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大全,毛片一级在线,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午夜毛片福利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研究性學習報告

時間:2023-03-10 19:03:18 其他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研究性學習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研究性學習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研究性學習報告

小學研究性學習報告1

  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 必須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 于是,圍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各種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探索應運而生, 研究學習 也就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

  課題擬解決的內容:

  (1)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著眼于研究學生研究性學習

  能力 。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關鍵是做到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以目標激勵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2)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策略研究。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研究性學習能力是很重要的,在學習中,善于、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經(jīng)常與同學討論、交流,這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自覺性和科學性。

  (3)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的策略研究。本著 體系不變,微量調整 的原則,力求體現(xiàn)各科教學內容之間的聯(lián)絡。課堂教學要活,要貫徹研究學習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

  國內外同一領域的現(xiàn)狀與研究趨勢

  年初,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所首次正式提出研究性學習這一概念以來,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同年6月,上海市教委召開了 上海市中學研究性課程研討會 對研究性學習予以充分地肯定。20xx年1月31日,教育部頒發(fā)了《全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以下簡稱《課程計劃》),新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其核心是研究性學習。20xx年4月11日教育部印發(fā)《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并于同年秋季在黑龍江、遼寧、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和青海等七個省的高一年級進行試點。隨著實驗工作的進行及在全國范圍內的展開,研究性學習這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亮點,正日益受到重視。

  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人在申報課題之前已經(jīng)順利結題一個縣級課題,且本人一直從事小學數(shù)學教學工作,此課題的提出是我在多年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一直關注并踐行的活動,為此我閱讀了有關的書籍和同行研討過不少節(jié)課,對培養(yǎng)小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有自己的做法。

  我校教科室經(jīng)常開展學術沙龍,定期開展教科研培訓活動,教科研普及對于我能研究下去也起到一定的幫助。學校對于我開展的研究經(jīng)費全部報銷,這也為課題的深入研究打下了物質基礎。

  課題的概念界定和理論支撐

  研究性學習一般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則指以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為基本途徑,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研究獲取知識,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根據(jù)建構主義的觀點,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過程并不是對知識直接接受、占有和重現(xiàn)的過程,而是對所學知識能動地選擇、加工和改造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研究,加以教師的恰當引導,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里,學生的研究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班級集體教學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它有別于個人在自學過程中自發(fā)的、個體的研究活動。而教師的主要角色則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 ,即讓學生通過進行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作出解決問題的猜想,嘗試解答并進行 驗證 的過程去揭示知識規(guī)律,求得問題的解決。其實質是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題研究的目標

  (1)使學生保持獨立的持續(xù)研究的興趣。興趣是學習和研究的源泉。研究性學習就是保持或發(fā)展兒童與生俱來的研究興趣,使他不會因后天繁重的知識學習而喪失。這是學生乃至長大成人后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所創(chuàng)新和成就的這樣心理品質。

  (2)豐富學生的學習的體驗。研究性學習關注的重點是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延長或深化學習過程,相對于簡約化的課堂知識學習,它更強調學習過程中深刻的、充實的、研究的經(jīng)歷和體驗,體驗豐富而完整的學習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合作與共享的個性品質。研究性學習立足于對學生學習需要,動機和興趣的強化,鼓勵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同時,通過小組學習,促使學生在與他人共同學習、分享經(jīng)驗的過程中,養(yǎng)成合作與共享的個性品質。

  (4) 增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是對知識的批判性考察,是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因此,知識學習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小學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精選3篇。不僅如此,由于確立起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各類研究活動的展開都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居于輔導的地位,研究性學習因而可以增進學生的思考能力。

  (5) 建立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研究性學習打破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tài),把學生置于開放、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中,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與渠道,使學生汲取多學科的知識,獲得更多新的信息。同時通過對知識的研究和應用,可以有效解決學科知識割裂整體知識問題,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6)養(yǎng)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研究性學習突出研究性的過程與方法對于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具有促進作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重點并不在于獲得多少重大的創(chuàng)新成果,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尊重事實、注重獨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識及態(tài)度傾向。

  課題研究的方法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準備階段(20xx年10月1日 20xx年11月15日)

  (1)確定課題及實驗對象;

