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集合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
本學期我仔細的閱讀了《給青年教師的建議》一書,我感觸頗深。對于我們這些剛剛畢業(yè)就走入教育行業(yè)的人來說,里面的許多道理都給予了我啟迪,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少走些彎路,懂得了作為一名教師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要有將工作做到極致的心態(tài),要有責任心、感恩之心和平常心,要將學習當成是一種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師德等等,讓我感受到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實屬不易,需要不斷的努力。書中每個講述的主題都有相應的案例,我從案例中得到了很多的經(jīng)驗,學習去分析案例,并與后面的案例剖析進行比較,培養(yǎng)總結(jié)與概括能力。其中的心靈感悟中,給予了我們許多的建議與方法來幫助我們成長。下面我就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我的感悟。
1.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
泰戈爾說:“你的態(tài)度決定你的高度”。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成功是由多種因素制約的,但態(tài)度是首要決定的問題,以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來面對工作,并從中感受到快樂,這樣才能把自己打造成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人。不同的態(tài)度決定了不同的人生,作為青年教師,我們有必要讓自己的心態(tài)像每天東升的朝陽,享受快樂人生的每一天,同時教師只有保持快樂的心境,才會豁達而不失節(jié)制。作為青年教師,我們應該如何端正心態(tài),做好本職工作呢?
首先對工作我們要充滿激情,對工作我們要心懷感激,其次工作中要學會釋放壓力,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對工作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有敬業(yè)精神。
2.讓愛成為一種習慣
羅曼羅蘭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教師心中得陽光就是一顆愛學生的心。正如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動心的深處!睍信e了一個經(jīng)典案例,讓我深受啟發(fā),這個案例說的是有一位很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在給學生批改作業(yè)的時候看不到x號,而是用“?”做記號,而且每份作業(yè)的后面都有老師的評語:“祝賀你,進步了!”“今天怎么了,小馬虎找上你啦?”“老師相信你能做對,是嗎?”老師的評語猶如陽光播撒到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時時刻刻在關(guān)注著自己,并且愿意隨時給予幫助。讓我體會到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愛,能改變一切,作為青年教師我們應該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善于換位思考;不斷學習,提高自己,深入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論,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師德水平;掌握學生心理發(fā)展趨勢,多采用表揚和獎勵,少一些批評和懲罰。
3.做細心的教師
“教育無小事”這是我們常常聽到了一句話,這也時時提醒我們要從教育的小事做起,書中講了一個發(fā)生在英國查理三世時期的故事,古英格蘭的一首著名的歌謠講到:“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只馬掌;掉了一只馬掌,丟了一匹戰(zhàn)馬;丟了一匹戰(zhàn)馬,敗了一場戰(zhàn)役;敗了一場戰(zhàn)役,丟了一個國家”。百分之一的錯誤導致了百分百的失敗,一釘損一馬,一馬失社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一線青年教師,只要認真地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就會柳暗花明,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我們要在以下細節(jié)中多多注意,首先第一印象很重要,教師的第一節(jié)課,應該是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培養(yǎng)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其次課堂上要充滿激情,有效調(diào)動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一定是要奔騰豪放,只要熱愛學生,你的平靜平和中蘊藏的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樣會對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產(chǎn)生欣賞,你也會把幽默帶進課堂,你還會顯得有人情味,會更細心,更有耐心;接著要讓你的眼睛會說話,眼神是一種豐富的無聲語言,有時一個恰當?shù)难凵窨梢詣龠^幾多苦口婆心的長談,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教師不光要注意眼神上的交流,同時也要注意說話的語調(diào),恰當?shù)恼Z調(diào)能使其語言平地生輝,具有磁鐵般的吸引力,能祈禱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講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復一遍;講到快樂的地方就露出微笑”。最后,要恰當?shù)厥褂弥w語言,如撫肩、握手、貼貼學生的小臉蛋等,可以讓學生感到你的真誠和親昵,拉近師生的距離。
4.不做有惰性的人
一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主宰的,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人們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于人,那錯誤不在我們的命運,而在我們自己!鄙钪,習慣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制造借口托詞的專家,事實上把事情“太困難、太無頭緒、太花時間”等種種理由合理化,的確要比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勤奮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頭容易得多。但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們卻不能遇到困難就找借口,首先不要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勇于承擔自己的錯誤,這是做人基本的責任和義務。要相信一句話:沒有什么不可能,在說“難”前,先問自己是否竭盡全力,只要努力想辦法,一定能有好方法。
前言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是一位哲人曾經(jīng)寫道: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nèi)菝,但你可以展露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是的,作為青年教師,我們要努力的是打開心靈,沐浴陽光,踏著輕快的步伐,向快樂出發(fā)!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2
一本好書能啟迪人的智慧,滌蕩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處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師的形象雖然模糊,但大師的指引卻是那么具體。我從今年的讀書節(jié)開始讀這本書,已經(jīng)讀了六周了。
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經(jīng)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yè)、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huán)境布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jīng)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边@在我們教育事業(yè)中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于對書本中的內(nèi)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nèi)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jié)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jīng)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作為老師,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去點燃學生心靈中“想成為一個好學生”的火花,愛護好這點火花,使他能熊熊燃燒。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3
做老師難,做好教師難,做讓孩子喜歡的教師更難。為了孩子,我力爭做學生喜愛的教師,讓孩子愛上課,愛我這個班主任。
讀師范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說《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每一位走上教育工作的人必看的經(jīng)典之作。但一直都沒看,因此利用這個假期細細的品讀了這本書,頗有感觸。
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一拿到那本書猶如拿著一塊金磚。翻開書的第一頁,映入眼底是作者的簡介“鄭杰,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接著是目錄,看著著密密麻麻的目錄讓我對這個不曾了解的校長多了幾份尊敬?粗@本書的代序“大而言之,絕大多數(shù)書對讀者都是無害的。因為書僅僅是書,如果書對讀者有害,扳子是不能打在作者屁股上的……”更讓我堅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完這本書,在讀中感悟最深的是第88章里: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有一句俗話:“金杯銀杯不如口碑”。我不由想到了自己:自己在學生的心理是怎樣的一個老師?我們常常忽略在教室的某個角落“某某老師很兇,某某老師經(jīng)常寫錯字……”。而要在別人心理樹起一道“豐碑”的道理有兩條,一是要有豐富的知識,二是要做個受歡迎的人。
我想多博覽群書是每個人獲取知識的第一道途徑,也是很重要的一道。而要做到人人喜歡的人卻很難,書中提到一個具備熱情、真誠、善良、寬容這四個伙伴的人一定是受歡迎的人,受學生歡迎,受同事歡迎,自然就受領導歡迎。
回想著在教師行列里真正有多少個老師是這樣保持熱情,對人真誠,心地無暇,學會寬容的呢?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畫面:當學生做錯事情,我們老師常常是黑著一張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狠批該學生,學生只能低著頭都不敢和我們老師解釋是事情的緣由,使得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平時溫柔,善解人意的我不知去哪了,而給了一個讓學生陌生的我。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4
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開始教學工作以前,就把本門學科整個教學階段(在小學,則是把整個小學階段)中讓學生從事的積極活動的內(nèi)容做好安排。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生活和勞動中必需的實際技能,而且是在一門學科的教學體系中,通過學生的積極活動,首先為了進行智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言語。我們已經(jīng)說過,學生的讀寫水平和詞在他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積極活動的性質(zhì)。
怎樣組織學生的積極活動,才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促進他的思維和言語發(fā)展,提高他的讀寫水平呢?
