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化苦旅》有感2000字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凋是憑借山水風(fēng)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2000字,歡迎參考~
篇一:讀《文化苦旅》有感2000字
一:文化的哀鳴
不管你見或不見,我都在那里。
——題記
悲涼。這是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行時,最多的感覺。
道士塔、陽關(guān)雪、廢墟……路,你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粗醯朗繉⒁幌湎鋰鴮氁粤畠r易走,欲呼無聲的悲傷。在沙山頂端望著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復(fù)雜!陽關(guān)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dāng)時的輝煌!
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緒的愁。
新加坡的一片荒涼之地,埋葬著無數(shù)生命;青云譜中,朱耷的恍惚與凄落,哭之,笑之;廬山上,新建的臺階與平整的車道奪走了廬山對人的考驗,也奪走了那份無價的意境;都江堰水中三座巨人石雕,微笑地看這滄桑的世界;三峽邊的樹與林吶!你可曾記得李白行船的蹤跡?
蘇州與江南的小橋與流水,凄異而婉轉(zhuǎn);柳公柌的美景盡收眼底;洞庭湖邊,岳陽樓上,古今詩人共詠愁詩;白蓮洞中的古人們,完成了第一次征服,舉起了勝利的手臂;莫高窟中的飛天,微笑看著這世界……
傾聽!為了文化中的秘諦;傾聽!為了文化的復(fù)興;傾聽!為了文人的秉性;傾聽!為中華文化為我們所遺留的永恒閃耀。
二:另一種感受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會離去的終將離去。
——題記
我曾拜讀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當(dāng)時,我對《家住龍華》這篇文章并沒有什么深刻的感受。然而幾天前,我又想起這篇文章,便又找出書,讀了一遍,卻讀出了一種獨特的共鳴。一定會有人說:“我讀過,是一篇很凄涼的文章,你一個學(xué)生,能有什么共鳴?”不要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是啊,我并沒有感受過那種與同仁陰陽兩隔的感覺?墒蔷褪沁@樣,我生出了一種發(fā)自心底的贊同。我想,這種苦澀我也曾有過吧。我在他鄉(xiāng),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瀝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內(nèi)心,自言自語的說出來,苦笑著,便有苦澀。臨行前,要回鄉(xiāng)了,望了望身后即將離開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過一段美好回憶的地方,卻是又有一些苦澀,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幾十年里,總有一些自己所悲傷的吧?朋友,知己,卻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爾一笑便閃過了,生命是獨自走來又獨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說,“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飄然而來,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一生會與十萬余人相遇,與數(shù)萬人打招呼,與數(shù)以千計的人成為朋友,與數(shù)百個人成為知音,與幾個人親近,可到了最后,只有你一個人。
我希望,告別不會痛苦,因為弱勢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傷,我更希望,沒有告別。他是教授,我是學(xué)生。有如此共鳴是我的榮幸。我想靈魂不一定歸于冷清與沉潛,希望他們歸于內(nèi)心的平靜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是一種奢望。”
這是余秋雨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說的最后一句話。作為游歷國內(nèi)“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筆下的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
而我的確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了,這人文山水所留給他的苦澀與釋然。
道士塔·苦澀后的回味
敦煌石窟之旅,無疑是苦澀的。夕陽下,破落的塔群顯得悲涼,而那座略為完整的塔,卻是文化的碎片,由于無知而被肢解成德文化的殘骸。那位被稱為“主人”的王道士,為了自己能得到微薄的“酬金”,竟讓外國的冒險家們將一車車的,“不值幾個錢”的古籍、畫卷以及文化,分割得支離破碎,運往世界。日后的中國學(xué)者們,只能“屈辱地購買敦煌文明的微縮膠卷,窺探著先人遺留下的文明。”
但我們要如何責(zé)備他?巨大的文化悲劇、民族悲劇中,王道士只是一個小丑,換做李道士、張道士又如何?結(jié)果還是會相同吧。假設(shè)被官員們攔住又如何?能享受奢華生活的官員們,就是“無法”籌出運費;就算運往京城,它們也只是屈身于破落的草席中,沿途被當(dāng)?shù)貦?quán)貴們抓走幾把,然后破破爛爛地抵達(dá)京城。
“這樣的話,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里!”余秋雨先生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好恨,好苦!
