五臺山作為旅游景區(qū),還會舉辦五爺廟廟會。五爺廟建于清代,面積不大,卻是五臺山名氣最大、香火最旺的地方。春節(jié)期間,山西境內(nèi)甚至全國各地來此朝拜的信眾接踵而至,尤其是正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爭相前來。

  晉北煤礦資源豐富,點旺火是當?shù)卮汗?jié)期間的特色節(jié)俗。每逢除夕和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旺火,以圖吉利,預祝全年興旺好運。旺火搭建:

  一是要選煤講究,精心將原煤切割成方塊;

  二要造型美觀,最終的形狀是又黑又亮的寶瓶,保證燃燒時不塌陷,壘好后的旺火,遠遠望去,猶如碩大的花苞,吉祥喜慶,象征來年日子紅紅火火;

  三要逐年增高,壘“旺火”時,盡量比往年高一些,喻意一年比一年好。此外,煤礦各單位還要組織團拜等儀式。

  晉中春節(jié)民俗

  晉中位于山西省中部,包括太谷縣、祁縣、平遙縣、靈石縣和介休市等11個市(縣、區(qū)),東依太行,西傍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晉中自古名家輩出,特別是明清時的晉商聞名海內(nèi)外,如實業(yè)家喬致庸、渠本翹、票號創(chuàng)始人雷履泰等。晉中是晉商文化區(qū),坐落著許多氣勢恢宏的商賈大院,如喬家大院、常家莊園、王家大院、曹家大院(太谷三多堂)等。

  晉中地區(qū)春節(jié)民俗文化呈現(xiàn)出商業(yè)化特色,一些在外地經(jīng)商的商人將其他地區(qū)的習俗帶入家鄉(xiāng),如太谷宮燈,民間俗謠唱道:“南莊的架火、太谷的燈,徐溝的背棍、鐵棍愛煞人。”每到年節(jié),商人們從外地帶回宮燈,掛于自家的門庭之上,以此顯示富貴,互相攀比,宮燈越掛越多,規(guī)模越來越大,形成了商戶們正月掛燈、游燈、比燈的燈節(jié)習俗。宮燈主架用名貴木材制成,周圍鑲嵌有彩繪玻璃,造型精致美觀,下方四周佩裝彩穗,顯得豪華氣派。

  社火表演中的“沈老爺坐轎”與晉商有關;太谷餅也與晉商關系密切。太谷餅,原名甘餅,始制于清咸豐年間,那時太谷富商云集,生活奢華,太谷城南溝子村的一家餅鋪老板為迎合富商口味,反復實踐,制成甘餅,這種餅甜而不膩,酥而不碎,軟香可口,成為當?shù)靥厣称贰?/p>

  晉南春節(jié)民俗

  晉南位于山西省南部,主要指山西省臨汾和運城兩個地區(qū),位于汾河流域南端,東依太行山余脈,西靠呂梁山脈,緊臨黃河。這里還是歷史上的河東之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山西蒲劇就發(fā)源于晉南黃河岸邊的蒲州鎮(zhèn),著名的歷史文化名人有關羽、“三王”(王通、王績、王勃)、聞喜裴氏、薛仁貴、柳宗元等。晉南人文傳說豐富多彩,如堯舜禹故事、蚩尤傳說、牛郎織女傳說、趙氏孤兒傳說、薛仁貴傳說等,不勝枚舉,引人入勝。此外,一些標志性的節(jié)俗文化空間,如洪洞大槐樹、運城解州鎮(zhèn)關帝廟、萬榮榮河鎮(zhèn)后土廟、芮城永樂宮等也都在晉南。總體來看,晉南春節(jié)民俗農(nóng)耕文化特點突出,與當?shù)氐臍v史人文精神緊密相扣。

  晉南農(nóng)業(yè)民俗特色鮮明,春節(jié)習俗體現(xiàn)著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求吉心理。春節(jié)期間,浮山百姓特意蒸制花饃來供奉神靈,其中別具特色的是棗山、棗糕、石榴饃等。晉南春節(jié)文藝形式多樣,有匼河背冰、跑鼓車、蒲劇等。背冰是匼河古會上一項古老而奇特的民俗活動,數(shù)九寒天,青年男子頭裹紅巾、赤裸上身,只穿一條短褲,背著冰冷的大冰塊,手中敲著鼓與銅鑼,它象征著勇猛,是古時尚武精神的現(xiàn)代展演,是不畏嚴寒、敢于擔當?shù)姆欠矚舛龋敲癖娦闹行罘e已久的力的迸發(fā)和美的享受。跑鼓車最初是軍戶遺民在節(jié)日閑暇時消磨時光、強身健體的競技活動,后來逐漸成為正月里的固定表演項目。跑鼓車的車為木質大輪車,鼓因為所屬院社不同而各異,表演前,整個村子分為東院、南院、西院、西北院和中院,各院推選出德高望重之人作為表演組織者,由組織者選擇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來拉鼓。跑鼓車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它昂揚激情,蓬勃進發(fā),表現(xiàn)出當?shù)孛癖姷念B強剛毅、彪悍威猛與樂觀奮進的精神風貌。