積極活動好比是一座把言語和思維連接起來的橋梁。我在準備小學的教學工作時,就預先規(guī)劃好全體學生所要參加的積極活動,這些活動要能鮮明的反映出并且讓學生深刻地思考各種事實、事物、現(xiàn)象、勞動過程之間的關(guān)系和相互聯(lián)系。換句話說,我要達到的目標是要求在勞動中產(chǎn)生思想,而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在學習一門學科時學生從事的活動,不僅應當是對知識的說明(這一點也是必要的),而且應當是新的真理、發(fā)現(xiàn)和規(guī)律性的源泉。例如,每個學生在幾年學習期間栽培一棵果樹。在這個栽培過程中他不斷地做出新的“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思想激動著他,他把這些思想說出來;詞成為他把自己在勞動中發(fā)覺的各種關(guān)系和相互聯(lián)系的思想表達出來的手段和工具,詞進入他的積極詞匯的儲備,使他的情感和思維得到磨練。
我通過幾百個事例而深信,凡是著迷于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guān)系和相互聯(lián)系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guān)系,在規(guī)劃未來的工作。每過一年,我都更加堅定地深信,有著鮮明的思想表現(xiàn)的積極活動,能夠發(fā)展學生的言語,提高學生的一般素養(yǎng)。應當指出,勞動只有從學生入手后的最初幾天就開始,并且經(jīng)過周密思考的組織,它才能在學生的智力發(fā)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們學校的中年級和高年級的每一位教師,在準備一門學科的教學時,都把學生應當參加的積極活動加以規(guī)劃,并使這種活動能給學生以智力的訓練,使學生掌握更豐富的概念和規(guī)律性。我毫不動搖地深信: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fā)展就是不可思議的,猶如沒有旋律就沒有音樂、沒有詞就沒有言語、沒有書就沒有科學一樣。在像生物學、物理、化學、數(shù)學這些學科的教學體系中,勞動與思考的統(tǒng)一、活動與詞的統(tǒng)一,這是學校作為思想的策源地而建筑于其上的基石之一。有經(jīng)驗的教師們在準備這些學科的教學時,都要周密地考慮:以什么方式,通過何種勞動,才能揭示出本門學科中學生的思維建筑在上面的那些關(guān)系和相互聯(lián)系。例如,物理教學體系中的基本關(guān)系和相互聯(lián)系,大多包含在這樣的一些現(xiàn)象的概念中,如:物質(zhì)、能、運動、能的轉(zhuǎn)化、狀態(tài)的變化、現(xiàn)象的相互作用等。物理教師尋找各種可能性來組織學生的勞動,以便所有這些概念都能在具體的關(guān)系中體現(xiàn)出來。例如,布置一個學生做一件儀器原理的模型,通過它可以演示機械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而電能又轉(zhuǎn)變?yōu)闊崮。另一個學生則制作一種模型,演示機械作用怎樣引起物質(zhì)狀態(tài)的變化。這種勞動不單純是為了說明知識,而且可以說是知識的活用。
我向教師們建議:如果你們想使自己的學生成為善于思考的人,想使嚴整的、明確的、合乎邏輯順序的思維通過清楚的說明和解釋表達出來,那么你就應當吸引他們參加富有思想內(nèi)容的勞動,把知識體系的關(guān)系和相互聯(lián)系在勞動中體現(xiàn)出來。請你記。簞趧硬粌H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fā)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yǎng)。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5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久聞其名,如雷貫耳。每次跟朋友閑聊時,大家總會說到這本書,所以對這本書我印象很深刻。大家都在推薦這本書,那說明這本書確實適合我們教師閱讀,于是我便網(wǎng)購了此書。讀完之后我終于找到大家極力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了,這本書就是為教師量身打造的。書中的一百條建議,本書的作者蘇霍姆林斯基一一向我們娓娓道來。作者每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讀來深受啟發(fā),豁然開朗。而令我感觸最深的便是第九十五條建議——怎樣愛惜兒童的信任,讀到這條建議時,我的那些教育經(jīng)歷立刻浮現(xiàn)在我眼前,令我陷入了沉思。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怎樣愛惜兒童的信任這條建議時說到“對于兒童不是有意干的壞事,而是一時糊涂、無知或者誤解而做出的各種各樣不當舉動,要采取特別明智的教育態(tài)度!边@實際上與我們所說的教育機智不謀而合。對于學生各種不當舉措,教師一定要冷靜、理智、客觀的處理,不能不問清楚原因便將學生劈頭蓋臉的批評一頓,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更嚴重的是孩子會逐漸同教師疏遠,失去對教師的信賴。例如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所闡述的事例,一名學生在上課期間,不但沒有認真聽課,反而一直在盯著他自己帶來的小甲蟲。這名學生將小甲蟲放在火柴盒子里,正在聚精會神的看著小甲蟲如何從盒子里逃脫出來。當然老師課堂上所說的他可能一句也沒聽進去。這時作者雖有些著急、生氣,但理智告訴他,必須冷靜處理。他走到學生身邊拿起火柴盒并扣上放到自己的口袋,再摸摸學生的頭,向他再講解一遍剛剛所講解的知識點。孩子也不負老師的用心良苦,認真聽著課,做著筆記,下課后主動向老師認錯。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作者站在兒童的視角,理解兒童的行為,明智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沒有和學生起一絲沖突,反而學生自己意識到錯誤,這就是明智的教育態(tài)度的微妙之處。由此我想到了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的故事。一名學生用泥巴砸了自己的同學,陶行知先生看到后立即制止了他,但是他沒有責罵學生,而是用四顆糖果一步步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用充滿贊賞的心態(tài),從錯誤中發(fā)現(xiàn)學生信守諾言、尊重師長、勇敢正直、敢于承認錯誤的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贊揚。陶行知用賞識喚醒學生的良知,讓學生主動承認錯誤、接受教育,從而在心靈深處改正自己的錯誤。陶行知先生的處理方法,不僅改變了孩子,也贏得了孩子的信任。
