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理想有感(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理想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理想有感1
作為教育者,我們都知道,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說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靈的,是不能為人所掌握的。教育應該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學生與學生的交往中,在學生與教師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朱永新老師提出,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在自然的活動中養(yǎng)成學生的德性,讓學生在游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我們不能讓學生僅僅忙于上課和做作業(yè),應該多給學生交流和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學生會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面對挫折,如何處理沖突,而這些道德不是靠簡單的說教就能湊效的。德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學生自覺地創(chuàng)造真善美之人格。在《我的教育理想》一書中,朱永新老師強調,理想的德育應該是:在自然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德性,用高尚的道德行為的生動的實例來充實它,從感性的角度讓學生感受和領悟道德準則;通過讀書來凈化學生的心靈,道德的體驗、感悟升華為道德的理性層次,上升到一種自覺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某方面的才藝,在美的氛圍中推進善的教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種自我教育的習慣,使學生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自教”的自律習慣;道德的教育不需要蒼白無力的說教,也不需要刻意的在追求,他應該在潤物細無聲中進行,如果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從這些方面把握教育的實質,理想的教育之夢已離我們不遠了。
作為高三九班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努力踐行朱永新老師的理念。班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培養(yǎng)德育的舞臺。通過班會,學生自己參與,自己體驗,自己獲得,。高三時間很緊張,但在高三我們班開了一系列班會。剛上高三我們開了期末表彰——新九班,新征程主題班會,以調動學生新的開始的勇氣。學習的同時要學會放松,開了九班潮人——第一季的主題班會,在才能展示中去釋放自己。以奮斗——為自己尋找一顆北極星為主題讓學生尋找自己的目標。以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即是完美為主題的讓學生把握好現(xiàn)在的自己。在全班大馬拉松的背景下開了奔跑,綻放生命的火焰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去體驗人生的跑動。
我們班考試獎勵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給優(yōu)秀大組長買書,同時組員也能傳看。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學會提升。又拿班費訂閱《中國青年報》,學生可以及時了解國家大事,對文科生的視野是一個拓寬,在讀報中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強于道德的說教。
讀完《我的教育理想》,我有了更多的思考。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心中充滿愛,向我們心中理想的教育邁進。
讀理想有感2
最近,利用寒假的時間,學習了《構筑理想課堂》一書,書中介紹的新教育有效教學框架主體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教材及教材解讀;
2、教學目標的確定;
3、有明確方向的預習;
4、嚴謹?shù)慕虒W版塊;
5、對課堂上學生個體學習的預設與規(guī)定;
6、教學反思。
由于近期也在進行新學期的教材解讀工作,看了本書,我想就教材解讀的意義結合自己實際談談看法:
教材解讀到底應該解讀什么?
我想,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在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中,教材是我們進行教學活動的指定材料。因此,它被認為是實現(xiàn)課程標準的最重要工具。任何學科的教學,不能輕易地置教材于不顧,或者肆意地篡改教材。
但是不是作為教師,我們就沒有主觀能動性了呢?非也。
其實,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材不等同于教學內容,更不能等同于師生實際的教學實踐。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應當將教材看做是教學內容的原材料,是展開課程的一個載體,而不能是唯一資源。
就語文學科而言,老師對教材的解讀,不僅要對文本進行解讀,更重要的是對單元思想、主題、內容、形式的重構,甚至是對整冊教材,乃至年段及更長遠的教學目標在本冊、本單元、本課中要滲透的內容的思考。這樣縱橫交錯地比較,從微觀走向宏觀再回到微觀的思考方式,才能讓我們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整合好教材內容。老師站的高度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深度,當我們將教材有效地利用好了,學生在學習文本的時候,也才能拓展思維,語文課堂才真正能夠在孩子的頭腦中留下一個個鮮活的形象。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們很多時候是借助教參來理解課文的,但是,教材和教參分析得再詳盡,卻永遠都不能代替老師自己對教材的解讀。因為我們要深入研究的,不僅是文本,還有教學實際,怎樣將教材與本班學生實際結合得很好,這是很難的,所以只有我們潛心鉆研教材,才能真正構筑起理想的課堂。
讀理想有感3
讀完王涵校長的《追尋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罚鹆宋疑钌畹乃伎。
王校長為我們闡述了當今的社會,我們需要秉持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從事教育工作?
“我們應該努力是自己沉靜下來,認真反思和追問教育的本質和規(guī)律。無論在什么時代,什么社會,教育都是為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服務的。所謂人的“全面”發(fā)展,不能狹義的理解為學生在校各科成績全優(yōu)或各種知識技能的發(fā)展,而是應從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出發(fā),全面發(fā)展學生各種潛能衡量,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今天的教育已經走向“窄化”,不遵從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沒有給學生提供“完整的教育”,甚至就是為了一個“分數(shù)”,把學生完全禁閉在一個狹小的天地了長時間的進行“應試訓練”,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完全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其實質是教育的倒退與異化!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是!輕松、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不正是我們的教師、學生所向往的嗎?可有幾所學校能不把“分數(shù)”當作第一,能把學生從應試教育的天地里解救出來。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需要綜合性人才,可最后的選拔考核除了分數(shù)還能以什么為準?在嚴重的追求升學率的這個大環(huán)境中,學校、老師、家長無不在為孩子考取“高分”而努力著。為此,我們的好多孩子失去了快樂的童年。這一社會現(xiàn)狀又讓我想起流傳甚廣的一位母親的言論:“我們也想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可如果我還他一個童年,那我就欠他一個的成年!”多么實際的計算與取舍。我想,那位母親也能認識到:“一個犧牲了童年的孩子,在成年取得較大的成功時,他的生命也不是完整的!笨捎侄嗝闯錆M無奈!何為“幸福完整”?怎么做能“幸福完整”?好矛盾!作為一個教師,一個母親,看看自己的一個個孩子,卻束手無策,又無能為力。孩子們真的好累!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好期待啊!
