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精選3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心得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 從中能學到好多有價值的知識。今天我們學的內容是教師的時間和教學階段的相互依存性。知識的難易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為什么歲數增加了,成績卻不行了?”但為什么他們在低年級時能處于同等地位?這就說明他們的智商應該是相差不大的。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發(fā)展,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觀點之一就是“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深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財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的表現。
我們怎樣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跟上隊伍、都能輕松快樂的.學習呢?那就是教會孩子學習!常言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只要會學習,他們就不會落伍、就不會感到困難!可怎樣才能教會孩子學習呢?這就需要在孩子應當掌握的理論知識分量跟實際技能和技巧之間,確定一個正確的相互關系。這里可能是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tài)度在其中起著作用,也或者是我們的教師未能把學生的基礎夯實了,導致部分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出現斷節(jié)。
我們在講課的時候還要有真正的、由衷的情感,如果他掌握教材的程度只能供學生體驗他所知道的那一點東西,那么學生的心靈對于知識的感觸就是遲鈍的,而在心靈沒有參與到精神生活里去的地方,也就沒有信念。由此我們還是得出那個同樣的結論:教師對教材有深刻的認識——這是教育素養(yǎng)的基本方面之一。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靈里,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這就是教師點燃起來的勤學好問、刻求知識的火焰。我們還要注意基礎知識的落實。在大綱里還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所以在低年級該讓學生學會的知識都要掌握、學會、領悟。雖然說著容易做著難,但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會盡力而為。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
利用寒假時間,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使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極大的幫助。
蘇霍姆林斯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生前留下了40多部成果著作,600多篇論文,1200多篇兒童小故事。他的教育思想歷經千錘百煉,浮現如玉瑰寶,已經深深根植于我們的內心世界,他的名字在人們心中無疑是一座不朽的豐碑,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從教師職業(yè)走向成功的典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人格的典范,一個普通教師開發(fā)自己資源的典范,一種站立在教師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典范。當我們乘著新課程的航班,再一次拂去歲月的風塵,輕輕地靠近他時,我們驚喜地發(fā)現歷史的重現,對于今天的時髦話題均有了簡單明了的答案。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fā)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制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網絡學習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卻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事情。只有真正把自己作為工作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時時想到肩上的責任,制訂出周密的工作學習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向著既定的目標努力,主動地做好一切積累,包括在什么時間讀哪些書都要規(guī)定在計劃之中,這樣才會覺得時間沒有白白浪費。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
書中提到:“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仍顯寶貴。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3
參加工作以來,我就一直擔任著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工作復雜而又多面,在繁雜而勞累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斷摸索著、追尋著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在“眾里尋他千百度”中,驀然回首,我偶然發(fā)現杭州特級教師閆學老師的《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一書,心靈為之一震!它就像一盞明燈引領著我得到更多的收獲和啟發(fā),從而經常審視和反思自己的工作。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一書共分為五輯,分別為“在別人的眼中看到自己”、“莫讓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讓家長也懂教育”、“善于創(chuàng)造成功的預感”、“站在蘇霍姆林斯基面前”。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需要有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和一種能喚醒心靈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種不斷提升自己專業(yè)素養(yǎng)的精神。在對待學生的時候,需要我們有更多的耐心和愛心,更多的寬容和包容。
一天,我正津津有味地講課,學生們都認認真真地聽著。忽然聽到一陣“嚶嚶”的哭聲,我循聲望去,是曉冉在哭。“怎么啦?”我走近她身邊問!八膬稍X不見了。”她同桌搶著幫她回答!澳惆彦X放哪了?”我急忙問。“我把錢夾在課本里,做操回來就不見了。”曉冉抽噎著說。頓時,課室里炸開了鍋,大家紛紛要求“捉賊”。集體中發(fā)生這類事,是最讓班主任老師頭疼的。處理不當,會使集體渙散,也會傷害一部分同學的自尊心,怎么辦呢?我正想著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時,忽然發(fā)現發(fā)現平常最愛說話的`梁民一言不發(fā),一雙小手捂住褲袋,很不安地坐在座位上,一副做賊心虛的樣子。我斷定錢是他偷的。我靈機一動,拿起前幾天買的鋼筆,示意學生們安靜,說:“我這里有一支紅外線鋼筆,誰拿過曉冉的錢,用它一照就知道!闭f完,我裝模作樣地給每一個學生照手。照完后我說:“答案我已經知道了,不過我知道他不是有意拿的,我相信他是好孩子,他一定會承認錯誤,把錢拿回來的!蔽依^續(xù)上課,我看見梁民眼睛看著我,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下課了,我故意讓梁民幫我拿作業(yè)回辦公室,他低著頭慢慢地跟著我,不像平時那樣嘰嘰喳喳。
“怎么啦?不說話?”我故意問。他臉紅紅的,兩眼不敢正視我。我猜測到他內心的慌亂和不安。我輕聲問:“是不是有什么話想對老師說?”他囁嚅了一下,終于鼓起勇氣,說:“老師,我做了一件錯事!薄笆裁村e事呢?”“我拿了小冉的兩塊錢,我......”他支支吾吾的說著。我知道他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我想:錯誤是人生成長的印記,從不犯錯誤的學生幾乎是沒有的。作為一名教師,對這件事的處理不能粗暴,一定要用一顆寬容之心來對待,更要抓住這個機會來對學生進行教育。于是我說:“你知道老師剛剛為什么沒有在同學們面前指出你么?”他搖搖頭。我說:“老師認為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也是一個有自尊心的男子漢,男子漢都不希望別人批評他,而且,老師相信你已經認識錯了。是不是?”他點點頭。
“你能實話告訴老師為什么拿小冉的兩塊錢?”梁民眼珠子骨碌一轉,說:“我是跟她開玩笑才這么做的!遍_玩笑?剛想表揚他勇于認錯是個好孩子的我,聽到這句話肺都氣炸了。這絕不是開玩笑!這一點,我是很清楚的。然而,是否需要當場揭穿他的謊言呢?當時,我真想狠狠地訓斥他一頓:偷了就偷了,還說是開玩笑,你以為老師就是那么好騙的嗎?但轉念一想,不能那樣做。思想教育不能強求一次奏效,而應潛移默化,耐心等待,想辦法創(chuàng)造條件,啟發(fā)學生自身的覺悟,靠學生自身的人內動力解決問題。為此,必須給學生留有余地。于是,我裝作相信似的嚴肅指出:“這種玩笑不能再開了。如果同學們誤以為你偷了錢,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4
孩子們不應當把我視為老師,而且應當把我視為一個普通人,他們同這個人即使在教室以外也有很多共同的樂趣,只要求掌握知識,并打上分數——不,這是不夠的,這樣做只會產生隔閡。教育好學生的秘訣在于尊重他,指責的越多,缺點說得越多,教師的話越會失去價值……”
每次想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都在反思我的課堂,反思我在課堂中的言行,它也時刻提醒我怎樣做一個讓學生信任、尊重的老師。
“教育要切實以學生為中心”這是我們做教師的最熟悉不過的話了,但是真正落實起來,我們跟蘇霍姆林斯基還有很大一段差距。反復咀嚼、品味蘇霍姆林斯基的精彩語段和教育事例,讓我們的教育更加充滿人性、充滿藝術、充滿技巧、充滿激情。
在讀這本書和我的長期工作中,我不斷認識到,作為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勤于發(fā)現、善于發(fā)現。應多動腦子,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善于捕捉自己的靈感,并能全身心的投入。以“發(fā)現”的眼光去與孩子接觸、交流,必然會對孩子產生積極地影響,激發(fā)學生的樂趣。因此我總是想成為讓學生喜歡自己課堂的老師。課堂教學除了傳授一定的知識,還要啟發(fā)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啟發(fā)他們努力跳出課堂的范圍去閱讀、研究和思考。這就在于老師的教育素質,以前自己對看書沒有多大的興趣,讀完這本書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條。只有這樣,課堂才不會成為現成真理的灌輸與接受的地方,才會成為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實現心靈自由交流的地方?傆X得自己平時上課缺少一種東西,那就是激情。我覺得要在今后的課堂上,讓課堂成為自己表現得舞臺,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他們的教育技巧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表現自我,即把自己的精神財富展示在學生面前”。
我們縱觀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生,他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怎樣對孩子們的教育上了,其執(zhí)著和頑強的毅力,讓我們不得不佩服。當年自己進入教育這一行業(yè)時,也曾滿懷信心、雄心勃勃……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挫折的打擊,使我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本書的出現,讓我對自己的過去有了一個反思,有了對教育新的感悟,那就是要讓孩子擁有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對學生負責的老師。我認為教師的責任感,體現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體現在平時工作的細節(jié)之中。對學生負責,就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在校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發(fā)現問題,及時耐心地進行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對學生在校的每一天負責,對學生的一生負責。
我們要成為一個愛學生、讓學生喜歡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喜歡自己,首先自己必須先愛學生。課堂上,把自己的關注面擴大,關注每一位孩子在課堂上的種種表現,及時地表揚好的,指正差的,讓每位學生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學到更多新知識。課余時間,不能吝嗇自己的關心和愛心,蹲下身子來多與孩子們聊聊天,當我們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一個孩子,我們就會以最博大的愛與理解去對待孩子,“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全面的了解學生,對他們做細致入微的觀察,指導他們的一言一行,從而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讓我們進步,也可以讓我們明理,書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作為教師這一職業(yè),應該多與書籍打交道,更應該多讀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并且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不斷地學有所獲,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才能更好地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fā)展。
在一次次地閱讀蘇氏語錄時,都會被他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所感染,作為我們教師,只有日益深入地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細節(jié),只有不斷地將學習過程融入到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才能成為學生所信賴、尊重的教師。
放假在家中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有很多的點點滴滴讓人感受頗深。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睂τ谖覀兘處煻,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它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真讓我獲益匪淺。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于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边@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讀那些教育專著,從而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對。∵@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上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
許多老師經過多年的教學,認為自己對所教內容已爛熟于心,沒必要再認真努力地學什么新東西。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一、因為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就越內容生動有趣、海闊天空,而學生的思維就是適應生動有趣、海闊天空的;
二、是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
三、就是教師在不斷學習中親身體驗學習過程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制定學習計劃,實施教學過程中更容易作出符合實際的對策。
總之教師永遠沒有理由停止學習或放松學習,而學習就正是在不斷的閱讀中實現。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彼宰屛覀兯械睦蠋煻紒頍釔圩x書吧!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所長,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5