記得我剛踏上教師這個崗位的時候,缺乏經(jīng)驗,對于學生無意間的錯誤總是采取極端的方法處理。而當時在我看來都是為了學生好,實際上我從沒考慮過學生是否接受了我這種方法,是否從心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是否真的改正了……實際的不盡人意的。直到發(fā)生了那件事之后,我才恍然大悟。那天中午學生都在午睡,但有一名學生看起來格外“認真”,一直盯著書本,不時還發(fā)出笑聲,這下引起了我的注意,原來他正在偷看網(wǎng)絡類小說,此情此景,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便把他喊出教室,一上來便是一頓責罵,自己氣的發(fā)抖,學生嚇的不敢說話,一氣之下便把這本小說撕了。這下孩子著急了,哭著喊道“這本書不是我自己的,是別人借給我的,老師您憑什么撕了我的書?我中午睡不著,我只是想看一會兒!您怎么總是這樣不聽我們解釋呢……”孩子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t錯誤,反而責怪老師。下課后回想著剛才的情境,我稍稍有些冷靜下來,理智告訴我,我剛才太沖動了,我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的教師身份,那一刻好像還是愛賭氣的孩子一般,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教師與學生產(chǎn)生爭執(zhí)的時候,教師就已經(jīng)加入了兒童的游戲,但是在這場游戲中教師不了解學生,學生不了解教師,大家都在做著無用功。仔細想想這場錯誤的游戲歸根于我自己,我并沒有冷靜、理智、客觀的處理這件事,反而怒氣沖天的責怪學生,最終孩子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來想想這種處理方法真是大錯特錯,于是我決定補救這種局面。
第二天我從家?guī)砹撕芏嘀型饷,放在了班級的圖書角,并且組織召開了班會,向孩子們介紹了閱讀名著的益處以及閱讀穿越小說、言情小說等的害處,也著重談及了昨天發(fā)生的事。最后,我在班會上向昨天的那名學生道了歉,并且送了一本書給他。孩子面對著我的道歉,有些不知所措,連忙說“沒事的,老師,是我的錯,我不該看這類小說……”更令我驚喜的是,這名學生在午休時間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自己的錯誤還有對我的道歉。是啊,孩子總是這么善解人意,總是這么容易被感動,因為他們都只是善意的孩子。如果我沒有去補救,我想班級的孩子可能會漸漸同我疏遠,進而對我失去信賴,這是無法想象的!后來每次遇到學生有無意識的錯誤的時候,我總能想起這件事,我想這件事也是我心里的警鐘吧,時刻提醒我一定要理智、冷靜,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定要采取明智的教育態(tài)度看待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九十五條建議中也這樣說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發(fā)生沖突,是一種極端不懂教育的表現(xiàn)。是由于教師缺乏寬宏大量的、父母般的明智態(tài)度和巨大的教育權(quán)威,不懂得他是在同兒童的行為、思想和看法打交道……”所以孩子做了多么令你無法理解的事,作為教師應該保持冷靜,記住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引導、我們的理解、我們的關(guān)愛、我們的鼓勵。例如當他們上課時走神了,教師不必點名批評,我們可以摸摸他的頭善意的將他帶回你的課堂;他們與別人發(fā)生沖突了,千萬不要氣急敗壞地以暴力解決,教師得有耐心聽孩子解釋,再細心地加以引導;當他們考試成績不盡人意的時候,教師不要急著冷言相譏,給孩子一句鼓勵的話語勝過對孩子千萬句的責罵……如果教師都能做到這些,我想孩子們也會更加尊重、信任老師,會和你交朋友,會把他所有的快樂、煩惱與你分享。教師一定要愛惜兒童對你的信任,做一個真正值得他們信任的人!當然,在師生交往過程中,我們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學生的上司,或把學生同成人一樣對待,我們可以試著蹲下來與孩子對話,走近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向我們闡述了很多真理,給我們傳授了很多寶貴經(jīng)驗。這本書對于我來說就如同指南針,讓我在彷徨的路上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學無止境,教海無涯,教育教學工作任重道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xù)努力學習這一百條建議,做一名更好的教師。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6
“我們當教師的人應當記。簩τ诿恳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jīng)被耽誤到了什么程度,我們都應當讓他在公民的、勞動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腳。我們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這樣一條生活道路和這樣一種專業(yè),它不僅是供給他一塊夠吃的面包,而且能給予他生活的歡樂,給予他一種自尊感!睂τ诤筮M生我恰恰關(guān)注的更多的是他的學習,教材中要求掌握的,我會千方百計讓他掌握,手把手地教,不厭其煩,為了他的成績能提高一、兩分,我傾注了心血,犧牲了休息時間,經(jīng)常弄得自己身心疲憊不堪,曾經(jīng)多次反問自己:這樣做對嗎?對學生的發(fā)展有用嗎?讀了這本書我決定做到“不要強迫兒童盡量長久地死摳書本”,而“要培養(yǎng)智慧,發(fā)展大腦,教他去觀察世界,發(fā)展兒童的智力!