讀理想有感4
認真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感受頗多。其中幾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于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后,我不由得按著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活力、富有詩意和恒心的教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吧,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師有一桶水,現(xiàn)在隨著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讓孩子更有所學、有所獲!否則,拿什么來教給孩子呢?這就要求:一要勤于讀書,充實自我,使自己的知識海洋不斷得到充盈,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獲得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
感覺自己還相差甚遠,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于學習,扎扎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蘊,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得與失,勤于動筆、善于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朱教授在論及“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的時候,他就說到了我們現(xiàn)在的很多老師充當?shù)氖恰敖逃臁焙汀皠W邮帧钡慕巧,無限地放大學生的問題,在我們手上,失去了很多諾貝爾獲獎者。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才會去賞識他們,激勵他們,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讀了他的這些論述,想想自己對學生的態(tài)度,看看周圍的大多數(shù)同事對學生的態(tài)度,尤其在考試到來的時候,我和我的許多同事真的扮演著朱老師所說的那些可怕角色。讀了他的論述以后,我決心改變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愛學生、賞識學生,學生才會真正得到發(fā)展,這也是我讀后最深刻的一個體會。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讀理想有感5
《理想啲風箏》,光是念題目,就有著新鮮而深刻啲涵義。
每個人都有理想,這裏啲一位老師少了只腿,可他不氣餒,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越飛越高。他一個瘸男人,比躺在病床上埋怨著自己的腿的人強多了。身為老師,瘸了是非常麻煩的。也許,他的理想是好好當一位老師,那么,他的理想系在了風箏上,每次都特別的高,飛得特別的好,他的理想離他根本就不遠了。
“圓木仗”是他的好助手,沒有它,劉老師不可能那么那么的偉大,說不定沒了它,劉老師就還在病床上呻吟呢!那在現(xiàn)實中,這根拐杖就是我們精神的支柱。劉老師瘸了還能這么的精神,我們呢,四肢齊全,可對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沒邁過一步,對嗎?
也曾試過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讓它飛高飛遠,讓自己的理想靠自己走,自己向理想走去,可卻沒有達到:
我寫過一封書信,上面的內容是懺悔,要自己好好學習,相當于計劃表,可當我想做這件事時,卻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把它給撕了。
我實在想不通,劉老師的理想率已經少了一大半,他卻能挺過去,而我,懶惰得連自己條件充足了還不知足,還跟自己的理想慪氣,我真不應該呀!
但愿我自己理想啲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有了曲折挺胸抬頭;驕傲了,自己改過;飛高了,永不知足!朝自己的理想飛吧!!
讀理想有感6
老舍先生在《我的理想家庭一》文中說:"一妻和一兒一女就正合適。女兒頂好是十二三歲,不準小也不準大,老是十二三歲。兒子頂好是三歲,既會講話,又胖胖的會淘氣!
這樣的孩子,的確令人喜歡。女兒十二三歲,既能做些家務,又知道心疼爸媽。而且總也長不大,免得嫁給別人。三歲的兒子,白白的,胖胖的,會走路,也會說話。你逗他,他就會笑;你罵他,他就哭。時不時地耍點小聰明,惹點小亂子,給一家人增添很多話題和樂趣。
老舍先生的幻想,讓我想起了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孩子,才是理想的孩子?老舍先生的標準是兒子三歲,女兒十二三歲,而且總也不要長大。這樣既能保持他們的天真和童趣,父母也可以少操許多的心。但誰都知道,這是絕不可能的。
現(xiàn)在的父母們,似乎更加理智和現(xiàn)實。對孩子的期望和目標,也更加清晰。在這些爹媽的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必須是聰明的孩子。不說過目不忘,起碼一點就通。他們在學校里學習成績,最好總是第一。偶爾第二或第三,也只是馬虎大意。學校的老師也摸透了家長的心思,于是每開家長會,總是對一些家長贊美他(她) 們的孩子:"這孩子真聰明,就是粗心大意。"于是給家長造成了一種錯覺:我的孩子只要改了"粗心大意"的壞習慣,在班上就可以穩(wěn)拿第一了。在家長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必須是聽話的孩子:讓他練鋼琴,他就練鋼琴:讓他學畫畫,他就學畫畫。爸媽讓他往東,他就絕不會往西。
為了把孩子培養(yǎng)成理想的孩子,不同的家庭采取了不同的手段。其中最傳統(tǒng)也最普遍的方法,就是驕縱和打罵。有的是驕縱過度,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李雙江教授和夢鴿之子李天一,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要學冰球就送到美國冰球學校,厭煩了,被美國冰球學校開除,就回國玩汽車,不到法定駕車年齡就花幾十萬元買輛寶馬玩玩,驕奢淫逸,最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有的打罵過度,典型例子是網上報道的一位石家莊的母親,竟然在學校門口暴打孩子,原因是孩子沒完成作業(yè)。被打的孩子已經滿頭是血,這個母親仍不罷休,我很想問一句:"你們是不是理想的爸媽?"敬請李雙江夫婦和石家莊那位母親誠懇地回答。
還有一些家長,其實從小自己就沒好好學習過,長大了也不好好工作,還沾染上了很多不良習氣。但他們卻把自己沒有完成的理想,都強加到孩子身上。當然這也沒有多少不好,但他們不做孩子的榜樣,比如好學上進,勤勞敬業(yè),誠實善良,尊老愛幼等等。自己都做不到,又有什么資格要求孩子?