  (2)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認識,全面、正確地了解、掌握所研究的問題;

  (3)填寫課題申報表,申報立項。

  研究的實施階段(20xx年12月1日 20xx年9月20日)

  主要任務是開展課題專項研討活動、立足課堂進行探索,探討課題實驗過程中的困惑、問題,收集信息,整理材料。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總結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主要任務是匯總實驗材料,完成實驗報告,推廣實驗成果,申請鑒定。

  預期研究成果

  及時填寫課題研究的過程性材料。

  匯集開展課堂研究性學習案例。

  優(yōu)秀課堂教學實錄。

  課題匯報展示活動。

小學研究性學習報告2

  課題的提出

  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不能適應社會和教育形勢的發(fā)展要求,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作文教學觀念上,我們的作文教學存在“文學性寫作”傾向,“訓練文體單一,不重視實用文體的寫作,使作文變成脫離社會需要的教學”(祝新華《從學生作文心理角度開展作文教學改革》 原載《課程.教材.教法》20xx.3p21)。在對待作文的態(tài)度上,我們的教學仍然停留在一種“為寫而寫”的層面,教師的教學為了學生“寫好作文”;學生的“寫”——包括觀察、實踐、體會生活、文字表達、讀書學習等,都是為了一個“寫好”的目的。作文教學沒有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學生的“作文”也沒有真正成為“交際的工具”——用語言文字的表達來交際、學習的工具。

  課題假設

  “小學研究性作文教學”能夠切實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需要書面交際的情境,激發(fā)起學生書面表達欲望,促使學生在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同時積極主動地、自主從事寫作交際實踐,切實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發(fā)展。

  課題的界定

  “小學研究性作文教學”是一種基于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的作文教學;是將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的“提出問題、觀察、讀書求知、實踐探索、產(chǎn)生生活與情感體驗”的過程轉化為學生“主動搜集、積累作文素材和體驗、產(chǎn)生寫作沖動與書面交際需求”的過程的作文教學;是將“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探究新知、有所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新體驗后主動進行表達交流、展示成果”的過程轉化為“小學生寫作需求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和主動作文運用書面語言進行‘真實的交際’”過程的作文教學;是不但發(fā)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還切實將“作文”轉化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工具、有效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識”,發(fā)展學生“實踐能力和 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文教學。

  與本課題相關的國際國內研究現(xiàn)狀及其分析

  國外

  美國的小學作文教學理論提出:“寫作教學要讓學生由為自己寫逐漸轉化為為讀者而寫作”(《美國小學作文教學一瞥》張良田),提出了學生習作要考慮讀者、考慮對象的生活化要求。美國還興起了一種新的寫作實驗方案“為學習而寫作”,(《美國小學作文教學的一些特點》張孔義)把寫作作為其它課程的學習工具。該方案認為,寫作不但是寫作課上的一種練習,而且是學習其它課程的一種手段。

  日本語文教學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調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僅在于觀察自然,還應以社會為對象。他指出:兒童的生活作文必須是使學生科學地認識生活現(xiàn)象、因而應重視觀察、調查、分析、比較、考察等方法。具體包括:自然觀察、.生活調查等,以社會科學的方法,調查農(nóng)村和現(xiàn)實社會的關系,從中取得認識。野村芳兵衛(wèi)從課程的角度考察學科教學,把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擴展到整個學科教學,認為通過生活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寫出“我們的理科”、“我們的算術”、“我們的地理”、”我們的歷史”等等的書,這是學生自身體驗、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而產(chǎn)生的記錄。(《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思想》方明生 《外國教育資料》1996)

  國內

  葉圣陶老先生在《葉圣陶論語文教學》中指出:“寫作的根源是發(fā)表的欲望,正如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強調了作文的兩個前提:一是有所積蓄,打算發(fā)表;二是交際環(huán)境的需要。

  魏占峰在《真實的寫作:作文教學改革的根本出路》中強調:作文時“學生為真情而寫作,為興趣而寫作,為交際而寫作,為實用而寫作。

  上海、江蘇、浙江、山東、遼寧等地研究性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從理論到實踐都已經(jīng)探索出成功的經(jīng)驗。其中,書面表達交流是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實驗的基本思路