“在每一節(jié)課上,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都應當在認識的道路上邁出哪怕是最不顯著的一步,都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這將成為我每一節(jié)課的目標。
品味《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就如與智者交流,解決困惑,指引前行,洗禮心靈。它將是我工作、學習中的導航燈。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7
近階段一直在讀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qū)I(yè)成長之路》一書,不愧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畢竟從事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fā)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具有豐富、深刻、獨到的認識。
書中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為“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無論在探討兒童發(fā)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nèi)容、幼教的.專業(yè)化、幼教機構(gòu)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guān)系、專業(yè)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著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譬如兒童自尊的培養(yǎng)是教師和家長都關(guān)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來培養(yǎng)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yǎng)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guān)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于培養(yǎng)幼兒適宜、積極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教師應該“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挫折及失敗”,只有在適量的、明確且充分的正面反饋中才有助于增強兒童的自尊。這些觀點既反映著凱茲博士所秉持的客觀、審慎的態(tài)度,批判與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對問題的辨證的把握,也體現(xiàn)了她科學的態(tài)度和嚴謹?shù)膶W風,彰顯她獨特的學術(shù)品格和精神。使人領略到一種作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種在幼教領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奮態(tài)度,滋養(yǎng)與凸現(xiàn)著研究的內(nèi)在價值與魅力。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yǎng)自己的內(nèi)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幫助孩子長成為“地球公民”
在1月2月的幼教核心期刊中,有一篇名為《幫助孩子長成為“地球公民”——美國斯坦福幼兒園規(guī)則教育》。這片文章主要寫了美國加州洛杉磯第六區(qū)斯坦福幼兒的規(guī)則教育,讓我知道了所謂的規(guī)則教育是什么樣的,并可以運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引導幼兒學會遵守現(xiàn)有的規(guī)則,是幫助他們成長為地球公民的第一步”.這就是規(guī)則教育的的大目標。這是一個人性化的教育目標,教育幼兒成為一個社會人。規(guī)則教育包含兩個部分,園級規(guī)則和班級規(guī)則,具有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在大規(guī)則的統(tǒng)一下,班級教師根據(jù)班級情況制定班級的規(guī)則,看上去很普通的規(guī)則都具有廣泛的遷移性。
在這篇文章中還寫到了規(guī)則教育的方法,我覺很適合我們教師去看一看,每月的“斯坦福幼兒園好公民”和一日的“小老師”被認為是該園規(guī)則教育中行之最有效的方法。在對待幼兒的紀律問題的上,這篇文章也提到了一系列的處理方法,方法的步驟是非常的科學合理的,幼兒園配有相應的心理教育老師。
我們教師日常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幼兒心理學的知識,更好的服務于孩子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重視到如何尊重孩子,如何教育他們真正教育他們成為一個身心發(fā)展健康的人。
用唯美的靈魂去鍛造完美的心靈
自從在兩年前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之后,我對他的教育理念充滿興趣,一種追探的愿望十分強烈,陸陸續(xù)續(xù)讀了他的幾本書,《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啟迪。尤其是一個個小案例給我提供了教育的對比,如同一面面鏡子能映照出教育的差距,折射出有效的教育途徑,也透視出我的教育反思點和教育的方向,下面就對比事例談談我的感想。
事例描述:一天早晨,蘇霍姆林斯基在校園里散步,看到幼兒園一個4歲的女孩摘下了校園的花房里新開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從容地向外走。蘇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為什么要摘花,就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小女孩說:“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訴她學校里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現(xiàn)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過后我就把花送回來。”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動了,他帶著小女孩,從花房里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感謝她養(yǎng)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
情景對比一:一天早晨,我在上班路上,看見一位老奶奶攙著一位小孫子正從我家樓下經(jīng)過,老奶奶看見花壇中有一棵月季花樹上盛開真粉色的月季花,一邊走一邊對小孫子說:“奶奶去摘一朵,你拿到幼兒園。”小孫子說:“老師說:‘公園的花不能摘,大家要愛護。’”老奶奶說:“老師又沒看見,你對老師說自己家的,不就行了!闭f完,老奶奶就摘下了其中開得最大、最艷的一朵。我親眼見證摘花經(jīng)過,卻沒有上前阻攔和教育,只是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教師的教育價值究竟是什么?只是純粹的課堂或是口頭文化還是應該體現(xiàn)在教育波及的整個生活?”在這個事例面前我是一位教育無為者。
情景對比二:在藝術(shù)主題活動《秋》的活動背景下,小婕帶來了香撲撲的桂花,整個班級彌漫在甜滋滋的桂花香中,大家感受到很溫馨和甜蜜。
小憶低聲說:“這個花我看見在濱河花園摘的。”小婕的臉一下子暗沉,斜眼看著小憶。眼神中仿佛說:“誰讓你說的!”我相信小憶的話,因為他是小婕的鄰居,他們又是好朋友。聽后,我了小婕花真正來源,小婕不置可否。這時,老師采用說教的口吻說:“小婕把花帶到幼兒園,說明她有關(guān)心班級,愛同伴的心意,但這種行為對不對?為什么?”接著說:“如果有了這份心意,最好怎么做合適呢?”