朱自清先生說:"人的好壞與成敗,也不盡靠學校教育;說是非大學畢業(yè)不可,也許只是我們的偏見。好在孩子們還小,將來的事且等將來吧。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培養(yǎng)他們基本力量,即胸襟與眼光。光輝也罷,倒霉也罷,平凡也罷,讓他們各盡各的力去。"在朱自清先生看來,孩子們最需要培養(yǎng)的,是胸襟和眼光。擁有寬闊胸襟可容萬物,練就獨到眼光能通達遠方。
筆者認為理想的孩子是身心健康的,既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又能融入社會群體。理想的孩子是有追求的,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來充滿夢想。他們未必樣樣優(yōu)秀,卻能夠發(fā)現(xiàn),發(fā)掘和培養(yǎng)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長。理想的孩子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豐富多彩,天真爛漫。
我們的社會,已經發(fā)展到相對發(fā)達和繁榮的時代,財富越來越多,機會也越來越多,而且新一代父母正在成熟,他們會拓出一片高遠的天空,讓孩子們自由飛翔。
讀理想有感7
拾人牙慧終究不如親自一閱,讀完《理想國》,讓我感觸頗深。大膽的想象使我感動,引發(fā)我的思考與聯(lián)想,智者都是相通的,人類最高的智慧都是共通的。
《理想國》一書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一篇重要對話語錄,書中記錄著柏拉圖通過蘇格拉底的身份與其他人對話的方式描述并設計出了一個理想政體,設計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將真、善、美統(tǒng)一于一個整體中,達到絕對公正的理想政體,即理想國。
柏拉圖理想國的核心價值觀中,概括出其主題就是正義與善,有人說,"正義就是給予每個人恰如其分的回報";有人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有人說"正義是弱者為謀求最大利益而相互達成的契約",而對于這些觀點,柏拉圖都借蘇格拉底之口給予了否認。那么什么才是正義呢?
為了達到公平正義,實現(xiàn)理想,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提出教育這一措施。教育治國,才能實現(xiàn)理想中正義之國的建立,公民才能有所進步,有所提升,才能安居樂業(yè)。其中,教育既有學校教育,又有社會教育。即人在工作之后還要繼續(xù)學習,提升自己。他認為教育應該是終身的,是貫穿一生的。
我們常說的"學到老活到老",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yǎng)的總和,它指開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終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及各個方面的教育活動。
柏拉圖提出的這一理念適用于各個時代,不進局限于理想國城邦中,在各種制度下,各個時代中,都適用。尤其是當代社會,知識大爆炸,獲得信息的渠道和途徑逐漸多元化,而且知識的老化現(xiàn)象日益嚴重,所以面對嚴峻的現(xiàn)實,我們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取得進步和發(fā)展,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潮流。
所以教育治國,是柏拉圖建立理想國的根本方法,發(fā)展教育從而實現(xiàn)他的理想,建立理想中的正義之國,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
但是真正的和諧友愛,公平正義的國家,成功與否在于統(tǒng)治者關心國家利益程度的大小,如果統(tǒng)治者是一位具有高超的智慧、真實的知識、完美的德行和絕對最高權力的結合的哲學家,并且通過發(fā)展教育培養(yǎng)為社會奉獻的各方面人才,重視全民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則大美之世,可計日而待也。
讀理想有感8
理想,多么誘人的字眼!人類有了理想,才使國際不斷向前發(fā)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已擬定的方針不斷努力。;理想是什么?是行進的動力。理想是什么?是永恒堅決的方針。有了理想,就有堅決的方針,有了堅決的方針,就有了行進的動力。依我個人所見,他們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缺一不可。
《理想》這篇課文給咱們介紹了志向的三個意義:前史意義、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給咱們敘述的志向都是絕然不同的。文中有這么一段話:“饑寒的時代里,志向是溫飽;溫飽的時代里,志向是文明;離亂的時代里,志向是繁榮!边@段話告知咱們:在不同的時代里,咱們都有不同的志向。而這些不同時代中的不同志向,一個接著一個,就像珍珠鏈一樣,推進著人生前史的行進。在實現(xiàn)和逾越每一個志向時,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志向都是人生的階梯,是它們將無梯的路鋪開,讓人生變得容易了許多。然而在為志向鋪路之刻,又是多么的艱苦,而這便是人生路上的腳印?朔щy后愉快地度過一生,則是痛苦后的甘甜,如一場甘霖一般甜美。而要實現(xiàn)志向,則是艱難的,不可能一往無前,離志向越近,對志向的艱巨性就越充沛。所以咱們面臨志向更要具有文中告知咱們的四種態(tài)度:活躍樂觀、斗志堅強、充滿活力、青春永駐;具有他們,才干更好地上臨生活中的志向。
一切的理想具有者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有志向,有方針,有信仰。我認為,這才是文中所說的偉大的人,崇高的人,真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讀理想有感9