  在單元教學之初,先安排基于學生興趣、指向學生生活問題解決的“小學生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在活動當中, 指導學生觀察探究生活、解決問題,積累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指導學生為表達交際而完成作文。

  實驗的階段性成果

  一、探索出了小學生“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內容”的基本類型

  我們組織學生開展的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的內容類型如下:

  對感興趣事物現(xiàn)象基本情況的了解、把握。如:“我們的長輩住什么樣的房屋?”等。這類問題多以“是什么樣的?”的問題形式出現(xiàn),需要學生通過觀察、訪問、查閱資料等方式來完成。

  對感到新奇、疑惑的各種自然、社會和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解釋。比如“彩虹為什么是圓的?”等,問題多以“為什么”的方式出現(xiàn),研究的結果是對“疑問”的解釋,具有一定的知識探究性,一般可以通過查資料的方式來完成。

  對自然、社會和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比如“怎么樣才能去掉鋁壺里的水垢”等,問題一般以“怎么辦才能達到某一目的”的方式出現(xiàn),研究的結果是解決了自然、社會或生活中的某個問題,有一定的功利性。

  對自然、社會或學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多種對象之間關系的解釋。本類問題需要對多個(至少是兩個以上的對象進行觀察、甚至反復試驗、經(jīng)過探求多方面的原因才能得出結論)如“怎樣才能讓爸爸媽媽高興?”等。

  知識產(chǎn)生背景與過程探究。如:“是誰發(fā)明了造紙術,他是怎樣發(fā)明的?他為什么發(fā)明造紙術?”等。這類問題多源于課堂知識,隨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也逐漸產(chǎn)生于學生的課外閱讀之中。

  專門知識實踐應用。這類內容有幾種情況:a、學生學了課外內知識,由于對其感興趣,自覺地運用知識進行課外的試驗、制作;b、教師在引導學生學過了某些知識以后,以“實踐應用的作業(yè)的方式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從所布置的多項作業(yè)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來完成!眂、學生所學知識誘發(fā)了學生對解決過去問題的興趣。這幾種類型的學習結果有一定的成品性。

  綜合類型。學生要解釋的現(xiàn)象、要解決的問題、要探求的知識背景、要應用某種知識在某一次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可能是一種甚至幾種類型的綜合。

  二、探索出“小學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基本模式流程

  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選擇學生能夠在短期(一般兩周)完成的“項目”,并按照分四個階段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進行指導。

  進入問題情境階段。按照研究性學習活動要求,在教學開始,通過開設講座,組織學習參觀訪問、進行信息交流、介紹案例等方式,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提供研究范圍,激發(fā)研究動機,選出全班同學或小組同學共同感興趣、有能力開展研究的問題。

  解決問題,進行實踐體驗、獲取作文素材階段。

  引導學生自主地查資料、閱讀、書籍、實地考察、參觀訪問、調查、動手操作實踐、記錄、比較、思考、想象、交流討論,與所制定的目的計劃進行對照,解決問題,總結整理資料,形成紀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響、制作等多種形式的作品。

  書面作文,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或成果。

  將自己或小組經(jīng)過實踐、體驗所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實物和書面材料。

  全班交流展示階段。

  包括:研究報告或研究體會的張貼(在班內墻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時間的宣讀交流、出版學生個人、小組和班內的研究報告與研究體會專輯、推薦發(fā)表等。

  三、摸索出了比較有效的小學研究性作文學習活動的指導方法

  1.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發(fā)揮合作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個人的觀察、資料查閱、試驗、操作、思考要以筆記的形式做好記錄,小組內各成員定期圍繞共同的專題,進行研究過程中的交流研討。

  2.教師對學生的“筆記”進行隨機性的“檢查”,針對筆記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進行指導,這樣,筆記成了“求得教師指導”的一種憑借。

  3.針對學生完成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寫的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寫作技能訓練”和個性化的指導。

  具體操作時,我們重點采取以下方式:

 。1)在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資料筆記,與學生進行交談,挖掘學生活動過程中沒有記錄的閃光點,指導學生記錄下來。