讀完這一本書,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 ,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后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fā)現在我就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對后進學生應該怎么做:
一、心存博愛,永不言棄
優(yōu)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用對他們吆五喝六,他們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當你面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差學生,他們一旦出了點小問題,我們總習慣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罰掃地……然后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原則性的指導。其實這樣反而拉大了老師與后進生之間的距離。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這本書還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適的教育方法,就不會有永遠的后進生。讀了此書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yǎng)就一定要多閱讀教育理論書籍,想要幫助后進生就一定要結合所學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教學經驗去研究學生。
二、轉變角色、教會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從書中我也深深地領悟到,我們教師要重視自身角色的轉變,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我們應通過建立合作學習的共同體,讓學生在心與心的交流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盡管他們的語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們傳達的思想卻是一致的,只要教師不時地矯正、提升,教學的效果應是十分明顯的。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學習方式”,才能更加正視“教師的身份”。
三、加強閱讀、提升素質
書中有這樣一條建議:“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閱讀對老師和學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老師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需要大量地閱讀書籍,后進學生想要改變糟糕的學習狀況更需要大量的閱讀。以上只是我在閱讀所獲得的一些粗淺的體會,遠不能透視這部著作的全部內容,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思想,還有待于廣大的同行們通過精心地閱讀、細細地品嘗,在應用實踐中體驗、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6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后來,中國的教育專家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其精華部分,另從他的其他著作里選譯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改稱為《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此書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它并不枯燥,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著大師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對于在一線任教的老師們來說,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別人的教育經驗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是一種創(chuàng)造。要知道,學習優(yōu)秀經驗,并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的時候,不是簡單地照搬挪用,而是在多觀察多思考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學生情況,采用“拿來主義”,在吸收別人經驗的基礎上,滲透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
一、在聽課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
作為一名教師,工齡的長短并不一定決定經驗的豐富與否,只有不斷地進修提高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教師。而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教學和教育過程的主要陣地,所以聽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成長、豐富經驗的重要學習方式。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每堂課都有他的成功之處和不足,我們聽課的目的就是要多發(fā)現長處,加以總結提煉形成自己的風格,或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巧,或推廣交流,促進專業(yè)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它不僅是以知識的內容來教育學生,同樣的知識內容,在一個教師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個教師手里卻起不到作用!边@也在提醒我們,我們在聽課過程中學習他人經驗的同時,要進行反復的琢磨。在分析總結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并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二、在反思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師日記。他說:“教師日記并不是什么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敝逃胰~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逼溆靡庠诮逃覀円匾暦此。
作為教師,如果缺乏對日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不斷積累的意識,很難掌握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只有通過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細致地、冷靜地加以推理總結,將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所以我們只有通過教學反思,教師的有效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會對后續(xù)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在閱讀中積累經驗,提升自己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_實,我們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占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書中還特別重視德育教育,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重視對學生足夠的尊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今天把種子播種到修整得極好的土壤里去,卻遠不是明天就會長出幼芽的!蔽覀兊膶W生是種子,他們不會一躇而就,立即變成參天大樹,它需要我們不斷地“澆水、施肥、修整”。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想讓學生成為心中理想的“大樹”,我們自己也要不斷學習,積累經驗,為學生的成長“澆水、施肥”。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7
10月是讀書月,在上級部門的引導下,我們系統(tǒng)全面的通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專著,感觸頗深。
要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素質。教師的素質如何才能提高,教師的觀念如何才能轉變,或者說,和時代相通的先進教育理念、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念從哪里來?廣大教師要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就是最好的辦法。通過閱讀教育專著,我獲益匪淺,認為閱讀教育專著是教師接受繼續(xù)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幫助教師提高的有效途徑。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蘇聯近二十年來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而且影響極大的一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十七歲初中畢業(yè)后,就當農村小學教師,二十九歲起擔任一個農村完全中學的校長,直到五十二歲去世,始終沒有脫離學校的實際工作。在并不算長的一生中,這位有心人立志教育改革,潛心科學研究,寫出了四十多本書和六百多篇論文,理論上自成體系。蘇聯中央級和地方級的出版社,分別為他出版了兩套多卷本的教育文集。他在蘇聯教育界的地位,不亞于過去的馬卡連柯,而他的教育實踐和理論成就,甚至比馬卡連科還更豐富,更有現實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著,像一面鏡子,字里行間真誠地表述著作者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因為它充滿了精氣神,這種東西彌漫在課堂上,會把學生的心緊緊抓牢;這種東西存在于教師心靈深處,使它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蘇霍姆林斯基用真誠的筆調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顯過時。在今天教育的'問題是具有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或消失。
教師要多讀書,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讀書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薄耙焯炜磿,終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睈酆米x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習慣。如同軍人喜愛武器、孩子喜愛玩具一樣,教師的第一至愛應該是書籍,只讀教材和教參兩本書的教師無論如何不能稱之為優(yōu)秀教師。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皭坌挠恕辈粌H是一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教育是培養(yǎng)生命的事業(yè),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
通過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著,從中悟出生動真實的道理,通過這些去更好地指導我們去教學。像這樣有價值、有意義的書籍今后還要多看、?础⒎磸涂。為了我們的工作更加有意義,我們有這個必要去學習書本上的精華。不斷地反思自己,總結自身不足等原因。作為老師,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去點燃學生心靈中“想成為一個好學生”的火花,愛護好這點火花,使他能熊熊燃燒起來。
這是一次讀書的交流,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我將帶著這份收獲,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中,為教育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8
大師曰:“不隨意識記是減輕腦力勞動的一條極其重要的途徑。不隨意識記的效果,取決于學生在認識某一理論問題的過程中所完成的是什么樣的腦力勞動。兒童不通過專門記誦而獲得的知識越多,那么他在記誦那些非經記誦就不能識記的東西時就越容易記住。不隨意識記是智力發(fā)展的極為重要的條件,它能把腦力解放出來用于思考,用于深入地理解事實和現象的本質。不隨意識記可以預防最大的弊病之一——死記硬背!
蘇霍姆林斯基談的這些,對于我們從事教學的第一線的老師來說非常有指導意義。他告訴我們什么是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隨意識記,又稱有意記憶,是指事先有預定目的,并經過一定意志努力的識記,它具有主動性特點,適宜完成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的識記任務,是學習活動最主要依靠的識記類型。不隨意識記,又稱無意識記,是指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沒有經過任何意志努力的識記,這類記憶是數量最多的。它的特點是不易疲勞,但有很大的被動性、偶然性和片斷性。
反思自己的.教學生涯,我在教學中采用的“隨意識記比不隨意識記”多,常常給學生布置去讀背課文,記憶詞語的解釋等等,F在,我應該多讓孩子們學會不隨意識記。比如,生字的教學,我會交給孩子們記憶生字的方法:做動作,猜謎語,換偏旁,加一加,減一減等,教會孩子從故事中去理解詞語,從圖畫中去記憶課文的內容……為了防止死記硬背,就要加大不隨意識記的比例。對要求識記的知識,一要理解,二要思考,三要趣味化,四要擴大智力背景。
我會記住大師那智慧的光芒:“所謂學習知識,首先意味著要善于運用知識。”杜絕讓學生死記硬背。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9
科學方法是通向知識海洋彼岸的捷徑,是能力要素構成要素之一。正如達爾文所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币虼耍澜缰逃姨K霍姆林斯基關于教學方法作了大篇幅很有指導意義的論述。茲介紹如下:
一、初次感知識和技能的方法
1、直觀法。一是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方法,即運用放影機、幻燈機、游戲、講故事手段進行教學。二是上專門的“思維課”。帶孩子們到自然界去,到那里去展示各種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這有助于提高感知的技能。
2、做中學。智力發(fā)展須實現勞動與思維的統(tǒng)一,活動與詞語的統(tǒng)一。初感知,要把看見、觀察和動手和諧地融為一體來進行設計,設法讓學生自己去發(fā)展真理。
3、初學“三要”:一要重視自學激疑。如設法刺激學生利用前預習多發(fā)現問題。二要概念清晰。即第一次學新知識,需要特別的明確性——一點點進步也好。三要掌握學習技能。要教會學生使用工具——讀、寫、算、觀察、表達等。
二、理解、發(fā)展、深化知識的方法
1、理解性學習。知識記的基礎是思考,思考知識的“接合點”和線索。運用新舊聯系方法學習新知識,更易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是接納新知識的可靠基礎比如教解應用題,應重在理解題意,把一道應用題看成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找出其中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性。教定理,要努力使學生理解構成這一定理的實質的`那些因素、事實、現象、規(guī)律之間的意義上的依存關系等。
2、研究性學習。應盡力引導學生去研究和分析那些沒有明確闡述過的似乎隱藏著的因果關系和規(guī)律性。如果學生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分析而獲得一些能概括大量事實、現象和事件的知識,這些知識就是極寶貴的。
3、獨立思考。教師要多引發(fā)學生熱烈的爭論,深入地思考。學生拿著書爭論,援引資料證明自己的觀點。在這種竟賽的氣氛中,天才才能得到發(fā)揮,集體的智力生活才會變得豐富多彩,也會促使差生躍躍欲試。一定要迫使學生獨立學習,養(yǎng)成獨立檢查作業(yè)的習慣。
4、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要有駕駛學生思維的世術。如采用把某些東西故意保留不講,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要特別關懷“差生”,堅持不打不及格分,不要讓“差生”感到自己是一個能力低、智力差的人。
三、豐富智力背景