隨著蒼桑的變遷,轉瞬,近二十年的教育生涯已過,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遍嘗,其間有猶豫,有彷徨,更有幾多焦慮和不安,為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而焦慮,為學生未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而不安,然而眾多的學生及學生家長為我的付出作出公正的評價,他們心目中的滿意使我倍感溫馨,我由衷地感到教育教學工作已成為我的一種享受。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下,我讀到了我國著名教育學者、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蘇州市主管教育副市長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坦率地講,對作者所憧憬的"教育理想"何時才能變?yōu)楝F(xiàn)實,我不敢輕言樂觀,但全書洋溢的那種理想主義的澎湃激情,實在是感染了我,讓我眼前有了些許陽光般的暖色。在這本書的引領下,我走入朱永新的教育理想中,細細品讀著這本書,被他的淵博的知識,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和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感動著。我非常敬重朱永新這樣說過:“有一種態(tài)度叫享受,有一種感覺叫幸福。學會面帶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種快樂才能收獲幸福。我們用享受的目光來看待我們的教育,那么我工們就會多一種生活的詩意。你就能從平凡中讀懂偉大,從失敗中咀嚼輝煌。你能讀懂每一個孩子的臉龐,走進每個孩子的心房。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幸福從此熙熙攘攘。”
在人的一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工作和學習中度過的。那么,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以什么樣的價值觀、以什么樣的精神對待我們的教學工作?我認為,要把享受工作作為一種主流心境,只有這樣,才能輕松的工作,愉快的工作,積極的工作。如何才能達到境界呢?
一、享受工作,需積極心態(tài)。
把教育作為一種享受,既是一種心態(tài),更是一種境界。對工作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帶來的是愉快和成功,把工作當做一種享受,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無論環(huán)境如何,都會感到快樂。既不因辛苦而抱怨,也不因困難而退縮;既不因不公而嫉妒,也不因打擊而沉淪。而且,越干越有勁,越干越快樂。
二、享受工作,需淡泊名利。
對待工作,一旦淡泊名利,工作起來就會沒有包袱,沒有壓力,沒有負擔,就不會被人在背后搓脊梁骨。一旦淡泊名利,就會想做事,能做事,干成事。在日常工作中,應有一種“謀文不謀名,謀事不謀利,謀策不謀財”的境界。因此,享受工作,更需多存一點淡泊在心底。
三、享受工作,需與人為善。
任何一件工作,都是在周圍人的支持和配合下完成,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在工作中,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理解人,多體諒人,多寬容人。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將心比心,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多體諒別人的難處,多思量自己的短處。要善于團結于自己不同意見的人,甚至是曾經反對過自己的人。與人為善,不僅僅是奉獻和付出,同時需要播種和儲蓄,最終會收獲快樂和益處。
工作隨著志向走,成就隨著工作來。只有把工作定位在“享受”的高度,才能不斷追求高目標。不論條件多么艱苦,環(huán)境多么惡劣,機遇多么不公平也會義無返顧,勇往直前,視挑戰(zhàn)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把艱苦視考驗待工作為鍛煉。
心中慶幸,更該感謝,《我的教育理想》一書,讓我將找回屬于我的理想,將激勵我滿懷激情地投入工作,正確對待,努力向前,享受生活,享受成功。
讀理想有感10
《理想的風箏》,光是這個題目,就有著新鮮而深刻的含義。
每個人都有理想,文中的一位老師少了只腿,可他不氣餒,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越飛越高。他一個瘸男人,比躺在病床上埋怨著自己的腿的人強多了。身為老師,瘸了是非常麻煩的。也許,他的理想是好好當一位老師,那么,他的理想系在了風箏上,每次都飛得特別的高,飛得特別的好,他的理想離他根本就不遠了。
“圓木杖”是他的好助手,沒有它,劉老師不可能那么偉大,說不定沒了它,劉老師就還在病床上呻吟呢!那在現(xiàn)實中,這根拐杖就是我們精神的支柱。劉老師瘸了還能這么精神,我們呢,四肢齊全,可為了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沒邁過一步,對嗎?
我也曾試過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讓它飛高飛遠,讓自己向理想走去,可卻沒有達到。我寫過一封書信,上面的內容是懺悔,要自己好好學習,相當于計劃表,可當我想做這件事時,卻不由自主地把它給撕了。我實在想不通,劉老師身體的條件已如此之差,他卻能挺過去,而我,懶惰得連自己條件充足了還不知足,還跟自己的理想樞氣,我真不應該呀!
但愿我自己理想的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有了曲折挺胸抬頭;驕傲了,自己改過;飛高了,永不知足!朝自己的理想飛吧!
讀理想有感11
《理想啲風箏》,光是念題目,就有著新鮮而深刻啲涵義。
每個人都有理想,這里啲一位老師少了只腿,可他不氣餒,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越飛越高。他一個瘸男人,比躺在病床上埋怨著自己的腿的人強多了。身為老師,瘸了是非常麻煩的。也許,他的理想是好好當一位老師,那么,他的理想系在了風箏上,每次都特別的高,飛得特別的好,他的理想離他根本就不遠了。
“圓木仗”是他的好助手,沒有它,劉老師不可能那么那么的偉大,說不定沒了它,劉老師就還在病床上呻吟呢!那在現(xiàn)實中,這根拐杖就是我們精神的支柱。劉老師瘸了還能這么的精神,我們呢,四肢齊全,可對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沒邁過一步,對嗎?