 。2)針對學生筆記出現(xiàn)的“內容與問題單一性”問題,指導學生換個角度思考。如學生過于單一地記錄試驗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等,教師題是學生記錄以下研究過程、如何操作、態(tài)度、情感變化等。

  (3)在學生進行成果加工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寫作指導。

  4.采用多元評價的方式,注重過程評價,使每一位學生都產(chǎn)生成功感。

  (1)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作文的評價者有教師、學生個人、學生小組,也有家長,還有與研究性學習開展內容相關企業(yè)、社區(qū)或有關部門等。

  (2)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學生作文過程中,評價的內容通常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參與研究性作文活動的態(tài)度;在研究性作文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研究和作文學習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情況。

  (3)評價手段、方法的多樣性。學生的作文評價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四、學生作文能力提高較快,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逐步形成

  第一,豐富了學生習作的內容,作文使學生有話可說。

  以小學語文第六冊《記一種小動物》。教學為例。實驗班學生用研究性作文教學的方法縣組織學生開展了研究性活動,然后寫研究報告;對比班只布置學生觀察,然后課上指導學生作文。(兩個班均為50人)。結果,實驗班學生人均觀察筆記7篇,查資料1.8篇,對比班人均記觀察筆記0.6篇,查資料0.4篇;作文字數(shù),實驗班在600以上的12人,400-599的26人,200-399的12人;對比班,400-599的6人,200-399的,15人,200以下的 29人。

  第二,豐富了學生的個性體驗,激發(fā)了學生的習作欲望,學生習作表達了真情實感。

  四年級實驗班教學《寫一種工具》,教師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一種工具進行調查,邱江同學專門回到農(nóng)村老家調查“鎬頭的變遷”。在調查筆記中,他有這樣兩段話:“(4月13日)聽說我要調查鎬頭的變遷,老叔馬上對我說:‘現(xiàn)在誰還用這個,都用拖拉機了!’是啊,農(nóng)村的變化可真是太大了——鎬終于可以進博物館了!”“(4月14日)我不知道全中國的農(nóng)村究竟有多少鎬頭,在我的老家,我發(fā)現(xiàn)了三種:窄刃鎬、雙叉鎬、寬刃薄鎬。他們各有各的用途。這不能不說明我們的農(nóng)民祖輩是那樣的能發(fā)明,值得自豪。但是,自豪之余,我想到了它們在種地方面的作用越來越被現(xiàn)代化的機器取代——我們的自豪將被外國人的發(fā)明取代。這又不能不感到一點心酸。我想對我們的同輩說——我們有責任呢!”

  我們對三所學校五年級實驗班共160學生進行了這樣一項調查——從實驗開始到第六次研究性作文實驗中,作文課前,哪些學生能夠先將作文寫下來。結果如下:第一次:0;第三次,20;第六次;108。以上數(shù)字說明,僅僅經(jīng)過幾個月的實驗,在研究性作文教學中,“寫”已經(jīng)成了全班大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想做、愿做,能主動來做的事情。

  第三,激發(fā)起了學生讀書、探究生活和寫作的興趣。

  下面一組數(shù)據(jù)是以所實驗學校小學三、四、五年級五個試驗班實驗前期和實驗四個月后幾項調查數(shù)據(jù)對比:平時自覺主動堅持寫日記:34:158;平時自覺、主動堅持堅持讀課外書:94:166;平時總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68:128;發(fā)現(xiàn)問題以后,能夠主動思考并想辦法解決:67:123。

  在實驗班級,學生寫日記的習慣、讀書的習慣、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正在以良好的勢頭發(fā)展。而且,我們所期待的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也隨著研究性作文教學的開展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鐘啟泉等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8

  2.《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7

  3.《素質教育在美國》黃全愈,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12

  4.《科普作文:作文教學的奇葩》李昌斌,原載《小學語文教師》20xx.4 p46

  5.《小學作文教學與素質教育》高啟山,原載《小學語文教學》1998.6 p26

  6.《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高啟山 《中小學教材教學》20xx.3-4

【小學研究性學習報告】相關文章:

研究性學習報告11-02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06-17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02-07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04-21

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經(jīng)典)09-19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06-18

研究性學習報告(熱)08-23

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01-07

關于研究性學習報告03-10