但是,歷史已經(jīng)無法改變,留給我們的只有徹骨的教訓(xùn):我們的文明,不要再給別人分走一杯羹了。
柳侯祠·冥思后的放松
柳州的名聲,有一半是因為柳宗元。
余先生客寓柳侯祠旁,在夢中竟覺得“柳宗元跨過千年飄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傷。”于是第二天一早,先生便去了年代久遠(yuǎn)的祠。
柳侯祠是古樸、寧靜的,正如柳宗元本人,靜聽腳步,從漫漶走向清晰,又從清晰走回漫漶,漸行漸遠(yuǎn)。
而后便介紹柳宗元的點滴。躍然紙上的,是一位不羈的中國文人。從永州返回長安時,喜氣籠罩著他——畢竟從前,價值對他來說還是未知數(shù);而世俗則讓他選擇了功名。當(dāng)皇上陰慘一笑,一筆將他撥到柳州。
凄楚煩懣,令他自嘲:“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他不知,這兒會成為他的祭祀,被后人敬仰千年——只因他留下一札皺巴巴的詩文。
官貶柳州,也無所謂,亦是無所畏——有什么要怕?不是官場上的提線木偶,而是有血有肉的文化人格,創(chuàng)造出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小天地,揮灑筆墨,潑出一份寧靜、淡泊……
“中國文人的命運,在這里裸裎。”
這就是讓我們冥想的文化,我仿佛看見了陶淵明棄了京都的嘈雜,在鄉(xiāng)間吟誦“采菊東籬下”的閑情;我仿佛看見了林和靖隱居山間,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吟詠這“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釋然。這就是喧囂后的寧靜,才氣涌入心靈,蔚成方圓。
時代的扭曲與不公未能改變他們——這些才學(xué)之士的品格,與他們構(gòu)筑成的燦爛的文化。
這便是冥想后,得到的放松吧。
結(jié)末·蒼老與新生
讀罷《文化苦旅》一書從古到今的文化從腦中飛快地閃過。有知名大家的文化,也有小老百姓帶來的市井文化。交織在一起后,一幅蒼老卻年輕的畫卷便鋪開來。
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輝煌。蒼老的畫卷已經(jīng)被先人描繪,這本書只是其中小小一部分的剪影;然而新生的文化,卻是由我們編織出來的。
我們的文化,能讓后人再撰一部《文化苦旅》嗎?
不得而知。
篇二:讀《文化苦旅》有感2000字
初見她,是在一位好友手中,對她的名字好奇不已:所謂“文化之旅”,為何會“苦”?抱著這樣的好奇心,翻開扉頁。這一翻,宛若跌入湖中,再也無法自拔。如今重讀,更有一番新意緩緩涌上心頭,久久不能平復(fù)。
殘陽如血,漆白色葫蘆狀的道士塔在夕陽的照耀下投映出暗淡的深色;駝鈴搖曳,流麗絢爛的莫高窟壁畫于風(fēng)沙的嗚咽中天衣飛揚,滿壁風(fēng)動;柳芽初發(fā),白發(fā)蒼蒼的蘇州在一片吳儂軟語中煥發(fā)新生的活力;暴雨如注,書藏古今的天一閣于風(fēng)雨的洗禮下更現(xiàn)清秀素雅;宣紙墨硯,我以我筆祭軒轅。
北國風(fēng)光
殘陽如血,漆白色葫蘆狀的'道士塔在夕陽的照耀下投映出暗淡的深色。
余秋雨先生以理性的思考和詩性的語言寫著了這篇《道士塔》,以對民族文化深沉的熱愛傾訴一腔熱血,喚醒人們對文化掠奪的思考。
我不禁想起那烽火連天的中國近代史,暫不談割地賠款,也不嘆民不聊生,只一把火,燒盡了整個圓明園。呵,八國聯(lián)軍燒得只是圓明園嗎?不,他們燒得是明清兩代的文化瑰寶,是千百年的文化積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尊。每每在照片上,在書本上,在電視上看到圓明園的斷壁殘垣,好想走上前去擁抱她,擁抱這流淚的圓明園,擁抱這泣血的中華文明。忽想起現(xiàn)代曾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也許此人本是好意,我卻不以為意?v你有能工巧匠恢復(fù)百年前的亭臺樓閣,縱你有琳瑯滿目的奇珍異寶裝點,縱你有文人騷客為此題詞作賦,但,回不去了,文化的紅線一旦斷裂便很難再系上。倒不如留下這滿目瘡痍,叫后世千千萬萬的子孫以此為戒——你若不發(fā)憤圖強,就連老祖宗留下的燦爛文化也無法保護。也難怪余秋雨先生發(fā)出這樣的質(zhì)疑:“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jīng)文!”
但我相信,漫漫黃沙無法吹散文化的坐標(biāo),滾滾車輪無法載運文化的厚重,卷卷經(jīng)文也無法翻卷文化的。中華文化定如黃河長江般奔涌向前,生生不息。
駝鈴搖曳,流麗絢爛的莫高窟壁畫于風(fēng)沙的嗚咽中天衣飛揚,滿壁風(fēng)動。
文章《莫高窟》應(yīng)當(dāng)算是前文《道士塔》的續(xù),然,兩者的切入角度卻是全然不同的。前者痛惜文化的缺失,后者則感慨文化的交融。是的,真的很奇妙,世界上幾大文明——希臘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竟在這里不期而遇,水乳交融。鱗次櫛比的泥質(zhì)彩塑鐫刻出希臘文明雛形,衣袂飄飄的敦煌飛天舞動起印度文明的風(fēng)姿,反彈琵琶的唐仕女演奏出中華文明的昌盛?磪,這享譽中外的莫高窟不正是文化交融最好的佐證嗎?