也曾試過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讓它飛高飛遠,讓自己的理想靠自己走,自己向理想走去,可卻沒有達到:
我寫過一封書信,上面的內容是懺悔,要自己好好學習,相當于計劃表,可當我想做這件事時,卻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把它給撕了。
我實在想不通,劉老師的理想率已經少了一大半,他卻能挺過去,而我,懶惰得連自己條件充足了還不知足,還跟自己的理想慪氣,我真不應該呀!
但愿我自己理想啲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有了曲折挺胸抬頭;驕傲了,自己改過;飛高了,永不知足!朝自己的理想飛吧!!
讀理想有感12
從《理想之道》中,我明白了人生原來是由自己做決定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人生態(tài)度對于我來說決定一切:態(tài)度端正,人生就有好的方向;態(tài)度不好,人生也就不會一帆風順。
理想是一種看不到,也摸不到的東西,人可以選擇自己的理想并為之奮斗但是理想不會主動來找你,也可以說是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于丹在解讀《論語》時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們不缺宏大的理想,但缺乏的是一條到達切實的道路!睖蕚洌覀冃枰獪蕚。古人有云: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們需要有實際的行動,精密的籌備,一步一步朝著自己的未來前進。
理想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理想并不是夢想。夢想是你內心深處最美好的憧憬,可也因為沒有實際的行動,它也只停留在表面,永遠不可能蕩起波瀾。換句話來說,理想就不同了,理想是有目標有準備的。沒有目標的理想就是空想,沒有目標的人就是廢人。正如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
理想之道在于人心,心動不如行動?偨Y過去,把握現(xiàn)在,展望未來……
抉擇人生——讀《理想之道》有感
讀理想有感13
眾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人,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實現(xiàn)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是教育的根本追求。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卻飽受著功利主義的侵蝕,面臨著不斷異化的危險。生活價值的功利追求和技術知識對學校教育的統(tǒng)冶,使受教育者在獲得教育權利的同時,卻喪失了生命的自由。當教育逐漸背離了其初始目的,而不再關注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時;當教育者逐漸淡漠了神圣的職責,而不再企盼精神的解放與崇高時,隨之動搖的將是社會和民族的未來,將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根基。正當困惑不解之時,日前有幸拜讀了高正華校長所著的《和諧:教育的追求與理想》,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書中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對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正如同是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心靈,更像是與教師面對面談心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
一、共同創(chuàng)造師生的理想精神家園
高正華校長說過:“和諧校園是指建立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礎之上的,以人為本的和諧發(fā)展的校園環(huán)境。”在校園里,大家追求真知,奉獻愛心,實現(xiàn)自我,同心、同行、同樂,感受歡樂和成功,師生結伴成長,大家對自己的學校充滿著一種感激之情,一種眷戀之情,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如此和諧輕松的氛圍與環(huán)境中,享受生活的幸福,體驗成長的快樂,讓校園真正成為大家的精神家園。這一愿望是美好的,而在為實現(xiàn)這一愿望不懈努力的過程中,每一點思考、探索、實踐、體驗都有著苦與樂的不同感受,也充分體現(xiàn)出了對人的尊重和關愛,對人性最精彩的詮釋。
1、人人都享受一份愛。愛,是一種對國家、對民族、對事業(yè)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在校園——由愛心支撐起的大廈里,我們倡導的是大愛、博愛,只有師生擁有共通的愛,校園才能充滿愛,而匯聚所有校園愛的力量才能支撐起民族的大廈、國家的大廈。為此,在我們校園的德育長廊中,不時記錄著學校、家鄉(xiāng)、乃至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奮斗史,那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先進的科技、過去的屈辱、今日的復興、明天的富強,都無時不刻地在向每一位師生訴說著祖國母親歷經的滄桑與苦難,拼搏與抗爭,激勵著師生勇敢地肩負起中華兒女的一份責任與使命。同時,我們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 —— “生命不在,教育何存”。我們應該像呵護綠葉上的露珠一樣,去呵護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權,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一個教師都理應清醒地認識到,人人都是同樣重要的,不管是優(yōu)秀的還是一般的,甚至是有缺陷的,人人都應該得到發(fā)展!靶蜗蟮卣f,學校好比一個精致的樂器,它奏出一種人的和諧的旋律,使之影響每一個學生的心靈;而要奏出這樣的旋律,必須把樂器的音調準,而這種樂器是要靠教師、教育者的人格來調音的!边@便是以愛為基礎的教育。