兒童應從入學后的最初幾天起,就著迷一樣東西,有自己心愛的角落,心愛的活動;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發(fā)展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要重視智力活動的陣地建設,專為學生設立“思考之角”、“幻想之角”、“難事之角”、“科學活動小組”、“創(chuàng)造節(jié)”等等。要保證他們有足夠的自由支配的時間,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這些關于教學方法的論述給我們的啟示是:1、有效的教育應該是建立在和諧、融洽而又充滿樂趣的基礎上的。2、“情感”是“和諧教育”的動力;教學方法是“和諧教育”的橋梁。3、激發(fā)動力與改善學法密切結合,定能促進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0
作為教師,我們很多人都體會到過:有時候,一節(jié)課40分鐘過得很快,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情感匯聚到了同一個軌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思維活躍,情緒飽滿。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精力充沛、心情舒暢;有時候,一節(jié)課卻過得很慢。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如擠牙膏似的,一詞一句停停頓頓,不管如何撕心裂肺的吼叫,總不能平息那煩人的吵鬧聲。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身心疲憊,心情郁悶。
教師工作的核心是學科教學,學科教學的核心課堂教學。所以,課堂40分鐘時間是我們整個生活時間的經典。這一個個40分鐘的生活質量決定我們整個的生活質量,也代表著學生在兒童時代的生活質量。對學生也好,對自己也好,提高40分鐘的效率是在新課程時代下為學生減負,爭取更大發(fā)展空間的一條捷徑,是我們教師的用不放棄的追求。
提高40分鐘的效率并非是“精心備課”能“解決”的,更需要我們的教學經驗,對“課”的正確理解,對學生發(fā)展的正確把握。作為年青教師,我覺得對這些很“玄乎”、很 “抽象”的東西很難去正確理解、正確把握。我不敢肯定“什么樣的課”是有效的課,“什么樣的教學過程才有利于學生的真正發(fā)展”。在這些核心問題面前總顯得那么力不從心。記得在前幾次教研課之后,教研員高老師總會跟我講同一句話:“教學內容只是載體,發(fā)展學生思維才是根本!边@句話從字面來看很好理解,但真要揣摩出真意來改變課堂教學行為卻很難。
零零落落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很多章節(jié),有很多的點點滴滴讓人感受頗深。他說:有的教師動了很多腦筋,力求把自己所講解的一切東西都變得明白易懂、毫無困難,使得學生往往用不著在進行思考了。還有一個例子:有一位小學教師被認為是講解算術應用題的高手。為了使學生容易“領會”應用題的條件,她事先準備了許多圖片和表格,有時甚至把應用題談到的實物拿到課堂上來?雌饋,她的學生解應用題很順利。但是,當這些學生升入五年級以后,卻使教師們深為吃驚:原來那位女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根本不會解算術應用題。事實的確如此,因為那位女教師在整整4年里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不讓他們碰到困難,所以他們事實上并沒有學會積極地思考?梢韵胂竦贸,這位女教師在前4年里,許多教師會交口稱贊她能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了知識。甚至她自己在反思時也會以此自豪,認為自己的教學能注重實物演示,真正體現了一切知識都源于感官的知覺!然而,在第五年時,我們才發(fā)現這位女教師從來沒有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腦力勞動,學生的思維處于被催眠狀態(tài)。
不難看出像這樣的女老師的確是在“認真?zhèn)湔n”,然而這樣的認真似乎走錯了方向,給學生的發(fā)展帶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大師舉的這個案例是想告訴我們,課堂上我們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活動,即教師要把學生的腦力勞動放在注意的中心。課堂40分鐘里,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學習知識,更應當使學生感知、理解知識的過程,最大限度地包含學生從事的積極的獨立勞動在內。學生不應當單純地聽講和思考,還應當動手做有些事。思考應當從“做事”中反映出來,只有這樣,所有的學生才課堂上才肯思考,不注意聽講、思想開小差的情況才會消失。大師的這番理論,是我們現在小學科學以探究為核心的思想的根源,不僅要讓學生知道知識,更讓學生通過多種不同途徑的親身體驗去感受知識的獲得過程,同時發(fā)展學生各種能力和思維素養(yǎng)。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想象學生的腦力勞動在不斷有效地進行著。
學生的腦力勞動的進行,伴隨著的不是教師簡單說教和學生機械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有目的的探究過程。所以我們在課堂上應該積極營造探究的環(huán)境,要讓學生的課堂行為賦予有解決任務的性質,才能讓他們的思維有明確的目的性,學生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積極地投入這種活動,障礙和困難就暴露的越加明顯,從而是腦力勞動成為一種克服困難的過程。具體到教師操作方式,我們看到大師有這樣一段描述:在優(yōu)秀教師那里,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的態(tài)度。教師并不把現成的結論、對某一定理的正確性的證明告訴學生。教師讓學生有可能提出好幾種解釋,然后在實踐中去證明一種解釋和推翻另一種解釋。我們能感受到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某個知識有所了解,更是對這個知識所關聯的其他知識有深刻、全面的、客觀的理解。學生的發(fā)展在這樣的過程中顯得穩(wěn)穩(wěn)當當、扎扎實實。
在此書中作者提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女教師退休前,舉辦了一次隆重的晚會。這位即將退休的女教師事實上還相當的年輕,她從20歲開始工作,到退休也不過45歲。為什么這么年輕就要退休呢?大家都不理解。奇怪的是,這位女教師連多工作一天都不愿意,恰好當她在學校工作滿25年度那天離開工作。她的'告別講話,消除了所有的疑問。她說:“ 親愛的朋友們,我離開是因為學校工作不是我喜愛的事業(yè)。我在這個工作中得不到滿足,它沒有給我任何樂趣。這是我的不幸,是我生活的悲劇。每天都盼望著課快些結束,喧嘩聲快些消失,可以一人獨處。你們感到驚訝,一個45歲的婦女就離開了工作,而她的健康還很好。不,我的健康不好,已經受了內傷。受內傷是因為工作沒有給我樂趣。我的心臟病很重。勸告你們,年輕人,自己檢驗一下,如果工作沒有給你們樂趣,那就離開學校,在生活中正確地判斷自己,找一個心愛的職業(yè)。否則工作會使你們感到痛苦。”思考一下這個悲傷的故事。健康、情緒、充實的精神生活、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樂趣、從心愛的事業(yè)中得到滿足,都是緊密聯系、互相制約的。如果對教育事業(yè)沒有無限度熱愛而強迫自己去做這份工作,不僅教育不好孩子,還會給自己帶來身心的損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找不到半點的樂趣,那么這份工作簡直就是一份煎熬,一份折磨。與此相反,如果是一位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在工作中找到了無窮的樂趣,并且發(fā)現了自己的價值,到么這種人生絕不會像那位女教師一樣悲哀。這讓我想起了曾經聽過的一句歌詞:因為愛,所以愛。在選擇做老師之前,我們每個人都要先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熱愛這份職業(yè),這樣才會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工作中的一個個難題。
此外,書中還提到,我們的勞動處于經常變化的局面中,有時令人十分激動,有時情緒抑制。因此,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種最必要的能力。碰到生氣的事或突發(fā)的事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我們教師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們一個消除激動和氣憤的方法——幽默。他這樣說到: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最緊張的,有時能引起很長時間氣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緩和。學生們之所以熱愛和尊重快樂、不泄氣、不悲觀失望的教師,是因為他們自己是快樂的、具有幽默感的人。他們會從每一舉動中、每一生活現象中看出很小一點可笑的事。善于無惡意地、懷著好心地嘲笑反面的東西,用笑話支持和鼓勵正面的東西,是一個好教師和好的學生集體的重要特征。
事實上,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時,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他們并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點也不比大人小。教師只有在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
讀了這本書后,我不但對蘇霍姆林斯基書中講述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誠的心、火熱的血、堅強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時時不忘己任,時時不忘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他們的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1
讀一本好書能夠發(fā)人深省,是讀者產生共鳴。學生時代,常會在寢室里和室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如今踏上社會,瑣碎的事情多了,那些我想要看本好書的心情也漸漸的少了。本學期,園領導給我們創(chuàng)設了專用的閱覽室,投入資金購買了很多關于幼兒保健、飲食營養(yǎng)、學前教育方面的書籍,當然還有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書籍。每周一中午空班的時候,我們幾個同事就會約好一起去看書,這又仿佛回到了校園時代與同學一起看書的日子。這次我又細細的品了品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又使我有了新的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撰寫的寫本書中,一共對教師有100條建議。其中第二條就是在論述教師的時間的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書中舉例說一位女教師的來信中表示:“是的,沒有時間!”——這是教師勞動中的一把利劍,它不僅傷害學校的工作,而且損及教師的家庭生活。作者又舉例,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公開課,由于他上的太出色,聽課的教師與視導員聽得太入迷竟然忘記了記錄。課后,聽課的教師對他說:“你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給自己的學生了,您的每一句話都是那么有感染力,你花了多長時間準備這節(jié)課?”那個老師老師回答:“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但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說現場準備只用了15分鐘。”讀到這我產生了很大的疑慮,什么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呢?為什么那個老師說我準備了一輩子?”繼續(xù)往下讀,我才知道“終生的備課”原來是讀書,他不是為了上一節(jié)課而去準備,而是將自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閱讀過程中所積累的知識告訴給他的學生。再想想自己的備課,我只是在單純的'為準備一節(jié)課在備課,單純的在備學習活動中的素材點,怎么樣和這個老師一樣,將自己所知道的東西與教學結合起來了,這是我要思考的東西。
聯想到大教研中觀摩佳佳老師的一節(jié)活動《小兔找太陽》,一節(jié)原本簡單的語言課《小兔太陽》竟上成了一節(jié)綜合活動,活動中包括語言、計算、科學,充分發(fā)揮了孩子的想象力與記憶力。當孩子說道月亮有時也是“圓圓的、紅紅的”這個現象時,她也應將月食這個現象應答自如;顒雍筮留給幼兒探索的機會,讓孩子們思考“為什么太陽能熱水去需要太陽”使整個活動有了延伸,有了新的知識點。能上出這樣好的優(yōu)質課離不開教師的實踐經驗,更離不開教師本身的知識水平,才會在孩子提出疑慮的時候應答自如。
書中表明,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的讀書,不斷的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F在回想,為什么園領導和組長讓我們看《教師成長手冊》、《課程綱要》,給我們創(chuàng)設閱覽室、讓我們多看書,這都是有原因的。在沒有弄懂原理知識、不掌握孩子年齡特點的基礎上去盲目的備課、上課是不會產生優(yōu)質課的。
作《給教師的建議》,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我知道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一定要多看書。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閱讀過程中吸取他人的教學經驗,叢中取長補短使自己的頭腦更加的成熟。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2
三月份,我認真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長談話》——第一次談話關于教師教師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幾個基本問題,通過學習,對我的教學思想和對教育的理解促動很大,現將感受總結如下: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好校長,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為一個好教師,一個好的教學專家和好的教育者。他對教育事業(yè)的無私奉獻精神,他對教師和學生的研究和服務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蘇霍姆林斯基每天堅持走進教室,觀察思考老師們的課堂勞動,給予他們切實的幫助。他還親自指導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經常跟學生們談話、接觸。
他對學困生的教育也特別值得我們教師學習。我們教師通常將造成學困生的原因歸咎于他們的智力低下,或是父母從小溺愛放縱,教育方法有問題。解決的辦法無非是有針對性地多補課,引導他們多讀相關的教科書。蘇霍姆林斯基卻認為“難教兒童并不是智力上有障礙,而是他們的觀察能力出現了問題”。他反對強迫難教兒童學會一定數量的教材,而要教他們去觀察世界,發(fā)展他們的智能。方法轉變了,這些孩子多年產生的對教科書和補課的畏懼便會煙消云散,課業(yè)負擔和心理壓力隨之減輕。利用兒童的好奇心去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要領導好教育和教學過程,就是要精通教育和教學的科學、技巧和藝術。想成為一個好校長,首先就得努力成為一個好教師,一個好的教學專家和好的教育者,還要日益深入地鉆研教育和教學過程的微妙細節(jié),不斷地開辟塑造人的靈魂這門藝術的新境界。其次是只有當教育和教學工作中的那些最重要的問題能在實踐中不斷得到解決時,才能徹底改進學校工作,提高學生知識質量和完善道德教育。第三就是不斷滋養(yǎng)自己思想的源泉,而這種源泉就是課堂,我們必須大最地聽課和分析課,才能對教師的教育學和教學法修養(yǎng),對他的精神財富、視野和興趣作出正確的結論。其次,蘇霍姆林斯基對如何發(fā)揮領導的作用的認識很值得推崇!邦I導學校工作的秘訣之一,就在于喚起教師探索和分析自己工作的興趣!眴酒疬@種興趣,首先是樹立一種精神,“精神”是學校中最寶貴的財富,在學校里,沒有比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更重要的事情了!而對于一位校長的“工作”來說,沒有什么比“喚起”更重要的事情了。在本次談話中,他還明確的得出了:“我認為校長的使命就在于使每個教師都成為善于思考、勤于鉆研的研究者。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
通過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學理論學習,使我對不斷加強學校改革的更堅定了信念,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只有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質,才能提升學校的品位。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3
網絡上有句流行語:“道理都懂,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為什么呢?因為這些道理大都都是長輩告訴我們的,而不是我們自己親身經歷得到的感悟。要知道,沒有語言比親身經歷更有力量。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身為家長、老師的我們總是害怕孩子變成熊孩子、壞學生,所以總是急著插手去指責孩子的錯誤,其實殊不知,我們的干預反而錯過了讓孩子自我認知的最佳時機。
所以當孩子犯錯了,請相信孩子!