又接著說:“公園里的花是公共綠地,大家要愛護,才能美化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
三個相似的事例,卻折射出不同教育理念下三種不同教育行為,也反映出不同兒童觀影響下的教育行為,雖然只是很普通的事例,卻發(fā)人深省。我的教育起點在行為規(guī)范的本身,是幼兒耳熟能詳?shù)摹l條框框的規(guī)則,缺乏人性和情感性,顯得比較生硬和枯燥,以說為主,老師常常有這樣的感嘆:“孩子說說都會、聽聽都懂、就是做做脫軌!钡诙䝼教育無力的案例就是這種教育方式下的產(chǎn)物。而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師卻意味深長,讓教育者記憶終身。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沒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教育學當成一門“目中無人”的學科,他談論的中心始終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教育是幫助人成長的學問,具有強烈的社會性、情感性。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承擔者,更需要有唯美的靈魂、高尚的道德、資深的專業(yè)文化,富有生命力和情感化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在生活教育情境下鍛造他們完美純潔的心靈。
經(jīng)典伴我行:認字、識字就等于早期閱讀嗎
《認字、識字就等于早期閱讀嗎》這本書你們看過嗎?是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黃娟娟主編的一本科研項目研究成果,是對于2-6歲嬰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方案有新探。讀了這本書,使我懂得了早期閱讀的真正含義及閱讀的重要性。首先,本書對早期閱讀、早期閱讀教育概念進行了界定;在此基礎上,提出了2-6歲嬰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方案的概念;在對這些概念進行深入淺出的理論探討后,闡述了國內(nèi)外在這些方面的研究動向;早期閱讀的內(nèi)涵和外延也得到了擴展,分為靜態(tài)性早期閱讀和動態(tài)性早期閱讀兩方面;進而豐富了早期閱讀教育和2-6歲嬰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方案。
其次,本書闡述了研究、實施早期閱讀教育方案的具體過程。在大量調(diào)查研究及與國際比較研究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早期閱讀與早期閱讀教育方面存在的優(yōu)勢和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專題研究,在專題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總結(jié)、提煉,同時呈現(xiàn)了大量的早期閱讀教育活動設計和區(qū)域性早期閱讀活動設計;家庭早期閱讀教育指導方案,開展幼針對性的家庭早期閱讀教育指導,幫助家長有效開展家庭嬰幼兒早期閱讀活動,促進嬰幼兒早期閱讀行為的改善。再次,在具體研究、實施過程中,為適應后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需要,幫助教師走向內(nèi)省型、反思型的專業(yè)化成長道路。
最后,從幼兒、家長兩方面充分地反映了研究的成效,家長閱讀觀念,行為得到了改善,家庭閱讀環(huán)境也得到了改變;幼兒閱讀行為得到了改善,語言發(fā)展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本書在內(nèi)容安排上,以研究的過程、研究的過程、研究的思路為線索,層層展開,以體現(xiàn)提出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脈絡。
看到這本書,對于我來說,真是喜出望外,書中講到的都是我要學習和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特別是有一些案例分析,有關(guān)閱讀教育行為的觀察與反思,值得我們教師怎樣去觀察反思,怎樣指導孩子去閱讀等方式方法。還有家庭早期閱讀教育指導活動案例,家庭活動中的親子共讀,做到家園一致,共同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和能力。
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本既適合學前教育課題研究人員又適合學前教育教師閱讀的圖書。它所闡明的理論觀點和實踐策略對我們都很有幫助。它既培訓了參與研究的老師,也使自己的認識有了新的提高。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很好的模式很值得我們在自己的教研、科研活動中采用和推廣。但我也認為有些地方也是值得大家討論的。例如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提法要因人而宜。對待不同程度孩子的閱讀,應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等。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每個人在讀一本書時,除了汲取它的精髓外,也要有自己的 想法和觀點,這樣才會有進步。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8
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jīng)驗“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二)。”怎樣從“三人”中學習他們的經(jīng)驗?蘇霍姆林斯基在這條建議里為新教師提出了幾點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同樣值得我這個工作二十多年的“老”教師借鑒。怎么確定該向哪位老教師學習?蘇氏的方法實在出乎我的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是“看學生的練習本”。原來學習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幸好平時我改作業(yè)還算認真,但以后還得得加倍認真了。明確了學習對象后,就要走進他們的課堂去聽課。因為一個班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定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有關(guān)。從課堂上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學生的表現(xiàn)思考教師是如何引導的,再和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對比,想想他取得成功取決于哪些因素,讀后感《《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二)》。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照搬別人的經(jīng)驗,不能把名師的經(jīng)驗當作“放之四!钡臉藴,我們要學的應該是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理念。這樣你就不會為自己明明按照名師課堂實錄上課卻達不到人家的課堂效果而惶惑了。在學習別人的經(jīng)驗的同時,我們就會越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種認識必將推動我們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到那時,你也許就會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了。其實不光是老教師的經(jīng)驗值得學習,年輕教師一樣有許多東西值得學習的.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9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愛讀書,讀書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以智慧的啟迪,暢游在書海里,心靈可以得到凈化。在幾次的學習培訓中,培訓的老師都推薦著這本《給教師的建議》,于是我在網(wǎng)上購買了這本書,看后感慨頗多,讓我受益匪淺。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教育教學工作成了我工作的主旋律,這一旋律因?qū)W生而悅耳,因忙碌而充實,因進步而欣喜。初讀《給教師的建議》看到的是淺顯的建議和勸告,一個個平常的事例,點點滴滴的道理皆來源于生活,這是年輕教師最快進入教師角色的必備書,有了它,才能更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夜深人靜之時,靜坐燈下,手捧著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心中不免掀起幾許的波動。我靜靜地品味著作者精彩的理論分析,也細細地聆聽著那些生動事例,隨著書本的頁碼越來越大,我的思緒也隨之加快了腳步。
一、要做一名專業(yè)知識扎實而有博學多才的老師。