2、人人都得到尊重。教育最基本的一個任務,就是讓每一個人都建立起自己的尊嚴。“自尊感是學生道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庇脤捜莸男膽B(tài)去對待孩子們的每一個過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孩子們的每一個閃光點,用喜悅的心情去贊許孩子們的每一點成功。校園里,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良師益友的關系,是同心、同行、同樂的關系。課堂內,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外,積極參與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和他們融為一體。同樣,校長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也是同心、同行、同樂,大家共同從事教育實踐,共同探索教育規(guī)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相互合作,共同發(fā)展,讓民主、平等的氛圍時刻充滿整個校園。
3、人人都享有機會。每個人享有的發(fā)展權利和機會應該是平等的,而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去創(chuàng)造機會,珍惜機會,并把握機會。我們可以通過不同角色的轉換,參與不同的實踐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擔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幫助者和被幫助者,都有機會獲得不同角色的體驗,不同的心理感受。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及與不同人溝通、相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平等的發(fā)展機會和學會選擇的能力。在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之中,當機會來臨或機會有限時,則要去爭取機會,把握機會乃至去創(chuàng)造機會,這是孩子為適應現(xiàn)代生活而必備的又一心理素質。由此架起一座從學校到社會的橋梁,實現(xiàn)從學校人到社會人的角色轉換。
4、人人都有所追求。一個失去了理想和追求的人,無疑是可悲的。教育,就是要點燃人們心中的理想之火,要讓人們去享受那人生中最大的快樂——追求的快樂。我們倡導、設計、追求新世紀的教師形象——做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的教師;我們鼓勵教師走進孩子的心靈,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為每個孩子點燃發(fā)現(xiàn)之火、探究之火、創(chuàng)新之火,并讓它越來越旺。從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育到研究性學習,從陶藝制作到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孩子們自主選擇、自由組合,每個人都擁有創(chuàng)新、研究、實踐的主動權,一點一滴、一步一步地去追求自己心中的夢!叭说淖非笫菬o限的,人的追求水平越高,他們對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就越不滿意。”這便是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孩子不斷有新的起點的動因。
5、人人都體驗歡樂和成功。一個充滿生機富有活力的校園,應該讓每個人都獲得自尊和自信,獲得成功和歡樂的體驗。我們相信教師,相信學生,相信人人都能成才。我們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的方法去評價每個發(fā)展中的個體。課堂上,我們提倡只要學生積極提問,大膽交流,就該得到表揚和肯定,無論答案正確與否;活動時,只要參與就有獎,“多放一個唱歌一等獎的名額,就會多一個唱歌的愛好者”,而這恰恰就是開展活動的目的所在;實踐中,要注重縱向的激勵,淡化橫向的比較,比如在激勵一個人的同時,能夠讓更多的同學獲得上進的信心——“老師的語言和觀點應當成為美好而令人迷醉的音樂”。因此,在進行評價時,如果能多放一把尺子,就會多出一個成功者,多出一份歡樂。我們經常提倡教師進行角色轉換,其中一大變化就是每一位教師要從評判者變?yōu)楣膭钫撸瑥谋涞拇蚍终咦優(yōu)闊崆榈募佑蛥群罢摺?/p>
二、努力成為集仁愛智慧之大成者
教育的使命感是師德建設的前提,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是教師最高的道德。在促進孩子發(fā)展的同時,教師自身也在不斷地發(fā)展,這是師德建設追求的理想目標。我們實踐著,用愛心培育愛心,用智慧啟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我們相信“一個真正的教育者不僅要有一顆燃燒著高尚火焰的火熱的心,而且還要有智慧與能力!蔽覀兊慕處熞宦窔g笑,一路創(chuàng)造,師生結伴成長。
1、用愛心培育愛心。一個師德高尚的老師首先應該是位仁者,要時刻謹記“把愛心獻給孩子”,相信每個孩子,善于跟他們交朋友,并善于用愛心去孕育和灌溉每一棵幼苗,進而開發(fā)生命潛能和指導生命發(fā)展。我們的教師只有具有“愛滿天下”的理念,在研究和探索中不斷發(fā)現(xiàn)教育的奧秘及樂趣,所從事的工作才會有持久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才可以在個人成就、社會認可、自身成長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2、用智慧啟迪智慧。一個師德良好的教師,一定能正確地科學地引導孩子的發(fā)展,一定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并努力將自己的教學能力上升到智慧的高度。每一位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在學習、討論、交流、碰撞中,在實踐體驗過程中,理應不斷豐富與發(fā)展自我,追求與創(chuàng)造自我,繼而總結與提升自我,最終讓反思與科研成為自覺的行為。
3、用人格塑造人格。“教育,首先就是人學”。每一位教師都應擁有一個健康、和諧、開放的心態(tài)和完善的人格:⑴生活充滿熱忱,內心充滿微笑。⑵胸襟開闊,誠信正直,欣賞并關愛他人。⑶熱愛教育,相信教育;熱愛孩子,相信孩子。⑷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人生導師和行為楷模。⑸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⑹勤于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感受教育研究和改革的樂趣,樂此不疲。⑺面對困難,鍥而不舍;面對矛盾,正確理解。⑻能不斷為自己、為他人創(chuàng)造出發(fā)展的機會。而這方面,蘇霍姆林斯基先生是我們很好的楷模。我們要不斷吸取其精神營養(yǎng),感受其人格魅力!盀榱松鐣偷懒x的進步,為了每個人的幸福,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僅僅要充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且要充當一名靈巧的珠寶匠,要善于從每個學生身上開發(fā)出獨特的人格之美!
