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讀后感范文
導語:“人是一個被廢黜的國王,被廢黜的是人的靈魂。”失去了靈魂,人便不稱之為人,故而,周國平說:“人的高貴的靈魂必須擁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而這精神生活永遠離不開的,是人的尊嚴。以下是由CN人才網(wǎng)收集整理的《朗讀者》讀后感,歡迎閱讀。
《朗讀者》讀后感(一)
《朗讀者》在對漢娜的審判描寫中,作者描寫了法庭的麻木,“審判剛開始,他們還帶驚恐和克制的表情,到后來,法官和陪審團們的面部表情就恢復常態(tài)了,他們開始露出微笑,交頭接耳,在討論到要去以色列出差取證時,他們又齊發(fā)旅游之豪興,爭先恐后起來。”
作者辛辣地諷刺了律師的毫無原則和趨利避害,“當其他被告的辯護律師發(fā)現(xiàn),這些策略都因為漢娜的心甘情愿而落了空,他們就掉轉(zhuǎn)方向,采取一種新的對策,盡量利用漢娜對法庭的順從態(tài)度,把什么事都推到她身上,以便為其他被告開脫罪責。”
作者還描寫了法庭審理中人性的惡的運用,而法律對此一樣無可奈何。“一旦漢娜承認了報告是她所寫,其他被告就順水推舟、得寸進尺了。他們齊聲說,凡不是一個人干得了的事,漢娜就硬要他們一起去做,她擔任指揮,一切事情都出自她的決定。”
小說中,審判長并不能主持正義,連漢娜不會寫字也甄別不了,卻號稱熱愛“法學家和法官的事業(yè)”,這真是一種諷刺。當看到人性中的麻木、推諉、陷害、怯懦、逃避都不約而同地披著正義與和平的外衣,來對付一個裹挾在歷史洪流中只是想隱瞞文盲和私情秘密的女人時,法律與屠刀根本沒有什么分別。法律原本是為保護私人的利益而存在,但不可避免地,竟然也會因它所要保護的私人利益而使其公正性受到踐踏。
人的尊嚴是神圣、純潔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只是用量化的法條來判斷是非對錯,是極其可笑可怕的,即使無可否認現(xiàn)階段我們是如何地離不開法條。人的尊嚴應該依靠更純潔的人性的呼喚來洗滌,而不是萬千的法條。
《朗讀者》讀后感(二)
《朗讀者》是個寧靜而又深層的愛情故事,但也是施林克就德國人對罪責、對罪行的看法所作的犀利獨白。小說中的麥克象征了德國無辜的新一代,在同聲譴責戰(zhàn)時納粹的同時,卻也發(fā)覺無法自外于殘暴年代的歷史責任。[2]
在小說中,豐腴的中年美婦漢娜的身份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看守,二十年后站在了被告席上,因為一起猶太囚徒的死亡慘劇。“愛上女看守”,似乎又是一個“制服誘惑”的故事,作者在小說中也詳細地描述了漢娜身著“制服”的情景。然而,已經(jīng)成為青年的米夏認識到,對于站在歷史被告席上的漢娜來說,穿“制服”上法庭是一個致命的“政治正確”上的錯誤。同時,美婦漢娜還是一個肉感、強悍、執(zhí)拗、笨拙、邊緣化的人物,她來自農(nóng)村,不識字,有著旺盛的性欲,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在漢娜的一生,在她與米夏的愛情中,漢娜處處表達出她對米夏及其家庭所代表的城市文明生活的渴望,同時,因為擔心被“文化”遺棄,而選擇保守自己的隱秘出身,選擇暴力與逃離。米夏對漢娜的愛,來源于漢娜的成熟與肉感的性誘惑力;而漢娜對米夏的愛的漸進,除了最初的性挑逗之外,更多地來自于米夏為她朗讀文學經(jīng)典的過程。“朗讀”是這部小說的核心。在集中營中,漢娜每天晚上都要叫柔弱的猶太女孩為她朗讀,然后目送她們走進毒氣室,漢娜宛若“一千零一夜”里的暴君,一個掌握生死權(quán)柄、習慣使用暴力而迷戀“文化”的人。米夏與那些猶太女孩宛若山魯佐德,不知道明天的命運如何。擔任朗讀者角色的猶太女孩們,走進了毒氣室。而米夏,一生籠罩在漢娜的陰影之下,失去了愛的能力。
如同山魯佐德一樣,在小說的最后部分,二人的角色發(fā)生了轉(zhuǎn)換。暴君漢娜被判處無期徒刑,住進了監(jiān)獄。處于“安全”但是無愛狀態(tài)的米夏,繼續(xù)承擔著朗讀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成為啟蒙者,一年年為漢娜寄磁帶。在米夏的朗讀磁帶的帶動下,漢娜學會了拼讀和拼寫,開始閱讀關(guān)于大屠殺的書籍。小說中尤其提到了漢娜·阿倫特的名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個關(guān)于惡的平庸報告》。艾希曼的身份和小說中的漢娜類似。阿倫特提出,艾希曼是有罪的,是“平庸的惡”,就像木偶,充當了極權(quán)社會的犯罪中介。漢娜的這一轉(zhuǎn)變,固然是由于米夏的愛,更多的則是由于對自身的惡的反省。