教師要讀書。古人說:“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就是指書籍。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蘇霍姆林斯基也只有說:“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24 小時意味著你要上課、備課,你要批改作業(yè),甚至還要處理幼兒園里的事務,哪里有時間讀書呢?我想起了魯迅的那句話:“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彼笆昼娀蚨昼姴⒉挥绊懰叩男ЧT撛鯓舆M行呢?我每天都堅持寫教學日志,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寫出來,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成長。我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大海,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二、做一名寬容的老師。
“寬容”是作為教師的基本要求之一。作為孩子難免犯錯,記得誰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犯錯的孩子那就不是正常的孩子”,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作為教師一定要善待學生的失誤,善待犯錯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不斷犯錯,不斷改錯才是一個兒童的成長。針對犯錯的學生,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如果色厲內(nèi)荏的批評,孩子可能會嚇哭也可能會采取抵抗不說,不如我們先平心靜氣之后再與之交談。其次,是讓孩子改正錯誤。找準原因,了解想法之后,就要讓他明白犯錯就要改錯,這是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只有這樣才能重新獲得別人的認可和肯定。一顆寬容的心就能減少學生否定自己、膽小自卑、信心不足等教育遺憾。正如文章中所講的:“寬容不僅是一種方法和手段,更是一中精神”,只有把這種精神貫穿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才能培養(yǎng)良好品的人。
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
當你以欣賞的態(tài)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yōu)點;以批評的態(tài)度看,你便會看到無數(shù)缺點。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fā)展。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孩子全面發(fā)展,更何況,“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我們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是有天才的一面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育觀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為孩子學習活動的“欣賞者”。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教師應該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與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愛好與選擇,尊重他們的人格。同時,及時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予以贊揚,這樣將會激發(fā)他們身上的潛能,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書中的每條建議都闡明得生動明白,每一個案例都在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每個觀點都帶給我們啟迪和收獲,讓我們從中汲取方法,品味建議,感悟教育,做一名不斷提高自己的老師,用理論的光芒照亮我們教育前進的道路!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0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我受益匪淺!以前在大學的時候都是學了一些教育理論,其中大多數(shù)是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的理解,自從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后就覺得讀一本好書就像品一壺好茶、交一個好友,會讓你受益匪淺?梢哉f這本書是教育屆的圣典,他的通俗易懂不會讓你覺得讀書乏味,更讓你覺得是一種享受,他的一些經(jīng)典話語直到現(xiàn)在還在被很多教師引用。這本書中的一條條建議,讓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我很受啟發(fā)。讓我學到了前輩們的經(jīng)驗和建議,也讓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彎路。
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教師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慧語連連,充分體現(xiàn)此書的精神底色,它像一聲斷喝,喚醒了教師對自身精神性方面的關(guān)注與追求:“教師作為一名稱職的員工”,重在闡釋教師發(fā)展與學校建設方面的話題;“教師作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從人性關(guān)懷的角度論述教師應如何進行藝術(shù)性的教育教學活動;“教師作為一種自由職業(yè)者”,是從職業(yè)化的嶄新視角深入剖析教師當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yè),做一名成功的教師。四大部分一百條建議,融匯在一起,讓我感受頗深。
有的人一身匠氣,只知機械地干同樣的事,干得毫無生氣。他們眼中的工作,僅僅是要完成的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只習慣于從過去的經(jīng)驗中去搜取營養(yǎng),在這種消極態(tài)度下,人們形成了一種定勢:凡事都可應付,只需照老規(guī)矩辦就是了。有的人沾滿俗氣,或者叫市儈氣,他們遇事總先考慮自己的得與失,不斤斤計較一番,他絕不罷休。有的人躁氣干起事來冒冒失失,想急于求成,沒有多少事情能干到徹底,卻急于表功。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yè),教師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點點滴滴,任何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句句話語。所以,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上好每一節(jié)課;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靜氣就是要靜下來細細地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樂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義也在其中。
那么,在重壓之下,我們教師該如何正確“偷懶”?首先,減掉那些不合目的的勞動。教育目的是什么?這是做教師的首先應理清的。教師的目的在于促進孩子發(fā)展,這是教師目的的全部。一旦將其他目的摻雜其中,尤其將個人目的混入其間,則會帶來無盡的苦痛。其二,減掉那些無效用的勞動。教師的勞動嚴格地說是腦力勞動,教育的智慧首先在于運用智慧減輕體力的勞作。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一天,我們會恍然發(fā)現(xiàn)我們有許多事情白做了,有一些事情做下來卻起了反作用,我們?yōu)闊o效勞動付出了青春與心力的代價。
寬容很不易,才成為一種美德。如果我們在教書時,只認了教科書和大綱,卻容不得半點質(zhì)疑;如果我們只守著自己習慣的教法,借助于習慣的手段和方式,拒絕一切新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當面對每一個有個體差異的孩子們時,如果我們只以個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獨偏愛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臟孩子、調(diào)皮的孩子、被父母遺棄的孩子,那么我們尚不具備寬容精神。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邁入了一個多元化的世界,進入這個世界的資格就是具備寬容精神。寬容不易,才使寬容成為美德。寬容不僅在面對異己時有用,對自己的沖突著的人性而言,寬容意味著造福于自己。寬容會使我們掙脫身心的一切束縛,使我們每一天都很自由。
陶行知先生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弊屛覀兘處煂W會寬容,給學生多一點寬容,學生自己就會多一點自尊,多一點自省。寬容,是讓學生感受到愛和友誼的先決條件,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同時寬容也會使我們教師處事變得更加理性,使自己的工作變智育中心為以人為中心,造就一種民主的教育、生動活潑的教育,這不正是現(xiàn)代教育所提倡的嗎?