當然,我們說的相信孩子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引導孩子自覺地改正錯誤。在《請相信孩子》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就講述了小男孩維佳的成長故事。老師發(fā)現維佳在班里偷東西后,并沒有在班集體面前揭穿他的.行為,嚴厲批評他,說出他的錯誤所在。而是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錯誤,并自覺改正錯誤。我相信,在這件事情中領悟到的人生道理,將使維佳終身難忘。這就是親身感悟的力量!
試想,如果當時這位老師是在班級同學面前當眾責罵、批評孩子,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首先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經常當眾斥責孩子,會讓孩子在別人面前覺得自己下不來臺,那么孩子就會產生很深的自卑感。這樣會刺激到孩子的內心,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其次,孩子會對老師、父母產生怨恨。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會有自己的自尊。如果父母不能給孩子足夠的尊重,那孩子可能就會對父母也不尊重。
同時,過多的批評還可能使孩子性格發(fā)生改變。青春期的孩子還可能加劇青春期逆反。
所以,相信孩子,引導孩子發(fā)現錯誤并自覺改正錯誤,這才是給孩子真正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4
大師曰:“不隨意識記是減輕腦力勞動的一條極其重要的途徑。不隨意識記的效果,取決于學生在認識某一理論問題的過程中所完成的是什么樣的腦力勞動。兒童不通過專門記誦而獲得的知識越多,那么他在記誦那些非經記誦就不能識記的東西時就越容易記住。不隨意識記是智力發(fā)展的極為重要的條件,它能把腦力解放出來用于思考,用于深入地理解事實和現象的本質。不隨意識記可以預防最大的弊病之一——死記硬背。”
蘇霍姆林斯基談的這些,對于我們從事教學的第一線的老師來說非常有指導意義。他告訴我們什么是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隨意識記,又稱有意記憶,是指事先有預定目的,并經過一定意志努力的識記,它具有主動性特點,適宜完成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的識記任務,是學習活動最主要依靠的識記類型。不隨意識記,又稱無意識記,是指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沒有經過任何意志努力的識記,這類記憶是數量最多的。它的特點是不易疲勞,但有很大的被動性、偶然性和片斷性。
反思自己的教學生涯,我在教學中采用的'“隨意識記比不隨意識記”多,常常給學生布置去讀背課文,記憶詞語的解釋等等,F在,我應該多讓孩子們學會不隨意識記。比如,生字的教學,我會交給孩子們記憶生字的方法:做動作,猜謎語,換偏旁,加一加,減一減等,教會孩子從故事中去理解詞語,從圖畫中去記憶課文的內容……為了防止死記硬背,就要加大不隨意識記的比例。對要求識記的知識,一要理解,二要思考,三要趣味化,四要擴大智力背景。
我會記住大師那智慧的光芒:“所謂學習知識,首先意味著要善于運用知識!倍沤^讓學生死記硬背。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5
本學期,有幸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另一本著作《要相信孩子》,合上手中的書本,我心中感概萬千,是感動、是敬畏亦是深深的反思。
書中格里沙的故事,仿佛就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有多少個像格里沙那樣的孩子被我們當成了反面教材,教育其他的'孩子們不要模仿,卻忽視了像格里沙那樣的孩子受到了心靈的傷害。如果我們不懂孩子們的心里,什么時候傷害到了他們,何談教育?
想想自己有時候也會犯和女教師一樣的錯誤。首先,女教師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給格里沙帶來的傷害。其次,她只是從自己的經驗出發(fā),還沒有注意、理解格里沙的苦衷。書中的這幾段話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踐行:“要想形成兒童良好的道德面貌。必須發(fā)展并鞏固兒童自我尊重的感情,任何一個考慮問題較深的教師都知道,每一個學生,哪怕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如果他感到老師對自己的印象比自己的實際表現環(huán)。他的自尊心都會受到極大的傷害。相反的,如果兒童不僅知道而且體會到教師和集體對他個人的優(yōu)點既注意到了又很贊賞的話,那么他就會盡一切努力變得更好!
當學生犯錯誤時,如果我們老師立即進行懲罰,往往容易因一時沖動,缺乏深入思考和仔細斟酌而做出不恰當的決定,而且更會引起學生們的騷亂和強烈的情緒波動。讀了這本書以后,告誡自己,先冷靜10秒以后再處理學生的錯誤。一方面要先了解學生犯錯誤背后的事情緣由;另外一方面,明確表達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可以學會正確地處理。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6
本學期,我有幸拜讀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要相信孩子》這本書。淺薄的教學經驗,讓我遇到到了許多問題。而這本書恰如雪中送炭般給我指引了正確的方向,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中令我們收獲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如何應用于實踐。蘇老能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來實施教育,他的.教育是潤物無聲中的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使得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最終成為正直、誠實、熱愛勞動、堅強而勇敢、忠于祖國和勞動人民的人。這本書,給了我深刻的啟迪,也讓我感悟到很多東西。
在《要相信孩子》這本書里,作者談到了這么一個例子"一個頑童的轉變"。少數孩子對自己的缺點不但根本不想掩飾,反而希望大家都看得到,并且好像等著老師對他采取什么措施。柯利亞就是這樣的孩子,故意逞英雄把樹根弄壞,縱身跳入溝壑,他有一顆敏銳又沖動的心。教師發(fā)現對他的漠不關心、冷漠無情的態(tài)度引起了孩子的反抗,因此,老師們想方設法盡一切努力激勵孩子去干好事,去干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的事,為他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有可能體驗到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尊嚴所能享受到的那種人生的真正愉快和滿足。經過十年的努力,學校把一個頑劣的孩子培養(yǎng)成了一個有高度覺悟的人,一個誠實而忠厚的人,讓他勇敢而滿懷信心地走向了生活。
結合我平時的教育教學,我深刻體會到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格,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我們要保護好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用合適的方法,在集體中,潤物細無聲地逐步影響他們,轉變觀念,讓他們成為有價值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7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豐富的,他提出要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彼明確指出,“和諧全面發(fā)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可見其對德育教育的重要肯定。他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為“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要求教師和家長尊重兒童的人格,全面關心兒童。他提出了“要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的主張,并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學校的墻壁也說話”。他同時指出愛不等于無原則的溺愛,應該用嚴格的紀律和道德規(guī)范去要求兒童,并注重通過集體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應學習專家那樣的思考方式,做個智慧的教師,公正、平等、仁愛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善于觀察學生的`表現,尊重他們的個性發(fā)展,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巨大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他們無限的創(chuàng)新能力。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豐富的,他提出要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彼明確指出,“和諧全面發(fā)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梢娖鋵Φ掠逃闹匾隙。他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為“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要求教師和家長尊重兒童的人格,全面關心兒童。他提出了“要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的主張,并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學校的墻壁也說話”。他同時指出愛不等于無原則的溺愛,應該用嚴格的紀律和道德規(guī)范去要求兒童,并注重通過集體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應學習專家那樣的思考方式,做個智慧的教師,公正、平等、仁愛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善于觀察學生的表現,尊重他們的個性發(fā)展,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巨大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他們無限的創(chuàng)新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8
最近在讀蘇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長的談話》一書,整體進度比較慢。遇到一些章節(jié)總是想反復讀誦,頻頻中斷,一者是有些地方實在是太在理太認同了,所以會反復多看幾遍,而有些地方是感覺尚未明白所以要推敲幾次!如:書中提及,教師的工作應該是極其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聯系我們當下,熊老師一直在提老師們不能停留在舒適圈內,要打破舒適圈。我想如果我們教師在工作中習慣性的停留在舒適圈內,不去探索和分析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學生,那么這種創(chuàng)造性就得不到發(fā)展,我們的教育就變得沒有創(chuàng)造性,間接的對孩子們的教育就會變得特別的呆板生硬模式化,遇到一些突發(fā)的問題或者比較有個性的孩子就容易不知所措,也找不到突破點。
這一點深有體會,這學期帶一二年級的數學課,合班上課,二年級的小嘉同學是一個比較活潑好動的孩子,這類孩子有個優(yōu)點,就是很聰明,基本一點就通。所以剛開學那段時間我基本的思路是給他布置任務,不懂的地方適當點撥,課堂上雖然也會有點小動作,基本提醒一下會收斂。后來一兩周當我把重心轉移到一年級的同學身上時,我發(fā)現他的狀態(tài)就特別不好,課堂紀律很差,著實把我氣的夠嗆!沒有辦法,因為我是老師,職責所在,不能退,也無路可退,于是向其他老師求助,小紅老師給了一個字:陪。細細思考也有道理,就像對自己的孩子,光嚴格要求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陪伴。同時我還發(fā)現,其實小嘉同學也有很善良,很熱心,很渴望被關注的一面?赡芤驗樗男愿,以往受到的批評都是比較多的,可是越批評孩子的狀態(tài)就會越差,這一點是永恒的真理。唯有鼓勵和表揚為主才能讓孩子朝氣蓬勃自信滿滿。明白了這兩點之后自己再次調整對他的思路。
課后多一些陪伴,陪他們踢足球,陪他們做游戲,帶他們去我家摘橘子等,課堂上帶著他一起溫習一年級數學的重點,同時多表揚他進步的地方,偶爾有些地方沒做好也先放一放,先說那些方面做好了。一個月下來感覺我們相互的狀態(tài)都會很不錯,打心眼里喜歡上這個胖嘟嘟的小伙子了。我想這應該也屬于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范疇。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用心對待每一次課堂,用心對待每一個問題,我想唯有“用心”二字才能不斷的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也唯有用心二字才能讓教師感受到教育的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19
可以說這是一本讓我百看不厭的一本書,也可以說從來沒有像這樣一本書深深打動我。這本書的作者是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在這本書中他每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現實作為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給予合理的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書中告訴教師:教學并不是機械的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疏導到學生的頭腦里,這是一種極其復雜的道德關系,在這種關系里起主導的決定性作用的特征,就是培養(yǎng)兒童的榮譽感和自尊感。我們教師的任務就在于,要敏銳而巧妙的、堅持不懈而嚴格要求的培植兒童的智力和道德力量。幫助兒童把學習看做一種要求做出很大努力地勞動,這種勞動只有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難而取得成果的時候才是愉快的。在此他又給孩子劃分三個階梯:做出自己的努力,靠勞動取得成果,享受到腦力勞動的歡樂。我們教師可以據此評價學生,讓學生感覺到熱愛勞動的樂趣,讓孩子的一生中都在追求“我比今天知道的多”的不可動搖的`愿望。從此我們可以正確的評價學生,讓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道德觀。
他還告訴我們讓孩子學會在集體中交往,因為“唯一真正的美是人與人交往的美”。
是呀,一個人將成為怎樣的人,這里有賴于他與人交往中的表現,有賴于這種交往會激起他什么養(yǎng)的思想,以及這種交往會把他的知趣引向何方。他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讓孩子去發(fā)現美,他和孩子們把一些地方稱之為“童話角”、“美麗角”。讓孩子在那里體驗美、感知美、發(fā)現美。因為這樣孩子才會有美的心靈,才會用美去對待他人;叵胛覀兊慕逃_實也注意到此方面,但我們與作者卻不能同比。反思之,不由讓自己又充滿力量前進。
可以說這邊兒本書的點點滴滴都存在著教育,可以說讀它可以排解煩惱,可以指點迷津;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以幫助,讓每個人充滿信心……所以我會反復讀之。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0
這個寒假讀了《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一書,在閱讀中我被深深觸動了,文中沒有空泛的說教,沒有死板的提供教學模式,只有一句句平淡卻深入的話語,讓我看到了作者全面豐富的生活積累。為此我想去了解一下閆學老師。在對閆學老師的介紹里我看到來自家長的一句評價是:“我們家孩子上閆老師的課都不想下課。”對于我這樣一個新教師,我真的很難想做到這樣一個目標需要多少的付出。閆老師在書中自序寫到:“當一種教育能夠讓孩子如此熱愛生活,熱愛這個世界,這種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
