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聲色成語
不動聲色bù dng shēng sè
【釋義】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nèi)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zhèn)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語出】宋·歐陽修 《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正音】色;不能讀作“shǎi”。
【辨形】聲;不能寫作“生”。
【近義】不露聲色無動于衷泰然自若
【反義】不知所措失魂落魄手足無措
【用法】表示在緊急或特殊情況下;說話、神態(tài)都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有時也表示“不聲不響;不變臉色”的意思。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jié)構(gòu)】動賓式。
【辨析】(一)~和“不露聲色”意思基本相同。但~偏重指外部表情;形容態(tài)度鎮(zhèn)定;情緒冷靜;“不露聲色”偏重指在喜怒情況下能控制思想感情不使其外露。(二)~和“無動于衷”;都有不為外界所動的意思。但~多用于形容態(tài)度鎮(zhèn)定、冷靜;“無動于衷”還可以形容心腸硬、冷酷或意志堅定。
【例句】盡管敵機在上空盤旋;他還是~地籌劃著作戰(zhàn)方案。
【英譯】maintain one’s composure
【不動聲色成語】相關文章:
成語解釋04-27
成語偃革為軒解釋04-06
苦盡甜來成語解釋04-05
案無留牘成語解釋04-05
牢甲利兵成語解釋04-05
簡賢附勢成語解釋04-05
番窠倒臼成語解釋04-05
日異月更成語解釋04-05
暮翠朝紅成語解釋04-05
輕繇薄賦成語解釋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