一百條建議,一百個法寶,似陽光,如雨露,滋潤著我干涸的心田。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讀出的更多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回音。作為一名新教師,此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1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一本看時“愛不釋手”,看后“百讀不厭”的好書。書中用大量的教育實踐闡述出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教育思想,主張個性和諧發(fā)展的教育建議。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教師的典范,做人的榜樣,世界教育大師。讀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不禁感嘆蘇霍姆林期基的時代雖距今甚遠,但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深入淺出的講述,對我來說,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干渴的靈魂,像與我面對面交談一樣,針對著我們在教學中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給我們很多新的收獲與體驗。下面我就談談感觸最深的一條:“要天天看書,終生與書籍為友。”
蘇霍姆林斯基特別注重閱讀與教學之間的關(guān)系。他認為唯有閱讀才能不斷豐富我們教師的知識底蘊,提高我們教師的教學水平。閱讀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叭绻阆胗懈嗟目臻e時間,想使備課不成為單調(diào)乏味的坐著看教科書,那就請讀科學作品,要使你所教得那門科學原理課的教科書成為你看來是最淺顯的課本。要使教科書成為你的科學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給學生的只是這門知識的基本原理。備課就無須花幾小時了!
《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這樣一位老教師,他有30多年的教齡,在上完一堂極其成功的公開課后,當聽課老師請教他為這堂課準備了多長時間時,這位老者感慨地說道:“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倍嗝茨腿藢の兜幕卮鸢。∵@就是為什么有的教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游刃有余,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有的教師上課時盡管精心準備,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謂設計得天衣無縫,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讓人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的原因。我想,這15分鐘與一輩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就在于兩個字———讀書。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大海。
我們常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不斷的學習就沒有扎實的知識和開闊的思維,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孩子們的視野越來越寬闊,知識面越來越豐富,求知欲也越來越強烈,不學習只能是“坐吃山空”,僅僅靠課前準備幾個小時已經(jīng)不足以自如地駕馭課堂。教材中的內(nèi)容只是常識,教師還要廣泛涉獵知識,既源于教科書又要高于教科書,將難以消化的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教材寬廣得多的時候,才有可能深入淺出的應對所教的內(nèi)容,將死板的教科書變成激發(fā)學生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的有效途徑。
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的成長途徑有很多,但惟有讀書,并帶著對自己實踐的反思進行閱讀才是最重要、最珍貴的。閱讀教育大師的文字,反思自己,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歸根結(jié)底,是自己讀的書太少了。讀書少了,自己的課堂中就缺少了些靈氣,教學語言較為蒼白,有時一個問題繞來繞去也說不明白,用一個詞語思考許久也想不出合適的;有時想得很好,可傾吐出來的話語卻很“蹩腳”……讀書少了,提筆猶如有千斤重,更別說下筆如有神了。
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我們的閱讀也不僅僅是為了上好一節(jié)課,更重要的是要把人類幾千年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和思想精髓傳播下去,讀書不僅是教師的一種喜好,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應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去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讀書,使自己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粟,這樣在教學生活才能應付面對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會將工作當成一種負擔。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使得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蘇霍姆林斯基那獨具風格的理論和教誨有很多,“學無止境,教海無涯”。有人說老師是種植孩子美好感覺的土壤,是照亮孩子的心靈的明燈。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向大師學習,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2
作為一名初次走上講臺的實習老師,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早在實習前做準備工作時,就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是,于是決定等到了實習學校之后買來拜讀。學校發(fā)給我們一人一本書,真是讓我又吃驚、又欣喜。于是趁閑暇時潛心拜讀,果真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你排解煩惱,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有著自信。很難想像幾十年前的教育理論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還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實用意義。難怪他要成為廣大教師心中追尋的偶像,成為心中的指明燈。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都有生動的實際事例,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準備上課的材料,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還要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huán)境布置等等,已經(jīng)是有點應接不暇,還要抽出時間來學習,以便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有自己生活上的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對!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學科中,使教材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我的眼前一亮,讓我的心陡然地開闊,我將繼續(xù)地研讀下去,它將是我教育生活的引路人。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3
讀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經(jīng)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孩子之間發(fā)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huán)境布置,完成其它工作等等,已經(jīng)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教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學的知識范圍內(nèi),讓孩子得到更多,把自己僅有的都奉獻給孩子,這才是自己最大的收獲,從中在每天的生活中獲得滿足。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睂τ谖覀兘處煻裕獙W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4
讀完鄭杰校長《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后,心中涌動著許多久違的感覺,幸福和感動更是充盈著整個胸膛。
鄭杰校長的一百條建議第五十三條:“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也是目前一個敏感的話題。鄭校長說:“教師真的越來越難當了,特別是遇到一些差的學生,教師變得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打?qū)W生早已歸列入一條罪狀——叫體罰,被明令禁止了,現(xiàn)在連批評也不敢。批評重了怕孩子想不通,出了什么老師吃不了兜著走;為了少若麻煩,一些教師寧可抱”多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tài)度!边@段話非常真實地寫出了我們教師的心態(tài)。這種消極態(tài)度肯定是對教育學生不利的,那么,我如何既有效地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又能很好地保護自己呢?