三、傾力培養(yǎng)全面優(yōu)秀的地球公民
我們的孩子將來無論身在何處,無論是何種職業(yè),他們都將是一個能自己選擇、自己決斷、自我評價并承擔責任的、獨立的人,同時他們是有著世界胸懷、國際意識、全球視野的地球公民,并且他們時刻關注著自己的國家和人民,有著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1、讓每一個孩子擁有開放的心靈。把學生從課業(yè)堆里解放出來,還給他們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們學一點他們渴望學的知識,干一點他們自己高興干的事情,真正成為時間的主人、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學生在寬松和諧的課堂生活中自主學習,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發(fā)展個性,在民主開放的社會活動中健全人格。
2、讓每個孩子擁有人文的精神。教育要具有超越并引導社會的功能,必須建立起一種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重塑社會的人文精神,目的是讓人際更加和諧,生活更為幸福。對于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應力求教育性與人文性并重,使每位師生注重對人及社會的終極關懷,大力弘揚人文精神。這樣,便能人人享受發(fā)展的充分自由,領略心靈的無比快樂,師生間的信息交流更為豐富,評價更具有個性和理性,創(chuàng)新更有底蘊,教學也就更富有人文含義了。
3、讓每個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罢嬲慕逃谟冢荷倌甑念^腦和心靈在認識世界的同時也認識自己。真正的教育還在于:在領悟道德美、善良、正義的同時也關照自己,開始用最高的道德標準來衡量自己!敝挥袚碛歇毩⑷烁竦娜,才可能是有思想的人,才可能是有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造才能的人。
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等先賢早已開始倡導以人為本的和諧教育思想,他們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用心靈塑造心靈的教育理念已經成為世界教育思想中的瑰寶,而他們所倡導的讓學生個性和諧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也成為世界素質教育的發(fā)軔之論!芭囵B(yǎng)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培養(yǎng)出來的人都能夠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教育理想,也是我們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的渴求,對自然的探索,對文化的理解和傳承,以人為本是所有教育的本質要求。我們理應遵循同樣的教育規(guī)律,傳承、創(chuàng)新其教育理論,讓教育處處閃現(xiàn)人性的光輝。試想一下,在我們的精神家園——校園里,師生一起追求真知,奉獻愛心,實現(xiàn)自我;一起感受歡樂和成功,充滿著感激,滋長著眷戀,涌動著創(chuàng)造,培育著“大寫的人”……
讀理想有感14
《和諧:教育的追求與理想》一書中提到:教與學的和諧是和諧教育的核心。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精心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營造和諧的課堂交際氛圍是實現(xiàn)和諧的教與學的有效途徑。營造和諧的課堂交際氛圍,能夠真正調動學生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改變課堂教學波瀾不驚,了無生氣的狀況。
營造和諧的交際氛圍,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理念的實施為保障。教師要關注并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寬容學生的不成熟、不完美,因勢利導,生成和諧的課堂交際氛圍。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把學生置于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應情境而變,當學生對于問題有個性化的理解時,要加以“導”,而不能用自己的“情感霸道”粗暴地對待學生,不能壓制著學生認同教師自己解讀出的感覺(或者根本就是照教參宣科的答案)。否則,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傷害了我們的學生以及我們的語文教學。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必須維護學生思維的連續(xù)性、流暢性。由于傳統(tǒng)師本定位的慣性作用,有的教師仍習慣于居高臨下地傳經布道,常常是學生剛剛進入閱讀和交流互動的心理情境,教師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斷學生的交流活動,每個學生發(fā)言之后都要強行插入自己相近的點評、闡釋和講解(有的是重復學生的發(fā)言,有的甚至還不如學生的發(fā)言)。而學生則一次又一次地被迫中斷自己的思維過程,去聆聽教師所謂“高明”的大段闡釋,待到聽完之后,便很難再回到原先的思維起點;好不容易重新思考,剛一起步又被強行中止,聽其嘮叨。學生思考探究和交流碰撞的權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其對文本材料感知感悟的深度即得不到保障。這是無法保證課堂交際氛圍和諧的原因之一,也是導致不少語文課堂教學流于表面、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理學研究認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使大腦、各種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tài),從而最佳地接受教學信息?梢哉f,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xiàn)實并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動學生學習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因此,激趣情境的設置,肯定有利于和諧的課堂交際氛圍的形成。然而,只要能激趣,就一定可以帶來和諧嗎?事實并非如此。
首先,手段從屬于目的,創(chuàng)設激趣情境不能離開教材的內容和一堂課的總體目標,切忌無的放矢。然而,有些教師就為趣而趣,隨意性很大。他們脫離教材內容和教學要求,借題發(fā)揮,大“放野馬”。有些課堂教學,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雖新意迭出,學生也可能興趣盎然,但卻與課程的內容沒有實質性的聯(lián)系,是在課程內容(糖果)上人為裹的一層糖衣,學生可能只是被花花綠綠的糖衣所迷惑,對五顏六色的糖衣感到興趣,至于自己吞下去的糖果是什么,他卻全然不知。這樣的和諧,充其量只能是形式的和諧。