當一個教師能夠幫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發(fā)現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這樣的教師就是真正的教師,也是最優(yōu)秀的教師。我想從事這樣的教育,想做這樣的教師!
本來我對教師的定義還停留在將書本上的知識和自己所知生動易懂的讓孩子明白,讓孩子能主動去學習,去熱愛學習。并希望做一個讓所有孩子都喜歡的老師?吹介Z老師對教育,對優(yōu)秀教師的定義才覺得我還沒真正走出教室,再從一個高點走進教室,踏足深層次的教育事業(yè)。
來說說書中“讓學生喜愛你的學科”這個觀點。其中談到“蘇步青先生在回顧自己的求學生涯時,談到了教他數學的一位中學老師。正是這位楊老師,把當時本來喜歡文史的蘇步青引上了數學研究之路。據蘇步青先生回憶,楊老師的數學課十分吸引人,給學生看了不少他從日本帶回來的數學雜志,講解那些雜志的數學知識和習題,這些把年輕的蘇步青深深吸引住了,他對數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幾乎把所有能夠抽出來的時間都用來鉆研數學了。從此,蘇步青走上了數學研究之路,直至后來成為一位著名的數學大師!蔽艺J為大多數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不是本身俱來的,只有提起學生對你的學科的興趣,才能讓學生充滿熱情的學好。不管是自身具有巨大感化力的`教育精神還是教學實力充足到令學生欽佩,作為教師想做到在教室中的成功必須有本事讓學生愛上自己所教的學科。每一個優(yōu)秀教師都非常關注學生是否喜愛自己的學科,并且想方設法讓學生愛上自己的學科。以前作為一個學生,一直覺得遇到一個讓我喜歡又敬佩老師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幸運。文中也談到一個令蘇霍姆林斯基感到擔憂的一個現象是那些門門成績優(yōu)秀卻么有一門喜愛的學科的學生,這種學生缺乏腦力勞動的歡樂,會抑制學生長久的發(fā)展。
課堂除了教學還需要管理,有時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會遠遠超過在教學方面所花費的。特別對于一些十來歲的孩子,想要管理還更是難上加難。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你向自己的學生提出一條戒律,就應當同時提出十條鼓勵——鼓勵他們從事積極的活動!迸c孩子在各方面接觸的時候要始終關心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一味的“不許”“禁止”,不僅磨滅了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變得孤獨,使他對周圍世界失去人應有的情感反應,更可能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最終適得其反。不要讓孩子感到教師在禁止他什么,換個想法通過更多的鼓勵讓孩子在積極活動中明白自己應該怎么做,悉心的對孩子善意引導。在教學管理中,懲罰都是盡量不可取的,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盡量放棄懲罰的方式,通過話語的技巧和一些活動,讓孩子自己建立一個是非觀。教育不應該抹滅孩子的天性,需要依靠對孩子無限的信任和真誠的鼓勵來喚醒人性中的真善美。
閆老師說“如果你不愛孩子,不愛教育,不愛教師這個職業(yè),做教師就太苦了!遍Z老師不止愛孩子,熱愛教育,而且不停的吸收著他人的知識,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并加以利用,從她的書中就可以看出她對教育事業(yè)所付出的心血。對孩子,對教育的熱愛才能成就一個不平凡的閆學。閆老師對教育的熱情應該是所有教師的榜樣,我會以其為目標,了解孩子,融入孩子群,在平凡中默默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1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選集。這是一部論文集,涉及內容很廣,既有德育、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方面的論文,也有勞動教育、情感教育、語言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論文;有論述學校教育的論文,也有論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各種教育有機結合的論文。可以說,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心得的結晶。在書中,他從多角度談了教師、家庭、社會對學生成長的多方面影響,既有對成功做法的贊揚鼓勵,也有對學校和社會錯誤行為的嚴厲批判。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從17歲即開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巴甫雷什中學》《公民的誕生》《失去的一天》和《給女兒的信》《學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兒的一封信》《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專著都收在《蘇霍姆林斯基選集》里。
蘇霍姆林斯基在該選集中從多角度論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養(yǎng)共產主義建設者”、“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聰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個觀點是要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而培養(yǎng)這種人需要實現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任務,即應使“智育、體育、德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相互交織在一起,使這幾個方面的`教育呈現現個統(tǒng)一的完整的過程”。關于德育,他明確指出,“和諧全面發(fā)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為“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要求教師和家長尊重兒童的人格,全面關心兒童。他說:“如果有人問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愛孩子’!彼岢隽恕耙屆總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的主張,并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學校的墻壁也說話”。他同時指出愛不等于無原則的溺愛,應該用嚴格的紀律和道德規(guī)范去要求兒童,并注重通過集體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
是啊,我們的學生是一本豐富的書,是一個多彩的世界,是一具活潑的生命體,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教師必須愛他的學生,相信他的學生,尊重他的學生,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巨大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他們無限的創(chuàng)新能力。
讀了這部專著,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沖擊著我的頭腦,讓我的思想在不斷的撞擊中反復錘煉,去腐存新。在讀書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對照書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在不斷的對比與學習中,我常常為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學生成長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動。他對學生充滿了無限的愛,而他的這愛,來自于他的人格的魅力;來自于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堅毅的奮斗精神;來自于虛懷若谷,刻苦學習,頑強拼搏,不斷求實、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來自于勇攀科學高峰,不滿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斷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在教學中實踐活動中不斷充實、完善和發(fā)展自我的頑強毅力。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我作為一名教師所學習所要做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解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相信經過我們不懈地努力,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2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當代出類拔萃的偉大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紀念碑。人們在這紀念碑面前,可以玲聽到許多燴炙人口的有益教誨;可以汲取到許多用來豐富和指導自己工作的理論和經驗;它可以作為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啟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yǎng)人的教科書、素質教育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鑒。
讀了這本書,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沖擊著我的頭腦,讓我的思想在不斷的撞擊中反復錘煉,去腐存新。在讀書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對照書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在不斷的對比與學習中,我常常為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學生成長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動,也為自己在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的毛躁與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
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我們來說,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后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身感汗顏。對于那些學困生,我為他們又做了些什么呢?今后一定要對他們格外關注,因為他們同樣是上帝賜給我們的天使,我們沒有理由忽略他們的存在。造成他們不“可愛”的原因是因為我缺少教育素養(yǎng)的過錯。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時間忙于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有多少時間煞有其事地捧著教育名著或教育雜志閱讀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3
在我們的意識里,其實已經有了這樣的覺醒,那就是知識不是死的,不單單是用來庫存的,而是被學來用的,但是我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卻很少進行知識運用的訓練,更多的是對知識進行儲備。
我們占用了太多的時間儲備知識,因為知識儲備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是易于操作的,運用知識因其靈活性、生成性、達成性對老師的整體素質要求要高。對于學生而言儲備知識相對簡單,運用知識相對較難。但是簡單的重復記憶則是枯燥和無趣,而活生生的應用倘若使用好了,卻會妙趣橫生。正確的學習狀態(tài)是在進行知識儲備的前提下或同時要進行有效的知識運用訓練。知識的價值遠低于知識運用的價值。運用知識是訓練思維、構造能力、形成思想的有效方式也是必走途徑。知識和知識的應用是兩個不同的層面。所以說知識是目的,但更是手段。設若,我們讓知識有了生命的張力,我們的課堂會變得更富有情趣,更有生機,我們的學生將會成長的更加茁壯有力。
蘇霍姆林斯基給予的建議是:“請你努力做到,使學生的知識不要成為最終目的,而要成為手段;不要讓知識變成不動的、死的“行裝”,而要使它們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在集體的精神生活中、在學生的相互關系中、在精神財富交流的生動的、不斷的過程中活起來,沒有這種交流,就不可能設想有完滿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緒的、審美的發(fā)展!彼膶嶋H做法是,在低年級段“讓詞在兒童的意識里活起來,歡蹦亂跳,使詞成為兒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識的工具,這是多么重要啊!笔堑模沂菬o限欣喜地歡喜著“活蹦亂跳”這個詞語,無限歡喜著他這樣的表達。突然有種這樣的感覺,讓那些所謂的專家去別處鼓噪吧,讓他們那些高深的學術理論見鬼去吧。我只喜歡來自一線,有親身實踐經驗的“草根”專家、“土”專家的樸實文字和真實經驗。這是多么寶貴的經驗交流和思想交換啊!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話又何嘗不再我的心靈深處活蹦亂跳著呢。這才是真正的大師。大道至簡。它不僅僅是給予我們的一些建議,他更給了我們該建議下教育的具體操作方法。這才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chuàng)造,借助詞去認識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象,并且與此聯系地認識詞本身的極其細膩的感情色彩!睌[在第一位的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我極其贊同他所說的這一句話,就像我現在在讀蘇霍姆林斯基,但是,在我所寫的這些文字里面有我認同的東西,也有認同之后,不覺過癮而繼續(xù)深化的東西,更有自己與之方向不同的見解。就上一篇有關于“后進生”的話題,我就理解為思想的“后進”比知識的“后進”更可怕,更迫切地需要我們教師去改進,甚至于說是去“拯救”。就像我們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我們不單單是學習、吸納、我們還得會生成。我們不單單要繼承他的思想的精粹,我們還得結合自己的實際去修正,去發(fā)揚。這樣的學習才是有價值的學習,這樣的知識才是受益無窮的知識。這樣得來的思想才是有生命的思想,因為這里面已經融入了自己的認識、思考和經驗。但前提是與此同時所極需要的是讀他的文字,讀這些“知識”。問題的關鍵是蘇霍姆林斯基將他“活”的思想,變成了“死”的知識。我們的任務就是讓這些“死”的知識變成“活”的思想。并且努力讓它變得比之前更加的豐厚、鮮活和踐行意義。假如,我們堅持這樣去做了。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收獲自己的思想,那簡直是可以肯定的。
不單單是孩子,不單單是我們教師,事實上是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理解:知識是學來用的。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4
教師,是一個擁有美譽的稱號,亦為神圣之職業(yè)!皫熣,傳道受業(yè)解惑者也”,韓愈《師說》只是對教師的一個角色進行了闡述。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教師不僅是疑難知識的解答者,同時也是學生心靈智慧的啟發(fā)與開動者。也許只是課堂上你一句贊許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個手勢,只要出于真心,在他們的心里都將會引起一陣不小的波瀾,可能,下一次他們面對你的時候會用最天真,最純真的眼神望著你,那里面包含著一個孩子對于你所有的敬仰與愛戴。
我們都說,一個老師最難做到的就是去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也就是真正的知曉他們的內心在想些什么。這項工作難就難在這是一個探索人內心世界的工作。人的心,復雜而廣闊,加上外部事物的繁瑣,教師很難去了解一個孩子。很多時候,我們不自覺地便成了知識的灌輸者和空洞知識的傳播者,以至于我們與孩子的內心世界越走越遠,最后,我們都為彼此設立了兩座毫不相干甚至互相對立的孤島,孤島上住著氣憤學生不懂事的教師和無奈老師不理解自己而自暴自棄的學生。為此,蘇霍姆林斯基親切卻又不失嚴厲的告訴每一個教師:請你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你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因為,只有心靈方能直達心靈,知識的傳授也不能脫離心靈的軌道。