《朗讀者》是本復雜的小說。這是一部關(guān)于歷史與個人、情欲與道德、愛與罪的小說,這些東西統(tǒng)統(tǒng)被壓在小說敘述者、主人公米夏的身上,當這些東西無法拋棄、無法剝離、無法逃避的時候,它帶來的感動無疑也是相當沉重的。現(xiàn)在有一個詞常被引用,叫“歷史的人質(zhì)”。而《朗讀者》告訴我們,這個詞匯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復雜得多。尤其是這個“歷史”跟我們的靈魂和肉體都發(fā)生關(guān)系的時候,這個“歷史”跟我們的父母和愛人都發(fā)生關(guān)系的時候。雖然我說這本書的兩個層面和我這個“異國讀者”有些“隔”,但是類似的歷史、類似的境遇,在我們這個“異國”絕非沒有,然而我們這里似乎缺乏這樣“直面歷史”的作品,甚至在近來的影視和圖書里,僅僅剩下一些“懷戀”了。如果這本書仍能關(guān)乎我們自己的話,大概就是這點感慨和惋惜。
在《朗讀者》的謎中,無疑漢娜的認罪之謎最令人費解。一個女人在戰(zhàn)爭期間放棄自己安定的生活,入伍做了集中營女看守;繼而又在審判期間放棄自己辯護的權(quán)益、寧愿認罪被判無期徒刑,這一切僅僅是因為要掩蓋自己是文盲,不認識字而已!施林克用這個多少有些奇崛的故事文本,告訴我們雖然罪行是無可爭辯的,但是對于犯罪者是無法簡單判定的。對于個人與歷史的關(guān)系,《朗讀者》做出了這樣一種值得警醒的反思。而在這部小說的后兩部分,我們接觸到最多的詞匯,是“麻木”二字,在漢娜一案中:審判者是麻木的;旁聽者是麻木的;甚至證人——集中營的幸存者也是麻木的。反而倒只有漢娜這個站在被告席上的人表現(xiàn)出豐富的性格:時而倔犟、時而驕傲,甚至有些天真——尤其是她反問法官(只有職業(yè)表情的人)“換了您會怎么做呢?”這無疑是對自認是無罪的人、自認是正義者的拷問。在我看來,這句拷問,就是《朗讀者》的核心。
當然,任何一種簡單讀解《朗讀者》的可能性都是不存在的,它本身的多義,是它的吸引力之一。實際上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和讀者個人的歷史應該是有相當聯(lián)系的。但是在“愛情”這個層面上的感動,普天下都有著同一性。《朗讀者》寫的愛情,毫不諱言是包裹著情欲的,是關(guān)乎身體的——尤其是漢娜的氣味,令米夏一生都想在別的女人身上“重逢”;當然他們之間的愛還有“神圣的”儀式,那就是朗讀,在性愛之后,米夏照例要給漢娜讀書,各種名著,甚至在漢娜入獄之后。雖然“朗讀”對于漢娜的意味極為復雜,但這無疑是這段愛情在米夏心中得以延續(xù)的重要動力。據(jù)說,《朗讀者》要被拍成電影,其實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肯定在心中對漢娜已經(jīng)有許多形象的投射。按米夏的話來說“她有很多寫照”:比如在廚房拉上長筒襪、騎著車奔馳時裙邊在車子帶起的風中飄浮、站在書架前手指滑過書脊,等等。這是這本小說最感性的地方,在初戀結(jié)束之后,對那些“寫照”的懷念——尤其是對于有“負罪感”的戀人來說,那些在分離之后,那些畫面、那些氣味、那些場景、那些話語,當你在心頭又和它們不期而遇的時候,無疑會令魂魄為之一顫;蛟S也可以說,正是他們之間的情感令讀者“魂魄為之一顫”,從而更加深了對這本小說政治性的反思。
在《朗讀者》中,施林克對于納粹暴行的批判一直沒有停過。漢娜在獄中服刑的漫長歲月中,通過自學逐漸可以閱讀,從一個聆聽者蛻變成一個能夠獨立閱讀和書寫的人。漢娜閱讀關(guān)于納粹暴行的書籍越多,就越發(fā)為自己的過去感到懊惱。在十幾年的監(jiān)禁生活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漢娜向米夏進行了一次靈魂深處告白:“我一直覺得沒有人能夠理解我。你知道如果不能被人理解,我永遠不會想到要懺悔,即便是在法庭上。然而現(xiàn)在,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們,他們能夠理解我。在監(jiān)牢里,我和她們呆在一起的時間更長,不論我是否愿意,他們晚上都會來。在被審訊之前,我甚至在夢中就可以將他們逐走”。
朗讀成了他們約會時的必備節(jié)口,十五歲的少年“一遍遍地為心愛的女人朗讀學校要求學生朗讀的.文學作品:荷馬史詩、西塞羅的演講和海明威的《老人與!——老人怎樣與魚、與海搏斗一。”這段發(fā)生在年齡相差21歲的中年婦女漢娜和年僅巧歲的中學生米夏之間的感情糾葛不僅僅探討了一段跨越年齡的愛情,也透視了代溝這個更為廣大的社會現(xiàn)象。