江南小調(diào)
柳芽初發(fā),白發(fā)蒼蒼的蘇州在一片吳儂軟語中煥發(fā)新生的活力。
余秋雨先生在《白發(fā)蘇州》一文中毫不掩飾他對蘇州這座古城非比尋常的喜愛,稱贊她給人“真正的休憩”和“感官上的寧靜和慰藉”,將你心頭的煩憂熨帖得平平展展。
我想,余秋雨先生之所以如此喜愛蘇州,不在于她多如繁星的名勝古跡,也不在于她小橋流水的景致,更多的是蘇州特有的人文情懷。蘇州,既不艷羨帝都的金陵王氣,也不懼怕吳越之戰(zhàn)所帶來的災(zāi)難,她更關(guān)注是西施作為一個女人的辛酸和唐伯虎作為一個文人的無奈。就連明代時期蘇州人反抗朝政腐敗的激烈斗爭,也如亮眼的星一閃而過,當(dāng)朝野上下向京都千恩萬謝時,當(dāng)世人對古城刮目相看時,蘇州只是笑笑,繼續(xù)過小橋流水人家的日子,園林依舊纖巧,河流依舊明澈。這座城的寬容與從容,是多么的可遇而不可求。
國人將蘇州稱為“東方威尼斯”,這樣的稱呼大可不必,相較于船只終日穿梭不息的威尼斯,蘇州更多了一份平和、一份寧靜和一份從容。
人間,只有一個蘇州。
文人情懷
暴雨如注,書藏古今的天一閣于風(fēng)雨的洗禮下更現(xiàn)清秀素雅。
早就耳聞天一閣“藏盡天下書”,卻對她的前世今生知之甚少,今日,暫借余秋雨先生的《風(fēng)雨天一閣》一文,訴說我對天一閣和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崇敬之情。
藏書樓,想必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吧。童年時代的我經(jīng)常做著這樣的一個白日夢:在幽暗的閣樓中點一盞燭燈,四周是高大古樸的木質(zhì)書架,自己獨坐其中,像一只碩大的老鼠啃食著書本,管它窗外春去秋來,斗轉(zhuǎn)星移。
讀書人大多有藏書的嗜好,渺小如我,也有兩大書櫥的書本。每當(dāng)看到自己心愛的書本被還回來時的殘破不堪,心里都是滿滿的怨氣,面對借書人的負(fù)荊請罪,我也不好發(fā)作。久而久之,我便定下一個規(guī)則,來人借書一概不允,除非是知根知底的摯友;蛟S天一閣的創(chuàng)建人范欽與我有相同的遭遇吧,他便定下了“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等一系列天一閣的管理制度。與我不同的是,我藏書只是個人的嗜好,而范欽卻是“職業(yè)是藏書,業(yè)余做做官”。范欽做官時輾轉(zhuǎn)各地,每到一處,便命人細(xì)細(xì)搜集本地的地方志和各色散文詩集,裝訂匯總,藏于閣中。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說,藏書家遇到的真正麻煩大多是在身后。是啊,我們民間常說“富不過三代”,財產(chǎn)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書籍呢?我不禁為老范欽深深地捏了一把汗。歷史似乎十分眷顧這個執(zhí)著的老人,子孫后代兢兢業(yè)業(yè)的守護著天一閣,將對閣樓的愛護烙進了自己的靈魂深處,成為代代相傳的家徽。
掩卷沉思,在那個資訊傳播不甚發(fā)達(dá),文化傳承十分困難的年代,范氏家族是以何種超乎想象的決絕守護著天一閣,守護著中華文化的命脈。范氏家族的堅持與執(zhí)著,不正是千百年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象征嗎?
曾在高中語文課本上學(xué)過戴望舒的詩歌——《雨巷》,總是無法領(lǐng)會作者所營造的氛圍,無論課堂上老師再怎么深情的朗誦,下課后再怎么翻閱相關(guān)的書籍,雨巷總是沉浸在江南的煙雨中,朦朧而模糊。直到那天,隨友人游覽福州的三坊七巷時,彌漫在雨巷周圍的薄霧一下子全散了。望著高聳的白墻,窄窄的天,曲曲折折的小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雨巷給予我無以言表的美。我想,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想,這也是《文化苦旅》給予我最初的感受。
于江湖間,行行止止。
【讀《文化苦旅》有感2000字】相關(guān)文章:
讀《文化苦旅》有感06-02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06-02
讀《文化苦旅》有感合集15篇06-02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04-03
讀女巫有感06-05
讀厚黑學(xué)有感06-05
讀《中庸》有感06-04
讀《紅與黑》有感06-02
讀《邊城》有感06-02
讀《青鳥》有感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