現在細細想來,最為一名教師的我真的很少去走進孩子的心靈,真的很少去了解孩子到底真正需要什么。很少去思考他們到底喜歡一個什么樣的老師,很少去探索一個孩子復雜卻又簡單的內心世界?赡苷娴脑诤芏鄷r候,我們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我們忘記了一個小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的。作為教育的傳播者,或許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以心靈的純真去塑造另一批純真的心靈,以自己心靈的包容與愛去影響另一批心靈。當兩個心靈碰撞,那種震天撼地的力量即使沒有聲音沒有形態(tài),但卻比世間任何一種東西都有力量,都有價值。
最為一名新教師,我要走的路還很長,要面對的學生還會有很多,很多,但是,我會以一顆純真的心靈去與孩子接觸,以自己的一顆心靈,爭取去影響更多的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5
蘇霍姆林斯基是當代偉大的教育家!短K霍姆林斯基選集》是他一生心血的凝聚。在這兒,我們可以聆聽到許多有益的教誨;可以汲取到許多用來豐富和指導自己工作的理論和經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睂W校里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教師正講解一個新的教學內容,學生們認真聽著,講述結束了,教師問學生:"有什么問題嗎?"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師得出結論,新內容學生們都搞懂了。但是當教師把學生單個叫起來,讓他復述的時候,往往又根本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于是,教師不得不把剛才講述的內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講述之前,教師常常不無憤怒地對學生們說:"既然你們一點都沒懂,為什么剛才不提出問題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常氣憤學生的不懂裝懂?墒,在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認是錯怪學生了。其實,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學生們根本無法判斷他們對新內容是理解了還是沒有理解。因為在講課之初,教師并沒有明確告訴學生,在學習這一新內容時,他們應該理解什么,在思考過程中應達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過程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腦力勞動。教師越是善于把學生的思維活動賦予解決問題的性質,學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積極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學習中的阻力和困難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腦力勞動的過程也就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難的過程。那種認為把教學內容講得越清楚,越明白,學生的問題就會越少,他們的知識就會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師,是大錯特錯的。好老師決不會越俎代庖地替學生解決難題,他們對學生的關心首先表現在讓學生明白擺在他們面前的困難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難,不僅僅需要孩子們集中極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們付出極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識,不僅僅要在學生面前揭示教材內容的本質,而且要教給學生怎樣思考,讓他們獨立地,自覺地深入到教師的詳細講解中來。
學生被動,消極地掌握住的知識,對學生思維發(fā)展起不到多大的影響,而是讓他們扮演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積極主動收獲的知識,不但讓人深信不疑,更會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
作為一名教師,很多人都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他們并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果。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我們要讓學生經?吹阶约旱某晒Γ屗麄兠恳惶於加行碌氖斋@。
讀了這本書后,我不但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他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誠的心、辛勤的汗水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每個教育工作者都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熱情,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6
暑假里,我拜讀了《走進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教師的典范,做人的榜樣,世界教育大師。他的“盡義務”、“給予”、“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奉獻”思想,他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真正的人“、”我把心給了孩子們“等思想讓我在暑假里時時反思自己兩年教書生活里的點點滴滴。他經歷35年的教育生涯,一心撲在教育事業(yè)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記錄、總結自己的教育實踐,形成了豐厚的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經驗。通過遍遍閱讀,我一次次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的精神洗禮,接下來從以下兩方面進行闡述。
一、人是財富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優(yōu)秀人才,“如果讓每個人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那么任何人都可以達到全面發(fā)展的最高階段——不僅在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方面,而且在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方面,成為一個無與倫比的優(yōu)秀人才“。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接受并將無私的愛奉獻給每個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
我認為,在當今的大環(huán)境下,做到真正意義的“愛學生”,不摻雜任何雜念,這真的是一種教育理想。坦誠的說,我覺得我沒做到。我經常因為學生不良行為屢教不改而費解進而怒火沖天,經常因為學生一道題“百講不得其解”而憤怒。雖然多數時候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大發(fā)雷霆,不去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但做到這樣是遠遠不夠的,不傷害他們和發(fā)自內心的愛他們,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這兩種心理狀態(tài)所表現出來的`直接行為哪怕是一個眼神都是完全不同的。我真的會因為這些而對他們有條件反射的不喜歡。因為學習不好的孩子往往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協(xié)調,經常會做出讓人憤怒的事情。我覺得這樣真的不應該,其實這種憤怒正是對發(fā)展中的孩子不能正確對待的表現。每個孩子每天都是新的,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變化,正在成長的孩子很容易被改變!拔覀円苍浭呛⒆印边@么淺顯的道理,當我面對孩子的時候往往被拋在了腦后。這就是與真正的“好教師”的最大差距。自己真的還需要深刻的反思與“修煉”。
二、游戲與休息篇
游戲在兒童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游戲既能給兒童帶來快樂,也能展現出兒童的創(chuàng)造才能。沒有游戲,兒童就沒有完滿的智力發(fā)展。孩子們在游戲中邁上認識階梯的第一級,他們的智力生活受著美、故事、音樂、幻想、創(chuàng)作和游戲的鼓舞。凡是激動了他們情感并因美而吸引了他們的,都深深地印在了記憶中。關于休息,一天中的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是一個人精神生活最為復雜的時間。使學生在學習和體力勞動以外的幾小時,充滿著活躍的、令人振奮的思想以及深厚的道德情感、智力情感和審美情感。兒童在休息時間的精神興趣越濃厚,那么學習、上課時的腦力勞動便越能吸引他。而現在的兒童,每天滿滿的輔導班生活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只能說現在的孩子離休息與游戲越來越遠了。
此書的開頭,“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時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恩呢該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敝档梦覀兠總年輕教師去領悟。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7
暑假期間,我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教育選集。在書中,他從多角度談了教師、家庭、社會對學生成長的多方面影響。既有對成功做法的贊揚鼓勵,也有對學校和社會錯誤行為的嚴厲批判。
讀了這本書,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沖擊著我的頭腦,讓我的思想在不斷的撞擊中反復錘煉,去腐存新。在讀書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對照書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在不斷的對比與學習中,我常常為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學生成長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動,也為自己在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的毛躁與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讀完全書后,我對蘇霍姆林斯基談到的這幾方面內容深有體會:
一、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
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立志從教,并取得了如此偉大的成就得益于他的啟蒙教師安娜·薩莫伊洛英娜。這位女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不僅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孩子們親密的伙伴。她講課時學生們都有濃厚的興趣,所教的知識常被學生銘刻在記憶之中。她常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學生思考許多問題,學習了不少東西,明白了許多道理……這使幼小的蘇霍姆林斯基不僅愛上了書本,愛上了同伴,愛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這位老師。他向往著自己的知識能同老師一樣淵博,向往能象老師一樣。從這時起,蘇霍姆林斯基逐步樹立了從事教師這一神圣職業(yè)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學校畢業(yè)時,他毅然決定報考師范院校,后來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普通的教師成長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學生健康成長直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對學生的影響、發(fā)展作用極大。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相結合,對他們的教育做到“愛心、耐心、恒心”,直到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止。
二、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蘇霍姆林斯基在《寄語后來人》一文中,對后輩的教育同行們寄予了無限厚望,他把自己對教育未來的期望整理成八條教育遺囑,對影響學生發(fā)展的各個方面都進行了細致地囑咐。其中有一條,蘇霍姆林斯基特別講到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他說,要當作最寶貴的珍寶一般,保護兒童的信賴這朵最嬌柔的鮮花。它是很容易折損,憔悴和被不信賴的毒汁毒死的。作為一名教師,很少有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作為學生的家長,也極少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時,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他們并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果。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點也不比大人小。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讓他經常具有作為智力勞動者的自尊感,作為公民的自尊感,作為自己父母兒女的自尊感,作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績而變得美好起來的個人的自尊感。我們要讓學生經?吹阶约旱某晒,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獲。
三、反思造就了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實踐中也曾有過這樣的失誤。那時,他剛參加工作,一個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過分活潑、頑皮,在一次玩耍中無意把教室里放著的一盆全班十分珍愛的玫瑰花給碰斷了。對此,蘇霍姆林斯基大聲斥責了這個學生,并竭力使這個闖禍的孩子觸及靈魂,吸取教訓。事后班上孩子們又拿來了三盆這樣的花,蘇霍姆林斯基讓孩子們用心輪留看護,唯獨斯捷帕沒有獲準參加這項集體活動。不久這個學生變得話少了,也不那么淘氣了。年輕的蘇霍姆林斯基當時想,這倒也好,說明自己的申斥對這個學生起了作用?墒遣挥淇斓氖录谒庳熯@位學生的幾周之后的一天發(fā)生了。這天放學后,蘇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還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這里,他準備把作業(yè)做完回家。當發(fā)現教室里只有老師和他倆人時,斯捷帕便覺得很窘,急忙準備回家。蘇霍姆林斯基沒有注意到這種情況,無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這時斯捷帕表情迅速變化,先苦笑了一下;接著眼淚直滾了下來,隨后在蘇霍姆林斯基面前跑著回家了。這件事對蘇霍姆林斯基觸動很大。此時,他才明白了,這孩子對于責罰,心里是多么難受。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覺地對孩子的一種疏遠,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為孩子弄斷花枝是無意的,而且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來補償自己的過失,而自己卻粗暴地拒絕了他這種意愿。對這種真誠的、兒童般的懊悔,報之于發(fā)泄怒氣的教育影響,這無疑是對孩子的當頭一棒。