在小說的第一章,十五歲的少年因病在街邊嘔葉,得到中年婦女漢娜的照顧。“她旋開水龍頭,用兩只手掬著清水潑在我的臉上算是給我洗了臉。”她粗糙的舉動即使在表達著關(guān)懷和母性,也透露著粗暴的本性。漢娜和米夏開始戀愛關(guān)系的時已經(jīng)是36歲的婦人了,年齡大的足可以做米夏的母親。這種不能被社會承認的,在當時看來甚至是違法的關(guān)系映射出米夏這代青年人與他們父輩的關(guān)系:戰(zhàn)后德國的青年人如何理解他們的父輩在戰(zhàn)爭期間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他們是否應該原諒他們所深愛的父母,還是應該站出來毫不留情地譴責他們?正如成年米夏而對作為納粹戰(zhàn)犯在法庭上被審訊的昔日愛人漢娜時心底里流淌出來的感覺:“我想要一邊理解漢娜的罪過一邊詛咒她的過錯,但是這卻太可怕了。我試圖要理解她的罪過,但是我無法同時對她進行她應該受到的批判;當我批判她怨恨她的時候,我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理解她的空間。我強迫自己在理解的同時去譴責,然而我根本無法同時做到兩者。”米夏對漢娜既愛又恨,欲罷不能的感情,恰恰是施林克這一代戰(zhàn)后德國年輕人父輩的感情。“我因為對漢娜的愛而注定經(jīng)受痛苦,這是我這一代人的痛苦,是所有德國人的痛苦。”戰(zhàn)后德國兩代之間難以互相融入,無法互相理解的尷尬,通過這段忘年戀細致地反映了出來。
在小說第二部分,已經(jīng)長大的米夏再次見到漢娜時是法律系參加法庭實習的大學生。對而站著的漢娜,是接受審判的納粹戰(zhàn)犯。米夏明白了一個秘密:原來,曾當過集中營女看守的漢娜是個文盲。因此她與少年米夏約會時一再要求米夏為她讀書。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掩蓋這個令她感到羞恥的秘密,漢娜放棄了西門子公司的工作跑去當了納粹黨衛(wèi)軍女看守一一因為這個活兒不需要識宇。為了避免暴露自己是文盲,漢娜在法庭上拒絕被辨認筆跡,直接攬下被指控的所有罪行。文盲是本書中最為重要的象征,它象征著納粹統(tǒng)治下的德國和德國人民像文盲一樣生活在黑暗和無知當中,既無法辨別是非也無法在是非而前保護自己,大多數(shù)人只能選擇麻木地接受。漢娜認真聆聽少年米夏的朗讀,強烈的求知欲望正代表了第三帝國時期一部分試圖尋求正義和光明并希望擺脫納粹統(tǒng)治的德國人的心態(tài)。朗讀者一直圍繞著文盲這個核心思想:因為漢娜不認識字,我才為他朗讀。施林克將這個主題作為推動器來幫助情節(jié)的發(fā)展。
故事不僅僅推動得完關(guān),故事中隱藏的內(nèi)涵更加深刻,那就是尊嚴。透過這層尊嚴,讀者聞到了殘忍,無奈,懺悔與寬容的味道。米夏知道了漢娜的過去和她納粹的身份,他感到受了欺騙,感到恥辱和羞憤。當他意識到昔日的情人原來是不認識字的文盲,他的內(nèi)心掙扎了,應該尊重漢娜的選擇,還是將這個秘密揭露給法庭來洗脫漢娜的罪名米夏猶豫了。真正的問題已經(jīng)不在于漢娜是否是文盲,而是米夏是否有勇氣承認自己和漢娜的過去,是否有勇氣正視漢娜戰(zhàn)爭中的罪過,是否有勇氣正視上一代人犯下的滔天大罪。他替自己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借口維護漢娜的尊嚴,尊重漢娜的個人意愿,最終選擇了漠視和麻木。“為了這個尊嚴,既是漢娜的也是我的,我參與了謀殺。這與納粹在戰(zhàn)爭中的暴虐行為有什么區(qū)別呢?我也參與了對漢娜的謀殺,把罪不至此的她推進了終身監(jiān)禁的大牢。我也是有罪的,這是罪人對罪人的審判,是用罪過審判罪過。”這無疑是對第三帝國的深刻反思,也是對生活在那個時期的兩代人的深刻反思。
【《朗讀者》讀后感范文】相關(guān)文章:
朗國2015校園招聘信息10-21
朗讀者第二期經(jīng)典臺詞范文11-29
廈門朗視信息2015校園招聘信息10-13
朗新科技2015校園招聘信息10-09
古詩文《司馬朗》閱讀訓練及答案03-11
讀《寄小讀者》有感通用15篇05-03
讀《寄小讀者》有感合集15篇05-03
讀《寄小讀者》有感(集合15篇)05-03
受讀者喜愛的人物傳記推薦09-10
讀者協(xié)會讀書月系列活動策劃書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