  晉東南春節(jié)民俗

  晉東南,顧名思義指山西的東南部地區(qū),包括長治市與晉城市。長治古稱上黨,位于山西省東南部,因其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得上黨可望得中原”之說。上黨地區(qū)多山,早在上古時代,傳說神農(nóng)氏炎帝就曾在這里嘗百草、馴養(yǎng)牲畜、發(fā)展原始農(nóng)業(yè)。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上古神話,如女媧補天、神農(nóng)采五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等,都在這里留下了遺跡與傳說。晉東南留存有一些古樸的廟宇,供奉著富有地域歷史文化特征的神祇,如“湯王廟”“二仙奶奶廟”“三嵕廟”等。

  晉東南的春節(jié)民俗中比較有特點的有迎神賽社和秧歌。迎神賽社是春節(jié)期間舉辦的社火活動之一。襄垣、武鄉(xiāng)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農(nóng)民在田間勞動時唱出心里久久壓抑的悲情苦衷,最初形成了一種稱之為“挑高”的秧歌,由二人對唱,一手搖著響鈴,一手拿著雨傘,見景生情,即興編詞,你唱我和,二人競唱,聲調越挑越高,后來,挑高秧歌與當?shù)孛耖g曲藝唱腔滲透,出現(xiàn)了一種“干板秧歌”;大約到了清乾隆年間,又發(fā)展成有一把“呼胡”伴奏、說唱故事人物的“地圪圈”(廣場)秧歌。清末時,這種秧歌廣泛流布在襄垣的北、中部和武鄉(xiāng)的東部,從此,襄垣秧歌與武鄉(xiāng)秧歌就結下了不解之緣,許多地方把這兩地的秧歌形式統(tǒng)稱為襄武秧歌,如今襄武秧歌經(jīng)過了多方面的改進,以演唱現(xiàn)代生活內(nèi)容為主。

  此外,晉東南春節(jié)期間的八音會、跑馬排也別具特色。跑馬排是陽泉市娘子關鎮(zhèn)下董寨村春節(jié)期間特有的競技活動。每年的正月十六上午,下董寨村民都會模擬古代快馬加鞭傳遞公文、呈報軍情的場景,在村子中央的青石古街上騎馬縱情狂奔,競爭比試。下董寨的跑馬獨特之處在于馬背無鞍韂,馬腹無腳蹬,僅憑騎手坐穩(wěn)馬背抖韁驅馬馳騁。這樣高難度的危險動作,對下董寨人來說卻手到擒來,無論是十多歲的童稚少年還是60歲的花甲老人,都能上馬一展自己的英武雄姿。娘子關流傳著一句俗諺,“寧肯一夜不睡覺,也不能誤了跑馬看熱鬧”,方圓百里的人們都在這天慕名而來一睹跑馬風采,各大媒體也對這一盛大的民俗活動競相報道,跑馬排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晉西春節(jié)民俗

  晉西是指山西省的西部地區(qū),主要指呂梁市,位于呂梁山脈的中段,西邊緊臨黃河、直面陜西,東南靠近汾河。晉西處于呂梁山脈和黃土高原重巒疊嶂的山區(qū),偏遠、交通不便,傳統(tǒng)風俗與歷史文化保存較好,一些古有的民俗文化受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影響較小,所以這里的春節(jié)民俗在許多方面具有特殊意義?傮w而言,道教信仰在晉西非常突出,代表性的就是北武當山,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供奉真武大帝,因此當?shù)卮汗?jié)民俗具有濃郁的道教文化色彩,一些代表性的春節(jié)民俗如盤子會、醮紙、傘頭秧歌等,其儀式內(nèi)容都與道教文化傳統(tǒng)有關。

  柳林盤子會也叫天官會會、人口會會,每逢春節(jié),各村都要在公地上搭設盤子、擺出九曲,特別是正月十五,人們圍著盤子祭祀過后,堆煤塔、扭秧歌、吹嗩吶、轉九曲,可達四五萬人。

  文水縣一帶春節(jié)期間要搭建神棚,也稱壇壇,主要是用木隔扇搭成像房子似的堂帳,祭祀供奉十殿閻君,并掛著逝者過金橋、銀橋的圖像,還有一些地獄的內(nèi)容,上面印有生前作惡者上刀山、下油鍋等情節(jié)。從正月十四至十六,當?shù)孛癖妵@壇壇進行各種社火表演,祭神安神,目的在于規(guī)勸世人要積德行善,不做壞事。

  晉西還有一些獨特的春節(jié)民俗,臨縣傘頭秧歌、中陽剪紙、孝義皮影木偶、九曲黃河陣等,其中孝義皮影、汾孝秧歌、中陽剪紙、孝義碗碗腔等民間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山西過年的風俗特色】相關文章:

山西過年的風俗08-16

山西各地過年風俗02-20

山西民俗特色07-25

湖北過年風俗特色08-17

江門端午節(jié)特色風俗作文11-23

廣東端午節(jié)的特色風俗06-26

過年的風俗02-12

美國過年的風俗08-15

青島過年的風俗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