此后,蘇霍姆林斯基吸取了這一教訓,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責罰。通常,他對由于無知而做出不良行為后果的`兒童,采取寬恕態(tài)度。他認為,寬恕能觸及學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自己,造就自己,完善自己。這正是做教師的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讓反思成為教師成長中的好習慣。
讀了這本書后,我不但對蘇霍姆林斯基書中講述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誠的心、火熱的血、堅強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時時不忘己任,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時時不忘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發(fā)展的空間,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他們的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8
最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著的《帕夫雷什中學》一書,其中有這樣一段話“作為一位教師,要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倍@,不正是我們追求的教師的境界嗎?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全體教職工團結一致,是學校能實現自身目標的根本保證。這一點,作者身為帕夫雷什中學的校長,不僅做到了,而且能以自己豐富的學識和對教育的深刻理解,保證了全體教職工能沿著教育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去努力工作。
書中對帕夫雷什中學的學校工作作了詳盡的描述,不僅細致入微地描述了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而且也深刻明了地闡述了作者自身的教育思想和學校全體教職工一致的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
今天,許多在理論上成熟,但在實踐上卻還沒有付諸實施的教育思想,在帕夫雷什中學早就變成了現實;今天,我們許多人甚至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認為只是教育上的一種理想甚至于空想的事,在帕夫雷什中學變成了輕而易舉的事。而在今日中國千千萬萬所中小學里,在我們提出“素質教育”的同時,我們能否找到一點帕夫雷什中學的影子。
蘇霍姆林斯認為教師集體的財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師的個人閱讀。帕夫雷什中學提出,真正的教師必是讀書愛好者:這是帕夫雷什中學集體生活的一條金科玉律,而且已經成為傳統(tǒng)。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氣氛,乃是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帕夫雷什中學圖書館不僅有豐富的藏書,而且每個教師個人也有大量的私人藏書,每個教師都訂有幾種雜志和幾份報紙,.他們彼此之間還進行互換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對教師的要求是“必須是讀書愛好者。”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切勿忘記關注教師讀些什么書,他怎樣對待書籍和科學。”他把讀書作為衡量教師發(fā)展的標準,他說:“只有當讀書成為教師的一種很重要的精神需求,只有當他不僅有書而且也有讀書的時間的情況下,他才有可能借鑒別人的經驗。
蘇霍姆林斯基把孩子帶到藍天下、森林里、河流邊,通過童話、幻想和游戲,引導他們進入周圍的世界,每天都發(fā)現一點新的東西,所走的每一步都成為走向思維和語言的.源頭。
作為成長中的個體,學生身上的不良習慣和弱點是難免的,然而對于學生的種種問題,當老師們感到束手無策時,往往會采用批評的方法,結果情況越來越糟,如果適時地采取賞識贊美的方法,讓學生在“我是好學生”的心態(tài)中成長,則會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笆畟手指也有長短”,更何況我們的學生?他們之間勢必存在著差異,但所有學生,不管是聰明的還是木訥的,是聽話的還是淘氣的,是家境優(yōu)越的還是貧困的,都十分需要老師的關愛。愛好學生是容易的事,愛那些讓我們操不完心的學生就非易事。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不斷地學會愛:學會把每個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學會欣賞學生,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學會向學生表達自己的愛;學會把學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以更好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才不會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因為你會發(fā)現:在付出愛的同時,我們也在收獲著愛,付出愛也是一種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29
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對待學困生,首先,我們應該找出學生在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夠照顧個人特點和個別困難的教育措施。也就是預防學生學習發(fā)生困難,讓這些孩子不要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人,要使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歡樂,獨有的自尊。就像作為醫(yī)生,如果他竟對自己的病人說:“你的病是治不好的,你的事毫無希望了……”那他能夠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具有人道主義的醫(yī)生嗎?在我們教師的眼里,必須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我們教師看來是可教育的,必須便學習成為他們樹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領域。
首先,要讓這些孩子充分的閱讀,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
教師要為孩子們挑選一些供他們閱讀的書和文章。這些書是用最鮮明,最有趣,最引人入勝的形式來揭示穩(wěn)中有降種概念,概括和科學定義的。閱讀越多,越能引發(fā)孩子們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疑問,引起孩子的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而思考越多,他們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工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當然閱讀是講究一定的方法的。不是死記硬背。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主動的去閱讀,去尋找疑問的答案呢?讓孩子有疑問,這就成功了一半。作為教師的我們,讓孩子先產生疑問,在課堂上哪些東西要講,哪些則留著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是給學生留下了疑問。在生活中,哪些東西需要引導,哪些只需要幫助等。當然,前提是對學生有了充分的觀察與了解。
其次,第一次的學習很重要。
這就是說教師首先要對教材要有深刻的理解,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讓學生在學習時對所學知識不要做出膚淺的認識與理解。讓孩子們第一次學習就要學習正確的,明確知識要點。這就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及學習能力作一個充分的估計,備課時預先估計一下,在什么地方,什么知識點上,學生可能出現錯誤,以及這個學生具體可能是誰。對任何一個可疑的地方,預先都做好詳細的設計。然后在當堂有讓學生獨立地完成作業(yè)的時間。讓學生在獨立作業(yè)中得到思考,得出概括性的結論。學會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在課堂上就看出哪些孩子需要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是哪些題。讓孩子更好的學到知識。
再次,對這些孩子的評分也很重要。
評分是教育上最精細的工具之一。作為教師不應當把知識的評定作為某種孤立的東西從教育過種中分離出來。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合學生進行積極腦力勞動的刺激物。對待這些孩子的評分寧可少一些,但是每一個評分都要有分量,有意義。如果學生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和情況而沒有能力掌握知識,就不打不及格分數。不要讓孩子感到沒有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什么也不行。任何時候都要不急于給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數。因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沒有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如果看出孩子學習的知識還比較模糊,在他們關于所學的事物和現象的表象中還有些不明確的地方,那根本不要評分。應當首先設法讓他學會知識。提問題的時候應當避免提那些不需要思考的,可以從書上準確無誤的找到答案的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30
冰心老人曾經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边@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眼界開拓。這學期,我閱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边@就集中體現了蘇霍姆林斯基賞識教育的思想,他認為教師的賞識是實現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我認為賞識教育應該從下面兩個方面著手:
一、師愛——成功教育的動力。
師愛是教師發(fā)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后,便會激發(fā)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如果教師發(fā)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感化他們、啟發(fā)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最終他們也會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二、自信——成功教育的秘訣。
成功教育很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甚至有人提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善于在每個學生身上發(fā)現他的天賦和才能,為他提供發(fā)展的條件,竭力做到使每個學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從而感到快樂,從中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
對小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特別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老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生一種內驅力,促進他們成就動機的發(fā)展,促進他們發(fā)現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yōu)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古人云:“開卷有益”。讀了《給教師的建議》,的確讓我的眼睛霍地一亮,讓我的心地陡然開闊。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31
蘇霍姆林斯基,這位教育界的巨擘,他的思想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教育的漫漫征途。在閱讀他的著作過程中,我仿若置身于一座教育的寶庫,每一頁都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啟示。
他強調愛的教育,這種愛并非抽象的情感,而是滲透在日常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在他的理念中,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如同陽光之于花朵般的滋養(yǎng)。教師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成長,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這讓我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曾經,面對調皮搗蛋的學生,我也曾有過不耐煩,但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如同一記警鐘,提醒我這些孩子更需要關注和愛。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的行為背后或許有著不為人知的原因,而教師的愛就是打開他們心靈之門的鑰匙。
同時,他重視閱讀的力量。閱讀在他的教育體系中占據著核心地位,他認為閱讀是智慧的源泉,是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徑。這使我深刻認識到,在課堂上,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的傳授,更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無論是文學經典、科普讀物還是歷史故事,每一本書都是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口。我開始嘗試在班級中建立圖書角,鼓勵學生分享自己讀過的好書,并開展讀書討論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學生們眼中閃爍的光芒,那是對知識的渴望被點燃的信號。
蘇霍姆林斯基還提到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意志力和實踐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現代教育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這一點,過于注重學術成績。但他讓我明白,讓學生參與到校園的勞動中,比如打掃教室、種植花草等,可以讓他們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明白付出與收獲的關系。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將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勞動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勞動中成長。