鄭校長認為教師完全擁有對學生進行懲戒的權(quán)利,但是教師的懲戒也需要限制。首先我們懲戒學生應該有教育性,懲戒學生的出發(fā)點不是為了使學生感受痛苦和屈辱,更不是為了瀉自己的心頭之忿,懲戒是一種不得已而使用的教育手段。其效果應該是看學生是否改正了不良行為。其次,在懲戒學生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懷有一顆愛心,再次懲戒還應合理并公正,不因個別學生的越軌行為而遷怒于群體,不能用集體懲戒,熱使無辜學生受罰,懲戒還要符合相關(guān)程序,不可隨心所欲。如果帶著這樣的出發(fā)點,遵循這些原則,我們的懲戒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自然不會使教師陷入吃不了兜著走的境地。
讀了鄭杰校長的《一百條新建議》我的靈魂似乎受到了一次圣潔的清洗,很多昏暗混沌的東西一下都明朗清晰起來,無論是在做人上,還是在工作中,很多方面,如果我們真的能誠懇地接受鄭杰校長的建議,我們做人一定會很成功,我們做教師也一定會很出色。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5
以往都是自己為學生布置暑假作業(yè),今年暑假我也被布置了一份特別的暑假作業(yè),就是細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說句實話,剛聽到這個作業(yè)心中還真有點小疑問:這是本“老”書了,它還能跟上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教育的步伐嗎?這本書的背景是計劃經(jīng)濟下的蘇聯(lián),它能解決多少市場經(jīng)濟下的中國教育的問題。帶著疑問我開始擠時間完成作業(yè)。
剛開始真的是艱難的,漸漸地書中一些事例和體會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蘇霍姆林斯基的很多思想反映的正是永恒不變的教育規(guī)律,這些思想是具有時代性和先進性的。一些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的體現(xiàn) ,很多都涉及教師經(jīng)常遇到的棘手問題。
最困擾我們的問題莫過于:到底怎樣教育好孩子?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目的既是一個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質(zhì)量規(guī)格和標準,同時也當然是衡量教育質(zhì)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據(jù)。
蘇霍姆林斯基就從多角度論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養(yǎng)共產(chǎn)主義建設者”、“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聰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觀點就是:要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倍囵B(yǎng)這種人需要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任務,即應使“智育、體育、德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相互交織在一起,使這幾個方面的教育呈現(xiàn)現(xiàn)個統(tǒng)一的完整的過程”。關(guān)于德育,他明確指出,“和諧全面發(fā)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別強調(diào)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為“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
“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由此我想到師德這個問題,我想教師的精神世界的空虛應該也是導致一些教師師德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精神世界是一個看不見的龐雜體系,其表現(xiàn)形式只能通過對行為觀察窺測其內(nèi)在的東西。然而他卻可以左右人的行為,。 教師作為這個世界中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其精神世界更值得人們關(guān)注。原因是他的周圍是一群同樣值得關(guān)注的精神世界,教師的精神世界是孩子們除了知識以外的另一種食糧。教師關(guān)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實際上就是關(guān)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在陳曉冰老師的文章中我讀到過讓我深有感觸的一段話:這種精神世界的營造應該是以多彩的世俗生活為基座的,是以讀書與專業(yè)修為作材料建筑起來的一座精神大廈。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社會對教師的認識出現(xiàn)了大相徑庭的兩種定位:一方面教師作為社會道德的孵化器,被當作標桿推至“人類靈魂丁程師”的寶座。至高的社會要求被道德的光環(huán)包裹得完美燦爛.另一方面人們又在不自覺地固守著一種近似于頑固的“傳統(tǒng)認識”,教師似乎總是與長衫、瘦弱、深夜窗的燈光捆綁在一起,與迂腐、清貧聯(lián)系在一塊。雖然我們處于一個生活日漸改善的良性發(fā)展時代,但不可否認.長期存在的社會道德要求與物質(zhì)待遇并不匹配的生活狀態(tài),使得教師在精神與物質(zhì)的兩端均處于“亞健康”的狀態(tài)。
我想正是這種“亞健康”讓一些老師在精神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的爭斗中選擇了妥協(xié),甚至是淪落。選擇了服從于權(quán)威和偽善,選擇了追逐于名利和虛榮,選擇了對師德的漠然。
那么如何充盈教師的精神世界呢?蘇霍姆林斯基又給出了答案,他認為:“不研究事實,就沒有預見性,就沒有創(chuàng)造性,就沒有豐富而豐滿的精神生活,也就沒有對教育工作的興趣。”他還闡明,創(chuàng)造性研究的意義“不僅在于教師發(fā)現(xiàn)并研究了教育過程中尚未被人注意的某個方面,而且在于這種研究能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對自己勞動的看法,創(chuàng)造性研究能使教師不再把教育工作看作是同一些事情的單調(diào)乏味的重復,看作每天在各個年級里千篇一律地講課和復習,而是看作永遠常新的、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造活動”,它還能夠“驅(qū)散教師當中對工作的冷漠態(tài)度和惰性,點燃起創(chuàng)造精神的火花”。而且,當教師感到自己是教育現(xiàn)象的創(chuàng)造者,“這種情感是他渴求知識、熱愛讀書、不斷更新和充實自己的知識的內(nèi)心需要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可以說,創(chuàng)造性勞動是強化教師的敬業(yè)精神、預防教師職業(yè)倦怠、豐富教師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徑。
教師的精神世界可以說是一種情懷,是一種品質(zhì),是一種做人的原則。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襟懷到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到朱熹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精神境界。以古鑒今,更何況我們今天的教者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精力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需要有自由時間,以供讀書和研究。自由支配時間是根,它滋潤著教育藝術(shù)的枝和葉!
要想在師德問題上不走彎路,教師就要努力提高教育素養(yǎng),既要精通自己所教學科的內(nèi)容;懂得心理學、教育學和教學法等教育科學知識,又要有較高的工作激情。教育的追求和教育的智慧是從教師的內(nèi)心滋長出來,這要取決于這片土壤的肥沃程度:教師的文化底蘊,教師的學識修養(yǎng)。讓我們都來關(guān)注自己的心性修養(yǎng)和精神世界吧。為自己更為了身邊那些純潔的心靈!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集合15篇】相關(guān)文章:
讀《教師成長》有感15篇03-31
讀矛和盾的集合有感03-20
讀《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有感03-18
讀《新時代的教師》有感2篇03-14
讀《燈光》有感集合15篇04-01
讀《將心比心》有感集合15篇03-31
讀《將心比心》有感(集合15篇)03-31
讀《狗》有感(集合15篇)03-20
讀《皮囊》有感(集合15篇)03-20
讀《讀者》有感集合15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