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偽趨利的成語解釋
發(fā)音:qiǎo wěi qū lì
簡拼:qwql
類型:貶義成語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出處:《漢書·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偽趨利!
解釋:巧:奸詐。偽:虛偽。趨:追求,靠近、趨向。奸詐虛偽,唯利是圖,唯勢是從。
示例:凡巧偽趨利之徒群集之處,定是聚斂無厭之官藏身之地。
周地,柳、七星、張之分野也。今之河南雒陽、穀城、平陰、偃師、鞏、緱氏,是其分也。周公營雒邑,以為在于土中,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師。至幽王淫褒姒,以滅宗周,子平王東居雒邑。其后五伯更帥諸侯以尊周室,故周于三代最為長久。八百余年至于赧王,乃為秦所兼。初,雒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至襄王以河內賜晉文公,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周人之失,巧偽趨利,貴財賤義,高富下貧,憙?yōu)樯藤Z,不好仕宦。自柳三度至張十二度,謂之鶉火之次,周之分也。韓地,角、亢、氐之分野也。韓分晉得南陽郡及潁川之父城、定陵、襄城、潁陽、潁陰、長社、陽翟、郟,東接汝南,西接弘農得新安、宜陽,皆韓分也。及《詩·風》陳、鄭之國,與韓同星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