總之,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猶如一盞明燈,為我在教育之路上指引方向。他的理念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激勵我不斷探索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32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一次深入教育靈魂的思想之旅。他的文字宛如涓涓細流,滋潤著我對教育真諦的理解,讓我對教育這一偉大事業(yè)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核心目標。他認為,教育不應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道德品質和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這使我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在考試成績上幫助學生取得進步,更要塑造他們健康向上的人格。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組織各種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探討道德困境,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判斷力;通過開展體育比賽和戶外活動,增強學生的體魄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只有將這些方面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他對于教師素養(yǎng)的闡述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更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細微變化,從他們的眼神、表情和行為中讀懂他們的內心世界。這要求我們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磨礪自己的觀察力,如同敏銳的獵人捕捉獵物的蛛絲馬跡一樣。同時,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用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影響他們。當我們帶著飽滿的熱情走進課堂,這種熱情會傳遞給學生,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而高尚的道德情操則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只有自己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學生的楷模。
蘇霍姆林斯基對課堂教學的見解也極具前瞻性。他強調要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讓課堂成為思想碰撞的舞臺。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例如,在講解數學難題時,可以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解題思路,組織小組討論,讓他們在交流中拓寬思維視野。而且,他提倡將生活與教學緊密相連,讓知識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這樣的課堂,不再是枯燥的知識灌輸,而是生動有趣、充滿生機的學習樂園。
通過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我深知教育是一項充滿挑戰(zhàn)與機遇的偉大事業(yè)。他的思想如同一座燈塔,為我在教育的海洋中航行照亮方向,讓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行動指南。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33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每攀登一步,都能領略到更壯麗的教育風景。在深入研讀他的著作后,我對教育的本質、教師的角色以及教育實踐的方法都有了全新的感悟。
教育的本質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筆下是一種人道主義的關懷。他主張教育要以人為本,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惑。每個學生都帶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情感走進校園,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是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溫暖、包容的學習環(huán)境。這讓我想起了班上曾經有一位性格內向的學生,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通過與他多次耐心的交談,我發(fā)現他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我鼓勵他參加學校的繪畫社團,并在班級中展示他的作品。漸漸地,他變得開朗起來,也更愿意參與到班級的其他活動中。這一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是教育成功的關鍵之一。
在教師的角色方面,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這個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智慧的啟迪者、心靈的'守護者。教師要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園丁,精心呵護每一株幼苗的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的奧秘。例如,在語文教學中,當講解一篇課文時,我們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思考來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予疏導和幫助。就像在學生面臨考試壓力時,我們可以組織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動,如心理講座、戶外拓展等,幫助他們緩解焦慮情緒。
蘇霍姆林斯基還強調了教育實踐中的個性化教育。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和方式,我們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衡量他們。在班級中,有的學生擅長通過閱讀來學習,而有的學生則更喜歡通過實踐操作來掌握知識。我們要尊重這種差異,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比如,對于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科學實驗課上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探究機會;對于喜歡閱讀的學生,可以推薦一些適合他們水平和興趣的書籍,并組織讀書分享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他的每一個觀點都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教育的皇冠上,指引著我們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優(yōu)質的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34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智慧如同璀璨的星光,在我閱讀他的作品時,不斷地灑落在我心靈的深處,引發(fā)了我對教育實踐的深刻反思和對理想教育的無限憧憬。
從他的教育理念中,我深刻領悟到教育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教育不應是孤立于生活之外的知識灌輸,而應是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互交融的過程。他提到讓教育回歸生活,使我想到在教學中可以更多地引入生活實例。比如在教授數學中的幾何知識時,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建筑設計、家居布局等,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理解抽象的幾何概念。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他們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當學生發(fā)現所學知識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會更加強烈,學習也變得更有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環(huán)境的營造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學校和教室應該是充滿文化氛圍和情感溫暖的地方。這讓我反思自己的班級環(huán)境建設。我開始注重在教室中布置文化墻,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名人名言、世界地圖等,讓教室的每一面墻都能說話。同時,在班級中營造一種相互尊重、相互關愛的氛圍。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分享快樂和悲傷,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這樣的環(huán)境能夠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促進他們積極向上地成長。
在他的思想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重中之重。他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傳統(tǒng)的提問方式,不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回答既定的問題,而是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例如,在歷史課上,引導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讓他們思考如果自己是當時的決策者會怎么做。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思維不再局限于教材的標準答案,他們開始學會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和創(chuàng)新。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未來的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蘇霍姆林斯基對家校合作也給予了高度重視。他認為家庭和學校是教育學生的兩個重要陣地,兩者要緊密配合。這使我更加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定期組織家長會,不僅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與家長共同探討學生的成長問題,如性格培養(yǎng)、興趣愛好發(fā)展等。同時,通過家長微信群等方式,及時與家長分享教育資源和學生在校的點滴進步,讓家長更好地參與到學生的教育過程中。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教育理想境界的大門。在這扇門后,我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和學生們燦爛的未來。我將把這些思想融入到我的教育實踐中,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美好的教育環(huán)境。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 35
《蘇霍姆林斯基》這部教育經典,猶如一座蘊藏著無數珍寶的教育殿堂,每一次踏入都能發(fā)現令人驚嘆的教育智慧。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被他深邃而又富有實踐意義的思想深深吸引,也從中汲取了許多對教育工作具有指導價值的養(yǎng)分。
蘇霍姆林斯基對于學生自尊心的呵護讓我感觸頗深。他認為,自尊心是學生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學生犯錯的情況,而處理這些問題的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自尊心。以往,我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當眾批評學生,雖然出發(fā)點是希望他們改正錯誤,但卻忽略了這種方式可能對他們自尊心造成的傷害,F在,我學會了更加謹慎地對待學生的錯誤,采用私下溝通、鼓勵改進的方式。例如,當發(fā)現學生作業(yè)完成質量不高時,我會在課后與他單獨交談,了解他遇到的困難,并鼓勵他下次做得更好。這種尊重學生自尊心的做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信任,他們更愿意主動改正錯誤,積極投入到學習中。
他對教育評價的觀點也為我打開了新的思路。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往往過于注重成績,而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除了學業(yè)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努力程度、興趣愛好、道德品質等多個維度。這使我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能僅僅以分數來評判他們的優(yōu)劣。在評價學生時,我開始采用綜合評價的'方式,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記錄他們在各個方面的表現。在學期末的評價中,除了成績排名,還會頒發(fā)諸如“最具進步獎”“最佳道德風尚獎”“最具創(chuàng)新思維獎”等多個獎項,讓更多的學生能在不同領域得到認可和鼓勵,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關于和諧師生關系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他強調師生之間應該是一種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關系。教師不能高高在上地發(fā)號施令,而要與學生建立起情感的紐帶。在課堂上,我嘗試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更多地與學生互動、交流,傾聽他們的想法。在組織班級活動時,我也會和學生一起參與,拉近與他們的距離。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不再害怕老師,更愿意在老師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同時,他對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著深刻的見解。他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這啟示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引導學生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并讓他們參與到規(guī)則的執(zhí)行和監(jiān)督中。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通過寫日記、周總結等方式,讓他們學會審視自己的行為和學習情況,不斷改進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座永恒的燈塔,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為教育者照亮前行的道路。他讓我明白,教育是一門充滿愛與智慧的藝術,需要我們用心去雕琢每一個學生的靈魂,為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蘇霍姆林斯基名言05-15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06-12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6-19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1-16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6-21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03-29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04-08
熱門《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