其次,創(chuàng)設激趣情境要按照心理學的原理,講究科學性,準確把握激趣手段運用的質、量、度,切忌膚淺油滑。有的教師只求“活躍課堂氣氛”,不惜插科打諢,做作表演。如一位教師講《故鄉(xiāng)》,從頭到尾表演起楊二嫂的賣弄風情,尖酸刻薄,閏土的呆滯恭敬,至于環(huán)境渲染的特色、人物對照的匠心則全給這手舞足蹈沖淡了,沖散了。張志公先生曾告誡我們,語文教學要“多探討一些實的問題”,可像這樣嘩眾取寵的“教學技巧”,有多少實的成分呢?這樣的和諧,充其量只能算是膚淺的和諧。
當然,要營造和諧的語文課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要高揚人本主義的理念,通過多元互動的教學活動,在“親、助、樂”的師生人際情境和“美、趣、智”生動的學習情境中,激發(fā)學生主動感受、體味,想象和思考,在多向互動中表達、交流,質疑并創(chuàng)造,使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獲得心靈的滋養(yǎng),能力的生成,情感的濡染,心性的陶冶,使每個孩子的個人潛能得以發(fā)掘和超越。誠如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納所強調的那樣:“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成為成功的教育;沒有情感的課堂不是成功的課堂!币虼耍降、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自由、寬松、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始終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并促其主動學習的基礎,也是營造和諧的課堂交際氛圍的前提,更是創(chuàng)造和諧教學的基石。
讀理想有感15
《理想點亮人生》老師推薦給我的書,我毫不夸張是一口氣讀完的,書中的講述了很多名人。偉人為理想奮斗的故事:從小病魔纏身卻不放棄的張海迪;身高僅150厘米卻獲得150余枚國內外獎章的鄧亞萍;聽不到美妙音樂卻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的邰麗華;立志為祖國造結實的大橋的茅以升;畢生夢想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為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拿其中一個來說吧!其中一句話“理想點亮人生”讓我感觸良多。
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燈,為你照亮前進的路;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座標,為你指明前進的方向;理想是人生道路上行駛的動力,為你補滿前進的信心。
書中的他們無疑是成功的,他們的成功籠罩在他們身上是耀眼的光環(huán),我們看到是屬于他們的鮮花,掌聲?墒窃谖覀兞w慕他們的成功是往往忽略了他們的為成功付出的艱辛,無疑通往成功的路必定不是一帆風順的。
鄧亞萍是成功的,金牌的背后她有付出怎樣的艱辛呢?
童年的鄧亞萍,立志做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他被關到了體校的門外。倔強的鄧亞萍沒有氣餒,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后,必須還要做100個發(fā)球接球的動作。那時鄧亞萍只有七歲,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基本功更加扎實,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換成了鐵牌。腿腫了!手掌磨破了!——這是家常便飯!但她從不叫苦,不喊累!
據(jù)教練張燮林統(tǒng)計,鄧亞萍每天接球打球1萬多個。每一節(jié)訓練課下來,汗水都濕透了鄧亞萍的衣服、鞋襪,有時甚至連地板也會浸濕一片,不得不換衣服、鞋襪,甚至換球臺再練。長時間從事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訓練,從頸到腳,鄧亞萍身體很多部位都是傷病。為對付腰肌勞損,她不得不系上寬寬的護腰,膝關節(jié)脂肪墊腫、踝關節(jié)幾乎長滿了骨刺,平時只好忍著,實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針封閉,腳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層紗布接著練。就算是傷口感染,擠出膿血也要接著練。
皇天不負有心人,身高雖為150厘米的鄧亞萍,先后獲得了150余枚國內外乒乓球比賽獎章!
我們不僅要問,是什么讓她如此堅持?
是理想!
這答案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從小的理想就是站在世界最高的領獎臺。鄧亞萍做到了,她用她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好比大海,只有擁有理想的人才能把握好航船的方向,達到幸福的彼岸;人生猶如攀巖,只有擁有理想的人才能登上頂峰;人生恰似旅行,只有擁有理想的人才能達到心中的樂土。人生道路上充滿了許多困難,沒有崇高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就不可能克服這些困難。理想決定了你的高度,想要更高就要懷著崇高的理想。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追求理想的道路不會是一馬平川,而是充滿著坎坷與荊棘。打擊更可能常伴你左右。但是沒有血的歷練不能成為真正的將軍。同樣沒有各種苦難的磨練又怎么能有能力的提升。一顆堅定的,勇往直前的,無所畏懼的心,能夠支持你披荊斬棘,走向成功的終點。理想信念就是激勵我們向著既定的目標奮斗前進的動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讀完這本書,我的理想在我心中越來越清晰,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個讓父母感到幸福的人。也許您會笑我的理想如此的平凡。是呀!我承認。我的父母都很普通,他們?yōu)榱宋矣泻玫慕逃〕詢用,好的緊我吃,緊我穿,整天忙忙碌碌,全身心的為我,任勞任怨,F(xiàn)在我還是個學生,我要好好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我的父母。我要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贏得一個好的未來,傾盡全力來回報為我付出了千辛萬苦的父母,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這就是我的理想,很平凡,但卻不卑微。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埋下我要父母幸福理想的種子,我會向著它生長的方向不斷的努力,我堅信小種子也會變成參天大樹。我努力為自己點亮那盞理想之燈!
【讀理想有感(15篇)】相關文章:
讀《我的教育理想》有感(15篇)03-24
讀《我的教育理想》有感15篇03-24
讀《我的教育理想》有感(精選15篇)03-27
讀《我的教育理想》有感(集錦15篇)03-27
讀《我的教育理想》有感集錦15篇03-27
讀《我的教育理想》有感精選15篇03-27
讀《我的教育理想》有感匯編15篇03-27
讀《走進最理想的教育》有感2篇03-27
讀《我的教育理想》有感(匯編15篇)03-24
讀《我的教育理想》有感合集15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